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财政原则
论“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财政原则
综观东西方财政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 总的来讲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政府理财观, 其一是我们熟知的量人为出, 其二是近年来逐渐为国人所认同的量出为人。而我国财政政策的发展将会是“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相结合。
在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理论和实践中, 一贯坚持的是“量入为出” 原则, 努力避免支大于收, 出现财政赤字, 这无疑是符合国情的。对于“量入为出”的理解,狭义的理解为:在既定的预算收入范围内安排支出;广义的理解为:在可能的预算收入范围内安排支出,将债务收入等因素考虑进去。迄今为止, 我国政府在公开的文件与法律中, 仍坚持了量人为出的理财观。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这一理财观已攀露出诸多与现实矛盾的方面。它是传统财政体制的产物, 带有很强的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色彩。因为这个原则是在一国自我封闭的条件下实施的。它立足于国内财政收支的自我平衡, 同对外开放体制下的举借外债制度及同国内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国债制度, 从本质上来讲是相矛盾的.“量出为入” 与“ 量入为出” 不同, 它是以财政支出来框定和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它要求以财政支出规模和增长速度来决定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 优点在于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来积极主动组织财政收入, 是一个没有钱, 想方设法搞钱也要办事的原则, 也是一个大胆开拓进取, 打破常规走路, 敢冒风险的激进原则。它是对那种“ 既无外债, 又无内债”的传统财政体制的否定, 同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全方位开放的对外经济体制也是相协调的了但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即由于财政支出具有极强的刚性,而财政收入又具有很大的弹性和软性, 因而容易导致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差额拉大, 出现财政赤字。
而对于“量出为入”的财政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量出为入”越来越具有可行性。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大方向,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法治化的政府已成共识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 尽管仍需考虑我国转轨时期的特殊性, 但前瞻地看, 政府职能范围将主要锁定在弥补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界限之内, 相应地, 财政支出的范围和数量有条件得到明确, 量出为人首先在技术上可行。其次,随着企业、家庭、个人等市场主体的角色到位,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对政府财政行为的关注与监督程度也呈上升之势,“量出为入”将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正在深人推进的以公共财政为导向的各项改革, 也将从强化管理的角度使财政收支在一个规范的、受到严格监督和约束的框架内运行, 因此“量出为入”将会得到广泛的推广。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 并不是两个截然对立、根本排斥的原则。它们具有统一性和同一性,即它们都是财政收支的平衡原则,都以财政收支的平衡为目的,只不过“ 量入为出” 是以财政收入为基础来组织和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 而“ 量出为入” 是以财政支出为基础来组织财政收支的平衡, 尽管基础和出发点不同, 但要达到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因此,“量入为出” 与“ 量出为入” 不仅可以在结合运用中有所侧重, 也可以交替运用, 切不可死抱一个原则永远不放。当前,我国正处于财政连年赤字时期,应以“量入为出”主,有助于较快地消除财政赤字, 以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待我国财政状况根本好转, 出现财政盈余时, 为了促进经济的振兴和腾飞, 便可采用“ 量出为入” 的原则。两个原则的相结合以促进我国财政收支的平衡与经济的平稳发展。
第二篇: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姚 桓
2015年06月11日16:4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完成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重大意义。
一、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解决了在中国特殊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独创性经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特点是:中国革命特有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使得党内工人成分很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在党内居于多数。这就带来了党在受到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情况下保持先锋队性质的严重问题。思想建党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来的。思想上建设党的认识发端于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77页),如果说毛泽东在这里仅是提出问题,他在1929年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中已经做了回答:“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如果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同上,第85页)这是对思想建党非常明确的表述。可贵的是,会议第一次以决议方式提出错误思想的表现包括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等,指出了以思想建设克服错误思想的各种具体举措。古田会议决议可以看做中共早期思想建党最重要的文献,无疑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萌芽。
在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指引下,红军和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在探索中前进,经验日益丰富。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整风,是思想建设的光辉实践,延安整风通过批评自我批评的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并强调把思想建设成果体现在行动上,外化为作风。延安整风标志着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成熟。以此为基础,七大上刘少奇做的修改党章报告,系统阐述了“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首要任务”这一毛泽东建党学说基本点,标志着毛泽东建党学说达到成熟。思想建设的理论立足于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党内主要矛盾本质上属于思想斗争性质,即无产阶级思想同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这一矛盾可以而且必须用思想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二是先进思想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教育、引导具备革命理想但又有错误思想的农民和知识分子。由此决定了思想建设的要旨,即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以严格的党内生活为保证,通过思想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使大批有革命要求的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对于中国共产党注重思想建设的独创性做法,共产国际在相当长时间内并不接受。周恩来回忆:“共产国际的一切决议,提到无产阶级的领导 就是同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 1940年我到共产国际去,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开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周恩来选集》上卷 第178、179页)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通过思想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在落后的农村环境下,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史上的瑰宝。
应该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也有制度建设的尝试。一个重要成果是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党内生活一系列法规,包括,《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和《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制定这些法规的直接出发点,是总结张国焘事件的教训,加强党的团结,使党内生活正常化。从历史发展看,这些法规也确实发挥了长远的指导作用,为以后党的制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总体上讲,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制度建设是很不成熟的,制度内容不够具体、详细,党内生活许多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已有的一些制度规定也比较粗糙、空泛。这是当时残酷紧张战争环境和思想认识局限造成的缺憾。
二、提出制度治党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制度治党思想推动了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改进和创新
随着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党内各项制度,以使党和国家工作在制度基础上规范化、正常化。1956年党的八大对此有所探索。八大在民主集中制和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做出了若干规定,其价值取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八大时党执政仅有7年,对于认识执政党建设规律来说是太短了,党只有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还没有经受曲折发展的教训,而只有成功经验而无教训就不是完全的经验。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许多问题尚未充分暴露,中国共产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主要来自借鉴别国经验,自己缺乏切身感受。这种历史的局限性反映在认识中,就是全党对于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极端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对制度建设的艰巨性及制度可能遭受的破坏缺乏思想准备,当时制定的一些制度操作性较差,更缺少保障性措施。加上八大以后国内外风云变幻,党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许多制度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尤其是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党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3 页)历史的代价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通过总结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因此要防止发生类似“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一些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同上,第333 页)基于此,他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同上 第333 页)应该看到,邓小平提出制度问题,不仅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也反映了进入新时期为现代化建设而进行改革的需要。他明确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同上,第322 页)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
以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的思想为指导,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展开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根据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党现状,必须把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这一时期的党内的制度建设,从内容看,就是以党章为依据,围绕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个核心制度进行的,并涉及党内生活方方面面。一个特点是强调在坚持党的根本制度的指导下完善具体制度,通过加强保障制度,确保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得到富有成效的贯彻落实。其中最重要的有:1997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颁布,确立了处分违纪党员的统一标准。2000年6月,中央颁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全面规划、整体推进新阶段。2002年7月,中央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标志着领导干部选拔工作向制度化、程序化迈进。2004年10月,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并且先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对党员的学习权、讨论权、知情权以及申诉权、控告权作了制度性规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这一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又一个重点在于完善党的监督制度和反腐倡廉制度。200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了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等内容。2005年,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刚要》,要求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科学机制。2007年7月,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助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将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纳入到规范化的轨道。通过一系列建章立制工作,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了以党章为依据、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涵盖党员民主权利、干部人事工作、干部廉洁从政、党内监督、纪委查办案件等党内生活各个方面。党内生活有章可循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执政党制度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相联系,使党内法规成为国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强调制度建设的重点是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是强调制度建设方面的顶层设计和长远目标,制定了《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法规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要求和法规体系建设内容。特别提出要在对现有党内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力争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使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使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使权力运行受到更加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使党执政的制度基础更加巩固,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制度建设新阶段。
三、强调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充实、发展过去的思想,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以辩证思维把二者统一起来
从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首要任务到强调制度的根本性作用,再到要求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非常善于总结经验,超越自我的先进政党。这里提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当然不是对前面两个重要结论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充实、发展了过去的思想;是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以辩证思维把二者统一起来,也是为了使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其中,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生命工程、灵魂工程。思想建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是党的建设的科学引领。以思想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优良作风,党的建设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共产党人才能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袭,具有强大、持久的精神追求;全党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发挥自己的优势。鉴于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种危险,思想建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
制度治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制度作为根本规范是刚性的、强制性的,对正确原则的落实有保障作用,对党内一切错误思想、不正之风有约束、纠正作用。尤其在规范权力运行、保证权力运行预期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有了一整套科学制度,党才能使党内生活在原则基础上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从制度上保证“权由民所附、权为民所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这一科学权力观的落实;才能真正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同样重要的是作为执政党,科学合理的党内法规体系对推动、保证依法治国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也是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在党的建设上的创造性运用。要求我们在认识上,不要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看做孤立的、彼此分割的两项任务,二者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前提和基础,它影响着、规定着制度建设的方向。实践证明,今天仍然有一个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党的核心制度——民主集中制来说,它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特有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如何理解党内民主,它与任何政党都有的民主程序有何区别?如何认识集中,集中为什么与专断不同?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怎样认识和处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民主集中制,这一系列理论、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靠思想建设来解决。同样重要的是,制度由人来制定,也要由人来执行;人的立场观点、思想觉悟对制度的制定、执行和保证至关重要。显然,离开思想建设和思想教育,人们在基本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制度是难以制定的,更贯彻不下去。然而,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思想建设、思想教育的成果都需要制度去落实和保证。制度治党则是在思想建党引领下解决如何建设党、管好党的问题,对思想建党具有不可缺少的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因为把思想的影响力转化为刚性的约束力,只能靠制度来实现。必须依靠制度对党员行为的刚性规范作用,也就是要发挥制度治党对思想建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实践一再证明,“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思想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起作用;也对那些尚能接受教育的人起作用;对那些完全失去思想道德底线的极少数人来说,教育是无济于事的。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作风建设、克服不正之风,党进行过多次集中教育活动,方向正确,力度不小,确实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过两个“抛物线现象”,即活动是“发动——高潮——回落”;群众心理是“希望——振奋——失望”,究其原因,是许多具体制度不够健全,歪风邪气留有生存空间,思想教育的成果未能巩固,随着活动结束,一些干部旧病复发,不正之风呈现反弹。尤其是在规范、运用权力方面。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可以概括为:“权由民所附、权为民所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可是,在实践中践行这样的权力观,仅仅靠教育达不到目的。公共权力权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也可能成为谋私的手段,权力的扩张性、腐蚀性很大,这种腐蚀作用与它可能带来的私利成正比,在缺少制约监督条件下,权力极容易导致腐败。所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单纯的思想道德防线是不够的,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另一方面,是不是仅仅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完事大吉呢?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属性,自觉接受监督,积极主动地用权力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在实践中体现权力运行的预期,也需要靠教育。从严治党所蕴含的高标准、严要求,既以严格的制度、纪律来保证,也以党员干部高度的自觉性去落实。所以,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必须结合,单纯的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都不能完全解决党内的各种问题。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不可分离的两大支柱,是完成五位一体任务的最重要的两个发力点、落脚点。思想是血肉、制度是骨架,使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如车之两轮,推动党的建设前进。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指导下,以思想建设和思想教育明确党的建设方向,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以系统、科学的制度巩固教育成果,保证各项党建举措的落实,特别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滥用权力行为和各种不正之风。二者的结合要通过科学的途径来实现。从微观方面说,许多地区、单位经验证明,要解决党内思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如“四风”),恰当的思路是:教育领先——查找问题——建章立制——形成机制。以教育解决世界观、价值观问题,在此基础上,查找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各项制度,明确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为党员干部行为设定边界。需要指出,建立制度也不能看做单纯技术性、程序性工作,要在建立健全制度工作中渗透深刻的思想教育内容。任何一项健全的制度都包括实体性、程序性、保证性内容,如何制定出来,要通过充分的民主讨论,澄清模糊认识,使广大党员干部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产生执行、维护制度的高度自觉性,这本身就是教育过程。有了健全的制度,还要解决落实问题,即在制度基础上形成机制。机制是以制度为依托建立的有明确目标、落实方法和保障措施的工作系统,是执行制度的方式。健全机制,就是确立目标后,实现各项制度的相互衔接和配套,并解决动力源问题。有了健全的机制,思想教育启发的自觉性和制度提供的外在约束性相结合,就会产生聚合效应,从严治党的要求就能落实。
作者: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原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5期
第三篇: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
关于自身与企业相结合发展小论
首先,个人只有在相当的环境才有发展,企业也只能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中前进。个人是指组成集体的最小单位,是企业的一份子。而企业是一个大集体,个人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所以,个人与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就这几个月我的工作结合自身与企业发展的原则,总结如下汇报。
第一,关于沟通,销售
一件货品的售出,是离不开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沟通的。只有当顾客信任你,才会消费。企业给我们一个展示的平台,那么我们该做的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充分的发挥自己,在销售这一块,利用企业在产品,市场等的优势,对顾客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销售的增进。公司在产品定位上是特产,川渝一带市场份额占有较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么公司个人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向客户展示,推荐,这样可以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样,营业员的素质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售。
第二,关于管理
一个好的企业需要一群优秀的管理者,就如同一群勇猛的士兵需要一
个睿智的将军,如果一个企业光有一群优秀的员工,那么决策上的错误可能会使这个公司走向绝境,反之,如果只有英明的领导,那么各项指令执行的不到位,等于是空。这就要求公司的个人与企业同时发展,企业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所有人配合。才能走向一个正确的目标 第三,关于企业宣传
再好的东西,有人知道才是好的,没人知道是没用的,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好的宣传策划,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个企业的品牌文化,特别是对于一个经营带有一点文化产品性质的企业,好的宣传,策划更是必不可少,举个例子来说,王府井店,货品最全,人员到位,交通便利。为什么有很多顾客下来的时候都会说不知道有这个店,不然就在这里买了,这就是宣传的不到位。这跟时候,优秀的服务,对顾客充分的推介,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这就是企业个人与企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四,关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好的企业,不可能只是在一个区域重复着同样的事,肯定会走向更多的地方发展,这样,就需要优秀的员工个人起到开荒者的做用,公司的在市场上的巨大优势和个人拼搏相加才会有新的市场的诞生。
综合上述几点,第一,关于销售,就本人在王府井的几个月中销售还算可以。对销售也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相信销售方面不存在问题。第二,关于管理,本人没有很好的管理经验,但是相信在领导的带领下,也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第三,关于企业宣传,宣传需要沟通,关于这点比较自信,与人沟通是每天都做的事,与人交流时促进合作的一个基本,最后关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不知道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计划,但是相信在几位领导下,公司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林涛
11年元月
第四篇:论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作用
论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作用
摘
要
详细介绍了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作用的关系。因为现实市场并不是完全理想市场,它由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问题,就需要政府这样一个具有外部强制力的机构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调节;而政府解决市场失灵引发的类似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
首先对市场失灵做了多层次剖析,从市场失灵的含义出发、原因的分析、它的表现形式,再到政府的财政职能,引出了政府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职能的发挥对市场进行调节,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从而趋近最合理、最优化的配置,使整个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政府;市场失灵;财政职能;资源配置
1.市场失灵
经济学中把所有妨碍人类经济活动进入帕累托最佳境界的各种原因统称为市场失灵。或者说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会边际成本,而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正因为这些现状的存在,才要通过国家财政只能这一个杠杆调节这些问题,从而有助于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1.1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一方面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严重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最佳。另一方面又表明社会经济交易处于不均衡状态,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未达到最优状态,而需要政府的调节。
1.2市场失灵的原因
1.2.1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促进市场的活跃性,但是竞争的局限性在于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由于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因素而产生了垄断。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而市场又存在垄断,垄断造成的后果: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寻租行为等。正因为垄断的存在,市场就不可能处于完全竞争的结构。所以市场就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它就有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2.2公共产品
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简单地讲,私人物品是只能供个人享用的物品,例如食品、住宅、服装等需要付费的。而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非排他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无需付费。例如国防就是公共物品。它带给人民安全,公民享用国家安全时一点都不会影响公民乙对国家安全的享用,并且人们也无需花钱就能享用这种安全。正因为这些公共产品的存在。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就不一样了。整个市场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市场经济。
1.2.3 外部经济效果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以互惠的交易为基础,因此市场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同金钱有联系的利益关系。例如,甲为乙提供了物品或服务,甲就有权向乙索取补偿。当人们从事这种需要支付或获取金钱的经济活动时,还可能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其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然而,无论有益还是有害,都不属于交易关系。这些处于交易关系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被为外部影响,也被称为经济活动的外在性。例如,建在河边的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对他人造成损害。政府会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在税收上会调节。从而也影响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除了政府外这些企业对人直接造成的影响而对其赔偿也会影响厂商的成本。相反对人类的身心发展有益的企业或者新型企业政府会给其优惠或者补贴,从而也会影响其成本。这种影响就是工厂生产的外部影响,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害时,就称之为外部不经济;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益时就称之为外部经济;它直接影响着厂商的成本,从而影响市场经济活动。
1.2.4非对称信息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因各种因素而收集的信息是不同的,出于某些目的一些人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从而损害正当的交易。这些欺诈现象会严重影响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若政府不能及时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那么市场难以正常运转。因为存在很多的认为因素影响的市场竞争的绝对化,所以市场也不是真正的完全化的。
1.3市场失灵的表现
1.3.1.失业问题
(1).竞争的失败和市场的垄断形成,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很多的企业迫于此而破产,失业压力也增大。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条件。
(2).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另一方面从宏观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劳动者的失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满足了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但失业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资本追求日益扩张的市场与消费的需要。
1.3.2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从失业人口的增多,依赖社会公共资源同样也增多。例如国防、公安、社会福利.医疗等等占用的公共资源就加大。当然这不仅仅是失业引起的,可能还有很多原因。但是对于市场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而公共产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产品,它的满足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就有可能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1.3.3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 自然资源包括: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种类、矿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等。而人类随时都依赖于公共资源,如渔民捕鱼、牧民放牧、煤炭的发电、与树木有关的生活用品。以江湖河流这些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这类资源既在技术上难以划分归属,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归属。正因为这样,由于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有时尽管使用者明白长远利益的保障需要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但因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供制度规范,又担心其他使用者的过度使用,出现使用上的盲目竞争。
1.3.4影响区域经济的格局
各地区的市场机制不一样,自然资源,发展程度、经济条件存在着差异。地区经济的发展越高,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以发展当地经济。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各区的利用资源的程度不同,使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也会出相互损害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负外部效应:江河上游地区林木的过量开采,可能影响的是下游地区居民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影响各区域的经济格局。
综合上述两个原因,可知外部负面效应也很明显,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
1.3.5贫富差距加大
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一方面,资本拥有越多者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消费拉动经济的这种作用会缩水,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1.财政
2.1财政的定义
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2财政与政府的关系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财政是一种政府行为,财政的主体是政府(或者说国家),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政府是财政分配的组织者和主持者。财政包括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国家财政职能是指中央政府财政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其对象是全社会。
3.财政职能
3.1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它能通过税收的杠杆,缩小贫富差距。在各种不同的财政手段中,实现再分配的最直接的手段有:
(1)、税收转移支付,即对高收入家庭课征累进所得税并对低收入家庭给予补助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从而缩小因市场失灵造成的贫富差距。
(2)、用累进所得税的收入,为使低收入家庭获益的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为公共产品的供应提供更好的资金链,同时也是社会突发事件的有利保障。
(3)、对主要由高收入消费者购买的产品进行课税,并同时对主要为低收入消费者使用的其他产品给予补贴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黄金首饰、化妆品高档酒水等都实行较高的消费税。
(4)、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使低收入者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同时给予低收入者福利补贴。这样既有利社会的稳定,也有利市场经济市场的发展。
(5)、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这是调动劳动者劳动积极。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劳动者的素质,既能在机械化的市场经济中占一席之地。
3.2资源配置职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方式来实现,即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市场机制失灵的时候,政府机制发挥其作用,调整市场机制的被动性。
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因为,在经济体系中,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数量有时是过度的,有时是不足的,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表现在对市场提供过度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进行校正,而对市场提供不足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补充,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也能有效的调节各区域经济的不协调。资源配置只要表现在以下:
(1).财政可通过采取转移支付制度和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地方封锁和地方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信息服务等方法,促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2)、财政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许多新型行业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它需要政府为其提供一个平台,通过产业政策指导和集中性资金支持,防止规模不经济的产生。对于优良企业,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相反,对于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破坏资源等行业,可以通过税收或其他方式进行调节。
(3)、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商品,提供公共商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一般以税收等形式筹措资金,以不损害市场机制和秩序为原则,提供公共商品。
3.3经济稳定职能
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平衡国际收支是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的三个方面。
(1).充分就业,也称作完全就业,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指的是除了正常的暂时不就业(比如工作转换等),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适的职务,没有浪费现象。虽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就业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收入,对人心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2).稳定物价水平,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物价稳定同时标志着社会总体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时常流通的货币供应量与市场的货币量的基本适应。
(3).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发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正因为国际收支的重大作用,平衡国际收支就显得极其重要。
综合上述三方面,要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就必须采取相应抉择政策,即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即时变动财政收入政策。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3.4经济发展职能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所谓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无法推卸的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所以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实施的各种政策都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4.结论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而市场失灵是广泛存在的,市场不能完全的主宰或者应变各种问题,证因为这样就很需要政府这样一个具有外部强制力的机构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调节;政府解决市场失灵引发的类似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主要通过财政职能的发挥;而财政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是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一个纽带。政府通过行使财政职能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的配置及收入再分配,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将市场失灵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向最优配置标准靠近,保障市场各方面有序进行,稳定经济发展。
第五篇:论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共)
在我国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都是这一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按照《政协章程》的规定,发挥出来的监督作用,是其它形式的监督无法代替,也不可能代替的。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各有特点,若将两种监督科学有机结合,定会相得益彰。
一、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互相监督。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在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有: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向党委和政府提出议案;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政协委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等。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政协的民主监督同为政治监督,表现形式也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意见、批评、建议。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主要是政党间的监督,除了对国家层面的监督,对各级党委依法执政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都可以进行监督。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已明确提出:“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任务。
政协委员来自于人民,来自于社会各界,来自于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在政治上和民意上有着广泛的代表性,政协的民主监督更强调以委员为主体履行职责的重要性,不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做出决议的形式进行监督,因此民主监督的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同时还具有很大程度的公开性,民主监督是政协组织的重大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协的职能,特别是“民主监督”这个独特的职能、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二、新闻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社会主义的重要形式,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时效快、成本低、震慑性大等特点,能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出权威的声音,同时把能为法规宣传教育及警示教育营造舆论监督氛围,舆论监督是新闻单位的资源优势,新闻媒体及时向群众国家做出的重大决议,重要会议内容以及相关情况,同时新闻媒体还可向广大群众揭露贪污腐败内幕,报道人民关注的国计民生问题,这些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就此次汶川大地震来说,各大媒体对受灾地区的情况全程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灾区情况,各地区的救灾物资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四川受灾区,同时传到的还有全国人民对他们的真诚的慰问、关怀和鼓励。各地的祈福方式令人感叹不已,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是媒体让我们的心离得如此近。
三、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
民主监督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各具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运行规律,但也有联系,如果运用政协组织优势和新闻单位的资源优势,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工作,传送他们的心声,直抒他们的诤言,两个监督定会相得益彰,让我们的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加强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扩大民主监督的参与面,将它扩展到一些重点领域、重要部门;
二、邀请民主党派参与一些专案、要案的审定,在审理案件时,邀请民众陪审团出审,更能体现出审理过程中的公正性;
三、聘请民主党派有关专家、学者参与预防腐败政策研究,充分利用民主党的派超脱性,更大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不断创新和完美预防腐败的各项制度,实现预防腐败工作规范化和法治化;
四、加大民主党派在重要部门的实职任用和参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