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时间:2019-05-14 10:3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第一篇: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624-01

随着生活生平不断提升,女性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阴道分泌物检查也在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检查方法已不能适应患者的要求,我院也新引进了一批新的仪器和采用更为有效的实验方法,笔者拟对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的进展做简要阐述。阴道分泌物检查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细菌性阴道病、肿瘤、其它病原体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同时还对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1]。

1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院就此给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分发了标本采集手册。以前我院主要依靠临床医生刮取标本置于玻片上及时送检,送检过程中的温度不能有效的控制,经及时纠正后,采集标本的工具改为盐水浸湿的棉拭子,目前许多商家提供有特制采集刷,大大提高了标本采集合格率。滴虫和霉菌的检出应注意季节的关系,高温季节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因为滴虫一般在25-42℃环境温度中能够运动生长繁殖,因此标本采集后一定要采取简便的保温措施尽快送检以提高检出率[4]。

2阴道清洁度的研究

阴道分泌物作盐水涂片,主要依靠白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杆菌及杂菌的多少划分清洁度。传统的划分清洁度的实验方法已不能准确的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所以我院对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划分,综合考虑受检者的年龄、生理、阴道正常菌群、寄生虫、炎症细胞等因素。应用流式细胞学方法(FCM)探索阴道分泌物快速定量分析,从阴道清洁度传统方法(TM)和流式细胞学方法(FCM)对比中探讨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流式细胞学检验的可行性、分级标准和参考范围,为阴道微生态学研究、临床阴道疾病诊断和亚健康预警研究提供快速、定量分析。通过此方法建立的清洁度分析较现行传统方法,具有快速、定量、更客观、更准确的特点,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并为阴道微生态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手段。

3线索细胞的研究

显微镜观察寻找到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指标。白带常规镜检线索细胞、简便、快捷、价廉,适用于门诊检查室和基层医院。传统认为在原来自带常规检查中加人线索细胞检查可使一些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断率大大增加,漏减率大大减少。将线索细胞纳入白带常规检查中,可为患者节省时间和费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准确、便捷的参考依据,使得白带常规检查提高一个层次。临床检查线索细胞常用盐水涂片直接镜检法,但革兰染色成像法中检查线索细胞的阳性率高于湿片法。前者简单、快速但较易误认与漏检,后者准确但较费时。我院采用NaOH处理阴道分泌物,通过观察细菌从上皮细胞中释放的现象来检查线索细胞,并同时做革兰染色进行对照。观察视野时采取两人同时进行显微镜观察,此法NaOH消化了白细胞及各种杂质,视野清晰,细菌从线索细胞上释放下来的现象能得以较清楚地观察;退化、变性的上皮细胞由于其颗粒是细胞本身的一部分,加入NaOH后不会从上皮细胞上释放下来,易于与线索细胞区别。菌释试验的阳性结果具有动态效果,与盐水涂片直接镜检相比能提高线索细胞的检出率,减少误认与漏检。在检查完线索细胞后可用于检查霉菌、纤毛菌等,尤其是在大批量妇科体检时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4盐水稀释法的改进

阴道分泌物检验常用生理盐水稀释涂片,可见到运动之滴虫,但气温较低时,尤其在冬季,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原虫活动性降低,不易检出,临床上我们习惯将标本稍加温后镜检效果也不明显。我科采用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加酸后虫体胀大呈圆形或长圆形,虫体内为粗细均匀的颗粒,有的仍可见到鞭毛。加酸同时将红细胞破坏,使白细胞清晰易见,提高了观察清晰度的速度。三步法加碱后迅速溶解涂片中的白细胞,上皮细胞等有形成份,低倍镜检,发现菌丝样物,或高倍镜检见单个或成群卵圆形、无色透明的孢子,从而准确报告霉菌,三步法较单纯盐水稀释法步骤增多,但并不繁琐,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且试剂价格便宜,并大大的降低了漏诊率。目前我院已经淘汰了生理盐水稀释法而将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进行阴道分泌物定为我科常规检验。

5染色方法的研究改进

目前的染色方法很多,白带常规检查加做革兰染色后的标本,因滴虫个体较大且有特定结构易于辨认,虫体内可见粗细均匀的颗粒,甚至能清晰观察到鞭毛,提高了阳性检出率。染色后的霉菌呈革兰阳性,芽生孢子及假菌丝的形态均典型突出,特别是标本中霉菌量少又有脓细胞,上皮细胞、粘液丝等有形成份的掩盖,革兰染色后不易与其它污染物相混淆,因而提高了霉菌诊断率。染色后的标本对于清洁度更容易判断,还可进一步了解阴道内正常菌群与病原菌的数量及分布状况.特别有助于对淋病奈瑟氏菌的检查,给临床提供更准确检查结果。采用卫生部推广的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与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革兰染色对比,具有检测项目多,方法简便,病原体形态清晰,检出率高,不需特殊设备,可重复读片,快速等优点,是白带中病原体检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6质量控制

为了提高阴道疾病实验室诊断的整体水平,我科通过现场阴道分泌物瑞特染色和/或革兰染色后进行质量考核,将染色良好的涂片送周边医院临检室进行交流比对,我科是四川省资阳市临床质量分中心。建立了以瑞特染色或革兰染色处理白带标本的一般质量控制体系。此法可以进行快速多项目检查,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不高,成本低,易普及;尤其冬春季节查滴虫不受保温措施的限制,可同时检查核异质细胞、肿瘤细胞及线索细胞,判定清洁度,阳性检出率较高,有利于阴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滴虫、霉菌及细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了提高其阳性诊断率,确定致病体。目前我科依开展PCR检测淋菌、使用单抗检查滴虫,建立荧光染色及培养法等方法,不断提高阴道分泌物检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ZK(#〗盛瑞鑫,刘淑文.白带常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J].中国性科学,2009,18(2):33

[2]陈广福.浅议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4):249-251

[3]罗俐莺.白带常规镜检漏诊原因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10):48

[4]李崇剑,许凯声.6803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1):56

第二篇: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实验室检查

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细菌 【摘要】细菌性阴道病是近年来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并被列为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是一类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代之以一组厌氧菌群数量增加的临床证候群。本文就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机理、病原体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加德纳菌实验室检查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是近年来被确定的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其主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Gv)。以往由于对它的认识有限,曾报道过很多名称,如非特异性阴道炎、加德纳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等,1984年在斯德哥尔摩关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国际会议上正式定名为细菌性阴道病。由于阴道加德纳菌的感染与传播和性活动有关,故此将细菌性阴道病列入第三代性传播疾病。随着性病病原体感染谱的变化,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在健康妇女中,阴道由于组织解剖和生物化学以及生理方面的特点,对于外界病原体的侵入有着相当强的防御能力,使病原体难以侵犯阴道,保持阴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果阴道的自然防御屏障作用破坏,如经期或妊娠期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性交、阴道灌洗、抗生素等对阴道固有菌群的抑制,乳酸杆菌丧失其健康状态下的优势地位而使多种致病菌,特别是厌氧菌大量繁殖,导致阴道生态系统紊乱,引起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是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无明显粘膜炎症的一种疾病,感染率在15%~30%,且易复发[1]。患BV孕妇胎膜感染的比例是健康者的3倍[2],发生胎膜早破及早产的机会是健康者的2倍[3],容易早产或分娩低体重儿,她们所生下的孩子也很可能会因此带有各种缺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V是导致组织性绒毛膜炎、羊水感染、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及其他妊娠不良和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另外在妇科中,BV主要与输卵管炎、盆腔炎、宫外孕、不孕症、泌尿系感染、术后感染及妇科肿瘤有关[4~7]。有部分女性患者感染后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经过不正规的治疗后,转为慢性感染或带菌者,当机体受外来及生理因素影响时,病原体可再次复活而侵袭传播,使病情反复发作不能痊愈,此时病原体又不易查出,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阴道加德纳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在临床上,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加德纳菌的感染率在不断地增高,且又与性传播有关,正逐步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2 细菌性阴道病的实验室检查

目前对加德纳菌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免疫学试验、线索细胞检查和细菌代谢产物测定等,近年来,有报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加德纳菌,用于BV的快速诊断[8]。下面简述几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及相关机理。从1954年Gardner发现BV以来,随着对BV病原体认识的改变,认识到引起BV的细菌有多种,最近研究提示,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数量是决定症状发展的关键[9],但一致认为本病特征是阴道生态环境的改变,由大量致病性厌氧菌取代了正常乳酸杆菌[10~12],以加德纳菌形态菌和(或)类杆菌形态细菌为主,其次是弯曲弧菌形态细菌、革兰阳性球菌,这几种细菌可单独感染引起BV,也可混合感染引起BV [13]。以上一种或几种大量增多,粘附在上皮细胞表面,使细胞溶解,边缘呈锯齿状模糊不清,形成BV所特有的线索细胞。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菌群变化后的必然产物,可作为诊断BV的主要指标[14]。从1965年起革兰染色方法用于BV的实验室验证,其敏感性为62%~100%,阳性准确率为76%~100%,重复性好,并与临床表现具有极密切的相关性[9]。其优点还在于它将阴道菌群分为正常态、过渡态和BV。处于过渡态的妇女一般有阴道pH值的略微升高、少量可见的线索细胞以及淡淡的异味等,诊断较为困难。这些人更可能是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等病症,比正常妇女则更容易患上BV。同时,该方法简便,具有容易保存及重复读片等优点,不仅可明确诊断BV,也可提高滴虫、霉菌等的检出率。

BV患者阴道生态系统紊乱,造成厌氧菌大量繁殖,将产生丁二胺、三甲胺等氨类物质,使pH值升高,碱化阴道,并进一步促进厌氧菌生长,加重BV的临床症状,引起上皮细胞脱落,分泌物增加并产生特殊气味。因此,临床上采用传统的Amsel诊断方法,即符合以下4项指标中的3项可诊断为BV:(1)阴道pH>4.5;(2)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或均质如面糊样粘稠,有异味;(3)胺试验(Whiff)阳性,即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10%KOH产生鱼腥味;(4)阴道涂片中可见线索细胞[9]。由于BV是阴道中乳酸杆菌与其他多种菌群间的平衡失调所致,BV发病是混合感染。因此,对单一种类细菌的分离培养在BV的诊断中意义不大,必须同时结合临床表现方能做出判断。在一些与BV密切相关的细菌的培养试验中,不是特异性差,就是敏感性不好。

8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了BV与阴道中特有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关,并依次研究出一系列新的BV诊断技术和方法[15]。一些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所产生的酶被认为是致病因子。微生物可利用其自身产生的这些酶来干扰阴道的宿主防御体系。例如粘蛋白水解酶类中,粘蛋白酶能够有效地分解生殖道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粘蛋白外壳成分,改变宫颈防御功能,导致微生物进入宫腔,并激发炎症反应[16]。唾液酸酶则能去除组织中接近末端的糖链,两种作用均可增加细菌在宿主粘膜及组织表面的附着力;在混合性感染中,若有一种微生物产生粘蛋白水解酶便可改变宿主粘膜通透性,使其他细菌更容易与宿主上皮细胞结合并侵入。研究证实,唾液酸酶浓度与BV致病过程有关,其活性与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等一系列不良妊娠后果有直接关系;BV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的唾液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妇女,其活性上升的主要来源是存在与阴道中prevotella和bacteroids,他们在妊娠期间上行至生殖道引起感染。已证实子宫颈分泌的粘液以及羊水中均有大量的唾液酸,因此BV妇女明显的比其他妇女容易发展为羊膜内感染和产后子宫内膜炎。随着对BV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产生了以检测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所特有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基础的诊断方法。这些方法具有优于上述各方法的特性,客观且适于批量操作。

脯氨酸氨肽酶法[9] :应用ELISA方法检测BV妇女分泌物中高于正常妇女的脯氨酸氨肽酶活性,检测产物为β-naphthylamin,通过显色剂判断结果。体外实验证明许多细菌和真菌均能产生脯氨酸氨肽酶,但导致BV患者酶活性升高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该方法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1)有研究显示,在应用该方法进行BV诊断与阴道滴虫感染有交叉,在相当比例的阴道滴虫感染者中,脯氨酸氨肽酶检测结果为阳性,其原因在于滴虫是一种能够在厌氧环境中大量繁殖的厌氧性病原微生物,它有一种能够产氢的颗粒物质,当滴虫大量存在时,其产生的氢会与阴道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从而加剧阴道中的无氧状况,刺激并加速其他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导致一些BV的临床表现的出现,其中包括阴道pH升高、分泌物增加并伴以检测BV相关菌群的代谢产物为基础的诊断实验:有异味、厌氧菌数升高以及与相应细菌有关的酶水平的升高等等。由此可见在应用革兰染色方法和本方法诊断BV时均会产生假阳性。(2)其检测产物之一β-naphthylamin有强致癌性。已经有人就此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产物变成p-nitroanilide,并指出新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旧方法无明显差异,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3)该方法相对来说比较费时,一次检测至少需要4h。另外,该方法在结果判定方面虽然是通过颜色进行识别,但颜色往往差别不大,阳性和阴性的区别不易判断。唾液酸酶法[9] :最近的研究证实,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活性与BV之间存在一定的量的关系,无BV的妇女则不显示异常的唾液酸酶活性。检测唾液酸酶的方法有若干种,但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未能在临床得到普及。90年代,美国公司开发出一种快速诊断试剂盒,用于判定BV治疗用药的临床诊断。该方法利用阴道分泌物进行简便操作,在10min之内即可得出明确结果。试剂盒中包含一种与蛋白水解酶产生颜色反应的结合物,该水解酶是BV的特异性指征。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样本放入装有具有颜色反应活性的结合物的玻璃管中,于37℃保温10min,加入显色液,由颜色判定结果,黄色表示结果为阴性,绿色至蓝色表示结果为阳性,颜色变化的不同,反映了唾液酸酶活性升高的不同程度。这一成果大大提高了BV的诊断水平。用此方法测定诊断BV,操作简便,出结果快,阳性标准准确,适宜于临床筛查。

检测其他代谢产物的试验方法还有对产生异味的氨类物质的检测,以及应用气-色谱技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琥珀酸乳酸的量比等等,但前者缺乏特异性,后者则需要用到实验室不常备的仪器,因此不适合广泛应用。近年来研究证实,加德纳菌的致病性与生物分型有关,IIS区基因的多态性是导致加德纳菌发生不同生物型的原因之一。根据加德纳菌位于IIS-23srRNA基因区序列作特异性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阴道或宫颈分泌物中的加德纳菌,证明该引物序列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对阴道炎宫颈分泌物中加德纳菌的快速检测[8]。PCR法检测的是病原体的遗传物质DNA,不受抗生素治疗等药物治疗的影响,对彻底根治病原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方法本身所具有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采用此方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加德纳菌,用于BV的快速诊断,有可能成为今后BV实验室诊断和主要快速检测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BV严重危害了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对BV进行系统性的筛查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与之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并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对于保护广大妇女身体健康,提高生育水平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参考文献 张欣,徐行丽,李金风,等.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及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第三篇:方法学验证(精选)

主要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含量方法学 首先肯定要有系统适用性、溶液稳定性、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或中间精密度)、线性、耐用性、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

一般一个项目从小试开始、中试、放大 放大最少是三批作为验证批 验证批一般内容一般有工艺验证、清洁验证、成品检验、然后开始稳定性的考察、到稳定性第六个月就可以申报到省局 这个时候就要写申报资料 质量这块主要负责10、11、14号资料(以前版本)现在一般是CTD资料 主要负责3.2.s部分。省局受理后一般一个月后来现考,主要检查所有的检验记录、仪器使用台账、对照品使用台账。通过后有动态批送检,合格就送到国家局 等批件,这就要很久了 稳定性考察还要继续进行一般长期到36个月 上面是一个项目的主要流程、制剂还要进行处方筛选,一般在小试、中试是进行、方法学也在这个时候进行(主要含量、有关物质)固体还有释放度,原料有残留溶剂、其他已知杂质都要有方法学的支持 针剂也要有处方的筛选、临床稀释液相容性、管道相容性固体分速释、缓释、口崩、混悬等这些都不同、从工艺到方法学都不同

实验室的所有仪器都必须通过验证、校准才能用、外教一般是华南计量所的每隔一年一次

(液相两年一次)这中间、每半年应该有一次内部校准、每一年又一次验证(做了验证可不做内角)

紫外、红外也一样

第四篇:体液学检查进展

随着基础医学深入研究,高新科技检测技术在检验医学的广泛应用,使国内血液各项检查项目水平明显提高,但相比之下,先进的技术及方法在体液学常规检查中应用较少,为了提高我国体液学检测水平,现将近年来国内外进展综述如下。

一、尿液沉渣检查及尿液蛋白分析 1.尿沉渣检验方法学进展主要是显微镜检查的标准化和沉渣中有形成份分析方法的改进。近年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欧洲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ECCLS),日本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JCCLS)和我国(1995年武夷山会议)先后制定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的推荐方法或试行方案,其中包括尿液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标本的制作(包括特殊的离心管和标准尿板,离心力的要求,载玻片的标准)操作规程及报告方式(XXX个细胞/μl)等,这些方法学的改进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更准确,更有实验结果动态分析的可比性。2.尿沉渣有形成份分析进展主要有:(1)利用干化学试带法检查尿中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的筛选。(2)利用平面流动池中连续位点图像摄影系统,摄置尿沉渣粒子的静止图象,对尿沉渣粒子进行自动分类,电脑储存等,形成独立的尿沉渣自动分析仪,或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电阻抗原检测尿中细胞成份,进行定量分析的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如UF-100。(3)在干涉显微镜下观察尿沉渣中细胞管型,清晰度明显提高;相差显微镜中由于视野明暗反差大,故对不典型红细胞及血小板易与识别。用透射电镜对尿沉渣的超薄切片进行观察,可准确的诊断细菌管型,白色念珠菌管型(见于肾脓肿及白色念珠败血症患者)及血小板管型(见于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用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尿沉渣,易于识别脂肪管型中的成份。(4)采用尿沉渣活体染色及细胞化学染色法等多种染色法来识别各种管型,如结晶紫-沙黄染色,可识别管型(尤其是透明管型),并能区别存活及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和检出闪光细胞。用巴氏染色观察有形成份的细微结构,对尿路肿瘤细胞和肾移植排异反应具有诊断意义。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可鉴别不典型红细胞和白细胞,并可区别中性粒细胞管型及肾上皮细胞管型。用酸性磷酸酶染色,可区分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5)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识别各种细胞。临床上可根据出现的不同细胞而诊断一些疑难的肾病如新月体肾炎,药物引起的急性问质性肾炎,肾小管坏死等。因此尿沉渣检查方法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实验检查方法。

3.尿蛋白成份分析对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愈后观察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指标包括:(1)尿微量白蛋白检测:a.肾小球损伤时,尿中白蛋白排出量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肾小球损伤的程度相关;b.可对糖尿病性肾病,重金属及药物中毒等肾病早期发现、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参考依据;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常发生肾脏损害,尿中白蛋白排出量增加是最早出现的指标之一,还可能通过检测尿白蛋白浓度对糖尿病性肾病分期及愈后作出判断。(2)尿中免疫球蛋白浓度测定及尿中游离轻链分析。尿中游离轻链(本周氏蛋白)的检测对诊断轻链病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并对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预后判断也有一定帮助。免疫浊度分析定量分析γ或λ轻链的浓度,测定结果可靠,对M蛋白Ig类型的鉴别,以及尿轻链的检测,对单克隆丙球蛋白病的诊断、分类和预后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例如IgG型骨髓瘤常较IgA型或轻链型预后好。IgD型骨髓瘤的预后常较差,其发病年龄往往较其它类型为轻,且以λ型占多数。(3)选择性蛋白尿测定肾小球滤膜正常时只能使分子量<70 000的蛋白质滤过,分子量>70 000的蛋白质不能滤过,称为蛋白尿的选择性。如果尿蛋白排出增多,但分子量仍以低分子蛋白质为主者,即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仍保持原有大小的孔径,称为高选择性蛋白尿,表示病情不太严重,而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反之如果高分子量的蛋白质排出增多,表示选择性降低,病情也较严重。通过尿IgG/血清/IgG值除以尿ALb/血清白蛋白(ALb)的值,即为选择系数,选择性系数<0.1为高选择性蛋白尿,表示病变轻微;选择性系数在0.1~0.2之间为中度选择性蛋白尿,表示病情一般;选择性系数>0.2为非选择性或低选择蛋白尿,表示病变严重。高度选择性多见于微小病变,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效较好;低度选择性多见于膜增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或膜性肾病后期,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反应差。(4)尿中补体测定对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颇有意义。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大多数急性肾炎,尿中往往补体C3阴性;而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等慢性肾病尿中补体C3大多为阳性,因 此,测定尿中C3可对此类肾病作鉴别诊断。尿中补体测定可用于估计激素疗效和预后。尿中C3阳性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较阴性患者病情重,含量越高病情越重。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C3测定为阴性,对激素治疗则敏感。尿C3测定在肾小球疾病的预后上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它与尿内溶菌酶测定的关系相当密切,C3阳性者溶菌酶基本阳性。肾小球疾患溶菌酶增加,表明间质已有损害,是预后不良的表现。临床上所见C3阳性的肾小球疾患,其病理变化也多较重。(5)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其敏感度显著高于目前常规应用的血肌酐测定,当血肌酐还不能反应异常时,血β2-MG已显示肾功能的异常。对IGA肾病,尤其是肾小球硬化者,即使肾功能正常,β2-MG也增高,可能由于该类疾病的患者体内免疫反应较强,淋巴细胞被激活,从T和B淋巴细胞中释放的β2-MG增加之故。对于重金属中毒肾损害的流行病调查,尿β2-MG可作为筛选试验。β2-MG水平为小管间质性疾病的灵敏指标,如Bartter综合征,万可尼综合征,Willson′s病,以及原发性肾炎等,尿中β2-MG均升高。(6)尿α1-微球蛋白测定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尿α1-MG水平升高,与判断肾功能的另外二项指标β2-MG和肌酐(Cr)呈密切相关。肌酐廓清率(Ccr)在100 ml/分以下时,α1-微球蛋白升高,为80 ml/分以下时,β2-MG开始升高。可见α1-微球蛋白比β2-MG敏感,而且患恶性肿瘤时不升高,因此,与β2-MG相比,α1-MG在早期和鉴别诊断肾功能方面更具有临床价值。[!--empirenews.page--]

二、男性学检验方法学进展

男性学检验使精液分析从简单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发展到多学科实验参数分析,使临床能从生精细胞,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尿道多部位分析病因与病理进行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包括:(1)精子活力从目测法发展为质量分析仪自动法,精子活率从目测法改为组化法。(2)精液中白细胞检查,用WHO公布甲苯胺蓝过氧化酶染色区别生精细胞与白细胞;白细胞>10×109/L的不育患者称为白细胞精子症(见于附属腺炎症)。(3)生精细胞形态学检查,正常人精子发育过程为:精原细胞(1.9%),初级精母细胞(9.3%)、次级精母细胞(7.5%)、精子(81.1%);不育组分别为7.0%,9.2%,9.7%,74.0%,可见进行精子细胞学形态分析对不育症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4)生化学与免疫学分析可帮助男性生殖系各器管的病变。比如精液果糖测定(精囊)精液柠檬酸(前列腺),精液酸性磷酸酶(前列腺),精液肉碱(附睾、精囊),LDH-X(存在睾丸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中),顶体酶(精子顶体内膜),抗精子抗体及锌的检测。锌在机体中的总量为1.5G左右,它主要集中于睾丸,附睾和前列腺,精液内含量特别丰富,精浆比血浆中锌的浓度高100倍以上。现在认为;a.锌缺乏能明显抑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使性腺发育不良,或使性腺的生殖和内分泌功能发生障碍。b.锌直接参与精子生成、成熟、激活和获能过程,对精子活动、代谢及其稳定性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证明[1][2][3][4]下一页,锌具有延缓精子膜的脂质氧化,维持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精子保持良好的活力。精子通过精浆中的锌与胞核染色质的琉基结合,避免染色体过早解聚,有利于受精。c.锌参与乳酸脱氢酶,脱氢酶及羧肽酶A的组成,是很多酶的辅因子,因此锌不足可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生殖,内分泌的功能。

三、浆膜腔积液检查进展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内容日益增多,相关的实验技术也不断地提高,从以前化学及显微镜方法鉴别炎症与非炎症发展到用免疫学、生化学等方法鉴别引起浆膜腔积液的良性与恶性肿瘤甚至用液相色谱等手段对肿瘤进行定位检查,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进步使疾病的诊断更为明确,现代的浆膜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项目有:(1)新的渗出液与漏出液分类法:包括3个指标:a.胸腹液LDH的比值>0.6。b.胸腹蛋白同血浆蛋白比值>0.5。c.胸腹液IgG,IgA比值>0.5,提示为渗出液,大约90%的胸腹水渗出液显示上述改变。(2)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3)腺苷脱氢酶(ADA)总活性:对结核性积液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4)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对鉴别诊断恶性,非恶性腹水的准确性达100%。恶性腹水FN显著高于肝硬化腹水(P<0.001)。(5)有人证实胸腔积液中的IBP含量可作为肿瘤性积液与结核性胸膜炎性积液的鉴 别诊断指标,胸水中的IBP>1 500 mg/ml,则为肿瘤性积液的可能性较大。(6)经研究证实,有93%结核性胸水患者胸水溶菌酶的含量同血清溶菌酶含量的比值>1.0,而100%恶性胸水患者此比值<1.0。(7)β2-MG蛋白对鉴别结核性积液和非结核性积液有一定的价值。另外风湿性胸腔积液和淋巴瘤并发的胸腔积液中,其含量也会升高,尤以后者最为显著。但在其它疾病引发的胸腔积液,包括恶性肿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β2-MG均明显低于结核病、风湿病和淋巴瘤。(8)不同疾病浆膜腔积液中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不同,笔者的资料显示,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及腹膜胸腹水的FDP均值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肝癌。因此检测胸腹水FDP,可以用作恶性肿瘤、结核与其他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9)炎症时C-反应蛋白(CRP)结果较高,检出率为100%,因为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当由于炎症而导致腹水或胸水形成时,其中CRP含量的检测对炎症的诊断有一定价值。[!--empirenews.page--] FCM用于浆膜腔积液检查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DNA含量分析,肿瘤细胞抗原的测定,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

1.DNA含量分析:用FCM进行单个细胞DNA定量,临床上主要用于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动力学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将增殖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1阶段为DNA复制前期(G1期)此阶段DNA含量为2N,第2阶段为DNA复制期(S期),此期DNA含量在2~4N之间,一旦DNA含量为4N,即进入G2期,第四阶段为分裂期。因此,FCM DNA定量可将形态上不易区别的群体细胞分成3个群(即G,S和G2期),这3个群体细胞对不同的化疗药物反映不同。因此,细胞动力学的研究可利用药物的选择,疗效的观察及愈后的估计。另外肿瘤细胞多存在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也即DNA含量的不同。研究证明肿瘤细胞DNA含量不同,DNA指数的不同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并可预示某些疾病的愈后。有文献报告,将组织学证明的浅表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晚期胃癌细胞做FCM DNA分析结果显示:三者DNA非倍体分别为0(0/10例),20%(2/10例)和90%(36/40例),因此用FCM进行浆膜腔积液内细胞DNA测定屡有报告。Huang等对71例肿瘤患者检测显示,对恶性胸水诊断敏感性为52%,特异性为100%。若与脱落细胞检查联合应用,则可使诊断敏感性达94%,FCM定的S期细胞比例是部分肿瘤的重要预后指标。胸液中非整倍体肿瘤S期比例较二倍体肿瘤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Bartal等还观察了恶性胸水局部治疗前后FCM所显示的胸水细胞DNA倍体特征,发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与胸液细胞DNA倍体水平的变化相关,说明倍体分析亦是评价治疗效果的较好指标。Hedley等提示:在细胞学检查阳性的恶性胸腔积液中,含有异倍体细胞的病人愈后差,其中位生存期与那些仅有二倍体细胞的病人相比为1.5∶4。2.肿瘤细胞抗原的测定: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证实,利用FCM检测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Keratin)等对恶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Czerniak等将胸液细胞用酒精或甲醛固定后暴露于抗Cal抗原(仅出现于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液中,然后再与结合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羊抗鼠免疫球蛋白,通过FCM检测一定数量细胞的荧光强度,发现14/17例恶性胸腔积液中,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5例良性胸水液中无一例增强。

3.胸腔液淋巴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淋巴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的某些胸膜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胸腔积液淋巴细胞的表现型,已成为许多专家的焦点。Ainslie等使用FCM证实TB胸水中富集CD4阳性T细胞,其比例与外周血相比有明显升高。胸水中CD4/CD8为3.92,而外周血仅为1.21。Barnes等利用FCM分选技术,将CD4阳性细胞分为两个亚群;CD4+CDw29+和CD4+CDw29-,结果显示:在TB性胸水中主要是CD4+CDw29+T细胞,并产生γ干扰素,在对人类TB菌白细胞介导的局部免疫反应中,起一个重要的作用。

四、脑脊液检查方法进展与应用

1.脑脊液蛋白分析: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检查对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正常人脑脊液中未见IgM,若出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gM浓度明显增高是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轻度增高是急性病毒性脑膜炎的特征,若I gM>30 mg/L可排除病毒感染的可能。正常人IgG少于100 mg/L,IgG显著增高(>170 mg/L)见于亚急性硬化性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结核性脑炎、麻疹脑炎及神经梅毒等。IgA增高见于脑血管病等。髓鞘碱性蛋白(MBP)是神经组织独有的蛋白质,是脑实质性损伤的特异标记。由于外伤或疾病引起神经组织细胞破坏,髓鞘碱性蛋白即进入脑脊液,因此测定脑脊液MBP的含量是反映脑、神经组织细胞有无实质性损伤敏感且可靠的指标,其含量高低还可反映损伤的范围及其严重程度。MBP定量常采用RIA和ELISA法。MBP按其存在的形式分为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在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MBP<6.95 mg/L,游离型6.03 mg/L,结合型<3.31 mg/L。MS病人脑脊液中MBP变化与疾病发作有关,缓解后两周大多数可恢复正常,而在急性期中游离型明显增高,结合型增高不明显,游离型/结合型比值增大。在MS稳定期病人中,游离型和结合型均增加,其比值减少。β2-MG是Berggard和Bearn(1968年)首先自肾小管功能不全患者的尿中发现的。β2-MG在脑脊液中的出现及其浓度的增高,说明中枢神经系统有较严重的病理性损害。Gkle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健康儿童脑脊液中β2-MG含量为(1.1±0.5)mg/L。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时明显增高,β2-MG可达(4.4±1.7)mg/L,儿童病毒性脑炎时β2-MG为(2.0±0.6)mg/L,儿童癫痫时脑脊液中β2-MG也可增高。[!--empirenews.page--] Tenhunen报告成人脑脊液β2-MG正常值为(1.15±3.7)mg/L,当刚发生的脑梗塞、脑膜炎、脑炎和多发性神经病时,脑脊液中β2-MG含量增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和全身性自家免疫性疾患时脑脊液中β2-MG含量增高,这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机制有关。1997年宪莹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脑脊液β2-MG,并对其中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10例患儿的脑脊液β2-MG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27例CNSL患儿脑脊液β2-MG为3.18±1.127,27例NCNSL患儿脑脊液β2-MG为1.202±0.386,CNSL组明显高于NCNSL组上一页[1][2][3][4]下一页。10例CNSL患儿治疗后,病情逐渐缓解,脑脊液β2-MG逐渐下降,为1.263±0.27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与NCNSL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3例CNSL患儿在出现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检查异常前已出现脑脊液β2-MG的改变。结果表明,脑脊液β2-MG与CNSL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脑脊液β2-MG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CNSL的客观指标之一,脑脊液β2-MG的动态观察也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

2.脑脊液酶学检查:正常脑脊液中的酶已知有20多种,比血清中少,但当有些神经系统疾患时脑脊液酶活性可增高。脑脊液酶活性增高的机制比较复杂,可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脑组织破坏时,从神经细胞内酶逸出;(2)脑脊液中各种细胞解体;(3)肿瘤代谢过程中有关的酶漏出;(4)未被破坏的脑细胞酶流出量增多;(5)脑脊液酶清除率下降;(6)颅内压增高时酶随脑脊液量的增多而增多;(7)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可使血中某些酶进入脑脊液中。常用酶学检查有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其含量相当于血清的1/10。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正常值为10~25 U,儿童较成人为高,年龄越小,乳酸脱氢酶的平均值越高:新生儿53.1 U,乳儿32.6 U,幼儿28.3 U。

凡有脑组织坏死时,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增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细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脑瘤和脱髓鞘病时,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增高更为明显。病毒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多维持在正常水平,这对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尤其是肺炎双球菌脑膜炎)时,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显著增高,同工酶以LDH4、5增高为主,其主要来自于粒细胞;而病毒性感染则为正常,LDH1、2上升,提示来自脑组织。无论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若病人脑脊液同功酶LDH1、2显著增高,均可作为脑实质细胞广泛损害的指标。在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均明显增高,尤其是病情严重的血性脑脊液组更为突出。以后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恢复。脑瘤在进展期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增高,在缓解期下降,经手术或其它方法治愈者,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恢复正常。脑组织 癌变时,脑脊液中以LDH4、5增高为主,若LDH5超过总活性的10%(特别是大于15%时),则能有力地支持脑肿瘤或软脑膜继发性癌的诊断。正常脑脊液中AST与ALT均约为血清中的1/4。脑脊液AST的正常值为0~19 U;ALT正常值为5~15单位。当中枢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病变,尤其是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炎症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等)时,可因脑组织坏死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大,在发病的第1周内,脑脊液氨基转移酶活性明显增高,以AST增高较明显。脑脊液AST的增高与脑组织的坏死以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有关。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癌病性神经肌病、大脑或小脑变性、脑萎缩、感染中毒性脑病、继发性癫痫、缺氧性脑病、脑梗塞、家族性黑蒙性痴呆时,也可使脑脊液AST增高。肌酸激酶(CK)是在细胞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生成的三磷酸腺苷(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供应细胞生理活动需要的一种转移酶。正常脑脊液CK活性尚不及血浆CK活性的1/50,主要是CK-BB同工酶。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性神经系统疾病,缺氧后48~72小时脑脊液CK-BB活性升高,因此测定脑脊液中肌酸激酶有助于了解脑组织的破坏和细胞通透性的改变。脑脊液CK对脑膜炎性质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化脓性脑膜炎增高最明显,其次是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仅轻度升高。1996年Nussinovitch也发现在细菌性脑膜炎中脑脊液中CK-B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它无细菌性脑膜炎,认为在常规检查不能区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时,脑脊液CK-BB同功酶测定是一个很好的鉴别指标。溶菌酶(Lys)是一种水解酶,由18种氨基酸共120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分子量为14 500~17 500的碱性多肽。正常脑脊液中没有溶菌酶或极微,当细菌性脑膜炎时,由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可使血中的溶菌酶进入脑脊液内,使脑脊液溶菌酶活性增高。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瘤或血脑屏障破坏时,脑脊液中溶菌酶活性也可增高,但不如结核性脑膜炎增高明显。1977年Gekle报告,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时脑脊液溶菌酶增高[平均含量(2.3±1.4)mg/L];病毒性脑膜炎时仅轻度增高;当细菌性脑膜炎临床症状改善时,溶菌酶活性下降。因此,溶菌酶的测定对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及判断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有些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入院前已使用过抗菌素,以致掩盖脑脊液细胞和生化的改变,细菌培养阴性,常可导致误诊,但这些患者脑脊液中的溶菌酶往往仍增高,因此认为测定脑脊液溶菌酶是一种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empirenews.page--] 3.关节腔积液检查:关节滑膜液检查对关节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常规关节滑膜液检查是指容量、透明度与颜色、粘滞性、细胞计数、显微镜检查(吞噬性血细胞即RA细胞、结晶体、狼疮细胞)、粘蛋白凝块形成以及糖、蛋白定量、尿酸、乳酸、类风湿因子、各种不同的抗核抗体检查等生化学、免疫学检验。这些检查对于鉴别积液性质(炎症性、非炎症性、化脓性及出血性)有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关节腔积液的研究逐步深入,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有作者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34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关节液评估人巨细胞病毒(CMV)基因物质,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的类风湿 关节炎患者IL-8和IL-6水平显著高于DNA-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且比对照的骨关节炎患者至少高10倍。这些发现提示IL-

8、IL-6水平升高和CMV基因组出现之间存在联系。有作者用抗人C1qC链的单克隆抗体,在类风湿(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检测到C1q-关联免疫复合物(IC)。夹心-ELISA中,C1q-关联IC被固相单克隆抗体捕获并用抗人IgG或IgM的过氧化物酶-标记的F(ab′)2-抗体检测出来。测定结果与C1q固相结合试验的改良ELISA法比较(C1q-SPBA),在81.1%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和65.2%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液中检测到C1q-关联IC。提示抗C-C1q单克隆抗体的测定可能是类风湿病诊断的有用指标。有人对15例类风湿关节炎和15例其他疾病(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患者关节内和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同型成分用Raji细胞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Cs出现非常普遍,但是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很少出现。巨噬细胞渗透进入滑膜在炎症性关节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核细胞化学诱导蛋白-1(MCP-1)是最近鉴别出来的炎症滑膜上的一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在多种炎性关节疾病中均可出现,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和外伤性关节炎关节液中都含有MCP-1。体外培养时MCP-1也可由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炎症性 关节疾病患者的滑膜产生,生成量差别不显著。MCP-1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培养的上清液中IL-1β,IL-6,并且IL-8的水平显著相关。类风湿病的滑膜中,MCP-1和其他炎症前细胞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病原增多症不无关系。血清学检查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以白细胞增多(7 656/mm3)、多核细胞增多(65.38%)和ragocyte细胞增多(59.27%)为特点,而关节积液形态学上以淋巴细胞增多(47%)为主要特征。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复合物(CIC),免疫球蛋白和抗胶原Ⅱ抗体,提示这些免疫因子在发病早期的参与。Bray等人在研究中标记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单个核细胞中的大颗粒淋巴细胞。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那些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相比,关节液单个核细胞中的大颗粒淋巴细胞的[!--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4]下一页 百分含量增加。流式细胞学分析证明一种表达罕见显型CD3+/CD16+的细胞数量增加。然而这些细胞在正常人含量极低(少于2%),这在淋巴细胞增生紊乱中已有报道。近7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此类细胞构成了所有关节液单个核细胞的20%~80%。此外,CD3+/CD16+细胞大于20%的关节液即使用重组IL-2孵育之后,也没有显著的细胞分解活性,然而CD3+/CD16+细胞不足20%的关节液却有正常的细胞溶解活性。部分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之中这些细胞的关联性尚不清楚,但仍可鉴别CD3+/CD16+细胞异常而不是T细胞淋巴细胞增多症。

可以看出体液学检验有广泛的前途和应用前景,开展体液学检验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篇:创新方法学大论文

基于TRIZ的产品冲突问题解决实例应用

谢海燕231000334在前苏联,TRIZ方法一直被作为大学专业技术必修科目,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苏联解体后,大批TRIZ研究者移居美国等西方国家,TRIZ流传于西方,受到极大重视,TRIZ的研究与实践得以迅速普及和发展。西北欧、美国、台湾等地出现了以TRIZ为基础的研究、咨询机构和公司,一些大学将TRIZ 列为工程设计方法学课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TRIZ理论和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工程实用性强,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如今它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为知名企业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TRIZ理论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目前已逐步向其他领域渗透和扩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由原来擅长的工程技术领域分别是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发展。现在已总结出了40条发明创造原理在工业、建筑、微电子、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医疗、食品、商业、教育应用的案例,用于指导各领域遇到问题的解决。

下面,从以下一个例子来看TRIZ的产品冲突问题解决实例应用:如何防止汽车的挡风玻璃装置产生噪音。

该问题产生的应用背景:用于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发出“吱吱”和“嗡嗡”的噪音。这一噪音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大约在十年前,当制造这些装置的材料从金属改变成塑料时,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明显。曾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在过去的五年中尝试了许多的设计方法到行之有效和低成本的,但不幸的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案。

若解决了该问题后所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从经济效益来看,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社会效益来看,可以让乘车人在乘坐时更加舒服,提高产品的舒适度。

用于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发出“吱吱”和“嗡嗡”的噪音。产生“吱吱”声的原因是由于装置边缘在和金属车体接触时,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的摩擦力并由此产生的粘滑现象所造成的。而嗡嗡声是由于汽车在高速行驶产生的“伯努力效应”导致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边缘在间断变化的空气压力下产生上下颤动所发出的声音。

所以在这个系统存在的矛盾主有以下两个。一个是技术矛盾:如果提高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边缘的硬度,则可以防止“嗡嗡声”的产生,但是提高该装置的硬度,又会是该装置沿边缘水平方向上产生的“吱吱”噪音增强,如果降低于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边缘的硬度,则可以消除“吱吱”噪音,但是由于降低硬度使前一种前一种噪音。一个是物理矛盾: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边缘硬度必须同时具有高和低的特性。

解决方案一是应用TRIZ创新原理,运用滚动来抵滑动摩擦力。

待解决的问题是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边缘硬度过硬,虽然消除了嗡嗡声,但是增大了吱吱声。解决的方向是改变装置边缘,将装置边缘和车体的接触方式 1

变为滚动接触。解决方案:在装置边缘设置可滚动的柱状体,使得装置边缘和车体接触时产生的震荡和摩擦均围绕中心点,或是在边缘采用管状结构,对偏高中心的水平方向切线运动做补偿。最终结果:当装置边缘采用了滚动方式与车体接触后,即使增加边缘装置的硬度,也能够使装置边缘在水平切线方向上变得“柔软”,防止了“吱吱”的尖嘴噪音产生。同时也防止了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过程中的“粘贴”现象的产生。

解决方案二是应用TRIZ创新原理,提高强度并减轻重量。

待解决的问题是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边缘硬度,减轻“嗡嗡”的噪音,同时防止“吱吱”噪音声波的产生和传播。解决方向:使用特殊的合成材料制作固定汽车挡风玻璃装置,来提高装置的边缘硬度和防止噪音声波的发散。解决方案:在原有装置的材料中,沿着装置边缘添加细金丝,增加系统强度,减轻“嗡嗡”的噪音,同时对“吱吱”噪音声波的传播到干涉作用,降低了“吱吱”的噪音。进一步,可以根据TRIZ理论关于技术特性演化的八大定律其中的:“技术系统总是沿着从单一到双最后到多的方向进行演化”,对该装置进行进一步变更,使金属丝在结构内部呈网状排列,该网状结构可以用PVC挤压成型。最终结果:使用该网状结构的合成材料,能够提高装置边缘的硬度,降低“嗡嗡”噪音,同时也保留材料外表面的柔软性,防止“吱吱”噪音的产生。

解决方案三是应用TRIZ创新原理,技术系统总是沿着从单一到双最后到多的方向进行演化。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汽车挡风玻璃固定装置外层的硬度,减轻“嗡嗡”的噪音,降低装置内层得硬度,同时防止“吱吱”噪音。解决方案:固定装置边缘内层由柔软的材料构成,用于减轻车体金属板和玻璃的相对运动,从而防止“吱吱”噪音的产生:固定装置边缘外层由坚硬的材料构成,能够加强装置的稳定性,减轻“嗡嗡”的噪音。

还有一个例子是自行車剎車靴创新结构。存在的技术矛盾有:如何用單一剎車靴(最方便)使自行車 A在干/湿路面下均可正常操作(提供足夠剎車力)。B.避免操作過程中產生之有害因子的影響。C.外部影響因子(水、細石)之有效控制解决方案一是使用复合材料,刹车垫上局部区域材质改变或者解决方案二是将惯用结构以弹性元件连结,利用一媒介执行某一动作,或暂时连接在原物体上,但可以移除。可见,TRIZ理论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的创新和创造学研究领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的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 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 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TRIZ理论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目前已逐步向其他领域渗透和扩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由原来擅长的工程技术领域分别是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发展。现在已总结出了40条发明创造原理在工业、建筑、微电子、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医疗、食品、商业、教育应用的案例,用于指导各领域遇到问题的解决。

TRIZ是专门研究创新设计的理论,已建立一系列的普适性工具帮助设计者尽快获得满意的领域 解。TRIZ作为技术问题或发明问题解决的一种强有力方法,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机构、机械或过程,而是要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及指明问题解决对策的探索方 向。TRIZ的原理、算法也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应用领域。它是指导人们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提供科学的方法、法则。因此,TRIZ 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不仅在前苏联得到广泛应用、在美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如波音、通用、克莱斯勒、摩托罗拉等的新产品开发得 到了应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3年,三星电子采用 TRIZ 理论指导项目研发而节约相关成本 15 亿美元,同时通过在67个研发项目中运用 TRIZ 技术成功申请了52项专利。仅仅一项创新技术就能对一个跨国企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TRIZ的创始人 G.S.Altshuller 对此也始料未及。

从1997年三星引入TRIZ理论到2003年的近7年时间里,三星应用TRIZ 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但很多创新环节仍然需要 TRIZ 专家的协助才能完成,而且这些专家往往都有十年以上的TRIZ应用经验并通晓不同的工程领域。我们因此称三星的这种创新模式为“专家辅助创新”。

在经历了理论创建与理论体系的内部集成后,TRIZ理论正处于其自身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以及与其它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集成阶段,尤其是已成为最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和创新问题求解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它实用性强,并经过实践检验,应用领域也从工程技术领域扩展到管理、社会等方面。现在TRIZ理论在西方工业国家受到极大重视,TRIZ的研究与实践得以迅速普及和发展。如今它已为众多知名企业取得了重大的效益。

这些证明了运用TRIZ理论可以为快速提升我们创新技术水平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要更好的学习好这个理论,把它更好的应用到实际中。、

下载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色谱方法学验证

    色谱方法学验证 所谓方法验证(validation,又叫认证)就是要证明所开发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实用性一般指所用仪器配置是否全部可作为商品购得(实验室自己制造的仪器部件就欠......

    体育方法学作业

    浅析中学田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 乔博 摘要:针对我国初中田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的缺失,以体育与健康标准的指导思想和领域目标为先导,以田径运动的竞技和健身属性......

    教育方法学读后感

    读佐藤学的《教育方法学》,让我获益良多,而且继续萌生出多读几遍的想法。 教育方法学是一门从理论上探究教育实践的方法及技术原理的学问。这门学问比较独特,是根据在教育过程......

    宫腔镜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200例分析

    宫腔镜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200例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2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读《教育方法学》有感

    读《教育方法学》有感 《教育方法学》是我拜读的佐藤学教授的第一本书。作为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撰写了数部教育论著。在本书中,佐藤学教授综合概括了近三十......

    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突出进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突出进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的高能技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将职业能......

    游戏设计的敏捷方法学[大全]

    [分享] 游戏设计的敏捷方法学 本帖最后由 革命女兵 于 2010-9-16 10:22 编辑 目前,业界弥漫着一股对次世代游戏开发的恐惧空气,GDC上谈,Game Developer杂志也谈。随着硬件能力......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适合于相应分析要求,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学研究或起草药品质量标准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