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如何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认清形势、创新模式、积极融入、共谋发展
区划调整后的马鞍山,现辖三县三区,发展的资源更加丰富,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发展充满着新的机遇和希望。“十二五”期间,马鞍山将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作为刚刚融入马鞍山大发展的和县,更应该认清形势、创新模式、以自身特色为主导全面融入马鞍山经济圈,为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和县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同时又是八百里皖江黄金水道的开端,在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区域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区划调整后的和县更应该根据自身条件,进一步坚持“三沿”战略,发展沿江工业、沿山旅游和沿路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积极应对新形势,大力发展港口、大桥、高速、区域、现代农业、特色旅游 “六大经济”。
港口经济,就是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快郑蒲港建设步伐,将郑蒲港建成马鞍山、合肥、滁州通江达海的通道,形成江海联运枢纽中心,通过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使和县成为皖江地区物流集散地。
大桥经济,就是要根据市委的统一规划部署,利用马鞍山大桥建成契机,规划建设大桥经济区,发展重型工业和港口物流业。
高速经济,就是随着合马高速、北沿江高速的建成通车,我县所有镇都能在15分钟左右上高速,进入高速公路时代,要充分发挥交通网络优势,结合各自实际,谋划发展。区域经济,就是要抓住马鞍山是长三角成员的难得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强与合肥市、芜湖市、集中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现代农业经济,就是要加快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和“西移北进”战略,在名牌农产品、国家级龙头企业等方面有突破。
旅游经济,就是要着力将北部山区120平方公里旅游景观带,打造成面向长三角地区的运动健康休闲度假中心。
为了更好的融入一江两岸协调发展,要认清三个事实:首先要科学定位。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把和县纳入主城区打造,在功能定位上要靠紧马鞍山、做好宁文章,着力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温泉健康休闲基地、通江达海交通枢纽、临港加工制造基地。其次要明晰思路。就是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机制保障。规划引领,就是要做好大桥新区、乌江工业园、温泉健康休闲基地、农业产业园、港口及交通建设规划。第三项目带动。就是要列出一批项目,一年一年建设,一个一个落实,把规划落到实处。机制保障,就是以项目和园区等载体建设为基础,成立专门班子、项目负责人,专门研究和推进。
加快和县发展,我们还要把握三件事情:一是城乡一体化对接。二是小康社会对接。三是文明城市创建对接。
推进和县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尽力发展我县的沿江工业和特色蔬菜产业,要努力规划好区域特色经济,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更要加强学习,才能共谋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孙克祥
第二篇:一江两岸我的家(法官演讲稿)
一江两岸我的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演讲题目是《一江两岸我的家》。
一江水隔两岸,隔开了脚下的土地,却隔不开我们头顶上蓝蓝的天空,更隔不开的是两岸人民浓浓的情谊。如果说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大家”,那么我们所在的城市马鞍山就是我们的“小家”,也是我们的“新家”。在融入新家之际,我们听到的是欢呼,看到的是喜庆,按捺不住的是心中汹涌澎湃的熊熊烈火。作为新家的一名成员,作为共和国的一名法官,我们胸戴着天平,手握着法锤,为一江两岸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沐浴着党的阳光,感受家的温暖,我深深的眷恋着这片土地!含山,在你的怀抱里,我出生,我成长„„马鞍山,跟随着你的脚步,在你的指引下,我们会努力努力再努力,追着你的步伐发展壮大!
当工厂的车间里传来轰隆隆的制造声,一栋栋高楼大厦在我们眼前竖起,辛勤的园丁修剪出美丽的树木,社会各界都在为大发展大建设忙碌着,我仿佛也看见了我们干警在办案中那忙碌、不知疲倦的身影。看—他们正耐心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如春风化雨;他们正承受着上访人的谩骂,但却像对待亲人一样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春天里人们踏青旅游,可他们为了执行办案,跋山涉水;节日里亲人们合家团圆,可他们为了寻找逃债人,风餐露宿。他们默默的奉献着,不求名利,任劳任怨,他们用爱岗敬业的精神,染绿了法院工作的春天。他
记得那是一个飘雪的寒冬,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妈来到法庭,我还没来得及招呼,她就扑通一声跪在我面前,口里喊着:“青天大老爷,你要替我做主哇!”我好不容易才扶她起来坐下,她情绪稍微稳定下来就告诉我,丈夫早逝,她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把儿子拉扯大,谁-1-
知儿媳不孝„„看着她那斑白的头发,深深的皱纹,尤其是那双含着泪花,充满期盼与渴望的眼睛,我的心被刺痛了,这双眼睛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祖母,还有普天下所有所有的母亲,她们那万般无奈时焦虑和求助的眼神,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民的份量很沉很沉„„我的父老乡亲啊,我要怎样做才能让法官的天平与你们心中的那杆秤一样平衡,我要怎样做,才能让善良的眼睛不再流泪,让丑恶的灵魂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一刻,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做一名对得起天下父母的法官,做一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法官。”
亲爱的朋友们:当犯罪分子被压上被告席,庄严地宣判声在审判庭响起,我们相信,一江两岸正迎来一个清明盛世;当流泪的老人被曾经不孝的子女恭敬的扶上车,我们相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成为人人追求的社会风尚;当起诉离婚的夫妻又握手言和,搂着可爱的小儿回家,我们相信,尊重、理解、宽容正成为爱情与婚姻的主题;当几近走投无路的客商领回货款,鸣鞭鸣炮地送来锦旗,我们相信,诚实、信用正成为人人遵循的市场规则。
一江水连两岸,将两岸人民浓浓的情谊化在这滚滚的江水中,流淌过我们的家——马鞍山,流淌过大江南北,流淌在我们的心中。这哪里是江水,这是分明是滚热的血液,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不管你在江北还是在江南,不管你是企业家、工人或是农民,我们头顶上是同一片蓝天,我们建设的是同一片家园!
时代召唤着我们!人民期盼着我们!朋友们!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以“聚山纳川”的宽阔胸怀,“一马当先”的英勇气概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荣业绩,共同开创马鞍山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聆听自然 触摸未来——汉中市“一江两岸”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聆听自然 触摸未来——汉中市“一江两岸”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作者:许姬 来源:城乡规划市政工程设计院 时间:2011年09月26日
聆听自然 触摸未来
——汉中市“一江两岸”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课题组组长:许
姬
课题组成员:王
阳
陈洪波
李
荣
蔡少勇
【摘要】城市滨水区域是一个城市最稀缺、最珍贵、最不可多得的发展资源,重视城市滨水区域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全球化的大趋势。本文从我市滨水城市的逐步形成及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城市滨水区域所赋予的城市要义出发,通过对城市滨水区域诸多构成要素的深入剖析,力求以综合性的区域化视野,准确把握城市滨水区域的发展定位,并对城市滨水区域空间形态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为目前正在开展的城市“一江两岸”开发建设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和操作纲要。
【主题词】城市一江两岸 空间形态 研究
前言
古人云:上善若水。
水——生命之源,城市之脉。
汉江汉中城区段携褒河、冷水河、濂水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汇流形成了汉中中心城区特有的城市地理格局,至柔之水流经的呈“V”字形蜿蜒曲折的河道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给了我们最直接的启迪和借鉴:整个城市生态景观视廊被定格成了一曲从西至东,从绿到水,一气呵成,宛转悠扬的城市生态景观歌剧,城市的气脉由此而变得是那样的自然通透与流畅,伴随着城市的诞生与变迁传唱了2300多年,孕育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地球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汉中。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历史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之脉。水不仅孕育了城市和城市的文化,也成为了城市重要的发展因素。城市的存在、建设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在远古时期的城池选址与建设中,水体作为城市生活和军事防御的重要功能而存在。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水体作为城市间的交通载体,成为了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因此,在通航河道的重要渡口或两条河道的交汇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商业都会,成为古代城市最为繁华和人为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正因为此,世界各地的许多滨水地区都是知名城市的所在地。
然而,随着陆上交通的飞速发展和基于城市防洪安全的考量,也促使城市离水而建,转向内陆发展,昔日热闹的水滨街市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汉中也是如此。汉中古属梁州,西周称周南、南郑,战国时置汉中郡。境内气候温润,河流众多,其中汉江横贯全境,穿城而过,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西北小江南”之美誉。公元前451年,秦厉公于此筑城,东汉时迁汉中郡治于南郑,唐宋明清相继筑城,近2500年来虽历经“三筑两移”,但城址未做大的迁移,仍然保持了面江而建,南北东西相交的井田式街坊格局。在汉江尚可通航南宋时期,汉中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四大茶马古肆,在目前东关正街、西关正街与南关正街的历史遗存中仍然可以见证到当时繁华与喧嚣。
但是,伴随着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用地的进一步紧缩,城市滨水区域景观功能和开发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加之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一度衰败的城市滨水区域又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逆工业化进程,并把城市滨水区域的开发与建设作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味,重塑城市形象,展现城市独特的魅力与个性,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来进行重新评价与认识,并已成为了一种加速趋势。
2、时代背景
我市地处内陆腹地,远离沿海和国境线,虽属长江流域但因汉江梯级开发而不能顺利通达长江黄金水道,向北有秦岭阻隔,向南有大巴山横亘,与西部大开发两条经济主轴带(陇海—兰新线、长江经济带)无缘,在以往的发展中,属于逐渐被边缘化的区域之一。1996年地改市之前,受行政区划及体制的限制,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基本上没有多大起色。1996年地改市之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市域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7年随着西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国家大交通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十天、宝巴高速公路以及西城铁路客运专线相继开工建设,为汉中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为此,市委市政府不失时机地做出了依据新形势,对城市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修编的重大战略部署。
美国巴尔的摩
美国芝加哥
美国波士顿
新加坡游艇码头
日本横滨
3.2 国内滨水城市发展战略背景
同样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与转型期的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滨水城市,如上海、苏州、无锡、厦门,甚至合肥,通过对滨水区域的成功开发,为城市公共空间进一步拓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锲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成长极,并在区域竞争中愈来愈倍加重视通过水环境的打造来倾力塑造城市自身特色。
上海浦东
苏州
无锡
厦门
合肥
第二节 研究重点及内容
1、研究重点
本文将根据“双百”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的倾力打造“以汉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省际开放的枢纽城市,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休闲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战略定位和城市沿江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对整个城市及滨江区域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历次城市规划对整个城市,尤其是滨江区域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及演变的影响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就现状滨江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客观评价,并针对目前城市滨江区域空间发展所面临机遇与挑战,深入研究解析现状滨江城市空间拓展所受到的约束力与已具备的竞争力,以力求找准滨江城市空间拓展原动力与引爆点,并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滨江城市空间意向设计,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滨江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措施与实施导则。
2、研究内容
新一轮“双百”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所涵盖的整个滨江区域(西至十天高速褒河大桥,东至十天高速汉江大桥,并由堤顶内侧向两岸各延伸一个街坊(约200—900米不等)整个汉江城区段,总长约40公里,面积约102.3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与研究。
第二章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变历程
汉中城的始建.可以上朔到公元前771年的战国时期,郑桓公死,南奔的郑民达汉水上游的汉中,所建之栖息地,可以认为是汉中城之雏形。在随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汉中城的历史演变可以概括为“三筑二扩”。
1、三筑 1.1首次筑城
有史记载的汉中首次筑城为秦厉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城址约在今城东北二里,即在今市城区东北约1公里左右的新桥至陈家营—带。1.2第二次筑城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出于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需要,在秦城的基础上,对汉中城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地整修与扩建,使汉中城迅速发展到空前的规模。1.3第三次筑城
南宋金兵攻入汉中,将城捣毁。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金兵撤退后,朝廷下诏重筑汉中城。
2、两移 2.1第一次——南移
隋朝时期,汉中陆路交通时因战乱和天灾等原因常常中断,因此,水路运输便成了当时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北岸沿江一带逐步规划建设形成了一些码头、船坞、货栈、集市等商服设施,汉时旧城商贸中心开始南移,随大业八年(公元612年)的汉中城南城墙距汉江仅“—百步”之遥。
2.2第二次——北移
南宋嘉定十二年重筑的汉中城与随大业八年的汉中城相比,向北移动了近900米,其南城门距“汉江二里”(与现状南门距汉江距离基本一致),并将南城墙直线改为了折线,形成了保留至今的“盾牌”空间形态。
第二节 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变特征分析
1、棋盘式井田结构的初步形成 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的秦厉公二十六年首次筑就的秦城城址约在今城东北二里,即在今市城区东北1公里左右的新桥至陈家营—带。虽然其准确位置、规模、布局、空间形态等均己无从考证。但从有史可考的大部分秦城 “坐北朝南”,“东城西郭” 传统方形布局及后来汉王刘邦对汉中城的大规模地整修与扩建后方形格局推断,应为棋盘式井田布局结构雏形阶段。
2、棋盘式井田结构形态的进一步保持与完善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出于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需要,在秦城的基础上,按照汉王都城的规模和布局对汉中城市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地整修与扩建,使汉中城迅速发展到空前的规模。据《水经注》记述:“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内有小城,南凭津流,北结环雉,金镛漆井,皆汉所修筑。”
自周代以后,按照严谨的城池布局方式,汉中城池逐步形成了由竖向、横向完全正交的道路骨架所构成的规则棋盘式网构,城内还建有小城(宫城),面对着南面涛涛不息的汉江,固若金汤的城池内“金镛漆井”,繁华异常(见附图1)。
自汉高祖北定三秦,统一天下,定都咸阳之后,汉中作为都城的政治中心地位逐渐消失。但由于陆路交通因战乱和天灾等原因常常中断,因此,水路运输便成了当时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北岸沿江一带逐步规划建设形成了一些码头、船坞、货栈、集市等商服设施,汉时旧城商贸中心开始逐渐南移。自此之后,虽历经唐、五代、宋朝早期近六百余年再无变化。
3、“盾牌”结构形态的初步形成
宋金兵攻入汉中,将城捣毁。嘉定十二年金兵撤退后,为恢复城池,同时也考虑至消除水患对城墙的影响,朝廷下诏重筑汉中城。新筑的汉中城与随大业八年所筑之城相比,向北移动了近900米,其南城门距“汉江二里”(与现状南门距汉江1000米左右基本一致),并将南城墙改直线为折线,形成了保留至今的城内南北、东西主要街道垂直相交,其他街巷与之平行的棋盘式“盾牌”城市结构形态。
明天启元年(公元162l年)受封为“瑞王”的明神宗第五子朱常浩,按照传统的风水论“以北为上”,在城内最北部区域大举修建王府官邸,将北城墙拆除向北移了二十步(约合今30米),并效仿帝王宫殿作法,将其府第规划布置在城市南北主轴线的北尽端,府门朝南,正对南门,从此形成了汉中“南北主轴不同线,南北城门不相贯”的特殊布置格局。之后这一城址形态及规模基本保持至清代未做大的变动。
4、“盾牌”结构形态的定格与保持
清代汉中城的规模基本上与明代相同,城垣仍完好地保持明代状态。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当时商业十分繁荣,据载:“商贾辐辏,货物山积。虽繁盛不及长安,亦陕西第二都会”。城内建设布局略有所变动,城外建设明显加快。沿汉江北岸(南关、西关)出现了许多批发商号、店铺,尤其东关更为繁华,并在外围修筑了围城,谓之“土城”,与汉中府城相连,引山河堰水入城壕,构成了城外有城的特殊城市空间形态。清同治前城内已形成十坊(书香坊、府西坊、仑场坊、新街坊、华庙坊、察院坊、孝义坊、什宁坊、官官坊、行台坊),以后又在城外四关(北关、南关、西关、东关)及塔儿巷(回民居住区)形成了五坊结构形态。随后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汉中城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停滞,明清城墙格局未变。1938年后,为便于防日寇空袭疏散人口,先后拆除了东、西、南、北四门外城(瓮城),只留了一道城门,并在城墙上挖开了多处出口。至解放前夕,城墙已干疮百洞,根基空虚。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汉中的城市建设基本是围绕“盾形”城池同心圆格局以“摊大饼”形式开展的,进展也较为缓慢,至1958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尚不足6Km2,人口7.8万人;197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才达10.7Km2,人口11万人。
改革开放之后,汉中的城市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随着汉江南岸南郑县大河坎镇依托烟草工业经济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至1989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7Km2,人口18万人。但城市结构形态仍然是以旧城区“盾牌”为核心的同心圆“摊大饼”形势发展的。
5、“一江两岸”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提出
汉中地改市之后的新一轮“大市”城市规划提出了以汉江天然水景以水就势,通过对滨江区域城市道路、滨江公园、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倾力打造融天然水景、自然生态、园林绿化、景观建筑为一体,现代化城市与自然环境之中的“一江两岸”城市核心景观功能区的大胆构想,并逐步被历届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所认同,并经过近十年来的倾力打造和随着天汉大桥南桥北广场、城市桥闸工程、滨江路、滨江核心景观绿化带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城市一江两岸核心景观及城市沿江发展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6、“双核心”城市结构形态的提出
上游段:临水面山依城,规划以高尔夫球场、登山自驾游营地、汉文化休闲观光,龙岗遗址公园为主要内容,以原生态的景观为特色,旨在吸引年轻群体,具有时尚旅游休闲特点。中游段:临水面城,规划以娱乐观光,汉文化体验和现代都市观光为主要内容。以体现都市活力、人文内涵的都市滨江景观和都市夜景为特色。
下游段:临水面山携绿,规划以圣水大地花卉景观、金华休闲度假、创意街区、汉风庭院、客栈为主要内容。以城市和汉山为背景,开敞宏大的大地生态景观为特色。
第三章 滨江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抉择 第一节 滨江城市空间拓展现状特征
1、现状建设用地规模
西至十天高速褒河大桥,东至十天高速汉江大桥,北岸总长度约38公里,南岸总长约41公里,两岸南北200—900百米范围,总面积约10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及河漫滩面积约31平方公里,可供选择的城市建设及发展用地约71.3平方公里。其中,城西、城东新区18.6平方公里、龙江片区13平方公里、梁山片区10平方公里、金华片区7平方公里、圣水片区4平方公里、铺镇片区20平方公里。
2、现状建设用地自然形态 自然地势平坦,紧邻中心城区:除南岸梁山片区西区、胡家营至圣水片区接近浅山丘陵地带,有一定的地形起伏,用地较为受限制外,现状南北两岸用地自然地势均较为平坦。
水系丰富,形式多样:现状水系除以汉江为主导,由西向东横穿而过外,尚有汉江一级支流褒河,濂水河、冷水河、东西排洪渠、沙沿沟、燕子河、二支渠等众多分支水系汇集,姿态万千,形式多样。
生态和景观条件良好:区域内现状基本上为农田,除汉中旧机场及部分村民建房外,没有进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上除梁山水泥厂、汉烟二厂外,没有大型有污染工业企业进驻,自然植被茂密,生态和景观条件较好。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区域内建设用地位于汉江高漫滩和一级阶地,土层由粉砂层、砂卵石、亚粘土、亚砂土组成,承载力150—200Kpa不等,作为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地基,承载力足够保证。
3、现状建设用地建设强度分布
现状建设用地内大部分为农田,村民建房大部分以村组为单位呈零星状均匀分布。
4、现状建设用地空间形态分布
2、修缮历史建筑,保护传统文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以文化旅游为导向,重新审视历史建筑和景观保护改造。例如,悉尼邻近港湾的岩石区,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历史遗存,而且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物质景观有效地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伦敦则将泰晤士河畔一处正对着圣保罗大教堂轴线的热电厂改造成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
3、优化交通组织,实行人车分流
减少穿越滨水区的主要交通干道对滨水区的影响,尽量将其地下化和高架处理。同时,创造一种宜人的幽雅的滨河步行系统正成为一种时尚和共识。只有吸引更多的步行人流,沿街的商店和广场才能增加人气,起到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例如,奥斯陆滨水区把繁忙的交通干道用隧道方式穿越用地,目前上海外滩交通改造也是采用地下分流的方式。
4、重组用地功能,开拓公共空间
在滨水区开发中,对用地功能进行重组,注入一系列新功能,包括公园、步行道、餐馆、娱乐场,以及混合功能空间和居住空间。在巴黎,塞纳河的滨河位置曾经被工业、交通所充斥,而现在的西段已经建成雪铁龙公园,东段则将原先的铁路站场用于国家图书馆建设。
5、重塑城市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城市面临全球竞争时,城市滨水区域所具有的有别于竞争对手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战略性资源优势,正是一个城市区位影响力和特色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巴尔的摩内港等滨水区的成功开发,也使滨水区的再开发成为一种“竞争规则”或“竞争标准”,进而促使一些城市通过对这一标准或规则的掌握来确定自己的优势地位。第四节 我国当前城市滨江城市空间拓展误区
1、规划建设忽视城市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 城市滨水地区开发需要较强的经济实力支撑,城市居民的消费重点也从必需品消费转向文化娱乐等非必需品消费,才能支撑足够的人气带动滨水地区的繁荣。这就不难解释虽然许多城市邀请了国外一流规划设计大师进行滨水地区设计,但实施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由于没有足够的建设量支撑,不得不将原有的商业、娱乐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事实上,城市开发是否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物质空间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背后的经济、社会活动。
2、规划建设忽视与城市整体的衔接 正如上文所述,滨水地区规划建设应考虑与城市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衔接,特别是在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交通系统上应成为城市整体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国内某些城市的新区建设虽然运用了滨水地区的设计手法,却忽视了与老城的有机联系(如郑州新区的规划建设),一旦建成,则会出现管理、通勤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新区发展。
3、规划建设忽视开发时序
即使考虑了上述问题,如果开发时序不合理,也会导致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的失败。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经济运营体,适度的投资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增加,但过度投资则会导致产出效率的下降、增加运营成本并影响今后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和其它城市开发地区一样,城市滨水地区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往往需要经历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建设周期。因此,应当合理安排开发建设时序,实现滚动经营。
4、规划建设忽视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 滨水地区是城市形象和人文精神的代表,因此,应当特别注重文化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设计主题”。我国当前城市建设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将国外城市建筑风格照搬,形成“舶来品”的堆砌。虽然也具有一定特色,但它是没有根植性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复制”,诸如对建筑符号的复制等,反映了当前的设计师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水平亟待提高。
第四章 滨江城市空间拓展设计
第一节 滨江区域区位分析与总体定位
1、区位分析
1.1城市总体结构布局及功能分区 1.1.1总体结构布局
上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大河坎片区纳入到了中心城区主城区范畴,并首次提出了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格局面向汉江重心南移,以形成融“汉、水、绿”于一体的城市特色景观风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更进一步结合汉江及其支流褒河、濂水河、冷水河之间形成的建设用地,将城市发展的重心由距离汉江较远的老城区周边,转向以汉江为轴,沿两岸带状发展,以逐步形成“一江、两区、三组团”总体结构布局。1.1.2主要功能分区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上述总体结构布局,将江北划分为老城、城东新区、汉中经济开发区、褒河、铺镇五大片区;将江南划分为大河坎和梁山两大片区;加上外围三大组团共形成十大功能区。
1.2滨江区域在整个城市功能区的战略地位
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总体结构布局不难看出城市总体发展格局仍然是南北两大主城区面向汉江相向发展,一江两岸的核心战略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强化。1.3滨江区域与城市已建成区的战略关系 从汉中地改市后的两轮城市总体规划均对城市沿江发展战略进行了大幅度的梯级提升情况来看,未来的城市滨江区域将更是城市首屈一指的新兴功能区、城市形象的代言名片,最具城市空间拓展要义与发展前景,也是最具集现代城市高档社区、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娱乐休闲于一体,领衔城市江北双中心、驱动江南副中心尽快形成,并与之遥相呼应的城市中心CBD区位优势条件的区域。
1.4历次规划对滨江区域城市功能定位
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对一江两岸的定位:融“汉、水、绿”为一体的城市核心景观功能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一江两岸的定位:汉中市城市会客厅。
城市功能布局与风貌特色规划对一江两岸的定位:集商务办公、商业购物、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高档居住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功能区。
2、总体定位
城市沿江CBD与会客厅,最具人气与活力的核心功能区域。
第二节
滨江城市空间拓展目标及原则
1、拓展目标
根据国内外不同城市滨水区域房地产开发价值取向的不完全统计,城市滨水区域房地产价值是相同区位非滨水地区的3—6倍。因此城市滨水地区的拓展目标应充分建立在“优地优用”,获取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确保将城市滨江区域倾力打造为: 1.1城市特色最鲜明区域
依据城市的文脉和滨水空间的多样形态,将城市滨水区域建设成为城市特色最鲜明的区域、城市形象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区域,甚至应倾力将其打造为城市精神、地域文化、城市记忆高度浓缩的区域。如香港的维多利亚港、重庆的朝天门等;
1.2城市活力最充盈区域
结合丰富的“水态”和滨水空间,通过区域功能混合化、区域空间公共化、区域交通步行化、区域环境宜居化等途径,将其倾力打造为城市最能吸纳市民的开展多样化活动,最能凝聚人气,最具盎然生机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1.3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最高价值区域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充分借鉴和记取国内外内陆城市类似滨水区域开发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惨痛教训,尽量前瞻性地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大尺度地营造公共开放空间,将其倾力打造城市开发建设用地高附加值最新标杆。
2、拓展原则
2.1公共性——营造“城市会客厅”
滨水区域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最能反映城市特色区域,因此,确保滨水地区的共享性是规划首要原则。城市滨水地带的大尺度公共开敞空间、高密度步行道交通系统,是吸引市民、游客和顾客的最基本的因素。所有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无一例外地无不将直接沿着水体的大尺度空间开辟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立高密度步行交通通道,而让滨水的建设项目后退岸线。
2.2混合性——保持24小时城市活力
城市滨水区域是否有足够的活力是评价区域规划、开发建设是否成功的最主要标准,而保证用地功能的混合性则是保持活力的有效手段。滨水区域应尽可能将最具活力和最具开发前景的区域让位于市场,在不同地块中有机地混合布局足够的商业、文化娱乐、办公、居住、绿地以及交通枢纽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高档住宅、公寓、酒店进驻,尽可能地规避行政机构的肆意侵占,以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气,避免上下班时间段,尤其是夜间成为清冷的“空城”。
2.3亲水性——衔接城市防洪与亲水活动设施 滨水区域的规划、开发建设应认真研究可能对自然水体泄洪能力的影响,应尽量避免建(构)筑物向水体延伸、侵占河道、影响行洪安全。水面的梯级开发应强化建闸(坝)蓄水后所带来的滨江区域地下水位的抬升有可能造成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改变、侵没、清淤、沼泽化等问题工程处理措施研究。与此同时,城防河堤的建设应结合滨水岸线景观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断面形势,并在适度位置设置适度高度和尺度的临水平台,以满足市民亲水需求,尽量避免阻隔市民亲水途径。
2.4通达性——形成相对独立的机非交通体系
城市滨水区域犹如一个巨大的通向滨水区域的断头路,因此,滨水区域的交通组织比较复杂。所以,要采用整体“分流”的原则,一是将过境交通和滨水区域内部交通分开布置,尽量简化滨水区域内部交通结构;二是将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分开,尽量简化车行交通层次和路网体系,建立完整的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体系,尽量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布设足够的停车场。
2.5连续性——衔接城市已建成区
注重滨水区域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与城市已建成区的整体衔接。在空间上应注重城市功能、用地布局、综合交通组织、景观视线通廊、城市整体天际线构建等各个方面;时间上应考虑与原有城市肌理、内外部空间、城市历史、地域文化、建筑色彩及特色建筑的保留和延续等各个方面。
在空间布局上,用一个整体开敞空间体系和城市原有市区联结起来。在垂直于岸线方向用城市功能布局、景观视线通廊、道路交通系统、公共绿地系统及公共活动空间强化与现有城市区域的联系。平行于岸线方向可依次通过亲水岸线—开敞空间及步行系统—商业娱乐设施—机动车系统—商业设施分层与现有城市区域的进行过渡与衔接。在历史延续上,注重对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挖掘与保护,并且应尽可能地将一些具有开发价值的历史人文景观、地段融合在具体的城市设计中,以提高滨水区的文化氛围与品位,形成记载历史发展过程的滨水空间。2.6景观性——保护生态环境
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即是对滨水区自然要素“人性化”的过程,通过对滨水地区这一中介景观的组织与构筑,使宏观的“山水背景”伸入微观的人居环境。因此,滨水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应在充分尊重滨水区特有自然规律、动植物栖居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开发滨水区景观为主导,并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核心,通过把滨水区的景观有机融入城市整体景观设计之中,使人的活动和对自然的尊重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和谐境界,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空间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7盈利性——均衡公私利益
滨水区域开发需巨额投入。在西方国家通常采用一条“公共投资建设引导民间投资”的开发策略,即引导开发商通过滨水公共活动空间吸引“人气”,从而带动商业、娱乐设施的“积极”盈利,实现公私利益的均衡与“双赢”,以提升城市品质并降低社会成本,而不是通过将土地出让给私人获得消极的“盈利”,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这条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8可控性——编制整体城市设计导则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较为特殊、价值较高的地区,而设计手法也因不同地区、不同历史背景而有所不同,因此,应将城市滨水地区设定为特殊政策控制区,通过编制整体城市设计导则,将难以操作的、抽象的城市发展政策具体化,将普遍意义上的“共性”城市设计原理“个性化”,结合本市、本地区实际,落实为针对城市该区域具有切实指导意义的城市设计导则,并通过高规格、高层次“设计审定”来协调、控制各地块上的建筑设计,制定开发强度、建筑形态、高度、色彩、通道、视廊等一系列规则。第三节 滨江城市空间拓展设计
1、设计理念及原则 1.1设计理念
1.1.1 生态化设计理念
不仅要考虑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而且还应将设计作为完善自然、赋予自然以灵动属性的一种手段,以充分体现地域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运行机制;
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征,尽量避免对于地形构造和地表机理的破坏,尤其要注重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特色景观;
从生命意义角度开拓设计思路,尊重自然属性,体现生命优于物质的主题;
通过设计重新认识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竖立更加美好的生态理念。1.1.2 人性化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设计中处处体现对人关注与尊重,使期望的环境行为模式获得使用者认同;
呼应现代人性意义,对人类生活空间与大自然的融合予以更多支持;
与人类的多样性和发展性相符合,肯定形式的变化性和内涵的多义性。1.1.3 人文化设计理念
根据地域中社会文化的构成脉络和特征,寻找地域传统的景观体现和发展机制;
以演进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地域的文化传统,将地域传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使之获得持续的价值和生命力;
打破封闭的地域概念,结合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
力求反映更深的文化内涵与实质,弃绝标签式的符号表达。1.1.4 多元化设计理念
应对于信息处理,体现时间优于空间的观念,设置信息调节、疏导的空间,留有增容余地和弹性发展场所;为有效读取信息,更多提供一目了然、形象简洁、色彩夺目的形式,尤其是对符号标志系统的处理;将信息技术融进设计理念和人的审美需求之中,在更高层次上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创造互动景观,使景观应对于不同信息而变化,而不是固定地扮演某种角色,承载某种功能。1.1.5 技术化设计理念
体现技术理性,设计作为对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变化的回答,反思技术的优越性和潜在危险;体现技术理性,反映技术与人类情感相融合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审美观念的多样化趋势;体现景观智能化趋势,创造有“感觉器官”的景观,使其如有生命的有机体般活性运转,良性循环;尊重地域适宜技术所呈现的景观形式,将其转化为新的设计语言。
1.1.6 创新化设计理念
将更多景观要素纳入设计中,用多样语汇表达个性化设计;改变思维定式,注重探索性,肯定弹性、模糊、不确定设计的价值;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并驾齐驱,以多重尺度拓展创意空间。
2、设计原则 引入城市空间带的概念,对城市现有物质环境要素进行全面整理,使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交融发展,创造具有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中心区的高质量的实体环境。赋予意义,提升滨江区域空间价值; 完善功能,打造城市沿江CBD; 彰显特色,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营造场所,保持24小时城市活力。
3、空间形态分析及总体功能布局 3.1 空间形态分析
根据汉江在整个中心城区段自然形成的五个连续“V”字形岸线特质,结合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及周边人文与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将整个沿江区域分为上中下三个各有所侧重主体功能区的做法是较为合理可行的。
上游段:龙岗大桥—褒河与汉江交汇处,面山依水,岸线较为顺直,南岸具有与规划中的龙岗遗址公园及梁山风景区融合,北岸具有西与朱鹮阁广场对接、倾力打造滨江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独特区位优势条件。
中游段:即龙岗大桥至西汉高速公路东出入口大桥段,临水面城,岸线逶迤曲折,作为城市一江两岸核心区域,具有倾力打造城市滨江CBD、24小时活力区先决条件。
下游段:即西汉高速公路东出入口大桥至十天高速公路大桥段,地势平坦,河面、视野极为开阔,岸线丰富,景色宜人,具有倾力打造生态娱乐休闲功能区的良好景观条件。3.2总体功能布局
结合上述空间形态分析,将整个滨江区域总体布局为“一轴两脊三区”。“一轴”即汉江生态景观主轴;“两脊”即两岸滨江路;“三区”即上游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中部的核心功能区和下游的生态休闲区。
3.3景观空间——以水为魂,文化为魄
3.3.1景观主题:一江两岸、十里画廊
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资源,结合沿江景观特征,规划确定景观主题为“一江两岸、十里画廊”。充分尊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体现本土特色和传统文化,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形成既有时代感,又有地方性的优美沿江景观风貌。
3.3.2整体形象:以水为魂、点线带面
营造多个富有象征性、吸引力的核心公共空间和景观节点,以“以点串线”组织好沿江的水上游览线路、堤岸风景线和建筑天际线。同时,将沿江核心空间与城市内部的其他大型生态绿地和公共空间呼应起来,“以线带面”,使江景向城市纵深推进,形成“以水为魂”的城市整体生态景观框架,体现本土特色和传统文脉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形成既有时代感又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整体景观形象。
3.3.3开敞空间:强化界面、保护视廊
根据沿江不同的区域特点和环境条件对滨江开敞空间进行控制,强化开敞界面、保护视线通廊,形成高低错落、层次感强的滨水界面。控制建筑规模和体量,强调滨水建筑界面和空间的穿透性,最大化共享滨江景观。沿江开敞空间分为开敞界面、韵律界面、连续界面三种类型,整体建筑界面分布倡导三种界面相配合的方式,避免单调地使用一种界面。
3.3.4.沿江轮廓:显山露水、错落有致
控制建筑高度,与山体走势相协调,做到显山露水,形成高度节奏变化的滨水建筑天际轮廓线。严格控制重要的山水景观视点内建筑高度,确保视域内视线的通达。
4、道路交通设计
根据城市路网总体结构布局和上述整个滨江区域总体功能布局,本次滨江区域道路交通设计在重点对整个滨江区域交通流线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下局部修正意见:
4.1上游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岸滨江道路的向西延伸,满足区域通达性要求的问题,若要强力推进“一江两岸”向东西方向进一步延伸发展,对两岸滨江路的延伸应尽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4.2中游城市核心功能区: 4.2.1北岸
进一步强化兴元路—汉宁路及继续向东延伸至西汉高速公路出入口段道路等级及交通功能,益州路以东汉宁路道路宽度应维持48米断面不变;相应弱化南北两区滨江路交通功能,尤其是江北滨江路龙岗大桥至桥闸段,待兴元路—汉宁路全线贯通,进行有效“分流”后,尽可能地优先满足人行交通需求,降低车行交通功能,以扩大亲水空间延展面,增加人流滞留时间,营造浓郁的都市居住、办公、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城市中心CBD 商业、商务氛围。
在目前兴元路—汉宁路全线贯通,实行有效“分流”之前,可在金牛路、荔枝路南团结街等主要交叉路口设置地上或地下人行通道、空中步道等方式,解决亲水空间步行人流的可达性,使周边居民及外来客流能很方便地到达滨水绿地;并基于这一理念,宜优先考虑滨江路在桥北广场采用下穿方式,规划中的金牛路、南团结街大桥确实宜采用下穿隧道方式解决跨江交通问题。4.2.2南岸
适当调整西汉高速公路南出入口跨过汉南大道后的线形与走向,最好不要与江南西路西段相接,而应当与梁山片区第二街坊路相接,提高其道路等级,向西与龙岗大桥对接,形成该区域主要交通干道;而江南西路西段应考虑与向南西路顺接,与江南东路至桥闸段共同构成江南滨江核心商务区主要人行交通通道。4.3下游生态休闲娱乐区:
宜将江南东路自西汉高速公路东出入口继续沿江向东延伸,穿过十天高速公路桥后与柳林航空工业园区相接。
4.4其他辅助性交通问题
4.4.1在总体规划道路结构设计基础上,应根据滨江区域人流通行要求,适当增加地块内部步行道交通线路,同时在主要节点空间设置步行广场。
4.4.2在进行汉江梯级蓄水工程研究论证时,宜将游船线路也一并纳入到人性交通设计范围,在主要人流聚集部位设置必要的码头,以方便游客游览出入。
5、生态景观设计
整合沿岸生态资源:河道系统是规划用地最为重要、最有价值的原生自然资源,是在城市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的要素,应尽可能地保留了现状河道自然流线,作为主要的生态和空间脉络。扩展江面地平线:引入沿江城市建筑空间作为主要的外部景观要素,沿两岸滨江路形成核心景观轴线,以大面积自然绿化的有效渗透、锲入作为对自然要素的回应,完成了从自然到人工的渐变过渡。
构建骨架公共空间:在滨江路与河堤顶岸线间大面积绿地中结合自然水系、道路交叉口及岸线,整体有韵律地合理安排与布置公共开敞空间序列及景观节点,为沿岸居住区提供良好的外部景观,形成公共功能以及景观资源的区域共享。打造高端居住组团:注重沿岸居住组团建筑与滨江景观绿带、开敞空间及景观节点的相协调,保持空间结构韵律感与自然景观延续性,体现江南水乡特色。
6、公共开敞空间设计
滨江空间景观形态是流动的,随视点变化而变化,因而,不应只考虑某个视点的眺望景观,而要考虑整个沿江线性的空间形态;不仅是静态景观,而是动态景观。在空间形态、城市景观打造上,应该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才能避免顾此失彼。
对梁山片区、濂水河公园、桥闸下游滨江湿地公园范围内的山水格局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保护性开发利用。
加强周围山体及其植被的保护,有节制地开发龙岗遗址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山体的层次感,构成城市植被的自然景观面。
利用区域内景观节点、开场性公共活动空间、道路线型绿化,充分引入区域自然风貌,形成以开敞空间为纽带的山--水--城三者协调融合的城市核心景观轴带。保护圣水镇以北滨江自然生态景观植被,严禁在此范围内进行高强度开发建设,维持桥闸下游以东开阔空间。结合城市发展需要,选择在龙岗大桥、天汉大桥、城市桥闸等处建设眺望城市景观的制高点,并以眺望空间和视觉走廊要求组织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强化与城市绿化系统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加强与城市景观的融合,控制两侧的建筑高度和体量以保证通畅的视觉通廊。杜绝在景观节点和人行道停车现象,加强地面铺装、环境小品及绿化的设计和建设,形成精致化环境,提高对公众的吸引力,塑造高品位城市形象。
7、建筑风貌设计 7.1设计原则
整体性原则:滨水区具有对城市开放的公共性,滨水住宅区应适当打破城市用地的界限,把居民的活动延续到水边,保持城市原有肌理,使整个滨水区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特色原则: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差异,城市滨水区包括滨水住宅建设应根据现实情况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内在的特制,以地方特有的传统建筑形式及空间模式为依托创造居民喜闻乐见的住宅形式,从而强化滨水区域的地方特色。人们对住宅区已经从简单的使用需求发展到心理和审美需求方向,追求具有独特风格、个性特征的住宅区已经是老百姓的普遍愿望。
可持续原则: 城市滨江区的开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滨水住宅区的建设也应根据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动态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开发策略。具体项目的实施必须要考虑政府、开发商及公众等的利益,先选取局部地块先期开发,营造环境,先易后难,促进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及土地价值的升值,为后期重点地段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给市民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吸引人的场所,住宅区的开发有必要引入公众参与的方法,尤其像城市滨水住宅区这样的重点地段。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住宅区大拆大建的现象比较普遍,公众参与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探索更为适合实际的参与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7.2 需要注意解决好的问题
7.2.1与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协调
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结构从二维平面布局和三维空间构成上决定了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基本骨架,同时他决定了滨水区在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地位。滨水建构筑物的空间结构必须服从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结构。滨水建构筑物的空间结构调整要充分分析原有滨水区空间结构的特点与不足,采用继承、调整、再生结合的设计方法。而且,滨水建筑群体要有好的内部景观组织,以达到空间的通透性,保证与水域联系的良好视觉走廊。7.2.2与城市滨水区交通的协调 首先是要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用地布局与公交系统的整合,避免发生过度依赖小汽车的现象。其次是要处理好滨水建筑群体内部车行交通与滨水区交通道路的关系。交通道路作为异质空间往往破坏了城市与水域的关联性和整体感。因此,滨水建筑群体内外车行交通的衔接应根据区域交通环境与居民出行方向、周边道路等级等情况合理配置,避免滨水道路车行交通的加剧,从而减少机动交通对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7.2.3与水岸景观的协调
滨水区景观设计要求在设计中要体现多功能的空间环境,除具有水利和防洪的功能外,还应为城市的绿化环境、市民的休闲娱乐、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提供条件。滨水建筑景观设计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满足人们亲水的愿望。所谓亲水性是指人能够触摸到水的一种感受。
7.2.4与城市滨水区功能的协调
城市滨水区的土地使用有滨水住宅区、滨水文化区、滨水娱乐休闲区、滨水办公商业区、金融区等几种功能。土地使用功能的合理配置,避免单一性、片面性是滨水区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功能单一会造成隔离与分化现象,许多滨水区由于缺乏市民参与的商业、文化、娱乐设施而失去了公共空间的吸引力,成为城市的“黑暗角落”。另一方面,许多商业办公为主的滨水区,由于居住用地的缺乏,非工作时间没有市民活动的支持,造成城市空间利用的浪费。
7.2.5滨水建筑群体规模的控制
滨水建筑群体规模,尤其是滨水住宅区的规模一般应控制在步行范围400-500m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而国内部分城市滨水住宅区由于受经济效益、管理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规模越来越大,十几公顷、几十公顷,甚至几百公顷的住宅区比比皆是。这些住宅区虽然在规划设计时将其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住宅建筑群体,但大多由于追求建筑群体“整体”和“完整”的模式化处理等因素,使建筑群空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特别在滨水住区前有开阔的观景空间,使得沿岸住宅区景观单一,缺乏特色转换。所以在滨水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适当控制住宅区的规模。对于用地较大的住宅区,应结合滨水地段景观特色进行多层次的空间、形体设计。
7.3.滨水建筑风貌特色引导
7.3.1现代都市风貌区
现代城市的发展是未来趋势,将城市的水运用到新城是体现形象设计的重点,本区强调现代建筑风貌,处处要体现追根溯源。
屋顶:屋顶往往是建筑最具特色及表现力的部位。鼓励发展台阶式和双层结构屋顶,强化建筑生态特色。台阶式屋顶的退台部分渐渐接近街道空间,有利于改善街道视觉环境,而且有助于加强沿街纵向景深和层次。
立面:力求以一种规律统一整栋大厦或建筑,细节上局部的水滴或者水晶造型,体现水汇流成源的概念,借助这种整体性和规律性来舒缓底部的丰富,彰显屋顶的表现力。底界面:要求该区建筑底部空间与街道空间或城市公共空间一体化,通过底层架空或悬挑等方式,形成连续的交往和休闲空间、强调底界面的公共性。
建筑色彩:目前的楼盘色调过于灰暗,建议基调色以浅色调和淡雅的色调为主,强调色的面积控制在15%左右为宜。7.3.2上游创意文化风貌区
1、整体控制原则
(1)以城市自然环境形态的保护和整体设计来限制开发与建设,严格控制容积率;(2)根据总体景观要求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强化山体形态及城市轮廓线的起伏;(3)统一建筑风格和色彩,重点部位强化特色。
2、体量和高度的控制原则
从竖向上考虑建筑与山体的关系,需要着重处理山体轮廓线与建筑轮廓线的关系。建筑轮廓线过于平直会显呆板,不能与山脊线形成呼应;当建筑轮廓线与山体轮廓线对抗时,会造成紧张;当建筑轮廓线与山体轮廓线呼应时,能形成平衡和谐的美感。在容积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若局部建筑高度上有所突破,本地块中其他建筑高度可相应降低,这用个别建筑升高的方法既可以满足显山的要求,又使建筑群形成一个视觉中心。
3、形态要素的控制原则
屋顶:山体建筑的屋顶要给予高度重视。长度过大的平屋顶尽量做到高低错落,以免造成屋顶轮廓生硬。特别提倡轻巧的屋顶形式或坡屋顶、退台式屋顶等形式都能与山地形态具有较好的协调性。
立面:为了突出山体建筑的特色,使建筑融于山体这种自然环境中,可以尝试仿生建筑的形式,如引入流动、曲线要素,以体现生态城市的特征。底界面:山地的坡度为建筑造型带来多种可能性,特别是建筑底层的处理手法。往往有架空、悬挑、降层等手法,使建筑适应山形。建筑色彩:山体建筑的基调色以清新自然的浅色调和高雅的色调为好,屋顶的色调以沉稳色调为好,色相可以为白色与灰蓝。强调色不应超过20%,色调以暖色调为主。7.3.3滨水景观的建筑特色引导
1、整体布局原则
首先是要在大范围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城市滨水环境中,建筑群宜呈分散型布局。根据城市滨水地区规划设计要求和功能特点,成簇、成组作分散的组合形式,使建筑融于自然景观之中。另外,要注意不同功能建筑的组合和穿插,形成相互交替的功能区,建筑形态交替变化,形成丰富的滨水建筑景观。
2、体量和高度控制
(1)满足腹地的观水需求
滨水建筑以采用“前疏后密、疏密有致”的做法较为相宜,同时滨水地块的容积率也要比同地段低一些。建筑高度控制除了能形成良好的空间尺度和优美的天际线以外,还要考虑腹地的观水需求。使建筑高度从临水处向外逐渐增加,保留足够的开口,使通向水面的视线不受阻隔,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
(2)注重河面宽度对建筑物高度与细部的影响 滨水建筑的高度要考虑河流的宽度。不同宽度河流水系形成的视觉效果可以分为三类,即看清建筑细部、看清建筑层次和看清建筑轮廓。鉴于汉江三级水位提升后河道宽度较宽,因此,对临河建筑的立面及细部要求较高,且建筑高度应按与滨江路的宽度1:1比例退后控制。
3、满足亲水和观水需求的建筑
滨水建筑不仅要契合河流水系的特点,还要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亲水和观水需求。因此,滨水建筑可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悬挑阳台、退台阳台。
4、滨水建筑群的色彩
滨水建筑群的色彩要注意协调考虑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1)与天空和水面色彩的关系:汉中阳光的透射率较底,天空多呈现明亮的灰蓝色,当建筑越接近天空时,其可辨性越强,而浅色调的建筑物就格外醒目。水体的明度较暗,浅色调的建筑倒影则非常明显。另外,天空和水面的背景均为冷色,建筑的屋顶及底界面、墙裙以暖色为强调色时,也会增强天际线的可识别性。
(2)前景与背景的关系:前景天际线和背景天际线的色彩对比搭配可以突出天际线的生动变化和层次感。一般认为,低明度和暖色有凸出感,而高明度和冷色有凹进感;因此,当前景天际线的明度浅于背景天际线或两者为前暖后冷的关系时,可以进一步强化天际线的层次感。
(3)协调和变化的关系:天际线的建筑群在保证整体色彩统一协调的前提下,应有适当的变化。当位于天际线视觉高潮部分的建筑与其余建筑的颜色有一定的对比时,会增强天际线的个性特征。(4)水与公共建筑的共生关系:下游生态娱乐休闲建筑应采用现代庭院式古建筑风貌,色彩运用以简洁的灰白色为主。
屋顶:应尽量根据实际功能优化选择坡屋顶。
立面:传统古建筑会显得过于凝重,因此,应将传统的古建筑符号适时适度适量地引用到立面装饰上,增强建筑立面的统一性与整体韵律与动感。
建筑色彩:应以冷灰为主,营造清洁、典雅的环境风貌,但也应将一些现代建筑大胆用色装饰理念引入,以增强现代古建筑的时代感与明快感。装饰构件以白色为主、建筑主体基调色以浅灰、灰白为主、屋顶以深灰色、青灰色为主。
8、天际线控制 8.1现状天际线分析
已建成的桥闸上游4.5公里滨江建筑和已批复的尚未建成的滨江建筑多为18~25层高层住宅,造型趋于单一,色彩缺乏变化,同一高度建筑密度有些过大,缺乏整体节奏和韵律的变化。虽然在中青公司在动排洪区段有部分多层建筑,打破了沿江一线建筑单调的天际线,却缺乏内在的秩序美。
8.2天际线控制与水际线设计
8.2.1整体天际线塑造。滨江区域天际线必须从整体角度进行控制,要突破“线”的概念,从整个区域地理特征、规划布局出发,采用降低建筑密度,沿岸、尤其岸线凸出部位高层建筑应大尺度退后,以打通滨江视廊,在横向高层布设上要力求使建筑轮廓线呈现“实—空—实—空”节奏变换的同时,加强层次、对比变化,产生清晰、有序的城市滨江天际线。
8.2.2人文关怀思想的天际线塑造。强调两岸视觉中心的形成,注重结合景观的视线分析,设置观景平台等便民设施。规划在两岸龙岗大桥、朱鹮阁广场、天汉大桥、城市桥闸等天际线节点上设置观景平台,对对其周围的建筑高度、尺度、风格进行控制整理,形成统一、协调、完整的视觉中心,突出视觉亮点。
8.2.3山水城市特色的天际线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天际线塑造,不仅应体现在自然山水格局上,还应体现在建筑天际线上。规划将两岸天际线结合山体、水体及道路走向进行塑造,控制沿岸群体建筑高度,使其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并在天汉大道两岸桥头构建沿岸建筑制高点,形成城市中心标志,统领沿岸建筑群体,同时与南岸梁山、汉山遥遥相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共同构筑我市独有的山水城市形态特色,增强市民家园归属感与认同感。
8.2.4地域化的水际线设计。地域化的水际线设计指的是要结合城市的自然景观格局、历史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从区域到细部的建构体现自然环境和城市文脉延续性的水际线。因此,规划结合区位特点,近期将滨水活跃区集中在龙岗大桥和城市桥闸之间,与城市主城区遥相呼应,形成以堤顶路为依托的滨江绿带活动中心;采用标志型的滨水区空间模式,形成以桥北广场为中心的滨水空间,同时采用松散型的滨水区规划模式,辅以低层传统风格的建筑,作为传统标志性景观区良好的背景区,与山体、高层建筑共同形成城市中心形象。
8.2.5注重公众参与的水际线设计。水际线不仅在景观形象上与环境相互协调,在功能上还能满足城市和公众的多种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可到达性、可选择性的体验空间。因此,滨江水际线设计在保证解决防洪问题之外,还加强防洪堤与景观、交通的协调,强调城市居民的可参与性,通过设置亲水踏步、亲水平台、漫水桥、戏水桥、斜坡绿地等环境设施,为市民提供理想的亲水空间环境场所;注重道路与滨水空间的渗透融合,设置滨江景观道路,加强与其正交的道路绿化设置,合理衔接道路绿地与滨江绿地,将滨江景观引入城市之中。
天际线控制示意图 汉江湖南岸天际线:
第四节 滨江城市空间形态控制
1、控制原则
1.1、依据区域内空间结构所确定的高度分区原则,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空间分布,确保低密度空间带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1.2、新建超高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的分布,应结合地标性视觉焦点、路径节奏焦点及交通交会焦点的规划进行。
1.3、新建高层、超高层建筑应严格避免对城市空间眺望系统及视觉走廊的遮挡与阻断,尤其应注意规划中郊野公园对城市中心区的眺望关系。
1.4、山体附近地区应避免大规模、高强度建设,严格控制建设高度;加强下游生态体验区保护,在保护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
2、控制结构 梁山片区、金华片区及渔营临江片区这三条河道岸线凸出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建设应以中低层低强度或开放绿化建设为主,严格禁止在此区域内进行大体量高层建筑的建设。圣水镇北面生态体验区不准进行任何高层建设,以保持眺望系统的完整性。在龙岗大桥、天汉大桥南北桥头周边允许高层建筑建设。但整体上沿河道向外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应按1:1退后和以次递增。
在规划的制高点上应积极鼓励建超高层建筑,但数量应严格控制。其他控制区内原则上禁止建设超高层建筑,尤其是梁山片区。
河道沿岸应以中低强度开发为主,并保持有相当的开敞性绿地。
第五章
滨江城市空间拓展的策略与措施 第一节 滨江城市空间拓展策略初探
1、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政府制定出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先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各项城市优势资源要素向重点发展区域集中,积极支持和鼓励各方投资主体之间形成互动,营造有利于新区开发建设的环境氛围,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新区建设。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力量,早期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采用此模式。
2、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
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市政府通过规划间接性引导各项城市优势资源要素向城市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使得各投资主体在各自的利益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下,自发地在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形成集约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这种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下而上的力量,现阶段东部沿海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一般采用此模式。
3、混合型发展模式
混合型发展模式就是在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开发建设中要同时吸收政府与市场两股力量,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各项城市优势资源要素向城市重点发展区域集聚的同时,利用政府的推动力促进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城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开发建设。从历史实践来看,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越来越重视有目的的城市规划的制定,以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市一方面在注重政府导向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市场导向的因素,以克服政府主导的弊端。因此,对于处在内陆腹地的我市来说拟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式有机结合的混合型发展模式较为妥当。第二节 滨江城市空间拓展措施初探
1、统一规划,注重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全面开展滨水区开发
注重统一规划,使规划、建筑、环境整体协调,主题思路与理念贯穿始终。另外,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一江两岸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从零星开发走向整体开发是指在整体设计指导下进行的系统性开发与调整,即把整个一江两岸区域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并非一次性移植式地创造一个全新的环境,这种整体观念指导下的开发更有利于一江两岸和城市已建成区在空间结构上的相互融合。
2、尊重规划选址,延续历史文脉,环境设计中引入文化元素 一江两岸有着与城市已建成区域迥然相异的空间特征,积淀了丰富的人类敷衍生息的历史遗存,是人们认识历史的联想媒介,加之这一地段具有特殊的空间架构和景观特质。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设计中应把握好城市特定的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景观特色,保持城市原有格局,保护城市的环境景观特色,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和加强城市突出的景观特征。
3、注重地表肌理,理顺水景与其它造景元素的关系
在环境设计中,即要强调和突出水景的处理,也要注重原始地形的地表肌理,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避免土石方开挖量过大,理顺各造景元素之间的关系。
4、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开放空间,赋予滨江环境多重功效 即要考虑环境的居住属性,又要考虑到滨水区域是整个城市的共同资源,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公共性和私密性,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开放空间,避免个别单位、个别建筑独占岸线,把岸线规划成共享的公共绿地,赋予环境设计多重功效:可观可赏性、可亲可进性、可兼可独性、可远可近性。
5、强化滨水区域城市设计,扩大办公居住景观范围
在规划设计中尽量采取措施,扩大住户的观水景观范围。如在户型设计时,尽可能的采用大面宽,增加观景面,也可利用地形高差,参差错落,建筑排列对位插空,注意建筑形式多样化,并保证视角上的通透性;在城市设计中把握好水际线、滨江地面岸线。建筑轮廓线、天际线的关系,临水面不宜安排高大建筑,建筑轮廓线讲究层次感,保证滨水空间的开敞性。
6、注重景观绿化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遵循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共生,为城市开辟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开放性的、动与静相结合的亲水空间。一是严格控制沿江两岸的建设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一定宽度的生态走廊,起到为城市传送新鲜空气、保持水土、改善气候、减少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二是注重江河历史特色的继承和发展,并讲究绿化色彩的韵律和节奏,突出个性;三是沿岸园林化要求,以植物造景为主,其建筑小品设计、环境空间设计追求造型美和整体美;四是沿岸采用多种绿化形式,在绿地景观规划上,点、线、面相结合,既有沿河的绿化长廊,也要有一些公园、游园、街头和桥头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地、滨和林荫绿道等有机组合。
第四篇:促进内部和谐 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
促进内部和谐 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要求出发,一方面,大力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运力保证;另一方面,积极创造铁路内部和谐环境,促进铁路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三不让”承诺,是铁道部党组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要求各单位要不断完善落实“三不让”承诺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度办法,真正建立起“覆盖广泛、运作规范、救助及时、保障有力”的保障体制和运作机制,真正做到“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
北京铁路局把落实“三不让”承诺作为创建和谐企业、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事来抓,集各方力量,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做到了救助快、覆盖广、运作稳、效果好。
制订帮困救助的各项措施,构建完善的互助补充保障体系是落实“三不让”承诺的关键,我们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铁路局困难职工救助实施办法》《北京铁路局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实施办法》和《北京铁路局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实施办法》,经北京局第十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努力建立起全面帮扶、立体救助的保障新格局。铁路局工会制作了落实“三不让”承诺专门网页,推广了落实“三不让”承诺管理软
件,实现了困难职工档案网上报送、审批和动态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铁路局工会联系基层制度,使铁路局工会全体同志与基层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不让”承诺是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体现,是发扬工人阶级互助友爱精神、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三不让”承诺实施以来,有效地解决了困难职工生活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在凝聚职工队伍、促进和谐企业建设、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各级干部想群众所想,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篇:构建“立交桥” 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
构建“立交桥” 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访问量:425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文振华)
通过认真研读鲁昕部长在2011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建设现代职教育体系,做好“十个衔接”的重要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谈谈构建“立交桥”,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需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定位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一线技能型操作工,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即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如果要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就要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
1、构建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设置,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在中高职设置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构建一个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及其标准,实施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计划,避免中职、高职培养目标出现职业能力水平和教育层次的重复教学和错位教学。要确保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关键是在一体化教学计划的设计中,必须统一制定相应的专业接口标准。这样不仅能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造就高技能人才。
2、搭建中高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
加快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建立中高职教学资源共享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改革考试制度,实现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有效衔接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中高职学校可以探索多种联合办学形式,如采取“单招模式”,即学生在中职学校学完三年中职课程后,只要通过高职学校组织的入学测试,就可以升入高职学院相对应的专业就读。
“2+3模式”即等中高职对接一共五年,在中职就读两年,在高职再深造三年,此种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是整体设计,需要组织对口专业联办学校共同研究,特别是中职阶段的课程,既要达到升入高职学习的基本要求,也要考虑未升学学生的就业需求。
在实行中高职课程分段教学期间,需要联办学校间相互协调,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吸收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
3、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对接,实现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的有效衔接
引导和鼓励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项目驱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赢发展的新局面。
支持和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指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中高职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中高职学校教师联合开展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高职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承但起中职教师培训的重任,在培训过程中,实现中高职师资在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上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