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小银行 构建银行群落(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23:1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中小银行 构建银行群落(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中小银行 构建银行群落(最终版)》。

第一篇:发展中小银行 构建银行群落(最终版)

发展中小银行 构建银行群落

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国家实际上只有一个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其他的金融机构按其重要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上世纪改革初期,把人民银行一分为二,一是现在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二是将商业性功能转给陆续成立的专业银行,以后统称为商业银行。这些银行承接了原人行的部分网点和资产,在国家的支持下迅速发展成规模巨大的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些银行都遇到大量坏账和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等问题,金融系统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央政府在国企扭亏脱困过程的后期启动了银行业改革,剥离巨额不良资产,注资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系列重大措施一举改变了中国银行业的面貌。此后中小银行和信用社也经过改革实现了扭亏为盈。中国银行业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显示出健康发展的前景。如果人们的目光仅聚焦银行业内部,那无疑是乐观的。但是,中国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最重要的服务性产业,其发展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吗?中国长期以来严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目前的银行业体制与结构有关联吗? 有统计表明中国最大100家银行中,工、农、中、建占总资产的70.8%,12家股份制银行占21.8%,其他城商行、农商行只占7.3%。可以看出,大型银行在中国经济中处于控制性地位。这些银行通过星罗棋布的网点,获取了国民经济中的绝大部分资金资源,而在资金的使用上,大银行的规模和特性决定了其偏重大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则必然处于次要的地位。资金分配的不合理支持了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扩张冲动,同时带来了中小企业长期难于解决的融资难问题,由于全社会的贷款资源分配严重不合理,其长期后果必然剥夺许多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生机。尽管管理部门意识到上述问题的存在,努力推动现有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但是,良好的愿望在中国这种超级大银行体制下是无法实现的。相比较而言,美国最多时曾经有1.4万家独立的银行,他们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本地的企业。美国政府为了保护地方资金资源支持当地企业发展,在近一个世纪内不许银行跨州经营。最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美国取消了跨州银行的限制,促进了银行业的兼并。但迄今为止,美国依然有将近8000家独立的银行,这些银行绝大部分是地方性银行,服务于本地企业的发展。据有关权威杂志统计,目前美国10家最大银行的总资产只占全部银行业资产的36.7%,前25家最大银行的总资产,也只占51.2%。远远低于中国大银行总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十二五”期间,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主要不是改进现有银行的服务,而是需要大规模调整银行业的比例关系,如果实施新一轮银行业改革,将目前的“超级大银行体制”改造为少数大银行与为数众多的小银行并存的“银行群落”体制,将中国的独立银行逐步发展到万家以上,同时实施有效的管理,在中国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定是可期的。

第二篇:谈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之路

谈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之路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步伐加快,银行并购案层出不穷,规模越来越大。处在国内外大银行夹缝中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能否经受得住开放的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其能否生存,又怎样生存?这不仅仅是银行业的问题,需要社会共同关注。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一般至少应当遵守下列原则:

1.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但是,效益以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体现在流动性方面,而流动性则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在三者之问寻求有效的平衡。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商业银行既要追求自身盈利,又要注重社会效益,这是我国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经营原则。

2.依法独立自主经营的原则。这是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权依法处理其一切经营管理事务,自主参与民事活动,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保护存款人利益原则。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人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商业银行作为债务人,是否充分尊重存款人的利益,严格履行自己的债务,切实承担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责任,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如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尊重和保护,他们就选择其他银行或退出市场。

4.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应以平等自愿为基础,公平交易,不得强迫,不得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双方均应善意、全面地履行各自的义务。

5.严格贷款人资信担保,依法按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6.依法营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7.公平竞争

8.依法接受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的监督和管理

二.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现状

以资产额为标准,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是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含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中小商业银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以1987年交通银行成立为标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进入了金融主体多元化的时代。十多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稳步发展,现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包括交通、招商、中信实业银行在内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于1995年开始试点组建,至今已达90家。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占全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除了存在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资产质量低、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外,还因整体实力、业务范围及体制等方面的限制,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不足,个别银行甚至出现了流动性风险等问题。

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所有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分支机构(包括营业网点)的合计数尚不及其中一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主要以自身经济实力和对投资者负有限责任为依托提供信用保障,虽然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所受限制较多,业务范围狭窄,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工具,融资成本较高,使得某些中小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向高风险投资,导致支付能力和资产结构的恶化,甚至倒闭(如海南发展银行)。三.中小银行发展的一般对策

基于以上认识,应当大力支持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充分发挥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在设计发展中小商业银行的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正确认识规模大小的关系。中小商业银行的特长就在于规模小、服务地域与对象明确、管理层次少、决策灵活、更适合提供分散的金融零售业务,在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所以,中小商业银行无须自卑,应根据自身优势正确选择市场定位,决不能选择“大而全”、“小而全”、多功能、全方位的经营模式,而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第二、平等的待遇是中小商业银行拓展生存空间的必要条件。我国的金融机构一律以所有制而非按业务功能为标准划分类别,其结果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分别享受不同的待遇,中小商业银行一直被排除在中央银行再贷款、国债一级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电子联行之外,影响了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网点和吸引社会公众的能力。虽然去年央行决定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力度,并批准各商业银行授权分行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力度仍显不够。在外资银行即将全面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享受与国有商业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情况下,有什么理由继续对本国中小商业银行实行事实上的歧视性待遇?

第三、对中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在传统的存、贷、汇业务上显然无法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但其自身优势则是金融创新的内部有利条件,经济主体发展的多元化以及金融需求的多样化是其金融创新的外部有利条件。投资银行业务(如基金托管、资金管理、证券清算、财务咨询等)、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家庭银行、电子银行等新业务完全也可以由中小商业银行承担,不过,国家应提供必要的政策优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已经得到政府、理论及实务工作者的重视;国有商业银行撤并一批分支机构,向大中城市收缩小,中小商业银行将能获取部分市场份额;今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将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入世”后,即便外资银行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也将保持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主要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展开竞争,中

小商业银行所受的冲击暂时不会很严重。在上述这些有利条件下,只要国家政策扶持得当,中小商业银行抓住大好机会,充分发挥优势,那么不久的将来,我国具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特点的中小商业银行就会发展成为一股能与外资银行一争高下的金融力量。

第三篇:中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中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摘要:银监会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开始实施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面临着更广泛、更多样、更复杂的风险来源,因而中小银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具有较强的实现意义。本文从中小银行经营特征和风险管理现状出发,以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为视角,尝试建构了中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以期能够对我国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提升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巴塞尔Ⅰ发展到巴塞尔Ⅲ,银行风险管理也从单一的信用风险扩展到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同时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业将面临着更为多样的风险来源,包括利率波动加剧带来的利率风险、因流动性管理不善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因资本补充不足带来的合规风险等,因此银行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未来风险来源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要求的提高使得中小银行在竞争中处于更为不利地位,因此及时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提升自身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外部不利冲击带来的影响,保持稳健的经营风格,将是中小银行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

1.1 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

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将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归为8个方面,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及转移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即不仅仅处理所面临的单一风险,而是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全部综合在一起,考虑各种风险的相关性,并采用组合方法进行统一管理。

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含三个维度: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和层级。风险管理目标包括经营目标、战略目标等;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高级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以及分支机构。其中企业目标居于主导地位,其余两个维度要服从企业目标,每个层级都要以全面风险管理的要素为基点,服务于以上目标。1.2 中小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中小银行由于很大部分是从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转化而来,分支机构较少,经营地区范围狭小,经营业务不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主要为特定客户群提供服务,同时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中小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理念落后。我国中小银行由于很大部分是从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转化而来,旧经营体制和文化的延续使得其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和价值没有清晰的认识,使得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相较于业务发展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尚不能满足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一方面体现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缺乏实施差别化风险管理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风险分散化不足,集中度过高。

(2)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尚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以及市场调控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股份制银行,其运作规范,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体制优势使得国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3)风险管理机制差距明显。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其中包括风险甄别系统、风险报险系统、风险决策系统、风险避险系统、全程监控系统。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

(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缓慢,风险管理所需数据缺失。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以便能够准确、及时、全面计量、监测和报告风险状况。而国内中小商业银行,其主营为存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手段比较重视定性分析,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滞后,风险量化存在不足,风险识别、度量等尚不够精确。充足的数据在测度和防范金融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充足的数据也是进行我们进行风险识别和计量的基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历史数据积累不足,内外部数据都相当缺乏,难以为风险管理模型和技术提供数据支持,而中小银行在这方面的不足更为明显。

(5)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从国内外公司治理的经验看,必要的内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必不可少。目前,整体上中小银行所受到的有效监督尚且不足,尤其是内部审计监督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小银行由于规模较小、业务结构单一,同时经营的区域性带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因而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的资源有限,现有的资源难以保证内部审计体系的有效运行,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1.3 中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的思路

基于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我们认为中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①目标及战略、组织框架,这是整体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框架的顶层设计,对于推动全面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全面风险管理的手段,包括RAROC、经济资本配置及风险绩效考核等;③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包括风险评估和报告;④完备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依赖风险信息系统动态支持;⑤内外部审计监督,重点是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

本文以下主要从上述五个方面出发,论述构建中小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具体情况。2 全面风险管理目标、战略及组织结构

2.1 盈利性、安全性及流动性的权衡

对中小银行而言,安全性、流动性更为重要,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将增加,中小银行面临着更为复杂和多样的风险来源,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比大银行都较弱,因此中小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中小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宜以安全性为首,在保持流动性的基础上兼顾盈利性。2.2 全面风险战略安排

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根据风险分类可进一步分为信用风险子战略、市场风险子战略、操作风险子战略、流动性风险子战略、法律风险子战略及声誉风险子战略等。中小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风险偏好、内部控制环境、风险文化特征、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设置适合自身的风险战略安排,并根据面临的不同风险类型所有侧重。

鉴于中小银行大多数从事传统的信用业务,非信用业务(如资金同业等)发展相比较小,业务较为单一,因而对中小银行而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风险管理战略安排上,中小银行应以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为主导,辅之以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2.3 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

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执行能力的基本保证,对实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设旨在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及经营机构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形成权责明晰、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风险管理格局,全面提升中小银行风险管理质效。

(1)完善和巩固以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监事会为核心的治理架构,健全三者工作机制,实现分工明晰、有效制衡,为全面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2)构建和完善由业务部门自我管理、风险职能部门监督控制和内部审计部门独立评价组成的职责明确、有效完整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

(3)两种具体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图。目前,大部分的中小银行从事着传统的信用业务,非信用业务占比较低,与之匹配的风险管理框架也较为传统。一般在分行层面设置专门的信用审查部负责授信前的风险审查、设置风险管理部管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部分银行设置法律合规部负责操作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由总行进行集中管理,组织架构如下图:

银监会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推进子公司制、事业部制、专营部门制、分支机构制改革,完善业务治理体系”。因此,从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判断,进行事业部改革或者企业、零售、金融市场的条线化改革是中小银行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以条线化改革为例(由于中小银行主要从事传统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处于起步和发展初期,体量还较小,因为以下风险管理框架主要以企业金融和零售业务为例),银行将信贷业务分为企业金融和零售业务两个业务条线进行管理,分开进行业务扩展、资源配置、人员考核等,与之相匹配的是风险管理的内嵌,即在总行层面除了设置风险管理部负责条线业务风险之外的风险策略、流程、计量、授权等工作外,还在每个条线设置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所在条线的信用风险管理,如在企业金融条线设置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部,负责企业金融业务条线的信用风险管理;在零售管理部设置零售信贷中心负责零售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分行层面则根据业务的发展程度,自主决定是否依据总行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调整及时间。流动性风险及市场风险由总行进行集中管理。从未来中小银行发展和改革的角度看,其风险管理框架与现在相比需要相应的调整,如下图: 全面风险管理的手段

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涵盖所有业务环节,需要全行人员参与,因此如何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偏好、政策及措施有效地传递给下级机构和经营部门,就成为全面风险管理措施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这涉及到风险内嵌绩效考核机制的设计,即在进行经营绩效考核时,将经营单位业务所承担的风险加以考虑并做相应调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采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以下称RAROC)来实现以上目标。RAROC或经济资本收益率即对经营机构、业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时,将其业务所承受的风险因素及大小考虑进去,使得风险收益与所承受风险大小相匹配。运用RAROC风险管理手段,通过对各级经营机构、各项业务及产品,甚至每位员工的RAROC进行比较,不仅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引导各级经营机构、管理部门和员工的正确行为,激励员工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考虑风险因素,从而做到激励相容,鼓励业务部门进行自我风险管理。

考虑到RAROC或经济资本收益率考核指标较复杂,实施成本较高,因而对中小银行而言,设置过渡期、适用期,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步推进,将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

3.1建立健全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1)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逐步建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计量模型,充分考虑各分行、各行业及产品的业务规模、盈利能力、风险水平以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经济增加值(EVA)指标等要素,按地区、行业、产品维度,合理分配经济资本。

(2)变传统风险敞口管理为资本耗用管理。及时监控全行各条线、各单位风险状况;通过经济资本限额、RAROC、EVA考核,对各经营单位风险收益水平进行约束。

(3)扩大经济资本工具应用范围。逐步扩展经济资本在战略规划、限额管理、组合管理和产品定价等方面的应用。3.2完善风险考核评价机制

(1)完善总行对分行风险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覆盖全部业务涉及的主要风险类别和主要风险管理全过程。

(2)加大风险考核评价力度,将风险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与业务授权、转授权调整相挂钩。3.3 优化授信流程

中小银行金融机构应根据经营环境、内部流程变化及监管要求,及时梳理并修订各项信贷管理政策、制度程序及操作规范,健全职责明确的授权机制、审批流程,严格审贷分离和前后台制约制度,强化贷款受理、尽职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资金支付、贷后管理各环节相互制约,这既是做好授信工作的要求,是加强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是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也是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过程,是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商业银行要实现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代价去建立风险模型、进行人员培训、系统建设、制度修订等,这对大银行来说是可以承受和必要的,但是对主要风险为信用风险的中小银行来说,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初期,中小银行可以考虑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计量、监测中,对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则主要依赖专家判断和指标监测,对操作风险则通过增加内部的检查检查频率来加以防范。在资源配置和业务发展到必要的时候,中小银行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建设其他风险管理模型,如金融市场业务发展较好的银行可开发市场风险模型、零售业务发展较好的可开发操作风险模型等。

(1)风险识别。适时、准确地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商业银行业务的日益多样化以及相关风险的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风险识别与分析的难度。鉴于中小银行的客户较为分散,较少为大型集团客户,对单一客户的信用风险识别可从其基本信息、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和担保等方面入手加以识别和分析。

(2)风险计量。准确的风险计量结果建立在卓越的风险模型基础上,而开发一系列准确的并且能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满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需要的数量模型,对中小银行来说,任务相当艰巨。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主要有Risk Calc 模型、KMV 的 Credit Monitor 模型、KPMG 风险中性定价模型等,其中Risk Calc 模型、Credit Monitor 模型用的较多。考虑到这么风险计量模型专业性较强,需要投入的资源较多和时间较长,因而对中小银行来说,向风险管理先进的同业直接购买或适当的外包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3)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不但需要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导致的结果变化,而且还应当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计划,并对已发生的风险及其产生的遗留风险和新增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分析。中小银行可根据自身面临的风险类型,设置相关的关键风险指标加以监测,如用于监测信用风险的各类贷款所占的比率、风险集中度指标、新发放贷款质量指标、信贷资产结构指标、贷款风险迁徙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

(4)风险控制。对已经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策略以及合格的风险缓释工具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过程。中小银行由于管理层级较少,可以考虑只设立总行和分行层面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即在基层业务部门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如风险经理),负责基层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有效识别和分析基层业务部门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内部风险报告路径,上报总行风险管理部,由风险管理部门上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董事会下设的最高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单位,决定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控制商业银行的整体或重大风险。完备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完备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基础,也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运行的关键。风险管理系统应从三个层面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第一,是交易和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第二,是风险管理应用的层面。通过把第一层面当中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来实现对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第三个层面是通过对第二个层面各种数据的统计、评估和分析,形成风险管理报告。一方面要向银行股东、董事会和银行的高管层进行报告,通过各种风险管理的指标反映银行承担的风险总量和结构,汇报风险管理策略的执行情况等,以便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另外,要向银行监管部门进行报告,按照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等相关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中小银行主要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主,市场风险暴露总量较小,因此需要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进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计量的系统建设和验证,如风险加权资产模块(RWA)、非零售内部评级系统、零售客户内部评级系统、操作风险项目等。鉴于模型验证需要大量的内部数据积累,因此应优先建设内部评级系统,并尽快投入使用,将内部评级嵌入授信准入、业务授权、授信额度等领域,在运行的同时积累数据。考虑到中小银行的自身情况和条件限制,可在现有的科技和IT技术基础上,通过科技输入或外包等方式采购风险管理系统,搭建初步的全面风险管理平台,并在人员、经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向自主研发和外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风险管理的审计监督

鉴于中小银行的规模较小、资源有限、业务较单一,可以考虑只在总行董事会(或下设的委员会)下设立审计部,负责对全行各经营机构的审计工作,必要时可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协助工作。审计监督对全面风险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审计机构对风险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离不开风险管理政策的有力执行,因而对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可以有效地发现风险管理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从而提高风险管理部门的执行效率和力度。

(2)对分支机构的审计监督。对分支机构的审计不仅能发现经营机构的违规经营和业务合规风险,以防被外部监管机构检查发现后进行处罚,同时也能够在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指导下,发现经营机构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要求整改,从而防患于未然,降低银行的整体风险暴露。

(3)加强责任追究。针对审计中发现的比较严重的信用责任事件,可由总行信用责任追究部门立项,审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参与的调查组进行责任追究,通过处罚或问责的形式使违规行为得到纠正,从而减少违规事件的发生及带来的风险累积。结尾

基于以上分析,中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构建:(1)以安全性、流动性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兼顾盈利性。需要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强力支持和有力推动;

(2)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由总行集中管理,并通过FTP进行调控;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由总分行协调管理,并根据规模和业务发展情况设置风险管理部、信用审查部、法律合规部分工协作;

(3)根据规模和业务发展情况,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风险考核评级机制,这需根据中小银行的情况逐步推进;

(4)逐步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由于中小银行可投入的资源有限,可以考虑从信用风险模型出发,逐步推进并可考虑科技输入和加入银行联盟,购买成熟银行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5)必要的审计监督,如内部审计力量不够,需要注重借助外部审计的力量和监管机构的检查监督。

参考文献

[1]唐国储,李选举.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新理念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3,(1):46-54.[2]刘义、方刚.关于中小银行的风险及其防范[J].银行与经济,2003(8):15-17.[3]何冰妮,朱玉林.RAROC在商业银行资本配置中的应用[J].金融经济,2008(12):122-123.[4]金雪军,雷宗怀.商业银行管理新方向: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研究[J].济南金融,2005(12):33-35.[5]王炯.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思路与模型构建[J].经济经纬 2009(2):132-135.[6]代军勋.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4.[7]韩镇.中小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9.[8] 郭保民.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3).[9] 黎代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10]程惠霞.中小银行生存与发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3.

第四篇:群落中不同物种发展情况分析

群落中不同物种发展情况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

摘要:通过对百花山植物群落的调查,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初步总结植物群落类型,物种类型,分析某些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百花山;植物群落;物种;发展

序言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典型的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和自然的生态演替过程。保护区的植被是北京自然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地带性植被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这里生长繁茂,中山草甸和中山寒温性针叶林成片分布。同时,植物种类繁杂,是华北植物区系的荟萃地。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植物区系的中心地带,同时山系由西北向东南走向,有利于南北植物的沟通与交流,使该区不仅有华北植物区系的代表植物,而且还有华中植物区系的植物以及一些具有热带亲缘的植物。基于百花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我们选取这里作为实习基地。通过一系列生态学方法对它的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评价。百花山概况

地理位置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山林场),现为北京市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境内,太行山北端,小五台山支脉。距市区100公里,位于华北植物区系的中心地带。保护区经营管理总面积4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6%。百花山主峰海拔1991米,最高峰百草畔海拔2049米,为北京市第三高峰。

气候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亚高山地带,属于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垂直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降水量较多,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风且干燥,夏季温热多雨,春季干旱,风沙盛行,秋季晴朗少风,寒暖适中,但雨量偏少。年降水量在450-720mm,6、7、8三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4%,其中,尤以7月份降水量最大,且多为暴雨;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的2%,秋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4%,春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所以春旱严重是百花山气候的显著特征之一。全年平均气温在6-7℃,最热月是7月份,平均温度22℃;最冷月是1月份,平均温度-5.7℃。3-4月气温急剧上升,10-11月气温突然下降。年积温≥3800℃,全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土壤

本区在全国土壤区划中属于褐色土地带。在海拔1800m以上的山地顶部,发育着亚高山草甸土;海拔1000—1800m的中山地带,土壤为山地棕壤;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地带,土壤为本区地带性土类褐色土。地形决定了土壤的局部分布形式,如山地阳坡强烈侵蚀,岩

石斑驳裸露,土层薄而多含风化角砾,因而在中山阳坡发育着粗骨性棕壤,低山阳坡发育着粗骨性褐土,而阴坡风化侵蚀作用较弱,土层厚,因而发育着典型棕壤与淋溶褐土。本区共有4个土类,9个亚类。

(1)草甸土:①亚高山草甸土。

(2)棕壤:②山地棕壤;③山地生草棕壤;④山地粗骨棕壤。

(3)褐土:⑤淋溶褐土;⑥普通褐土;⑦粗骨褐土;⑧碳酸盐褐土。(4)耕作土:⑨耕作土。

植被

1.种类的基本组成根据《北京植物志》和《河北植物志》整理百花山高等植物名录,共计有131科、485属、1100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等)。其中,苔藓植物17科、25属、30种,蕨类植物13科、21属、38种,裸子植物4科、7属、19种,被子植物97科、432属、1013种,分别占北京市植物总科数的69%、总属数的51%、总种数的49%。

2.植物区系特点

通过对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该区植物区系具有如下特点:(1)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最为突出。

(2)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计近1000种,约占北京市全部植物种类的49%,占河北省植物的35.7%。地理成分多种多样,中国种子植物地理分布的15个类型,在百花山地区都有分布。

(3)植物区系成分的主要来源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后裔,另外,也有一些外地迁移而来的成分和地质史上热带气候条件下起源的成分。

(4)植物区系与长白山和小五台山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与泰山、嵩山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方法

典型样方法:设20m×20m的正方形样地,将其分为16个5m×5m的相邻格子并编号。对样地中高于1.5m的乔木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树种、坐标、树高、胸径、冠幅、第一活枝下高等。以5m×5m相邻格子为下木样方,分种记载下木(含层间植物)的名称、株数、平均高度、生长状况、分布状况等,在每个5m×5m相邻格子内设置5个1m边长草本样方,分种记载草本植物的名称、株数、平均高度、生长状况、分布状况等。

数据处理方法及公式

相对密度

相对显著度

相对频度

乔木重要值:

重要值

j

灌木草本重要值:重要值

j

相对密度

j

相对盖度

相对频度

j

相对密度(%)

一个种的个体数所有种的总个体数

100

密度:

相对显著度(和积100

显著度:

盖度: 相对盖度

%)

某一树种的胸高断面积所有树种的总胸高断面

(%)

某物种个体的盖度所有物种盖度的和

*100

计算结果及分析

相关概念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通常指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优势层中的优势种。如森林的乔木层的优势种,常为耐荫或中性种,早期可在林冠下更新,凭借高大的形体和较长的寿命,通过竞争,在演替的后期取胜。

亚优势种(subdominant species):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种类。

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偶见种(rare species):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稀少的缘故,有时也可能是新入侵或濒临灭绝的生物种。

数据分析

我们组成员在学长的指导下找到一片地势较平坦、利于放线的蒙古栎混交林,进行典型样方的调查。该林地中蒙古栎为优势树种,山杨和白桦为亚优势树种,另有多种灌木、草本丛生林下。

乔木重要值

物种 蒙古栎 山杨 白桦

密度(%)52.426.221.4

显著度(%)42.725.931.4

盖度(%)32.815.521.8

频度(%)81.256.325.0

重要值(%)58.836.125.9

该样方中,蒙古栎的各项指数都较大,是占主导地位的优势树种。蒙古栎为喜光树种,适应性强,耐火,耐干旱瘠薄,耐寒性强,能耐-50℃低温,喜温凉气候,喜中性至酸性土壤,通常生于向阳干燥山坡,深根性,主根发达,不耐移植。在该样方中,蒙古栎会继续保持优势树种的态势,继续发展或者维持现状。

山杨和白桦的指数略低,为亚优势树种。山杨为喜光树种,耐寒性强,耐干旱贫瘠,根系发达,抗风力强,生长很快。白桦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沼泽地、干燥阳坡及湿润阴坡都能生长,深根性、耐瘠薄,常与红松、落叶松、山杨、蒙古栎混生或成纯林,天然更新良好,生长较快,萌芽强,寿命较短。两树种的指数相当,说明二者竞争力相差不多。但白桦的显著度略高,竞争力可能比山杨更大一些。从样方环境可以

看出,这两个树种都适宜在此地生长,此后应会维持现状,有一定的扩张发展的可能性,但不会取代蒙古栎成为优势种。

灌木重要值

物种 三裂绣线菊 大叶白蜡 麻叶绣线菊 胡枝子 小花溲疏 大花溲疏

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

17.8 10.42 40.42 27.08 4.58 0.42

20.41 14.47 24.12 125.65 9.87 5.4818.18 18.18 29.55 6.82 2.27

20.83 14.36 27.57 27.43 7.09 2.72

该样方中,麻叶绣线菊和胡枝子的各种指数较大,为优势种。麻叶绣线菊喜光也稍耐荫,抗寒,抗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胡枝子耐阴、耐寒、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由此看来胡枝子扩张发展的可能性更大,可能发展为绝对优势种。如无特殊情况,麻叶绣线菊不会被淘汰。

其中三裂绣线菊、大叶白蜡指数较低,为亚优势种。三裂绣线菊喜光,稍耐荫,抗寒,抗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大叶白蜡喜光,喜温暖、湿润,耐寒、耐涝、耐盐碱、耐干旱,高大的树种能适应山上气候,但更新层树种低矮,且白蜡优势度不大,故白蜡不可能随时间推移而成为优势种,但能在该群落中存活下来,不会被淘汰。三裂绣线菊优势较大,但与白蜡相比适应性稍差,不太可能发展为优势种。

大花溲疏、小花溲疏指数最低,为偶见种。溲疏一般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但耐寒。耐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好富含腐殖质,PH值6-8,排水良好的土壤。该物种在该样方中的数量较少,有可能是新入侵的,或者是在该样方中频临灭绝的物种。跟其他物种对该样方的适应性相比,大花溲疏和小花溲疏被淘汰的可能性较大。由于无法测定土壤腐殖质成份,不了解该样方对养分的竞争情况,只能确定若与其他物种的种间竞争不是十分激烈,两物种也有可能扩张发展。

由于胡枝子的优势比较明显,在自然发展的条件下不会丧失其优势地位。其他物种的演替趋势不是十分明显,最终可能物种多样性增加,均匀度提高。

草本重要值

物种 山楂叶悬钩子

歪头菜 苍术 宽叶苔草 细叶苔草 银被风毛菊 三褶麦紫菀 柴胡 南萼香茶菜 小红菊 北重楼 藜芦 蒙古蒿 秋苦荬菜

相对密度(%)

0.55 3.48 0.55 14.18 71.54 6.25 1.26 0.10 0.37 0.02 0.24 0.23 0.35 0.15

相对盖度(%)

3.66 14.45 1.51 8.59 43.36 7.57 4.03 0.93 2.88 0.098 1.56 2.29 1.71 0.44

相对频度(%)

4.32 17.94 2.99 8.97 25.25 7.64 7.64 1.66 2.33 0.33 2.99 3.32 1.66 1.66

重要值 2.84 11.96 1.68 10.58 46.72 7.15 4.31 0.9 1.86 0.15 1.6 1.95 1.24 0.7

5东亚唐松草 漏斗菜 二苞黄精 早熟禾 黄花蒿 凤毛菊

0.40 0.13 0.08 0.24 0.06 0.02

4.22 1.22 0.29 0.55 0.54 0.098

6.98 1.00 0.33 1.66 1.00 0.33

3.87 0.78 0.23 0.82 0.53 0.15

该样方中,苔草各项指数均为最大,为优势种,多丛生,生长状况一般。苔草喜潮湿,在该样方中的最下层,会基本维持现状,在草本层中维持其绝对优势地位。

歪头菜,银被风毛菊,三褶脉紫菀,东亚唐松草各项指数较低,为亚优势种。银被风毛菊极耐寒,忌酷热,喜阳光充足,喜凉爽,耐贫瘠,喜非酸性土壤。三褶脉紫菀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怕干旱,耐涝,耐寒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宜肥沃的沙质壤土。东亚唐松草适应性强,喜阳又耐半阴,生长在林下或草甸的潮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排水需良好,较耐寒。由于在群落的最下层,光照不是十分充足,所以银被风毛菊的发展不会十分明显。三褶脉紫菀与东亚唐松草相比较,东亚唐松草更适合该环境。所以在该样方中,东亚唐松草最有可能扩张发展,三褶脉紫菀则竞争力稍弱。

该样方中的其他草本植物均为偶见种,其中苍术各项指数较高,且其习性喜凉爽气候,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生长最好,生活能力很强,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张发展。其他物种的生存均存在一定偶然性,不能预测其发展趋势。

草本植物的发展偶然性较大,从该样方的环境来看,可生存的植物很多,群落的多样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结论与建议

本次典型样方法共计调查乔木3种,其中蒙古栎为优势种;灌木6种,麻叶绣线菊和胡枝子为优势种;草本20种,苔草为优势种。虽然样方较小,但对本地区的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的样方为人工林,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经过长时间的演替发展,自然中的某些树种逐渐取代原先的人工栽植树种成为新的优势种,林间的物种多样性和自然性逐渐得到回复。建议对其自然发展不要进行人为干预。

林木的更替同时带来大量的枯树落叶残留,也就为林场带来火灾以及病虫害的隐患。建议对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李俊清.森林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天麟.园林树木1200种.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汪远.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及其多样性研究.北京:北京林业大学毕业论文,2008 【4】陈有民.园林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5】郑景明 赵秀海 张春雨.北京百花山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研究.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第五篇:银行ELC公司层面_完善中小银行董事会的运作

完善中小银行董事会的运作

2011年07月25日 17:41 来源: 《当代金融家》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综合来看,中小商业银行董事会人数在9~15人之间为宜。由于商业银行的多元利益主体特征,商业银行的董事会特别强调相对于控股股东利益和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要使董事会“形神兼备”,必须致力于公司治理文化的打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建设是根据外在的监管要求而进行的强制性变迁,而且历时仅仅十余年。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虽普遍建立了董事会的基本运作框架,但往往在配套制度上并不完善,由此导致董事会“形似而神不似”,在运作效果上差强人意。

在董事会建设上,如何做到既依法合规,又能把握公司治理的实质,不局限于监管文件的概要性规定,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量体裁衣式地建立各项支持性制度,唯如此,才能充分体现董事会的价值和作用。

董事会的规模和结构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人数应该比一般性行业要多一些,这样,能够提供多角度的决策咨询,帮助银行获得必要的资源;而且成员之间的监督与制衡,有利于吸收不同的意见,也有利于规避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综合来看,中小商业银行董事会人数在9至15人之间为宜。规模较大、综合化经营程度较高、股权分散的银行董事会人数可以稍多一些,规模较小、投资组合比较单

一、股权相对集中的区域性银行则可以相对少一些。目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董事会人数均在14至17人之间,总体上高于一般性行业。

由于商业银行的多元利益主体特征,商业银行的董事会特别强调相对于控股股东利益和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良好的独立性可以保证董事会公正、有效地行使其使命和职责,妥善维护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诉求。决定董事会独立性的主要指标是外部董事尤其是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在董事会结构中要适当增加独立董事的人数。

综合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独立董事数量多已接近或达到于1/3,已初步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制衡力量。今后的发展趋势仍然是继续提高外部董事尤其是独立董事的比例,尤其是对于已公开上市且股权相对分散的银行,独立董事占多数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对于独立董事的选任,应适当增加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使董事会成员在财务会计、国际市场、经营管理经验金融知识、客户经验、应付危机能力、领导或战略规划能力以及法律等方面都具有专长或经验,形成多样化的董事会构成。

目前,对于上市银行的监管要求是执行董事原则上不能超过1/3,不能少于1/4,独立董事不能少于1/3。实践中,各家上市银行配备的各类董事结构大致遵循了这个监管指导意见。近年来,总体上遵循了独立董事在逐步增加的趋势,多家银行独立董事已经超过了总数的1/3。而且,在独立董事的选任上,更多地选任海内外资深银行家,有丰富经验的经济金融、会计法律专家,反映了公司治理的内在质量正在逐渐提高。

为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会议制度也是一项有价值的制度安排。银行要给独立董事(外部董事)成员提供没有高级管理层人员在场的会议条件,讨论需由高级管理人员回避的重大敏感事项、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评价、重大关联交易、监管部门或本行章程要求独立董事发表意见的事项和独立董事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重大事项,以及交流工作经验。可以有多种方式做到这一点,让外部董事在正式董事会会议之前先自行开个外部董事会议,或者外部董事定期召开一些电话或电视会议。外部董事会议要由全体外部董事人数2/3以上出席方可召开,由提出议题的独立董事或议题所属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召集和主持。外部董事会议要有会议纪要,主持会议的董事要将会议讨论结果向董事会汇报,由董事会作出决策。目前,上市银行已经就年报审计等相关事项举行了独立董事专门工作会议。实践中,此项举措有利于独立董事全面客观了解银行经营情况,有利于提高年报的审计质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充分发挥各类专门委员会的作用

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有助于董事会工作的合理分工和提高效率,有助于董事会更好地履行其职能。一般而言,在专门委员会全体通过的议案,在董事会上不仅能获得共识,减少讨论质询时间,而且执行也会比较顺利。目前,按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个别委员会可以合并设立)。上述委员会中,除风险管理委员会外,均要求独立董事占多数,且主任委员须由独立董事出任。此外,各家商业银行还自主设立了一些专门委员会,如战略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社会责任委员会等。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各个专门委员会在银行公司治理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从单纯的议事向议事和授权范围内的决策相结合。从专门委员会的建设方向看,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规范各委员会会议制度。委员会人数不宜过多,以3人为宜,最多不能超过5人,以能够适应经常性会晤。董事会的相关决议事项应当先提交董事会相应的委员会进行审议,由该委员会向董事会提出审议意见。除董事会依法作出明确授权外,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不能代替董事会的表决意见。各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并适当提高会议频率,加强履行职责。在会议组织上,委员会会议可以在会议时间、地点、召开方式上灵活处理。

二是加强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作用。为切实发挥专门委员会辅助董事会决策的职能,各委员会主任委员要主动作为,推动各委员会规范、勤勉运作。主任委员要牵头研究所在委员会主要职责的界定,并向高级管理层提出为保障委员会履行职责所需的各种背景材料;与其他委员和高级管理层商议后,提出本委员会全年工作计划。主任委员要引导各位委员对职责范围的事项及会议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负责向董事会报告会议审议情况。在闭会期间,还要主动了解和持续跟踪委员会相关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加强与各位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沟通。

三是加强各委员会运作的基础保障工作。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委员会会议的组织、筹备和记录,是委员会与本行日常沟通的纽带,是董事会及各委员会的常设秘书机构。为有效做好服务工作,董事会秘书和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人可通过列席全行层面的重大会议、专题会议和行长办公会议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本行经营管理重要事项。董事会办公室要为各委员会配备专职秘书人员,承担会议组织、材料准备、协调督办等职能,确保各委员会的职责落到实处,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设立专门委员会秘书处。以民生银行(600016)为例,该行在专门委员会下设立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秘书,承担起委员会运作的决策支持、日常事务和决议督办职责,有效促进了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各项职责的充分履行。加强董事会的信息沟通机制

对商业银行的外部董事而言,要有效地行使肩负的使命和职责,对董事会讨论的事项发表客观、公正的独立意见,就必须全面了解、跟踪银行的经营情况、风险与内控情况、经营管理层情况、行业发展情况,必须在每次会议前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对有些深层次的问题,还必须展开调研。否则,即使出席了董事会会议,也起不到外部董事应该发挥的作用。因此,要着力建设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主要依靠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要建立管理层向董事会日常经营信息的定期报送机制。董事会要制定专门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定期向全体董事、相关委员会委员发送财务、风险和经营等信息,不定期发送相关专题分析报告等,确保董事动态了解银行经营管理状况;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

二是要建立董事会调研检查机制。为强化董事会监督决策职能,商业银行应逐步完善董事会决议检查监督制度,健全董事调研和考察制度。董事会要注重检查董事会各项重大决议落实情况,并依托董事会办公室持续跟踪有关重大决议进展情况。董事会办公室要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董事会,确保董事会各项决议得到有效落实。董事会可根据形势和热点就相关重点业务领域开展专题调研考察,一方面深化对本行业务条线和基层机构经营状况的理解,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经营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促进高级管理层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对董事会决策的执行力。在这一点上,兴业银行(601166)近几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编制兴业银行2011~2015年五年发展规划为例,兴业银行的外部董事积极参与发展规划研讨,确保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在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后,部分董事来行与规划编制工作小组成员座谈,对规划编制工作给予指导;在初步形成规划文稿后,召开多场专题论证会进行研讨,并分赴福州、上海对机构业务、零售业务、同业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具体业务板块的发展规划进行调研。

三是加强董事培训,提高董事履职能力。外部董事大多对银行业务不尽熟悉,对所供职的银行经营状况不甚了解。为此,银行董事会要制订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学习、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董事交流学习法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外银行业监管的最新动向、银行战略管理中的主要关注事项等,以使董事们保持宽广的视野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保证董事会的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

建立严格的外部审计制度,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银行存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董事会工作的核心范畴之一。为了确保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建立严格的外部审计制度,并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这就需要积极推动包括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内的相关制度完善。

审计委员会的首要职责是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过程进行监控,它的运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定期与内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评价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过程和内部会计控制。从审计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来看,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属于董事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处于公司决策层;由独立董事占主导;具有财务专家能力。独立、具有财务专家能力的审计委员会在管理层与外部审计师的冲突中能够充当“仲裁人”的角色,调解他们在运用公认会计原则过程中产生的分歧,有助于产生一份能为各方接受和更为准确的财务报告。加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切实做到审计委员会成为遴选和聘任外部审计师的权威性地位是保证财务内控有序的关键。2010年底,财政部下发了169号文《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对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条件和选聘程序乃至评分细则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此办法的推出,对于增强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当前,按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实施审计委员会年报工作规程,每年就年报审计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三次现场沟通,此项规定对于提高年报审计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此外,审计委员会还应按照公司治理基本原则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方向完善自身职能。譬如,为保证审计委员会完整地履行财务报告监控的职责,审计委员会还应负责对包括季报、半年报在内的所有定期报告的审核,在有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半年报、季报进行审计或审阅程序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还应负责与外部审计师就季报、半年报的审计、审阅情况进行沟通。

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近些年,国际上公司治理实践越来越强调其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在报告路线上由对CEO负责改为对审计委员会负责或者向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双重负责,尤其是美国萨班斯法案公布以后,内部审计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从实践中看,这种改革治理的改革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完善民主决策机制

公司治理文化是指股东、董事、监事、经理人员、重要员工等公司利益相关者及其代表,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关公司治理的理念、目标、哲学、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制度安排等及其治理实践。相对于各项有形制度,公司治理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约束。董事会采取的是合议制的民主决策方式,然而民主有优质民主,也有劣质民主。在优质的民主制度下,尊重、信赖、包容、合作的氛围主导议事过程,各位董事能够畅所欲言,尊重彼此的利益诉求,由此公正地解决各项分歧,高效地达成各项共识。在劣质民主制度下,要么是假民主之名而行“一言堂”之实,要么是无休止的争吵,使董事会难以达成正确的决策。

要使董事会“形神兼备”,必须致力于公司治理文化的打造。然而有形的制度相对容易建立,无形的文化更需花大力气精心培育,需要以董事长为首的银行治理团队主动营造,需要银行各个层级去逐步探索。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企业,稳健经营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在重大战略问题上,银行董事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寻求共识。在这方面,兴业银行的例子可资借鉴。

近几年,兴业银行近几年积极倡导可持续金融理念,其精神实质对于董事会治理文化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兴业银行的董事会民主氛围浓厚,各位董事既能够畅所欲言,又能够充分尊重其他董事的意见,尽量以合作、包容的态度解决分歧。兴业银行董事会成立至今尚无反对票记录。零反对票的背后不是僵化刻板的“一言堂”,而是反映了一种和谐的董事会议事氛围。实践中这也要依靠一系列的辅助性制度安排。兴业银行董事会召开前总是会对重要提案进行充分沟通,重大战略性问题要进行调研论证,有明显分歧的不急于形成议案。有些议题还要在董事会前召开预备会议再行论证。董事会上有重大分歧的动议不强行表决,而是在会后继续调研论证,寻求共识后再上会。

文化建设是董事会建设的根本,需要各家商业银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形成了良性的治理文化,才能使董事会具有协调性、拥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使董事们真正做到尊重股权意志与独立履行职责的统一,也才能使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能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

下载发展中小银行 构建银行群落(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中小银行 构建银行群落(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内涵银行思考

    关于构建内涵农行的思考近年来在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追求规模扩张和利润增长的动机驱使下,银行资产也以超常的速度膨胀。然而,粗放式的经营模式的弊端也引发人们对科学的风险管理......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定稿)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 2011年04月28日 11:04 文/ 刘永中 培训杂志 “学习地图”是指企业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

    着眼发展 构建和谐

    着眼发展 构建和谐 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 ——在县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陈 国 彬 (2011年4月21日) 一、抓落实必须统一思想 第一,要在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

    智能银行发展(大全)

    智能银行发展情况 一. 工商银行智能银行发展情况 “智能银行”,是指可以提供全天候自助和远程人工服务模式的智慧型银行。与传统银行网点不同,智能银行的大部分业务均可通过智......

    2010年银行发展

    2010: 排名 银行名称 国家 一级资本 1 美国银行 美国 160387.8 2 美国摩根大通公司 美国 132971.0 3 花旗集团 美国 127034.0 4 苏格兰皇家银行 英国 123859.0 5 汇丰集团 英......

    发展民营银行[范文模版]

    摘 要: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各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共同面临的经营失败成本外化、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如何动态监管及时......

    银行发展建议

    然没有近距离接触新来的领导,但确实感觉比原来有些变化.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请你们参考. 1.人力资源和薪酬体系的混乱.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不管是高层,中层,还是底层员工.......

    银行发展十年稿

    银行十年,奋斗和远方 一、十年 男:十年,我从缕缕青丝到些许白发,体重也从140到了180. 女:十年,我从白衣校服到唯美婚纱,如今已是孩子妈。 男:十年,领我们进门的老师有的已退休,有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