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与钢铁行业的应对措施
必须指出的是,这次的重工业大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明显不同:这次的重工业大发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挥主导作用的新体制背景下进行的,符合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先行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重工业较快发展的经验。而改革开放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是由政府计划强力推动的,是没有农业、服务业和轻工业支持的超前发展。
一、钢铁行业较快发展是“重工业化”时代的重要表现
由于钢铁行业是重工业的支柱行业,工业化进入“重工业化”时代必将对钢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钢铁行业出现快速发展势头正是这一时代的重要表现。
反映行业发展的核心指标是效益或行业景气指数(以销售收入为基础指标)。由于效益=产量*产品价格-要素投入*要素价格,因此效益又体现在产量、产品价格、要素投入(量)和要素价格等指标中,产量和产品价格与效益成正比,要素投入(量)和要素价格与效益成反比。其中,产量又与行业生产能力(即“产能”)成正比,而产能又与投资成正比,因此产量又可以从产能和投资两个角度得到进一步说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内市场需求扩大,产品价格上升和行业效益升高,而国内生产总量或结构不能满足需求,会导致产品或要素的进出口发生变化,因而进出口也能部分反映行业发展状况。
(一)钢铁行业较快发展的表现
随着中国工业化逐步进入“重工业化”时代,钢铁行业近年来出现了较快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在:
1.钢铁行业效益明显好转
2001年以前,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影响,钢铁行业的效益一直不甚理想。但2001年以来钢铁行业效益明显好转,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2001年实现利润168亿元,2002年实现利润204亿元。2003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297.9亿元,同比增长44.4%,利润261.6亿元,同比增长112.5%。
2003年上半年前四个月重点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9公斤标准煤,节能170万吨标准煤。上半年89户重点企业产品销售利润率7.258%,成本费用率7.89%,货款回收率98.13%,同比提高2.44个百分点。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上游原材料和燃料价格持续上涨(今年1~6月,54家重点企业与去年同期比较,生铁成本平均升高10.56%;普碳板坯成本升高10.52%;普线材成本升高12.18%等),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上半年实现利润增幅逐月下降,预计下半年增幅将会继续下降。
2.行业景气指数总体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研究显示,2002年钢铁行业增长景气指数除在4、8两月由于市场预期调整而出现短暂波折外,总体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2003年上半年,钢铁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攀升,并且速度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平均景气水平和二季度末景气水平均突破120点,创历史新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中国产业增长景气中短期预测模型”研究显示,2003年下半年,钢铁工业增长景气指数将稳定上升至135点后缓慢回落,并停留在120至130这一景气区间内平稳运行。
3.钢铁产量快速增长
我国钢产量1996年达到l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现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2002年钢产量达到1.8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22%。2003年上半年钢产量为1.03亿吨,同比增长21%;生铁产量为9512.63万吨,同比增长18%;钢材产量为10895.65万吨,同比增长17.4%;重点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14.41%。“中国产业增长景气中短期预测模型”研究显示,2003年全年钢材产量约为2.15亿万吨,同比增长12%左右。
4.钢铁投资增加,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高价位和丰厚利润的作用下,各地投资钢铁项目的积极性高涨,社会资金开始大量向钢铁行业集聚,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2001年末,全国重点企业的炼钢生产能力已达1.5亿吨。2002年全国各地新上和在建炼钢项目1326个,合计投资额344亿元。2003年新上项目继续增多,仅上半年新上炼钢项目就达674个,投资额为237.8亿元,同比增长1倍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民营钢铁企业已有和在建的炼钢生产能力已超过2500万吨,已成为此轮钢铁产能扩张的主要新生力量。
5.价格逐步回升
钢材价格在经历了2001年至2002年一季度的低点后,2002年第四季度至今一直处于逐步回升和高价位稳定阶段。2003年一季度,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在去年下半年基础上继续逐月攀升。二季度以来,钢材价格走势出现分化,薄板价格显下跌趋势,线材价格继续走强。预计下半年我国钢材市场价格将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全年价格水平将高于2002年。
6.钢材进口量大幅增长
2002年钢材进口量大幅增长,而出口较低迷。2003年上半年钢材进口居高不下。据海关统计,今年1~6月进口钢材1849.77万吨,同比增长57.88%。进口钢材中,板材为1680.27万吨,占总量的90.84%,比去年同期提高5.03个百分点。今年我国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进口国。
(二)钢铁行业较快发展的原因
1.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与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息息相关。根据近几年相关数据估算,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钢铁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随着“重工业化”的推进,这一比例还可能进一步扩大。2000年、2001年、2002年我国GDp分别增长8%、7.5%、8%,工业产值分别增长9.8%、8.7%、10%,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6.2%、37.7%、39.1%,都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2001年、2002年、2003年1~7月,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速度分别快5.71、1.68、6.2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6.28%上升到2003年7月的60.85%,其中对钢铁需求较大的汽车、建材等重工业更是保持高速增长。城市化快速推进,必然促进房地产、建材、汽车等产业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而这些产业都是钢材需求大户。所有这些都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钢材消费总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1年我国人均消费量约为130公斤,而日本、韩国和美国分别为560.1、537.1和442.2公斤。因此,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钢材需求潜力巨大。按照十六大确定的202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GDp年均须增长7.2%,依此计算,2010年钢材消费量将达到3.4亿吨左右。
2.汽车工业、房产建筑业和机械工业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伴随新一轮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以汽车工业、房产建筑业和机械工业为代表的行业出现了高增长态势,而这些行业都是钢铁行业的下游行业,对钢材需求巨大。有关研究表明,在钢材消费总量中,房产建筑业用钢约占50%,机械工业约占20%,汽车工业约占4%。因此,这些行业的高速增长是推动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0~2002年,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一直在20%以上,2003年上半年增速高达34%,对建筑性钢材生产拉动作用明显。2002年机械行业用钢约905亿元,占钢铁全行业销售收入的15%左右,是带动钢铁行业需求的重要力量。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3%,也带动了钢铁产品消费。2002年汽车产销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态势,全国汽车产量增长38.8%,销量增长37.5%,均创下历史新高。
3.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增加了对钢材的需求
1998~2002年,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带动配套资金2.54万亿元,形成投资总规模3.2万亿元,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5至2个百分点。国债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带动了固定资产的增长,增加了对钢材的需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一系列“钢铁+水泥”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加上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各项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都对钢材产生了强劲的需求。
4.钢铁行业供给力量的日益壮大,特别是民营钢铁企业的迅速成长,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前提
许多人在分析行业发展时,常常只强调需求动力,而忽视了供给方面的动力。事实上,二者是同样重要的。对一国来说,如果只有需求增加,没有供给力量的相应增加,就会出现增加的需求主要为外国企业服务、国内行业发展停滞不动的局面。供给力量一方面来自生产要素,另一方面来自经济行为主体(企业或个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钢铁行业的要素供给(如资金、技术、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等)既比较充分又提高了质量,钢铁企业的改制不断推进,特别是民营钢铁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组织不断优化,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截止到2001年,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的钢产量为1500万吨左右,占全国钢产量的10%;生铁产量2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生铁产量的14%;钢材产量3000万吨左右,占全国钢材产量的19%。年产50万吨以下的小钢厂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9.6%上升到2001年的13.3%,而300万吨以上的大钢厂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48.3%降低到43.8%。民营钢铁企业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普钢企业,也有特钢企业,还有独立的炼铁企业和独立的轧钢企业等。
二、钢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问题的表现
1.原材料、能源、交通瓶颈开始显现
一是焦炭和焦煤资源开始出现紧张状态,目前钢厂采购的焦炭到厂价格每吨达1000元以上,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二是今年进口矿石价格呈逐月上涨态势,4月份进口矿石平均每吨29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美元,海运费已比去年初上涨1倍。三是生铁和废钢价格在高位运行,多数企业生铁到厂价在1600元至1700元左右,比年初高200元至300元,废钢价格同比上涨约30%以上。四是铁路运输车皮有些紧张,近三年铁路货车增长量仅2%左右,低于货运量增长速度。五是电力供应趋紧,部分地区出现限电现象。六是港口的卸矿不及时,存矿数量较大,目前港口的存矿已达1500万吨。
2.行业集中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业组织结构有待完善
由于我国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部分地方政府在追求政绩的冲动下,热衷于直接进行项目规划和投资,地方小钢铁企业发展较多较快。我国现有280多家炼钢企业,平均规模不足70万吨,年产量500万吨以上的只有8家。2002年小钢铁企业生产增长快于大中型钢铁企业,2003年上半年全国60户大型企业之外的中小企业产钢1336万吨,增长高达97.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6个百分点,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下降。虽然小钢铁企业发展有利于打破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垄断局面,但小钢铁企业发展应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小钢铁企业并非越多越好。
3.部分钢铁品种投资和产能增长与钢材市场需求增长不协调
在信息不完善和不对称情况下,一些企业一看到钢材需求旺盛,价格攀升,现有钢铁企业和钢铁项目效益上升,就在没有充分考虑和论证整个国际市场格局和竞争格局、没有考虑和论证中长期市场变化、没有考虑自身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盲目决策,匆匆上马,导致投资和产能在短期内过快增长。2002年冶金行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47.6%,今年1~8月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25.7%,增速过快,加大了未来钢材产需失衡的风险。预计2003年仅重点钢铁企业炼铁能力将增加1694万吨,新增炼钢能力1532万吨,炼铸能力增加1818万吨。
4.技术开发投入较少,新工艺、新产品开发速度慢
虽然近年来钢铁行业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上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钢铁企业大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不清晰、产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责权利不对称等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使得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技术开发投入偏少,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制和开发速度较慢,钢铁企业之间的技术开发分工协作不够,无法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向发达国家购买先进技术和工艺不仅投资大,而且要受到诸多限制。
(二)如何看待钢铁行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在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必然会出现钢铁总量较快增长、民营钢铁企业和小钢铁企业增多、钢材涨价、重复建设增多、进口增加等现象。对这些现象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有必要予以澄清。
1.政府有必要进行总量控制吗
有人认为,鉴于钢铁产量增长过快,政府有必要对钢铁行业进行总量控制。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总量控制应由市场来进行,当钢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价格下降,供求会趋于均衡。由于政府掌握信息有限、不承担亏损责任,在总量控制过程中常常会损害市场机制和企业经营自主权,结果是弊大于利。因此,政府没有必要进行总量控制,“中国需要多少钢”的问题应由市场说了算。
2.有必要限制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吗
有人认为,民营钢铁企业规模孝技术水平低、不按国家计划进行布局、不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应限制其发展。这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不符合改革的方向。民营钢铁企业虽然在起步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能适应市场竞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民营钢铁企业不仅不应限制,而且要鼓励和扶持。产业集中度应从长远的动态看,随着民营钢铁企业的逐步壮大,今后产业集中度自然会逐步提高。这一点已被家电等行业的实践所证明。
3.重复建设都必须制止吗
有人认为,一些小钢铁企业或民营钢铁企业都在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进行限制和打击。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重复建设不能一概而论。在市场经济下,一部分重复建设是必要的,没有重复建设就没有市场竞争。需要警惕和制止的是政府进行的重复建设。我国的国有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钢铁企业凭垄断特权和先发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其生产率并不高,只有让机制较好、效率较高的非国有小钢铁企业搞一些与国有钢铁企业业务相同的重复建设,才能促进钢铁行业的竞争,才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4.涨价就是坏事吗
有人认为,钢材涨价使得以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下游行业生产成本增加,这些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应限制钢材涨价。这也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钢材涨价是钢材供不应求的反映,是调节钢材供求的最佳手段,涨价后会抑制下游行业对钢材的需求,供求逐步趋于均衡,价格自然会下跌,无须政府去限制。
三、政府和行业协会如何应对钢铁行业的发展
(一)调控方面的对策
1.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谨慎推出钢铁行业调控政策
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的“重工业化”时代,出现一定程度的“钢铁热”是正常的。只要钢铁行业发展是在市场机制下运行,就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市场机制会自动调节供求关系。政府应采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态度,充分相信市场的调节力量,谨慎推出行业调控政策特别是限制性调控政策,不能再走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控制总量、硬性限产限价的老路子。
2.谨防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大炼钢铁热”
由于我国政府和政府官员权责不对称(权力大、责任小)的现象还很严重,常常不愿或不能承担投资失败的责任,因此各级政府比民营企业和个人更容易产生投资冲动。由于钢铁工业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周期较长,一旦出现投资失误,后果会比较严重。因此,对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形成的“大炼钢铁热”要保持高度警惕,应尽快建立重大项目投资失误问责制,以控制各级政府的短期行为,并逐步减少和严格限制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权力和机会。
3.加强对钢材的进口监督和出口协调,积极进行钢材反倾销应诉,建立与国外钢铁界的对话机制
由于与国际市场接轨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国际市场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政府适当加强对进出口的管理、保护国内市场是必要的。政府和行业协会应从保护我国钢铁行业的应有权益出发,认真研究国际市场变化,向钢铁企业定期通报国际钢材市场有关情况,协调进出口行为,组织企业积极应对美国实施的“201条款”调查,积极进行钢材反倾销应诉,积极开展同国外(地区)钢铁协会之间的对话,建立与国外钢铁界的对话机制。
(二)改革方面的对策
1.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竞争,鼓励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钢铁行业
适应加入WTO新形势的要求,放宽市场准入而不是加大对市场准入的监控,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钢铁行业,允许民营资本控股国有钢铁企业。绝不能以维护现有企业权益为名,以防止重复建设为名,限制民营企业进入具有市场前景的钢铁行业。应警惕产业内的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以防止重复建设为名拒绝新的市场进入者。激烈的市场竞争只会使那些具备成本和管理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廉价、更优质产品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淘汰那些管理落后、成本偏高的企业。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需要的是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和不同大小企业的有序竞争,而不是部分国有大企业的垄断。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钢铁行业的投融资渠道
钢铁工业投资规模大,对资金的需求大,需要多样的顺畅投融资渠道。我国目前的投融资体制显然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缩减政府投资,扩大民间投资。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尽快取消对民营银行的限制,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和改组步伐,发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常鼓励和支持优势钢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并购重组,尽快做大做强。
3.为钢铁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创造好的制度条件
钢铁工业对专业化分工要求较高,而产业聚集是推进专业化分工的有效途径。产业聚集不能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而要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因此,要打破地方割据,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为钢铁工业在合适区域形成产业聚集创造制度条件。
(三)服务方面的对策
1.适当增加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培养自主品牌
钢铁行业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需要投资。由于一些钢铁基础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具有外部性,私人投资不合算,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当投资,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钢铁工业是具有战略性的基础行业,培养自主品牌非常重要。因此,政府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扶持自主品牌的开发。
2.大力发展为钢铁行业服务的交通运输业、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生产服务业
钢铁行业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较大,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较多,因此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交通运输业和煤炭、电力、核电、水力等能源工业。钢铁行业的发展需要生产服务业的支持,因此要大力发展面向钢铁行业的物流、风险投资、租赁保险、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
3.改进钢铁工业统计工作,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减少因信息缺乏和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投资失误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理顺统计工作关系,改进钢铁行业统计工作,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对钢材市场的调研和监测,定期发布市场供需信息,及时向钢铁生产企业和钢材经销商通报钢铁生产和进出口及钢材市场运行情况。
4.以科技进步推动节能降耗,继续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
钢铁企业的能源成本约占整个钢铁产品总成本的30%以上,一些先进企业也在21%以上。能源成本高,削弱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通过科技进步,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钢铁行业协会近年来开展的“对标挖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降耗活动,要继续抓好。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冯飞主编:《2003·中国产业发展蓝皮书》,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3〕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与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第二篇: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的核心产业之一,其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的现状却是极其不乐观的,且其在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强大冲击力之下,许多隐藏的问题也被日渐突显出来。文章对钢铁行业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钢铁行业;核心产业;应对措施;市场现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00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1.002
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现状
目前,钢铁行业在我国整个产业链当中占据着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其具有三大特征,即:(1)具有较强的带动力;(2)与各个行业之间的关联度比较高;(3)链条较长。具体为:矿石开采企业对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开采,并通过运输行业,将其及时地输送给冶炼企业。此时,冶炼企业再借助特定的设备及工序,对原材料进行不断的烧结、冶炼以及轧钢等操作,并由此生产出适用于其他行业的钢铁产品,如建筑用钢、集装箱用钢或者是汽车用钢等。另外,还可以为机械以及家电行业提供某些种类的钢铁中间件产品。然而,由于钢铁行业处于中间地段,上与运输、煤炭以及矿石等行业相连,下又与家电、建筑以及汽车等行业相连,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当中,因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电力缺乏问题,且某些地区还多次发生了“电荒”现象,再加上钢铁生产所需要的铁矿石以及精煤等资源量在不断的开采过程当中已出现了贫瘠现象,且产能的快速增长,使得外来铁矿石资源的需求量急速增涨,导致国际经济市场中的铁矿石资源价格更是连年呈直线型增加。而钢铁行业作为我国核心产业,其生产与铁矿石资源密切相关,所以,国内铁矿石资源的贫瘠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钢铁产品的生产造成了困难,尽管这些资源我们可以从国外购进,但是,高昂的市场价格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让企业得不到最基本的生产利益保障,且长此以往还会让我国钢铁行业难以稳定地运转下去,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某些钢铁企业的破产。其次,作为产业链的中端,钢铁行业的稳定性也与上下游许多产业的生存有着直接性的关联,一旦其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那么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这些产业的发展。因此,从我国钢铁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铁矿石资源的贫瘠是严重危及我国钢铁行业稳态性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基本问题
2.1 与下游产业的关系不够紧密
近几年来,外资企业不断跨足本国市场,使得产业链下游的汽车等行业已经不再将钢铁产品的需求目光集中在本国的钢铁行业中了,反而还与一些外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并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的新型钢铁产品。虽然,这些行业的这一做法可以为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减压,但是长期的引用国外的钢铁产品也势必会给我国钢铁产业链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动物的食物链一样,假若某个食物链中缺少了某种动物,那么不论是对食物链上游的动物来说,还是对下游的动物来说,都将是一种危及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强大威胁。所以,我国钢铁行业一旦与某些下游行业失去了联系,那么其产品就会逐渐呈现出过剩的状态。这样,不仅会打乱我国钢铁市场的纪律,还会给钢铁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2.2 上游产业的价格难以控制
上文中我们有提及到:我国各类钢铁原材料的储量是比较少的,且某些种类的原材料,譬如铁矿石也已经出现了贫瘠的现象。因此,为了确保我国钢铁行业能够满足经济市场的需求,我们不得不从国外购进某些原材料。但是,由于进口的材料价格昂贵,再加上中间的运输费用,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因我们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关系是基于“财政铁矿石价格”之上的,也就是说买卖的价格一旦确定,那么合作双方就必须要在一年之内按照合同上确定下来的价格进行原材料的买卖。然而由于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假若我们一味的依照合约价从国外购进原材料,那么不论是对企业自身来说,还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来说都是一种严重的制约。
2.3 竞争力不足,难以实现创新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国钢铁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是偏弱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钢铁企业,他们并不注重对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开发及应用,反而只是依靠市场价格去达到竞争的目的。这样一来,不仅限制了企业自身实现高效谋利的空间,还给其产品的创新及其未来的稳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纵观当前我国的钢铁企业,其规模普遍呈中小型,且其分布的情况也是比较零散的,再加上产业不具有较高的集中度,所以这就给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提升造成了困难,使得大部分钢铁行业一直停滞不前,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应对措施
3.1 注重兼并重组
在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市场整体稳态性的基础之上,加大对钢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力度,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让企业可以在市场中获取到更多的利益,以有效解除我国钢铁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其次,企业的兼并重组也能够让各个钢铁企业之间的生产力以及基本资产实现不断的补充与调整,以在最大限度之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从多方面(如市场经营以及管理等方面)实现对我国钢铁市场进行优化组合的目的。
3.2 扩展市场营销范围,优化产业链
目前,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已经带动了许多国家的共同发展,而钢铁行业作为引领我国前进的动力产业,其能够踏足国际经济市场对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因此,我们就应当积极打开我国钢铁行业的市场,并让各种各样的钢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被其他国家所购买应用。而钢铁市场的开放也会让我国钢铁产业的外部效应实现内化效果,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益。与此同时,它也能优化我国钢铁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协同共进,利益均分”的目的,进而让我国钢铁企业可以成为我国整个产业链中的主导。
3.3 整合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创新力
(1)增强对新产品进行研发的力度,并与国际企业接轨,多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新工艺,提高企业的创新力;(2)采取可行性较高的措施,整合内部功能结构,重新制定生产计划、管理计划以及营销策略,提升产业的整体功能;(3)契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改变经营理念,并通过对产品的不断创新,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以尽可能的适应市场的变动性,并成为市场的引领者;(4)注重产品的质量,而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产量,通过提升产品的质量及功能这一途径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5)积极地与其他行业及国际部门进行合作,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信息,构建钢产品合作平台,提高企业服务质量。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并完善,以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拓展钢产品的销售范围,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丽.我国钢铁行业市场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2] 黄天文.中国铁矿石市场现状和展望[J].中国钢铁业,2005,(11).[3] 于宏民,王青,俞雪飞,等.中国钢铁行业的生态足迹[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6).[4] 朱承亮,岳宏志.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6).[5] 杨锡怀,周鹏.战略集团的存在问题――(中国钢铁行业重点企业战略集团的划分:1993~1994年)[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2).作者简介:王其洪(1987-),男,四川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主任助理,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责任编辑:周 琼)
第三篇:突发事件应对要求与措施
突发事件应对要求与措施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再好、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一般一局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底划分特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以此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突发事件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①突发性。突发性是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突发事件能否发生,于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爆发以及爆发的程度等情况,人们都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突发事件从始至终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当中,往往毫无规则,不能实现准确预测和确定,使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建立困难重重。
②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或者只有短时预兆,师太发展迅速,必须立即采取非常态的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和控制,否则将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③严重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具有较大危害,而且这种危害还体现在社会公众领域,事件本身会迅速引起公众关注,进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造成公众心
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突发世家你的危害范围和破坏力越大,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就越严重。
④社会性。突发事件起因千差万别,如地震、活在、瘟疫、**等,但其作用对象不是个人,而是社会公众,至少是一个特定单位或区域内的一群人。因此,防范突发事件需要公众支持和参与。
在道路运输企业中,突发事件一般有道路运输事故、自然灾害事件、危害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客运站旅客滞留、火灾等。
二、突发事件应对要求
突发事件的应对赢遵从一下原则:(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2)同意领导,分级负责。(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4)暑期先期处置。(5)依靠科学、专业处置。(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1.健全落实应急制度
道路运输企业要加快应急管理的制度规定。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要把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跟上突发事件的发展要求。确保突发事件应急人员、装备、资源、通信、应急预案落实。
2.提高员工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
加强员工应急知识和相关法律法随的培训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和
自救、互助能力。
3.应急队伍
建立专业的或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协同应急能力。
4.应急装备
应急装备是用于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的工具、器材、服装、技术力量等。如消防车、监测仪、防化服、隔热服等。他们是应急救援的有力武器与重要保障,通过应急装备可以高效处置事故、保障相关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5.应对保障
应对保障主要包括物资储备保障、经费保障、通信保障。6.隐患、危险源调查和监控
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的重点,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中最简便、成本最低的方法。做好监测、预测工作,及时收集各种信息,病对这种信息进行分析、辨别,有效觉察潜伏的危机,对危机的后果实现加以估计和准备,预先制定科学而周密的危机应变计划,对危机采取果断措施,为危机处理赢得主动,从而预防和减少自然再好、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机器造成的损失,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7.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后的各种过
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紧急事件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
8.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指针对情景事件,按照应急预案而组织实施的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评估总结等活动。通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用性、可靠性;取得实战经验以修改应急预案的缺陷与不足,提高预案可操作性;检验员工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反应应急队伍的协同反应水平和实战能力;提高人们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对事故的警惕性。
9.加强协调
加强协调,积极配合,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道路运输企业应该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部门协调行动制度化,以保障各部门和领导在第一时间对危机作出判断,迅速反应,政令畅通,各部门协调配合,临事不乱。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要加强本部门的应急管理,落实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专项预案,还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
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道路运输企业的突发事件发生后,总的来说,应对措施客归纳一
下几点:
1、现场控制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对现场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是防止进一步蔓延扩大,使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犹豫实干发生的时间、环境和地点不同,因而其现场有不同的环境与特点,所需控制的手段及应急资源也不相同,这些差别决定了在不同的事故现场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1)警戒线控制法。(2)区域控制法(3)遮盖控制法。(4)以物围圈控制法(5)定位控制法。
2、现场状态与情景评估
任何处置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对现场形式的准确评估为前提,快速反应的原则不是单纯强调速度快,而是要保证处置工作的高效率。应急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为了有效地进行现场控制,应首先获取现场的准确信息,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准确的人事与把握,避免盲目处置而造成事态蔓延和更大的损失。应急处置人员应对以下状态和情景进行评估。
(1)评估事故的性质。(2)现场潜在危害检测。(3)现场情景与所需的应急资源。
(4)人员伤亡情况。
(5)经济损失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
1、现场应急处置与安排
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需要根据类型、特点和规模作出紧急安排。大多事故的现场处置包括设置警戒线、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协调、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人员安全输散、现场以及相关场所的治安秩序维护、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现场管理、对现场受害人作出分类处理等。
4.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消除后,应及时停止应急措施,组织开展事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以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妥善解决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四、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在道路运输企业中,对于突发事件一般遵从一下处理流程:
(1)道路运输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和遏制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他设施或地方,减少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2)将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迅速通知企业相关人员。
(3)对于特大、重大、较大的突发事件,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取得政府主管部门和专业救援机构的指导和支持,积极配合专业应急救援机构的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关闭、转移、隔离 相关的危险设施设备或系统。
(5)紧急状态关键时期,授权披露有关信息,指定一名高级管
理人员作为该信息的唯一出处,防止发生信息误导。
道路运输企业突发事件一般有道路运输事故、自然灾害事件、危险物品泄露、客运站、旅客滞留、火灾等。
1.交通事故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案;单位负责人接到报案后,应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报告,安全管理负责人接到报案后,立即向公司主管经理汇报。
(2)同时配合救援机构,开展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3)企业指派相关负责人处理事故。
(4)在交管部门的指导下,同受害人沟通,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赔偿。
2.危险物品泄露事故
(1)疏散与隔离。在危险货物储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露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量泄露,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2)切断火源。切断火源对危险品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是易燃物,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
(3)个人防护。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保护人员。必要时,应用水枪、水炮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
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加强应急处理个人安全防护,防止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4)泄露控制。在同一指挥下,关闭阀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防止进一步泄漏。另外,要防止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
(5)泄漏物的处置。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3.火灾
(1)及时通知企业领导,拨打“119”火警。
(2)及时接通火灾报警装置或火灾事故广播,组织疏散人员、车辆等,在安全条件下转移、隔离重大危险源。
(3)停止运行相关装置(风机、防火阀等),防止火灾扩大。(4)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灭火或配合专业消防人员灭火。(5)火扑灭后,将消防装置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4.客运站旅客滞留
(1)组织相关人员对滞留旅客进行安抚解释工作,安排滞留旅客有序候车。
(2)及时调度备用车辆,尽快运输旅客。
在事故灾难(交通事故、火灾、危货运输中危化品泄漏等)、自然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道路运输企业应采取措施: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平配合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性措施;徐苏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以及其他控制措施;禁止
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威海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等。
在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道路运输企业应采取措施: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等。
五、应急演练
1.应急演练的定义
应急演练指针对情景事件,按照应急预案而组织实施的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评估总结等活动。情景事件指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而设定的突发事件。
应急演练是对实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过程的模拟,包括常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设定的关键事件,其母的是为了检验应急预案、应急装备、应急基础设施、后勤保障等。通过演练,一是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用性、可靠性;二是取得实战经验以修改应急预案的缺陷与不足,提高元可操作性;三是检验员工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反映应急对事故的警惕性。
2.应急演练分类
按照应急演练的内容,可分为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按照演练形式,可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按照演练的目的,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研究性演练。
(1)综合演练。根据情景事件要素,按照应急预案检验包括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保障与恢复等应急行动和应对措施的全部应急功能的演练活动。
(2)专项演练。根据情景事件要素,按照应急预案检验某项或数项应对措施或应急行动的部分应急功能的演练活动。
(3)现场演练。选择(或模拟)生产建设某个工艺流程或场所,现场设置情景事件要素,并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等应急行动和应对措施的演练活动。
(4)桌面演练。设置情景事件要素,在室内会议桌面(图纸、沙盘、计算机系统)上,按照应急预案模拟实施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等应急行动和应对措施的演练活动。
(5)检验性演练。不预先告知情景事件,由应急演练的组织者随机控制,参演人员根据演练设置的突发事件信息,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等应急行动和应对措施的演练活动。
(6)研究性演练。为验证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波及范围、风险水平以及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等,而进行的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置与救援等应急行动和应对措施的演练活动。
3.应急演练的基本内容
(1)预警与通知。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时间、方式、方法和途径,迅速向可能受到突发事件波及区域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通知,同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
(2)决策与指挥。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响应级别,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机构,迅速有效地实施应急指挥,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控制事态发展。
(3)应急通信。保证参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各方,特别是上级与下级、内部与外部相关人员通信联络的畅通。
(4)应急监测。对突发事件现场及可能波及区域的气象、有毒有害物质等进行有效监控并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合理预测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范围,避免发生次生或衍生事故。
(5)警戒与管制。建立合理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应急处置与救援现场,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6)疏散与安置。合理确定突发事件可能波及区域,及时、安全、有效地撤离、疏散、转移、妥善安置相关的人员。
(7)医疗与卫生保障。调集医疗救护资源,对受伤人员合理验伤并分级,及时采取有效的现场急救及医疗救护措施,做好卫生监测和防疫工作。
(8)现场处置。应急处置与救援过程中,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及相
关行业技术标准采取的有效技术与安全保障措施。
(9)公众引导。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客观、准确地公布有关信息,通过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
(10)现场恢复。应急处置与救援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有效洗消、现场清理和基本设施恢复等工作。
(11)总结与评估。对应急演练组织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和应急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装备水平。
(12)其他。根据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特点所包含的其他应急功能进行演练、4.应急演练计划
(1)应急演练计划的内容。针对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对应急演练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编写应急演练计划,内容通常包括演练的目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内容、参与演练的部门、人员、演练经费预算等。
(2)应急演练计划的要求。应急演练计划应以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基本依据,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着重提高初期应急处置和协同救援的能力。演练频次应满足应急预案的规定,演练范围应有一定的覆盖面。
5.应急演练的实施
(1)熟悉演练方案。应急演练领导小组正、副组长或成员召开会议,重点介绍有关应急演练的计划安排,了解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安全措施检查。确认演练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以及参演人员到位。对应急演练安全保障方案以及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安全保障方案的可行性,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性。
(3)组织协调。应在控制人员中指派必要数量的组织协调员,对应急演练过程进行必要的引导,以防出现发生意外事故。组织协调员的工作位置和任务应在应急演练方案中作出明确的规定。
(4)紧张有序地开展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后,参演人员针对情景事件,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紧张有序地实施必要的应急行动和应急措施,直至完成全部演练工作。
6.道路运输企业应急演练
道路运输企业应急演练情景对象一般有交通事故、危险货物(易燃易爆有毒液体气体)泄漏、火灾、客运站旅客滞留等。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特点,演练主要体现在现场人员的救他与自救和货物的转移与隔离,有毒气体液体泄漏后的堵漏等。如客运站旅客的转移;停车场站车辆、货运站内货物的疏散、转移、隔离等。
危险车辆泄漏应急演练实操过程
1.事故模拟
车辆满载危险品,在行驶途中突然碰撞导致阀门轻微断裂,危险品外泄着火,应急抢险人员按应急方案迅速到达现场救助,消除事故。
2.演练过程
程序1:组织集合。由主持人召集列队,组织参加应急演习人员集合、准备。
程序2:演练报告。演练必需的道具准备完毕后,由主持人向总指挥报告应急演练准备完毕(主持人:报告总指挥!某某运输公司危险品运输应急演练工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程序3: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主持人立即宣布:某某运输公司危险品运输应急演练开始。
程序4:危运车进场。宣布演练开始后,由驾驶员驾驶一辆装有清水的罐车从停车场向大门驶去,到预定位置停下。
程序5:危险品泄漏过程。道具摆放人员即时上前将罐车尾部阀门打开少许(以水向外喷射30~40厘米为宜),模拟危险品“汽油”泄漏(此动作10秒内完成)。由于车辆阀门损坏,液态危险品开始泄漏(解说词①)。解说词说完后,高喊:“驾驶员,你的车漏油啦!”
程序6:驾驶员及押运人员发现泄漏。驾驶员及押运员下车观看(时间不多于5秒),发现油罐车尾部阀门油品泄漏后,立即回到驾驶室按顺序拿出应急用具:警示标志、胶桶、肥皂、灭火器等。驾驶员先用胶桶接泄漏的油品,另一人到车辆后摆放安全警示标志(三脚架)(解说词②)。
程序7:驾驶员及押运员临时应急处理。第一、驾驶员关电闸切断电源。第二、驾驶员及押运人员穿戴防护用具。
第三、驾驶员及押运人员临时应急处理,驾驶员开始用肥皂、木塞、棉纱等堵漏(时间约1分钟)。
程序8:模拟着火,道具人员抬油桶摆在车位的位置,并点着火后(模拟“危险品”泄漏一段时间后遇到火花最终着火,此动作10秒完成)。此时,驾驶员模拟被烧,并在地上翻滚,副驾驶员集市一边用毛毯盖住受伤驾驶员,一边高喊:“油车着火了”。副驾驶员立即用电话报警。
程序9:临时救护。听到副驾驶员的喊声后,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跑到现场察看“灾情”,讨论对策(时间约20秒左右),同时,救护组及时用担架将受伤者抬出来。
程序10: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小组察看现场、讨论后,即时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驾驶员跑步去敲消防钟(急而猛),听到钟声后,全体应急人员即到制定的地点集合。
程序11:部署救援任务。执行指挥在应急队员集合后,立即宣布:“现在危化品运输车辆里的危化品泄漏并着火燃烧。立即按应急救援预案2号开始应急救援。”并问应急队员:“明白没有?”,应急队员齐声回答:“明白”。执行指挥宣布:“开始”。
程序12:执行应急救援任务。应急队员立即按如下顺序行动: ⑴现场保卫组保安员迅速布置警戒:保安员迅速跑到桥底执勤。其他三人现场拉起警戒线并疏散人群。道具组送上消防泵电源。
⑵灭火组迅速从作业场地跑向现场:消防水枪手接好水带及枪头,并向车身喷射泡沫(水)(此动作要求30秒内完成)。
⑶干粉灭火组队员从周边拿起干粉灭火器,在消防水开始射水后救火。火熄后,消防队员继续射水1分钟。
⑷与此同时,拉沙组迅速将在地势低的一边筑起一条小堤坝,推泵组和推方槽组将泵及方槽推到火场附近待命,接管组事先驳接胶管。待火救灭后,即时将方槽推到泄露处,接泄漏的“危化品”,推泵组及接管组即时接通管线(将胶管接入1号泵),并接通电流及开通阀门,转移“危化品”(不要启动)。
⑸火被“扑灭”后,执行指挥向总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火已被扑灭,危化品已被转移,现场已清理完毕,请指示。”总指挥只是:“演练结束”。
7.应急演练的评估和总结
⑴应急演练讲评。应急演练的讲评必须在应急演练结束后立即进行。应急演练组织者、控制人员和评估人员以及主要演练人员应参加讲评会。
评估人员对应急演练目标的实际情况、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应急演练中暴露的主要问题等进行讲评。并出具评估报告。对于规模较小的应急演练,评估也可以采用口头点评的方式。
⑵应急演练总结。应急演练结束后,评估组汇总评估人员的评估总结,撰写评估总结报告,重点对应急演练组织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和应急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也可对应急演练准备、策划等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分析。
应急演练评估总结报告通常包裹以下内容:
①本次应急演练的背景信息。②对应急演练准备的评估。
③对应急演练策划与应急演练方案的评估。
④对应急演练组织、预警、应急响应、决策与指挥、处置与救援、应急演练效果的评估。
⑤对应急预案的改进建议。
⑥对应急救援技术、装备方面的改进建议。⑦对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培训方面的建议。
第四篇:市政工程不能忽略的7大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市政工程不能忽略的7大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一、工程重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工程重点分析
1、路内管沟回填、撼砂及填方路段的路基填土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如果管沟回填撼砂及路基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可导致路面下沉,影响使用功能。
2、道路结构层厚度及压实度,是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结构厚度及压实度如果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可降低使用功能。
3、排水管道为无压管道,管道坡度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可导致排水不畅通,甚至倒流水。
4、管道沟槽施工,一般存在槽底超挖、沟槽坡度小等质量通病。槽底超挖可导致管道下沉、断裂影响使用功能;沟槽坡度小可产生塌方隐患。
5、管道接口是管道安装的重要环节,如果接口不严密,出现渗漏,不仅影响使用功能,甚至会引发重要环境事件。
6、构筑物是主体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砖砌体、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满足不了施工规范要求,可影响主体工程使用功能;砌筑砂浆及混凝土强度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则直接影响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7、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材料供应又和施工进度密切相关,如果材料供应滞后,会导致停工待料,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因为窝工、浪费人力资源,增加工程成本。
(二)工程重点的对应措施
1、路内管沟回填、撼砂及路基填土,必须按施工规范要求,分层夯填、碾压,并经检测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以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2、道路结构层在大面积摊铺前,应进行首段试验,然后根据试验段的虚铺厚度,确定大面积施工的虚铺厚度,确保结构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道路结构层及路面,在碾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碾压程序及碾压遍数。砂石料基础及水稳混合料基层碾压,还应控制含水量;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应控制初压及终压温度。
3、排水管道敷设,必须用水准仪跟踪测量。管道基础、管底高程测量,要求每5m设一点,复测每10m设一点。经自检合格后,申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4、机械开槽挖土,应安排人工配合清底。机械挖土接近槽底标高时,预留200mm~300m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施工中一旦槽底超挖,应撼砂处理;沟槽边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开槽前,应计算出沟槽上口宽度,并用白灰画出开挖边线,机械应按边线开挖。
5、管道接口应安排专技工操作,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管道接口完工后,应经过水压试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
6、构筑物施工,应由专业技工与力工合理搭配,混凝土及砌筑砂浆,材料配比均安重量比配比,砂石料及水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及砌筑砂浆,一律采用搅拌机。
7、材料采购应货比三家,材料规格型号及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材料进场时须有出厂合格证,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材料检查验收,最终报请工程监理验收。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场内,以免不合格材料误用在工程中。另外,在施工前应制定材料进场计划,在施工中,应随着施工进度的调整,及时调整材料供应计划,以免造成停工待料。
二、施工难点分析与应对措施
(一)施工难点分析
1、本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作业面分散,给现场安全、环境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另外本工程沟槽沿线长,又给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2、本工程与第三方交叉作业、施工场地重叠、并且存在立体交叉施工,不仅影响施工正常进行,而且给安全施工带来隐患。
3、机械作业死角比较多。如管线交叉处、新旧管线连接处、边角处、靠近建筑物及各类井室周围等部位,给机械开槽作业、摊铺机摊铺作业、压路机碾压作业等,带来很大难度。
4、施工作业范围内的地上建筑物、地下管线,是施工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地下障碍物,不仅增加施工难度,同时也给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带来隐患。
5、树木反季节栽植,因为违背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所以无论苗木运输、栽植及养护,均需要比正常栽植多投入人力物力,不仅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也增加施工成本。
6、施工中遇到地下水,不仅增加费用,而且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难度。
(二)应对措施及要求
1、根据分部、分项工程较多,作业面分散等特点,在施工前,应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方案,在施工中,应按计划、合理有秩序的分期、分段施工。沟槽施工,应按规定做好防护。沟槽两侧应设警示绳、警示牌、护栏等防护设施,避免行人、车辆坠落沟槽内。
2、针对与第三方交叉作业、施工场地重叠现象,在施工前,向业主及工程监理提交施工顺序及分段施工计划,并积极配合业主清理现场施工障碍,做到边施工、边清理障碍。与各施工方共用一个场地,应主动与相关方进行协调,共同制定公用场地的使用方案,达到共识后,应按既定方案,集中施工力量快速施工,在保证顺利施工的前提下,为第三方创造施工便利条件。
3、对于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的死角,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交底时,详细的阐述施工方法;施工队应根据需要,提前做好人力及小型机具准备,以便于及时安排人力或小型机具配合机械作业。
4、在开工前认真组织勘察现场,了解施工范围的地上、地下障碍情况。必要时,应向有关方索取地下设施资料。在施工中应对地上、地下设施采取相应的保护或避让措施,确保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及地下设施安全。
5、为了确保树木反季节栽植成活率、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中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要选择长势旺盛及植株相对健壮的幼苗。苗木的根系要发达、生长状态良好、没有病虫害。
(2)种植土一定保证足够的厚度,同时土质应疏松、肥沃,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3)在栽植前,应合理的修剪,有效的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苗木成活及平衡生长。对于常绿树木要重修剪,同时还要疏枝摘叶;对阔叶树木,要进行适当的修剪;粗壮枝修剪后应在顶部涂抹油漆控制水分流失;对在运输过程中损伤的植物粗壮根系,应在移栽前剪除,同时还应把过长的根系适当剪掉一部分,不免出现窝根现象。
(4)苗木起苗时,应标注方位,栽植时的方位应与原生方向保持一致。
(5)在树穴挖掘过程中,要将表土和下部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要先回填表土。
(6)苗木在之后要及时浇水、支撑,并加强后期的管理。
6、在施工前,应认真察看相关资料,了解地下水位情况,必要时可咨询附近施工现场。如果可能出现地下水,应提前做好降水准备,配备适当的降水机械,以免因出现地下水时措手不及、影响施工作业。
第五篇:矿山法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矿山法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Ⅰ、矿山法施工重难点分析
1、地层超前支护及加固监理
(1)检查是否按设计及施工方案要求设置超前导管或管棚。
(2)导管或管棚安装前检查是否已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出钻设位置后放可施工。
(3)导管采用钻孔施工时,其孔眼深度应大于导管长度。(4)管棚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钻孔的外插角允许偏差为5‰; 钻孔应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 钻孔孔径应比钢管直径大30~40mm; 遇卡钻、坍孔时应注浆后重钻;
钻孔合格后应及时安装钢管,其接长时连接必须牢固。(5)导管或管棚注浆应符合以下规定:
注浆浆液宜采用水泥或水泥砂浆,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5~1,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 0.5~3。注浆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的空隙并密实,其注浆量和压力根据试验确定。
(6)检查注浆孔是否按设计要求布设。(7)检查注浆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检查注浆压力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方案要求。
(9)注浆过程中检查浆液不得溢出地面及超出有效注浆范围。注浆结束后,注浆就封填密实。
2、石方爆破施工监理,按要求编制石方爆破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3、隧道开挖施工监理
(1)检查隧道开挖是否按设计及施工方案要求开挖。
(2)检查隧道开挖前是否制定了防坍塌方案,备好抢险物资,并在现场堆码整齐。
(3)隧道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宜为5~10m,在土层或不稳定岩体中,初期支护的挖、支、喷三环节必须紧跟。(4)隧道开挖循环进尺,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为0.5~1.2 m,在稳定岩体中为1~1.5 m。
(5)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得欠挖。
(6)隧道台阶法施工,在拱部初期支护结构基本稳定且喷射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下部台阶开挖,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边墙应采用单侧或双侧交错开挖,不得使上部结构同时悬空;
一次循环开挖长度,稳定岩体不大于4 m,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不大于2 m。边墙挖至设计高程后,必须立即支立钢格栅拱架并喷射。仰拱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施工。
4、初期支护施工监理
(1)钢筋格栅、钢筋网加工及架设施工监理
1)钢筋格栅和钢筋网应在工厂(空旷地)加工,钢筋格栅第一榀制做好后要求进行试拼,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2)钢筋格栅和钢筋网采用的钢筋种类,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施焊应符合设计及钢筋焊接标准。
3)钢筋格栅加工要求符合以下标准:
拱架(包括顶拱和墙拱)应圆顺,直墙架应直顺允许偏差:拱架矢高及弧长+20,0mm,墙架长度±20mm,拱、墙架横断面尺寸(高、宽)+10,0mm;
钢筋格栅组装的应在同一平面内,允许偏差:高度±30mm。,宽度±20mm。扭曲度20mm。
4)钢筋网加工允许偏差为:钢筋间距±10mm。;钢筋搭接长±15mm。5)钢筋格栅安装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基面竖实并清理干净,必要时进行预加固;
钢筋格栅应垂直线路中线,允许偏差为:横向±30mm,纵向±50mm,高程±30mm,垂直度5‰;
钢筋格栅与壁面应楔紧,每片钢筋格栅节点与相邻格栅纵向必须分别连接牢固。
6)钢筋网铺设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铺设应平整,并与格栅及锚杆连接牢固; 每层钢筋网之间搭接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20mm。(2)喷射混凝土施工监理
1)喷射混凝土要求掺速凝剂,原材料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标号不低于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采用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含水率控制在5%~7% 粗骨料:采用碎石,粗径不大于15mm。水:采用饮用水。
速凝剂:质量合格,使用前应做与水泥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时间不超过5min,终凝时间不超过10min。
2)混合料要求搅拌均匀并符合下列规定。
配合比:水泥与砂石重量比取1:4~4.5,砂率取45%~55%,水灰比取0.4~0.45。
运输和存放中严防受潮,大块石等杂物不得混入,装入喷射机前应过筛,混合料随拌随用,存放时间不超过20 min。
3)喷射混凝土作业要求紧跟开挖工作面,并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喷射应分片依次自下而上进行,首先喷钢筋格栅与壁面间混凝土,然后喷两侧钢筋格栅之间混凝土。
每次喷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分层喷射时,要求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爆破作业时,喷射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放炮间隔时间不要求小于3h 4)喷射混凝土2h后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5)喷射混凝土结构试件制作及工程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试件制作组由:同一配合比,每20m拱和墙各取一组抗压强度试件,或采用回弹仪测试换算其抗压强度值,抗渗压力试件区间结构每40m取一组。
喷层与围岩以及喷层之间粘结用锤击法检查。对喷层厚度,区间结构每2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的拱顶中线起,每2m凿孔检查一个点。断面检查点60%以上喷射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厚度1/3,厚度总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厚度时为合格。喷射混凝土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漏筋、渗漏水、空鼓等现象,平整度允许误差30㎜。
(3)岩体锚杆施工监理
1)锚杆在初期支护结构喷射混后及时安装。
2)锚杆钻孔桩孔位、孔深和孔径等到要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孔径为±150㎜;孔深±50㎜;孔径大于杆体直径15㎜。
3)锚杆安装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前清理干净孔内。
锚杆应除锈、除油,安装时孔内砂浆灌注饱满,锚杆外露长度小于100㎜。锚杆要求进行抗拔试验。同一批锚杆每100根取1组试件,每组3根,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锚固力的90%。
4、防水层铺贴施工监理
(1)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结构基本稳定,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铺贴。(2)检查铺贴防水层的基面是否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基面不平整度为50㎜。
(3)检查防水层的衬层是沿环向拱顶向两侧依次铺贴平顺,并与基面固定牢固,其长、短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
(4)防水层塑料卷材铺贴应符合以下规定:
卷材应环向由拱顶向两侧依次铺贴,其搭接长度为:长、短边均不应小于100㎜;
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错开位置距结构转角处不应小于600㎜。卷材搭接处应采用双焊缝焊接,焊缝宽度不小于 10㎜。且均匀连续,不得有假焊、漏焊、焊焦、焊穿等现象。
卷材应附于衬层上,并固定牢固,不得渗漏水。
5、二次衬砌施工监理
(1)二次衬砌模板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拱部模板应预留沉落量10~30㎜,其高程允许偏差为设计高程预留沉落量+10,0㎜。
变形缝端头模板处的填缝板中心与初期支护结构变形缝重合。变形缝隙及垂直施工缝端头模板应与初期结构支护间的缝隙嵌堵严密,支立必须垂直牢固。
边墙与拱部模板应预留砼灌注及振捣孔口。
(2)二次衬砌砼灌注应符合以下规定:
砼宜采用输送泵输送,坍落度应为:墙体100~150㎜,拱部160~210㎜。振捣不得触及防水层、钢筋、预埋件和模板。
砼灌注至墙拱交界处,应间歇1~1.5小时后方可继续灌注。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模。
6、监控量测监理
(1)隧道施工前,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设计要求和现场具体情况安排量测方法,制定量测方案地面沉降量按设计要求控制在30 mm以内,隆起量控制在10 mm以内。
(2)施工监测中,应对测量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及分析,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加强措施:
1)当地表沉降值超过30mm时;当地表隆起超过10mm时。(2)当房屋倾斜超过3‰时。
3)当竖井面施工通过一倍洞径,变位速率超过5mm/d,持续增加时。(7)供电和照明
1)隧道施工要求设双向路电流,并有可靠切断装置。照明线路电压在施工区域内不大于36V,成洞及施工区以作地段可用220V。
2)隧道内电缆线路布置与铺设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成洞地段固定电线路采用绝缘线,施工工作面区段的临时电线路采用橡套电缆,竖井及电线之间采用铠装电缆。
照明和动力电线安装在隧道同一侧,分层架设,电缆悬挂高度距地面不小于2米。
动力干线的每一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丝具。3)动力照明的配电箱应封闭严密,不得乱拉电源。
(8)供风和供水
空压机站和供水总管处应设闸阀,干管每100~200米,并设置分闸阀。高压风管和水管应安装在电缆线对面一侧,不得妨碍交通和运输。风管和水管前端距开挖面为30米。
(9)通风防尘及防有害气体
1)隧道内施工环境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氧气含量按体积不小于20% ; 气温不超过28℃; 噪声不大于90DB。
2)通风机运转中,必要时应采取消音措施。
3)隧道凿岩必须湿作业,装碴、放炮后必须喷雾、洒水、净化、粉尘,喷射混凝土必须采取防尘措施
Ⅱ、监理方法及应对措施措施
1、监理方法
(1)监理工程师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①内业和②外业二个方面来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在事前、事中、事后过程中,对施工中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等进行控制,以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
(2)内业方面是指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这是对工程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与控制的重要途径,其具体内容包括如下10个方面:
1)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分包单位的质量; 2)审批施工承包单位的开工申请,检查、核实与控制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3)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保障措施;
4)审批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有关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或试验报告等),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5)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反映工序施工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6)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资料,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7)审批有关工程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缺陷或事故处理的质量;
8)审核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3)外业方面主要是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检测等: 1)现场监督检查的内容:
①开工前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工程施工质量;
②工序活动条件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主要是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方法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纠偏和加以控制;
③工序施工过程的跟踪检查与控制。对于重要的和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还应在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督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的质量;
④工序产品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及隐蔽工程检查。在施工单位自检与互检的基础上,监理人员应进行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须经监理人员检查确认其质量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⑤复工前的检查。当工程因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停工后,在复工前应经监理人员检查认可后,下达复工指令,方可复工;
⑥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应经监理人员检查认可方能签署中间交工证书; ⑦对于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结构或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对象,监理人员应进行现场跟踪检查。
2)质量检测的方法:进行现场原材料、半成品、工序过程或工程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目测法、量测法及试验法。
3)质量检验的程度:可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和免检三种。
①对于关键工序部位或隐蔽工程以及对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起决定作用的施工对象、质量不稳定的工序、质量水平要求高对后续工序有较大影响的施工对象,不采取全数检验不能保证工程质量时,均需根据有关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或设计文件中的规定进行全数检验。
②通常情况下,根据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或设计文件、建设单位的要求按一定的频率进行抽样检验。③对于已有足够证明质量有保证的一般材料或产品,或实践证明其产品质量长期稳定、质量保证资料齐全者,或是其施工质量只有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的严格质量监控,而质量检查人员很难对产品内在质量再做检验的,均可考虑采取免检。
(2)监理措施 1)组织措施:
落实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上岗证; 改善有关目标控制工作流程;
2)技术措施:
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 参加设计技术交底会; 3)经济措施: 审核合格工程工程量; 4)合同措施:
“三控制”以合同为依据,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防止和处理索赔;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合同管理等
(3)监理手段
1)旁站: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由监理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须旁站部位和工序详见监理旁站的工序清单;2)平行检验:监理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验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分项工程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结构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验的活动。
3)巡视:监理人员对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活动;
4)指令文件:监理工程师适用监理合同赋予指令控制权对施工提出书面的指令和要求;
5)监理通知:监理工程师利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对工程有关事项发出指令,并督促承包单位严格遵守和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6)口头通知:对一般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事项,口头通知承包单位整改或执行,并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形式予以确认;
7)监理工作联系单: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提醒承包单位注意的事项,用监理工作联系单形式;
8)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旁站等各种检查时发现的问题,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并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9)工程暂停令:对承包单位违规施工,监理工程师预见到会发生重大隐患或发生的质量事故,应及时下达全部或局部工程暂停令(一般情况下应事先与建设单位沟通)。
Ⅲ、安全监理的措施
1、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格证书和安全生产施工许可证、特种人员上岗操作证。
2、检查机械设备完好情况,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5.3、对施工方案中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及可行性进行审查。
4、加强巡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发出监理指令,对严重违反者向安监部门报告。
5、强化安全文明施工气氛,督促施工单位设置宣传标语,设置七牌二图,以及“七不”宣传牌,“二通三无五必须”等标牌。
6、施工作业区与办公室生活区明显分开,宿舍应清洁整齐,宿舍周围环境卫生,安全生活区垃圾应入容器,并及时清理,安全监理定期检查。
7、检查施工单位,施工防扰民,防噪音措施。
8、严格控制现场动火作业管理制度,执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动火证一份由施工单位安全员提交监理检查。
9确定消防安全重点检查,重点部位,每日进行一次防火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加强防火设施检验,定期与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联检。具体详见专项安全监理细则
Ⅳ、旁站工序及内容
1、锚杆、锚管、小导管
旁站内容:检查锚杆、锚管、小导管规格型号、长度、插入深度、倾角、间距
2、初衬背后注浆、二衬背后注浆。旁站内容:检查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浆液流量
3、变形缝、施工缝防水细部构造处理。
旁站内容:检查施工缝砼面是否凿毛、垃圾是否清理干净;变形缝中埋式止水带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垃圾是否清理干净
4、二衬砼浇注。
旁站内容:检查砼配合比、检测砼坍落度、见证取样砼抗压强度试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