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科学记数法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12:0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理数的乘法——科学记数法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理数的乘法——科学记数法导学案》。

第一篇:有理数的乘法——科学记数法导学案

庙子一中七年级上数学“立体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人:

课型:

日期:

审核人:

§2.12 有理数的乘法——科学记数法

【预习提纲】预习课本60――61页内容,完成以下各题:

1、计算.(1)102 ⑵ 103 ⑶ 104 ⑷ 105 ⑸ 109

从上术第三题计算的结果观察到什么规律?(位数与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就可用10的幂表示一些大数: ⑴6100000000=6.1×_________=6.1×10__ ⑵696000000=6.96×_______-=6.96×10__,那么太阳半径约为____米。⑶300000000=3×_________=3×10__,即光的速度约__________ ⑷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数约为_________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科学记数法。△说明:与10的幂相乘的数a,必须是大于等于1且小于10,这是科学记数法的规定。△ 想一想:用科学记数发表示的数,10的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 填空:6.1107=______________,它有____个整数位;

6.96108=_____________,它有_____个整数位;

所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一目了然,这对于判断数的大小是非常方便的。【自学检测】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696000(2)1000000(3)58000(4)127.4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1105=(2)5.18103=(3)7.04106(4)5.002104=(5)6.03105(6)2106= 【基础巩固】

1、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庙子一中七年级上数学“立体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人:

课型:

日期:

审核人:

(1)太阳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2)一天8.6410秒,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多少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选择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3080000,正确的是()A.308104 B.30.8105 C.3.08106 D.3.8106

(2)设n为一个正整数,则10n是()

A.10个n相乘所得的积 B.是一个n位的整数 C.10的后面有n个零的数 D.是一个(n+1)位的整数 【拓展延伸】

一个正常人的平均心跳率为每分钟70次。一年大约跳多少次?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结果。

【课堂测试】 4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800;(2)1 800 000;(3)1230.;(4)50600;(5)10 000 000.

第二篇: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

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力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课: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有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比如3×2 = 6 我们知道:3×2 = 3 + 3= 6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2)+(-2)=(-2)+(-2)+(-2)=

(-2)+(-2)+(-2)+(-2)=(-2)+(-2)+(-2)+(-2)+(-2)= 猜想下列各式的值:(-2)×2=(-2)×3=(-2)×4=(-2)×5=

二、设疑自探: 利用以上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3)×3=(-3)×2=(-3)×1=(-3)×0=按照上述的规律,下面的空格里可以各填什么数?从中可以归纳出什么结论?(-3)×(-1)=(-3)×(-2)=(-3)×(-3)=

三、探究归纳:

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正数相乘结果是正数,现在我们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下三组,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3)×3=-9(-3)×2=-6(-3)×1=-3

第二组:(-3)×(-1)=3(-3)×(-2)=6(-3)×(-3)= 9

第三组:(-3)× 0 =0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得正,得负,并把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得。

非0两数相乘,关键(步骤)是什么?

(1)确定积的;(2)求出之积。

例1计算:⑴(-3)×9=⑵(-5)×(-7)=

(3)9×(-1)=(4)(-9)×(-1)=

(5)(-6)×(-1)=(6)6×(-1)=

归纳:一个数乘以(-1)得到

例2计算(-111)×(-2)=3× =(-3)×(-)=233

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四、课堂练习: 30页练习题

五、运用拓展:

1、自编习题

第1、2题:正整数相乘、正分数相乘;第3、4题:负整数相乘、负分数相乘

第5、6题:与

1、-1相乘;第7、8题:正数、负数分别于0相乘

第9题:正整数与正分数相乘;第10题:负整数与负分数相乘

2、填空(用“>”或“<”号连接):

(1)如果a<0,b<0,那么ab0;(2)如果a<0,b > 0,那么ab0;

(3)如果 a > 0,b > 0,那么ab0

(4)如果ab<0,那么a0,b0或者a0,b0

(5)如果 ab > 0,那么a0,b0或者 a0,b0

(6)如果 ab = 0,那么___________

3、计算:(1).(-6)×(-4+1-6)(2).(-3.7+1.3)×

3(3).(16-26+5)×(-3.4-1.6)(4).︳-21-19︳×(-2.9+1.1)

六、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第三篇:《有理数》导学案

1.2.1《有理数》导学案

□ 自学导读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整数、分数与有理数之间的关系.2、能将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重、难点】

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其中有理数的二种分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读书思考】

1、有理数及其相关概念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分数。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有理数。

〔注〕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2)按符号分:

----------有理数--------

----------有理数------------〔注〕分类要按同一个标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典题解析】例1.判断.(1).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温度计中显示0℃时,表示没有温度。((3).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4).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5).1是最小的正数。()))))(6).-1是最大的负整数,没有最小的负整数。(2317

例2:把有理数6.4,-9,3,+10,4,-0.021,-1,3,-8.5,25,0,100按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分成四个集合。

正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负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

□ 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1、选择题:-100不是()A.有理数;B.自然数;C.整数;D.负有理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整数B.1是最小的正整数C.1是最小的整数

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一

183.填空:在-7,10.1,-,89,0,-0.67,这些有理数中,65

(1)整数是;

(2)分数是.4.填空:在-45,1,0,8.9,-6,-3.2,+108,-0.05,28,-9这些有理75

数中,(1)正整数是;

(2)负整数是;

(3)正分数是;

(4)负分数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最小的自然数,也有最小的整数B、没有最小的正数,但有最小的正整数

C、没有最小的负数,但有最大的负数D、0是有理数中最小的数.6、有公共部分两个数集是〔〕

A、正整数集合与负整数集合B、整数集合与分数集合C、负数集合与整数集合D、负分数集合与正分数集合7、、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4,9,-168、某种商品的标准价格是400元,但随着季节的变化,商品的价格可浮动±5%.(1)±5%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请你算出商品的最高价和最低价;

(3)某商家将该商品的零售价格定在450元,受到物价部门的处罚,请分析处罚原因.探索创新

9、小明说:“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也可以说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称有理数,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所以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小明的说法对吗?你能帮助他解释吗?

10、如果课桌的高度比标准高度高2㎜记作+2㎜,那么比标准高度低3㎜记作什么?现有5张课桌,量得它们的尺寸与标准高度比较分别是+1㎜,-1㎝,0㎜,+3㎜和-1.5㎜,若规定课桌的高度比标准的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最低不能低于2㎜才算合格,那么上述5张课桌有几张合格?

第四篇: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记数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2)科学记数法教案

学习目标: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学习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学习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乘方?什么叫幂?指出a中的指数、底数、幂。22(2)课前三练:3+4= ___________; 34() 5 ______________;

n223-3+(-3)+(-0.5)=_____________.“练一练”

10=10()100=10×10=10()

()1000 =10×10×10=1010000=10×10×10×10=10()

________=____________=10 ________=____________=106 ________=____________=107 ________=____________=108

二、情境

1、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000米/秒;

2、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

3、赤道长约为40000000米。

4、地球表面积约为:***平方米。

(1)上面各资料都有出现较大的数,这些数在记录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你能想办法使得我们记录得又快又准吗?

(2)试将上面这些数输入计算器.计算器输出结果跟你输入的数一致吗?屏幕上面的数跟输入的数又什么内在的联系?你知道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吗?

三、新知教学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 的形式,其中1≤a<10, 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注意:把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a×10n时,必须遵循

(1)1≤a<10

(2)n是正整数

练习:在69600000000的以下各表示方法中,是科学记数法的为()

n(A)696×10(B)69.6×10

(C)6.96 ×1011(D)0.696×1012

四、例题讲解

例1、1972年3月发射的“先驱者10号”,是人类发往太阳系外的第一艘人造太空探测器.至2003年2月人们最后一次收到它发回的信号时,它已飞离地球12200000000k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距离.例2: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696 000;1 000 000; 58 000

练习:你能把上面的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吗?(1)人的大脑约有10,000,000,000个细胞;(2)全世界人口约为61亿;

(3)光的速度为300,000,000米/秒;

(4)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630,000公顷;

(5)2002年赴韩国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球迷超过了1.5万人

五.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1)7 000 000;(2)92 000;(3)63 000 000;(4)304 000;

(5)8 700 000;(6)500 900 000;(7)374.2(8)7000.5.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写出原数.(1)2×106=

(2)9.6×105=

(3)7.58×107=

; 89

(4)6.03×10=

(5)5.002×10=

(6)5.016×10=

3.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地球离太阳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2)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为15万亿吨以上;

(3)月球的质量约是7 340 000 000 000 000万吨;

(4)银河系中的恒星数约是160 000 000 000个;

(5)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是149 000 000千米;

(6)1cm的空气中约有 2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个分子.

4.地球绕太阳转动(即地球的公转)每小时约通过1.1×105千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每小时约通过1.2×103千米.地球公转的速度与声音的速度哪个大?

5.一天有8.64×104秒,一年如果按365天计算,一年有多少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872

第五篇: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共3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1)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

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加法法则内容是什么?

2.计算

(1)2+2+2=(2)(-2)+(-2)+(-2)=

3.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28-29页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2)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

(3)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

(4)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

由上可知:

(1)2×3 =;(2)(-2)×3 =;

(3)(+2)×(-3)=;(4)(-2)×(-3)=;

(5)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是0时,结果为0

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

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异号,并把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2、直接说出下列两数相乘所得积的符号

1)5×(—3);2)(—4)×6;

3)(—7)×(—9);4)0.9×8;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例1计算:(1)(-3)×9;(2)(-

归纳: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

2【课堂练习】

课本30页练习1.2.3(直接做在课本上)

【要点归纳】: 有理数乘法法则:

【拓展训练】

1.如果ab>0,a+b>0,确定a、b的正负。

2.对于有理数a、b定义一种运算:a*b=2a-b,计算(-2)*3+1

【总结反思】:

12)×(-2);

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2)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二、自主探究

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2×3×(-4)×(-5),2×(-3)×(-4)×(-5),(-2)×(-3)×(-4)×(-5);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2、新知应用

1、例题3,(P31页)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7.8×(-8.1)×O×(-19.6)

师生小结:【课堂练习】计算:(课本P32练习)(1)、—5×8×(—7)×(—0.25);(2)、(

(3)(1)(【要点归纳】:

54)

81532(

23)0(1);

812

)1215235;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等于0;

【拓展训练】:

一、选择

1.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7)×(-6)B.(-6)+(-4)C.0×(-2)(-3)D.(-7)-(-15)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2)×(-3)=6B.



1

(6)3 2

C.(-5)×(-2)×(-4)=-40D.(-3)×(-2)×(-4)=-24

二、计算:

1、1



11111111111234567

;

2、1



11111111111; 223344

【总结反思】:

1.4.1课题:有理数的乘法(3)

【学习目标】:

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学习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学习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请同学们计算.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6)×5=5×(-6)=

(2)[3×(-4)]×(-5)=3×[(-4)×(-5)]=

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检查,看计算对了吗?

二、自主探究

1、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与结果,把你的发现相互交流交流。

2、怎么样,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3、归纳、总结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即:ab=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即:(ab)c=

4、新知应用 例题4

用两种方法计算(12

12)×12 ;

解法一:解法二:

【课堂练习】:(课本P33练习)

1、(-85)×(-25)×(-4);

2、(-

78)×15×(-1

17);

3、(901

151)×30;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看谁算得快,算得准(1)(-7)×(-43)×

514;

(3)-9×(-11)+12×(-9);

【总结反思】:

(2)9

1118

×18;

4)737

9

564

1836;

下载有理数的乘法——科学记数法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理数的乘法——科学记数法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口算乘法导学案[范文模版]

    口 算 乘 法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58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4题。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三、巩固练习 【基础题】请你运用......

    有理数除法导学案7

    有理数的除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了解有理数除法也可分为商的符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导学案《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一,预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 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预习重点......

    科学记数法 -数学教案

    2、科学记数法 学习目标: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学习重点: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学习难点:对科学记数法法则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生活......

    1.5.2科学记数法

    盈江县第一初级中学数学教学案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归纳:用科学记数表示时,n与数位的关系是:n=或数位= 第 一 单元课题 1.5.2 科学记数法 设计人:左安仲第四周 【学习目标】1. 借......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4篇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中的第......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

    《科学计数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6节《科学记数法》。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说说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科学记数法教案

    科学记数法 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 通过学生回顾10的n次幂的意义和规律,以帮助理解科学计数法; 3.能根据一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