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
谈阅读教学中的“文”与“道”
吉林省梅河口市大湾希望学校 李桂香 詹凤海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人们常说的“文”与“道”,“文”是指文章中的语文基础知识,“道”是指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在文章中“文”与“道”是一个整体,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所谓有“道”才有“文”,无“道”何成“文”,没有“道”的文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有“文”即有“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是说文章都具有表达一定思想性的。
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单纯的传授知识而讲知识,却不去探究文章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只重视“文”,忽视了“道”,长此以往,导致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脱节,“文”与“道”形成了两条平等线,永远毫无相交。“文”与“道”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作为师者,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文”与“道”的结合,那么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受到教育。因为思想教育是渗透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产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是外加的。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而丢掉语言文字所反映的人或事的本质。即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讲思想内容,又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讲语言文字,要有机结合自觉的统一起来。如:原小学课本中《你们想错了》一篇课文中,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敌人两次搜身的过程,敌人想在方志敏身上搜到钱,结果在方志敏身上一文钱也没有搜到这件事。有的学生可能会想,方志敏是共产党的干部,他为什么没有钱呢?文章中通过方志敏的语言阐明了他没有钱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先辈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那革命究竟又是为了谁呢?那就是为了天下的穷苦人都过
上幸福生活。这就是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懂得了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为他人造福,老一辈革命者的崇高思想境界,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同时又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通过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领会思想内容。作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要通过文章的重点词、句、段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这样,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并逐步形成能依据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重点句、重点段的能力,从而达到既能理解掌握语言文字,又能感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小学课本中《周总理的睡衣》一课,在写针线包上的“红五星”时,用一个成语“引人注目”,这个词语也是本段的一个重点词,通过这个词,可以看出周总理永远用红军战士要做到的来要求自己,使自己那种艰苦朴素的精神,永远“引人注目”,使人不能忘掉,并教育人们永远要保持艰苦朴素的精神。又如:小学课本中《飞夺泸定桥》一课中,作者运用了几个重点句子,写出如何飞夺泸定桥的过程。文中通过几个重点句子刻画了战士们,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沉重的压力,突出表现了战士们如何战胜困难的决心,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理解,使学生懂得了红军战士是如何打胜仗的,是因为他们什么困难都不怕,有一种无畏无惧的精神。这样学生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再如:小学课文中《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重点段“烈火燃烧„„”一段的描写,深刻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高度严明的组织纪律性,用常人难以忍受的毅力在烈火中一丝不动活活烧死,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可见,邱少云的精神感人至深,激发着每个学生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有着一个严格的纪律,认真自觉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第二篇: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论文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人们的这个认识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都受他的影响。忽视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教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对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语文的工具性被过分或片面地强调,再加之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推波助澜,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容易陷入急功近利、浮躁的境地,导致的结果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色彩消失了,学生的语文个性发展没有了,作品对人的心灵的熏陶与灵魂的净化作用减弱了……这就好比是面对一盘可口的美味佳肴,如果去一味研究它的营养搭配是否绝对科学,却忽略了它的美味可口,就会品不出菜的绝妙与滋味。伴随而来的就会是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教师光在上面干巴巴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会很快的消退,甚至消失。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剩下的就只有语文的悲哀了。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何谓“人文”与“人文性”呢?《易经》中说:“文明于止,人文也。”说“人文”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其作用是“教化天下”。《现代汉语词典》中则解释说:“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么,“人文性”指的就是文化性,对语文而言也就是指语文的文化内涵。我们教语文,不仅仅是教学生识字分段找中心,对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才更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深层次了解。如果只是对作品进行空洞的说教,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加强对作品的“人文主义”教育呢?怎样才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就是走一个来回,从‘文’到‘道’,再从‘道’又回到‘文’”。这其中的“道”指的就是文化内涵。简单地说,就是从文学知识入手,深入到作品的精神内涵之中,再去揣摩作者在语言方面的精妙等精髓,从实践中去提高,达到教化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等目的,净化他们的品质与灵魂,给他们情感上深层次的体会,从而最终积淀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教学时如果只是对课文的层次、中心、语言特点等方面去加以分析,而忽略文中饱含的浓浓爱子之情,则无从谈起教好这一篇文章了,学生的思想上受不到感染,情感教育不能得到培养,久而久之,无论什么感人的文章都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与内心世界,用文化内涵去感染人,你会发觉语文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大增。从古人的嬉笑怒骂中去接近他们的生活,接近作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真实的灵魂深处,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教育、品格得到提高,灵魂得到净化,你便会觉得教语文又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便会看到:鲁迅是怎样用“匕首”一刀刀刺向敌人的心脏;冰心有怎样的一颗童心在和孩子们心灵融合;李白飘逸洒脱的仙人之风;居里夫人对工作的认真、执著和不朽的人格;贝多芬又是怎样在演奏生命的乐章……
因此,搞好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是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一种幸运。我们应该潜心研究课文,不要一味抱着教参不放,要善于抓住文章中最能感染人物内心世界的语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要善于从字句间去体味作品精妙的文化内涵。当然,要做到这些,首要条件就是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具有高尚而丰富的人文情怀。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为了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们的思想得到更全面、更科学的培养,我们应在文章的人文教育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这样,我们就一定会看到,灿烂的桃李之花会开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篇:寓“道”于“文”,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寓“道”于“文”,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中山市良都中学
陈嫣桃
记得一次上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时,讲到船长与船一起沉入海底所体现出的品质,大部分的同学都像书中所导向的思想一样,认为船长忠于职守,临死一刻都坚守岗位,船亡人亡,我们应该学习船长这样一种精神(我在备课时也依照这一思路进行),本以为这一思想已深入到学生脑海里,达到教育目的,谁知一位学生大声插了一句:“老师,我觉得船长这样做是傻的!”也许是刚上讲台没多久,教学经验还不够,我的脑海里马上闪过了这样的念头:“这学生故意捣蛋!”(因为该生有几次被我发现上课不大认真),本想板起脸训他一顿,话还没出口,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某本教育杂志上看过的一句话:“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想!”想到这,我马上改口问到:“为什么呢?”但学生显然是不好意思了,摇头没说。多次鼓励之下,他才腼腆有地说到:“我觉得他可以留下生命做其他有用的事!”多好的回答!我差点就扼杀了一个珍贵的思想,我征求了一下大家的看法,支持这位同学的竟然有一半的学生。我灵机一动,放下了书本,当即宣布剩下的时间作一个辩论,看在这种时刻之下到底是要珍惜生命好好活着,还是忠于职守,坚守到底?学生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甚至连“愚忠”这样的概念也使用上了,让我十分惊喜。
那一次以后,给我一个非常大的警醒,原来,只要挖掘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的精神领域、行为习惯的养成将会有很大的影响,我想这比单纯的给学生灌输道理,条框要有效的多,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寓道于文”。重新翻了一遍语文书本,我发现,很多地方都有非常好的教育资源:有亲近文学,脱离低级趣味,提高自身修养;有珍惜金色年华,说真话,抒真情;有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以此为发散点,我又想起了我的成长过程,我不是也是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明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永远都会记得,我也要把它运用到我的学生身上。于是,我设计了好几个跟语文相关的活动:
1、五分钟课外阅读。这一方法其实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实施了,只不过当 时在选择书目上还没多想什么,现在,我下意识地去找一些关于人生故事、人生哲理的精美散文,放在课堂上朗读,并进行简单讲评,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其中不乏一些创造性思维的文章,我都读给学生听,以拓宽他们生活的眼界。我发现,学生每当这一段时间是最安静的,就连平时出了名捣蛋的,也乖乖的听着。我想教育的目的莫过于学生在用心来接受,并且有去思考。
2、设立“小小图书馆”、“读书角”活动。经过调查,有些学生中午的时候老喜欢追逐打闹,或是吃东西闲聊,不少老师也在为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让学生安静下来而伤透了脑筋。我想,让学生静下来,莫过于利用书本的魔力了,一方面参照我们科组老师经验的介绍我鼓励学生每人从家里带一本书过来,大家把书集中到我这里来,做一个“小小图书馆”,利用中午或课下的时间到我这里借书,实现“带一本书过来,可以看到几十本书”,沉迷于书的世界中,让书中的人物来告诉他们人生的道理。另一方面我打算利用中午半个小时的时间集中中午留校的学生读名著,作为一个引路人,把他们带到文学的门前,和他们一起扣开文学之门,去寻找书中的“道”。
3、让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其实,学生对着书本上的“大道理”久了,说话、写文章也很容易“大道理”来“大道理”去,从而忽略了他们自身真正的想法,迷失了自我,就像本文开头的所举的事例,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误区。为了让学生有个正确的人生导向,使“道”真正的灌输到学生脑海里(是学生真正体验过的,认同的“道”)在课堂上,我尝试着创设一个又一个跟文章相类似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成为其中的主角,从自身出发去想。如在上《幼时记趣》时,我让学生假设他就是文中的主角,一天,你正在玩两只小虫,突然间来了个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你会怎么办呢?这一场景一设出,学生兴趣马上就上来了,尤其是男生,表现了他们真实的想法,有说烧死它的,有说把蛤蟆踢到河里去的,有说把它剖开的,有说把它吊死的„„细想这些残忍的方法就出自我们十三四岁的孩子之口,我没有马上纠正他们的想法,而是询问了班上女生的意见,由她们来进行评价,结果——“血腥、暴力”!当然,由女生来评价,对男生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紧接着,我带着大家来分析了一下作者的行为,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 2 己想法的不对。如果我在当时马上指出学生的不对,恐怕下次再没什么人敢放开来谈,有些话只有双方心领神会了,效果也就出来了,又何必大家非得撕破脸皮来谈呢?剑拔弩张的局面也能减少很多。
我认为,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好,目的都有一个,就是想要学生在校园里不但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做人的道理,那也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
2004年10月3日
第四篇: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谈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新教材中《内蒙访古》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则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 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天气奇好,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抱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结尾这一问,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
是啊,“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眼光。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应和良好的影响。
经过以上这些努力,我执教班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人文素质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在各次语文考试中,成绩的进步处于学校同年级前列。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惯性的压力。这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
第五篇: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在当前的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上笔者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花架子太多,讲风、问风太盛,虽然课堂上不乏精美的课件,动情的语言,巧妙的课后延伸……可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却是越来越少。教师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忙着应付回答问题,问题回答完了,也就下课了。这样的课堂,许多孩子连课文的内容都读不顺畅,读不出感情,谈何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也就失去了语文的本色。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归我们的语文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抓好语文教学中的“读”是最根本的策略。“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了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因此,书声琅琅应当成为本色语文课堂的最强音。
例如,在确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方法时,我就经过一番挣扎,是遍寻资料制作好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再现桂林山水的美还是解放自己,解放学生,简简单单教语文?最后,我采用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悟桂林山水秀美的教学方法。因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桂林山水》一课的文字虽美,但因为没有真实的体验,孩子们还是会觉得是比较枯燥的,只有指导他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孩子们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语境,感悟其内容。于是,从课始到课终,孩子们始终处在读读,品品的情绪中,情感被点燃,语言被内化,桂林山水的美也就深深地烙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没有合作学习,没有表演,没有唱唱画画……有的只是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领孩子们与课文的优美语言文字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在读中感悟文章的真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老师根本不用挖空心思地追求情境再现,不用太多的言语,作无谓的解释,让孩子在课堂上大声地朗读,在读中品词品句,说出自己朗读的体会,老师只要加以点拨,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生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语文的素养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何深化这个要求?以读贯穿于我们的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无疑是最好的做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一线的语文教师都要把读书的训练摆在第一位。荀子说过:“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短的文章要让学生熟读成诵;长的文章可选取重点部分、精彩章节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消化吸收;浅显的课文,要让学生读得顺畅流利;深奥的课文要让学生读得明白,读出滋味。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孩子感知性的读。初学课文时,通过朗读,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要学生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二要重视理解性的读。即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把课文重点章节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三要重视品味性的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分角色地读或表演式地读,把课文内在的情感读出来,把课文的“味道”读出来。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面对层出不穷的先进理念。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当有所坚守,切不可因此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是得以“读”为根本,因为它是语文基本技能“听说写”的轴心,是语文的本色。其实,一篇课文不是靠老师讲出“意思”的。而是让学生读出“味道”来的。“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研能力。一篇课文教完了,学生能把课文读得琅琅上口,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本色的语文教学。但愿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还会是书声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