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研】郑煤集团 以创新实践赢得跨越发展先机

时间:2019-05-14 00:4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调研】郑煤集团 以创新实践赢得跨越发展先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调研】郑煤集团 以创新实践赢得跨越发展先机》。

第一篇:【企业调研】郑煤集团 以创新实践赢得跨越发展先机

“新学习,新收获;新实践,新举措;新思路,新风格;新目标,新跨越。”是对郑煤集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情况的最准确诠释,也是近一时期郑煤集团围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实现更大跨越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的阶段性总结。上述重大举措全面实施的结果,是该集团依靠创新实践,在战危机、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的同时赢得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先机。

5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中央企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主任金阳,在听取郑煤集团的工作汇报后指出:“郑煤集团的学习实践活动在某些方面比央企做得还好。”

报告显示,郑煤集团上半年煤炭产量同比增加37.45万吨,其中二季度突破500万吨,创下集团单季产量的最高纪录;销售收入比计划指标增加2.86亿元,利润超过计划1747万元;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53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逆势增长。

“在新时期郑煤集团发展实践中,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相关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是我们用科学理念指导企业发展的唯一选项。”郑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工会虽然出言谨慎,但却透出无限自信。

在看过本文以后,省委书记徐光春有过如下批示:“工会同志:为郑煤集团的新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祝郑煤在你和集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新学习开启郑煤科学发展新篇章

在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和渗透,尤其是对国内实体经济影响明显显现的关键时刻,更准确点说就是2008年11月30日,杜工会受命出任郑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理论研究颇有建树的他上任次日,就开始连续带队深入到各基层单位开展调研,与领导班子成员一起深入研究战危机、破危局的新思路、新措施。在全面掌握郑煤集团安全生产经营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维护、肯定、坚持、完善、创新”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并强调“前进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还提出了“整体形势要明确、指导思想要明确、工作思路要明确、目标任务要明确”的要求,把2009年确定为郑煤集团“科学发展年”,旨在通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郑煤集团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3月,由省委组织启动的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郑煤集团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是推动集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起点,是广大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的“检修站”,是促进企业各项工作见成效上水平的“助推器”。

在郑煤集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职代会、党委工作会等不同场合,杜工会都明确指出: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危中求机,稳中求进,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创新求实,保持企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3月18日,省委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杜工会在当天连夜召开集团动员大会预备会。3月23日,经过3次预备会的充分准备,郑煤集团召开了大规模的动员会,对活动目的、活动原则、具体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

在郑煤集团这片热土上,482个基层党支部、9569名党员迅速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高潮。翻开党员干部笔记本,上面认认真真地记满了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学习笔记,有各级领导的讲话,有专家学者的讲座要点,中间还穿插着自己的学习心得……许多党员干部说,这次学习培训学得系统、有深度、收获大,“记了一本子、装了一脑子、受益一辈子。”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郑煤集团及直属单位两级党委中心组成员重点围绕“科学发展观是什么”、“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什么”、“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带来什么”、“科学发展观要我们做什么”、“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做什么”这五个关键问题,逐字逐句学,带着问题学,认认真真找答案。郑煤集团及其所属单位先后组织集中学习29668人(次),党员领导干部宣讲、上党课1611次,邀请专家辅导67次,举办15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不断把广大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郑煤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认识到:越学越想学,越学思路越明确,越学越感到不足,越学越有干劲儿。他们认真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自己,紧密联系自己分管的工作,一人一题,深入进行调研,努力破解影响企业发展的难题。两级领导班子成员领题调研1028次,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撰写调研报告513篇,发放调查问卷7762余张,为企业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学习、冷静思考、热烈讨论、认真研究,郑煤集团领导班子进一步理清了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更大跨越的工作思路,明确把“三个三”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即“三不”要求(树信心不动摇、看过去不折腾、干现在不懈怠),破解“三大”难题(破解整合矿井规范管理的难题、破解产业发展正确定位的难题、破解影响矿区和谐稳定的难题),实现“三保”目标(保安全、保发展、保稳定)。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广大干部职工在危机面前坚定信心,不断丰富完善郑煤特色的发展之路,变压力为动力,将经济“危”机化为科学发展、管理创新、深化改革、锤炼队伍之“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新举措引领郑煤发展新实践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脉,资金不足,企业就会贫血,贫血就会无力。只要资金不断链,企业就能生存、就能发展,就能安然渡过目前的难关,迎来春暖花开之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说。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为保证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杜工会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反复研读徐光春书记关于企业发展问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实际,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迅速启动了债券发行申请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批准,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企业债券。从4月13日到4月21日,短短7个工作日,郑煤集团10亿元债券全部售完。郑煤集团又一次抓住“危”中之“机”,巧借资本运作之力,成功实现了企业资产的良性增长。

“郑煤集团10亿元债券成功发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是为企业带来了新的资金储备,有利于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项目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是有利于扩大企业影响,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各界;三是为全省工业企业在拓宽融资渠道、谋求长远发展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4月22日,省国资委主任肖新明出席郑煤集团10亿元债券成功发行新闻发布会时,充分肯定了郑煤集团这一创新举措。

同一天,郑煤集团又与建行河南分行共同签署授信额度高达73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将企银之间加强互惠合作、共赢发展、共破危局的举动推向了新的高度。

破解整合矿井规范管理难题取得新成效。煤炭资源整合是近年来国务院、省政府为实现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早在2004年,郑煤集团就开始有计划地对新密、巩义、荥阳、登封、郑州郊区、汝州、禹州等地44家小煤矿进行了相继整合,不仅改变了小煤窑因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低而上不去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集团的实力。

整合矿井规范管理是影响当前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为切实破解这一难题,郑煤集团对整合矿井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在肯定资源整合工作和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整合矿井管理水平上台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指出整合矿井存在的安全风险、经营风险、政治风险三个风险,研究制定了变间接管理为直接管理,变牵头管理为实质管理,变单项管理为全面管理的“三个转变”的解决途径和“分矿、分步、分类”的解决办法。坚持“诚实守信,实现双赢”的原则,以实现整合矿井与集团公司报表合并为主要标志,推进整合矿井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有效地规避了整合矿井潜在的“三个风险”。今后郑煤集团会继续加大资源整合工作力度,实施“一干三不干”的指导方针:有条件地干;没有一定规模的不干,只让郑煤挂名的不干,相关事情没有说清楚的不干。

为进一步提升整合矿井管理水平,郑煤集团于7月17日在新密分公司桧树亭矿召开了整合矿井管理现场观摩会,以“树一个样板、带一批升级”为主题,解决整合矿井管理体制、管理构建、管理水平的问题,对破解整合矿井的难题、进一步规范整合矿井管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得到了各整合矿井的普遍认同和好评。桧树亭煤矿合作人赵建贞深有体会地说:“紧跟郑煤走,企业有奔头,融入大集团,发展路更宽。我们以前不懂得煤矿管理,矿井只有3万吨的规模,接受郑煤管理后,通过技改已形成30万吨以上的规模,已由一个基础差、发展起点低,装备差、安全系数低,素质差、管理标准低的小煤矿,发展成为生产规模壮大、安全装备先进、管理制度健全、生活设施完善、员工关系和谐的新型煤矿企业。”李宅煤矿合作人马君有满意地说:“今年以来郑煤集团决策层、管理层对整合矿井安全工作真抓、真管、真到位,安全生产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决心跟着郑煤走,永远不回头!” 9月份,桧树亭煤矿的报表将合并到郑煤集团。到明年年底,郑煤集团将基本完成整合矿井规范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郑煤集团整合的38对矿井实现了零死亡。实践证明,郑煤集团着力破解整合矿井规范管理难题的路子是对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新思路凝聚企业发展新合力

“以煤为主,相关多元,做强做大煤炭产业,加快发展相关产业,拉长煤与非煤产业链条,形成煤与非煤多元协调发展的格局,从而构建产权清晰、分工合理、专业协作、链条完整、环境幽雅的矿区产业结构。打造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特大型企业集团。”这是郑煤集团决策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敏锐洞察市场、审时度势提出的企业发展战略总体定位,从而成功地破解了产业发展正确定位的难题。

向煤炭深加工要效益。郑煤集团拥有的煤矿主要生产贫煤、贫瘦煤和无烟煤,属我国储量较低的稀有煤种,具有低硫、低磷、低挥发分、高发热量、可磨性好等特点。过去由于受选煤技术水平限制,长期以来未能进行洗选加工,一直以动力煤销往河南、湖北、湘赣、华东等地区各大电厂。

近年来,全球各大钢铁公司为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焦炭消耗量,相继开发应用了以低挥发分的贫煤、贫瘦煤为原料的高炉喷吹煤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情况很快就被洞察力强、反应敏锐的郑煤集团决策层紧紧盯上,立即决定在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的赵家寨煤矿附近建设选精煤厂,以加快煤炭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对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看准了,就要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抓紧上马。不要犹豫,不要迟疑,一些发展落后的企业往往是在犹豫、迟疑中丢掉了做强做大的机会。”对于上马原煤洗选项目,杜工会曾多次对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讲企业快速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郑煤集团赵家寨选煤项目从提议、论证、上报审批材料、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到寻找合作伙伴、正式开工,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可见郑煤集团工作效率之高、速度之快。该项目是郑州地区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大型原煤洗选项目,项目预算总投资2.9亿元,建设工期12个月,建成后年选煤能力可达3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

赵家寨选煤项目还是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一是洗选过程利用的是矿井废水,产生的煤泥水处理后煤泥在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使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政策,在郑州地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二是采取当今国内最先进的重介和浮选工艺对赵家寨矿生产的原煤进行分选。三是生产的精煤可用于大型钢厂高炉喷吹冶炼,市场前景极为看好,中煤和煤泥仍可用于电厂发电,剩余的水洗矸石可用于制砖或生产水泥,吨煤综合售价可提高30%以上,每年有望增加利润1.5亿多元。此举被视为郑煤集团调整煤炭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次革命,改变了郑州地区长期以来煤炭不能洗选的历史,也改写了郑煤集团只能卖原煤的历史,是郑煤集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基础上,郑煤集团还规划在新郑李粮店、新密裴沟、登封白坪分别建设洗煤厂,煤炭洗选能力有望达1000万吨以上,预计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

果断关小上大拉长产业链条。郑煤集团原有两个水泥厂,拥有3条机立窑生产线,工艺落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成为集团拉长煤—建材产业链的拦路虎。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是当今世界水泥行业的顶尖技术,具有节能、降耗、优质、环保、大型化、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等优势。郑煤集团在果断关闭3条机立窑水泥生产线之后,经多方考察论证,决定依托新密歌燎山的石灰石资源优势,快速、高质量地开工建设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设计每年生产水泥240万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7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该项目于今年5月1日成功点火开始试生产,熟料烧成系统、煤粉制备系统也于7月6日-9日72小时连续生产,顺利达产达标。干法水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点火试运行,仅用了1年零5天,创造了国内同等规模在建项目“建设速度最快、设备选型最优、工程质量最好”的历史纪录。

节能减排实现新突破

抓好瓦斯综合利用,郑煤集团超化、裴沟瓦斯发电站、告成矿风排瓦斯净化装置先后投入运行。作为联合国清洁发展项目的郑煤集团崔庙瓦斯发电站在2009年3月1日开始试运行,截至6月30日累计发电943万千瓦时。东正公司粉煤灰蒸氧砖和米村矿、华正公司、裴沟矿等煤矸石制砖项目,使煤矸石利用率达50%以上。有专家认为,吃干榨净的资源利用概念,在郑煤集团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

资料显示,2008年,郑煤集团万元产值能耗降为0.85吨标煤,COD(化学需氧量)削减270吨;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装备,合理安排设备运行,提高主要耗能设备运行效率;新建、改扩建和技改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三废”排放也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从郑煤集团发展战略总体定位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团结务实、作风扎实、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领导班子,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强化发展主题、敢于攻坚、敢于负责、管理上敢于创新的领导集体新形象。

新目标铸郑煤新辉煌

郑煤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站在新的起点上,制定了“三·五”发展目标。首先是将利用3年的时间,使煤炭生产能力突破3000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实现利税超过30亿元,其具体表现是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改善,职工收入逐步提高。其次是再利用2年的时间,使煤炭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把郑煤集团建成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较大影响力、综合性发展的现代能源集团。

“郑煤集团这一发展规划,是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难题、破除制约科学发展体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郑煤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创新、又一次革命,符合郑煤发展的实际,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为郑煤做优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郑煤集团采访期间,多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员工都表达有类似看法。

做优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加快新井建设。设计年产能力180万吨的白坪煤业于2008年10月17日投产后,12月20日又实现外运隧道系统试运煤,今年将实现全面达产,3年后原煤产量有望突破200万吨,10年后原煤生产能力将达300万吨以上。年产300万吨的赵家寨矿井掘进进尺连续12个月保持在1000米以上,今年4至5月份更是突破2000米大关,创造了建矿以来的最高纪录。10月1日将实现联合试运转,向国庆献厚礼;明年将全面实现达产。在建的李粮店煤矿、超化高岭煤矿、昱泰煤矿、富堡煤矿,2013年将全部竣工投产,每年新增生产能力400万吨。规划建设樊寨煤矿、芦店东煤矿、郭沟煤矿和庞窑煤矿,这都将成为郑煤集团主业发展壮大的后备力量。

继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郑煤集团将加快推进整合矿井技术改造,使现有整合矿井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规划整合荥阳、新密、登封地方小煤矿,增加产能1500万吨/年以上;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省内外其他地区煤炭资源的整合力度,寻求外部资源,增加企业拥有的煤炭储量,为推进郑煤集团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在未来5年,郑煤集团规划在米村煤矿、赵家寨煤矿和李粮店煤矿建设3个新型煤矸石砖厂,年生产能力4.2亿块,可实现销售收入14280万元,利润4200万元;积极与国家重点电力公司合作,在新密地区建设2×60万kW电厂;在山西武圣建成80万吨氧化铝项目,实现销售收入约17.6亿元,创造利税近4.4亿元;投入41.6亿元,建设30万吨铝深加工项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提高铝产品附加值;投资4亿元引进低压联醇技术,建设10万吨/年二甲醚、10万吨/年甲醇项目;进军新型能源领域,投资建设中原光伏500MV/年多晶硅项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1.9亿元。

健全机制增强发展动力

郑煤集团从做好现有规章制度修改完善、探索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三个方面,把解决问题与建立制度保障结合起来,对执行力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中心组学习、干部任免考核、人才引进、党的建设和民主管理以及完善改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改制企业管理、规范改制破产、资源整合矿井股份设置等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意见办法等体制机制进行一次系统清理,该废止的及时废止,该修订的及时修订。对需要新建的进行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确保企业制度体系完备健全,有效管用。并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转化为推动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省委书记徐光春多次指出:“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危机面前,经营情况好的企业都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有了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能抓住发展的机遇。只有转变观念,加快技术创新,向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转变、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核心竞争力品牌的技术型企业转变,才能实现更快发展。”

面临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郑煤集团决策层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丝毫没有放松,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中,抓得更紧。在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今年3月3日郑煤集团隆重召开了第三届科技大会,拿出420万元巨资对自2006年以来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涌现出的技术精英进行了表彰奖励,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唱响建设一流技术型企业的主旋律,为保持郑煤集团持续科学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未来5年,郑煤集团将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把河南省“三软”煤层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吸纳高科技人才,进一步研究解决“三软”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难题;推进课题负责制,鼓励科技人才承担项目、攻克难题,强化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由横向合作向自主开发的创新模式转变;继续深入研究煤层保护层开采技术,实现郑州矿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由局部型向区域型措施的战略转变;探索华北型煤田大型矿区水害综合治理之路,解决受高压水威胁、典型难采煤层安全生产的瓶颈制约;攻克炮采工作面,特别是整合矿井采煤工作面支护改革难题;推广应用“三软”厚煤层钻探一体化快速掘进技术,缓和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开发和推广采煤工作面煤水分离技术装备,改善井下作业环境,提高煤矿机械化水平。

以人为本促发展。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不亏人,这是郑煤集团决策层对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独特理解与诠释。

长期以来,郑煤集团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把职工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职工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职工的尊严,尊重职工的权利,重视职工的自身完善,努力实现职工与企业同步发展。健全完善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民情快速反馈机制,使大规模异常信访和突发事件大幅下降,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疑难信访件,有效地破解了影响矿区和谐稳定的难题。

针对农民工是采掘一线主力军的实际情况,郑煤集团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不断加强农民工工作,切实做到了“六个一样”,即政治上一样关心、待遇上一样公平、管理上一样规范、权益上一样维护、素质上一样提高、生活上一样照顾。采访中,郑煤集团建业煤矿的职工告诉记者,“我们宿舍内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装有电视、电话,比我们家里条件还要好。矿上想得这样周到,我们乐于在这里工作。”在郑煤集团,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和谐气氛。

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今年上半年,郑煤集团积极筹措资金,分期拿出1.5亿元,为1.3万名农民工统一办理了养老统筹保险手续。使农民工看到了在煤矿企业工作的希望,增强了煤矿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超化矿农民工梁铁柱说,这1.5亿元虽然摊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不算多,但它体现了集团公司对我们农民工的关心和关爱,体现了杜工会董事长以诚待人、对得起奉献者的理念。这下我们退休以后就能领退休金了,生活也就有保障了。我们一定会安心在矿上工作,报答企业对我们的关爱。

郑煤集团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营造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和谐发展环境。

以新蓝图绘就美好明天。“郑煤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心胸宽广,态度诚恳,作风扎实。对事物看得很透彻,很快就找到了阻碍郑煤集团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症结。提出的发展目标鼓舞人心,制定的工作措施切实可行。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郑煤集团做优做强做大的目标一定会实现。”郑煤集团原党委书记苏万里对郑煤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半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勤劳、勇敢、睿智的郑煤人,万众一心、满怀豪情、意气风发,正朝着销售收入500亿元的目标冲刺。

我们坚信,郑煤集团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第二篇:在创新中赢得发展先机

在创新中赢得发展先机

新时期新阶段,新军事变革日新月异,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异常繁重,是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还是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符合时代潮流的转型式发展,显然,我们应当选择后者。笔者以为,“创新”最主要的是把握好观念为先、理论牵引、人才为重、科技争峰四个环节。这些是实现军队转型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军正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攻坚破难阶段,亦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说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但总体上看陈旧因素较多、现代因素不足,在作战理论、体制编制、指挥方法、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与时代发展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与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军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完成双重历史任务,推进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既要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也要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对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科学确立现代军队建设和治军的全新理念,积极推进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指挥、保障方式和人才队伍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这当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有“创新”的理念,在创新中形成后发优势。唯此,才能实现“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军队建设水平。

创新――观念为先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总的发展趋势是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这其中包含着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能够跳跃或创新某些环节、某些层次,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一辩证逻辑关系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些国家的发展、一些行业的进步、还有包括我们身边一些落伍者经过刻苦努力、奋发作为取得的巨大进步,表现出来的都是通过不断“创新”,达成后来居上的目的。其要旨就在于:回避别人曾经走过的弯路,正确选择适应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创新发展。在组织的一次演习中,一方是享有盛誉的常胜之师甲师,另一方则是并不太出名的乙师。在近似实战的对抗演习中,甲师因背着旧观念的束缚,加之各种惯性思维和条条框框的影响,连连败阵。后来,甲师及时转变观念,突破旧观念、旧思维的制约,首先实施思维上创新与超越,在指挥上创新与超越、在编制上创新与超越、在力量运用上创新与超越。终于完胜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乙师。这生动地说明,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是军人走向胜利的最大障碍。对于我们军人来说,要履行新的历史使命,要有效应对多种完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首先必须在观念上、在思维上牢固确立创新、超越理念。这是因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超越,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永恒主题。特别是在大变革时代、在军队建设转型期,陈旧的观念、保守的思维方式与时代的音符是格格不入的。其结果也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形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历史差距。

创新――理论牵引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的创新就没有实践的创新。适应新军事变革、促进军队建设转型,必须积极推动军事理论创新,这是谋求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胡主席指出,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他还指出,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实践表明,先进的军事科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预测未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军队建设的发展趋势,正确选择建设的目标和途径,避免主观指导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减少决策失误的损失。这些精辟论述说明创新的理论对军队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对赢得军事斗争主动权的极端重要性。

二战之初,法西斯德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占领几乎整个欧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法、原苏联及东欧若干国家盲目沿袭陈旧的作战理论,对德军提出的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理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投入战争后,茫然而不知所措。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伊军之惨败,不仅仅是官兵素质和武器装备不如人,更主要的是败在作战指导思想和作战理论落后上。这再一次说明,作战思想和作战理论落后是最致命的落后。毛泽东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三个阶段和解放战争进程的科学预断,并以此而确立的科学战略指导方针和作战指导理论,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光辉范例,成为千古绝唱。正如李际均将军所言:“只有具备预知预见的超前性理论思维,才能有超前的战略指导。”这些都说明,理论上的创新,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全新的战争背景、全新的战场环境、全新的作战样式,面对军事斗争准备的严峻性和艰巨性,我们必须对军队建设、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指导、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理论等等,进行系统探索与创新,形成具有我军特色、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据此,从理论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用以指导军队建设实现科学发展。

创新――人才为重

几场初具信息化特征的高技术战争表明,交战双方,不仅仅是国家整体实力、军事实力的较量,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官兵高科技素质的较量。胡主席深刻地指出:“要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培养各级各类新型军事人才。”军委郭伯雄副主席也指出:“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胡主席和军委其他首长深刻阐明了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极端紧迫性。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形势更趋多变性和复杂性,我军要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要履行新的历史使命,要完成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规律,对于急需的、特殊的“能够利用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军事人才”,如信息化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武器装备人才、信息化后勤保障人才等,能先行的就先行,能重点突破的就重点突破,扬长避短,集智攻关,力求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式发展。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就只能永远落后。特别是军队信息化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要实现越跨式发展,就必须把培养机械化作战人才与培养信息化作战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必须把我军人才队伍建设与现代战争发展步伐协调起来。这种“结合”“协调”其本质内涵就是要实施人才培养上的“创新”,这是时代所需、使命所系。当然,人才培养不论是渠道还是方式方法都要力求“创新”,通过创新的方法和途径,适当减少中间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三步并做两步、两步并做一步,形成后发优势,达成“赶”与“超”并举的培养目标。正如美国著名将领麦克阿瑟曾经说过的军队人才培养要:“应着眼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着眼于复杂多变的未来,着眼于军事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尤其是对于处于装备和技术劣势一方的军队来说,更要重视在人才培养上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以形成“后发优势”。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反复证明了的先进成果,以便越过人才培养的若干低级阶段,跃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甚至赶上或超过别人。当然,创新式发展决不是那种只要速度、只要进度,不求质量的急功近利的不良做法,而是人才内在本质的创新,是素质、知识、技术、能力等的创新与突破。

创新――科技争峰

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军事进步的实践都表明,科技是关键性的推动力量。一些国家由落后创造出经济奇迹,一些国家军事实力的整体跃升。其中,科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托夫勒在《未来的战争》一书中所言,“第三次浪潮文明的战争,要求战士懂得的科技知识远远超过扣扳机的原理。”让我们简要透析一下日本上个世纪的发展。日本从1931年至1945年,连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战败投降后,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变为瓦砾,失业者和流离失所者达数千万人之多。战后的日本就是在这片废墟上起步的。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许多经济指标超过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期间,日本政府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也就是所谓的“创新”计划。日本的经济发展,得益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战后对日本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大规模的新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以及具有较高水准的优质劳动力资源。英国《经济学家》公布的2004-2008年全球82个经济体的创新绩效排名,在其科技研发水平和劳动力的技术能力等指标方面,日本仍是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这正是其形成后发优势的关键因素。小平同志有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进而可以推断出科技是第一战斗力。通过科技研发和创新,有力推进军队武器装备、作战系统集成、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实现创新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利用科技的广泛渗透性,解决老旧装备信息化改造问题,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装备都可以据此实现战技性能上的创新。比如,美军利用激光制导装置对常规炸弹进行了改造,其价格仅为空地导弹的1/10,而其精度确相差无几;利用科技的兼容性,解决各种作战系统和保障系统的综合集成问题。通过新科技最具代表性的信息技术,将原本独立、联系松散或关系不紧密的若干分系统整合成一个紧密耦合的一体化新系统,实现功能远大于分系统所不具备的新的强大功能,从而提升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装备建设的创新;利用科技普遍具有的军民两用性,解决军民融合发展的难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科技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性,不但能满足军队建设的特殊需求,也能对国家经济建设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信息技术的两用性,建立军民兼容的科技研发体系,开发具有军民通用性的产品,借以实现军民兼容式创新发展;利用新科技中的仿真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部队训练和装备发展中的模拟训练和装备实验等难题。通过仿真技术对部队作战方案、训练科目、新概念武器等的战技性能等进行试验或验证,解决类似的一些战备训练和装备建设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总之,利用高新技术,解决制约军队建设当中的一些束缚,甚至直接按信息化的标准与目标,组织设计、研发和建设,创新机械化阶段中的一些步骤或阶段,而直接实现信息化目标。总之,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未来信息化作战军事需求为牵引,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创新,对战场基础设施、指挥信息系统、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装备等多个方面,进行“跨代”“创新”研发与建设。唯此,才能在创新发展中形成独具我军特色的后发优势。

第三篇:关于义煤集团以抓安全生产促跨越发展的调查

只要制度措施落实到位,安全责任事故可防可控 ——关于义煤集团以抓安全生产促跨越发展的调查

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矿企业,义煤集团在推进企业跨越发展的进程中,牢固树立“只有安全生产才能科学发展”的理念,创造出了以抓安全生产促进跨越发展的成功经验。其成功经验的关键所在,就是制度的落实到位,扎扎实实把制度落实到每个关口、每个责任人。义煤集团的做法,对各地、各企业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现刊发由省委办公厅、省委第三巡视组联合调研组撰写的调查报告,在全省介绍、推广义煤集团的经验。

近年来,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和部署,通过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基本实现了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标。2008年,义煤集团实现原煤产量2186万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366%;2009年,实现原煤产量2260万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221%;今年至9月底原煤产量已达2337万吨,百万吨死亡率已降至0.043%,达到国际先进的煤矿安全生产“双零”标准,该企业呈现出了原煤产量大幅提升、百万吨死亡率大幅降低的良好态势。

一、义煤集团基本情况

义煤集团前身为建于1958年的义马矿务局,2008年底改制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职工5.6万人,生产矿井分布河南、青海、新疆、山西4个省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50亿吨,现有生产矿井22对,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以上(不包含近期整合的80余个小煤矿)。省内17对各类矿井中,水、火、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地温等8大煤矿自然灾害均有体现,且部分灾害发生较为严重,成为威胁职工生命安全、制约企业安全发展的首要难题。近年来,义煤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安全发展目标,从集团公司领导到一线职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通过系统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强化生产环节安全基础管理,在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大幅降低的同时,产量和效益大幅度增长。2009年,集团公司经营总额达到14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00%,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56万元,比2006年增长63%,集团综合实力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比上年上升46 位。义煤集团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改革开放30年卓越贡献国有企业、河南省利税百强企业,荣获河南省工业突出贡献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二、义煤集团抓好安全生产的主要做法

(一)牢固树立“只有安全生产才能科学发展”的理念。2006年下半年以来,集团公司领导班子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的观念,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明确提出“零”安全事故目标,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干部职工安全认识明显转变,责任意识显著增强,从上到下形成了责任事故可以预防、责任事故可以避免的共识。同时,坚持“高于规程、严于规程”,不断升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确立了采掘大断面、瓦斯零超限、煤层深孔注水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如国家将瓦斯超限浓度规定为1%,而义煤集团将瓦斯超限浓度标准提高为0.8%,并提出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必须按事故责任进行处理。集团公司实行上述措施后,各矿井瓦斯超限次数大幅下降,2006年全公司超限28710次,2007年下降到217次,2008年为63次,2009年为15次,今年截至目前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初步实现了瓦斯零超限。

(二)以铁的纪律保证制度措施落实。集团公司严格实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并以铁的纪律保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落实。将每一项制度措施量化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并根据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重奖重罚。一是全面实行安全生产24小时监控制度。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察局和各生产矿区成立安全信息监控站和安全生产调度室,通过监控设备联网全天候对各作业点的瓦斯及一氧化碳浓度、通风风量及风速等安全指标进行监控,出现安全指标数值超限情况,及时报警、断电,停止生产。二是严格落实领导下井带班制度。集团公司领导包矿下井,要求每人每月下矿井不少于8次。矿井领导与工人同上下、同劳动,保证井下24小时有带班、跟班矿队领导,真正达到了“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的要求。同时,安全生产监察局派出6人,每天在事故多发的零时和四时时段,对各矿带班、跟班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凡跟班领导推迟下井或提前升井的,每人每10分钟处罚2000元,3年来共查处执行带班、跟班制度不到位的矿处级领导72人次,科队级领导473人次。三是坚持执行岗位安全精细化管理制度。今年以来,集团公司细化每个生产岗位的操作标准和安全职责,向每个下井职工发放安全生产表格,作业职工对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记录,升井后由矿区集中归纳处理;每周召开安全办公会,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并限期落实。

四是创新安全生产责任互保联保制度。在向每个生产工作面派驻安检员、瓦斯监测员的基础上,对每个井下区队和班组成员进行编号,在安全帽中安装芯片定位跟踪,实时了解每个员工的工作状态;同时实行安全生产互相监督、互相负责的方法,一人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区队和班组其他成员都要被追究责任,调动了职工标准化生产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自觉性。

(三)舍得花本钱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集团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各类设施建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2007年以来共投入40多亿元,用于提高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一是优化通风系统。新建和改造8个风井,更换主通风机12台,通风系统改造工程达3万余米,井下风量总计每分钟提高了9500立方米,矿井通风系统更合理可靠,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需要,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二是完善防灭火技术装备。先后为易自燃发火矿井购买制氮机10台、注浆(胶)泵178台、多种型号钻机156台,更新注浆管路2万余米,实现了防灭火工作由以往“防灭并举、综合治理”向“超前预防、以防为主”转变,有效杜绝了井下火灾事故发生。三是打牢水害防治基础。投资6000多万元,对西部四矿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单井排水能力由每小时500立方米提高到每小时1800立方米,解决了西部矿井排水能力小、抗水灾能力不足问题,做到了矿井日常发生水害不影响生产、不影响安全。四是推行大断面支护。近两年,共新掘大断面巷道近2万米,扩修巷道1.2万多米,使矿井巷道断面由8~10平方米扩大到16~24平方米,不仅解决了巷道压力大、行人运输困难等问题,也大大增强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五是改善职工上下井安全环境。集团公司在46个上下井巷道全部安装供职工乘坐的小型缆车和电力机车,达到全公司下井和升井轨道运输地铁化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矿井职工只走上下巷,降低了职工体能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上下班途中职工踩踏、蹬扒等不安全行为。

(四)着力开展重点灾害防治技术攻关。集团公司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先后成立了瓦斯、矿压、地质、防灭火、机电装备等8个研究所,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达8人。先后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600多人,与高等院校共同培养采煤、机电、通风安全专业中层干部1823人,为有效预防各类自然灾害提供了技术力量和科技支撑。一是快速提升瓦斯综合治理水平。新建8座地面和25处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站,瓦斯抽采量提高到现在的5500万立方米,为2006年的3倍多。实施开采解放层等区域防突措施,开展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瓦斯综合治理水平快速提升,4对矿井获得全国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化矿井称号。二是推广使用新的采掘技术。以往井下职工采煤主要依靠简单的采掘设备,工作效率低,采掘难度大,事故发生率高。2007年以来,集团公司从国内外引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采运一体化采掘设备,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日均采煤量成倍增长。为进一步降低采掘工作强度,全面推广使用了煤层注水技术,先后为各矿井配备了钻机、注水泵等设备,在所有作业头面大力实施煤体深孔注水,不仅有效预防了煤尘、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煤炭自燃,而且实现了快速揭煤、快速掘进。三是超前研究预防冲击地压灾害。井下冲击地压发生原理和危害程度与地震灾害相当,随着井下采掘不断延深,冲击地压灾害近年发生较为频繁,目前有效防治技术在国际上尚未攻克。2008年以来,集团公司投入近亿元资金,针对冲击地压的不可预测性和高危害性,按照防范胜于救灾的指导思想进行防治研究,实现了冲击地压尽量少发生、有计划诱导发生和即使发生也不伤人的目标。如今年6月5日,该集团千秋煤矿虽发生2.9级冲击地压灾害,却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今年初,国家科研项目鉴定会认定义煤集团底板型冲击地压研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五)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集团公司以“处处有文化、事事有管理”为目标,通过建设引领体系、标准体系,实施精细化、准军事化管理等措施,把安全文化元素引入到生产管理中,形成了育心与规行相结合的管理新模式。一是对企业员工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大力开展全员准军事化训练,按照士兵的标准培养职工的文明行为和纪律作风。如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两述”活动,要求每个职工都能随时准确地描述所在岗位的职责和使用设备的操作规程,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让每个职工按规定标准操作生产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二是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各类教育活动。为加强企业员工安全培训,集团建立了1个国家二级和2个三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所有矿井建立了四级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2007年以来先后培训8.4万人次,其中特殊工种3.3万人、一般工种4.6万人,一线职工持证上岗率达100%。该集团工会在做好日常职工维权的同时,加强职工亲情安全教育,定期举办职工家属参加的亲情座谈会,将每个职工全家福照片粘贴于生活区和生产区,时刻警示职工只有安全生产才能家庭幸福。针对一线职工工作相对单一枯燥和思想压力大的特点,由专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调节不良情绪,使其在井下快乐工作。三是营造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2007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以“安全无事故、工效上十吨、特级标准化、科技有创新、矿区文明化”为主要内容的“五优”矿井创建活动,在人力、物力、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月进行考核奖罚,先后有9对矿井被命名为“五优”矿井。坚持每年开展安全生产标兵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标兵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将其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育,并将其主要事迹印制成宣传牌,在矿区街道悬挂,营造全体职工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安全文化氛围。

三、几点启示

目前,我省煤矿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安全生产制度,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做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领导抓安全生产的作风扎实不扎实,关键在于科技投入到位不到位,关键在于安全制度落实不落实。当前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实抓好我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义煤集团的做法有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一)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义煤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安全生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从理念植入、体系完善、硬件改善、软件优化等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加强安全工作,安全基础不断巩固,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安全发展的理念已植根于领导干部、企业员工思想,体现到每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集团公司上下形成了不除隐患不生产、安全没把握不生产的责任意识。实践证明,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矿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实现安全生产。只有做到了安全生产,才能有更好的环境、更多的精力投入生产,才能确保煤矿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并实施责任追究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从以往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教训看,往往是一个环节、一个岗位、一个人的疏忽和错误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义煤集团实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切实把安全生产的每一项制度措施真正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从源头上杜绝和消除了事故隐患;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无论是集团及各矿领导还是一线职工,谁违反了规定就毫不手软地追究谁的责任,2007年以来由集团公司直接处理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相关责任人767人,构建起了以局部保整体、以个人保班组、以班组保区队、以区队保全矿的安全生产保证机制。实践证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难,难就难在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不能落实到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煤矿企业只要硬起手腕,把各项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就可以有效避免和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加大科技投入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是设备的陈旧老化和科技手段的不足。要预防各类灾害、事故发生,必须舍得资金投入,努力改变煤矿生产的条件和环境。义煤集团不以牺牲安全生产为代价实现产值和利润,坚定提升装备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推行标准化生产,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拥护,采煤效率更高了,产量大幅度增长,效益也得到改善。实践证明,煤矿企业只有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科技、完善装备,才能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安全工作才能不断巩固和加强。

(四)提升企业职工素质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义煤集团建立职工安全培训基地和中心,构建了公司、矿区两级职工安全培训网络,安全技术培训常年不断线,同时积极推行劳动用工预备制度,对符合招工条件的个人在上岗前提前分阶段进行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实现了“变招工为招生”,职工安全生产素养不断提高。实践证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以素质高、意识强、业务精、责任强的职工为基础,必须不断加大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力度,全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杜绝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安全发展。

第四篇: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调研报告

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调研报告

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卓越企业

——对义煤集团自主创新跨越发展实践的若干思考

[摘要]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结合义煤集团发展实践,系统提出了观念创新是先导,战略创新是方向,市场创新是目标,科技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基础,组织创新是保障的煤炭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坚持实施上述创新,才能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实践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浪潮势不可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产业环境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竞争时代。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如不激流勇进,自主创新,而是安于现状,维持现状,必将随时面临生存危机;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企业而言,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下面结合xx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卓越企业的发展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观念创新是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的观念,哪有先进的实践?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讲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支配一个社会运转的主要力量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企业有了观念的创新,才能有好的管理思想,有好的发展观念,有好的发展实践。观念创新是企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是企业健康运行的前提,是企业搞好一切创新工作的第一步。

我们现在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其中首先要求企业要在经营观念上领先于其它企业。只有具备领先的创新观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近年来,义煤集团不断探索,逐步确立了一套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体现现代经营管理思想的科学管理理念,在内部管理创新方面,提出了“消缺管理”的新理念;在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安全生产,我的责任”的新理念,实践了“安全管理层次论”;在经营管理方面,提出了“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和“与你同行,竞合双赢”的新理念;在市场开拓方面,提出了“以质量争得市场,以价格占领市场,以服务赢得市场,以感情巩固市场”的新市场观;在成本管理方面,确立了“精当的投入等于俭省,合理的节约也是盈

利”的“大成本”的经营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工作出色就是人才”和“素质合格,岗位合适,团队合作”的新人才观;在质量管理方面,提出了“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和“人优产品精,质优企业兴”的新质量观。随着企业管理观念的不断创新,义煤集团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战略创新是方向

现在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同行业,也有国外跨国公司的同业竞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实行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战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企业而言,如果想长久生存,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战略创新。

对我国资源开采型企业来说,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许多资源开采型企业由于没有制订出一套长远的发展战略,随着企业资源的枯竭企业也逐渐消亡;而也有一些资源开采型企业由于制订发展战略得当,使企业具备了持续发展和强劲生存的能力。

义煤集团借鉴内外经验,根据内外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确定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制定了义煤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其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依托资源优势,以煤为主,实施煤基多元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循环经济,实施“大多经”和项目带动战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加大资本运营和招商引资力度,实现经济增长结构、速度、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把义煤集团建设成为“煤-电-铝-化-建”综合发展的特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企业集团,使义煤的发展步入健康、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积极推进“煤-电-铝-化-建”综合发展战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

2006年,义煤集团的经营目标是确保翻三番,力争创百亿;2007年,义煤集团经营总额要保持100亿元以上的水平,利税达到10亿元;2008年,义煤集团经营总额要达到120亿元。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250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矿区电力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产值24亿元;氧化铝产量达到60万吨,再加上生产铝箔等副产品,产值达到24亿元;煤化工产值达到20亿元;建材、建筑业产值达到20亿元;其他非煤产业产值达到22亿元以上。总之,要通过努力,到2010年义煤集团经营总额达到15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亿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实现上述目标的配套措施,为义煤集团今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市场创新是目标

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赢得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现代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市场创新,才能巩固原有的市场,开拓全新的市场。市场创新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对市场的创新,开拓新市场;二是通过对产品的创新,开拓新市场。在市场创新上,煤炭企业虽然只有一种比较单一的产品——煤,但煤经过产品创新,从纵向延伸方面,通过深加工,能生产一系列新产品,如电、煤气、焦炭、炭黑、煤焦油等;从横向

延伸上,使用质优价廉的煤炭资源,可以用于金属冶炼、建材加工等,加强对煤炭的产品加工与创新,就能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煤炭市场而言,义煤集团先后提出并落实了“以质量赢得市场,以价格占领市场,以感情巩固市场,以服务扩大市场”的销售方针,坚持做到“不管市场如何变化,用户是上帝的观念不变,用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变,坚持抓煤质提高服务的决心不变”的“三个不变”销售政策,制定了“火车、汽车一起上,内贸、外贸一起抓,集团公司和矿两个积极性一齐要”的营销策略,对销售实行“五统一”和“收购制”,并开通了三个直达专列。通过全力以赴保市场、保煤价、保货款回收、保专列、保大户,保证了充裕的市场空间和畅通的销售渠道,增加了销售收入,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

同时,义煤集团坚持“相关多元”的发展原则,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结合自身企业的资源特点、区位优势,切实把企业发展的基点放在煤炭主业和煤电、煤铝、煤化工、煤建材等重点产业和领域,加强对原煤的洗选加工,提高商品煤的品质和使用效率;努力构建“煤—电”、“煤—铝”、“煤—化工”、“煤—建材”四条产业链,打造煤基相关产业,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切实把发展建立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此开拓和占领新市场,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四、科技创新是核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企业来讲,科技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和源泉。其劳动效率的提高需要科学技术,其产品质量的保证需要科学技术,其生产成本的降低也需要科学技术。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在产品质量、品种、成本、效率等各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并得到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按照自主创新的原则,义煤集团狠抓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义煤的发展动力。

1.创新科技运行模式。围绕煤、电、铝、化、建综合发展战略,制定科技创新工作的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坚持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法研究并转化科技成果,先后与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西安矿院合作,对义煤集团的煤炭开采工艺、防灭火成套技术等进行研究和攻关。近两年以来,共完成技术革新成果200余项,完成技术项目120余项,其中有多项技术革新和创新获省部级奖项。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广泛用于义煤的煤炭生产,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围绕煤炭生产,加快现有矿井的挖潜改造,调整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工程设计,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做到合理集中生产,做好水平、采区和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努力实现高产高效;将关系矿井长远接续和安全生产的关键工程纳入重点工程管理,保证矿井的配套建设和生产接续;合理配置矿井机械装备,通过加大对综采设备的投入,更新改造生产设备,改善安全生产的条件,进一步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五年间投资近2.5亿元更换了12套综采支架;投入8000万元新建千秋矿一对立井,彻底解决了矿井“三难”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综采、炮采放顶煤技术,运用先进的设备工艺,提高生产率和资源回收率,稳定和提高现有矿井生产能力,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

3.加强科技专项攻关。围绕安全发展,针对矿井开采强度、深度增大,煤层自燃隐患日趋严重的现状,不断探索和完善束管自动监测预报煤层自燃隐患技术、阻化粉煤灰注浆充填防火技术、洛克休泡沫防火技术、远距离粉煤灰浆充填技术、氮气防灭火成套技术等研究。加强对煤炭开采工艺、瓦斯、煤尘治理技术的攻关,创新防治理念和防治思路,总结创新防治措施,补还安全欠帐5亿多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xx矿井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技术,为煤炭同类型矿井的防灭火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同时,抓好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电厂余热的综合利用和煤层气的综合开发。真正使义煤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科技创新的基石上。

五、管理创新是基础

科学管理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管理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生产力。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义煤集团的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来引领、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促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义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加强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能为目的的“消缺管理”新理念,并应用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把管理创新发挥地淋漓尽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实施管理创新,管理就是“消缺”。企业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消除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是在企业管理中不断发现问题、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的消除缺陷的过程,所以管理就是消缺。结合企业的实际,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缺陷消除,实现管理效能和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主要有:治理企业内部“四乱”;开展“双增双节”和“人均节约1000元活动”;治理“大企业病”等。

2.实行督查考核,提高企业执行力。实行每月一次的督查考核,对责任目标的进展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把目标完成好坏与单位领导及单位的工资挂钩,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全面落实。

3.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并落实了:“安全生产,我的责任”;安全管理“层次论”,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四个事故”,即:瓦斯超限是事故,电气失爆是事故,无计划停电、停风是事故,安全保护甩掉不用是事故;“进入井下,只有纪律没有自由”等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抓安全模式,重点抓好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事故的产生,80%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20%源于物的不安全状态,走出过去抓安全的误区);坚持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集团公司质量标准化工作跃入全国先进行列;不断加大安全投入,补还安全欠帐5亿多元。百万吨死亡率连续五年控制在0.5以下。

4.强化资金与成本管理。提出并确立了“大成本”理念,“企业的一切活动产生的是成本,只有生产和销售产生的是效益”。资金集中管理,维简、折旧基金作为投资管理。

5.积极推进接续产业发展。确立“大多经”和骨干带动战略,并提出把义煤的发展纳入地方区域经济的思路。2004年以来开工建设12个大项目,其中6个煤矿,6个非煤项目,总投资50多亿元。2005年完成投资23亿元。目前已有5个项目建成投产。2006年用于项目建设投资26亿元。

提出并运用好“优势”原则,即:有优无势上规模,有势无优抓质量,有优有势抓市场,无优无势抓转向。

抓好四条产业链的构建,即:煤电、煤铝、煤化工、煤建材四个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污染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接续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接续管理理论获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在非煤产业方面确立了“十大产业板块”,主要是构建电力、铝工业、化工、建材、物流、矿建、后勤、医疗、通讯和机械制造板块,着力培育非煤骨干企业群体。

6.加大改革改制和资本运营力度。提出了“存量保稳定,增量搞改革;引进增量,盘活存量”的经营思路,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根据企业实际,提出了“6个一批”的改革思路:一是分离改革一批;二是关闭破产一批;三是要重组改造一批;四是要放开搞活一批;五是要新建发展一批;六是要做大做强一批,以改革促发展、增活力。

积极进行资本运营与招商引资。和美国花旗银行、雷克公司、日本欧力士公司以及台(湾)塑集团、华润公司、伊川铝电、新安铝电、天润集团、商丘中原腾达、兴亚建国、武汉凯迪集团、武汉民生银行、中国银行进行了全面合作;今年先后签署11个战

略合作协议;促成了8亿元短期融资债券发行;加快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结构多元化进程。成立博通公司,由员工持股,参与企业改制。

通过以上方面的管理创新,义煤集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经营低谷快速步入了跨越发展的轨道。在“2006河南企业100强”中位居第13名;在“2006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第490名;在2006年全国煤炭工业100强中位居第26名;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06中国最大1000家企业集团中位居第415名。

六、组织创新是保障

组织创新就是企业组织自己的企业文化,将创新建立在自己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活跃的氛围。国内外成功的企业,都具有浓厚的创新氛围,都长期注重建设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义煤集团审时度势,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进行组织创新,通过组织机构的整合,进一步提高组织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着力塑造强势企业文化,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结合义煤实际,先后提出了:“管理就是消缺”、“经营管理科学化、工程质量标准化、矿区面貌花园化、食堂宿舍餐旅化、社会治安秩序化、文化生活多样化”、“井下文明生产,井上文明生活”、“军队、学校、家庭”、“安全生产,我的责任”、“成功的企业首先是所学校,优秀的员工永远都是学生”等一系列企业文化新理念,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特别是近两年,义煤集团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提出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提高经济效益,一切工作的落

脚点是改善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企业宗旨,描绘了“创建卓越企业,构建和谐矿区”的企业共同愿景,制定了“跨越发展抓机遇,五年一百五十亿”的战略目标和“做大做强煤电铝化建,做精做优煤基产业链”的战略方针,发展丰富了义煤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进取,特别能奉献”的“英勇善战,创业无限”的企业精神和“忠诚义煤,开采未来”的核心理念。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推开,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有力地激发了全体员工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06年10月16日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现场交流推进会在义煤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义煤的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晚、行动快、效果好。中煤政研会的马德庆会长称赞义煤的企业文化建设“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可靠途径。在创新工作中,煤炭企业只有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胆革新,勇于实践,积极采用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才能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第五篇:围绕企业跨越发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文章标题:围绕企业跨越发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企业跨越发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集团公司党委把今年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年、项目推进的突破年,并提出了“24637”的目标。如何在这样一个大格局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之达到“服务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效果?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跨越。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上不断创新

观念创新必须冲破“禁区”,倡导创新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想再突破;彻底打破“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向“唯实”转变。对企业来说,凡是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利于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团结职工群众、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和方法,都应大胆地尝试和采用。要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需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力求工作上有独创性、超前性和开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集团公司党委提出当前要突出解决好七个方面的思想问题,这对于解决影响跨越发展的思想障碍,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笔者认为,做好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特别树立以下观念:一是效益观念。企业的生命线在于效益,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应该围绕效益而展开,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以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效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的,才能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增强自身的生命力。二是服务观念。只有为广大职工利益服务的工作才是企业和职工最需要,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职工群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上,使广大职工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三是求实观念。思想上要求实,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好,真正解决矛盾和问题;目标上要求实,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作风上要求实,坚持实践观念、发展观念、群众观念和实效观念,反对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四是利益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对自身利益普遍高度关切,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关心和帮助职工实现自身正当利益的观念,积极引导职工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不断创新

随着企业大开发、大发展、大跨越的推进,体制结构在变,经营机制在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相应也要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自觉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充实和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一、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职工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等问题是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刻不容缓。要重点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他们永葆创业激情,正确对待荣辱,抵制各种诱惑,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升华人生境界,把永续经营、做强做大企业作为人生寓快乐于追求的源泉之一。

二、开展科学知识教育。在企业中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教育,由此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科学经营的水平,提高职工科技从业的本领,让科技在经济建设中转化成生产力。

三、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配合重大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及时进行国内外形势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企业经营者与广大职工的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使他们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四、开展民主法制教育。有计划地在企业中开展普法工作,促进企业经营者和职工自觉学法、懂法、遵纪守法。企业经营者要增强民主和法制意识,发扬民主,依法经营。职工要增强权力和义务观念,自觉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开展诚信教育。社会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企业生存之根本。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强化信用、契约等观念,培育“信用至上”的意识和道德。同时,注重运用舆论监督手段,揭露和抨击失信缺德的丑恶现象,弘扬诚信为本的美德,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氛围。

六、进行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职工中大力灌输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以企业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环境,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

随着徐矿集团外出创业队伍的不断扩大,四大板块的发展壮大,外出创业点的拓展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各项业务活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迫切需要加以改进和创新。首先须由“组织领导”向“依法引导”转变。通过制度来规范企业党组织的各种活动,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须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转变。改变以往主要依靠灌输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把思

下载【企业调研】郑煤集团 以创新实践赢得跨越发展先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调研】郑煤集团 以创新实践赢得跨越发展先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企业体制创新促进企业跨越发展

    一、我县重点企业组建集团和股份公司及企业上市工作的基本情况1994年,我国第一部《公司法》颁布后,我县就掀起了一个组建集团和股份公司的高潮,在1995年到1998年短短的3年间,共......

    郑煤集团振兴二矿安全和谐发展纪实(范文)

    郑煤集团振兴二矿安全和谐发展纪实煤炭资源整合是煤炭工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是合法矿井之间对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

    郑煤集团昌泰公司加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郑煤集团昌泰公司关于加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根据郑煤集团新密分公司的部署及要求,为加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公司领导多次召开企业文化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企业文......

    洋河新城以六大创新推动跨越发展[精选合集]

    洋河新城以“六大创新”引领跨越发展“要坚持把洋河新城作为全市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投融资体制、征地拆迁机制、行政审批制......

    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

    以科技创新助推公安经济跨越发展 中共公安县委公安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公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不......

    以“情文化”引领企业跨越发展(精选5篇)

    以“情文化”引领企业跨越发展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在无锡召开2015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红豆集团)现场会,授予红豆集团有限公司“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中国企业联合会......

    “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调研报告(最终定稿)

    “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主 题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我们适应新形势、战胜新挑战、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

    “解放思想、跨越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解放思想、推动跨越”主 题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谷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卢永峰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我们适应新形势、战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