第一篇: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
前文:
当国务院提出重视农、工、科技的协调发展时,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在讨论农民工时,不应该抱有个人的偏见,要正确的对待。每个职业只要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就应该重视。在社会上,我们只是分工不同,不应该有歧视。因为农业、工业、等等有利于社会发展,形式内容健康,有正面影响利的服务业、科技业等各种行业,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平衡好了,才能协调发展。“人以食为天”可见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性,农业需要科技化,所以发展科技才能辅助农业更好的发展。工业是发展科技和农业的有利帮手,用科学的文化知识,高科技工业水准生产出来质量合格的农耕产品帮扶农业生产,这个过程呈现出农业、科技、工业相关联的重要性,所以农业、科技、工业不可分开,既然都平等了,各种待遇也应该调整上来,到那时就不存在什么社会歧视和不平等待遇了。只要我们找准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脚踏实地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才能发挥我们的光和热。如果试想一下,农民不种田了,耕地荒芜,我们吃什么?没了吃的粮食,我们还谈什么干工业,搞科技研究呢?人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谁都不例外,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待遇也应该是平等的。我现在真想自己能有一块地,自己来耕种它,这样才真正能吃到安全、纯绿色的食物了。说一千道一万,我们都要有知识啊,因为没有金刚钻,不能揽瓷器活,会出次品的,(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对吗?活到老学到老,不但要学习书本的知识,还必须有社会实践经验来做生活基础,来保驾护航才行。
后续:
重名重姓的问题,国家的政策在改进,如今工人农民都一样了,没有农户与工户的区别了,只要缴纳了个人养老保险后,到了退休年龄都可以领取养老保险了。就是不知道重名重姓的人,如何能区分开?流动人口的增加,也给各大城市的户籍工作带来了很多棘手又麻烦的事情,工作量在加大,因为一些外来人员进入时没有纪录,也就是逃逸或偷渡的那些人员,使用了假的身份信息,所以不能保证准确度。以前人口统计都是有省与县划分,不允许擅自迁徙,这样在同一地区如果出现了重名重姓的人,也为数不多,整理起来也会一目了然,因为从一出生就有了清晰的纪录。这样就是重名重姓了也不是一个省或县、区的,也能对号入座。可是如今流动人口不受限制的自由迁徙,使得大城市里的户籍管理难度加大,治安也不如以前了。
一个与“社会保障卡”有关的问题,以前医疗保险卡、养老保险卡、个人水、电费缴纳卡等都是分开使用的,也没觉得有什么麻烦,最起码不会同时使用,不会同时携带,只有需要使用时,才会随身携带着,就是出现了有一个卡不慎被盗或丢失,也只有一个功能,不会出现连锁反应,不会出现多项资金流失和瞬间银行资金严重透支现象,也就是“钱荒”了。“社会保障卡”在使用时存在的隐患,安全性无法保证,也无法避免重名重姓的问题,如果不慎丢失,所有的功能都会在一瞬间被盗窃分子恶意使用,导致个人、银行、国家多方面的资金流失,金融流通混乱后,无法进行协调。一些所谓的便利,也会给违法盗窃者创造无限的便利。
第二篇: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简单说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三篇:贯彻区域协调发展
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差距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升级,力争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实现现代化。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篇:申论赏析:协调发展
【范文主题】
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主题
【背景材料】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问题频发。环境与文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协调好经济与环境、文化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初,西南五省一市历史上前所未有、持续数月之久的大旱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西南水电开发问题的强烈关注。在怒江、雅鲁藏布江流域等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涵养区是否应该建水电站、怎样建水电站,梯级式的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人文自然资源会有怎样的影响,使每一个关切当地未来的人心怀忧虑。北京、南京、福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在人文资源富集的地区大拆大建,文物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对名胜古迹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也引起了人们的追问: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的成功,难道一定要以文物古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就没有一条协调三者共同发展的途径?
【习题示例】
请你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800-1000字。
【参考范文】
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和文化为代价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发展经济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高。有些地方甚至盲目地把经济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指标,为谋求眼前小利和短期效益,弃环境、文化于不顾,不惜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古文化风貌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毁灭性破坏。殊不知环境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可以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首先,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作后盾,任何经济发展目标都难以实现。其次,环境是人们得以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前提和保障。如果不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和工作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就算经济再发达、物质再丰富,没有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又谈何生活水平和品质。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则是不可再生、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对于某些以原始文化和古遗址著称的地区,经济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冲击固然不可避免,但尽可能的让原始文化保留原始的状态、让古遗址古建筑继续存在下去,给子孙后代留下可以瞻仰的圣地和可以传承的文明,是我们应该给予祖先的交代和尊重。
诚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绝不能以对环境和文化的破坏为代价。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文化保护的关系,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必然选择。
发展经济应该建立在保护环境和文化的基础上,要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保护环境和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精神家园,就是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在保护中寻求发展,把加强环境、文化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视之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切以牺牲环境和文化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行为都是暂时的、短期的,都是与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如果强行通过破坏环境和文化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不仅会造成巨大损害,而且最终还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为修复其造成的损害需要更巨额的经济投入。实践证明,只要正确处理环境、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并最终达到协调发展。【中公精讲】
[点睛论点]
文章以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和文化为代价为总论点,三个分论点包括两个分析型分论点和一个对策型分论点。两个分析型分论点即环境的重要性和文化的重要性,对策型分论点即发展经济应该建立在保护环境和文化的基础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文章点评]
从文章的内容安排来看,本文更倾向于以论为主。属于“以论为主,以策为辅”的评论文。文章利用过半的篇幅分别论明了发展经济中兼顾环境和文化的重要性,在收笔前用少量的笔墨点出了发展经济应该建立在保护环境和文化的基础上,以及应采取的举措。
文首一上来即“直取要害”,抓住了当前部分地方为发展经济而“弃环境、文化于不顾……”的错误做法,肯定了环境和文化的重要作用,以此迎引下文。在论明了环境之重和文化之重后,第四段作为过渡段,既承接了上文,再次重申不能以破坏环境和文化为代价,又将笔锋转到正确做法上来,为引出下文之策做准备。第五段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使文章的内容更为充实完善。文尾总揽前文,再次强调首段提出的中心论点,首尾呼应,严密扣题。
全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论证洞晓情理,并采用了假设法,使得文风更加生动有力。
[妙言隽语]
1.环境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可以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
2.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文化保护的关系,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必然选择。
3.一切以牺牲环境和文化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行为都是暂时的、短期的,都是与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
第五篇:如何认识城乡协调发展
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发展战略,各种投资政策和财政支付转移明显地向边远和落后地区倾斜,然而效果不佳,付出的代价非常大.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胡焕庸线”只是大体上形象地描述了幅员辽阔的中国东西部的地理分界.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2003年地区工业总产值,前五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分别为21513.5亿元,18036.7亿元,15380亿元,12864.2亿元,10342.8亿元,后五位的西藏,青海,海南,宁夏,贵州分别只有21.4亿元,247.9亿元,333.5亿元,352.8亿元,977.6亿元,后五位都在1000亿元以下,前五位都在10000亿元以上.(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改革开放以前,北方地区领先于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北方地区仍然领先于南方地区,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7.2%,北方地区经济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南方地区后来居上,不仅在增长速度上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在人均GDP的绝对值上也超过了北方地区,其来势之猛烈,使南北地区间的静态不平衡差迅速拉大,而且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享有“辽老大”美誉的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已降到全国第10位左右,黑龙江和吉林省的排名也逐步下降.(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中国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城乡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1.6:1)的水平,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发表的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从绝对差距看,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209.8元,之后几乎每年都在扩大,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1242.6元,2000年达到4027.0元,2003年达到5850.0元.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2)区位条件
197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采取了不平衡发展战略,使沿海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区位条件优越,中部地区同样也有一些大城市作依托,但在地理区位上与东部地区相比,其对外联系明显不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虽也开通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但由于与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无力带动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另外,东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展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严重,生态恶化,土地贫瘠,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大.(3)制度因素
中国自1978年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于各地区体制转轨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越高,计划控制能力就越弱,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从表2-3可以看出,中国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4)政策倾斜效应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给予沿海地区的倾斜政策,包括投资,财税,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使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在发展能力上产生了极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1985-1995年中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499.50亿美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309.56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7.3%,而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127.06亿美元和62.88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5%和4.2%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表2-4中可以看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无论从绝对数还是所占比重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布状况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这种人力资源条件的差异,不仅导致了现有的发展差距,而且还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条件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3,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①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距时,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就自然成为发展状态较差地区所效法的榜样,发达地区就会更加进一步发达,落后地区就会奋力追赶,从而形成你争我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活力.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区域的条件优势要素的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的不同,各区域的经济主体可在各自的区域优势及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找经济联合,如资源型优势与加工型优势的区际联合.③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4.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一国要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首先整合国内经济,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只有实现国内经济的一体化,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加强各区域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在区域经济发展
差距不能在短期内消弥时,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是鼓励各区域之间加强经济联系,为各区域之间经济依赖性的增强创造软(制度等方面),硬(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