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靖节先生(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0:3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靖节先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靖节先生》。

第一篇:论靖节先生

论靖节先生——陶潜

摘要:

众所周知,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本文主要论述陶渊明诗歌风格与特点,并对其进行鉴赏,作出评价。

诗人经历:

陶渊明 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远。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远大志向留存千古。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5张)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诗歌鉴赏:

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

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歌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广阔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

看他的《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

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

再看他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读者喜爱它,不仅仅因为它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还由于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们聚集的地方;“车马喧”,车马的喧闹,意味着上层人士间的交往,用以指代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尘。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尔,代前句;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句为全篇之骨;“地自偏”:觉居处僻静。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理。“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同时也是象征。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这四句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其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第一句看似平淡,第二句就突然转折,造成悬念,类似“拗救”。第三句借势发问,第四句给出答案,四句浑然一体,以致于以造语奇险著称的忘安石都称赞说:“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乃“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也可以解释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还有一种版本将“见”字写作“望”字,苏东坡认为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因为“望”属于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

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难怪明人谢榛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此中”,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如:“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抒写超脱尘世的感受,是抒情,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康清莲 撰写)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历史的评价:

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士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第二篇:名师成功论读后感(刘靖)

读《名师成功论》有感

烟台三中:刘靖

这段时间认真读了《名师成功论》,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由一位普通教师到一位名师的条件、途径、原则、基本规律,还有名师的内涵、特点、功效、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艺术、科研方法等等,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名师也是从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起来的。

名师的内涵是知名度高的教师,即一个教师因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在其所在的地区和系统中,很自然地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的,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名师就是一种积极性的社会评价,是人们对其工作的肯定与褒奖。名师的知名度实质上是其德、识、才、学的总体的或某些方面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反映:或者是突然的教育成就的结晶,或者是杰出的教研成绩的体现,或者优异的教学风格的显示,或者是超群的人格的凝聚,或者兼而有之。

名师成长的途径是“学习—实践—研究”,并且不断地循环往复,学习、实践与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不断提升。因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名师都是本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如何去爱学生,黑龙江的杰出教师王春梅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王春梅老师认为,一个教师不仅有爱的情感,而且要有爱的技术。能爱、会爱才是真实的爱。她认为爱学生有四条原则:

1、师生心心相通是前提;

2、不能偏爱,偏爱是爱的不均给好学生的爱过剩,给差生的爱不足;

3、不能伤害学生,尤其是差生;

4、对学生必须理解和宽容。这真的是探讨到了对学生的爱的真谛。

教师必须是具有真才实学的,而且要追求卓越。一个教师绝不能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浅尝辄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事业应该永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地向自己的成绩挑战,不断地超越自己;在科研方面永远要坚持创新,一不重复过去,二不重复别人,三不重复自己;在攀登教育科学的高峰时,绝不贪图走近路,走直路,走熟路,永远准备走生路,走曲路,走崎岖之路。没有艰难困苦,就没有创新;不经历曲折磨难,就达不到伟大。

教师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人格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对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力度与质量,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教学风格和管理形式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所以一个名师应该具备感染力强的完美人格。因此,教师要具备以下的人格:

1、教师要乐观开朗。面对今天的学生,要能顺利的上课,听课是不那么容易的,常常会碰到一些出人意料的困难与挫折,这对教师的情绪是一个考验,情感智力高的教师,面对挑战或挫折不抱失败主义,不意志消沉,而能分析失败和挫折的原因,从而能够充满自信的摆脱困境,克服困难,认识到一个名师就是在这样的摔打和锻炼中成长起来的,换句话说,乐观也体现在能够管理自身情绪,能妥善处理并摆脱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减轻心理压力,进行自我安慰,应该说这也是乐观主义的表现。

2、教师要正直诚信。教师对学生必须真诚,讲信用,这是教师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对人胸怀坦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是知也。”在教师中有不懂或者出现错误的地方,就老老实实的承认,不但不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反之,自己有错误,放不下架子,躲躲闪闪,不敢承认,甚至强词夺理,掩盖错误,倒会有损教师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信,这也会对学生的教育起到很坏的影响,给学生天真无邪的心灵蒙上一层虚伪、欺骗的阴影。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诚信还表现在师生的尊重、合作、互助。

3、教师要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要手段,语言表达有很强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感染力;讲课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师的语言还包括适当运用体态语言,于漪先生说的好,语言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

4、教师要有与学生交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向学生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尤其需要教师具有与学生的交往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民主和平等的教育思想,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课余生活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善于与学生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家长交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看来,真正的名师不仅是教育家,不仅是研究员,而且应该是交际家,是社会活动家。

总之,教育的灵魂就是一个“爱”字。就是要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热爱学生;对祖国的“爱”是名师奉献精神的动力,对事业的爱是名师走向成功的阶梯,对学生的爱是沟通师生

关系的桥梁,是学生成才的鼓舞力量。名师的力量、名师的榜样、名师的努力、名师的影响,都说明名师的榜样作用是远大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篇:论节能减排

论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词汇,网络和电视上经常提到目前环保形势的严峻,地球正在受到伤害,可是,许多人们对节能减排仅仅只是听说而已,却不知,节能减排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做到的,地球需要我们的行动去拯救。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度,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程度的四分之一,耕地不到二分之一,森林不到七分之一。所以,节能减排关乎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么,节能减排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节能减排呢?

(1)节能减排的概念: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节能减排可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只要我们节能减排就会让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感到欣慰。节能减排其实只是举手之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地球母亲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虽然我们只是学生,但是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地球母亲做的事还有许多许多。

(2)为什么要节能减排:目前在世界上,经济普遍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有害气体致使臭氧层破开空洞,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工作,可以减缓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的伤害,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3)我们生活中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其实只需举手之劳,比如说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发表了

1一份报告,用相同亮度的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百分之八十,如果我国在用的14亿只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每年就可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既做到了环保,也节省了电费,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还可以在电视、电脑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保持冰箱处于无霜状态、不频繁开关冰箱等等都可以节能。电视上还有许多公益广告,人们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节能减排的知识。

(4)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必须遵守有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规定。节约用水,在刷牙时,关闭自来水龙头,不能让水资源白白浪费。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还有,应该尽量制止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用可以循环利用的物品代替使用,这样就能够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资源的流失,对大自然做出贡献。

(5)废弃物品的回收利用:一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一吨废塑料可炼汽油700公斤;易拉罐和玻璃瓶再生可节约成本的90%以上;一次性木筷可以用来造纸;生物垃圾可制成优质肥料;不能回收的纸屑、布头等仍可燃烧发电······这些废弃物品对生活的帮助是很大的,如果不加以利用,变成垃圾的话,不论是被丢弃还是被填埋,对大自然都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我们应该把这些废弃物品利用起来,这样也是节能减排的另一种方式。

节能减排是我们保护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的最好方式。我们

不要忘记,地球只有一个,破坏了地球,我们又该去往何处?让我们一起来节能减排,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第四篇:读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

读朱自清先生《论朗读》后感

徐州经济开发区西朱中学胡春艳

那天在中语会的年会上,秦晓华老师讲到朗读,说了这样一句话:“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枉做语文老师。”回来之后,我赶快找到这本书去读。朱自清先生强调: “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重视它。”这个言简义赅的论断,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

一、课文朗读成品主要是为“听”制作的,通过“听”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篇完整作品的情感与内容的熏陶,这往往是教师课堂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二、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呢?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朗读实践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有声语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很多学生一直误读为“其∨喜洋洋者矣!”错读的原因是不理解,怎么读怎么难受。若老师以正确的示范朗读第一次就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内容、情感和语气立体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立马也就理解了,不会再犯错误。

三、朗读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在要学生朗读时,常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如分角色朗读,表演等,这实际上就是说的训练。朱自清先生还提到“背说”一法,其实就是我们通常用的复述课文,其用意也在于让朗读有效地帮助说话。大家都知道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默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可见朗读对于培养默读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朗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古人最生动、最精辟的概括。对于作文,前人还主张“耳治”“口治”,这也说明了朗读对于写作大作用,其中还包括用朗读的方法修改作文。

四、朗读教给人怎样做人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能传递情感信息,触发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重视朗读,就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审美的功能。

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他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讲究韵律美和节奏美。朱自清先生说“大概律诗和词平仄谐畅,朗读起来,可以按二字一拍一字半拍停顿,每顿又都可以延长字音,每拍每顿听上去都很亭匀的”,“ 散文有时得吟,有时得吟诵”可见用不同的韵律和节奏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意思和境界。使朗读本身充满了美感。

我们的语言是很美的。而语言中的韵律美、节奏美,文章的结构美等等,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切感受、品味。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生的这种思想感情和兴趣又必将变为推动学

生学好语文的动力。

第五篇:读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

读朱自清先生《论朗读》后感

徐州经济开发区西朱中学

胡春艳

那天在中语会的年会上,秦晓华老师讲到朗读,说了这样一句话:“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朗读》,枉做语文老师。”回来之后,我赶快找到这本书去读。

朱自清先生强调: “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重视它。”这个言简义赅的论断,对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有着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

一、课文朗读成品主要是为“听”制作的,通过“听”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篇完整作品的情感与内容的熏陶,这往往是教师课堂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二、朗读是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呢?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朗读实践可以培养、巩固学生的有声语感,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很多学生一直误读为“其∨喜洋洋者矣!”错读的原因是不理解,怎么读怎么难受。若老师以正确的示范朗读第一次就将“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内容、情感和语气立体地传达给学生,学生立马也就理解了,不会再犯错误。

三、朗读是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在要学生朗读时,常采用多种的形式进行,如分角色朗读,表演等,这实际上就是说的训练。朱自清先生还提到“背说”一法,其实就是我们通常用的复述课文,其用意也在于让朗读有效地帮助说话。大家都知道读的能力包括朗读和默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可见朗读对于培养默读能力的作用不容忽视。朗读对于写作的意义和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古人最生动、最精辟的概括。对于作文,前人还主张“耳治”“口治”,这也说明了朗读对于写作大作用,其中还包括用朗读的方法修改作文。

四、朗读教给人怎样做人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能传递情感信息,触发情感,引起心灵的共鸣。重视朗读,就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审美的功能。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不仅阅读诗词等文学作品需要吟诵,而且对经典著作也需要反复熟读。他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有许多注解,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考证,读上百遍,也未必能够处处贯通,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讲究韵律美和节奏美。朱自清先生说“大概律诗和词平仄谐畅,朗读起来,可以按二字一拍一字半拍停顿,每顿又都可以延长字音,每拍每顿听上去都很亭匀的”,“ 散文有时得吟,有时得吟诵”可见用不同的韵律和节奏来朗读,可以表达不同意思和境界。使朗读本身充满了美感。

我们的语言是很美的。而语言中的韵律美、节奏美,文章的结构美等等,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切感受、品味。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生的这种思想感情和兴趣又必将变为推动学生学好语文的动力。

下载论靖节先生(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靖节先生(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老师节送礼问题(精选)

    论老师节送礼问题 -------教师节送礼之风为何愈刮愈大随着教师节的又一次来临,是否给老师送礼又成了社会的热门话题。一方面,好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希望借教师节的机......

    汽车节能减排论文:论汽车节能减排

    汽车节能减排论文: 论汽车节能减排措施 摘要:节能减排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经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

    罗靖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经验。也很高兴我能在这次中期考试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为什么能取得这......

    马靖教案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史实;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危害。 2.过程与方法: 综合对比《南......

    李士靖先生向中国烹饪协会捐赠饮食文化珍贵资料(合集)

    李士靖先生向中国烹饪协会捐赠饮食文化珍贵资料 3月19日上午,“李士靖先生向中国烹饪协会捐赠饮食文化珍贵资料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副会长李亚光、会......

    论真人秀节目的 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论真人秀节目的 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艺术与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专业 2012级16班 于晓阳12084097王思雨12084098 张磊12084100赵媛12084124 施华12084122赵若君12084123 郑惠......

    太极泰斗吴图南先生《宗气论》

    太极拳在锻炼过程中,欲达到高级精湛之目的,必须练太极功,以促进其精进。 予曾先后创作“着功”若干则,“劲功”若干则,“松功”若干则。通过学者练习,确认其确实能收到裨益。 兹将......

    论朱自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5篇范文

    论朱自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 -------朱自清先生语文欣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刘中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通过阅读训练,学生具备了读书思想的习惯或能力,阅读文章时就能独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