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交发展改
榆林公交1991年至2010年发展历程
1991年至1993年2月
1991年至1993年2月期间榆林公交公司共拥有营运线路7条,其中城区1条:榆林公交公司至制管厂;郊区1条:榆林-牛家梁;乡镇5条:榆林-清泉,榆林-安崖(nai),榆林-补浪河,榆林-耳林,榆林-桐条沟。这些线路归公交公司管理,线路名称均以起点站到终点站的汉字地名命名,不是用数字来表示。城区和郊区线路上都有具体的站点,站牌均为一根铁杆一块铁皮的简易站牌,乡镇线路没有站牌,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远,途中有乘客招手,司机会停车载客,收费按前一站上车标准收费。线路票价:城区线路3站5分,4-6站1角,7-9站1角5分,9-12站2角。郊区线路和乡镇线路票价均按当时陕西省客运票价执行,每公里2分4厘。
1993年3月至1996年2月
1993年3月至1996年2月实行承包经营模式。由于榆林-安崖(nai),榆林-补浪河两条线路上的车辆报废,公司无力购买新车,撤掉两条线路,上述营运线路仅剩5条。城区一条,郊区一条,乡镇三条,这些线路的站点和票价依旧延续之前规定。
1995年后半年大公交车承包期将满,公交公司的注意力转移到期满后车辆报废公司该何去何从。导致市区无序营运的个体车辆自设线路、自定票价充当公交车,没有固定的站点,招手就停,大家把这种无序的公交称为“招手停”。
1996年3月-12月
1996年3月承包期满大公交车报废,公交公司职工待岗,企业面临破产局面,原榆林市政府(现榆阳区政府)及时调整领导班子,会同公安城建、交通、物价、环保等单位将城区无序营运的38部个体车辆收编,并鼓励公交公司职工集资购车10部;共48部车全部投入到城区营运线路中,正式用数字标志来表示各条线路。将公交公司至制管厂标为1路,治沙所至艺术团标为2路,这两条线路进行“私车公管”,各车主“自我经营,自负盈亏”。公交公司“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设定营运时间、站点,核定标准票价为成人一元,1.1米至1.3米儿童0.5元,1.1米以下儿童免费。由于资金不足,站牌依旧延用原有的简易站牌。
1997年-1998年
经过多方协商,1997年正式将郊区三条线路上的19部个体车收编为公交公司营运车,将广济大厦至马家圪堵编为3路;西门口至马家峁编为8路;南门口至青云编为9路。公交公司营运线路增加到5条,城区2条,郊区3条。这些线路的管理延续1996年的“私车公管”模式。城区线路站牌延用旧的简易站牌,新收编的线路没有栽设站牌,乘客在途中上下也不受站点限制。
1999年-2000年
随着城区道路的发展,城区两条营运线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榆林公交公司于1999年自筹240万元购回41部公交车,经榆林市政府(现榆阳区政府)同意,开通了城区4路从无量殿至无量殿,5路从国税局至南桥两条公交线路;公交公司营运线路增加到7条,城区4条,郊区3条。新增城区线路栽设了简易站牌,并修建东沙停车场一处。
2001至2006年
2001年撤地设市,公交公司上划与出租办合并,组建成榆林市城市客运管理办公室,隶属市建委。2002年经市建委同意,推行搭公交决策,投资300多万元购回20辆8米型扬子牌大公交车,开通了城区6路福利院至火车站、7路火车站至羊毛衫厂;购臵6辆中巴车开通10路,线路走向为公路管理处至草海则,这时公司拥有营运车辆138部,营运线路10条(城区7条,郊区3条)。2001年开始陆续将主要线路上的简易站牌更换为不锈钢站牌,2001年更换了1路、2路、4路、5路;2004年更换6路、7路、8路。
2007至2008年
2007年,市政府投资700余万元,购买32辆10米型大公交车,从此开始逐步实现国进民退。同时,城区运营137辆公交车,开始实行无人售票,乘客上车自觉投币,并于11月新开通市区11路镇北台景区至西部三辰,这时公司拥有营运车辆153部(其中国有车54部,个体车119部),营运线路11条(市区8条,郊区3条),全部实现无人售票、语音报站、按站停靠,彻底实现“招手停”向城市公交车的转变。新建一处麻地湾停车场将1路、5路始发站延伸至麻地湾。
2008年市政府投资500多万元,将榆林城区300多个公交站牌全部换代升级为单联体候车站牌。投资50万元委托长安大学编制了《榆林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2009年
为全面提高服务水平,2009年,经市交通局批准,组建“榆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与“榆林市城市客运管理办公室”分设,分设后,市政府投资1300余万元购臵40部10米型公交车(宇通20辆,金龙20辆),开辟12路榆林中学至榆天化、13路麻地湾至榆林中学两条公交线路,新建双联体不锈钢站牌40个、候车亭50座、设臵候车坐椅80张。这时公交公司拥有公交车193辆,其中国有车83部,私车110部;营运线路13条,设站点353个(包括线路延伸及新增站点)。2009年9月份开始,公交车实现全部公司化管理,个体户只作为投资主体存在,为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9月在开通12、13路公交车的同时启动了IC卡乘座公交,票价调整为投币一元,刷卡成人7角,学生5角,60岁以上老人5角,70岁以上老人免费,现役军人、残疾人免费。优惠部分由市财政给予补足,从此开始市政府每年将要拿出不低于1300万元的财政补贴,用于市民乘座公交车,使全体市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10年
2010年随着市区面积扩大,路线延伸,线路营运车增加,榆林公共交通总公司先后自己投资1100多万元,淘汰部分不达标公交车,新购34部新型12米环保大容量公交车;投入70万元,对全部车辆安装了车载监控、自动语音报站管理系统;投入50万元修建北郊公交停车场。此时榆林市公交交通总公司拥有公交车215部(国有公交车105.5部,私营车109.5部)。营运线路13条(市区10条,郊区3条),设立更新雨棚候车厅380个。
第二篇:四平市公交发展概况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题
目
四平市公交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木通
工工
程春
3程
1学
40院 2 峰 6 兰 院
(系)土专业班级 交姓
名 王学
号 1指导教师 马
年
月
1四平市简介
四平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地带,位于东北振兴哈大发展轴上,是哈长城市群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主要支点城市。全市幅员1.47万平方公里,人口341万,其中市区面积1480平方公里,人口72万。辖公主岭(省直管)、梨树、双辽、伊通四个县(市),铁东、铁西两个区,辽河农垦管理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四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解放战争时期因“四战四平”战役而闻名中外,被誉为“东方马德里”,是全国红色旅游第26条线路的第1站,是东北城市群中最具产业发展条件的城市之一。四平区位独特。俯瞰东北亚1728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800多万平方公里)区域,中心点在四平,向南直抵环渤海经济圈,向北达俄罗斯,东触朝鲜半岛,西至蒙古国。幅员辽、吉、内蒙三省区,交界处在四平,通达大东北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东部,辐射土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是吉林、黑龙江及内蒙东部地区通向沿海口岸和环渤海经济圈最近的城市和必经之路,是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四平火车站是全国18大编组站之一,京哈、平齐、四梅等四条铁路在市区交汇,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2011年建成通车,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大庆至广州、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贯穿东西南北,辐射东北四省(区)的运输半径短,运输成本低,现代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四平东北亚物流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四平距大连国际航运中心550公里,距长春龙嘉、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1个多小时车程,四平本地军民两用机场即将开通国内航班。
第1 页
2主要交通枢纽 1四平东站(高铁站)
四平东站位于四平市经济开发区长发村四社,长平高速公路收费站西侧。四平东站站台型式为2台6线,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1000人,预计2030年年发送量1104万人。站房综合楼批复面积为5300平方米,其中旅客客运面积为4000平方米,其他设备用房面积为1300平方米。广场与站台面高差为-3.68米,车站形式为线侧下式车站,进出站形式为“下进下出”。
第 页
2四平站
四平站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英雄大路,建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8月。隶属沈阳铁路局管辖,现为直属一等站。是全国18大编组车站之一,为二级七场混合式编组站、客货运站。客货向北通向长春,哈尔滨和黑龙江大部分城市,向南通向沈阳、大连、北京和国内大部分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战略位置显著。上下行自动化驼峰,站线79条,客场规模为3台(1侧2岛)10线,客流流动方向为上进下出。车站接发列车日均330列,编解列车日均80多列。
(1)3公交发展现状
(1)四平市投资1542.5万元新购入的38辆新能源公交车,正式上线运营。四平市公共汽车公司,为倡导“绿色出行”打造“绿色公交”,投资1542万将
第3 页
38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将投放到10条新开公交线路上运营,运营里程59.2公里,日均新增客流量达3000多人次,将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元出行需求。新上线的38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其中23辆纯电动(充电2个小时可行驶100公里)、15辆天然气和电动混合车,采购自宇通、中通、金龙国内三大知名公交车生产商,产品性能、质量、安全均符合国家标准,且车辆没有尾气、噪声低、车厢温度还高。新增208路(一中—东外环),里程14公里,可满足附近新建小区居民、企业员工乘车需求;122路夜班车(中央西路桥—万达广场),运行时间为晚18:00-21:30,站点分布在城区主干路,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夜间出行。
(2)四平市在全省首开公交巴士,辐射公交盲区。公交公司:四平在全省首开“社区巴士”虽然赔钱但就是为了便民“四平市政府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筹划上这两条公交线,早在2013年下半年,四平市政府在计划开展“三轮车专项整治”工作时就提出了要开通两条“社区巴士”线路。原因是一旦政府大力度打击非法营运的三轮车,势必会给部分此前主要靠乘坐非法营运三轮车出行的群众造成一定的出行困难。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四平市政府指示四平市公共汽车公司要通过详
第4 页
细论证和踏查,在四平市铁东区和铁西区分别开通一条“社区巴士”线路,原则是这些“社区巴士”要走小街,串巷子,尽量覆盖公交盲区,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四平市公共汽车公司经过三个多月的论证和详细踏查,最终确定了两条公交线路,在此之前,这两条线路中的许多站点都是此前不通公交车的。后来,四平市政府花费300万元,通过招标方式购置了20辆5.5米长的客车作为这两条线路的营运用车“这是四平市乃至吉林省最早开通的‘社区巴士’,由于车辆小,核载人数少,运营费用高,这两条线路基本上不太可能会盈利。”政府这样做,完全是从百姓需要出发。
两条公交线路站点:
57路:妇婴医院、英雄广场、市委、政务大厅、二里小区市场、二里小区、益民小区、人民剧场、工具厂、滨河新苑、滨河蓝湾、军体校、铁西环卫处、红嘴商贸城、红嘴驾校练车场、红钢家属楼、条子河村委会。共17站。
56路(环线):一中、欧屹金城、一面城三社、金隅水泥公司、英迪化纤公司、华亿嘉苑、北二小区、红波食杂店、第二中学、东升家园、北三市场南门、北三市场西门、口腔医院、中医院、糖酒大厦、兴红家园、南三西里小区、商业城、润香坊、南一纬小学、铁东检察院、清华苑小区、一中。共21个站点
(3)四平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主要由公共汽车,出租车两种交通方式构成。
第5 页
出门就有公交车,上了公交就有座位。这是广大的四平市市民对四平市公交的一种准确评价。四平市现有现有公交线路二十余条,公交车辆近400辆。贯穿了铁东铁西两主城区。
四平市公交线路表
车次 配车台数 停靠站详细信息
1路 13台 四平火车站妇婴医院新华大街商场一商店三马路六马路市医院广场铁东政府
2路 12台 四平火车站妇婴医院新华大街商场一商店马车房小区啤酒厂铁东广场收割机仪表厂平东
粮库北方换热器客车厂平东市场平东医院液压件工程机械三粮库改装厂老城大修厂
3路 10台 四平火车站妇婴医院新华大街商场一商店口腔医院工人文化宫联合化面粉厂北河小区北大桥艾斯克六中北山北山检查站
第 页
4路 14台 四平火车站新华大街中央西路中心医院人民剧场二里小区工交干校平西乡飞机场泉沟
5路 36台 四平火车站妇婴医院新华大街商场一商店马车房小区南四纬收割机烟厂路老城大修厂鼓风机厂山门山门风景区
6路 24台 红嘴兴红路新华大街中兴大厦站前街天桥街北河路一马路北一纬二马路北三纬六马路北二纬十一马路南一纬南二纬四马路三马路南一马路建设路民主路南立交桥站前街 三角市场公园北街中心医院二里小区四道口红嘴
7路 12台 下三台一面城小学长发路北二纬一商店商场新华大街火车站警官公寓政府网站二十四中学 市政府
9路 11台 中西医结合党校少年宫南湖防疫站妇婴医院新华大街新华医院
移动公司北沟新村北河小区联合化口腔医院一商店
10路 10台 武警地直商厦公园北街仁兴市场爱龄奇医院北河小区北大桥六中立业
11路 11台 四平火车站妇婴院三马路六马路新开路 六商店液压件工程机械三粮库改装厂老城立白
18路 14台 铁东区政府广场市医院六马路三马路一商店商场中央西路中心医院人民剧场二里小区工交干校骨质增生医院医护学校经贸学校传染病医院飞机场
第 页
19路 12台 华信游泳馆广场一中新开路收割机路南立交桥四中迎宾街小学 电大市政府人防办 中心医院电业村家俱市场爱龄奇医院新商业大厦
20路 8台 汽车公司棉纺厂吉林师大二医院党校少年宫南湖公安大厦电大 人防办中心医院人民剧场 二里小区工交干校
28路(1号线)26台 四平火车站妇婴医院防疫站公安大厦电大人防办市委地直商厦二里小区人民剧场中心医院 商场一商店马车房小区南大桥事故处理大队培训中心大修厂
28路(2号线)20台 四平火车站妇婴医院防疫站公安大厦电大人防办市委地直商厦二里小区人民剧场中心医院 新华大街建校北河小区联合化一商店马车房小区南大桥事故处理大队爱伦堡巨元
29路 11台 新华大街防疫站南湖少年宫党校二医院吉林师大棉纺厂商校 师大附中
58路 30台 红嘴水泥厂六中联合化北三纬四马路收割机路南立交桥南仁兴街青年街分区南路地直街 二十中学爱民路邮电街铁西交警大队三道林红嘴水泥厂
68路 30台 武警工交干校人民剧场十五中学爱龄奇医院 北沟新村薄板厂医院新华大街移动公司北沟新村北河小区口腔医一马路小学北一纬十一马路 商业城储运公司南立交桥铁路医院四中公安大厦电大人防办卫校路西农园武警部队 4四平市公交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 页
(1)管理体制仍未理顺,企业经营模式不合理 四平市公交正在由四平市公交公司独家垄断,国有公交企业和社会企业的界限没有真正打破。垄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交的发展。
(2)投资渠道单一,建设与发展资金紧缺,国家对于公交发展采用由政府包办的经营模式,四平市公共交通一直靠政府投入,随着城市客运市场的变化以及各种客运形式竞争的加剧,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对公交车辆更新的需求日益强烈,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得四平公交的竞争力日渐削弱。
(3)夜间开放的车辆线路较少,不利于居民夜间出行,并且夜间开放车辆较少,入座率不高。
(4)由于四平东站距离主城区较远,四平东站与主城区之间衔接不到位,出租车成为了主要的衔接方式。应加强东站与主城区之间的连接。5改善建议
(1)树立公交优先理念,坚决实施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公交优先是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的核心,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之路。构建“城市公交优先” 体系,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2)改善管理体制,提高经营效率管理与经营模式是公交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管理体制是公交行业成功运行的根本,唯有在合理的管理与经营模式下,公交企业才能在保证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吸引大部分居民出行,从而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管理与运营的分离是体制改革的关键,即政府管理机构将公交运营任务完全交给运营公 司,自身只负责票价指定、网络结构的规划与整合、竞标性合约的设计、招标工作的组织以及
(3)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政府补贴机制,加大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资、补贴力度,树立“用公共财政支出购买公共客运服务”的观念,建立长效稳定公共交通发展专项基金,规范补贴补偿机制。同时引入外部资金,加强与社会企业合作,通过交通税等方法从多方面筹集资金。监管运营公司行为等一系列政策性
第 页
事项。
(4)建立合理规范的公共交通法律法规体系制度化管理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根本保障,充分明确政府与企业各自承担的义务和权利,国外城市公交的成功经验,无一不是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管理者和运营者的行为。
第 页
第三篇:发展农村公交 服务[模版]
发展农村公交服务“三农”建设
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道路运输网络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服从和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的乘车需求为目的,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出行。由我公司申请,经省运管局XXXXXXXXXX号文件批准,将我县境内XX镇——县城——XX这条班线确定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班线之一。为保证该条示范班线的规范运营和城乡客运一体化事业的发展状大,在更广的范围内为农村建设服务,公司以示范班线为依托,于二OO六年九月报请县人民政府同意,批准成立了XXXXXX公交公司,并在当月筹集资金,先期购置了10辆19座宇通农村巴士投入XX镇——县城——XX这条示范班线营运,至目前,该线路营运已近两年,由于农村公交在公路运输尚属新生事物,在近两年的营运过程中,我们本着“边营运,边完善,边规范”的经营原则,“方便农民,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诚实守信,文明经营”的经营理念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目前,该线路营运基本走上了正轨化,规范化的经营轨道,现就XXXXXX公交公司在近两年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班线的运营情况,向与会领导做以下汇报:
(1)加强组织领导。
XXXXXX公交公司成立后,经行业管理部门的多次现场指导和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XX公司派一名副经理专门负责兴运公交公司的经营管理,并配备了管理人员专门的办公室,调度室,制定了相关的运营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2)从实际出发,制定规范的运营站点和运营时间。农村公交的运营管理必须要从农村实际出发,针对农民的作息情况和季节差别制定出运营时间。为此,公司制定了冬春季公交车运营时间表和夏秋季公交车运营时间,按人口疏密程度设定运营站点,并将乘车时间和各乘车站点予以公布,方便沿途农民群众乘车需求。
(3)规范管理,按时交纳规费。
自XXXXXX公交公司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在广泛听取乘车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召开经营业户会议,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制定了兴运公交公司运营管理公约,由经营业户每人交纳押金1000元做为经营行为保证金,共同签字认可,从而保证农村公交钢性管理,相互监督规范运行。同时,要求各经营业户每月足额上交运管费、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各项规费。
(4)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针对农村公交客车的运营特点,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妨为主”的方针。督促并制定各营车辆足额投保,定期进
行车辆二级维护,按时完成车辆审、检验工作,要求各经营业户持证上岗,证照齐全合法,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兄弟单位不论在经营上,还是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要虚心学习,借鉴和学习兄弟单位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XXXXXXXXXX
二OO八年七月二十日
第四篇:沈阳公交发展与历史
城市交通的发展史是与城市发展史密切相关的,从1908年沈阳城内出现的“马拉铁道”到有轨电车,再到无轨电车,以及1999年无轨电车全部退役,至今天的市区5000余台公交车。伴随着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前进的脚步,沈阳公交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史。
一、马拉铁道时期
用两匹马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跑,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这种交通工具却在沈阳实实在在地运行了18年。马车铁道是以马匹为动力,牵引在铁轨上行驶的车辆,是沈阳市区公共交通客运的先驱。马拉铁道是19世纪的1825年美国博览会期间开始使用的,1886年输入东京,1907年日本财团大仓祖把它引至沈阳。
1907年10月,当时的奉天商务总会与日本大仓祖等8个财团合资创办了“中日商办沈阳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合资企业的出现,标志着沈阳近代意义上公共交通事业的开始。
1908年1月通车。
1908年1月4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一日)。马车铁道经过一年的筹建、施工,由火车站(今老道口南侧)至小西边门的第一区首先建成通车。不久,由小西边门至小西城门的第二区相继建成通车。全程营业线路4.03公里,当时有马车27辆,马73匹。
1910年(清宣统二年)10月3日,南满铁路奉天新站(今沈阳站)建成,火车停车站由旧站迁往新站,马车铁道随之延长1.2公里到新站。当时有马车29辆,马200匹(同年由两匹马拉一辆车改为由四匹马拉一辆车),每日往返160次;日平均运客量七千多人次。马车铁道投入运营之后,经营效益较好,据1908年至1916年九年资料统计,支出总额利润率为32.1%。
这条充满殖民色彩的马拉铁道让日本商人捞足了油水,它可算做沈阳电车的前身。
1922年(民国11年)10月14日(农历12月2日),“中日商办沈阳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经营15年期满按约解散。马车铁道经营业务,以“南满”铁路附属地界限(今西塔附近)为界,以东由奉天马车铁道公司善后 事务所经营,以西由日商大仓组继续经营。
1924年,奉天市政公所修建有轨电车线路,奉天马车铁道公司善后事务所经营的由小西边门至小西城门段马车铁道停运拆除。由小西边门至西塔段,于1925年8月末,因修建有轨电车线路停运拆除。至此,奉天市经营了近十八年的马车铁道,由有轨电车所代替。
1924年(民国13年)9月,大仓组经营的由西塔至奉天站的马车铁道拆除改建有轨电车线路。
1925年,奉天市政公所创办公共汽车运营。当时有汽车10辆,线路4条。
二、有轨电车时期
我市最早的有轨电车隶属于1923年8月成立的奉天市政公所,公所成立的第二年便开始着手修筑有轨电车。尽管那8辆有轨电车是花费144万美金从德国购进的,但整个工程的筹划、施工和管理都是由沈阳人自己完成的,沈阳有了真正的“电气铁道”。1925年10月正式通车。有轨电车第一期工程由大西门经太清宫至小西边门。通车之日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通车仪式,市民们坐上叮咚作响的有轨电车,充满了兴奋和自豪。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有轨电车营业路线三条,总长度7公里,其中电车厂经营部分为2条,计3.1公里,中日联运部分为1条,计3.9公里。共有有轨电车14辆,日客运量1.65万人次,电车职工总数219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其统治的需要,相继修建、延长了6条电车线路。电车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财富、奴役我人民的工具。
国民党接管沈阳时,交通混乱,物价暴涨。电车职工生活非常凄惨。
解放初期,沈阳市的客运十分落后,市内仅存6条有轨电车线路和30台有轨电车。
建国初期使用的车票,分别为300元、500元、800元等面值,当时使用的是我国的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当时的300元相当于现在的3分。这些车票各具特点,建国初期使用的车票大都带有沈阳有轨电车线路图。建国初期,有轨电车发行有乘车回数票,车票上标有只限电车使用的字样,面值为1万元(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这种车票可以说是现在使用的月票的前身。
沈阳解放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到1957年,电车线路达到7条,总长度57.6公里,营运车辆183台,其中有轨电车143辆,无轨电车40辆;公共汽车线路发展到14条,总里程104.9公里,拥有汽车100台,辐射型公交线网初步形成。
至1958年,沈阳已有国产有轨电车170辆,居全国前列。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有轨电车日益显得步履蹒跚,从1956年起,沈阳开始逐年淘汰年久失修、钢轨枕木磨损腐烂的有轨电车,更换为无轨电车。1974年8月,沈阳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被拆除。从此,运行了半个世纪的有轨电车在沈城消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无轨电车开始在沈阳公交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五篇:汕尾公交改革发展建议
汕尾公交改革发展建议
公交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是一座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的综合体现。汕尾公交发展至今已十余年,但仍停留在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等现象,这不但降低了汕尾在外来游客心目中的印象,更直接损害了广大市民的利益。
笔者在此对我市公交改革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整合全市公交线路,由汕尾市交通运输局统一重新编制路线牌。
为各区县划定专用公交线路号:城区(1——99)、红海湾(101——199)、海丰(201——299)、陆丰(301——399)、陆河(401——499)、深山合作区(501——599)、华侨(601——699)。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将现有的公交线路改编为符合上述规定的线路号。如市区1-9号线继续保留;海丰1号线改为201,陆丰1号线改为301,以此类推。这样改编后,将使得全市公交线路趋于统一和规范,更加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查询和乘坐我市公交车。并且要在全市所有的公交线路上安装岭南通刷卡机,方便市民持卡乘车,并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
二、将现有各区县镇的直达大巴改编为快速公交,以K为标志。如,市区-海城的直达大巴改编为K1,市区-东海的直达大巴改编为K2,市区-陆河的直达大巴改编为K3,市区-遮浪的直达大巴改编为K4,市区-可塘的直达大巴改编为K5……以此类推。在没有改编现有各路线运营公司的情况下,市交通运输局要依法对其做出管理指导,规定这些线路只能在公交站停靠,不可以随意停靠或随意改编行车路线,并在车山安装“岭南通”刷卡机,方便市民刷卡。
三、制定《汕尾市公共汽车管理办法》,***门要依据此管理办法对公交行业进行严格管理。
四、将现有的汕尾市区专线公共汽车公司改制为汕尾市公共汽车公司,由市政府对其进行注资补贴,由汕尾市交通运输局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市政府要在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金额对该公司进行扶持,以助其购买车辆等。我市现存的其他公交公司,如果接受合并,可以合并到汕尾市公共汽车公司中去;如果不接受合并,则要接受市交通局的管理,遵守我市对公交车的管理办法。对于故意违反公交车管理管理办法的,市交通主管部门应对其做出处罚甚至取消其经营资格。
五、部分线路价格应该做出调整。
建议市区3号线等通往东涌的公交车,由现行的分段收费(分段收费价格最高达五六元)改为一票制收费,价格定为2元,同时持有“岭南通”公交卡的乘客可以享受八折乃至五折优惠。这样既可以降低东涌市民的出行成本,又可以尽可能降低公交车的损失。
而对于市区的12、13路车,建议其价格改为以荷苞岭客运站为分界点,荷苞岭以内收费2元,超过则收3元,持有公交卡再享受额外收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让利于民,否则按照现行的收费标准,全程费用高达五六元。
六、建议未来发展LNG公交车。LNG即液化天然气,这种公交车更为环保,更加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在未来我市财政宽松的情况下,建议优先发展这种公交。当然,在现在拮据的财政能力下,汕尾公交只能整合现有的车辆,分批换新车,逐步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