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及解读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会议解读
就此次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具体内容而言,在12项主要任务中包括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等。其中主要亮点集中在国务院首次确立了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可改制或参股村镇银行;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等。
一、以局部为试点,全面推进我国金融的改革
会议提出,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内容涉及金融组织和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范、民间金融发展等多个领域,在全国范围具有典型意义。可以说意在通过温州地区金融改革的探索,以地方带动全局,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此举具有为全国范围金融改革探路的重大意义,有利于今后我国金融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利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
会议提出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鼓励发展新兴金融组织等举措,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大金融资源的供给,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而实现资金的供需平衡,最终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然而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着信贷资金供需严重失衡的现象。即银行贷款过多地流向国有部门而中小企业却常常无钱可贷,其背后暴露出的是我国金融体系单
一、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等深层次问题。
对此会议专门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需要重点指出,小贷公司转身为村镇银行需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来规范改造,商业银行需为村镇银行的大股东,这对小贷公司高管来说,直接影响其进入金融行业的积极性。此次国务院首次认定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可改制或参股村镇银行,对民间资本通过小贷公司转制为村
镇银行,从而直接进入金融行业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此前的“身份模糊”和“改制难”或有望在温州先行统一。通过这次会议可以预期小额贷款公司升级为村镇银行的规定可能在温州等改革试验区里得到放宽,就是由现有的小额贷款公司直接翻牌为银行,在城市中的小额贷款公司将其变为社区银行,在农村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变为村镇银行。
三、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
会议指出,要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会议针对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等特点,明确表达了规范民间金融的意见,对全国范围民间金融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去年银根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呼吁赋予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也提议让民间融资阳光化。本次国务院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首要任务就是规范民间融资。此次会议的一大重要取向,就是要引导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从‘野蛮成长’走向‘理性发展’。
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应努力建立以正规金融为主导、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增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对于那些适应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形式,通过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民间融资的规范化、阳光化,将为中小企业卸下融资的包袱,这不仅有利于小型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而且是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具体发展模式上可考虑采取美国社区银行的方式,使新型中小金融机构从服务对象上专注于中小企业,从区域上集中于所在地区。
温州民间资本量较大、资金较为活跃、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这是国家在温州试水民间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因。对于下一步如何规范其发展,值得继续关注。
四、启动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
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就是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3.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让我国稳居全球第一。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为了分散外汇储备风险、平衡贸易顺差,我国正在积极向外投资,鼓励民间投资海外也是我国向海外投资的一种方式。
作为全国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地区,温州个人、企业的境外投资热情极高。但境内个人投资境外企业,合法的途径只有通过QDII,审批手续较为繁琐,不利于投资者把握商机。开放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意图是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允许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符合国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意图,资本项目的开放通常遵循着先直接投资、后证券市场投资;先放开资本流出、后放开资本流入的规律。
五、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向
此次会议确定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中,多项内容涉及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现出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明确思路。
会议提出,要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会议提出要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会议还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最基本单元,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保证就业和增加税收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角度而言,中小企业必须成为今后我国金融服务的重要着力点。但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直不够,这导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始终不明显。此次会议的许多举措均是围绕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来着力,凸显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输血的内涵。例如,支持温州探索创办民间银行,鼓励办民间小银行,这样金融界就有了竞争。大银行对中小企业就会积极主动。大银行做大生意,小银行做小生意,门当户对,中小、小微企业能得到更好扶持。
第二篇:确定12项任务 国务院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确定12项任务 国务院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时间:2012年03月28日 17:50:51 中财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会议指出,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开展金融综合改革,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仅对温州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会议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会议强调,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意义重大。浙江省和温州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浙江省要成立工作组具体负责实施改革方案。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管,随时注意总结经验。(.中.国.政.府.网)
第三篇: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2012 年 3 月 28 日,经国务院审批)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金融综合改革实验主要任务十二项: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 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 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 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推 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 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 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 化等产权交易。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 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 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 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 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第四篇: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具体十二项措施
会议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分析:规范发展民间融资
温州的民间有雄厚的资金,而温州的民间资本在过去对温州有很大的贡献。只有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对这笔民间资金加以引导,使其获得正当的收益,才能减少他们自己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规范民间融资,首先要规范自然人的融资。而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可以打破国有金融的垄断,使经济更好的发展;民间的资本也可以通过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使其资金规范发展。
民间融资需要阳光化,这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把游离在实体经济之外的社会资金进行整合,引导其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通过专业的金融机构这一桥梁,打造出民间资金向中小企业“供血”的完整的供给链。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民间资金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方式,把民间资金与小企业的对接由借贷关系转化为股权投资,从而实现资金的供需平衡。
第五篇:20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情况综述
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情况综述
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一、改革背景和试点基本情况介绍
温州是民营经济的优势地区,教育领域也呈现这个特点,民办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总量多,贡献大。温州现有民办学校1748所,在校生41.3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27.3%。由于民办教育的强力支撑,温州形成公、民办教育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仅基础教育每年为财政“减负”近20亿。
民办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形势的发展,民办教育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局限性逐步显示,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导致民办教育整体走弱。
温州与全国一样,存在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共性问题。我们经过深入调研,梳理了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十大问题。如法人属性问题,民办学校因被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享受不到公办学校享有的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队伍建设问题,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存在公办、民办学校教师的“二元”体制。合理回报问题,因为国务院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民办学校回报方式靠学校财务的“真空状态”以及“技术处理’’来获得。此外,财政扶持、产权属性、法人治理结构、会计制度、投融资体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需要打破。为创造新一轮民办教育大发展的新局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国务院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落在了作为民办教育标志性省份的浙江,浙江将这项试点落实在温州、宁波两市以及德清、安吉两县。
今年开始,温州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书记、市长先后6次进行专题研究、先后7次作出批示,市政府分管领导不下20次组织专题研究,教育、发改、财政、规划、国土资源、人力社保、金融、民政等十多个部门牵头成立六个课题组进行为期五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和政策研究,考察了上海、昆明、深圳、重庆等地的民办教育,研究了云南、湖南、江苏、山东等地的民办教育政策,草拟了“1+7”的调研报告集,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计划付诸实践的综合意见和配套制度初稿。
9月份,温州民办教育改革综合文件《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10月
份,我们进行配套政策的攻坚阶段,根据突出操作性、可行性的原则,部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密集协商,并请高校相关专家和律师参与,出台了法人分类管理、公共财政奖补资金、财产法人权、财产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社会保险、办学水平评估、现代学校制度等九个配套的实施办法,形成“1+9”政策体系。
二、改革基本思路
综合意见确定了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办法和目标定位。总体思路是:以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为改革的根本目的,从问题出发,按照公、民办教育同属于国家公益性事业的法律要求,在同等待遇的基础上清理各种歧视性政策,破解民办教育在师资、产权、税费等政策方面的障碍,全面进行“制度重建”。
改革办法是:实施分类管理,从民办学校营利或非营利的属性出发,开展民办事业单位法人和企业法人分类登记管理,研究制定不同的政策体系,由民办学校举办者按要求合理确定学校属性,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办出水平和特色。
目标定位是:一是政府层面,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教育公共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形成公、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创造区域民办教育改革的优秀模式,为国家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二是学校层面,以质量和管理创新为重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位学生,建设多元、特色的民办教育优质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使温州教育整体质量能领先全国。
三、主要政策亮点
这次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主要政策亮点是:
(一)法人属性分类。这是民办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引起全国的普遍关注。我们提出,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非全日制的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确实从事非营利性的,也可以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
(二)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开放教育投资、生产、供给领域,吸引民间资本,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等多种方式办学。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支持民办学校办学。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探索委托管理等办学形式。
加大教育引资力度,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引进民间资金建设优质学校。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推出一批公办品牌学校进入教育引资市场,交给社会团体或个人办学,建设全国一流的民办学校。探索通过土地、校舍等要素低租金或者零租金等方式,交由有教育情结、教育经验、经济实力的教育名家或品牌学校通过民营机制办学,建设高端学校。
(三)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是建立了温州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是
探索组建由国资引导民资参与的教育担保公司或者纯民资的担保公司,为民办学校提供贷款担保等服务。
(四)财政投入方面。从2011学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提高幅度达2500万元,从升等奖励、教师培训等方面对民办学校进行多方位的资金扶持。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当地民办教育规模和公办教育经费水平,设立民办教育专项奖补资金。
同时,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以当地同类公办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为基准,建立政府向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购买服务的经费投入制度。对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以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政策,足额缴纳教师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应缴部分,以及落实当地民办学校教师最低工资制度和相应会计制度为前置条件,根据民办学校在校生人数,按当地上生均教育事业费的一定标准进行补助,各县(市、区)在三年内按比例执行到位。补助标准分别为:义务教育阶段30%到50%,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20%至30%。民办高校按照培养的学生人数,由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按实列支。
(五)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土地方面,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可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原则上以有偿出让方式供地。鼓励民办学校在规划许可的前提下,依法依规通过土地置换新建、迁建、扩建学校,做强做大优质资源。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各项建设规费减免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
税收方面,根据民办学校属性不同依法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依法享有公办学校同等的税费优惠政策。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民办学校,提供学历教育劳务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由税务部门先征缴后再予返还地方所得部分,同时规定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允许该类学校享受5年。
此外,也根据法人属性分类实行优质优价的收费政策。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由民办学校按不高于当地上生均教育事业费3倍的标准自主确定(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别优秀学校,可按不高于当地上生均教育事业费5倍的标准自主确定),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后执行。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由学校自主定价,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后执行。
(六)教师社会保障问题。所有符合规定要求的民办学校教师均与公办教师一样,按事业单位标准参加社会保险,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应缴部分,由民办学校承担,由当地财政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该项政策是民办学校稳定师资,留住优秀教师的有效办法,体现了这次改革抓住了“关键因素”。
为改善教师待遇,要求各地要参照公办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制定民办学
校教师工资指导线(最低标准),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要完善基础工资档案,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要求民办学校要按照当年生均公用经费的10%和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足额提取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尤其针对民办幼儿教师资格证持证率极低,教师整体队伍差强人意的现状,提出要按人均3600元的标准在三年内完成一轮民办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所需经费由市、县财政和民办幼儿园三方共同承担。
(七)支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有利于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则,促进全日制的公、民办学校教师合理流通。一是支教。公办学校教师到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民办学校支教,其原有的公办教师身份、档案关系、工资和社会保险等均保持不变,同时享受民办学校的应有待遇,支教期满,回原单位任教;到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民办学校支教,其原有的公办教师身份、档案关系和社会保险保持不变,工资由民办学校负责,支教期满,回原单位任教。二是应聘任教。公办学校教师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的,经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人事代理。区域内,合同期满未续聘、本人愿意重新回到公办学校任教的,在流入学校编制许可的情况下,经教育、人社部门批准,可通过直接考核的方式选聘;跨区域流动的,需经教育、人社部门批准,参照公办教师流动程序办理,迁转社会保险。
建立民办学校教师到公办学校的流通机制,实行人事代理并按公办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民办学校教师,可参加公办学校的招聘考核,一经录用,工龄、教龄予以连续计算。经过3年的努力,使公、民办学校教师在实施健全的资格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自由流通。
(八)合理回报制度。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提取其他有关费用后,在办学有结余的前提下,经学校决策机构研究决定,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从办学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奖励出资人。对于合理回报的上限,我们修订为:年奖励金额不超过出资人累积出资额为基数的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民办学校按企业机制获取利润。
(九)产权属性明晰。明确了各类民办学校在财产的归属、使用、收益、处分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提出了出资人股权、产权转让、继承、赠与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是对会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加强学校的财务规范化建设。
(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一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促进公办教育开放办学。以改革学校法人制度为核心,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政府部门要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明确权限和职责,实现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是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民办学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加快推进公立
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赋予其作为独立法人所拥有的内部运行管理自主权,切实提高公立学校竞争力。健全学校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健全教职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学校内部科学、民主管理。加强学校办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民办学校要加强董事会或理事会建设,全面推行民办学校监事会或监事制度,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推进专家治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招生、教师招聘、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落户温州,对温州而言既是荣誉,也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改革需要想象力,也需要执行力。新的蓝图已经绘就,就看如何付诸行动。最近我们正在筹备下月召开全市民办教师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民办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我们将不遗余力推进这次综合改革,让政策落地,让政策开花结果,办好改革试点,办出优质资源,把全国试点做成全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