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考核(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14:2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考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考核》。

第一篇: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学前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比较法

答: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2.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教育方案

答: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方案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 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3.日本的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答:日本第三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开始于1991年,这次计划根据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和国民对幼儿园教育的强烈要求、整顿幼儿园, 谋求幼儿园教育的进一步一普及和友展。4.蒙台梭利学校

答: 蒙台梭利学校是美国保育学校的特殊类型。它是以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的,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组织活动,教育内容包含日常生活练习、感知觉练习和初步的知识学习。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答:(1)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2)学前教育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发生了变化。

(3)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前教育机构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受到普遍重视,学前教育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简述蒙台梭利提出的有准备的环境的要求。答:(1)创设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2)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3)允许儿童独立活动,自由表现,使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力量。(4)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5)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6)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3.简述1990年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提出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答:(1)培养幼儿健康、安全、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生活习惯、态度,为培养健全的身心打下基础。(2)培养幼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与信任感,启迪自主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态度,萌发良好的道德品行。(3)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和周围事物的兴趣与关心,启迪丰富的思考问题的能力。(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语言工具的兴趣与关心,乐于听说和积极态度以及对语言的感受力。(5)通过各种各样的体验,培养丰富的感受与创造性。

4.简述日本幼儿园教育指导方法遵循的教育原理。

答:(1)自发性原理;(2)环境原理;(3)兴趣原理;(4)体验原理;(5)自我发现原理;(6)个性化原理;(7)社会化原理;(8)反复练习原理;(9)发展的原理。5.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特点。

答:(1)注重对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2)在教育非国有化过程中,加强国家对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宏观指导。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美国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答:(1)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

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等理论,教育目标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创造性,敏感生和实效性,促进儿童内部潜能的全面开发,培养完整儿童。教育原则强调成人应提供适合儿童兴趣和发展水平的环境;不要求儿童表现出超越其发展水平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提供丰富、适宜的环境,帮助儿童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发展自己。教育内容特别强调游戏的作用,尤其是角色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幼儿通过探索角色表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通过自由游戏,即一切活动都不必按照一定的顺序,听凭儿童自己的兴趣进行。儿童可以自己选择、自己设计、自由活动,不受任何约束。主要特点是注重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强行塑造儿童的发展;允许每个孩子按自己的速度前进。

(2)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

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该模式的教育目标是以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儿童学业技能、道德知识和社会规则,形成今后成功接受学校教育必须的行为、读写算等技能。教育内容以阅读、语言、计算为中心科目,尤其重视儿童的语言发展,认为语言的教学,儿童正确使用语言,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教育原则强调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强调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行为塑造。在教育方法上要求教师制定严格的教学大纲,按照一定的课本,要求孩子学习,其主要特点是课程按成人精密设计的程序和内容展开,教师和教材具有权威性;重视强化技术。

(3)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

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发展理论。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情绪等方面平衡发展。教育原则强调教师根据儿童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环境,保证儿童与环境进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强调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鼓励儿童自己探索、自己发现;提供儿童操作、与人相互作用的机会,使儿童获得多种经验;强调教育内容与儿童生活相联系。教育内容包括物理知识、逻辑数学知识、社会知识。教育方法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参加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主要特点是视儿童的发展是主体(儿童)与客体(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认知结构变化的结果,知识的发展是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内容应与儿童各年龄阶段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论述日本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答:

1、日本幼儿教育当前的问题有: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幼儿园与保育所之间很难保持联系和统一课程,因为前者由教育部门管辖,后者由健康和福利部门管理;保育所接收出生后几个月到5岁的儿童,幼儿园接收3~5岁的儿童,这样就造成了3~5岁的儿童不能获得相同的教育;某些私立园每班收40多名儿童,教育质量不能保证;私立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70%,其收费是公立幼儿园的2.5倍,因而造成幼儿家长负担过重;国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保育所教师的工资较高,造成私立幼儿园无足够合格的教师;迅速都市化造成儿童游戏活动的安全地带减少,对儿童健康有害的环境污染加剧。

2、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1)保育所和幼儿园趋于一元化。(2)重视3岁幼儿的教育。

(3)进一步改善和充实学前教育的内容。(4)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

(5)进一步加强家庭、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学前教育的联系和协作。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规则游戏两类。

6.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

一、填空题

1.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德育、智、体、美等方

次。

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身心和谐发展。

7.对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可以从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

3.第一反抗期(或教育危机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

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

4.儿童的柔弱无能,恰恰是他具有适应复杂环境的 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表现,这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

5.心理学家 格塞尔根据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6.家庭访问一般分幼儿入园(所)前家访和入园(所)后家访两种。入园(所)

后家访又分为常规性家访和重点家访两种。

7.1903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湖北幼稚园。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8.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直处于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笼罩之中,教学---训导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界几十年不变的一贯模

式。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

教育夸美纽斯。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学前教育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

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和发

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保育环境和教育环

境。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

是指社会效益。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综合称

为环境。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异端时间内的活动是

来园活动。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

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6.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区和家庭。

7.幼儿园与家庭的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家园联系。

8.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全面发展教学质量观。

9.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10.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

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1.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专门化完

备化和理论化。

2.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

自我教育实践的品德教育法是练习。

3.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

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4.教学计划有学期计划和活动教案两种。

5.活动室的空间设计有两种:开放式和区隔式。

6.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教师培养沟通能力的基础,在表达上起到了准确传递信息:

意和传情的作用。

7.福禄培尔把儿童的教育场所称之为“Kindergarten”,意为“儿童的花

园”。

8.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综合教学

与分科教学。

9.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0.情绪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是情绪调控能力。

1.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孕育阶段。2.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制约作用的主要表现方面为制约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制约儿

童的发展方向。3.教学活动室最主要的两个功用是教学和游戏。

4.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

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5.在我国幼儿园中,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一般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

两个方面来进行。

8.在我国,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9.从幼儿园特点的纬度划分,可以将幼儿园环境分为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10.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是;不稳定性、模仿性、外露性。

1、出生到3岁的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

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由福禄倍尔创办的。

3、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

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4、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出发点。

5、发展适宜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

6、移情法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

7、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8、约翰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超

脱阶段。

9、家长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希求期,忽略期期,需求期。

二、选择题

1.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有(D)

A 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 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体现学前教育的功能特征的是(C)

A单一性B 停滞性C 发展性 D 狭隘性

3.学前教育学是从教育家(C)开始创立的。以他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才

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福禄倍尔D、夸美纽斯

4.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证儿童至少有

(B)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A、一小时B、两小时C、三小时D、四小时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

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

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

为(D)。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C)。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D)

A.家长会B.家长咨询 C.父母育儿橱窗D.家长开放日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

A.欧文B.杜威

C.福禄倍尔D.蒙台梭利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C)A.过度教育B.质量下降

C.功能异化D.社会不重视

5.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C)

A.目光直视B.敢于批评

C.语调语速要适当D.语气要一直不变 6.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A)

A.保育和教育B.体育和智育

C.德育和智育D.保育、教育幼儿及家长服务

1.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社区学前教育最优化的研究,该研究率先开展的省市有上海和(C)

A.湖南B.广州 C.河北D.安徽 2.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A.小学化B.突击化 C.单向性D.整体化

3.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C.过度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4、发泄角内布置的画具主要意图是让儿童(A)A、进行任意的涂鸦。B、画表演头饰。4.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5.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B)A.实践练习的游戏B.创造性游戏 C.角色游戏D.有规则游戏 6.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是(C)A.娱乐性原则B.科幻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D.抽象性原则

1.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A)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2.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A.《大教学论》B.《世界图解》C.《理想国》。D.《林哈德与葛笃德》 4.属于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特征的是(B)A、社会交际能力B、观察能力C、控制情绪能力D、运动能力

5、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

A.单一性B.停滞性C.发展性D.狭隘性

6.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纬度划分,幼儿园环境设计可以分为(B)

A.教学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B.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C.教学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D.生存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1、“生态系统学理论”是(B)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A、布卢姆B、布兰纳C、斯金纳D、布鲁纳

2、整个教学法是(C)的教育方法。A、陶行知B、张雪门C、陈鹤琴D、魏书生

3、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ABCD)。A、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B、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C、促进儿童情绪的发展。

D、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C、完成自己未画好的作品。D、进行绘画练习。

5、家庭教育的特点有(ABCD)

A、率先性B、密切性C、控制方式的多样性D、终身性

5.属于表演游戏的种类的有(ABCD)

A、幼儿表演B、桌面表演C、影子戏D、木偶戏 6.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有的(ABD)A、大众性B、儿童性C、娱乐性D、言语性。7.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包括的要素有(ABD)A、有准备的环境B、教师C、学生D、教具 8.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CD)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A、探究模式B、游戏模式C、目标模式D、过程模式 9.家庭教育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ABCD)

A、强烈的感染性B、特殊的渗透性C、天然的连续性D、特殊的继承性

10.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某一领域里事物的本质,探索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具有(BCD)等特点。

A、理论性B、客观性C、系统性D、创造性

三、名词解释题

1.教育功能: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2.个体社会化: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3.同伴互助: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4.家长学校: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问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1.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2.幼儿园生活活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

3.反思日记:教师通过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4.主观能动性: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1.教育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能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2.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3.幼儿园心理环境——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4.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1、有规则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由成人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有规则编制的游戏包括四个基本因素:游戏的任务、玩法、规则、结果。

2、组织教育活动能力: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

3、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幼儿园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

4、幼儿园环境:广义是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饿精神要素的综合。狭义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1、敏感期:蒙台梭利通过观察发现,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即敏感期。

2、发展适宜性: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3、行动操练法:它通过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

4、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四、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2.如何理解幼儿园所担负的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的“双重”任务?

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概括地说,我国的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①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

园质量;②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③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多渠道办托幼机构;为学前教育立法。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方法:讲解演示;实际练习;情境表演;感知体验;榜样范例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幼儿园良好环境的七条标准:安全和健康、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志愿者,幼儿园每年都会在某些活动中邀请一些家长做志愿者,负责部分教育活动,具体职责视当时的教育活动而定;家长俱乐部,幼儿园可通过多种形式,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以及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

作,幼儿园可根据教学计划,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以便更好的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1.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1)领先性(2)广泛性(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2.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1)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2)以园长为中心,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温暖、相互信任的环境。(4)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3.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1)社会要求的提高。(2)生活制度的变化。(3)师生关系的不同。(4)生活环境的变更。(5)教育内容的加深。(6)教学方法的改变。4.简述幼儿园工作的任务。

(1)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2)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3)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机制 1.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主动性原则;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教养结合原则;实践性原则。

途径:日常生活;专门的德育活动;游戏活动。方法:说服、范例、练习、评价。3.简述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1)学前教育现象。(2)学前教育规律。(3)学前教育理论

4.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1.简述家庭对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的影响。从家庭教养方面阐述:溺爱、专制、民主、放任。2.简述幼儿园工作的原则。1)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

(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或顶的原则;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

(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2)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3)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4)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5)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4.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1、简述发展适宜性课题的特征。(1)是综合的。

(2)是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3)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

(4)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相关联。

2、列举移情法的常用训练技术。(1)认知提示。(2)情绪追忆。(3)情感换位。(4)巩固深化。(5)情境表演。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和意义。

①解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

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④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⑤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结合实例论述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①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前教育能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因此,我们各级幼教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并高度重视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后天教养环境。②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或外界刺激,个体不断进行新的同化和顺应,如此循环不已,使认识结构不断创新,儿童心理的发展使由较低水平的图式达到较高水平的图式。因此说,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3.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1.论述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1)孕育阶段;(2)萌芽阶段;(3)初创阶段;(4)发展阶段。

2.接见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提出改变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1)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介绍

(2)联系实际,建设性地提出一些措施以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1.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1)设立社区学前教育基地。(2)成立社区学前早期教育中心。(3)借助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学前教育。2.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1家庭。

(2)幼儿园。(3)社区。

1.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2.请根据有关原理,结合实际教学环境,设计一个幼儿园户内环境。

(一)空间设计。

(二)教学设备。

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活动性原则。要点:

提供儿童机会和环境。

鼓励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的多样性。

活动不应被当作装饰品。

六、实例分析

(一)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 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 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 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 就是在点你的名字, 你看到我, 也对我笑一笑好吗? ”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 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 上课还主动举手了, 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评价该教师的行为,并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

备的素质。

这个案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熟记儿童的名字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2.选用适当的语言

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不要用生疏的字、词、句与儿童交流,应选择儿童容易听懂的字、词、句作为与儿童交流的媒介,用词要准确,句子表达要完整、具体。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目光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儿童通过教师的眼神能明白老师要说什么。教师要使每一个儿童的眼光都注视着自己,视线必须将所有儿童包围其中。在与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教师的视线最好与儿童平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老师重视他,与老师处于平等的位置。

4.语调语速要适当

教师说话的语调对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而言,教师语言的抑扬顿

挫会使交流效果更好,更能激起儿童交流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与儿童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此外,交流时的音量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教师与儿童沟通时,语气是否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语气,会使儿童感到亲切,更容易接受,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6.善于倾听

在与儿童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又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和极易受损伤的自信心。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要充分肯定其身上的闪光点、进步和成绩,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和信任,对教师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就更加重视,并欣然接受。

(二),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分析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变更;教育内容的加深;教学方法的改变。幼小衔接的相关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幼小衔接的有关途径: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三)“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这是我的外孙女甜甜用“就是”造的句,老师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叉子,这个句子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还有一次我翻看甜甜的图画作业,之间只见上面画了一个长扁的椭圆。圆是绿色的,周围画着绿色的光芒,画的名字叫太阳。老师的评语是“画得不像,用色不当,重画。”太阳在我们眼里不是绿色的,但是我们怎么断定在孩子的眼里不是绿色的呢?我们应该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的打一个大叉子。

答案要点:

(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理的工程师。(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

(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四)佩里计划是美国

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组织的实验研究项目。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两组孩子各方面情况,包括进行智力、语言等方面测试,查看在校学习成绩和教师评语,与家长谈话,后来还查阅警察局与社会服务部门的档案材料,在掌握与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陆续写出一些阶段性实验报告。1984年发表了克莱门特等人题为“变化着的生命”的综合性研究报告,详尽的介绍了被试从日后的发展上许多方面胜过对比组,主要体现在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精神发展、中学毕业13岁起直至19岁时各方面的情况,比较系统地

总结了佩里计划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孩子在毕业率、文化水平、入大学率、职业情况、经济情况、少女怀孕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等方面。请你用学前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答案要点:

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人外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学习成就;学前教育与中学毕业率;学前教育与文化水平;学前教育与职业发展;学前教育与经济独立;学前教育与犯罪率。

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六)设计一个发展中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专门活动。要求:

活动目的明确;

活动过程安排清楚、合理;

能达到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目的。

第三篇: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范文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形成性评价

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

2.CIPP模式

答: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专家会议法

答: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

4.强度

答: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

答:(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4.教育评价信息汇总的条件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5.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

1.试分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特点及局限性。

答:1.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标准的评价。2.绝对评价 是指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客观标准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

局限性:(1)评价人员不能预先了解学前教育方案的预期目标,只对实际的学前教育方案的结果进行评价。(2)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2.试举例描述对一个幼儿园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的一般程序。

答:1.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幼儿感知、体验情景中的思想、情感,获得直接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帮助幼儿 将获得的情感体验加以内化,引导他们自觉地将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达到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发 展的目的。2.教学程序(1)情景感知幼儿的情感是随着情景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让孩子置身于浓浓的富有情感的情景中,才能使孩子的情 感掀起波动。这一环节旨在向幼儿呈现具体事件,提供富有情感色彩的感知信息,或夸张表现,或浓缩 再现,使幼儿的感官兴奋,情感迅速聚集、定向,投向特定的情景之中,充分感知“物化”了的人或事 件,从而自发地、直接地、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幼儿虽然在早期的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生活体验,但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可遇可见的环境信息及人们的行 为方式往往熟视无睹,通过有意识地向幼儿呈现有关 情景,可以使幼儿熟视无睹的事件成为 “有关刺激”,进入幼儿感知、关注的 范围之中,以达到加深体验理解,不断内化、迁移的目的。(2)体验理解 在 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主动体验、用心灵体验的方式达到理 解。这里的理解有着与 认知理解不同的含义,主要是达到在情感层面上的沟通、认同、共鸣式的理解,理解也是一种再体验。在此环节中,教师应适时地提出 一些能引起幼儿思考或幼儿在看法上不致的问题,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 儿积极思维,相互交流,使之产生共鸣。例如,假设性问题“假如你是大班的哥 哥姐姐”,描述 性问题“小猫、小狗是怎样玩玩具的”,说明性问题“为什么‘要样 样东西都爱吃’”等等。(3)内化迁移(强化巩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 要任务是通过再创设各种情景及条件,使幼儿把获得的情感体验在不同的情境 范围、不同的对象中不断地扩散、泛化、内化、迁移。内化迁移并非一两次就 能实现,它需要反复多次 地进行。为了使幼儿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有效地得到迁 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所提供的情景应更接近日 常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或者就 是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而非假想或模拟情境,让幼儿在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 的 情况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判断或行为,通过实际训练,强化巩固良好的行 为规范,使之更有效地 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3.教学策略(1)提 供多种类型的情景感知形式 A.现实性情景感知 在幼儿周围的环境中,有许多 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信息,都可作为幼儿感知的对象与内容。教师应该根据 教育 的目标、教材的主题,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引导幼儿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人物的行为态度 进行实景观察、实物观察和实情观察:可带领幼儿观看周 围的环境中哪些地方不安全,市场上哪些食品 不能吃; 也可引导幼儿观察父母、教师或伙伴履行生活卫生行为的方法、过程及结果。例如:在讲保护 牙齿知识,可以在吃完午饭后,建议幼儿张嘴照镜子,或相互观看,使他们看到口 腔里牙缝中留着 不少的残渣,再让他们观察教师或个别幼儿漱口的动作及实 效,从而激起幼儿学习的愿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录像等辅助性手 段让幼儿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事物直接感知,积累感性经验。B.模拟性 情景感知 模拟性情景感知,即教师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有意识、有 计划地创设一些有趣有益的特定的 教育情境。如由一个问题、一段轶事、一张 照片、一幅漫画或一本图书等构成“问题情境”,或由木偶 表演、故事表演、情 境表演等构成“表演情境”,供幼儿感知观察,使他们的感官能充分作用于环境中 诸多的教育因素,从而不断积累感性经验。教师为强化某一方面的教育需要,可反复呈现,让幼儿多次 感知同一情境。(2)采取多种体验理解的方式 A.情 绪沟通式理解 这种方式主要是疏通情感信息传递的渠道,将教师所传达的情感 信息与幼儿的情绪建立联系,通过扩散 效应,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情绪氛围,使幼儿以与教材内容同质的情绪反应参加到活动中来。例如讲 述故事“杜鹃鸟”,教师通过语言、表情,传递一种悲伤的情感信息,使之逐渐扩散,渐渐吸引儿 童,激起他们相应的情绪表现,使其在整个欣赏过程中都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气 氛之中,表现出较为合拍的情 绪反应。B.情感认同式理解 在沟通条件下,丰 富情感体验,促使幼儿对已接受的信息主动加工处理,同化原有的情感认知图 式。幼 儿的情感体验还处于直觉性和形象性为主的阶段,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 是儿童情感动机的来源。因此,教师可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形象刺激,比如运 用艺术的综合效应,使幼儿目视其景,耳闻其声,心感其 情,将美好的形象渗 透到幼儿个体的情感世界之中自主同化。例如,观看童话剧《白雪公主》时强 烈的 情感信息刺激着孩子的情感随着主人公的命运的变化而起伏,时而紧张、焦急,时而悲伤、愤怒,时而 松弛、欢乐,同时同化幼儿的善恶感、是非感,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情感理解。C.认知参与式理解 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在形成 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如果缺少了认知理解,儿童就会热衷于最感 兴 趣部分而忽略对整个情境的感受,难以获得确切的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感体 验。情感体验要转化为 情感认识,必须通过认知的参与、调节和评价。如:知 道了父母的艰辛才会产生义务感和责任感;了解 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才会产 生惜物感;认识到老人、残疾人的生活不便,才会产生同情感。例如,欣 赏故 事“流星花”后,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丑小花会变成一朵最美的花。运用认知评价 方式参与理解,幼儿对作品所表达的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才会有更深的领 会。D.尝试活动式理解 通过让孩子亲自做一做、玩一玩、动一动等方式,达 到情感体验理解的目的。例如,让孩子们带来自己 的玩具交换着玩,和哥哥姐 姐一起玩,体验、理解分享的快乐;到奶牛场亲自挤一挤奶,体验一下劳动 的 艰辛;到户外感受一下冬天的寒冷,对“不怕冷”的人产生敬意。亲自尝试往往 会在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伴随终生,不失为一种好 方法。(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迁移 A.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创设现实 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与这一角色一致 的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受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 理解他人的感受、行为经 验,从而掌握自己承担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 范和道德要求。角色扮演法使用时应注意:a.教师让幼儿承担的角色必须是幼 儿有足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情境理 解力等能力去扮演的角色。b.角色扮 演效果还取决于幼儿角色技能,教师要针对技能做些教育准备。c 根据幼儿社 会发展水平与教育目标确定角色,使角色扮演更具针对性。B.实际练习法 给 幼儿提供真实的情境,不再停留于假想情境下的体验,让幼儿通过抑制各种物 欲和私欲,体验战胜自 我的快乐。例如,为老人们制作贺卡,送上祝福,要克制自己想玩的欲望并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 到超市为母亲挑选一件礼物,表达爱意,必须抑制自己想吃的欲望;给灾区儿童送玩具、图书,献上爱 心,必须克服私欲。在这种内化迁移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地有矛盾冲突。可以说,没有这类心灵磨练 便无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不能真正地提高内化水平。实 际练习法使用时应注意:①让幼儿明确行为练习的内容和要求。②练习的内容 应循序渐进,为幼儿所 接受。③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练习都要激发幼儿练习的愿望,发挥其主动性。④练习的要求应前后一致,长期坚持以便幼儿能持 之以恒,形成习惯。⑤配合使用多种强化手段: a.物质强化:用可吃可玩的物 品进行强化;b.社会强化:通过幼儿自我评价及来自他人的评价(包括称 赞、喝彩、鼓掌、亲吻、微笑等)进行强化;c.记号强化:用图表、星号、贴纸等标 记进行强化;d.活 动强化:为幼儿提供其喜爱的活动,如游戏、看电视等进行 强化。教师在使用强化手段时,应根据幼儿 的年龄和兴趣作选择。一般来说,年龄小或新入园的幼儿对教师不熟悉,参与生活活动的经验较少,也不了解各 种符号标记的价值,可多选用一些物质强化和活动强化的方式;对年龄大的幼 儿则应多选用社 会强化的方式;对于个别幼儿,教师还可以留意观察他们平日 对各种强化方式的反应,或提供多种方式 让他们选择。C.艺术表现法 艺术表 现法是孩子们对周围美好事物赞美,抒发自己感受的最好手段。它是一种扩 散性迁移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情不自禁的外化表现。所以教师要创造艺术表现 的机会,让孩子们敞开胸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充 分地展露,如画画我心中的妈 妈,画画周围的美好事物,歌唱祖国等等。此时,从艺术技能的角度讲,孩子 们的艺术表现也许并不优美,或许是稚拙的、粗糙的,但这是他们丰富的内心 世界的展现,这时,他们的心灵会又一次受到净化和启迪,不仅自我陶醉,也 感染他人。(4)注意品德要素的统一性,结构程序的交叉性体验型教学模式是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活动,着重归纳 情感要素培养的教学特点。但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纯粹的情感体验是不存在的,必须有认知活动参与,需要意志介入,伴随行为练习,所以教学要从儿童整体发展的观点出发,立足情感体验,兼收 并蓄,使 情感体验在与认知和意志的结合上得到升华,在与行为和意志的结合 上得到落实。本模式的结构程序体现一定的顺序性,但毕竟不同于认知活动,它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程序性,没有明 确的界线,环节之中存在着一定的交叉 性和重复性。例如,幼儿在感知阶段中可能已有体验,在体验阶 段中也有感知 和内化的成分,在内化迁移环节中又会有一种新的体验。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 选用,变式应用。4.教学范例及评析 老爷爷的帽子 ———中班社会性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关心帮助他人。2.帮助幼儿获得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受,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及互 爱情感。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活动准备 1.故事插图两幅,其中老爷爷、小鸟为活动教具。2.用于“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的照片、挂图资料,如父母养育孩子的照 片,幼儿园老师、保育员 等辛勤劳动的照片,医生、清洁工人等各行各业劳动 者的挂图。3.事先排练情境表演“冬冬摔倒了”;反映灾区、贫困和落后地区小朋友生 活 的录像。4.自制的“爱心”奖章。活动过程

(一)借助童话(附后)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关爱的世界。1.放小鸟呼叫的录音,提问:是谁的声音?小鸟们在为谁唱歌?(引出童 话名称。)2.结合图一,有表情地讲述童话至“小鸟高兴地唱歌给老爷爷听”,提问: ①小鸟们为什么要唱歌给 老爷爷听?②如果看见发抖的小鸟,你会怎么想,又 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小鸟。)3.结合图二,有表情地讲述童话至结尾,提问:①老爷爷病了,小鸟们是 怎么想,怎么做的?你们喜 欢小鸟吗?为什么?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又 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关心老爷爷。)

(二)感受他人的关心,体验被关心的快乐。1.老爷爷关心小鸟,救了小鸟,小鸟心里觉得怎么样?(很快乐。)2.我们一天天长大,学到了很多本领,那么是哪些人在关心着我们呢?下 面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个展览。3.在抒情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观看展出的照片、挂图,并积极交流。4.集体讨论:是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别人这样关心我们,我 们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理解他人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冬冬摔倒了”(附后),提问:冬冬摔倒了,红红 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如果你看见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启发幼儿学 说关心、安慰的话。)2.观看反映灾区、贫困和落后地区小朋友生活的录像,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怎 样关心灾区、贫困地区小朋友? 3.平时你还会关心谁?关心别人的时候,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4.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人我们大家一起去关心、帮助。如果我们学会了互 相关心、互相帮助,就会感 到十分幸福、快乐。

(四)为幼儿颁发“爱心”奖章,肯定幼儿的互爱行为。1.“爱心”奖章悄悄告诉老师,它找到了许多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孩子。2.在轻快的音乐声中,为部分儿童颁发自制的精美奖章,鼓励所有幼儿积 极争取。评析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将幼儿带入一个充满关爱的童话世界。为了便于幼儿理解,教师采用分段讲述童话 的方法,并设置问题引导幼儿 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体验。活动教具的使用使静态的画面变得形象生动,富 有表情的讲述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参观展览这一形式,既能体现动静交替,又能让幼儿自由讲述,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丰富的照 片和挂图能 帮助幼儿回忆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交流的愿望。颁发 “爱心”奖章活动能强化幼儿的良好情感和行为,但爱心的培养、互爱情感的 激发不是通过一两次 活动就能形成的,它更需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 境进行随机教育。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期末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年龄对象是()A.3-5岁B.3-6岁 C.出生到入学前C.0-6岁

2.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不包括()

A.群体性B.领先性

C.长久性C.随机性

3.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正是成立于()

A.1937年B.1837年

C.1840年C.1826年

4.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幼儿的是()

A.福禄贝尔B.华生

C.蒙台梭利C.柏拉图

5.学前教育发展受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主要包括()

A.经济、政治、社区、文化、人口、家庭教育

B.经济、社区、家庭、文化、人口、学校教育

C.环境、政治、文化、人口、家庭教育

D.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社会基本群体

6.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现状的是()

A.人口基数大,年增加量多B.人口地域分布不均 C.农村人口比重小C.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7.对于传统教育的弊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

B.只重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应用,不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

C.只重视儿童怎么学习,不注重教师怎么叫

D.只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教师的作用

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赛尔B.华生

C.洛克D.皮亚杰

9、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的遗传素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发展结果

B.不同的遗传素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可能导致相同的发展结果

C.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遗传素质不会导致相同的发展结果

D.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遗传素质不可能导致相同的发展结果

10、下列不属于古代儿童观的是()

A.成人本为,儿童没有地位

B.男尊女卑,女童地位低

C.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

D.儿童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11、儿童在一岁时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A.2倍B.3倍

C.4倍数C.5倍

12、几岁时儿童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性质()

A.出生至一岁前B.一岁以后

C.三岁以后C.五岁以后

13、五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不包括()

A.爱学、好问B.形象思维开始发展

C.有意行为增多C.个性初步形成14、托儿所每班专用场地面积不应小于()m2 A.40B.50

C.60D.7015、1922年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规定小学校下,设立()

A.幼儿园B.幼稚园

C.托儿所D.蒙养园

16、为幼儿创设良好游戏条件不包括()

A.规定游戏的内容B.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C.创设儿童游戏场地C.配备游戏材料

17、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B.准备玩具,引发游戏

C.鼓励儿童提出游戏的主题D.教师不可以直接参与到游戏当中

18、家庭育儿守则不包括()

A.做好榜样B.绝对权威

C.尊重儿童D.善用鼓励

19、幼儿说谎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A.有意欺骗和无意起骗B.幻想与现实混同以及虚夸成绩

C.有意性的说谎行为和无意性的说谎行为D.否认错误和有意欺骗

20、“三优”是指()

A.优生、优教、优学B.优教、优学、优画 C.优画、优写、优说D.优生、优育、优教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儿童观 是指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

2.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创作返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3.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4.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内容。

答(1)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2)教师

(3)教具——活动材料

2.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答(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2)准备玩具,引发游戏。

(3)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4)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5)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6)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7)使儿童观愉快地结束游戏。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4分,共24分)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家庭教育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守则。

答:

①.做好榜样2分

②.恪守一直2分

③.提示在先2分

④.尊重儿童2分

⑤.善用鼓励2分

⑥.适当回避2分

(每条守则后略加解释,并且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实际实例,则再加2分。)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期末试题2015春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

(二)一、选择题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

2、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家庭

3、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 开放 专制 放任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 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

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

4、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5、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6、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7、属于学前儿童美感的表现特点的是()。A.理性

B.深刻性 C.行动性

D.思维性

8、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

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

9、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

A.目光直视

B.敢于批评

C.语调语速要适当

D.语气要一直不变

10、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向性

D.整体性

二、简答题

11、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2、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13、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14、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5、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待功能。

三、论述题

16、借鉴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

17、论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四、案例题

18、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某小朋友在做“炒菜”访谈,不知什么时候,她把娃娃的玩具搬到了走廊上。老师看见了,对她说:“娃娃的东西怎么能到处乱放呢?赶快把这些玩具搬回去。”她很不情愿地搬了出去。老师听到她在嘀咕着:“我都没游戏玩,我想到外面去玩。”就这样,这堂课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没有顺利进行。请你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19、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会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真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

(二)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CA

6—10 CCBCD

二、简答题

11、主动性原则;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原则;实践性原则。

12、(1)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2)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3)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4)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13、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变更、教育内容的加深、教学方法的改变。

14、学前教育总目标、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短期目标、活动目标。

15、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论述题

16、(1)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增进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了解、改革现有的教育机构,把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联系起来、为学前儿童规定同意的教育方案和要求、改革师资培训工作、提前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加强科学实验研究工作。(2)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建议。

17、(1)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

(2)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3)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4)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四、案例题

18、运用游戏条件的创设等原理进行分析。(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19、该案例说明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现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桥梁。学前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过程,而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积极、恰当地与学前儿童进行沟通,创造师生间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协调的氛围,将会极大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案例中的教师主要使用了目光沟通。目光沟通在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起着不同的作用。当个别教师对“调皮”或“犯错误”的儿童批评时,不要当着全班其他儿童的面,而应投以责备的目光以提醒正在犯错误的儿童;当孩子对某项活动或某种问题有兴趣时,教师应投以一种充满肯定、赞许的目光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有某种荣誉时,教师应投以鼓励的目光,以激励儿童再接再厉。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

下载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考核(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考核(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8秋季《教育督导》期末考核答案(精选5篇)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督导》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 教育督导 答:教育督导是指国家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的与目标,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由教育督导部......

    2016秋东师比较学前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优秀范文5篇)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学前教育学》姓名:于鹏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 2.仓桥物三:东......

    东北师范大学,2018秋季,《学前儿童游戏论》,期末考核,答案(合集五篇)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象征性游戏 答:又称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它是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完成以......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全文5篇)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 ( D )P14 A. 专门化B. 完备化 C. 丰富性 D. 理论性 2.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

    学前教育学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 2.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

    学前教育学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 2.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

    学前教育学期末总复习2012.6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2012年6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P5 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

    学前教育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 。 2.福禄培尔把儿童的教育场所称之为“Kinder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