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湖北教师考试之思维导图备考1787年宪法

时间:2019-05-14 11:5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湖北教师考试之思维导图备考1787年宪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湖北教师考试之思维导图备考1787年宪法》。

第一篇:2018湖北教师考试之思维导图备考1787年宪法

2018湖北教师考试之思维导图备考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是教师考试的高频考点,从背景、内容到评价,每个知识点都可以被命题人拿来做文章,由于这部分知识与现实联系密切,一旦出题,形式非常新颖,考生可能会措手不及,所以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我们将1787年宪法进行拆分讲解,争取让广大考生对其形成全面的认识。

一、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

一种新制度的诞生往往是由于旧制度的种种弊端,同样,1787年宪法也不例外。这部分内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中,比较简单,考生只需掌握邦联制在经济、国防上的弊端即可。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不会纯粹考查大家识记性的内容,而是通过比较灵活的案例来考查,我们精选了两个例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

三、1787年宪法的评价

这个知识点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或材料题中,需要大家提炼史料进行作答,所以我们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进行识记。

以上就是1787年宪法在教师考试中的各个考法和考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和考试都能有所帮助,最后祝愿大家备考顺心、考试顺利。

第二篇: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复习备考?

1.把思维导图应用在各科目的学习中。如果您是初三或高三毕业班的同学,可以用思维导图一天整理一本文史类

科目的书本知识,实际上您已经通过自习的方式复习了一次课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科目的复习也可以先画

思维导图,把课本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思维导图上,然后不断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复习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如果

您不是毕业班的同学,每天都上新的课程,学新的知识,那么您可以用思维导图学习每一篇新课文,每次上课可以不

再大量的做直线记录式的笔记,而是把笔记变成思维导图。每一节课您都会得到一张较简单的学习地图。而每学一章

或一个部分,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做一次较大范围的知识整理。这对于我们快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记忆有非常

大的帮助。请大家务必“学以致用。

2.用思维导图分析整理英语课文,通过它复述英语课文。这一应用在我们过去的培训中效果显著。很多读高一和

高二的学生,面对500个英文单词组成的英语课文,背诵得非常困难和痛苦,而通过思维导图整理过英语课文后,结合

我们的超级全脑快速记忆技巧,这些原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背出来的英语文章,我们的学生可以在45分钟内背一篇。

我为这些高中同学分析过,一个学期要学的英语文章是18篇左右,我们通过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结合我们的记忆技巧,平均一个小时背一篇文章,那么18个小时我们就能把整个学期的英语课文记住了,然后我们不断通过科学复习把短期

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那么我们学英语就不再痛苦和恐惧了。

3.用思维导图阅读和整理课外读物。除了看报纸,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把课外读物的知识整理出来,以便留下深

刻印象,丰富我们的学识。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中学生要求要读的课外读物多达上百本,其中包括古今

中外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而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我们可以丰富人生阅历,认识大千世界,认识我们的社会,这对

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但很多爱好学习和阅读的同学,往往在看完课外读物后只“留下”很少知识在头脑里,我

们通过思维导图能有效地记住这些课外读物的重点知识,让我们轻松复习这些课外读物,我们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使

用这些知识,比如说用在作文、学习讨论、思想交流等。

第三篇:一幅思维导图,一棵思想之树

一幅思维导图,一棵思想之树

如果不是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我思想中就不会有思维导图的概念,自然也更谈不上运用了。

当我深入其中,则发现,一幅思维导图,便是一棵思想之树。

教育技术是我的一块软肋,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我极力避开其刺人的一面。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离开另一面则不成其为硬币。我沉溺于汉语言文学的文字的美妙中,俨然海子只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当然,我不会排斥一切新生事物,只不过固守己见而已。

随着培训的推进,尤其是了解了知识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我发现了一种美,这种美不光表现在外形,还蕴含着一种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思维导图,是一种封闭文化与开放文化的携手,是积淀了几千年的智慧附着于新生载体的嬗变。它给人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高的观察点,更理性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感性的、经验的梳理,总给人撒了一地珍珠而缺少一条线串起的显性的支撑。想找到一种工具显示自己的抽象的思维过程,实属不易。思维导图,从表面看只是工具而已,但深层的文化探索却更应引起人的关注,理性之光照耀着这棵感性之树的枝枝叶叶,为人们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快速筛选关键信息,整合重要信息,搭建了更新的知识框架,开辟了更宽的道路。

这种思想还表现在描述性语言上。

思维导图之语言描述,与之前我们对教学目标、任务、重难点、学习成果的描述差异很大,可以说,两种描述,两种思维,两种思想。

用思维导图设计“漂泊的诗情”主题单元,我竟然失语了。

以前写教案,一般都是用“使学生掌握„„”之类的语言进行描述,自己也没有反思这背后反映出的教育教学思想。当授课老师让我把这一描述变为“能掌握„„”“通过„„”时,一谈专业就滔滔不绝的自己却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描述“目标”和“任务”。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该反思的不是一幅思维导图,而是一种思维习惯。两种不同的描述,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理念,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之前的语言描述,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体现出教师的高大,教师的权威,体现的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是教师的话语霸权。而新的描述体现的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样的字眼并不陌生,但我们对其认识是肤浅的。我们在整天喊着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的时候,却站在高处俯瞰他们,甚至越俎代庖。几个字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变传授为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革命,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幅思维导图,一棵思想之树。是培训的土壤培植了这棵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使其枝繁叶茂呢?

第四篇: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思维导图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学生的特点:

教育的对象(客体):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自觉性(主动性)(最基本的表现)

独立性(自主性)

创造性(最高表现)发展中的人: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二、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独立于教师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三、学生的地位:

《儿童权利公约》:无歧视原则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对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保护 中小学生身份定位:国家公民

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四、学生的权利、义务 权利:

受教育权:基本人权(最主要的权利)

主要内容:①接受、享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②获取物质保障(奖学金、贷学金)

③获得公正评价与相应证书(学业、学位证书)

④维护自身权益(提出申诉、依法诉

讼)

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 人身权:(最基本、最重要、内涵丰富)

身心健康权:身心健康、作业量

人身自由权:拘禁、搜查、逮捕、关禁闭

人格尊严权:谩骂、变相体罚、侮辱

隐私权:宣扬隐私、私拆信件、成绩排名公示

名誉权和荣誉权:歪曲、诽谤、诋毁或非法剥夺 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教师:

一、概念: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职业性质:专业人员

《教师法》

二、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非职业化阶段:官吏或僧侣 职业化阶段:伴随私学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中国第一代教师群)专门化阶段:1861年法国拉萨尔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

1897年,盛宣怀“南洋公学”,师范院是我国

最早的师范教育

专业化阶段: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工作应

该被视为一种专业” 1986年《义务教育法》(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 证考试制度)

1994年《教师法》(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 度)

三、职业特点: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常规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榜样)、设计者

组织者和管理者、朋友 角色的更换: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四、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

复杂性:(性质、任务、对象、过程、手段)

创造性:(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机智—随机应变)连续性和广延性:

时间的连续性(没有严格交接班时间)空间的广延性(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间接性:以学生为中介实现价值 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教师本身可以成为教育因素和榜样

示范性:(师者,人之模范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身正,不令则行)

五、教师权利和义务: 权利:

教育教学权(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利)科学研究权 管理学生权 获取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教职工代表大会)进修培训权 义务:

遵纪守法(完成教学)教育学生(关爱学生)维护学生权益

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六、教师职业素养 知识素养:

①政治理论修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②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④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⑤丰富的实践知识 职业心理(身心)健康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七、教师专业发展

概念: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核心和最高体现)

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内容: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自我的形成、专业知识的拓展

和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专业人格、专业

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阶段:福勒和布朗: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

伯林纳: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能手

阶段、专家阶段

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八、教育研究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学习审计、教育案例、教育叙事、网

络教研、教学课例)

教育随笔 教学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总结

九、师生关系 概述:

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表现:教育关系(基本关系)

社会关系

心理关系(情感关系)

伦理关系(最高层次)

观点: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和凯洛夫)

儿童中心(卢梭和杜威)作用: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内容: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

的相互促进关系。类型:

放任型(无序、随意、放纵;老师在不在一样乱)专制型(命令、权威、疏远;老师在很好,不在很乱)民主型(开放、平等、互助;老师在不在都一样好)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①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②树立教师威信

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对学生严格要求 ③善于和学生交往

④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⑤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第五篇:古代诗歌鉴赏思维导图之必备知识点

附录:古代诗歌鉴赏思维导图(高效识记术语 明确考什么)

古代诗歌鉴赏思维导图之必备知识点

古代诗歌知点

语言

炼字

炼(名词、动词、形容词、叠音词、数量词、虚词、色彩词、拟声词)

炼句

标题、开头、结局、关键句、抒情句、主旨句、过渡句、工巧句、意境句

特点

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

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

风格

平实质朴 清新自然 飘逸绚丽 明快简洁

婉约含蓄 豪放雄浑 沉郁顿挫 慷慨悲壮

变形

词性变化、留空补白、颠倒语序

典故

分类

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文化典故

来源

民间故事、传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

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

佛经、圣经等宗教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

形象

人物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友人送别、羁旅思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爱恨情长,物是人非;热爱自然,悠然闲适;

景物

意象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意境

花鸟缠绵——明丽鲜艳的美 云雷奋发——热烈崇高的美

弦泉幽咽——悲凉凄清的美 雪月空明——和平静穆的美

事物

外在特征,内在品质,生长环境,生活习性

技巧

(略)动(热烈 繁华 喧闹 生机 绚丽)静(恬静 宁静 幽静 静谧)

悲(清冷 凄凉 萧瑟 幽远)壮(壮阔 壮丽 空旷 雄浑)美(优美 明丽 雅致 清新)

主题

忧国伤时

咏史怀古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建功报国

边塞征战

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 《书愤》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 《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别离愁绪

惜别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恋 柳永《雨霖铃》

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乡怀人

羁旅思乡

羁旅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

贬谪失意

闺怨宫怨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白居易《琵琶行》

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苏轼《定**》

闲适隐逸

山水田园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志向品质

托物言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生活杂感

题画诗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 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 苏轼《题西林壁》

借古讽今的情怀 李商隐《贾生》

生活的情趣

拜谒诗

哲理诗

讽喻诗

悼亡诗

应酬诗

情感

积极乐观

愉悦欢快—欣喜热爱—激动兴奋—仰慕钦佩—闲适恬淡—旷达豪迈

消极悲观

忧愁无奈—寂寞惆怅—担忧迷茫—伤感孤独—孤寂悲愤—杂乱无绪

表现手法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赏析

虚实

“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作用】虚实相映,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内容,拓展意境,鲜明突出,富于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所见之景,是实写;“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是虚写。虚实结合,以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一个典型。【作用】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想象

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想过程。【作用】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作用】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使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作用】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这是一首贺婚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果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女子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

衬托

正衬指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

(1)人烘托人:《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2)物烘托物:“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以闹衬静。(3)以景物烘托人物:《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

反衬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

渲染

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作用】从旁着意叙述和描绘,以加强气氛,突出人物,深化主题。

白居易《琵琶行》(第二节)极尽笔墨之能事,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对春江月夜景色的渲染,流露出离愁,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对宇宙人生的探索。

烘托

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增强艺术效果。

▲以物烘托人。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既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的状态,又侧面烘托出了琴声的魅力。▲以人烘托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以物烘托物。李白《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用“黄鹤”、“猿猱”,侧面写出山的高险。

抑扬

欲扬先抑,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欲抑先扬,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作用】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

“应怜履齿印苍苔,晓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统治者政治上的昏聩庸弱。

以小见大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了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

①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梅花落地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析】这是小景,风吹初开柳叶,一联想,东风骀荡,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便浮现于眼前了。②写社会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绝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任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析】二乔命运是“小事”,但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以二乔立意,从而反映三国之争大事。

用典

用语:点化前人语句。【作用】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典出《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羡鱼”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用事,使事,指的是对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引用。【作用】拓展诗词中的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杜甫《江汉》“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象征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作用是: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

修辞手法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赏析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将平静的水面比作淡磨之明镜,写出水面的静态美。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作用】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把海棠写成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把思乡之请转移给水,偏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言有尽而意无穷。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如梦令》中用“绿”和“红”分别代“叶”与“花”,写出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

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情怀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并不是真的吃敌人的肉来充饥,喝敌人的血来解渴,是用夸张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发誓消灭入侵者的豪情。

对偶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作用】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①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②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排比

排比是一种利用三句或三句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

【作用】加强语势的效果。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浔阳即景》这里作者使用四个一样句式的排比句来描写浔阳的景色,用排比从各个角度描述让我们可以更加完整的感受到这种美景。

双关

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

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既指春天的风,更指皇帝的恩惠。

顶真

顶真,又称联珠、蝉联、连环。就是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的修辞手法。

【作用】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

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选自《木兰诗》

反复

指某些词句多次出现。达到强调事件,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效果。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叠字

一是形象性。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叠音词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营造了凄凉氛围。

二是确切性。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用“萧萧”摹拟落叶声;黄巢的《题菊花》中“飒飒秋风满院栽”,用“飒飒”摹拟风声风声;用叠词摹色的例子也不少。如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用“瑟瑟”形容江水的颜色好像碧玉一般。

三是音乐性。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还有用叠字来描绘音乐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列锦

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作用】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析】“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移情

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通感

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一种感觉写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首句“隔彩霞”渲染了奏乐的环境,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第四句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以上两句用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

互文

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作用】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齐、对仗。①单句互文:“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意指“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②对句互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③隔句互文:“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旬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 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④排句互文:《木兰辞》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就是排句互文。

表达方式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记叙

叙述就是记述事情发展的过程和人物的经历。往往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几方面。叙述要求清楚明白,通顺流畅,有主有次,详略得当,富于变化。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用叙述的方式写出作者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生凉的秋天,与夫君离别后,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外出乘舟解忧的情形。“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古人庄》),

描写

主要指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视觉、听觉(千里莺啼绿映红),嗅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味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已讶衾枕冷,忽见窗户明。”

俯仰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作用】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远近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动静结合)

王维《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

白描

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这首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写一位女子从早到晚盼望情人归来的心情。

细节

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

【作用】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最后一句 “敲”,一个“落”,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实则因久等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点面

“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作用】“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朱敦儒的《好事近》:“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千里水天”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即对主要描写对象的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作用】使主要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使感情抒发更加充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议论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的、论说,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见解的一种表达方式。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

直接抒情

诗人在诗歌中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坦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文章笔法。又叫直抒胸臆。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以哀写哀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借碧蓝的天空和茫茫的江水,抒发了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情谊。

以乐衬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以乐衬乐

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以哀衬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析】前两句写悲凉孤寂的边塞风景,衬托出戍边战士杀敌报国的信念。

寓情于景

指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写景中融入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托物寓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托物寓理。

咏史抒怀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别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析】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对六朝兴亡人事变迁感叹,以及对国势衰微的感慨。借古讽今,希望统治者吸取教训。

篇章结构

概念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开门见山

开头就进入正题,揭示主题或全篇主要内容。有时垫下全文基调。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首句概括写数十年客居他乡的事实,有自伤“老大”之情,下联儿童的淡淡一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

【作用】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最后两句写山上所望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卒章显志

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心志。

照应

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作用】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使作品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线索

线索有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等。

【作用】有利于理顺内容,掌握其结构,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之感。

过渡

过渡,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

【作用】“承上启下”,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结构上的,另一层是内容上的。结构上就是对整体的把握,增加条理和文章的语言的流畅性。内容上就是对上面篇幅的总结和对下面篇幅的开头总起作用。

(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析】一个“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这似乎不是考“诗歌结构”。但我们要回答第二问,就必须注意到:正是由“凉”这个字,诗人将笔触从“床上之月”巧妙自然地过渡到“梧桐缺处”的“天上之月”,让“梧桐”、“月影” 进入画面与“凉床”组合,共同渲染愁情,从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详略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作用】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点面结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析】此诗以今比昔而有盛衰之感,在内容上是以写今为主,在形式上却以描写过去为主,为上三下一结构。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十评此诗云:“三句说盛,一句说衰,其格独创。”由于诗人在上三句是一气而下,将过去的繁荣,美好,热闹,欢乐竭力渲染,写足写透,所以第四句的转折才格外冷峻有力,使人见到无论怎样兴盛繁华,最后都免不了衰亡的命运。

铺垫

铺垫是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作气氛酝酿。

【作用】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析】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伏笔

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

【作用】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醅酒,小火炉”,凡俗的事物,在他的笔下,生动温暖,回味无穷。最妙的,是晚来天欲雪,为这首诗,打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押韵在能否饮上一杯?在这里,诗人巧妙地直点主题。

总分

总分关系就是构段方式中的一种,是指自然段中有一句话上对全段内容的总结说明,其它几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总分关系构成的自然段,在形式上可以是先总说,后分说;也可以是先分说,再总说;还可以是先总说、再分说,最后小结。

(王维)《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析】首两句扣“野望”,展现的是远景,意境开阔纯净;而颔联则是由远及近,颈联再由近及远——仍然扣住“野望”,更细腻地营造开阔纯净的意境。因此这二联与首联是“总分”关系。颔、颈二联,有远近变化,有色彩,有亮度,清幽秀丽。

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析】上片写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下载2018湖北教师考试之思维导图备考1787年宪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湖北教师考试之思维导图备考1787年宪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维导图之青少年学习(李伟希)(定稿)

    思维导图之青少年学习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问: 1. 请问李老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如何去教孩子运用思维导图? 2. 李老师您好!请问初中生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答: 首先,从思维导图的......

    思维导图课题研究调查问卷教师

    成安县实验小学思维导图课题研究教师调查表 各位老师您好: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方面的思维“地图”,它为人类提供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

    谈教师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促进教学?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谈教师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促进教学 作者:王琴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2015年第01期 摘要: 思维导图是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

    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策略之重视思维

    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策略之重视思维 思维永远是申论考试第一性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申论思维有其共性的地方,例如都强调归纳性思维、实践性思维。但两类考试有所侧重。 综合类......

    思维导图法之构建逻辑思维——课后测试(精选五篇)

    思维导图法之构建逻辑思维——课后测试 单选题 1、能够连续思考,产生意念想法是属于五力中的哪一力?(10 分) A独创力 B敏觉力 C精进力 ✔ D流畅力 2、在老师喝茶的案例中,是运......

    思维导图之英语原文背诵详案[5篇模版]

    (四)、思维导图之英语原文背诵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姓某,接下来由我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学习“思维导图之英语原文背诵”,前面几位老师都已经讲了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大家都已经有所了......

    教师如何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精选多篇)

    教师如何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设置,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可以探讨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技巧。 1.制作教学计划当我们要进行教学计划时,思维导......

    教师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共五则)

    教师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 解东二小 闫海琴 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是教学的关键。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样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教师在备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