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14:4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

第一篇: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

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

1、认识数字鸿沟与资源共享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即对信息、信息技术的拥有、应用程度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与贫富问题。

资源共享,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信息网络中的有关图书、情报、信息机构及特定用户或网络成员按照互利互惠、互补余缺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方式分享、利用文献资源的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满足任何读者或用户对出版物最广泛的需求。”

本文理解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是在消除或减小数字鸿沟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数字传输技术,实现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农村或全世界各国情报之间,以互查、互阅、互借以及编制联合目录、采购协调、咨询服务、联机检索等方式对文献资料、书目数据库、图书馆服务等相互或共同使用,以最少的服务达到最大的服务效果。

2、我国存在的数字鸿沟制约了图书馆资源的共享

我国作为信息革命中的数字贫困国之一,数字鸿沟现象比较突出。对于处在信息前沿的图书馆来说,存在着相比发达国家图书馆落后、中西部地区图书馆相比东部图书馆落后、农村(乡镇)图书馆相比城市图书馆落后这一局面,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步伐。

2.1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制约了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据Netsizer的统计,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15%,但仅拥有世界上因特网主机数的0.13%及因特网用户数的6.11%,其发展水平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时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成为世界网络革命的数字贫困国家。对于我国图书馆来说,无论从馆藏数量、软硬件环境、网络化进程、数据库建设等与发达国家的信息机构和图书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大多是图书馆内的一个计算机局域网,在规划实施

过程中很少考虑和其它计算机通信网连接的问题,由于缺乏全面的统筹规划,再加上技术力量不足、经费投入不够、基础业务工作薄弱等因素,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数字鸿沟,制约了图书馆与国外信息机构和图书馆资源的共享。

2.2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制约了国内图书馆资源的共享。

我国是一个因特网普及极不平衡的国家,东部是全国普及平均水平的1.97倍,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是0.45倍和0.32倍,这充分反应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数字鸿沟。中西部地区图书馆因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薄弱、先进的信息处理和传接技术得不到普及,网络化建设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另外,从另一个方面讲,中西部地区图书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面窄、学历偏低,缺少信息开发利用的高级人才和骨干力量,也严重地阻碍了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在中西部地区图书馆的利用,势必影响东部和中西部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2.3 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了我国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据统计,在我国,网络的普及城市为农村的近740倍,网络用户只有0.3%的用户是农民,广大农民完全处于数字鸿沟的另一端,成为网络革命中的数字贫困人口,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一,全国520个贫困县年平均不足300元,相比城市图书馆来说,受经费的影响更为严重。而这些图书馆很大一部分都保留了本地区或某一方面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源,这些资源受馆舍设施简陋、办馆经费得不到保障、藏书建设不规范、自动化水平几乎为零等条件的制约,尚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无法提供给广大读者使用和参考,同样,广大的乡镇图书室因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共享网络尚未成型,无法利用城市图书馆的资源,资源共享对于这些地区图书馆只是一句空话。

3、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3.1构建国际区域性横向协作模式,努力实现与国外信息机构与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国际区域性横向协作模式是指跨洲、少数几个洲或一个洲内多个国家的信息机构或图书

馆联合参加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OCLC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网络系统,是应用高

新技术实现图书馆的馆际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全球性网络,它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书目资

源中心、世界最大的馆际互借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组织,向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的2.7 万多个图书馆提供第一检索服务、第一检索电子期刊馆藏联机、SiteSearch软件与联机合作

编目和资源共享服务等,只要有个与OCLC联网的界面,使用者从任何地方都可以储存信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努力促成早日加入这一网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3.2 构建专业系统纵向协作模式,实现同一系统、行业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种以同一系统、同一行业中各图书情报机构之间因为其馆藏结构和服务类型具有相似或类同的特点、专业对口或基本相通,其服务性质、目标、读者对象和需求相类似,相互提供的情报信息实用性较强,馆藏资源可以互补,而形成一定的优势。但是采用这种模式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网络检索系统以及要具备交通方便的条件,并要有龙头图书馆在里面起强有力的协调作用。“全国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系统”便是这一模式

3.3 构建地区横向协作模式,实现城市或区域内各类型图书情报机构资源共享。所谓横向联系,指同一地区跨系统各馆之间协调合作的共享网络。它由一个或两个图书馆牵头,并签订共建共享详细协议,在平等、互惠互利的情况下,同一城市或区域内各类型图书情报机构之间从文献资源协作配置、传统文献载体和网上信息合理布局、馆际互借、网上资源共享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同服务于本地区的广大用户。它打破隶属行业分割的局限,实现了各类型图书馆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联合,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订购、重复收藏,符合效益和效果相结合原则。国内较有影响的“上海地区文献资源网”便是采用这一模式。

3.4 构建纵横结合型模式协作模式,实现全国范围内图书馆资源共享。

这是在前两种协作网的基础上把相对独立的协作网络组织进一步联合起来,实现更大范围甚至全国范围的全面性协作,是在新形势下图书情报机构实现面向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实现图书情报机构文献资源共享的较为完美的模式。它以国家级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中心馆为网络主干,辅以各馆密切配合的协作网络形式,逐步实现系统内、地区内跨系统及地区间资源共享,初步实现全国性资源共享,再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同国外信息资源的共享。这种模式必须建立国家级文献资源协调网络,指导协调各级各系统的图书馆网络建设,并且需要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及强有力的指导程序,配备一定的现代化设备,并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将彼此独立分散的各类型图书馆集合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消除数字鸿沟,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对策和措施

4.1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努力缩小与发

达国家间的数字鸿沟。

只有站在技术的高度,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良好机遇,努力加强国内外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协作、协调与资源共享,依托我国已经构建好的中国计算机公用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STNet)、中国金桥网(ChinaGBN)将不同国家、地区图书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跨地区、国家的网络,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的文本、图像及声像资源。在积极发展本国中文资源体系的同时,在比较的基础上善于有选择地开拓国外信息资源,弥补我国信息和服务的不足。

4.2 在中西部广大地区和各乡镇农村图书馆(室)迅速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加强与东部图

书馆和城市图书馆的合作。

2002年10月,“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正式启动,其目标概况起来是为西部地区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在西部地区逐步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10年内,使“数字鸿沟”扩大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西部各图书情报机构应树立起资源共建共享的全局观念,建立文献情报协调中心,通过联机编目、馆际互借、网上检索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完善信息服务基础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合理配置西部文献信息资源,避免文献资源建设中各行其是、各自为政而导致的重复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络在农村地区的社区普及接入,同时设立普遍服务基金。建立以地市级公共馆为中心(各县级馆为分中心),各乡镇馆为节点,各村服务点为网点,各类型用户为网员的农村信息服务网,上连省级公共馆,进入“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金图工程),以便与国家信息主干网联网,最后实现与因特网的联网。

4.3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加快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加快对信息网络核心技术的研

发力度。

数字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是跨部门、跨地区的庞大战略工程,单凭某一单位、某一部门、某一行业,都是不够的,必须由国家统筹安排,全国各部门通力合作。数字图书馆则是填平数字鸿沟,弘扬中华文化的最有力武器。数字图书馆突破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空限制,破除了阻碍资源共享实现的壁垒,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经济而快速地找到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和知识,为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提供了保障。我国目前已经在积极筹划建设国家数据中心,同时也在积极同周边国家进行沟通,共同开发建设区域性的数字资源中心。理性地消除数字鸿沟,同时要加强对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开发,尤其是设计到图书馆网络化进程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开发。

4.4 积极开展数字资源开发的国际协作。

要努力开展与国外数字资源开发技术方面的协作,目前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具有绝对的优势,要通过协作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建设数字资源方面的协作,建设全球性或区域性的数字资源中心,联合发达国家的资金力量以支持发展中国家;数字资源管理方面的协作,努力进行数字资源的开发处理、传播及信息安全问题、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探讨。

第二篇: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免费开通试用的通知

经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免费开通试用,现将该平台的有关特点和免费试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该共享平台的特点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是将湖南省区域内各学校图书馆的中外文各种文献整合于同一平台上,统一检索。该平台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整合中外文数据库——将湖南省内各图书馆自有中外文数据库与Medalink区域图书馆数据进行对接,整合后实现馆内文献资源的最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中Medalink收录120多个常用的外文数据库,提供多种获取外文数据库全文的途径:如阅读本馆所购买全文资源;快捷的EMAIL方式获取湖南省区域内各图书馆传递的文献资料。

2.整合中外文纸质图书——图书馆自有中外文纸质图书,读者使用自动化系统只能检索到图书的元数据信息,不能看到具体内容,无法判断图书是否是其所需。整合后,读者检索时可直接试读图书的原文,通过试读判断、选择所需图书。

3.统一检索——将本校图书馆常用的各种电子资源,整合于同一平台上,统一检索,避免多个站点逐一登陆、逐一检索的弊端,读者可在湖南省文献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上查询所有信息,并直接点击下载本校已订购的电子资源;对我校图书馆没有收藏的资源,可通过此平台快捷的进行EMAIL文献传递获取。

二、免费试用的说明

1.免费试用期限:按湖南省高校图工委的有关规定,该平台今年4月份为无条件全开放免费试用,可自主下载或自由申请文献传递;5-6月份为有条件免费试用,即需本校图书馆审核同意后,方能自主下载或申请文献传递;7月份之后初定为有偿服务。

2.我校师生试用方式:进入“图书馆主页——共建共享栏目——湖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项目——湖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常用资源栏目——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即可试用。

目前,湖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为全省高校师生提供该平台的免费试用服务,欢迎我校师生踊跃试用,特别是需要我校图书馆未订购的中外文数据库和未购置的中外文纸质图书的文献资源的师生,望在免费试用期内抓紧试用和免费下载,我校图书馆竭诚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具体联系部门: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云塘图书馆大楼B-304),电话:85258711。

图 书 馆

二O一O年四月六日

第三篇: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思考

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思考

云南大学2008级情报学研究生

1200800558

陈春艳

摘要:本文指出了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综合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现资源共享的全新模式。

关键词:个人数字图书馆 资源共享 模式

陈光祚教授在《“e”时代的私人藏书楼——个人数字图书馆》一文中是这样定义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所谓个人数字图书馆,就是指个人为了读书治学,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采用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存储,使之成为有组织的信息集合。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一种类型,是最贴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数字图书馆。实际上,个人数字图书馆就是

①e时代的私人藏书楼。”然而,随着环境、理念的转变与及计算机、网络、存贮等技术的进步,个人数字图书馆中存储的信息资源猛增,信息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有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文档等等多媒体信息,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开发、利用与共享个人数字图书馆中丰富的资源。

首先,本文指出了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综合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现资源共享的全新模式。

一、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基本上都是构建在个人计算机上的,具有很大的分散性,是一个个信息的孤岛。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由个人建设并由个人管理、维护和使用,要实现资源的共享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现有模式存在缺陷

目前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基于C/S或B/S模式的,而这种模式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易受服务器硬件、软件、网络状况等因素影响;信息共享成本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用户个人隐私得不到有效保护。这些缺陷都使资源共享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还未实现互操作性

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与公共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使用软件多样,系统平台各

②异,数据格式各异,给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造成了障碍。这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政策的调整,制定元数据的描述标准,运用XML、RDF等技术,实现对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信息检索、共享等的互操作。

3、不是每个人都精通信息技术

现在很多人都采用一些软件来管理个人电脑中的资料,如:网海拾贝、NoteExpress、超级文档管理器、电子图书馆等等,这些软件的功能不一,实现的也仅仅是个人信息的管理,要真正地实现资源共享,需要具备数据库维护、信息安全等专业知识,并不是每个人都精通这些技术,所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资源共享的实现。

4、个人心理因素

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立者能否将自己的资源放在网上跟别人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道德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再说,一般人都不是从事信息服务的专业人员,不可能随时随地将自己个人资源无偿地提供给所有人使用。

5、知识产权问题

个人数字图书馆所收藏的资源大部分是从网上下载或利用一些网络采集软件抓取的信息,只有很少部分是自创作品,这些资源在仅限于创建者及其家庭成员或朋友使用时不受版权保护的拘束,一旦要把资源放到一个平台上去共享的话就涉及到了信息的版权问题。

对于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参考肖雪在《论个人数字图书馆》一文中的见解:肖雪认为,个人数字图书馆中个人自创的作品,以及通过翻译、改写、汇编等方式形成的新作品,创作者享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另外,对于使用他人作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肖雪从文献数字化的版权问题,网络信息下载、链接的版权问题,数据库的版权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肖雪的这些都是在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所需要借鉴的。

二、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模型

高校、科学研究院、省(市)级图书馆等机构是学术界的先行者,集中了较丰富的数字资源,这些机构内的科研人员所建立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假如政府进行政策调整并给予充足的财政支持,并打算先在一所高校内试点的话,可以以这样的思想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平台,将各个个人图书馆中的资源整合在平台之中,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口径来访问所有资源,并且采用交互式的应答模式来实现用户与平台管理者之间、平台管理者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立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这里,平台起到了调剂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立者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的作用,使得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立者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这种模式中,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立者与用户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有时,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立者也可以是资源的使用者,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立者可以在进行个人资源建设的同时就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实现知识的不断增值。平台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下图来展现:

图 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模型

上图所示模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紧密相连的步骤来建立:

1、组建管理团队

组建一支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兼备的管理团队,配备较充足的资金,以用于配置硬件设备、支付版权、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系统运作所需等费用。

2、规范管理

这一步要做的工作有:①制定工作细则并明确人员的分工;②确定要收集的资源范围并在统一的标准下收集资源;③制定各类原创资源的付费标准;④制定统一的元数据标准。

3、整合资源

在征得各个个人数字图书馆创立者同意的情况下来收集资源,对于其原创资源支付一定的费用,对收集到的资源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进行描述并按照所属类型进行分类,初步建成文档库、图片库、音/视频库等资源库。

4、建立统一的平台

将已经建成的所有的资源库放在一个页面上呈现给用户,用户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平台上提供了哪些资源,有没有自己需要的。

平台通过自动应答和定期应答的模式向用户提供交互式的服务。如果平台上恰好有用户需要的资源,那么就采用自动应答的模式将资源提供给用户;如果平台上没有用户想要的资源,那么,平台将用户的需求信息反馈给资源的提供者(也就是各个个人图书馆的创立者),看是否能生产出用户所需要的资源并在一定的期限内给予用户明确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陈光祚.营造“e”时代的私人藏书楼——个人数字图书馆[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4):3,72.[2]张银犬,朱庆华.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与情报2008,(3):20.[3]肖雪.论个人数字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4,(2):18,19.

第四篇:关于数字鸿沟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数字鸿沟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一个畸形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问题。数字鸿沟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和人群之间。数字鸿沟的危害波及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安全与社会稳定。数字鸿沟的治理应从国际电信合作、电信普遍服务、调动IT企业的积极性、发展信息化教育以及中华文化网络化等方面着手。【摘要题】专题探讨【关键„„ 关于“数字鸿沟”这个概念的来历,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Markle基金会的名誉总裁LloydMorrisett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意指信息富有地区和信息贫穷地区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另一种说法认为“数字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意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含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笔者认为:所谓数字鸿沟,亦称信息鸿沟,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人群之间,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应用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状态。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

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世界性问题,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可以看到数字鸿沟的缩影,现择其要者而论述。

1.1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各国在电信服务的覆盖率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程度两方面的差距。

据统计[1],法国的主机数量接近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主机数量;而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所拥有的主机数量比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所拥有数量的总和还多;纽约的主机数量超过了全非洲主机数量的总和。另据不完全统计[2],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国家电话普及率还低于1%,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从未打过电话,占全球人口15%的23个国家拥有全球电话量的62%。有资料显示,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个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全球互联网管理中所有的重大决定仍由美国主导做出[3]。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4],全球收入最高国家中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其因特网用户总数占世界因特网用户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5人口则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其因特网用户总数只占全球因特网用户总数的0.2%。一项统计表明[5],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中的21.15%,但只拥有世界因特网主机数的0.13%、因特网用户数的6.11%;中国万人口因特网主机数仅为1.3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6.9台;万人口因特网用户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美国的4%。

据测算,世界各国的信息能力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其中美国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为71.76分,居第一位;日本得分为69.97分,居第二位;澳大利亚得分为65.59分,居第三位。处在信息能力发展第二层次的国家为加拿大、新加坡、荷兰、英国、德国、新西兰、法国,得分在50~60分之间。以东欧为主的一些国家处于第三层次,得分在20~50分之间。以拉丁美洲为主的一些国家处于第四层次,得分在10~20分之间。信息能力较低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分在10分以下。

1.2 国内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我国国内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测算结果表明,各省、市、区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按1998年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得分,全国各省、市、区可分为如下五种类型:

(1)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包括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得分在70分以上,其中北京总指数为89.87,比上海高25.1%。

(2)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包括天津、福建、广东、吉林、陕西和辽宁等六省、市,得分在35~50分之间,平均得分为39.61。

(3)信息化水平中等的地区:包括浙江、江苏、海南、重庆、山西、黑龙江、宁夏、湖北和江西等9省、区、市,得分在全国平均得分以上至35分之间,平均得分为29.48。

(4)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包括湖南、内蒙、新疆、山东、河南、青海、四川、河北、安徽和广西等10省、区,得分在19分以上至全国平均得分之间,平均得分为21.54。

(5)信息化水平低的地区:包括甘肃、贵州、云南和西藏等4省、区,得分在19分以下,平均得分为16.20。

1.3 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较明显。目前,农村通信消费明显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01年3月,全国共有固定电话用户1.5亿户,其中农村用户仅有5660万户,占36.6%,这与农民占全国人口2/3形成巨大反差[6]。近年来,我国网络用户持续增长,但其普及和应用主要在城市,网络用户中只有0.3%是农民,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大于东部。信息产业部提供的资料显示[7]:到2001年6月底,西部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仅为1%;全国约20%不通电话的行政村,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

1.4 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

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据统计[8],大企业平均每年用于IT上的开支在1990年还只占企业总开支的10%左右,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已经接近50%。与此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在IT方面的开支相对“吝啬”,平均还不到其经营收入的15%。即使在英、美、法、澳等发达国家,也只有半数的中小企业在使用电子邮件和上网,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在我国的830万家中小企业中,也只有47%左右的企业把业务联入了互联网,其中只有11.1%的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就这样产生了,并且有逐步加剧的趋势。

1.5 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体现在不同收入、不同学历及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

(1)从收入来看。英国教育部的一次调查显示[9],高收入的人群中有68%的人经常使用计算机,而低收入的人群中只有23%。另据中华英才网历时半年(2000年9月~2001年3月)的网上薪资调查,受调查的2.1万余名网民的平均年薪达到34713元,是全国城镇人均收入8392元的4.14倍;以调查收入排名首位的深圳市为例,网民年均收入为50336元,而该市市民的年均收入为21577元,只有网民的42.87%。

(2)从学历来看。由CNNIC1998.7、1999.7、2000.1、2000.7、2001.1、2001.7、2002.1与2002.7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高中(中专)以下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6.9%、2%、3.0%、2.5%、6.4%、8.7%、10.2%、11.5%,高中(中专)以上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93.1%、98%、97%、97.5%、93.6%、91.3%、89.8%、88.5%,而大学本科以上的网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58.9%、59%、52%、51.8%、41.1%、35.8%、32.9%、31.7%。

(3)从年龄来看。CNNIC1997.10、1998.7、1999.1、1999.7、2000.1、2000.7、2001.1、2001.7、2002.1与2002.7相继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35岁及其以下的用户分别占网民总数的84.1%、91.1%、89.8%、88.9%、88.2%、87.63%、83.8%、79.8%、79.9%、70.4%。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

(1)挤压信息疆域。信息疆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所达到的无形空间。一个国家的信息疆域由科技、政治、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边疆组成,它关系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兴衰。在信息技术或网络技术上领先一步的国家,往往依托网络,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信息疆域扩展到许多国家,从而对别国的信息主权造成威胁。

(2)妨碍经济发展。只要存在数字鸿沟,不管身在其富的一边还是其穷的一边,都存在同等程度的“经济危机”。如果少数国家、地区、企业或人群集中在富沟一边,而大多数国家、地区、企业或人群在穷沟中挣扎,就会由于前者因垄断供给而垄断了需求,导致穷沟中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构成对供给的破坏。此外,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日渐增强,如果信息强国有组织、有目的地运用先进的网络犯罪手段进行经济干扰和破坏,就足以使信息弱国的经济崩溃。

(3)挑战民族文化。文化是社会的黏合剂,是维持社会的基础。一定时代和一定民族的人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之中。这是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谋求霸权的国家利用其信息控制优势,贬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并通过网络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递其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久而久之,将会使受众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进而依赖异邦文化,最终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4)影响社会稳定。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将把社会中的人群划分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实际上也就是将社会群体区分为经济富有者和经济贫穷者,而且这种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这必然影响社会公平,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数字鸿沟的治理对策

3.1 加强国际电信合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行互利互惠的电信合作,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必由之路。

首先,广大发展中国家应立足于自身的努力,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应将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电信基础设施和实现社会信息化作为自己的义务,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金、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网络接入费用,以实际行动缩小数字鸿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致力于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进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中国已拥有一个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化的国家电信网。中国电信业已由20年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

其次,充分发挥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的主导作用。多年来,国际电信联盟为消除或缩小国与国之间的数字鸿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历届世界电信日的主题即是明证。自1992年ITU电信发展部门ITU-D成立、世界电信发展的南北差异问题提上ITU的议事日程后,四年一次的世界电信发展大会(WTDC)就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电信领域对话的舞台。今后,ITU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在技术合作、业务交流、人才培训及信息咨询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3.2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政策,促进西部地区和农村通信的发展

“电信普遍服务”一词,最初源于美国AT&T在1908年一条事业广告的“一个政策、一个系统、普遍服务。”一般来说,电信普遍服务的含义有三点:无论住在任何地方都可得到电信服务(Availability);任何人都可得到负担得起的电信服务(Affordability);信息资源的普遍接入(Accessibility)。我国西部地广人稀,通信建设成本巨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国家重点支持了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但基本没有通信建设项目;加上曾经促进通信发展的初装费、入网费、附加费等政策的取消,西部通信的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因此,国家应该通过直接投资或安排国债,对西部通信建设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国家应在资费制定、融资、税收等方面给西部通信业以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让通信这列大开发的火车头,继续冲在西部大开发的前列。从立法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44条虽对电信普遍服务作了规定,但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尚需制定一系列细化的配套政策或法规,使其落到实处。

3.3 调动IT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在跨越数字鸿沟的历史进程中,IT企业可谓责任重大。可喜的是,在“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1年中国高层年会”上,许多IT企业都表达了消除数字鸿沟的宏愿。联想电脑公司的乔健女士说:“联想愿意和所有的有识之士,和所有中国的企业共同来致力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共同跨越数字时代的鸿沟。”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丁健说:“数字鸿沟对于我们来说,真正要做的是发现沟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要努力发现我们的客户在信息化过程中的沟,并帮助他们更快地将沟填平。”天极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最高行政总裁袁超说:“天极的宗旨是普及推广IT知识。”中国资讯行有限公司总裁王稼夫说:“中国资讯行要创造一个人性化的信息界面,以便于今后让需要信息的人能够很轻松地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这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更可喜的是,有些IT企业已将填平数字鸿沟的良好愿望付诸实际行动。譬如,2001年9月20日,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在京发布了“长城希望e站”计划,该计划是长城集团在全国范围内(主要以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为主)捐建的一种以PC单点资讯平台为主要形式的简易微型站点。它主要由长城电脑、长城打印机和电话线等设备组成,并配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建成后,会通过网络互联,形成一个与古代长城类似的新“数字长城”。

其实,从长远考虑,IT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最终也会使自身受益。因为只有帮助大多数国家、地区、群体成为网络经济和社会的正式参与者,才能拓宽公司现有的市场规模。诚如北京互联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红冰在“数字经济与数字生态2001年中国高层年会”上所言:“数字鸿沟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弥合这种差距的过程,又恰恰给IT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也曾断言:“所有参与因特网革命的公司都有机会去消除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数字鸿沟,同时它们也会最终享受到消除数字鸿沟后所带来的市场机遇。”[10]

3.4 大力发展信息化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信息化教育在消除数字鸿沟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11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文莱对APEC商业顾问委员会的商界领袖发表演讲时指出:“如果不发展远程教育,向乡村居民捐赠软件和廉价电脑,并教育人们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我们就无法跨越数字鸿沟。”他同时指出:“不应该仅仅只关注电子商务,还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使学校具备上网能力并拥有合适的教育软件上;学校应具备国际通信能力,我认为这非常重要。”惠普中国区副总裁舒奇认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提供最基本的发展条件比单纯提供技术或者资金补助更有效,因为金钱上的补助可能是最容易的,但效果却是表面、短期和有限的。真正的改革是要使每一个人获得长期发展机会,在这方面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教育。”

第五篇:图书馆资源共享合同

山亭图书馆、山亭育才中学公共文化服务系列

活动合作协议

为保障“资源共享、书香山亭"图书馆活动顺利开展,确保山亭区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书香山亭、书香校园的共建,实现文化资源的共知、共享,完善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为明确双方单位的责任、权力与义务,经双方协商,特订协议如下: 第一条 合作关系

双方本着非营利性公益目的互为合作关系,工作中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本着为学生的发展乃至我区群众文化意识的提升态度,坚定信心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双方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相互指导,为建立我区新型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体系探索新途径。第二条 合作宗旨与目标

1、合作宗旨

通过双方合作活动提高我区在校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的良好效果。

2、合作目标

本项目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实现“书香山亭、书香校园”的共建,实现文化资源的共知、共享。本项目活动构建共有四个方面:一是活动的创新性,在敢于探索的基础之上提出可行性实施计划方案。二是活动的多样性,同一时间,多馆开放,多个活动同步开展。三是活动的持续性,长期有效的深入开展,并非一次性片面活动。四是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和教师作为精神文化受益的主题,可以提升书香城市的真正内涵。山亭育才中学作为首批合作单位,共同探究活动模式,树立典范,为今后活动推广沉淀经验积累。第三条 组织领导与运行机制

1、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领导小组

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领导小组由区图书馆主要领导和育才中学主要负责人组成,山亭区图书馆馆长、山亭育才中学董事长任

组长,图书馆下属科室负责人、学校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双方单位办公室主任负责工作牵头实施。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并签署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合作协议,建立沟通机制,负责组织、协调、推动活动项目的开展工作,并对重要合作事项进行决策、批准。

2、山亭区图书馆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实施小组

下设三个工作小组,由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山亭育才中学各科室工作人员组成,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1)场馆设备工作小组:负责提供活动所需的场馆设施、设备的指导使用、活动开展的指导。(物的组织管理)

(2)人员组织工作小组:负责育才学校学生的活动组织,活动开展的具体工作。(人的组织管理)

(3)宣传工作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宣传工作。第四条

活动开展的原则和内容

1、活动开展原则

本着“合作共享、共同发展、以人为本、育人化人”的基本原则,在构建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框架下,紧扣共建、共享的中心思想,不断提高在校学生乃至全区群众的综合文化内涵。

2、活动内容

开办学生自助式图书馆,开展阅读体验活动、“走进国学”系列讲座和国学文化体验活动,活动的交流、总结。第五条 双方权利与义务

1、双方的权利

(1)双方对本活动均有提出指导意见及疑义的权利(2)学校方可享用图书馆方的场馆空间、书籍、设备等。

(3)学校方可享受图书馆方不定期的国学、社科等方面教师业务培训。(4)图书馆方可以使用校方团委青年志愿者进行书籍整理、修复等社会实践活动。

2、双方义务

(1)无特殊情况不得单方面终止活动的连续开展。(2)图书馆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服务。

(3)到馆学生及教师要严格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要求。(4)双方有义务做好本项目活动的宣传工作,加强地区影响力。(5)双方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实行协作化、长期化,办精品活动。(6)相互支持双方工作的开展,必要时提供相应的物资保障。

第六条 各活动流程及管理办法详见开展计划策划书。

第七条 若有未尽事宜,双方本着团结协作的精神协商解决,必要时对本协议进行修改或补充,所签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山亭区图书馆(签章)山亭育才中学(签章)

(签字):(签字):

2014年 月 日

山亭图书馆、山亭育才中学

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活动项目合作框架构建协议

二零一四年

下载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消除数字鸿沟,构建图书馆资源共享新模式(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合集5篇)

    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

    利用图书馆资源,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

    利用图书馆资源,构建语文教学新模式 连云港市赣榆县罗阳小学 仲启强 【内容摘要】 我们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培......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学术城 http://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 学术批评 http://www.xiexiebang.com/newcc/index.php 二十一世纪 http://ww......

    数字图书馆

    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张林龙 [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 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和出路, 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图书馆......

    正视“数字鸿沟” 抓住白板应用

    互动课堂论文集征文 正视“数字鸿沟”抓住白板应用 -探讨民办教育集团区域推进新技术新媒体与教学的融合 惠锦兴 (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上海新纪元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信息部 ,上海......

    构建教学新模式

    读张卓玉《构建教学新模式》有感 高三生物组 林海燕 题记--------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理念都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哲学上说: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永远在......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讨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主要知识产权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在其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对......

    贵州数字图书馆

    创建于1937年7月的贵州省图书馆是全省最大的公共图书馆。1997年,在北京路原址上开始进行改扩建,新馆工程被列为当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2004年12月18日,新馆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