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共5篇)

时间:2019-05-12 12:4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第一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保证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这就需要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进、提高政府促进就业的方式与效率。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努力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发挥中小型企业与微小型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注重就业促进策略的层次性与短中长期的有效结合,多渠道保证就业公共支出资金的筹措,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保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势头

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根本的途径。直辖以来,重庆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市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庆的发展面临挑战,同时也有众多机遇,这就需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平稳保增长。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国务院3号文件给重庆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更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保持一个可行又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

(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

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最终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同步增长。首先,需要加大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内部吸收能力,发展非农产业,拉长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容量。其次,挖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注意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壮大一批影响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带动全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第三,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尽快改变目前重庆市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支持和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重庆市的人口优势能真正发挥出来,是遵循比较优势的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就业规模扩大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利于改善重庆市重化工业结构,同时也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重庆市可以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矿产、化工等优势产业基础上,支持纺织、服装、食品、农副产品、商贸、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作用。要从调整商业业态和结构入手,重点发展连锁商业和餐饮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利用劳动密集型产业较高的就业弹性促进就业增长。同时还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找到可以用劳动密集替代的区段、工序,这样既可以实现技术进步又能解决就业。

(四)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是最活跃、最普遍的经济实体,其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工具,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资金,这对于重庆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制定积极、合理的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的恰当与否对于全市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目前统筹城乡的要求下,需要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覆盖包括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在内的各类群体。同时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并将近年来全市出台的再就业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鼓励和扶持创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低保与就业联动等政策合并于一套政策体系,延长政策的作用时效。

(六)多渠道筹集就业投入资金

重庆市财力比较薄弱,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公共支出,政府需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争取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鼓励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助,对企业的捐助免征所得税,对个人捐助可抵扣个人所得税。同时利用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政策,把促进库区就业纳入对口支援项目,争取对口省市在资金和劳务输出方面的支持与合作。还可积极争取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和友好援助,合作开发人力资源或开展促进就业援助,最大限度保障就业资金来源稳定,为全市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就业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业结构的日益优化提供坚实的后盾。

第二篇: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以四川省2001―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时间演化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不同步,需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比较劳动效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i.cnki.1672-3198.2016.18.004

1.引言

十八大指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强调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而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基本途径是让农业人口在城镇就业,即推进就业结构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分工深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同向变化,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三次产业间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克拉克认为,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更深人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经济发展,农业从业人员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随着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工业部门从业人?档南喽员戎兀?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的从业人数相对比重趋于上升。

四川省是农业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水平位于西部十二省的前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影响四川省经济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是四川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动却相对滞后。基于这一发展现状,本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同步发展提供可实施的建议。

1.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

四川省在2001-2014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民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4293.49亿元,飞速增加至28536.66亿元,年增长率为15.68%。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从981.67亿元、1572.01亿元、1739.81亿元增长至3531.05亿元、13962.41亿元、11043.2亿元(见表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展很大的变化,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陡然下降,第二产业独占鳌头,第三产业整体比较平稳,形成了“二三一”的结构格局。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是保持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得到了提升,但第三产业增速要快于第二产业,整体呈现“一三二”的格局(见表2)。

1.1产业结构的演进

从产业结构来看(表2,图1),四川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22.86%下降到2014年的12.4%,下降10.4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产值却一直增加,在2007年最高达20%的增长率,之后增速慢慢减缓,近年来维持在5%左右。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在2011年之前一直在增加,2011年后在缓慢降低,整体上保持增长的趋势;而第二产值增速波动比较大,在2010年最高达到22.6%的增速,在2014年增速达到3.5%的最低点。第三产业维持了年均15.28%的年均增长率,产业比重稳中有升,整体维持在40%左右上浮动,但从2011年开始有所增加,从33.36%增加至38.7%。

从图2,可看出: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很小,基本保持在2%以下,第二产业贡献率近几年渐渐降低,第三产业贡献率陡然上升。四川省第三产业贡献率在2014年已经达到71%,充分说明第三产业将要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权衡四川省产业结构和总体结构变化情况后,我们发现: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第二产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历经波折,终于迎来了春天,近几年有所提高。因此,从整体上看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成为其新生力量。

1.2就业结构的演进

从图3可看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幅度很大,从2001年的55.65%减少到2014年的39.5%,下降16.15个百分点,这说明四川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率提高,劳动力将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进入2005年后,从停滞不前骤然变为持续上升,达到26.4%,但是比重仍然低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呈增长态势,在2006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之差达最大,产值达516.1万人,就业比重达31%;就业比重平稳增长,从2001年的25.75%上升到2014年的34.1%,增加8.35个百分点。但总体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基础依然很高,就业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充分说明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存在,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需要的周期还很长,第三产业成为其主备力量,承载着大部分转移劳动力。

1.3产业结构和就业变动趋势比较

将图1和图3相比较,可看出产业结构和就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相似性,说明两者是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构成特征不同。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不相似。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方面增长速度大于第三产业,然而在就业结构方面却远远落后于第三产业。纵观总体格局变化,可得出四川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面临长期压力。

2.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目前四川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对称及相关程度,我们运用结构偏离度(SDEV),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也就是各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对应产业增加值比重之差。从结构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者越是处在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反之,则越接近对称状态。分析结果见表3。

2.1结构偏离度分析

(1)第一?a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一直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非常不对称,结构效益极低,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表2可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越来越小,说明第一产业转移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但是随着四川省城乡统筹的加快,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劳动力的转移周期会持续很长。

(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维持1左右。说明四川省近年来产业结构份额和就业结构份额比较均衡,就业权重大大低于产值权重,相对劳动生产率极高,但就业吸纳效应日趋下降。从理论上讲第二产业具有很大的就业潜力,应该能接纳更多的劳动力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能保持在一致。实践上,并非如此。随着投资经济的兴起,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比重的越来越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就业壁垒愈加凸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然而,最近几年偏离度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1.07变为0.97,还是能说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增加,具有一定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3)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四川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从2001年的0.57下降至0.13,下降幅度较大。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值越越小,说明就业权重与产值权重具有较好的对称性,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结合表2,可看出四川省第三产业产值结构比较稳定,再加上第三产业本身的特点――以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就业比较容易,使其成为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战场。

2.2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分析就是借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衡量产值增长引起就业增长量的变化程度,能进一步明确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该系数越大,则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分析结果见表4。

(1)总就业弹性。四川省从2001年至2014年总就业弹性呈现一定的波动,但都是正数,最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表明经济增长一直对就业有拉动效应,且拉动效应越来越强。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劳动的需求。而且从最近几年总弹性系数的上升趋势看,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

(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的程度不同。四川省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一直都是负数,说明经济增长的变化方向和就业变化方向相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究其原因,随着科学技术在第一产业的应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其中在2009年绝对值达到了2,说明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达到最大。经过2009年至2012年就业弹性的绝对值减少后,2012年开始增大,证明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越来明显,第一产业可转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正与上面与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的结果一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都是正值,说明从2001年至2014年四川省的经济增长的方向与就业变化的方向方面一致,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的增加。其中在2007年达到0.598,效果最明显。尽管之后一直到2011年在陡然下降,但是最近有慢慢回升的趋势,从2011年的0.085达到0.478,可得出第二产业依然存在一定的吸收转移劳动力的潜力。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都是正值,说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

2.3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指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两者之间的比值。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该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向其他部门转移,并导致该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当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即都趋近于1时,将会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分析结果见表5。

在2001-2014年期间,四川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缓慢降低,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远远小于1,劳动效率低,滞留大量的劳动力,可向其它产业转移。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远大于1,说明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随着高科技技术在第二产业的应用,机械化增强,大量地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稳步下降,从最初的1.98下降到1.52,逐步向1靠近,说明第三产业结构的经济效应逐渐增强,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四川省的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比较劳动生产效率低,滞留大量的劳动力;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份额和就业结构份额比较均衡,比较劳动生产率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弱;第三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均衡,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小,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比较大。

3.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的分析,可得出现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非常有必要纠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差,以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资源,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3.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的升级

推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对外转移。四川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自然资源,可利用实施现代农业的战略机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逐步将第一产业的剩余人口转移到工业、建筑业和商业等非农业领域,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结合四川省第二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提升工业结构。充分利用全省的教育与科研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高科技技术产业。综合考虑本省的工业基础,确定工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提高工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吸纳第一产业转移来的劳动力的潜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四川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引导,重点发展金融、贸易、旅游、交通等现代服务业,物流、会展、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性服务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拉动就业增长。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促进企业的集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力度地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拉动作用。

3.2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加强职业培训教育,提高就业人员素质。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大,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这部分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不能完全被二、三产业吸收。而且第二、三产业中也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通过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包括技能素质、文化基础,道德素质、法纪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可增加其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使专业结构、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创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提升就业效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互联网+”在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建立为劳动者服务的信息平台,促进劳动力供求信息交流,整合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资源,促进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3.3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从融资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鼓励投资等方面对小微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多措并举解决好启动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基地和各类孵化园,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大中型企业为小微企业发展留出足够空间。加快健全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樾∥⑵笠堤峁┤?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对象的创业创新指导,解决小微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问题。

3.4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和就业同步发展

实施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劳动者的高效就业。实施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城乡所有就业的人员都可享受就业援助、职业培训等政策服务。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通,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农民工纳入到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范围,促进劳动者的有效转移。扩大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使其包括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充分吸收世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并建立配套的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

第三篇: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目录

本文作者:青 松 …………………………………………………………………………………………………

1摘要…………………………………………………………………………………………………………………

2关键词………………………………………………………………………………………………………………3 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4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5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6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7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8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9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10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1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12 2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13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14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 ………………………………………………………………………………15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16(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 ………………………………………………………………………17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 …………………………………………………………………………………18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 …………………………………………………………………………………………20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21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22(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23 自1952年起…………………………………………………………………………………………………………2

4(2)城市化水平低 ……………………………………………………………………………………………25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26(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7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28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29(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30(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31 4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32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33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34(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 ……………………………………………………………………3

5(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 ………………………………………………………………………………36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37

(4)鼓励非正规就业 ……………………………………………………………………………………………38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青 松

摘要: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偏离度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总量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27.5亿元增加2007年的28095亿元。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8.2%,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33.4%,然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1.3%,降幅为16.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第二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174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381.3亿元,产值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47.9%到2007年的48.6%,变动区间不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2007年100053.5亿元,产值有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上升了16个百分点。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虽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2831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1444万人,增加了3216万人,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却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下降了29.7%。并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份额变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具有一致性,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份额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7年的26.8%。由于工业化进程中科技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抑制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所以自80年中期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稳定在23%左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上升到2007年24917万人。从业人员就业比重由1978年12.2%上升到32.4%。但是依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数据,一般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0%-60%,吸纳的劳动力约占50%-80%,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0%,吸收劳动力约占30%,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4%,27.6%,690%;其中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27%,45.5%;而我国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70%,411%,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近。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差2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比超出3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滞留了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供给不足。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

(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第一产业在1978年偏离度达到-0.6,说明我国当时第一产业中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形失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2007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达到-0.73,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而且还成为劳动力的流出部门。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从1978年到1990年,第二产业偏离度不断下降,显示出该产业就业人数不足,正在吸纳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1991年起,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程度开始上升,说明第二产业正在走资本密集型道路,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78年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96,说明其吸纳劳动力严重不足,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到2007年其偏离程度为0.24,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向零之靠拢,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尽管最快,但继续高速增长的空间逐步减少。

(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4-9倍,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介于02-03之间,而发达国家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一般在0.5-0.9之间,说明我国这两个部门的结构反差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很严重。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

(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自1952年起,中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选择了工业化道路,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通过计划手段将资源转移到第二产业大大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由于资源投入缺乏发展受到阻碍,导致第三产业长期增长乏力,我国的劳动者的就业也因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私营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要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客观上制约了其发展规模。再加上中小企业长期缺乏国家的有效扶持政策,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化水平低。

目前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他们对第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再者,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就越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高附加值、新兴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等产业在农村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

(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到2006年,全国共有进城农民工超过2亿人,然而即便如此,我们的农民工仍然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情况下工作的,仍然处于一种制度灰色状态。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内的劳动力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他们享有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而体制外从业人员却很少能够享受福利保障。这一差异直接制约了我国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限制了就业结构的转化。

(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人们能否享受到社会保障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就业,这种“只保就业,不保失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造成企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一批长期亏损落后企业不能被淘汰。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大多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必将降低劳动力从事这些工作的偏好,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就业的结构和规模。

(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

目前,城市每年须安置2300万以上新增的就业人数,而实际每年提供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还不到一半,远远不够安排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更谈不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在农村,农民教育和培训的落后.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实现顺利地转移。再者,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来源渠道,大量愿意转移的农民无法转移出去.。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集群将原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与各种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在竞争和合作中共享生产收益。黄宝连、黄海平(2009)研究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回收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技术进步可以催生新兴产业,既能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又能拉动新兴行业的就业。再次,技术进步可以带动上下####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资金的积累规模,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生产,增加劳动力就业量。

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垄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诸如银行、保险、邮政、通讯、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众多领域,甚至在社区服务方面,仍然实行较严格的行政垄断制度。尽管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弹性较大,却由于存在很多进入壁垒,缺乏竞争,使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既抑制了消费,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国家应该实行公开透明的宽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对民间资本、外资进入的限制性规定,培育多元化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给第三产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

(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城市劳动力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政策保护,而农民工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政府应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劳动就业市场化。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让市场自主决定要素价格,使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长,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辅之以政府的监督和制度完善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转。

(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待就业,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供不应求,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现象严重。正规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化生产提供大量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很好途径。而且通过职业教育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备力量。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教育、金融、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城乡差距,导致了农村推力有限、城市拉力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的现阶段,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返乡农民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公共开支,间接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为农民消费提供配套设施,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从而改善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鼓励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宣传力度,逐步消除社会的偏见。其次,尽快出台相关劳动、就业相关法律,规范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此外,政府还应该以公共资源为依托,加强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J].改革,2007,(3).

[3]黄宝连,黄海平.农业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理研究[J].乡镇企业,2009,(6).

第四篇:如何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如何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认清形势、创新模式、积极融入、共谋发展

区划调整后的马鞍山,现辖三县三区,发展的资源更加丰富,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发展充满着新的机遇和希望。“十二五”期间,马鞍山将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作为刚刚融入马鞍山大发展的和县,更应该认清形势、创新模式、以自身特色为主导全面融入马鞍山经济圈,为实现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和县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同时又是八百里皖江黄金水道的开端,在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区域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区划调整后的和县更应该根据自身条件,进一步坚持“三沿”战略,发展沿江工业、沿山旅游和沿路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积极应对新形势,大力发展港口、大桥、高速、区域、现代农业、特色旅游 “六大经济”。

港口经济,就是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快郑蒲港建设步伐,将郑蒲港建成马鞍山、合肥、滁州通江达海的通道,形成江海联运枢纽中心,通过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使和县成为皖江地区物流集散地。

大桥经济,就是要根据市委的统一规划部署,利用马鞍山大桥建成契机,规划建设大桥经济区,发展重型工业和港口物流业。

高速经济,就是随着合马高速、北沿江高速的建成通车,我县所有镇都能在15分钟左右上高速,进入高速公路时代,要充分发挥交通网络优势,结合各自实际,谋划发展。区域经济,就是要抓住马鞍山是长三角成员的难得机遇,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强与合肥市、芜湖市、集中区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现代农业经济,就是要加快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和“西移北进”战略,在名牌农产品、国家级龙头企业等方面有突破。

旅游经济,就是要着力将北部山区120平方公里旅游景观带,打造成面向长三角地区的运动健康休闲度假中心。

为了更好的融入一江两岸协调发展,要认清三个事实:首先要科学定位。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把和县纳入主城区打造,在功能定位上要靠紧马鞍山、做好宁文章,着力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温泉健康休闲基地、通江达海交通枢纽、临港加工制造基地。其次要明晰思路。就是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机制保障。规划引领,就是要做好大桥新区、乌江工业园、温泉健康休闲基地、农业产业园、港口及交通建设规划。第三项目带动。就是要列出一批项目,一年一年建设,一个一个落实,把规划落到实处。机制保障,就是以项目和园区等载体建设为基础,成立专门班子、项目负责人,专门研究和推进。

加快和县发展,我们还要把握三件事情:一是城乡一体化对接。二是小康社会对接。三是文明城市创建对接。

推进和县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尽力发展我县的沿江工业和特色蔬菜产业,要努力规划好区域特色经济,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更要加强学习,才能共谋一江两岸协调发展。

孙克祥

第五篇:钦州市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研究

钦州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钦州市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协

调发展研究

院 系 专 业 学生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名字 指导教师职称

2014年3月

钦州市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钦州市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化速度加快。但钦州市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产业结构已经跟不上城镇化的脚步,城镇化的过程中也没有处理好产业结构。因此,挖掘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作用是必须的。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发展滞后,质量提升,结构优化

The Qinzhou city urbaniz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search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 bu Gulf Economic Zone, the development of Qinzhou's economy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urbanization speed.But Qinzhou is still weak,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of industrial level is low,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lag problems.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not kept up with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also did not handl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Therefore, mining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teraction is a must.Keywords: urbanization lagg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ructure optimization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国际发展趋势与国内现实状况

(1)国内发展状况

中国的城镇化,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自建国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从1953—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工厂,城镇人口有计划的增长,是城镇化稳步进行的时期。全国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16.3%,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第2个阶段从1958—1978年是城镇化徘徊、停滞的阶段,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指导思想摇摆和一度曾试图走“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率20年至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还有几年是负增长。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至今,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至2002年提高到39.1%,年均增长0.88个百分点,1998年后几年超过1个百分点。这同中央指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之一和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调整部分限制和不利于农民进城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中国50年的城镇化历程表明:①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城镇化又会从正面或负面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②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对城镇化进程有很大影响;③至2020年或更长时期,中国的城镇化还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从各省的GDP总量上看,东部省份GDP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部省份其次,东北三省和西部省份GDP总量较低。同时,在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中西部地区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从各地区GDP的加权平均增长率来看,西部地区的增长率最高,达21.2%,中部地区位居次席,达20.4%,东北地区增长率为18.7%,东部地区增长率最低,为18.5%。特别是在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进程中,尽管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上依然优势明显,但中西部地区却在以更高的增速快速追赶。我国目前城市化存在区域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按照区域经

济理论,一国城市化往往在沿海特别是交通便利、贸易发达、具有资源禀赋的一个或几个城市快速发展,然后再通过内河等联系方式对其他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我国东部沿海区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严重滞后。从区域发展角度看,未来城市化的发展将沿着“集聚化”与“扩散化”两条脉络推进,资源将继续向原已形成的几个大型核心城市集聚,大都市圈效应将愈加明显,同时,城市化进程将向中西部等地区扩散,城市化水平不足但具备一定资源、交通优势的地区城市化速度将加快。(2)未来发展趋势

建设新型的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新型城镇化的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协调;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统筹和规划城乡一体化。

1.1.2钦州市自身概况

钦州城镇化建设现状:

我国出台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区位的钦州市很据实际情况敲定了自身发发展的大致方针,围绕实施以港兴工三化互动的工作思路,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钦州市除了市区共有建制的61个镇,其中省级重点镇11个,城关镇2个,一般镇48个,2010年统计,建制镇总人口387.7万,城镇化水平35.5%。

解放初期,钦州市的经济以农业为,2006年以来,钦州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工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一、二、三产的互动关系业增加值分别为84.33亿元、87.25亿元、73.49亿元,三次产业的比重调整为34.41∶35.60∶29.99,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比重,产业结构实现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2008年,三产比重超过一产,转变为“二三一”结构,逐步形成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支撑的新格局,产业结构实现了第二次突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2.1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概念 2.1.1城镇化

是指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文明广泛传播的前提下,城市的物质文明、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因素不断向城市外延伸、扩散和辐射、再生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农产业大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人口数量逐减少;农村居民的住宅、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日益完善,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也日益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就要缓解农村劳动力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减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解决农村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出路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1.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2.2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2.2.1 城镇化质量提升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拉动作用

农村城镇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能引导农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升级、转化,促进农业良性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内部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结构向一体化、专业化、科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固守农业的传统格局,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创造二、三产业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农村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农村工业规模、优化县域工业资源、提高工业质量并促进城乡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源的集约使用和环境的集中治理,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生活服务和更多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给排水系统、配送电系统等1,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化建设和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选择。

2.2.2 产业结构优化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推动作用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农产品生产力提升和销售的有机结合,构造形成一个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经营方式,推动了生产专业化改造和服务社会化改造,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和集中吸引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可进一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经济交流,可以使部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生产,可以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规模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要依靠科技和人才,注重产业升级和功能升级,有利于提高小镇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小城镇在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当前钦州市城镇化质量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中的突出问题

3.1城镇化模式粗放与产业发展粗放并发

我国基础产业的发展取得很大的成绩,虽然如此,但是发展时间病不是很长,还处在不断摸索前进的阶段,我们的发展没有现成的路子可以走,自能我们自己一步一步的去探索。城镇化的发展更不能是招办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子。所以就出现了城镇化模式和产业化模式发展粗放并存的情况。3.2城镇化功能不完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共存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不健康、不可持续,不仅体现在一味追求发展速度上,更体现在结构失衡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快“城镇化”追赶“工业化”。从当前城镇化年均一个百分点的增速以及近千万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量来看,城镇化发展异常迅速;与此同时,城镇化结构失衡,这是城镇化继续推进迫切需要破解的一大难题。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是结构失衡。从中外城镇化比较来看,主要差距已经不在于规模和速度,关键在于质量,核心在于结构。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失衡,呈现比较明显的“马太效应”。

3.3城镇化格局不协调与产业分布不平衡同在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有待消除等问题。因此,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思路需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与制度政策框架,重点是解决内需开发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及城镇体系的结构布局优化问题,难点是解决城市 行政体制及其配套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键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构建。

3.4城镇化效率低下与产业结构效益低下相伴

当下,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很迅速,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纵观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现阶段国内的生产现状,显露出我国的生产水平不高,大部分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各个行业中我国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生产效率低的情况出现,城镇化发展的不迅速使得我国现在有的地方出现用工荒的情况,而有的地方则是人满为患,像是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依然生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在劳动力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这种局面迟早会被打破。提升钦州市城镇化质量与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4.1加快产业升级,推进城镇化质量整体提升

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使人力、物力从各方面聚集,特色产业的发展一定会伴随着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使相关的产业聚集在一起,带动相关乡镇企业的聚集,产业聚集就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将会蓬勃发展。

选择特色产业建立起县域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条,因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因此特色产业必须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主导产业建立后,主导产业的发展会引起城镇人员的增加和产业的扩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市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农产品为依托,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大量人才和廉价劳动力。这样农村的人力和物力就会被吸引到城镇。这样就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城镇是信息和人才、科技的聚集地,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和科技。县域就具备了一定的环境和各种配套的设施,就会促使乡镇企业向县域聚集,乡镇企业的聚集,吸引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城,餐饮业、运输业和商业就会随之发展起来,这样农村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同时发展起来。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就加快,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的选择十分重要,产业选择既可以通过市场的自由调节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政府协调共同作用进行选择。产业的选择要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选择特色的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建成主导产业,扩展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生产体现县域特色的品牌产品。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处少数个别的县域外,大部分县域应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的农产品,发展为“一县一品”,把品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发展会使相关的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就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选好并培育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4.2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形成新型城镇化道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遵循区域经济梯度发展规律,合理划定功能分区,全面优化产业布局。以各区县经济发展特色和优势为基点,突出整合、集聚和提升效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产业平台建设和项目带动为抓手,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县域主导产业;以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为手段,逐步建立起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开放型产业格局;以壮大民营经济为动力,实行全民创业,确保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走出一条具有钦州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产业导向、宏观调控原则。按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钦州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编制我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重点扶持类、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产业,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和产业政策的导向机制,推动全市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坚持相对集中、成片发展的原则。加强政府在产业布局中的调控作用,引导产业布局趋于科学合理化,提高空间集聚度,增强协调配套能力。坚持错位竞争、突出特色原则。引导各区县采取错位竞争策略,发挥各自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制定符

合本区县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把着眼点放在改善投资软硬环境上,放在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上,防止出现市域内的恶性竞争,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功能的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从规划源头控制污染,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4.3强化产城融合,推进城镇与产业互动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注重以县域为主导的工业化,②县域工业化包含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县域主导产业的扶持等等。但目前,县域工业化中出现盲目引进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特色至上的原则,根据本地各方面要素禀赋结构和区位优势,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培育出在省内区域乃至国内外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首先,要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要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做到市场和地域传统的结合,还有政府的扶持。选产业时,要通过市场调研,各方面的考察,在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和开发资源。其次,要引导农民培育特色产业,做到“一乡一业”或“一县一品牌”。要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政府要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农村生产发展的职能,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加快人才培养,在特色产业发达的县区建立和发挥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的民间组织应成为政府协调管理特色产业的有力助手。政府同时要引导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加快技术传播。最后,要构建市场,扩展营销网络。要构建市场,发展完善专业批发市场。依托产业兴市场,建好市场促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中介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借助中介机构搞好科研开发、企业策划、法律咨询等服务工作。同时要和高校合作,积极引进人才。扩展营销网络,就要举办展销会和参加各种展销会、交易洽谈会。组织和引导特色产业联合起来,到国内外中心城市设立办事处和销售窗口,广泛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提高市场占有率,鼓励发展产业销售大军。4.4完善产业政策,推进城镇化科学发展

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投资等政策的重要依据。产业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十一五”以来,结合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变化,集中出台了汽车、钢铁、水泥、装备制造、软件和集成电路、乳制品、铝工业、造纸、纺织机械、家用电器、医药、船舶、轮胎等行业的产业政策,我国产业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政策目标聚焦化,更加注重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十一五”期间,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变化,先后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文件,促进重点产业健康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在促进“保增长”的同时,着力点放在了“调结构、上水平”上。

政策手段多元化,引导、规制和法律等多种手段共同发挥作用。除了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引导手段继续发挥作用外,规制和法律手

段也逐步完善,其中,建立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是产业政策工作创新的重要举措。

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其他行业的准入条件,加紧制定新兴领域产业政策条件的实施范围。政策体系系统化,协同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间,形成了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核心,产业组织政策、布局政策和技术政策协同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了政策的系统性。推进产业转移,促进集聚发展与和谐发展既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我国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途径,将贯穿于工业转型升级的整个过程;推进产业转移,不仅是促进要素配置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更加合理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结论

提升城镇化质量有利于拉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又有利于城镇转型发展和城镇化质量提高,两者存在互促互动的关系。当前钦州市城镇化质量和产业结构均存在若干突出问题,因此,提升城镇化质量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切实解决钦州市当前城镇化冒进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关键之举。

致谢

即将为这篇论文划上圆满句号之时,我心中感慨颇多。从最初的选题、查找资料、初稿酝酿成型、再几经字斟句酌修改,到现在终于得以脱稿,过程艰苦而繁琐,心中有一丝苦涩,但更多的是欣喜,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做学问的不易。这一切得感谢×××老师。他在繁忙中抽空细致耐心地指导我、鼓励我。我是亲见×××老师为我批改这篇论文的,他治学态度严谨,不放过任何学术上的细节。那句“做学问也是在做人”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它将伴随着我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而×××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却不失亲切的风范,对致力于想从事教育事业的我也将是最好的榜样。谨借此机会真诚感谢×××老师的辛苦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

{2}《论健康发展城镇化须处理好五大关系》中国学术期刊网

[3]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关于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5]祝怀刚:《农村城镇化研究述评》,载《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年(5)。[6]黄家骅:《论农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载《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1)[7]杨平平.《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2004,(5).[8]于建嵘.《中国城镇化与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中国网.[9]许经勇,《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J].经济经纬,2006.[10]陈映,《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1]叶连松、靳新彬著,《新型工业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2]郭非凡,《加速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之根本》,2000.[13]刘兆第,《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2003.[14]胡鞍钢,2003:《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5]简新华,2007:《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专题》,经济科学出版社.[16]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17]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18] 冯春燕.《三农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及解决途径》[J],2006(3).[19] 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J],2006(2).[20]朱启臻,叶齐茂:《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8.http://

下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分析

    农民工就业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分析 摘要:中国民工问题由来已久,近两年产能过剩和农民工返乡潮等问题的出现加剧了农民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矛盾。因此,借助......

    科学统筹规划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范文模版)

    科学统筹规划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时代正在远去。今天,无论是正在考验我们的沙尘暴、干旱,还是颇为流行的绿色食品、低碳经济,都凸显着生态......

    促进内部和谐 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

    促进内部和谐 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要求出发,一方面,大力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

    构建“立交桥” 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范文大全

    构建“立交桥” 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访问量:425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文振华) 通过认真研读鲁昕部长在2011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

    如何实现消防部队后勤装备建设与部队建设协调发展

    消防部队后勤工作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部队建设健康向上发展的有力保证,而消防部队后勤装备建设又是消防部队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应着部......

    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及实现途径(此文系我的研究生课程要求所写的一篇论文,但好象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课程都有要求写这类的论文。我当时从网上找了大量的材料,自己重新组织......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中国电镀网资讯: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

    班级文化建设要实现

    班级文化建设要实现“四化”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有些教育工作者却对此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