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校合作搭建理论与实践新桥梁
检校合作搭建理论与实践新桥梁
7月28日,钟祥市人民检察院与中南民族大学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签约在钟祥市人民检察院举行。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杨骞、钟祥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天尧等出席了签约仪式。并分别代表检校双方致辞,通过检校合作推动检察理论纵向深度发展。
钟祥市检察院结合目前检察工作要求,在认真听取双方意见,深化交流之后,刘天尧、杨骞分别代表检校双方在“检校合作”协议书上正式签字,并同为“钟祥市人民检察院—中南民族大学检察发展中心”、“合作研究暨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揭牌,这标志着钟祥市检察院与中南民族大学检校共建工作的正式启动。
根据协议,钟祥市检察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法学研究、法律实务、教育培训、相关信息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大力促进业务发展、理论提升、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为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司法体制改革贡献力量。
钟祥市检察长刘天尧表示,检校合作是是钟祥院加强学习型检察院建设,依托高校人才理论优势,推动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交流提升的创新模式,也是实现检校资源共享、合作双赢的的重要举措。
第二篇: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目前,我们都很重视班级管理中的家长工作,但是,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我也经常“碰壁”,家长也怨言多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一直反思:问题出现在哪里?归根结底是由于沟通方式有问题。学校和家长本来是本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家校合作的作用也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但是家长工作却成为我们教师感到“头疼”的一项工作。一方面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有少数甚至是可能是根本对立的。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被视为掌上明珠,全家人围着他一个人转。对于孩子的教育,重了不是,轻了不是。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高、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家校联系,就成为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在与家长沟通时是这样做的:
一、我主要运用电话联系的方法,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变化,如实客观的向家长汇报,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协助我开展教育活动。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这些家长由于文化层次的参差不齐,所以在沟通时存在着很多障碍。反思问题所在,有如下感想:千万不要等孩子有错误的时候才打一通电话,这样的电话谁接到谁沮丧。把家长当作朋友一样,多发现孩子身上的可爱之处,借打电话的机会先表扬一下,鼓励一下,再针对孩子不尽人意的地方期待一下,家长一定会欣然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在和家长的交谈中一定不能毫不留情面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如“某某上课不认真,吃饭很不讲卫生,”、“某某这些方面很差”等。当然,如果家长已经认同了你,相信了你,你怎么说都没有问题,你怎么做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如果和家长还没有认同你,这时候如果和家长沟通不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没有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而采用“告状”式的谈话方法,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愿意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询问孩子在校表现,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我们,何不“善解人意”,利用QQ群沟通方式。我每天都会利用QQ群与学生家长联系,就是要让家长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子女是真的很关心,老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这些话不是要我们直接对他们家长说出来,而是要用实际行动真诚地表现出来。及时发布班级信息,沟通课程进展,宣传预防传染病、温馨提示天气变化、发送紧急通知,除此之外,我还在QQ群里将跟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在这个群里,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也就是创作者由这三方面组成。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通知他们我的做法,而是让家长参与到讨论,我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让他们发表看法,如果认同那我们就试行,在试行期不合适可以修改。家长可以随时提出更好建议。这样做,实现了我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班级QQ群的建立也方便我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有的放矢的进行调整,对我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促进家长、教师的深度交流沟通。
三、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要想办法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但是在理解的同时也要做到不卑不亢,不是我们的错也不能盲目屈从。
我和我的班上的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了三个学期,这短短一年半时间,与家长关系也都挺和谐。每逢学生“有事”(无论是发生在学校里,还是外出活动的时候,需要家长协助时,只要我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口信,家长都很愿意到学校来。其实,我们教师如果注意方式方法,积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就会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强后盾,甚至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三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尚学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在现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且占据了不可动摇与替代的地位,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学习还是娱乐中,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我们已经离不开它。在我以往的4年工作中无时不刻都在使用计算机。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联系的如此紧密。
在尚学堂培训的短短四个多月。虽说时间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它不但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Java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除此以外,我知道了什么叫团队,怎样和团队分工合作;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第一次让我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是受益菲浅的,在尚学堂培训短短的四个多月中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这对于我,乃至我以后人生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
这次陪训同学们表现不错,在合作开发项目中,每个人都积极参与。陪训是学习Java的重要而且是最快捷环节,有利于我们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就业筹码。
我把本次四个月的实训看作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实训和学习,我对java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清楚目前自己的不足。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投身实践”的必要性。
在这次实训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我第一次体会到Java工程师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也发现了很多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在实训的演示过程中,我对作为一名Java工程师注意的事项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基本做起。把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信这对我接下来学习专业知识会起到很有效的帮助,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以作为一名职业人的身份在这几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自我,向Java工程师靠近。
而经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如果是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否则,即费力又费时还做不好这个项目。因此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要和老师、同学、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陪训结束了感觉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我想这就是Java工程师的工作。我也体会到Java工程师成功地完成一个任务的那种兴奋,那种小有成就的感觉是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体会的。
总之,这次陪训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
第四篇:爱与责任搭建家校携手育人的桥梁
爱与责任搭建家校携手育人的桥梁
——富平县莲湖小学“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经验总结
教育是爱与责任同行的事业。“尽一份责任,实现家校真挚的沟通;送一份关爱,共创孩子美好的明天。”
学校教育需要社会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访是学校获得家长信任与支持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表现的重要渠道。随着2012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联合开展的中小学教师“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的实施和推进,在市、县教育局的部署安排下,富平县莲湖小学全面有效地开展了教师大家访活动,开创了家访活动的新局面。莲湖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公办重点小学,现有学生2183名,住校学生 845名,留守儿童 180名,学生来自全县各地,地域、家庭环境、家长素养差异较大,随之导致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此次“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教师大家访活动的开展,使莲湖小学的家校合力教育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总体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顺利开展此次“走进家庭、携手育人”教师大家访活动,学校成立了以车建民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其他领导成员包联年级,层层有责任,人人有分工。学校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确定了活动形式。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教师只有认识到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全身心投入。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统一思想,使教师认识到教育是一种服务,家访工作就是一种上门服务,家访是老师的必修课,是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更是一个促进。同时,让全体教师对此次大家访活动的内容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思想准备,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学校还通过校讯通、校园广播、校园网、电视台等媒体和《告家长书》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动员和引导家长支持并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保证活动在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中扎实、顺利地推进,取得预期的成效。
三、精心筹备,科学部署。
1、每个班级成立由班主任、学科教师组成的家访组,班主任根据学生人数、学生分布区域、学生平常在校表现等因素,将学生分组。班主任及本班任课教师采取包小组、包人的办法,利用周末、节假日、暑假的休息时间负责本班家访。教师家访前,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好家访计划。对被访学生要有全面了解,明确谈话中心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我们更注重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现行的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给以合理化的建议和科学的指导。如:通过家访,有家长明白了现在孩子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关心,而不会再强逼孩子,适时地给以心理疏导;有家长知道了家长多过问多关注会调动孩子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而改变了以往凡事不过问的做法;有家长接受了不能一味只盯住孩子的学业成绩,要全面衡量评价孩子的观点,做到了在生活中多表扬、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树立信心。对在家和学校发现的问题,教师与家长在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前提下共同商量解决的方法。家访过程中还征求了家长对学校工作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自我反思,推进了学校管理。
2、根据学校实际,对于就近学生采取登门家访,对于家长在外务工及外地学生在本校上学的,利用网络、电话、校讯通等通讯工具与家长交流。除了教师单独与家长交流这一方式外,学校还通过每月一次家长开放日、每学期一至两次家长会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搭建交流平台,更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交流,教师与家长在观念上保持了一致,思想上得到了相通,达成了共识,因此在教育上也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3、家访及时写好家访手记,做好记录,保存好第一手资料。教师在家访中有过感动、有过震撼,有些教师还记了家访日记。下面是六年级班主任陈老师的家访日记摘录: “因为心中有爱,因为肩上有责任,炎炎烈日里,我们满含真诚,怀揣希望,走进了远在农村的孩子家中,看到了勤劳憨厚的家长,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节假日里,我们拿起电话,打开网络,同远在他乡的学生家长聊学生表现,谈教育思想。我们曾经陌生,我们距离遥远,有了家访,就有了心与心的沟通,有了家访,就有了情与情的置换,有了家访,教育的明天会更灿烂。”
4、家访中,对于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残疾学生等六类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建立了专门档案,将学生在校、在家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情感能力等做出详细记录,为以后的教育、帮扶措施提供保证。
四、定期研讨,保证长效。
家访完成并不代表教育的终结。为了保证长效,一方面由领导小组成员专门负责对各班家访后存在的较严重、较普遍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然后集中进行研讨交流,确定解决方案。如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的住宿学生长期缺乏家长的关爱,情绪低落,学习松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爱心热线”,定期、定时、分批让这些学生同家长电话交流,有了父母的关心,这些学生脸上绽开了笑容,学习有了劲头。再如一部分留守儿童,他们生活上、交际上、身体上、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困惑无法得到家长帮助,学校建立了“知心姐姐”信箱,由专门的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方法指导,使这些孩子能健康成长。对于问题家庭、问题学生,我们建立师生包干跟踪帮扶机制。如我校20名教师对46名贫困学生给予生活资助,12名班主任对50名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给予特殊关爱,用真诚的师爱弥补缺失的亲情。另外我们通过电话回访、短信联系、网络沟通等形式做好对部分学生的跟踪追访,保证了教育的长效性,保证教育有始有终,让家访真正发挥其实效性,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如涓涓细水流入学生的心田。我们与家长的联手,长效联系,的确让一部分学生经过家访活动之后,思想上有了极大的转变,行动上有了很大的干劲,家长老师都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良好表现而感到欣慰和高兴。
本次大家访活动,我校75名教师心怀爱心与责任心,与家长真诚互动,搭建家校携手育人的桥梁,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乐章。本次活动共登门走访了668名学生,利用网络、电话、校讯通等通讯工具与 1050名学生家长沟通,基本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员覆盖。教师“大家访”活动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沟通,而且对广大教师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次生动、深入的教育机会。通过活动,广大教师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激发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学校和家庭之间达成了教育共识,形成了教育合力,更加有利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第五篇:搭建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搭建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
新乡市第二中学吴翔宇
摘要:作文向来是高中学生学生学习和应试时的重大难点。通过对近几年河南考区高考作文题的研读,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发现,高中作文乃至高考作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并没有大的差距,反而联系紧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作文的联系,可以有效拉近他们与作文的心理距离,并可以在作文中展示出他们对生活的独具个性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生活心理距离
作为高考中分值最高,失分风险最大的题目,作文一直让学生感到为难。同时,河南考区近些年一直沿用的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在审题上加大了难度,在考场上完成一篇优秀作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奢求。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模式作文和所谓的“万能作文”大行其道。这样以来,一方面,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急功近利,妄图寻求捷径,而不注重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另一方面,模式作文也的确能够满足学生短时间内完成作文的愿望,虽然并不能得高分,但学生的惰性往往会让自己倾向与此,从而曾经积累下的文学素养日渐消散;同时,对于这样一种方便快捷的作文,语文老师在课堂授课时也是乐此不疲。在社会上冠之以“新八股”的作文风气下,学生对作文越来越淡漠,很少有学生愿意花时间,从基础抓起,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从近几年对“新课标”卷作文题的研读和日常教学实践中发现,高考作文无论从命题还是写作要求都贴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着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作文的联系,从而有效拉近他们与作文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注重引导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从而让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个性理解表述/
5出来,实现作文中的言之有物。具体到课堂教学的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总体思路——回归现实生活
我们回顾11年(11年我省第一次使用全国“新课标”卷)至今的高考题的命题内容:11年大国崛起的特点,12年善举和感恩,13年专注、勇气,不难发现这些题目都和考生的真实生活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1年大国崛起的特点好像与生活较远,但中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与崛起却又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必要让学生过分的去关注社会热点素材,学生如果把自己对作文材料展示出的问题的真实感受讲出来,也能写出好的文章。
比如11年作文这样一个看似大的无从入手的题目,河南高分作文《最后一座土坯房》能够以小见大,通过“我”家住房的变迁表现当代中国农民生活的巨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一重大主题;构思颇有特色,结构精致缜密,主要表现在文章前后的照应技巧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二者吻合得天衣无缝。例如,开篇写“三月没回家”,既是高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为后文“土坯房”变成“新楼房”巧埋伏笔;中间部分写父亲“迟迟不盖新房”,是设置悬念,后面母亲陪我参观时说的一番话是揭开谜底,前后有机衔接,不露痕迹。结尾颇具匠心,让题旨自然浮出水面,把理性的思考化为形象的揭示,生动地诠释了主题,使所供材料的主旨得以彰显。此外,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也值得称道,运用精彩的语言修饰,精妙的细节描写,精当的遣词造句,勾勒出一幅山村生活质朴清新的图景,使人如在画中。
作为高分作文,该文章没有再去回顾老生常谈的改革开放、08奥运会等常见典型素材,而是通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自身经历入手,如实讲述自己亲历的中国崛起的过程,虽无大开大阖的气象,却真挚感人。
所以,万般生活可入笔。学生如果在高中阶段能够以更成熟、更细致的方式打量自己的生活,以更敏感的笔触捕捉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感悟,可以让作文变得与自己更近,更有话可说,更真切,那么当然就会在表达上更为流畅。[1]而如何对生活进行更细微的感知,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
二、具体措施
(一)搭建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想让长期写模式作文的学生把目光回归生活并非易事,需要老师的引导。针对作文,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思考框架供学生参考(以材料作文为例):
1. 材料讲的是什么;
2. 与材料中类似的事情自己是否经历过;
3. 与材料中类似的事情自己是否听说或了解过;
4. 对材料展示事件自己如何评判;
5. 什么原因让自己做出以上判断;
6. 自己是否认可材料所反映的事实,为什么;
7. 如何推广材料中的做法或如何解决材料中暴露出的问题。按照以上思路,学生不难从材料中找到材料与生活的联系,如果对材料有感受,行文当然也就不成问题。
我们以12年考题为例。材料讲的是油漆工的善举,不以善小而不为;船主的知恩图报。这两方面是当年考题的一等立意。面对题目,学生可以这样展开思路:
1.我是否能够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
2.为什么(社会原因,自身原因等);
3.我希望油漆工的行为得到什么结果;
4.为什么;
5.现实情况和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现状是什么;
6.如何发扬这种做法或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写作文转化成自己对生活与身边社会环境的思考,想要做到言之有物也就不难了。
如河南考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中“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让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增添了一份浮躁,这种浮躁越来越体现在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功利、更加势利、更加自私,而忘记了个人是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没有
谁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那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更加能显示出这个社会团体的温暖和温馨来”一段,没有高谈阔论,就是考生对社会现状细致观察的结果。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如今,搜寻信息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抽时间拿出一些新闻事件,引导学生谈谈对事件的理解和感触。
语文教学,如果能够走出课本的限制,把更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带入课堂,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对生活的感受能力。[2]
12年奥运会期间,学生们非常关注中国队的各项比赛。中国羽毛球队的“让球”**就可以拿来让学生思考、讨论——中国队的做法是否合理,国际羽联和奥委会对中国队的处理是否得当。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讨论过后,可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完成小作文,不求字数,但要要求学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言之有理。这就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作文结构框架的建立。当小作品完成时,让学生重新审视,学生就会得到这样的经验——原来作文并不难,只需要把对自己了解的事请的看法说清楚就行,只需要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到自己的生活、周围的生活和自己熟悉的社会角度就可以了。
小作文成型后,教师还要继续跟进,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论据,进行展开。比如上述事例,学生如果谈到中国羽毛球队的做法欠妥,因为这有违体育精神,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一观点,引导学生做出如下展开:运动员要具备体育精神,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过分考虑工作的结果,才是运动员真正的价值的体现——学生要具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拼搏进取的学习精神,为了收获更多的文化积淀,得到更多知识积累而不是单纯为了分数,急功近利地学习,才会让自己的学习获得真正地价值——父母对待孩子要专注于孩子身心健康、学习成绩的全面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成绩、片面追求形式上的优秀,才能让孩子真正地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类似的扩展,可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队在追求金牌的过程中忽略了运动员的体育精神,忽略了竞技体育应把更高的竞技水平展示出来这一核心价值,将这一结论引入现实生活——“我”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见闻、感受,并将其讲述出来,完成高中作文的基本要求也就不在话下了。
综上而言,学生对高中作文感到棘手,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心理上距离感强。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找出生活中的点滴给自己的启发,拈来入文,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顾虑,并做到言之有物。[3]万般生活可入笔,青春时代的学生正在经历着生命中最精彩、最张扬的时期,他们对生活有着叛逆,也有着敏感的关注。能够把自己对生活的独具个性的理解展示出来,本身就是精彩的篇章。
参考文献:
[1]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袁佩佩.高中语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金色年华 教学参考.2013(2):43
[2]方明全.让人文精神滋润高中语文课堂:新课程(中学),2012(0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