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的法律价值

时间:2019-05-14 11:0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的法律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的法律价值》。

第一篇:我国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的法律价值

我国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的法律价值

摘 要:职业培训权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派遣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的实现,有助于保障派遣劳动者劳动权、促进同工同酬的实现;推动派遣劳动者向合同制劳动者转化;增强派遣劳动者就业稳定性。

关键词: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权;就业稳定

一、职业培训有助于障派遣劳动者劳动权、促进同工同酬实现

作为劳动权基本组成部分的职业培训权,其实现能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正是如此,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应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的权利”。对于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权,《劳动合同法》规定,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培训是用工单位的义务。《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作为合同制用工的补充,得到各类用工单位的青睐,据全总研究室估算,2011年我国企业派遣劳动者占职工总数的13.1%,建筑业的派遣劳动者的比例甚至达到职工总数的36.2%,远超过《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的派遣劳动者不得超过用工单位用工总量10%的要求。然而,相较于合同制劳动者,派遣劳动者主要以农民工为主,综合素质较低、职业技能欠缺、权利意识淡薄,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生存能力的权利更容易受到忽视,以广西为例,70%劳动者未受到用工单位的任何技能培训。[]正是由于职业技能受限,派遣劳动者工资收入、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严重。因此,只有通过职业培训提高才能提高派遣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同工同酬的实现。

二、职业培训能推动派遣劳动者向合同制劳动者转化

部分??家对非法劳务派遣的规制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劳务派遣用工向合同制用工的转化机制。如日本2003年修改的《劳动者派遣法》新增了在两种情形下,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提出直接雇佣申请的义务:第一,对于有派遣期限的短期派遣业务,在可能超过派遣期限想继续使用时,用工单位有意愿和愿意继续留任的劳动者签订雇佣合同。第二,对1999年开放的26种业务的派遣,如超过三年的派遣期限继续从事同一派遣业务的,在继续雇佣该业务的劳动者时,必须和该业务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法国规定要派劳工完成工作任务后,要派机构继续让其工作且未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或未订立安排新工作的合同,直接认定双方订立不定期劳动合同。[]日本与法国在劳务派遣工向标准用工转化立法是限制较严与限制较松的两种经验。我国仅有少数地方立法对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合同制劳动者的转化作了规定,如《吉林省劳务派遣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用工单位使用未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被派遣劳动者,视为用工单位直接用工,应当及时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曾于2013年8月7日发布《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其中第十四条将用工单位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建立的用工关系拟制为合同制劳动关系;三十七条就规定了用工单位违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以及超比例适用派遣劳动者时,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向合同制用工方式的强制性转化制度。但并未能付诸实施。现实中用工单位基于对员工的奖励或者其他原因而与部分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但这大多都是针对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派遣劳动者,并非常态。因此,派遣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升,一方面能促进用工单位与派遣劳动者双方协商或用工单位与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三方协商建立合同制劳动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通过实践推动立法建立劳务派遣用工向合同制用工的转化机制。

三、职业培训是增强派遣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用工仅能作为劳动合同制用工的补充形式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岗位上实施,临时性工作岗位的岗位存续期间不超过6个月,辅助性、替代性岗位具有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较低及可替代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建立的用工关系有较强的不稳定因素。《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现实中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的现象大量存在,调查显示,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期限为1年及1年以下占22.7%,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占12.8%,甚至有35.7%的派遣劳动者未持有书面劳动合同。另外,法律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在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按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支付劳动报酬,职业技能较弱的派遣劳动者可能长期处于无工作的状态。因此,派遣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权的实现是符合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理性经济人需求的,加强职业培训是增强派遣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中国劳动》2012年第5期第23页。

[2][日]荒木尚志著:《日本劳动法》,李坤刚,牛志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38页。

[3]薛孝东:《国内外劳务派遣的立法比较》,《中国劳动》2005年第6期。

作者简介

袁攀(1994.05.01-),汉族,贵州毕节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专业。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第二篇:劳动者法律维权

入职前:

首先,全面了解企业的品质。

(劳动者如何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其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 合同,这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至关重要。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 劳动合同,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 间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就是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最有力证据。如果 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之间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以通过用 人单位的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奖罚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者发放记录、职工工 资发放名册、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以及通过银行支付工资的工资卡 或者转账记录、其他职工的证言等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签订合同要谨慎

劳动合同一定要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者应该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劳动合同 进行内容审查,即审查劳动合同中有无当事人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内容,存留合同防范风险。签订劳 动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关于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劳动合同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因为这些文件涉及到劳动者多方面的权益。劳动 合同切忌只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且都是一式两份,单位一份,劳动者一份,单位 盖章后交给劳动者的合同,劳动者必须保存好。押金合同违法。一些用人单位在 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保证金等名目众多的费用,这类合同是法律明文禁止 的,劳动者可以拒绝。

掌控好具体试用期限,《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得单独设 立,即不得签订单独的试用期合同;试用期只能适用一次,即同一用人单位与同 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也有期限问题,即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 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 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 月;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 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从目前所有的企 业看,试用期的工资与转正后的工资是不一致的,这也是符合实际的,针对每位 劳动者而言,试用期限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

在职时:

不得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合同的双方当 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应尽的义务,同时享受应有的权利。劳动合同 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其签订是在双方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前提下进 行的,所以变更劳动合同同样要遵守如上原则,除存在法定情形外,任何一方不 得单方变更劳动合同。

无论是针对劳动合同还是其他合同,只要彼此相互尊重,既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法律的尊重,人人都要严格依法行事,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与 稳定。

劳动者签订合同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企业的职工,劳动者入职后享受劳动权 利,履行劳动义务。首先,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其次,请求给付加班工作费。法律明确规定,除了工资之外,对于加班费企业必须给予支付。最后,明白自

己具体的工作时间。法律规定,每日不过八小时,周不过四十小时,生产经营需 要延长的,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方可延长,但日不超过一小时,特殊原因延长 工作时间的,保障身体健康条件下日不过三,月不过三十六。

离职时:

职工离职的原因有多种,除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无法律风险外,其它不同的原因,不同的行为,将导致不同的结果。

首先,职工提出辞职时防范的风险。一是劳动者与单位协商,主动提出解除 合同的,按照相关规定,此类情况企业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二是劳动者违反劳 动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时,劳动者应当赔偿公司的损失,包括公司出资招录的招录 费用、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给公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三是劳 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终止合同,赔偿方式同二。

其次,主动索要企业的离职证明书。一旦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离职证明书 将是强有力的证据,如果离职企业不出具离职证明书,而劳动者本人又不主动索 要的,当企业与劳动者反目为仇时,可能会提出是劳动自己离职,进而要求承担 赔偿责任,此时,因为证据的原因,作为劳动者百口难辩,将会处于极其被动的 地位。另一方面,离职证明对于到新企业后工龄的延续,险金的续缴都有着重要 的意义。

最后,留存证据。与企业发生争议的原因有多种,而企业做为劳动合同强势 一方,往往利用自身优势,将相关证据或隐瞒或毁灭,责任推脱的一干二净。此 时,劳动者需要在离职前收集认为企业违法违规的相关证据。

1、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单、工作服、名片、工 作记录、关于工作的信息、对外代表单位制作的文件、代表单位签订的合同等。

2、证明工龄的证据。很多争议的处理结果都和工龄有关,所以只证明你是 单位的员工还不够,还要证明你是何时入职的。为什么要单独说这个问题,是因 为实践中问题很多。

3、证明工资收入数额的证据。补偿金、社保缴费基数、住房公积金缴纳基 数等都和收入有关。通常由工资条、工资卡、签字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明;

4、其他,比如有的岗位有提成、奖金、股份、年终奖等。每个人的具体情 况不同,需要收集的证据也就不同。

面对《劳动合同法》和强势企业的种种招式,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根 本,还得依靠劳动者本人法律意识的提高。劳动者应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相关法 律,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懂得运用法律武 器保护自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谐社会实现之日,劳动争议将大大减少,诉讼成本将大大降低,劳动者将不会再劳而不获。

第三篇:用工单位派遣单位劳动者法律关系

劳务派遣,是指具有法定经营资质的人才派遣服务机构与劳动者个人建立劳动关系从而拥有人才的劳动力使用权并承担雇主责任,将签约人员外派至使用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从事相关工作,并向被外派的位收取相关费用的盈利性经营行为。派遣服务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构成了劳动合同关系,派遣服务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由此,三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劳动法律关系。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用工方式,对于扩大就业、节约企业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具有双重意义。本文仅从用工单位角度出发,就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追偿权谈一点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一、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性质

劳务派遣所形成的其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关系,而是涉及劳务派遣单位、实际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包含劳务派遣单位和实际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及实际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务关系这三个法律关系。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期间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对被派遣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没有作出规定。

《侵权责任法》增加了劳务派遣职务侵权责任承担的内容,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实际用工单位应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受特定实际用工单位委托招聘劳动者,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动者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其劳动过程由该单位管理,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等由该单位提供给派遣单位,再由派遣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并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等事务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实行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协议》,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之间只有使用关系,没有聘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已经不同于一般职业中介机构,它成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劳务派遣的这种用工方式明显有别于传统的用工方式,因为传统的用工方式只涉及双方主体,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而劳务派遣却不同,它存在三方主体,包括劳务派遣单位、实际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上述规定确定劳务派遣单位为“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全部义务,承担依法招用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及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费等义务;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为“用工单位”,依法承担安排劳动者休息休假、提供劳动保护、允许劳动者参加或组织工会等义务。

二、劳务派遣中权利义务的分配

劳务派遣涉及三个法律关系,即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派遣协议关系、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指挥管理关系。对不同的法律关系进行权利义务分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系劳动合同关系,这种劳动合同与传统的劳动合同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派遣劳动合同中雇佣与使用是相分离的,但从本质上说,派遣劳动合同仍属于劳动合同关系的范畴,劳务派遣单位也就应当承担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全部义务,其主要义务为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以及对被派遣劳动者负有保护照顾、办理社会保险等义务。

2、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依据派遣协议成立民事合同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应遵循私法自治的原则,由双方在合同中自行协商确定。无论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派遣协议中如何分配其权利义务,该约定只对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有效,而对于被派遣劳动者并不生效,被派遣劳动者仍可基于其与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分别形成的法律关系主张权利。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即使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派遣协议中约定“工伤事故用工单位概不负责”,该约定对劳动者亦不生效,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依然可以主张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3、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尽管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但由于被派遣劳动者是向用工单位实际提供劳动,用工单位享有对劳动者的指挥监督权,双方实际上存在着隶属关系与人身关系的结合,故而为了保护劳动者,将用工单位依据私法上的利他契约而负有的对被派遣劳动者的附随义务通过劳动法而上升为其对劳动者负有的特殊保护照顾义务。这种保护照顾义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用工单位应当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应当保证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及与其他正式职工同工同酬;应当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一般人格权不受侵害等。

三、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追偿权

《侵权责任法》对于劳务派遣用工纠纷中的追偿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根据该法关于劳务派遣中规定承担责任的实质来看,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肯定享有追偿的权利,至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追偿,情况比较复杂,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安全条件,其追偿条件应有所不同。实践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对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因劳动者侵权已承担赔偿责任后,能否向劳动者进行追偿?如上述单位能够证明侵权是由于劳动者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且该行为超出了法律赋予的职权或单位的授权范围,其应享有追偿权。但不能将经营的风险转嫁给劳动者,也不能在用人单位有监督管理之过失的情况下,让劳动者承担大部分责任。二是对于用工单位因劳动者侵权已承担赔偿责任后,能否向有过错的劳务派遣单位追偿?对于这个问题,在用工单位对外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对于有过错的劳务派遣单位来说,根据《侵权责任法》关于劳务派遣中规定承担责任的实质来看,用工单位享有对劳务派遣单位进行追偿的权利,让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起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当然,如果劳务派遣单位已经对被派遣劳动者承担了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责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用工单位就不能再对劳务派遣单位行使追偿权。

关于追偿权的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中做出过规定,比如,日本民法规定,雇用他人者,对受雇人因执行其职务而加于第三人的损害,负赔偿责任。不妨碍雇用人对受雇人行使求偿权。台湾地区“民法”规定,对于为侵权行为的受雇人,雇用人有求偿权。但是,目前对追偿权规定的国家和地区不多,从规定追偿权的规定看,也较为原则。据了解,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不少国家越来越限制雇主行使追偿权的或者不允许雇主进行追偿,认为雇主可以通过企业保险等方式来解决赔偿费用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对追偿权的问题做出过规定,比如,物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律师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公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劳动者如果因过错损害到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且造成了经济损失,须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劳动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此,用工单位的经济损失往往很难得到完全的弥补。用工单位如想保护自身的权益,就应当把这种员工的侵权责任转化为派遣服务机构的违约责任。具体来说,就是在派遣协议中约定:派遣服务机构应教育自己的员工遵守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造成用工单位损失的,视为劳务派遣单位违反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派遣单位对用工单位承担违约责任后,可适当追究劳动者的责任。这样,既避免了侵权责任的难以认定,也强化了派遣服务机构的雇主责任,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弥补用工单位的经济损失。

四、规定追偿权的利与弊

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追偿权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利的一面体现在:首先,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谨慎行事,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其次,可以明确界定追偿的范围,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追偿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的保护;此外,可以通过对主观恶意较大的工作人员进行追偿以起到制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用人单位的损失。但是,规定追偿权也有其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侵权责任法主要解决对外责任的问题,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内部责任可以通过协议等方式来约定。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者显失公平的约定,工作人员可以依法要求撤销或者确认该约定为无效。

2、如何确定用人单位追偿权的条件比较困难。如果规定在工作人员有故意的情形下可以追偿,那么是否意味着工作人员出现了重大过失就不能追偿,容易引发歧义;如果将追偿条件限制为工作人员“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那么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范围又过宽,同时又排除了一般过失,使范围变窄。因为不同行业、工种的工作环境不同,有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与公众接触较多,容易引发事故;有的行业则安全性较强,或者具有封闭性,不易造成对他人的损害。总之现实中的情况错综复杂,很难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确定追偿权的条件。

3、目前我国职工工资水平还不太高,和用人单位相比,工作人员在劳动关系中属于弱者,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地位。如果对追偿权作出明确规定,有的用人单位可能利用该条规定,将本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工作人员。考虑到追偿权的问题比较复杂,追偿条件规定过严,对广大劳动者不利;追偿条件规定过宽,也不利于工作人员谨慎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和不同劳动安全条件,其追偿条件应有所不同。因此,本法对于追偿权的问题没有作出规定。但是,本法未作规定,不影响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双方的约定来行使追偿权,如果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对于能否追偿或者追偿多少有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公平解决。

第四篇:劳务派遣对劳动者的好处

劳务派遣对劳动者的好处

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和机会

劳务派遣公司广泛的职业信息渠道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劳动者不仅可以降低自己的求职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不同职位流动和比较中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机会,增加就业机会。美国万宝盛华短工每年全职工作时间都在90% 以上,比正式工的全职时间还高7个百分点。

提供专业化的入职和转职培训

劳务派遣公司基于用工单位的需要,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劳动力,往往会 为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入职和转职培训及辅导,提高派遣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 业技能。国际知名的劳务派遣公司往往为其签约于昂提供大量免费培训。

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

劳动者个人与企业相对处在弱势,劳务派遣公司作为一个合法的企业法人和派遣员工组织,能够有效监督用工单位规范劳动制度,为派遣员工提供安全、卫生、工时、工资、劳保、社保等方面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派遣机构可以在用工单位和员工之间发挥特有的劳资协调作用,使许多劳动争议和纠纷在内部即可得到解决,让员工和企业双方满意。

提供较为稳定的工作时间和报酬

由于参与劳务派遣的员工一般从事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工作,这类工作流动性大,员工的劳动稳定感不强,就业压力大。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机构要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2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者无工作期间,发放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费标准的工资。

备注:

劳动者往往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务派遣能够为劳动者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专业化培训,较为稳定的工作时间和报酬,更为重要的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得到足够的保障。

第五篇: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合同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书

甲方(用人单位):

单位名称: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劳动者):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遵循合法,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经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

(一)本合同为二年以上(含二年)固定期限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自

****年**月**日起至

****年**月**日止.(二)甲方派遣乙方到用工单位的派遣期限自

****年**月**日起至

****年**月**日止.二,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

(一)甲方派遣乙方的用工单位名称:

.(二)乙方同意根据工作需要,被派遣从事

岗位(工种)工作.(三)乙方的工作地点:

.(四)乙方的被派遣从事工作岗位如发生变化,甲方应与乙方协商一致后变动乙方的工作岗位.(五)乙方应按用工单位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六)甲方与用工单位派遣协议到期或提前解除时,本合同尚未到期的,甲方应及时安排乙方到其他用工单位工作,并协商变更本合同.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经协商确认执行下列

条款,乙方工作时间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并保证乙方每周至少休息一日.A,用工单位实行每天

小时工作制,每周工作

天,每周休息

天.B,用工单位实行轮班制,安排乙方实行

运转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为

小时.(二)用工单位安排乙方的工作岗位,经批准属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岗位,双方依法执行不定时工作制规定.(三)用工单位安排乙方的工作岗位,经批准属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双方依法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规定.(四)甲方应要求用工单位严格遵守法定的工作时间,控制加班加点,保证乙方的休息与身心健康,用工单位因工作需要必须安排乙方加班加点的,应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同意,并依法给予乙方补休或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五)甲方依法为乙方安排带薪年休假,具体休假时间双方协商决定.四,劳动报酬

(一)甲方应当每月至少一次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乙方的工资.(二)甲方承诺每月

日为发薪日,月工资

元.(三)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甲方应督促用工单位向乙方依法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和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用工单位未支付的,由甲方垫付.(四)合同期内甲方未能安排乙方工作,甲方应按照不低于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乙方报酬.(五)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为乙方缴纳住房公积金.五,社会保险

(一)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其中依法应由乙方缴纳的部分,由甲方从乙方工资报酬中代扣代缴.(二)乙方发生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的,甲方应要求用工单位负责及时救治,或提供可能的帮助,并在规定时间内,由甲方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为乙方依法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并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履行必要的义务.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病危害防护

(一)甲方应要求用工单位向乙方履行如实告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岗位的义务,并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二)甲方应要求用工单位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安排乙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应定期为乙方进行健康检查,并在乙方离岗前进行健康检查.(三)因乙方从事的工作岗位有职业危害可能,在用工单位的监督下,乙方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乙方对用工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四))甲方应要求用工单位按照国家关于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规定,对乙方提供保护.(五)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甲方按照国家关于医疗期的规定依法支付乙方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七,甲乙双方约定的其他内容

八,劳动争议处理

(一)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双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法定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裁决不服且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甲方和用工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损害乙方合法权益的,乙方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给乙方造成损害的,甲方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九,其他事项

(一)劳动合同期内,乙方户籍所在地,实际居住地,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告知甲方和用工单位.(二)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通过双方平等协商解决.(三)本合同不得涂改.(四)本合同如需同时用中文,外文书写,内容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为准.(五)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盖章:

乙方签名:

法定代表人签名:

日期:

END

下载我国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的法律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派遣劳动者职业培训的法律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合同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书 甲方(用人单位): 单位名称: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劳动者):姓名:性别: 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遵循......

    离岸公司及其法律价值

    离岸公司及其法律价值 吴昊 一、离岸法域与离岸公司 1.离岸法域 为了鼓励贸易与投资,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法律手段培育出一些公司制度特别宽松的经济......

    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检索

    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检索 一、.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的合同关系 1. 派遣单位义务 《劳动合同法》 第58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

    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风险分析

    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风险分析 一、什么是劳务派遣 从法律层面看,劳务派遣的典型特征是劳动力雇佣与劳动力使用相分离,被派遣劳动者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劳动关系,而是与......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来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网作者: 1、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系劳动合同关系,这种劳动......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分析

    1.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关于劳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通知

    【发布单位】81502 【发布文号】鲁政发[2001]66号 【发布日期】2001-07-12 【生效日期】2001-07-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东省人......

    用工单位退回劳动者后,劳务派遣单位如何处理?[合集5篇]

    劳务派遣中的退回与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相关法律规定,用工单位可以退回员工的情形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