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响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学案:《第4课时集合的运算--交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集的概念及其并集的性质;2.会求已知两个集合的并集;
3.初步会求集合的运算的综合问题;.过程与方法:体会并集中的元素与原来的集合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集合的并集
教学难点:集合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二、质疑讨论:
1.并集的定义:
一般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unionset)记作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交集的定义用符号语
言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集的定义用图形语言表示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并集(A∪B)实质上是A与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但是公共元素在同一个集
合中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2.并集的常用性质:
(1)A∪A = A;(2)A∪= A;(3)A∪B = B∪A;
(4)(A∪B)∪C =A∪(B∪C);(5)AA∪B,BA∪B 3.集合的并集与子集:
思考:A∪B=A,可能成立吗?A∪CUA是什么集合?
结论: A∪B = B AB
三、反馈矫正:
例1. 根据下面给出的A、B,求A∪B
①A={-1,0,1},B={0,1,2,3};②A={y|y=x2-2x},B={x||x|≤3};
③A={梯形},B={平行四边形}.
例2. 已知全集U=R,A={x|-4≤x<2},B=(-1,3),P={x|x≤0,或x≥
求: ①(A∪B)∩P②(CUB)∪P③(A∩B)∪(CUP).
例3:已知集合A={y|y=x-1,x∈R},B={y|y=x2-1,x∈R},C={x|y=x+1,y≥3},求(AC)B.例4:已知集合A={x|x2-1=0 },B={x|x2-2ax+b=0},A∪B=A,求a,b的值或a,b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由于A∪B=A,可知:B A,而A={1,-1},从而顺利地求出实数a,b满足的值或范围.
例5:若A={x|x2-ax+a2-19=0},B={x|x2-5x+6=0},C={x|x2+2x-8=0}, 5},2
(1)若A∪B=A∩B,求a的值;(2)A∩B,A∩C=,求a的值.
四、巩固迁移
1.设A=(-1,3],B=[2,4),求A∪B;
2.已知A={y|y=x2-1},B={y|x2=-y+2} 求A∪B; 3.写出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
U
A图1
U
BA
C图
24.集合U={1,2,3,4,5,6},B={1,4}A={2,3,5}
求:CU(AB)与(CUA)(CUB).
5.若集合P={1,2,4,m},Q={2,m},满足P∪Q={1,2,4,m},求实数m的值组成的集合.
6..已知集合A={x|x2-4x+3=0},B={x|x2-ax-1=0},C={x|x2-mx+1=0},且A∪B=A,A∩C=C,求a,m的值或取范围.五、教学反思:
第二篇: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 教学案(本站推荐)
数学教学案
课
题:
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
考试说明:理解集合的交集的概念 2 能熟练进行集合的交集运算
一、复习回顾:
1.什么是子集?什么是真子集? 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2 {x|x是奇数}(2)a {a,b,c}(3){a} {a,b,c}(4){a,b,c} (5){a,b,c} {c,b,a}(6){x|x>5} {x|x>3}(7){x|x是矩形} {x|x是正方形形}
二、讲授新课:
1.交集的概念: 一般地,给定两个集合A,B,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 集合B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记作A∩B, 读作A交B.2.交集的数学表达式:A∩B={x|x∈A且x∈B} 3.交集的性质:
(1)A∩A =(2)A∩ =
(3)A∩B = B∩A
(4)如果AB,那么A∩B =
三、典型例题:
例1 已知集合A={4,5,6,8},B={3,5,7,8},求A∩B。
例2 设集合A={x|x<1},B={x|x<2},求A∩B。例3 已知集合A={x|x是奇数},B={x|x是偶数},Z={x|x是整数}求A∩Z,B∩Z,,A∩B。
四、巩固练习: 题组练习一:
1、已知集合A={3,4,5,6,7},B={5,7,9},求A∩B。
2、已知集合A={a,b,c,d},B={b,d,e,f},求A∩B。
题组练习二:
1、设集合A={x|x>-1},B={x|x<3},求A∩B。
2、设集合A={x|x>2},B={x|x>6},求A∩B。
3、设集合A={x|x>2},B={x|x<1},求A∩B。
五、拓展训练:已知集合A={(x,y)|2x+y=4},B={(x,y)|3x-2y=-1},求A∩B。
六、作业布置:
1、基础题 课本第12页1——6的求交集部分
练习册第7页A组第1题(1)——(5)、2、3
2、思考题 已知P={x||x|≤3},Q={x|x>a},P∩Q =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第三篇:响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学案:《第47课时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能应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函数的性质研究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学习数学,认识数学
教学重点:应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重点讲析:
例1.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x的集合(1)ycosx(2)y2sin2x
3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例3.(1)求函数ysin2xcosx2(2)y12sinx2cosx 2cosx1的单调增区间 ; 3
(2)求函数y2cosx的单调减区间.4
例4.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2sinx1(2)y1 2cosx3 1cosx
例5.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sin16与sin154
(2)cos110与cos260
(3)sin230与cos170
三、巩固迁移:P33/ 4、5、6、7
四、小结
注意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线与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oooooo
第四篇:响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学案:《第34课时函数与方程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2.根据具体的函数图象,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3.体会函数与方程的内在联系,初步建立用函数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过程与方法:由实际问题引入,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二、重点讲解
1.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以后还将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一直是高中数学函数这部分内容中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我们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反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是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2.函数与方程
两个函数yf(x)与yg(x)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f(x)g(x)的解;反之,要求方程f(x)g(x)的解,也只要求函数yf(x)与yg(x)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3.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首先要找到方程的根所在的区间(m,n),则必有f(m)f(n)0,再取区间的中点pmn,再判断f(p)f(m)的正负号,若2,则根在区间(m,p)中;若f(p)f(m)0,则根在(p,n)中;若f(p)f(m)0
f(p)0,则p即为方程的根.按照以上方法重复进行下去,直到区间的两个端点的近似值相同(且都符合精确度要求),即可得一个近似值.
三、设疑讨论
四、典型拓展
例1:已知二次函数yf(x)的图象经过点(0,8),(1,5),(3,7)三点,(1)求f(x)的解析式;
(2)求f(x)的零点(3)比较f(2)f(4),f(1)f(3),f(5)f(1),f(3)f(6)与0的大小关系.
分析:可设函数解析式为yaxbxc,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方程解方程组求a、b、c. 点评:当二次函数yf(x)的两个零点x1,x2(x1x2)都在(或都不在)区间(m,n)中时,2f(m)f(n)0;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在区间(m,n)中时,f(m)f(n)0.
例2:利用计算器,求方程x6x70的近似解(精确到0.1).
分析一:可先找出方程的根所在的一个区间,再用二分法求解.
点评:解题过程中要始终抓住重点:区间两端点的函数值必须异号.
分析二:还可以用方程近似解的另一种方法——“迭代法”来求解.
点评:“迭代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求近似解的方法
例3:已知函数f(x)kx(k3)x1的图象与x轴在原点的右侧有交点,试确定实数k的取值范围.
五、要点小结
六、巩固训练
1.函数f(x)log2(x4x5)的图象与x轴交点横坐标为(D)
A.1B.0C.2或0D.2
2.已知0a1则方程alogax0的解的个数是(A)
A.1B.2C.3D.不确定 x222
32与曲线y2yx30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的值为(A)2
1111111A.0,,B.0,C.,D.0,, 2424424
224.函数yx6x5与x轴交点坐标是x6x50的根为3.直线ykx
5.已知方程xkx20在区间(0,3)中有且只有一解,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6.已知函数f(x)a2过点(1,0),则方程f(x)x的解为.
7.求方程2x8x50的近似解(精确到0.1).
8.判断方程x(2a2)x2a50(其中a2)在区间(1,3)内是否有解. 2x22
9.已知函数f(x)x2bxc(cb1),f(1)0,且方程f(x)10有实根,(1)证明:3c1且b0;
(2)若m是方程f(x)10的一个实根,判断f(m4)的正负,并说明理由.
10.已知二次函数f(x)axbxc(a,b,cR),f(1)0,对于任意xR,22
x1都有f(x)x,且当x(0,2)时,有fx.2
(1)求f(1)的值;(2)求证a0,c0 ;
(3)当x[1,1]时,函数g(x)f(x)mx(mR)是单调的,求证m0或m1. 2
第五篇:响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学案:《第25课时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一.【基础训练】
1.在ABC中,AB2,BC4,B60,则AC_________________.2.a,b,c 是ABC的三边,且满足b2c2a2bc.则角A=______________
3.在△ABC中,sinA:sinB:sinC=3∶5∶7,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4.△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1,△ABC的面积
则a的值为____ _.π33 2
二.【重点讲解】 1.余弦定理:
a2___________________ b2__________________c2__________________
2. 变式:
cosAcosBcosC
3.结论:
a2b2c2A是直角ABC是直角三角形
a2b2c2A是钝角ABC是钝角三角形
a2b2c2A是锐角ABC是锐角三角形
4.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三【例题分析】
例1.(1)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2,BC=6,AD=CD=4,则
S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b2=2c2,则cosC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例2.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cosC+ccosB=acosA 判断ABC的形状
变式训练:
(1)ABC中,acosA=bcosB,则ABC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
(2)ABC若sin2A+sin2B 例3.在ABC中,已知22(sin2Asin2C)(ab)sinB,ABC的外接圆半径为2.(1)求角C;(2)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C的对边分别为a、b、c,变式训练:ABC中,角A、B、且b(b+c)=(a+c)(a-c)(1)求角A的大小;(2)若a3,求bc的最大值。 四.【训练巩固】 11.在△ABC中a2,bc7,cosB,则b___________.42、在△ABC中,若2cosBsinA=sin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c2b2tanB3ab,则角B的值为。 4.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b+c)=(a+c)(a-c) (1)求角A的大小;(2)若a3,求bc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