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9-05-14 01:1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中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中期报告》。

第一篇:《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中期报告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

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目前上网总人数曾经到达了5.64亿,网民中10-19岁人群比例为24.0%。网络在很大水平上正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成,也左右着他们日常行为准绳,网上许多内容不健康、不文明,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目前,我省教育信息化水平远远低于沿海各省,公民信息素养普遍偏低,网络与信息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尚未形成,网络中充斥的色情、暴利、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和谐社会发展带来挑战,因此,实施教育信息化,为学校和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青少年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青少年在网上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使青少年交往的领域空前地宽广,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二,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第三,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第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扩大人际交往圈子,促进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现在的青少年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

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第五,为青少年宣泄情感提供了良好的途径。现代社会的发挥子,使青少年各方面压力较大,经常会遇到各种烦恼,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而且青少年情感体验丰富,波动较大。在显示生活中,人的情绪情感的宣泄总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的,不能无拘无束地表露,电脑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释放提供了新渠道。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可以少有拘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有利的。

第六,提高自信心,激发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强化逻辑思维能力。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青少年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网上各电子网站的个人主页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新天地,网上创造的成功可以激发青少年创作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第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援助。目前互联网上有许许多多的心理健康网站,尽管它们侧重点不同,质量参差不齐,但它们都自觉不自觉地担负起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的责任。

2、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

(1)学业成绩下降

(2)道德意识下降

(3)社会责任弱化、身体健康受损

(4)心理素质脆弱、人际情感疏远

(5)价值观念谈化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

环境总是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有大有小。从小的角度看,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大的方面去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

未成年人: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本课题中指我校的初中学生。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

本课题对心理素质做如下界定: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影响。

1、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生动、形象、可感的思想教育环境,抓住课堂教学这

个主阵地,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2、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网络教育模式,净化网络环境,使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研究内容:

1、网络环境的主要特点。

2、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未成年人网络过度使用的问题的研究;

4、网络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策略研究;

5、克服网络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利因素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的对象:本校学生

研究的方法:

1、问卷式调查法:针对我校的七八年级的同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他们上网途径、上网时间、上网目的、上网费用来源等进行了了解掌握。

2、走访调查法

对附近区域内的网吧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上网人群中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对未成年人的进入有没有限制等。

3、典型人物跟踪调查法:

锁定两名经常“泡吧”的同学,和他们以聊天的形式进行访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生更容易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从而了解他们上网的情况,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得到更加真实的信息。

4、文献分析法

组织全体课题组教师学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传播学》的相关内容,每位教师自己研读了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并做了认真的摘抄或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5、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及其他优秀方法的参考,从中找出科学、合理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回归到实践,循环往复,接受检验、修改总结。充分发挥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正面作用,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

(1)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做好开题工作的二级培训工作,使全体教师明确地意识、理解课题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理念和技术条件;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2)集中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并做好笔记,补足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后期的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3)加强和完善学校的电教设施配备,微机室所有电脑开放互联网,教室及教师办公室全部配备电脑并连接Internet。

(4)成立专门课题机构,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工作有章可循。

2、研究阶段(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

(1)对学校附近区域内的网吧进行了调查,了解其硬件配置、宽带接入方式、网吧环境、收费标准、服务器资源、主要上网人群及是否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标志等,对本地人群的上网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2)对我校的七八年级学生共327人做了调查问卷,了解他们上网途径、上网时间、上网目的、费用来源及家长对上网的态度等。

(3)对两名上网成瘾的同学进行跟踪调查,弥补调查问卷的不足。

(4)在全校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培训工作,对老师进行必要的上网操作及课件运用与制作的培训,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师。

七、研究的主要成效

1、课题组形成了关注课题的科研氛围

课题开始阶段,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总体理论素质不高,我们集中学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传播学》的相关知识,每位教师选学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形成了浓郁的科研氛围。

2、初步为我校的网络环境创设了良好氛围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对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归纳出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加以引导,教育学生要认识遵守网络道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自尊,选择,判别等能力和批判意识,教给学生掌握辨别真假信息的标准和方法,使他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去伪存真,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加强管理,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文化环境。

3、初步研究了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产生的影响的个案,采用问卷、实地考察、个案跟踪的调查研究方式,分别对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未成年人的老师、网吧老板以及社会其他群体分别进行了调查,收取了第一手资料。

4、初步形成了本课题的一些研究成果

(1)案例、研究人员的原始资料如读书笔记、文摘、访谈记录、调研数据、小结等。

(2)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汇编

(3)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和教学论文

(4)学生作品、课件等

八、下一步本课题研究计划

经过两年实践,多次调研,我们逐步总结出了网络环境影响心理素质的几个要素,开始重视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深入研究并推广经验(2012年12月—2013年4月)

1、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就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深入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性。

2、对现有研究做进一步思考,在原有的基础上,如何在广度上拓宽,在深度上如何深入。

下一步要作好以下的实证研究:

(1)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未成年人网络过度使用的问题的研究;

(3)网络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策略研究;

(4)克服网络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利因素的研究。

在以上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下列问题,争取总结成论文成果,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成长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树立其正确的网络观,从而确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我校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趋科学化,专业化,系

统化,正规化。

(二)、总结阶段(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集各方面、各阶段信息,进行认真综合分析,边实践边总结,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编辑文集,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鉴定和验收,推广研究成果。

第二篇: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调查报告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调查报告 导语:在科技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构成的强大虚拟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甚至已超过了真实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市职教中心选取了2011级1—3班、机电1—2班,2012级1—4班、汽修1—3班共14个班级进行整体与抽样研究。第一步,首先对我校的所有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第二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了抽样访谈。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分析。

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构成的强大虚拟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甚至已超过了真实社会对他们的影响。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他们提供了难以抗拒的诱惑。上网既激活了他们的思想,同时又困扰着他们,使之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教育者,应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未成年人;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在科技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构成的强大虚拟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甚至已超过了真实社会对他们的影响。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市职教中心选取了2011级1—3班、机电1—2班,2012级1—4班、汽修1—3班共14个班级进行整体与抽样研究。第一步,首先对我校的所有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第二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了抽样访谈。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渴望接触网络

从整体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在调查对象中61.25%的学生对网络了解一点,94.08%的的学生都喜欢网络,77.24%的的学生接触网络时间都很短。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了解网络的渴望程度是很高的,他们很多都喜欢网络,但又只是了解的比较多,说明了目前网络对他们的实际影响不是太大,但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他们不了解网络但都很想接触网络,如果他们一旦有了接触网络的条件,那么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2.上网以娱乐为主

40.61%的学生在网上主要是看电影和听音乐,有11.26%的学生每周上网3次。67.42%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帮助有一点。说明了很多学生在网上其实主要是娱乐为主,真正对学习有帮助的不是很大。所以学校不提倡学生上网的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正确的。

3.多数在网吧上网

在上网的学生当中,有47.23%的学生都是在网吧上网,在家上网的比例不高,目前全国网吧的环境不是太好,管理也不规范,特别是我校周围的网吧,管理存在问题,虽然证件齐全,但跟一般意义上的黑网吧几乎没有多少区别。

4.反对网恋但自控能力差

80.99%的学生反对网恋,64.72%的学生认为网络的开放与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有关,这一组数据来年,我们的学生对网络对他们影响方面认识还是比较理性的。10.04%的学生否因上网有逃课经历,实际比例还会更大一些。

三、原因分析

1.未成年人有这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

他们思维开阔,而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恰恰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上网既激活了他们的思想,同时又困扰着他们,使之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心理不成熟、不稳定,正处于特殊的青春期,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常常抱有好奇心,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沉溺其中。

2.未成年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

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惑,和父母之间也缺乏交流,一些家庭中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感情交流,这往往是他们上网的初衷,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如陷入深深的泥潭。

3.学校的性教育滞后

现代未成年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普遍存在着身体发育提前而心里发育滞后的情况。他们在生理生趋于成熟,性欲望与日俱增,但性心理极为不成熟,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极易上网浏览黄色网站,参与不良游戏。

四、采取的措施

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学生、家长、教师从中可以了解长期沉迷于网络对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造成较大的危害。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正确地使用网络。

2.及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

了解和分析其个性特征、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健全人格,特别要增强自律性,增强情绪的稳定性。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力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变传统灌输式德育为参与式德育,将教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聊天室与BBS电子论坛的教学中,明确指出其利弊,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电子邮件中的垃圾邮件与不良信息邮件病毒,在信息下载过程中学会辨别信息真伪,使网上丰富的信息成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补充。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

虽然在现在的中职教育中,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促进心理健康,但在不少学校,本该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却成了可有可无的“副课”!

有的学校甚至干脆砍掉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填在课表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荒漠化”状态。因此,首先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不懂得心理保健知识,更不知道自己平常遇到挫折焦虑该怎么办:因而教给学生起码的心理调节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心理烦恼是当务之急。

另外,还应针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举办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让良好行为化为习惯》《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等,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等。针对学生的耐挫力差,在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讨论如何对待挫折,要让学生明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只有经过磨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要让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除要找到真正的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除此之外,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5.建立心理档案,注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中职生心理烦恼很多,有学习焦虑、挫折感,师生、长幼的交往障碍,自卑等种种问题。他们常常不肯把这些告诉同学和父母,更不敢告诉班主任,他们心中需要一位可信度高,而且亲切和蔼、更能为他分忧解愁的知心朋友。心理诊所的成立,则帮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包括,对每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跟踪调查和回访等。

心理咨询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给咨询对象以启发与教育的过程,即教育者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疑惧,使学生在得到情感渲泄和净化的同时,让教师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一些具有自私、自悲嫉妒、孤独等心理的学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们欢迎时,才丧失自信心,表现出心理缺陷的。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根据学生的实际,当面畅开心扉,摆问题,谈认识,以求得老师的疏导,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试。另一种是进行间接咨询,如电话咨询、信件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不显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以避免尴尬情境,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校园网专栏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课内与课外是个有机整体,应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从而感受时代的脉博,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学家断言,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轻重有别,程度不同而己。由此,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兴趣小组(文学写作、美术、书法、棋类、集邮、舞蹈等)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还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进行注意力转移,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而导致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

结语: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工具,它的产生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功用性是无法否定的,而中学生因网络而引发的众多问题给人们带

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规律有关系,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以及后天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禁网”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对中学生的网络行为要立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及学校社会、家庭的大教育。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应付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

第三篇: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调查报告(写写帮推荐)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调查报告

在科技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构成的强大虚拟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甚至已超过了真实社会对他们的影响。

一、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在我校选取了2007级1—3班、机电1—2班,2008级1—4班、汽修1—3班共14个班级进行整体与抽样研究。第一步,首先对我校的所有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第二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了抽样访谈。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渴望接触网络

从整体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在调查对象中61.25%的学生对网络了解一点,94.08%的的学生都喜欢网络,77.24%的的学生接触网络时间都很短。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了解网络的渴望程度是很高的,他们很多都喜欢网络,但又只是了解的比较多,说明了目前网络对他们的实际影响不是太大,但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他们不了解网络但都很想接触网络,如果他们一旦有了接触网络的条件,那么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2.上网以娱乐为主

40.61%的学生在网上主要是看电影和听音乐,有11.26%的学生每周上网3次。67.42%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帮助有一点。说明了很多学生在网上其实主要是娱乐为主,真正对学习有帮助的不是很大。所以学校不提倡学生上网的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正确的。

3.多数在网吧上网

在上网的学生当中,有47.23%的学生都是在网吧上网,在家上网的比例不高,目前全国网吧的环境不是太好,管理也不规范,特别是我校周围的网吧,管理存在问题,虽然证件齐全,但跟一般意义上的黑网吧几乎没有多少区别。

4.反对网恋但自控能力差

80.99%的学生反对网恋,64.72%的学生认为网络的开放与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有关,这一组数据来年,我们的学生对网络对他们影响方面认识还是比较理性的。10.04%的学生否因上网有逃课经历,实际比例还会更大一些。

三、原因分析

1.未成年人有这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

他们思维开阔,而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恰恰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上网既激活了他们的思想,同时又困扰着他们,使之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心理不成熟、不稳定,正处于特殊的青春期,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常常抱有好奇心,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沉溺其中。

2.未成年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

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惑,和父母之间也缺乏交流,一些家庭中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感情交流,这往往是他们上网的初衷,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如陷入深深的泥潭。

3.学校的性教育滞后

现代未成年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普遍存在着身体发育提前而心里发育滞后的情况。他们在生理生趋于成熟,性欲望与日俱增,但性心理极为不成熟,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极易上网浏览黄色网站,参与不良游戏。

四、采取的措施

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学生、家长、教师从中可以了解长期沉迷于网络对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造成较大的危害。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正确地使用网络。

2.及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

了解和分析其个性特征、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健全人格,特别要增强自律性,增强情绪的稳定性。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力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变传统灌输式德育为参与式德育,将教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聊天室与BBS电子论坛的教学中,明确指出其利弊,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电子邮件中的垃圾邮件与不良信息邮件病毒,在信息下载过程中学会辨别信息真伪,使网上丰富的信息成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补充。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

虽然在现在的中职教育中,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促进心理健康,但在不少学校,本该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却成了可有可无的“副课”!有的学校甚至干脆砍掉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填在课表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荒漠化”状态。因此,首先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不懂得心理保健知识,更

不知道自己平常遇到挫折焦虑该怎么办:因而教给学生起码的心理调节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心理烦恼是当务之急。

另外,还应针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举办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让良好行为化为习惯》《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等,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等。针对学生的耐挫力差,在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讨论如何对待挫折,要让学生明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只有经过磨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要让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除要找到真正的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除此之外,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5.建立心理档案,注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中职生心理烦恼很多,有学习焦虑、挫折感,师生、长幼的交往障碍,自卑等种种问题。他们常常不肯把这些告诉同学和父母,更不敢告诉班主任,他们心中需要一位可信度高,而且亲切和蔼、更能为他分忧解愁的知心朋友。心理诊所的成立,则帮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包括,对每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跟踪调查和回访等。

心理咨询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给咨询对象以启发与教育的过程,即教育者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疑惧,使学生在得到情感渲泄和净化的同时,让教师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一些具有自私、自悲嫉妒、孤独等心理的学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们欢迎时,才丧失自信心,表现出心理缺陷的。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根据学生的实际,当面畅开心扉,摆问题,谈认识,以求得老师的疏导,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试。另一种是进行间接咨询,如电话咨询、信件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不显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以避免尴尬情境,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校园网专栏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课内与课外是个有机整体,应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从而感受时代的脉博,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学家断言,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轻重有别,程度不同而己。由此,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兴趣小组(文学写作、美术、书法、棋类、集邮、舞蹈等)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还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进行注意力转移,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而导致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

第四篇:调查报告: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影响

孩子是家庭的基石,孩子的未来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所以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网络的普及,让孩子学习方便的同时,也让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影响,那么绿色童年也就应运而生,这款软件功能强大,过滤不良网站、上网时间控制、上网记录保存、防卸载、保护视力等12项功能可以灵活设置,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让您的孩子健康成长!为更有效地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省妇联儿童部围绕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专题在全省开展调研,调查报告: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影响。在13市(地)城乡抽取2600名中小学生、1300名上网学生家长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学生问卷2122份、家长问卷1132份并汇总分析。主管领导于6月份带队赴哈尔滨、大兴安岭区县实地调研,并与专家、学生、教师、家长代表座谈。此外,还通过“儿童网络安全行”征文、走访心理咨询机构等途径了解了有关情况。小孩子上网的时候,一定要有家长引导,低龄的儿童一定要在家长陪同下上网。可以给孩子下载一些画图软件,识字软件,数学软件给他玩,这些资源凭借良好的影音效果和无可代替的互动功能,比起传统的书本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更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谓学习娱乐两不误。一些家长可能没时间,也不懂得怎么往找这些资源,可以用百度搜索儿童浏览器,一般好的儿童浏览器都会收录许多各式的动画资源。同时可以使用绿色童年这个软件,来治理孩子的上网时间,游戏时间,控制孩子的上网,屏蔽不良的黄色信息,过滤垃圾内容,给孩子一个绿色的网络童年。

一、未成年人上网的基本情况

1、未成年人上网较为普遍调查发现,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历程中的普遍现象。此次问卷调查到的上网学生占了93.4%,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在10至13岁之间开始上网的学生最为集中,占39.8%,仅有1%的学生在5、6岁时开始接触网络。学生上网已持续三、四年的占25%,还有25%的学生网龄已达5至10年,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网络对未成年人成长影响》。81.6%的同学每周至少可以上网一次,5.2%的学生可以每天上网。

2、未成年人上网较为理性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未成年人上网较为清醒理智,认为自己喜欢上网但不迷恋的占54.2%,上网与否无所谓的占40.1%。47.7%、34.9%的家长也分别对自己孩子的上网行为做出了比较理智、上不上网无所谓的评价。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74.8%的学生能将上网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81.6%的学生能将上网频率控制为每周上网一次或只在周末定时定点上网,57.3%的家长也明确表示孩子上网时间一般在1至2小时之间。80%以上的学生对基本的网络道德有正确的熟悉。66.1%的学生表示不会在网上填写真实的个人和家庭成员资料。89.1%的学生表示不会向家长隐瞒自己上网的真实情况。88.8%的学生表示不会往见网友。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学习使用互联网创设了基本条件,大部分未成年人在家庭限制控制孩子上网、学校中上网,家长和老师对未成年人上网也起到了一定的监视指导作用。55.2%的同学在家里上网,20.6%的同学在亲朋家上网。70.5%学生表示自己上网受到家长监视,70%的家长也认为自己的监管有一定效果。家长、老师等也较注意告知孩子上网注意事项,学生问卷显示,由家长告知孩子上网注意事项的占39.6%,由老师告知的占23.2%,亲戚告知占10.7%。

3、未成年人上网有成人监视指导

4、未成年人上网重要内容是游戏娱乐

5、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现象仍然存在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认同上网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之余游戏娱乐的重要内容。与上网相关的内容是学生之间乐于交流探讨的话题,34.8%的学生还是由同学朋友教会上网。学生常浏览的网站类型依次是游戏类、教育学习类、娱乐时尚类,交友聊天类网站,比例分别是34.1%、18.2%、16.2%、13.6%,休闲娱乐的内容总计占了63.9%。调查还发现,男生更喜欢游戏类网站,比女生高出7.5个百分点,女生更常浏览娱乐时尚类网站,高于男生3个百分点,喜欢交友聊天类网站的男女生几乎各占一半。调查表明,还有13.1%的学生出入网吧,9.6%的学生只有到网吧才可以上网,3.5%的学生是在有别的上网条件的同时也常常到网吧上网,男同学占网吧上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90%以上的学生往网吧是为了休闲娱乐,极少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需要到网吧上网。统计结果显示,在网吧玩游戏学生占了近一半,玩暴力刺激类游戏的学生最多,达70%以上。谈及上网吧的费用,60%的学生表示要使用平日零花钱,其他学生则要向家长要钱,或用自己的部分生活费和压岁钱来支付。家长不能一味拒绝孩子上网,但也不能放任孩子沉迷其中。专家指出:“网络生活不管有多精彩,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在虚拟世界中聊得越多,生活中就聊得越少。”因此,戒除网瘾一定要有方法有技巧,专家指出,戒除网瘾,要和孩子多交流,用亲情教育指导,同时也要利用管理孩子上网的软件,如绿色童年,来帮助孩子纠正上网的不良习惯。专家解读:限制孩子上网然而孩子上网成瘾该怎么办?免费反黄软件专家推荐针对青少年上网的管理软件(如:可以很方便的管理孩子上网的专业软件:绿色童年,下载地址:)教唆未成年人砸车,自己负主要责任其实教育很简单健康平安过新年

第五篇: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现如今,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日益趋增,网络在很大水平上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业,人格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教育干预,有可能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发展为人格障碍、精神障碍或违法、犯罪、吸毒。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1.此研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自制力较弱,很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2.是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很多家庭购置了电脑,可是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对网络游戏等特别着迷,于是家长对网络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忧。担心孩子受到网上有害东西的影响,怕孩子交友不慎,上当受骗,心灵受到伤害。有的父母为了在家办公方便,不得不使用电脑---当今社会的必需品。可是面对种种问题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把电脑锁起来,有的甚至干脆不买电脑。可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化的需要。现在国内外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可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青少年对网络的痴迷与喜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陷入了困境。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学校想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必须了解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4.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大批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就未来人才的重要因素,而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诸多不利的影响,未来人才的素质的提高必须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

二、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

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一种社会环境,指的是互联网的影响下的社会环境,与互联网有关的一切因素。它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是指:构成国际互联网、局域网以及与此互联网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人文环境是指:通过网络,校内外、课内外、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都实现无缝链接,它可以使教师、家长与学生或更多人交流,能实现同步、异步的民主、平等交流对话,进行发展性评价。从小的角度看,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大的方面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即赛伯空间。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而心理是否健康收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网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我们以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关于人的研究不同水平的划分(生理水平、心理水平、社会水平)、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为理论依据,并对教育心理学专家、大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将学生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个性维度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对待活动,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和监控调节作用,是心理素质的动力成分。适应性因素是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变化相一致,他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我们借鉴美国心理学家格兰特追踪研究个性适应的结构成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为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身心协调、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挫折耐受力等因素。目前,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普遍偏低,网络与信息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尚未形成,网络中充斥的色情、暴利、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和谐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其难点

研究目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影响。

1、利用网络技术创设生动、形象、可感的思想教育环境,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2、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网络教育模式,净化网络环境,使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研究内容:

1、网络环境的主要特点。

2、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的问题的研究;

4、研究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5、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因素的研究。

难点:

1、青少年多处叛逆期,心理素质基础并不良好;

2、我国网络心理教育机制极其落后。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研究思路:

1、了解网络环境下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测量法和实验法;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台、交流平台的建设,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资料整理法;

3、研究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探索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采用个案法和经验总结法。

创新之处:

1、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2、以校园网为依托,加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3、启动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网上心理咨询

4、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五、研究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主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加强对文化传播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学习,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及标准,这是我们亟待加强的理论知识。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核心小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网络知识培训

2、研究阶段(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通过方式方法调查分析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对调查所取得的一手资料精心梳理、统计,排查规律性的、深层次的原因,研究网络环境、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产生影响的机理,寻找克服不良影响的方法,也就是消除不良影响的对策。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收集各方面、各阶段信息,进行认真综合分析,边实践边总结,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编辑文集,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鉴定和验收。及时发现不足,完善总结。

六、参考文献

1、马和民、吴瑞君主编,《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李萍、沈浩、涂雄悦著,《网络与孩子教育——献给中国所有的父母与孩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3、吴增强、沈之菲主编,《学校心理辅导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

4、《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5、《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6、姜智编著:《教育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版;

7、朱智贤主编:《儿童教育心理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8、施良方著:《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

9、冈林桂生等编著,何宗传译:《教育原理和心理》,辽宁教科所,1979;

10、乐国安著:《论现代认知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下载《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中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中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影响档

    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及家庭对策任丘市四中李项羽内容摘要:未成年人的成长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祖国的未来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本文从网......

    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的影响研究

    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的影响研究邮编:424206单位:湖南省宜章县里田乡学校作者:欧先恒职称:中教一级联系电话:***[提要]: 本文系统阐述了网络丈化对未成年人思想健康成长......

    心理素质对比赛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来说,马修•埃蒙斯的名字并不陌生。此前两届奥运会,两度倒在最后一枪的他,保送中国选手获得金牌。 然而,当年的“射击金童”的不幸远未结束。北京奥运会后,他被检查出......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 会 实 践 调 研 报 告学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专业车辆与信息工程系 年级 组长 组员彭家林、黄俏如、 吴浩谦、......

    信息技术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的影响

    信息技术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的影响 (一)、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正面积极影响 1.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网络使世界优秀文化遗产、领先的科学技......

    网络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的信息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网络时代。随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阅读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

    阅读对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家长对孩子期望值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高低可以反应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幼儿教师......

    心理素质对航空服务人员的影响

    心理素质对航空服务人员的影响 了解航空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状况,探讨影响其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为其制定相应措施提供有力依据,从而提高航空营运服务质量、改善航空服务人员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