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三次年会交流论文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白德位 刘美珍 高福宁
[摘要] 创新是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本文根据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服务现状与自身的特点,从服务理念的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环境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关键词] 服务创新;图书馆;高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实用人才,这类人才既有大学层次的专业知识,又拥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法,根据这个目标,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创造性地开展读者服务,本文结合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邢职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和特点,谈谈该馆在构建新型信息素养的综合教育环境,使之成为学术交流、素质教育及文化休闲场所等方面是如何为广大师生提供创新服务的。
一、服务理念的创新
先进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想基础。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读者工作的服务环境、服务手段的变化,其服务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邢职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读者进行,即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理念。并通过每周一次的集体培训与自主学习,使图书馆员统一与坚持新的服务理念,不仅从思想上而且从行动上,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图书馆形成团结奋斗、积极向上的良好馆风,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学习、服务的需求,促进读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服务方式的创新
1、营造更好的学习空间
再好的服务理念也需要有空间来实施。良好的学习空间是图书馆得以不断服务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邢职图书馆位于学校的中轴线上,坐西朝东,周围是绿地,交通便利。图书馆为5层框架结构,高24米,建筑面积18370平方米。建筑外型气势雄伟,美观大方,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底层古拙敦厚的石墙,馆周围的绿化区,馆前的喷泉、花坛、荷塘,既显得古朴典雅,又散发现代气息,令人赏心悦目。全馆设有9个书库、16个阅览室、6个研究室、1个报告厅、2个展览厅。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为读者提供了良好信息服务的前提和保障。
图书馆分为静区和动区。静区包括阅览区和个人研究室;动区包括学习共享空间、文化休闲空间。阅览区,为读者提供了安静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在这里读者不仅可以自由的徜徉在书海中,还可以享受着图书馆无微不至的服务。个人研究室,是为了满足个人研究者对安静环境的需要而设立的。配备有电脑、网络接口或无线网卡、书桌、电脑桌、椅子和耳机,并可提供深层次的一对一的研究帮助和培训。学习共享空间是邢职图书馆为满足读者团队学习和研究而提供的场所,分布在几大阅览室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个人的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就显得身单力薄了,它需要团队合作、协作才能去完成。学习共享空间的设立,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集体学习和讨论的需要,为志趣相投的同学或课题组人员提供一个隔音的讨论空间;另一方面可以用作小教室,由馆员以教学的方式小范围地向学生传授信息技巧,也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探讨课题使用。文化休闲空间,分布在图书馆的大厅和走廊上。当前,学生不是不爱学习,而是缺乏激发学习兴趣的空间,文化休闲空间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图书馆一楼设有文化艺术长廊,每个馆藏悬挂着艺术挂画,让读者进入图书馆就感觉到浓郁的文化氛围,激发起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图书馆的一楼开设了咖啡厅,提供茶点、轻音乐,阅读中可适当放松休息,与人交流聊天。
2、电子资源服务
为了跟踪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本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邢职图书馆除了加大重点图书的采购(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等)以外,还根据本校的品牌专业建立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与加工等特色数据库,与此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与校园网连接的任一台微机登录图书馆主页浏览查询内容丰富的电子资源,如:书生之家电子图书(包括文学艺术类、计算机类、生活百科类、社会科学类)、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美星外文电子图书、维普考试题库、河北高校数字图书馆、CNKI系列数据库(其中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图书馆文献集成管理系统。并且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使读者通过最少的步骤,就能获得所需要的多种分散的服务,大大节省了读者的时间,提高了文献查询和利用的效率,给读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方便,也体现了邢职图书馆“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同时,图书馆以读者需求为核心,以知识为单元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通过手机短信服务等多种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了用户对信息获取的实效性、个性化的需求。
3、专业群馆员服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读者对自身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新知识和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并且随着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不断发展,需求就更加强烈了。邢职图书馆积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适时推出了专业群馆员建设计划,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信息资源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学院的示范性建设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图书馆根据学院的专业建设划分了六大专业群服务区域,其中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与加工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建筑装饰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中每个专业群配了三名图书馆兼职馆员,他们不仅为这些专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还在自身能力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参与专业群建设项目。在专业群服务中,图书馆不断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和特色性,积极提高服务的技巧和水平,扩大专业群服务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同时,邢职图书馆把专业群馆员服务延伸到了服务需求程度并不高深、但最容易产生效益的学生读者,引导他们认识各种信息源以及探索、评价和使用各种信息,提高他们查找信息和专业信息的综合能力。
4、建立了特色馆藏服务体系
现阶段,高职高专图书馆馆藏可以不求多,但必须在馆藏特色上下功夫。有限的经费、有限的馆藏空间可能对建设规模化、系统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却影响不大。因此,高职高专图书馆馆藏要突出实用性、专业性,要构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馆藏体系,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邢职图书馆以“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为宗旨,藏书体系建设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和宗旨展开。根据本校的特色专业建立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与加工等特色数据库;为了减少读者在馆内为寻找文献而来回走动的时间,书库的藏书,按照学科体系、分类、文种、文献类型进行典藏;为了保证文献的完整性,使所有文献都能供读者随时查阅,图书馆设有馆藏阅览室、外文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
5、开展了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邢职图书馆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从细节做起,让管理与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安静、舒适的图书馆大厅、休息区和走廊摆放着供读者休息和学习的座椅和桌子,使读者走进图书馆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了克服经费的不足,同时,也为了使大家“互助友爱”的传统发扬光大,图书馆成立了“诚信互助书苑”,同时为了鼓励大家行动,图书馆规定:捐赠图书文献5本以上者,图书馆按规定发给赠书者“捐赠图书荣誉证书”;为了方便读者还开设了一些自助服务,比如:图书馆大门口设置了24小时还书箱、存包柜、便民箱(白纸、笔、像皮、针线包等),电子阅览室内配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对读者遗失图书的赔偿,采取只要能买到原书或是类似的书均可的处理原则;每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无一不体现了邢职图书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和 “尽可能有利于读者,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 的办馆原则。
6、全方位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除了开设文献检索课以外,图书馆利用学术报告厅和电子阅览室开展图书馆系列讲座。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体,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知识讲座。同时,利用网络的便利,开展读者咨询和信息素质教育,比如网络会议、网络讲座、网络交流活动等等。通过自然的讲授和自由的交流,培养读者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三、服务环境的创新
图书馆服务环境的创新体现在突出文化和艺术氛围。
1、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建设
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设在一楼大厅,由图文信息工作站、艺术长廊与书画室、学术报告厅、咖啡厅组成,集图文信息浏览、文化艺术交流、学术交流、业余讨论及娱乐休闲为一体,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艺术氛围的学习、交流和休息的空间。
1.1建设图文信息工作站
在原来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在图书馆一楼新建图文信息阅览室(工作站),可以同时为130名读者提供图书馆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检索、浏览,还可以不定期举办有关信息检索和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和实训,提高读者信息素养,既为读者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又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1.2咖啡厅,用于读者休息和交流的休闲场所
在图书信息工作站的南面建成咖啡厅并开始营业。提供咖啡、茶水等餐饮服务,并播放轻音乐,为读者提供一个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1.3建设艺术长廊、书画室
在咖啡厅对面建设艺术长廊,四面墙围成一周,墙上镶挂学生设计的艺术作品,墙前面的展览桌上摆放学生设计的各种包装盒、包等小饰品。根据需要,艺术长廊还可以为校内、校外的名人提供个人作品展和专业作品展。书画室是为爱好书画的读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还可以不定期邀请书画名家或老师来指导。艺术长廊和书画室即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又浓厚了图书馆的文化艺术氛围。
1.4学术报告厅
2、图书馆整体文化氛围建设
2.1阅览室、自习室、书库、楼道大厅摆放绿色植物,墙上都镶挂艺术画 这些作品都是经学校和图书馆的艺术专业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的摆放也是由专业小组设计的。
2.2楼道大厅、走廊都摆放供读者学习和交流的书桌和椅子 2.3文明标语和指示牌
3、图书馆特色文化建设 3.1校史展 3.2服装展厅 3.3诚信互助书苑
总之,为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需要,图书馆不断地更新与改进管理模式,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图书馆事业才会更加蓬勃发展,才会更好地为读者学习、阅读和科研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参考文献
[1] 燕姣云.长尾理论:高校学科馆员服务理念创新的基石[J].图书馆建设,2010,(3):56-59.[2] 王韦力.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信息,2010,(1):1059.[3] 于文莲.基于新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0-92.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白德位(1955-),男,河北柏乡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
联系电话:0319-2273164 *** 电子信箱:baidw@163.com 联系地址:河北省邢台市钢铁北路552号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刘美珍(1973--),女,本科,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高福宁(1978--),女,本科,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第二篇: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国办,国家示范性高职,高职“211工程”院校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国办高校,是高职院校中的“211工程”院校。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原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002年移交河北省成为河北省直属管理的省属国办高校。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是高职院校中的“211工程”院校,是国家第一批确立的“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院校”。六个第一:
——军队第一所与地方联合办学的高等院校;
——国家第一所正式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院校;——国家第一批确立的“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院校”;
——国家第一批验收中央财政支持建立的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第一批通过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试点遴选的院校;
——国家第一批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http://
第三篇:朋辈心理辅导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与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方法探索——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 要:文章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的“三级五层”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例,着力探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为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高职院校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产生背景
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日显突出,20世纪60年代,为弥补学校内专业心理咨询人士不足带来的工作被动,美国一些精神心理健康学者探索高校内非专业心理咨询的改革,在校内设立朋辈辅导机构,选拔部分学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充实到心理咨询队伍中,并通过他们向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在我国,因为受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朋辈辅导在我国高校内开始受到重视。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数及在校生数均占全日制普通高校的50%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承担着不可低估的历史重担。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普通高考本科线以下的学生和“三校生”(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相对普通高校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个性突出,桀骜不训;自我中心,责任缺失等特点。
我国高职院校虽也有按照一定比例(5000:1)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要求,但从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随着“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理念日益成为共识,这样的人员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各高职院校的日常教育和辅导工作的需要。为弥补这一不足,在借鉴国外高校的一些成熟做法基础上,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始推行“朋辈心理辅导”的做法——即选拔一批具有一定兴趣爱好和责任心的学生,通过专业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和考核,以协助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及作用
高职院校的朋辈心理辅导是区别于专业心理辅导的一种方式,指的是受过一定培训和考核的非专业人员,义务从事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等活动,又称“准心理咨询”或者“非专业心理咨询”。在这一心理辅导方式中,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关系较为亲密,年龄或层次相当,因而具有义务提供帮助、过程互动较好、帮助充满友谊、辅导简便有效等特点。
朋辈辅导中的“朋辈”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朋”即“朋友”,是指有参与辅导双方是曾经有过交往的,或者比较熟悉,甚至可以使知心朋友,是值得信赖的;“辈”即“同辈”,是指参与辅导双方年龄或者层次相当,他们相互之间的生活方式和阅历相近、人生观和价值观类似、关注的问题或兴趣爱好相同,容易做到同感和移情。
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适度延伸和有益补充,具有覆盖面广,发现问题及时,能防患于未然,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等特殊作用。它让受帮助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心理安抚和解脱,让辅导者在帮助他人的活动中得到价值认同并促进自身成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朋辈心理辅导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人的社会化是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化进程中,人们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从个体视角来看,社会化是一个个体与其他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客观因素中的“同辈群体”亦称“同龄群体”,指年龄与社会地位相似的人结合形成的群体,如同学、朋友、同伴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沟通属于非正式沟通,相对于正式沟通具有形式灵活随意、传播速度快、容易接受和采纳等显著特点。他们成长于相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有相似的价值观,趣味相同,感情融洽,情绪易相互感染,行为易相互模仿,他们强调参与者的平等和一致,同心协力,相互容忍。这种同辈群体的影响力常常高于家庭、学校和教师、父母,影响着个体社会化的各个方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四、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探索
第四篇: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2009年2期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分析了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提出了如何科学有序地推进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创新与发展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高职院校具有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双重身份,作为科学文化与职业技能的传播主体,是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凸显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创新基地,它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在高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被国人提及并重视,它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文化产物,具有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才得以明确提出并有不同的诠释。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大学校园及其中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现出的一种文化气息、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应该囊括人类的智慧与文化的精华,也应该囊括学校的各项具体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的各个环节,既有隐性的表现,又有显性的表现,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在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内,在创新中发展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既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在具有校园文化的共有属性的同时,还具有其独特的内涵。
(一)文化载体要传递职教特色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载体主要包括校园各类建筑、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体育设施、宣传设施、校园环境等,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校园内每一个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和理念。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建设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如我院在校园内树立以1960年版一元人民币正面图案,我校毕业生全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雕塑,展示我院悠久的历史和办学特色,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们置身校园时,单是这些附加建筑传递的历史信息,映射的人文精神及其所构成的文化氛围,亦可以起到催人上进、令人奋发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校园设施自然会实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真正形成和谐校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考虑到历史、现状、发展等特点,在设计上注重突出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办学特色,在建设中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文化积淀是内聚力建设之源
文化积淀是反映高职院校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文化传承意识状态,是学校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工作互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为所有成员所共识的一种群体意识。文化积淀及其表现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犹如一个人的秉性,是学校的灵魂,这是激励大学所有成员奋发向上的精神源泉,是大学社会主体发展的行为方式,是校园文化的内聚力之源。校园文化积淀的生成源自学校内部,具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这种色彩使得各所院校各有特色,避免了学校千校一面。学校的特色,不仅仅是教学、办学和专业上有特色,还要关注它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形成自己的个性。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淀和传承会鼓励自己的所有成员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影响大学生对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与校园文化相近乃至相吻合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校园文化积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思想文化,是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思想观念。这种校园思想文化自然会使师生员工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潜移默化。使教师能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让师生都能自我教育、自我创造,自然而然地塑造和发展自己,从而养成与学校的思想文化一致的思想文化素养。第二是感情纽带,是广大教职工对高职院校的归属感和眷恋。第三是校园风格,包括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歌、校徽等等,是校园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第四是凝聚力。每一种校园文化积淀形成的核心都有一定的凝聚作用。它无时无刻不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激励学校所有成员奋发工作的源泉。校园文化积淀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要素,它是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当中,由一代代大学成员共同创造、传承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和成为学校师生员工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办好一所职业院校一定要有很好的文化历史积淀。
(三)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
校园行为文化是职业院校的运行和互动的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终端。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学校人际关系互动等方面。它是学校办学理念及其操作过程内化到师生员工的思想过程和外化过程,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对学生而言,优秀更重要的是行为习惯;对学校而言,优秀更重要的不是事件的过程,而是一种风气、一种精神,也就是一种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只有被学校成员普遍认同,成为群体的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并显现为群体的行为,才能逐渐形成为学校的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首先是学生品格塑造功能。即引导、规范学生外在言行、提高学生内在修养、品性的功能。第二是指导科技文化的功能,即在教学、科研和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形成的文化氛围。一般情况下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都比较突出,所以在教育教学、实训实验、顶岗实训和能力培养等行为方面也相应要形成各自的特点。第三是指导高职院校文化交往的功能,即高职院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提高力学水平、扩大办学领域,通过产学研服务社会,通过组织师生到工厂、企业实习实训和与校内外学校的联合办学所形成的—种新的文化氛围。这些行为,对于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锻炼师生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走开拓创新之路具有重要作用。第四是引导学生消费的功能。大学师生是社会消费群体中—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业院校特有的消费意识、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指向等所形成的消费环境,形成其特有的消费文化。对许多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种全新的体验,把握不好消费就可能加重学生的家庭负担,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是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方面。第五是体现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力度。校园行为文化既是学校文明程度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
教育、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四)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校园制度是师生的行为准则,是校园内在运行机制的基础,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校园文化的传承引领,制度是根本。制度建设实质上是建设、强化、内化和形成行为准则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学校要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关注每一个教职工个体和活泼有序的管理环境,体现公开、公正、公平,促进师生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建设与其说是为了管理,不如说是为了校园的文化积淀。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是问题的关键。一些高职院校盲目模仿高校校园文化模式,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特色的一面。出现校园文化建设严重滑坡的现象,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职业院校人文精神积淀的滑坡、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缺乏具有鲜明个性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等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大多数学校重视和发展建设还远远不够,以至于校园文化的成长和发展比较缓慢,甚至会出现停滞乃至萎缩。
高职院校在大发展时期,人们往往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忙于学生就业安置,却往往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即使意识到了,其建设速度也远远落后于教学楼、体育馆和光缆等等。于是,外来文化,特别是商业化了的文化,如粗俗文化等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有迅速渗透入校园的趋势,且具有出奇的吸引力,很容易迎合青年学生,特别是在高职院校还没有达到校园文化自觉,有可能还要为之推波助澜。与当代大学文化建设相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显然都跟不上需要和期望,要使其能够真正体现出承担起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就要有意识地建设适宜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第一,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尚需进一步升华。2005年10月教育部周济部长来我校视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要求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性人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从社会到家庭、从教师到学生,却形成了一种仅重视“智育”的教育观念。对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认识不清,工作不到位。
第二,重教轻学,忽视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很多高职院校还未能真正落实“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更多的是单一的学校教学。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办学不仅仅是为了“授业”,同时也应该重视“传道”和就业。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学是硬任务。而将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归纳为课外活动,可有可无。抓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多,抓教师为主导的活动少,缺乏管理和引导。
第三,只重视正面说教,不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发展。学校可谓是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教育,正面说教的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少,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式的教育和氛围之中,缺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创新。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指导。由于认识出现偏差和客观条件限制等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校园文化建设很难纳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是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设施简陋、布局凌乱、品味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高校招生规模一再扩大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更是阻碍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
三、科学有序地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新模式,是高等教育事业当中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它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9所,占高校总数的61%以上。2007年,高职在校生为861万,约占普通高校的50%;招生283万人,约占普通高校的50%。院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是由原中专升格而来,因而校园硬件建设与软件环境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很多院校的设施数量少、条件差,校区分散,实验实训条件也比较简陋。学校各项事业的运行基本上是在过去历史的“惯性”的基础上逐步新陈代谢,新的与高职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样也迫切需要冲破过去历史“惯性”的束缚而重新塑造。校园文化具有把文明内化到人们的灵魂里、积淀到人们的思想中的强大育人作用。对高职院校来讲,面临学校条件有限,学生文化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的现实,只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培养出知识、技能和能力接近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更有其特殊性和迫切性。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就是选择、批判、适应、创造、发展和传承的过程,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亦如此。应该借鉴和吸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特色将其延伸、发展和创新。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高职校园文化同大学校园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以如何凝练和塑造学院办学的个性特色,则是校园文化实现的根本途径。学校在学科设置和专业特点的差异,表现出各个学院校园文化的不同。而校园文化缺乏个性,是校园文化建设滞后的具体表现,只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各领风骚。
凝练校园文化特色要与凝练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从长远来讲,办学特色是一所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办学特色内容丰富,如学科特色、行业特色、民族特色等,但一所学校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色应该是文化特色,这是一所职业院校的精神、灵魂和标志性特征。因此,凝练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突出和彰显办学特色,要立足于与本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继承和发扬本校优秀校园文化传统。
凝练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还要结合时代特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校优秀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在互动中吸取精神和经验,不断丰富本校校园文化思想内涵,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具鲜明的个性。一所学校从其建校伊始,就是在创造自己的个性化的历史。高职院校要善于从历史沿革中归纳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其途径、形式和侧重点应该结合自己的和周边的条件,找准学校的历史传承和校园文化定位,找准方向,发扬并彰显自己的特点。只有那些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自觉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自己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维的学校,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的风格,使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继承和创新性的特点。凝练校园文化特色还要得到学校师生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在学校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共识,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外显行为。同时还要引导师生员工以科学的精神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理智的态度选择先进的外来文化,在坚持办学特色和优化校园文化的前提下,繁荣学术、创新办学机制,邀广大教职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自由驰骋,将校园文化中传统的、现代的精华与外来文化中的先进因素交融、协调、整合、再造,保持并有所创新。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提倡领导者自觉身先示范
自觉就是不需要意志努力、不需要外部激励和要求,主动愉快地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行为。
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亦如此,要求领导者在对校园文化的本质、规律、价值的认识和定位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责在感性和理性层面上进行内化和外现。这种自觉自然会在全面、系统、科学和长远的基础上引导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领导者要做到自觉就必须加强学习,这是决策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学校领导若能自觉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结合国家宏观需求和学校自身状况,从创新办学理念、凸显科学理性等方面着手,必将推动校园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领导者还要着眼于校内全体人员,引导和培养全体师生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氛围。
良好的办学理念是指导一个院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高职院校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均比较短暂,短暂的历史既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会又带来了挑战。用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开放的观念体系做指导,凸显科学理性,在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的方针政策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汲取时代精神精华,铸造自己的人文传统,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管理、运行和习惯行为特色模式,就等于抓住了机会;反之,新学校创建伊始的随意、盲目和混乱也将会形成一个院校的风格和习惯,不好的习惯也是一种自觉。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规范的办学行为是良好开端和形成良好运行模式的根本前提。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全方位统筹协调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完成这项系统工程,既需关注整体构思、设计和实施,又要统筹校园载体、行为、文化积淀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使校园文化建设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和谐统一。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环境设施,属于物质文化。人际互动、学术关系、校内外合作、传承与创新习惯等等,属于行为文化,对历史与现实的不断思索、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是文化积淀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管理体制、校规校纪既是学校各种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又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是制度文化的体现。多形态的校园文化元素协调建设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处处体现着一个院校的整体特色和时代特征,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共进,并逐渐演化为群体的意识。理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强调良好的文化活动设施与浓厚的学术气氛的和谐;优雅美观的环境与师生健康心灵的和谐;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
(四)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汲取高校的传统文化精髓
高校校园文化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是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共同财富。大学是知识库、思想库和精神库的总和。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先进科技的普及者、社会文化的反映者。国内外高校历史性的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研究、学习和借鉴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用战略性眼光审视高职教育的事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战略一定要建立在对成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体现并汲取大学的校园文化价值追求和特质,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模式来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找准自己的方向,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
(五)校园文化建设要关注校园内的各种文化现象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无所不在,渗透性、传承性和发展性并存,校园文化也如此,它浸透
在全体师生的全部校园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也通过各种包括自发的校园文化现象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如体育文化、课桌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饮食文化、时装文化、寝室文化、甚至厕所文化等等,只要有师生出现的地方就有相关的文化现象,可谓无处不在。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多样性甚至自发性等特点,满足了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的需要,体现了他们成长过程吸收力强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各种思想潮流不断激荡、各种文化现象亦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不良和腐朽。只要有活泼向上、求新、求异的年轻学生,校园文化现象就会丰富多彩。校园内各种文化现象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又给理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动态管理的难度和要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有配合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功能”,稳定教学秩序的“约束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学习的“凝聚功能”,又有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融合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热爱专业、钻研岗位能力的“激励功能”。要注重借用各类载体,如校训、校史、校徽、校歌、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引导好大学生的自发的文化现象,使各类文化现象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精神食粮。总之,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件少有同类借鉴模式、正处于探索中的新生事物,所以影响和制约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会更多。只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服务。
第五篇: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国际交流越发密切,在我国加入WTO后,更对国外文化、信息流入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大量思想文化、思想流入国内,这使得国内社会环境变的日益复杂。另一方面,网络中也存在着大量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和当前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学生思想受到侵害,我国各大院校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主要手段。育人先育德,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是未来国家发展建设的核心力量,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本文将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现状与问题;发展与创新
报纸曾经是受众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一种媒体,是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人类社会现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网上可获取的信息非常丰富,又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上网发布信息,这对传统报纸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虽说传统报纸还不至于差到无人问津的程度,但是总的来说,发行量低、读者群下降、广告收入递减等实际问题,现已成为全球报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传统报纸的发展困境
(一)传统报纸的含义及其现状
传统报纸是不同于新时代媒体的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它因为自己有生俱来的传统优势,它运用纸张和传统的印刷方式来传播,它是一种比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更早的传统媒体,所以称之为传统纸质媒体。与新时代媒体的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合称三大媒体。它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
相比网络媒体,报纸的传播速度和互动功能明显不足。相比期刊杂志,报纸由于刊期比较短、每期的版面有限,承载的内容信息也就有限,篇幅短小使得报纸信息的深度、广度不足。报纸仍需要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相比期刊杂志的内容厚实和新媒体表现形式的斑斓丰富,报纸的内容和形式显得过于单薄和单一。简言之,传统报纸处在网络媒体和期刊杂志的夹缝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二)报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读者群老龄化,受众减少
如今,大概只有那些难以快速接受新媒体,或对报纸怀有阅读和感情的中老年人会有看报的习惯。报纸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读者群老龄化发展是整体趋势。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看报的越来越少,读者群日益老龄化成为纸质媒体走向衰落的一大隐患。报纸的忠实读者日益减少,甚至可以说“后继无人”。
2.内容被替代,影响力下降
新媒体的内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纸媒的内容,同样一个新闻,当纸媒还在排版或还没发行前,新媒体已经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抢先发布,而且内容开放、信息量大、及时发布,还具有互动性。纸媒是我国发展最早,最具有权威性的媒体,而现在很多热点新闻是网上先炒热,然后传统媒体才跟进报道的。更有一些纸媒在报道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时候,总是避而不见或者断章取义,有意或无意间的隐瞒事实,这使得纸媒的权威性受到读者质疑。相比之下,新媒体完全不受地点、距离、时间的限制,使受众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新闻信息。
3.经营陷于困境,人才流失严重
广告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国报刊广告刊例总额为234.39亿元,报纸广告同比下滑4.73%,2014年继续大幅下滑。广告减少使传统媒体的经营状态举步维艰,而人才流失则是传统报业的最大损失。从薪酬、发展空间、学习新知识等方面来看,传统媒体都缺少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更为糟糕的是,很多从业人员由于纸媒的江河日下转而投身于新媒体,导致传统报业的人才队伍建设雪上加霜。
二、新媒体的劣势
虽然新媒体依托网络发布信息,信息量广泛,但是这些信息繁多,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真假难辨,不便于受众对信息的选择。选择新媒体的受众是要有一定的电子设备,才能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同时,新媒体的电子设备需要的花费,远远高于报纸的价格;而且,网络电子设备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很难正常使用。
有一些会使用新媒体的受众,在长期使用电子媒体,会引起眼睛疲劳,而且,电子设备会带来辐射,这写辐射是对人体不利的,尤其是老年人受众和孕妇受众。加之我国的网络普及率还没有达到完善程度,在偏远的地区,很多人是接触不到新媒体的,无法获取信息的。
新媒体的自由性和广泛性,缺乏权威和公信力。这里既是新闻的来源,也是谣言的起点。新媒体定位不够清晰,相互雷同,缺乏各自特色。新媒体上有很多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等不健康的内容。新媒体在安全、信息的深度等,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媒体的要求。新媒体的劣势正好给了传统报纸的发展机会,报纸应在夹缝中积极寻求生存发展优势,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三、夹缝中寻求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策略
(一)报纸比网络更值得信赖
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需要一定的设备,而报纸可随取随看。特别是传统报纸凭借其专业的采编队伍,对重大事件及时、准确深入的报道,赢得了许多读者的信赖。例如《学子读写》,是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语文教育类周报,创刊二十年以来,在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省内校园里逐步树立起卓越的信誉和影响力,成为我国语文教育类报刊中的名牌。尤其是2015年以来开设的“鱼化龙文苑优秀作品选登”专版,受到读者和订户的喜爱。独特广阔的视野、权威准确的观点、清晰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低廉的零售价,使得《学子读写》享誉三秦大地。
(二)比期刊价格便宜且更为实用
报纸价格便宜且携带方便,是期刊杂志无法比拟的。这使传统报纸在新媒体时代保有自己的发展机会。迄今仍有一些人在阅读中会有剪报的习惯,他们根据自己需要会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读者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摘录下来,这样就无意间强化了报纸信息的储存性和重复阅读率。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长久以来养成的的阅读习惯,很多的老年人还是不习惯用新媒体的,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三)通过打造自身特色寻求发展空间
每个报纸媒体,都有其独特的办报宗旨,不同的报纸有着不同的特色,这是传统报纸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仍以《学子读写》为例,它是面向全国发行的语文教育类专业报刊,主要的读者受众就是校园里的广大师生,简言之,它的风格特点是聚焦校园。同时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不仅推出了电子版,还联合“鱼化龙文苑”建起了QQ群“读写化龙联谊会”,利用微博、微信等全面发布信息,通过融合新媒体、发展全媒体而备受欢迎。
另外,新媒时代对新闻人提出了更高标准的人才要求。传统报纸媒体要先发制人,需要的不仅是“四能”人才,更需要专业新闻从业人,能采访、能编辑、能写作、能摄影的既通才又专才的采编人才,及时更新和培养新闻工作着的专业素养和知识面,多与其他媒体工作者交流沟通;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品质的全能专业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盈.不同介质媒体的依存和发展[J].新闻战线,2010年(04).[2]李兹新.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J].魅力中国,2009(21).[3]倪玮玮.试论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意识转变[J].中国报业,2012(14).作者简介:
贾勇(1967―),男,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汉语言文学副教授,供职于西安外事学院,“鱼化龙文苑”创建者,现任全国发行的周报《学子读写》理事,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