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中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旨在推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因而在此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存在问题,实现语文教学的进一步优化。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际教学。以下就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详细阐述,望其能对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就现状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高中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教学观念落后,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无法深入了解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在实际学习开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最终也严重影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第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高中未给予此问题高度的重视,最终影响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第三,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为注重对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个体进步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环境的限制下无法发挥自身特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增强课堂趣味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前应调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将其融入课堂学习中,增强课堂趣味性,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发挥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此提高学习质量。其次,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提高课堂趣味性,并促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自身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提高自身学习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增强课堂趣味性是非常必要的,因而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此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2.丰富教学设计模式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丰富教学设计模式,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篇章的内涵,从而根据文章中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设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并凸显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中心地位,进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第二,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亦可采取例文的教学方式完成相应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此学习环境下体会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定期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解决相应的问题。但是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并在小组成员分配完成后明确各个成员的职责。这种学习模式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由此懂得协作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提高对其的重视。
综上可知,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就现状来看,此种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此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和增强课堂趣味性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其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田蕾.高中语文戏剧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2]王海燕.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异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3]闫利清.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第二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设计, 这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常用方法有“支架式”、“抛锚式”、“随即进入式”。不管用什么方法均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有机会让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应用所掌握的知识, 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 其目的是为了个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小组讨论、协商,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协商会话形式。3.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的方式有小组对个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对自己。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协作过程中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等方面。评价的形式注重过程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的特点是: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这样的大纲是教师和学生做必备的指导手册;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的目标、评估方法和评估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方式,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思考提问,上课形式采用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演讲等形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师的角色;
采用多次任务式的课程考试评估方式,课程的进行采用讨论、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等活动方式;根据英式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全部考核考点和内容,方能通过该课程。针对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教师采用一对一的辅导,允许学生补考补做;
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系统,每个学生都有学生学习手册。内容包括课程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考核评估方法、考勤制度、学生的责任和权力,另外还有学生进行申诉的程序和办法的描述。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但是在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自扩招以来教学工作量增加,班级人数过多;科研任务压力大;激励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政策亟待强化。其主观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老师讲,学生听“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在信息时代,有的老师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在潜意识中存在“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观念,“我不讲,你不就懂”;对学生(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估计不足,等等。
不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多少弊端或是优势,我认为应该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这种教学模式,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最终收益者。我觉得除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和如何学习。因为学习知识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
第三篇: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摘要】文章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理论意义,提出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彰显个性,构建和谐教学,更有效的培养大学生,使之成长为卓越的人才。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17-02
一、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唤醒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卓越的人才。
1.哲学基础
人的存在和发展是这个世界最复杂的现象,人的主体能动性这一系数的引入,使得我们无法控制或精密预测人的发展。科学实践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以及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由其内部因素决定。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能动性矛盾对立统一形成的教学过程,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未来命运的决定者,学习的成败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学校里的一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是外因,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等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必须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主要评价标准。
2.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提出: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只能靠他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应遵循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育人活动,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来看待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把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从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转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支撑和助推学生主动探求、深刻体验、发现知识、掌握技能。教师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实践启示
1.教学目标多元化
功利主义在教育上主张,教育活动只是个人被动应付环境的活动,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教育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社会的需要就是教育的需要,也就是人的需要,教育是为职业做准备。[2]在功利主义看来,衡量课程的标准不在于它有多大理论价值,而是看它究竟能解决多少现实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课程设置应密切配合企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理性主义认为,人永远是教育对象,人的个性发展和传播理性知识,始终是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抛弃教育中的实用性与职业性,主张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不是为职业做准备。[2]理性主义者不屑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需要,追求独立与自由,认为学习的目的即探索真理,完善人格,不仅应会做事,更应会做人。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就是要谋求功利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纯粹强调学习的非功利性目的,强调学习的高尚与责任,似乎并不符合人的本性。在马克思和尼采的思想体系中,决不排斥超功利追求的可能性,并将之作为人类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马克思和尼采却又从不同角度分别揭示了“利益”和“权力”对人无所不在的支配控制作用。学生重视学习功利性的目的,这不是坏事,相反应从人性本身的角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学生的基本学习成果不仅包含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包括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获得良好职业与高额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享受良好生活方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充分参与发展,做出有见识的决策,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等。这就要求从理论与应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技能训练与思维养成、解题方法与学科方法论等多个角度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需要,既培养学术性人才,力图造出一批勇于追求真理、立志探索新知的研究者,又培养社会需求的有知识、有技术的应用性、职业性的普通劳动者。
2.因材施教
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重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生长点,将符合学生自身接受能力的知识顺利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不同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等都存在着差别。而学生固有素质是开发其潜能的基础,这就要求必须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包括他们的优势与弱点、特长与缺陷、喜怒哀乐、习性、情感和追求等,真正理解其身心需要,设计特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不同素质、不同特长的学生扬长避短、各得其所,激励学生尽可能释放潜能、展示才华,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各尽其力、各显所能,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3.彰显个性
个性即人格,分为人格倾向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前者是指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决定人对现实的趋向、态度与选择;后者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性特征。[3]独立性和自信心是个性的核心与灵魂,包括独立的人格、独特的兴趣爱好、独立批判性思考、广泛信息的自主获取和加工、复杂问题的正确判断和推理等。具有很强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学生,既能够吸收外来信息又能够坚持自我的价值认定,做出合理的决定。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途径和处理方式,不会盲从他人,不会失去自我。具有超常创造力者常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敢于跳出过多的条条框框、自觉地突破常规和传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通过知识与知识、情感与情感的互动,弘扬个性,发挥并激发隐藏于学生自身中的优势,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做自己有优势的事,满足其兴趣与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他们不断提出新视角、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维。
4.涵养品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无数具有极高品味和素养的人所参与的极富创造性的活动,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探索动机、心路历程、心灵体验和历史机遇等,形成了学科的思想和精神。学习和思维都是基于情境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即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的结合)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贴近科学与人文、贴近时代和社会,接触第一手材料,甚至涉猎创造者们所创造的原始性事物,大胆组织和生动再现教学情境,还原知识背景,恢复其生动性和丰富性,使学习者产生学习的真实需要,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揭示教科书及其逻辑体系所掩盖的科学与人文之魂,抛砖引玉,让学生用心洞察、感悟和把握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等创造家的内心世界及思维形成的生动过程,用心体验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品德魅力及深奥高远的精神境界,从中培养兴趣和爱好,点燃理想和激情,熏陶情感和情操,挖掘个性和潜力,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丰富而完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往往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勇于探索、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学生未必尽善尽美,需要通过教育来使其渐臻完善。通过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弘扬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培育适应与超越的意识,锻炼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培育爱心、责任心和感恩心,在关注他人的处境、集体荣誉及社会期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同时,学生在理解和欣赏彼此间的差异时,就不会苛求谁是正确或谁是错误的,而是学会了求同存异,能够与自己不同的人和谐相处了。
5.构建和谐教学
学生受教育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所有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和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4]学生无论是来自大城市还是偏远乡村,无论是出身名门还是贫民百姓,都有一颗追求进步、向往美好事物的纯洁心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地给予每一位学生以期许,自觉地维护每一位学生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个体都能沐浴民主平等、互相信赖、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心理阳光,促进个体间互相启发、自由言说,从而使独立思想得以自由表达,创新思维得以缤纷绽放,精神境界得以多边融合。
和谐以差异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发现他们的优秀品质,挖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弘扬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凡是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者都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鉴别与选择、质疑与批判、探究与建构、发现和转换,快速建构个人知识。要想让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成长,既要让其接受充分的挑战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人性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塑造的。人性中的善与美需要靠他人的鼓励、欣赏与支持来激发和完成,而没有制约、我行我素,就会让一个人丑的、恶的、冒险的、冲动的那些个人品质或个性心理,毫无约束地扩张或释放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人类所承受的压力便越大。当代大学生面临经济、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过多挑战会压垮学生,会使压力由动力变成负担,但过多支持又会让学生怠惰,难以向更高的发展层次冲击。力求挑战与压力最佳平衡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课程设置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人格为灵魂,以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人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人的心灵世界的完善。[5]课程不只是逻辑化、体系化的知识存在,而是一种期待主体参与、诠译和建构的文本。课堂不是以正确反对错误的地方,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各种方案与假设,联系我们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构建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关联的网络,对经验做批判性考查的地方。最重要的心灵感觉是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感受化育生命的崇高与快乐,学生感受被等待、唤醒和鼓舞的喜悦,教学相长,师生共同体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第四篇: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 有效方法
摘要:本文指出了当前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的并端,主张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并提出几点有效方法。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 有效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人,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扩大,中国加人1110,几乎所有在校学生早已认识到并承认英语的重要性,知道英语在他们今后的择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所以,学生都有学好英语掌握英语的美好愿望,但事实往往是:经过初中、高中,甚至从小学就开始的这么多年的英语学习,许多学生仍感到英语是一门高不可攀的学科。而且始终处于看得懂、听不懂、不会说的境地。尤其在与西方人交流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陷于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无不与英语的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中国,中小学甚至很多高校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课堂被着成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使得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事实上,任何一种课堂活动都包含着语言上的交流,我们称之为语言交互过程。课堂交互通过两种方式促成第二语言的习得:I)通过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接触和理解;2)通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的尝试。所以英语课我们应当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使用这种语言。尝试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不应让学生总处于只理解的阶段而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教师的任务是作为一个知者向学习者传授信息。教学被视为一个给予和接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地接受了教师所给予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着示范者和信息提供者的作用。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就是乐队指挥,他的作用是保障乐队有韵律、按步、按时完成,没有了指挥,乐队无法出色完成乐曲。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能鼓励、帮助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并引导他们进行有意义的讨论,给学生提供更多用英语进行双向交际的机会,这使他们在有更多的语言输出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可理解输人,为语言习得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听说英语上从而增强了交际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将他们掌握的知识变成语言输出,增加了外语课的活力和趣味性。让我们的英语课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这样可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因此更有助于语言的习得。下面我就谈谈上好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好外语的关键
先来谈谈学习兴趣,没有兴趣任何教学手段都无从谈起。学习兴趣会影响学习动机,因为学生一旦对外语及异域文化感兴趣,就会对学习这种语言持肯定态度,而没有屈从于外来压力的感觉,因而更愿意主动去学好这门语言,就会在学习上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外语不感兴趣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也可能会努力学习外语,但在外来压力下的努力不可能持续下去,一旦压力消失,学习就会终止。对英语学习持肯定、积极态度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学习动力,因为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是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一种负担。
因此,我认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外语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就是如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果我们教师能开动脑筋,努力专研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现行外语教学中,教材内容比较多,学时也有限,这就要求我们外语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把教材涉及的最起码、最重要的国情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如果方法得当、形式新颖,并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就会提高学生学外语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我们的外语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看幻灯片、欣赏原文电影、教唱经典流行外文歌曲等电教手段,增强学生对外语的视觉感官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成功上好以学生为中心外语课的关键
最令外语教师头痛的是如何解决被动课堂。无论教师怎样启发,学生就是不愿意和老师配合,与同学交流。在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把知识作为一种传授,而不是自己去掌握和发现。学生已经习惯峥静地坐在那听老师讲课的授课方法。同时,学生害怕犯错,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也是学好英语的巨大障碍。那么我们如何上好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呢,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步骤:
1.让学生理解外语学习中“交流”的重要性,消除胆怯害羞怕出错的人为障碍
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外语学习中“交流”是进步的基础,要想学好外语,他们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越活跃,他们获利越大。同时要求我们做一个有耐心的教师,有耐心的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全部潜能并能充分利用,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当他们意识到你的良苦用心而且又是充满善意和理解的时候,就会努力地学习作为回报。教师应该创造鼓励学生冒险的氛围,如果学生知道老师和同学会接受他们的观点,或他们的观点和问题有价值,他们就会非常积极踊跃地提问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我们要做的是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而不是不断地指出他们的错误,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因此,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急于纠正,只有当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习惯以后,我们再纠不迟,否则学生就会碍于面子不开口说话了。至于何时纠正下文会提到,这里暂时不细述。
2创造和谐氛围,进行分组教学
一个良好和谐的授课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学知识的时候感到轻松愉快,师生合作,互相支持,彼此接受。教师不是权威和主宰,而是拥有知识对学生充满理解和支持的朋友。当学生信任你的时候,他会毫不隐讳地说出他们的观点,这时,我们适时的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分组教学是各种教学活动中最能有效活跃气氛的教学方式。将班级分成由五、六人一组的几个小组,每组每个学生完成相同的任务。这样他们就必须进行讨论以达成一致。在小组里,因为他们感到安全会很愿意说英语。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走动,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也可以参与任何一组的谈话,适当地进行指导。当我们走动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共性的错误或问题,然后在作总结的时候提出来予以纠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共同完成或派代表完成的方式结束某一话题的讨论。分组讨论是克服课堂死寂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好方法,更是以学生为中心英语课堂的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3.精心设计向顺.ig伸学律积极鑫与针学沃动
英语课堂的模式完全取决于教师这个指挥官,他提出的问题就是手中的指挥棒。教师提出的问题决定了课堂的基本走向。问题好就会引起兴趣,问题不好,教室就会死寂。提问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参与交流,还可以通过提问促使学生调整自
己的语言,使其更具有可理解性。教师课堂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指的是提问者已1:道答案的问题,而参考性问题则指提问者不知道答案的问Z。许多学者提出,为了使课堂上有更多的交流,教师应少使用展示性问题而多采用参考性问题。因为实验证明参考性问题可以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语言习得。当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时,学生使用的语言更为复杂,更接近自然环境中的话语。
4.选择正确的反馈方式,掌握时机为学生纠正错误
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后,我们应怎样对他们的表现做出反馈呢,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在给予积极反馈时,不仅能使学生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能通过赞扬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因此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更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能不能仅用“Good.,或“Veyrgood”f}笼统、机械的简单反该呢,事实上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应该在肯定的同时加以点评或重复加以表场。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自己思路对与否,更增强了他们参与交流的信心。
至于如何正确地、不失时机地纠正学生犯的错误一直以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教师应尽量不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他们将注意力放在形式上而不是意义上挫败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尤其当我们的目的是训练交际能力时,更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我们可以忽略小错,事后选择重要而典型的错误进行讲解。当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我修正,如进行语法训练时,这样可以增进学生的语法意识,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外语学习中做到准确无误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努力,教师不应也不可能将学生的错误一一纠正。我们为何不在不挫败他们信心的基础上适时地纠正呢,以上我谈了上好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课的有效方法。当然在实际运用中还会有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多下功夫,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共同探讨有效的方式。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鼓励他们使用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人为地创造条件。所以,作为年轻教师,我们应努力专研、探索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法,克服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弊病,使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摆脱只理解不会交流的尴尬境地。
第五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眼镜光学》课程教学设计
边云卓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传播的开放,学会学习将成为学生今后就业的基本条件,也成为他们转岗、再就业的必备条件。学生在校 接受的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取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生存技能。因此,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程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兴趣与方法,树立成才自信心。
眼镜光学课程是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一本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临床视光中用到的各类镜片的设计、制作、光学成像特性、矫正屈光不正原理、眼镜放大率与视场、度数的转换与书写等,教学内容偏向物理光学理论和数学计算,面对学生中一半以上都是文科生的现状,怎么教让学生不触头,怎么教让学生能掌握专业知识,就成为眼镜光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关键。以临床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如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进行主动的学习,就成为保证课堂效果的关键。针对眼镜光学课程枯燥的光学知识,引入临床镜片应用实例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与教师一同探讨的意愿,再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镜片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意义。如,在教授柱面透镜这一章节时,学生对于柱面性质的理解存在困难,当带入哈哈镜的生活应用后,学生对柱面成像性质就容易理解多了。小时候大家都玩过的哈哈镜,会使得人变胖变瘦、变高变矮,变形的原理就源于哈哈镜是柱面反射面,由于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屈光力不同,引起的放大率也不同,所以人的成像就出现的不成比例的变化,接下来再举例柱面透镜(散光镜片)临床应用中会出现视物变形的现象时,学生就彻底懂了为什么了。淡化公式原理推到,重视公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对我们现在的学生而言,逻辑推理的东西很难接受,他们从心里抵触公式原理的推到与计算,我们高职教育最终要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是研究性人才,对于高深的数理知识需求不高,因而在教材内容处理上,淡化公式推导,实行“拿来主义”,要求学生能用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就行,不管公式是怎么来。如,讲授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度数的转换公式时,只要求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理解在矫正眼睛屈光不正时,眼镜片放置位置不同所需度数也是不同的,能用它来解释临床上近视的人总是喜欢把眼镜推近眼睛看远处东西的现象。以练习册习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我们知道人对知识的掌握需要日积月累,单单仅靠课堂记忆是不行,还有赖于学生课下练习巩固。高职学生一大特点就是学习惰性明显,自主学习性差,因而,布置课下学习任务、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制定奖惩措施,让学生学习有紧迫感,能很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弹性考核方式,助推学生专业技能掌握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课程考核目的不是选拔人才,而是培养技能过硬的人才。传统的刚性考核模式,考试只有一次机会,考完了就完了,不会的仍旧是不会,没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习主动性,不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假若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学习问题,实行弹性考核机制,给学生提供两次或多次考试机会,给学习差的学生降低考核难度,对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将会很有意义。以专业社团活动,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
以视博社为基点,组织爱眼护眼活动,搭建师生和学生间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专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自由获取知识,不断提升专业信心和自豪感。
20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