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九年级数学弦切角及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doc大全
初三数学弦切角及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知识精讲
一.本周教学内容:
弦切角及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二.重点、难点: 1.弦切角的概念:
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
注意:弦切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顶点在圆上(切点),(2)一边和圆相切,(3)一边和圆相交(弦),三者缺一不可。2.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3.弦切角定理的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弦切角是和圆有关的角之一,其他几种有圆心角、圆周角、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这四种角之间的关系及转换是与圆有关的论证及计算的基础。4.相交弦定理:
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5.相交弦定理的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6.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7.切割线定理的推论(或称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本节是本章中综合性最强的部分,是本章及初中平面几何中难点之一。其中,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割线定理在证明等积式、比例式和线段长度的计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三个定理实际是一个整体,可以看做相交弦交点从圆内移到圆外,由割线旋转到切线时的结果。应用定理和推论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思想的运用。由于定理和推论的结论都是两条线段乘积的形式,所以一元二次方程更显威力。
例1.如图,经过⊙O上的点T的切线和弦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
求证:∠ATC=∠TBC
证明一:∵TC为⊙O切线,∴∠BTC=∠A ∵∠TBC=∠A+∠ATB ∴∠TBC=∠BTC+∠ATB
即∠ATC=∠TBC 证明二:∵∠ETA=∠TBA 又∵∠ATC=180°-∠ETA ∠TBC=180°-∠TBA ∴∠ATC=∠TBC 证明三:
∵TC为⊙O切线
∴∠ATC=∠D ∵圆内接四边形ABTD ∴∠TBC=∠D ∴∠ATC=∠TBC
例2.已知:如图,AB是⊙O的弦,P是AB上的一点,AB=10cm,PA=4cm,OP=5cm,求⊙O的半径。
解析:由P为AB上的一点,且由已知PA、PB,故联想到相交弦定理,所以需把OP向两方延长,分别与圆相交,再利用相交弦定理解之。
解:向两方延长OP,分别交⊙O于C、D 由相交弦定理有:BP·AP=CP·DP 又∵CP=CO+OP,DP=OD-OP,CO=DO
答:⊙O半径为7cm。
此题还可以利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求解,过O点作OD⊥AB于D,连结OB,则DP=1,BD=5,与上面方法比较繁一些。,例3.如图,△ABC内接于⊙O,PA切⊙O于A,过BC的中点D作割线PGF交AB于E,且AC//PF。
(1)求证:AE2=PE·DE;
(2)若AE=4,PE=5,EF=8,求PA的长。
(1)证明:∵PA是⊙O切线,∴∠PAB=∠C ∵PF//AC,∴∠C=∠PDB,∴∠PAB=∠PDB
(2)解:根据相交弦定理:AE·BE=GE·EF
∵PA是⊙O的切线
例4.AB是半圆O的直径,C是AB延长线上一点,CD切半圆于D,连结AD,若AD=15,求BC的长。
分析:由于,因此要把∠C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使用,连结OD,可以利用切线性质得到Rt△ODC,于是切线长CD,半径OD及OC的比值就可求出了。连结DB,利用切割线的比求出AD、DB的比值,又可用Rt△ADB,求出AB的长度。
解:连结OD、DB ∵CD是⊙O切线,∴OD⊥CD
∵AB是⊙O直径
注意:将Rt△ADB中,DB、AD两边的比转化为切线、割线的比,例5.如图,P是⊙O直径CB延长线上的点,PA切⊙O于A,PA=15,PB=5,弦AD交CB于点M。
(1)若MA2=MB·MP,试判断CD与AP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求弦AC的长。
(3)当点D在⊙O上运动时,可以得到△ACD的最大面积,请计算这个最大面积。
(1)CD//AP
证明:连结AB
(2)解:∵PA是⊙O的切线,PBC是⊙O的割线
(3)由(2)可知,在△ACD中,AC是定值
∴点D到AC的距离最大时,△ACD的面积最大
此时△ACD的面积最大
此题用了圆中的不少知识、概念,综合性较强。
例6.已知:如图,AB是⊙O直径,C为半圆的三等分点,PB、PC分别切⊙O于C,且AB=14,PA交⊙O于点D,DE//PB交AB于点F,交⊙O于点E。
(1)求AD的长;
(2)求tan∠AED。
解:(1)连结BC、AC ∵AB是直径,∴∠ACB=90°
(2)∵DE∥PB,AB⊥BP ∴DE⊥AB于F ∵AB是⊙O直径
例7.已知:如图,AB为⊙O直径,BC为⊙O切线,B为切点,AC交⊙
O
于
D,解:连结OD ∵AB为⊙O的直径,BC为⊙O的切线
设BC=5k,BD=4k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O的两条弦AB、CD相交于点E,AC和DB的延长线交于点P,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A.PC·CA=PB·BD B.CE·AE=BE·DE C.CE·CD=BE·BA D.PB·PD=PC·PA 2.如图2所示,AB切⊙O于B点,BE是⊙O的直径,切线AD与BE延长线交于C点,若,则()
A.C.B.D.3.PT切⊙O于T,PB为经过圆心的割线交⊙O于A点(PB>PA),若,则
等于()
A.B.C.D.4.如图3,AB为⊙O的弦,且AB⊥OP于D,PA为圆O的切线,A为切点,则PA等于()
A.B.C.D.5.如图4所示,AB是半圆的直径,C是半圆上一点,CD⊥AB于D,CD=1,E是()
(1),(2)∠E与∠F互补,(3)DE·DF是变量,上任意一点,且∠EDC=∠FDC,以下结论正确的是(4)DE·DF=1,(5)∠F=∠ECD
A.(1)(2)(3)B.(3)(5)B.(2)(4)
D.(4)(5)
二.填空题。
1.在直径为2的圆外有一点P到圆的最近点的距离为3,则从P点所引圆的切线长是___________。
2.如图5所示,AD切⊙O于D点,ABC为割线,AD=24,AB=18,则⊙O半径为____________。
3.已知在中,D是AC上一点,以CD为直径作⊙
___________。O切AB边于E点,AE=2,AD=1,则 4.PA切圆于A点,PBC是过圆心的割线,交圆于B、C两点,三.解答题及证明题。
1.如图6所示,已知AD是⊙O的切线,D是切点,ABC是⊙O的割线,DE⊥AO于E。
求证:∠AEB=∠ACO,则圆的半径等于__________cm。
2.如图7所示,⊙O是的外接圆,∠ACB的平分线CE交AB于D,交⊙O于E,⊙O的切线EF交CB的延长线于F。
求证:
3.已知:如图8所示,AB为半圆的直径,C、D为半圆弧上的两点,若,DC与BA的延长线交于P,若AP:CP=3:4,求AP的长。
4.如图9所示,AB切⊙O于A,AC经过圆心O交圆于点D,BC交圆于点M、N,且使MB=MN=NC,若AB=2,求⊙O的半径。
5.如图10所示,⊙O的两弦AB和CD交于P,过P作PM//AD交CB的延长线于M,过M作⊙O的切线ME。求证:MP=ME
6.如图11所示,已知⊙O中弦AB//CD,BG切⊙O于B,交CD延长线于点G,P是
上一点,PA、PB分别交CD于E、F两点。
求证:EF·FG=FD·FC
7.如图12所示,AB是⊙O的直径,M是AB上一点,MP⊥AB交⊙O于N,PD是⊙O的割线交⊙O于C、D。
求证:PC·PD+MA·MB=PM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A 4.B 5.D 二.填空题。1.2.25 3.6
4.7 三.解答题及证明题。
1.提示:连结OD,则OD⊥AD
又DE⊥AO于E,则 又AD切⊙O于E,即,而
2.提示:连结EB
∵CE平分∠ACB,又∵EF切⊙O于E
3.提示:连OD、AC,设
又∵AO=DO,∴∠BAD=∠ADO
又PA·PB=PC·PD,设PA=x,则
4.提示:∵AB为⊙O的切线,∴,则
∵BA为⊙O切线,AD为⊙O直径
∴BA⊥AD,在 又
中,得:
5.由切割线定理得:,即 6.提示:先证 再由相交弦定理可得:,这只需证,得:,欲证MP=ME,只需证
。,从而得证。
7.提示:延长PM交⊙O于K,则KM=MN
第二篇:九年级数学上册18.1比例线段教案
18.1比例线段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
2、掌握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3、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它的初步应用,培养学生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比例线段及其性质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比例变形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你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多高吗?
据史料记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游历古埃及时,只用一根木棍和尺子就测量、计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法老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你明白泰勒斯测算金字塔高度的道理吗?从而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实践
图18-1是两幅大小不同的北京市地图,在大地图上有A,B,C三个地点,在小地图中相对应的三个地点分别记作A’,B’,C’。
(1)请你用刻度尺量出图中的A与B、A’与B’之间的距离,B与C、B’ 与C’之间的距离,并把它们填在下面的横线处:
AB= cm,A’B’= cm; BC= cm,B’C’= cm.(2)算一算,的值,你能发现它们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图18-1中的线段AB,A’B’,BC,B’C’就是成比例线段。
2、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请同学们想一想,由a:b=c:d能否得到ad=bc?为什么?
因为两条线段的比是它们的长度的比,实质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关于成比例的数具有比例的基本性质。所以成比例的四条线段也具有比例的基本性质。21cnjy.com 反过来,若ad=bc,那么能否得到a:b=c:d呢? 小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如果ad=bc,且bd≠0,那么(2)由a:b=b:c可得b= ac 由b= ac可得a: b=b:c(3)由此可以看出: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实现比例式与等积式的互化。
(三)重难点精讲
例
1、线段m=1cm,n=2cm,p=3cm,q=6cm.请判断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吗?并说明理由。解:线段m,n,p,q成比例。理由如下: ∵,∴.∴线段m,n,p,q成比例.定义告诉我们判定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的方法:(其中的一个比例式)练一练:
1、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22aca、b、c、d四条线段成比例;[ bd(1)a=4,b=6,c=5,d=10;(2)a=2,b=,d=
2、已知教室黑板的长 a = 3.2 m,宽 b = 120 cm,求 a:b.3、定义告诉我们若已知四条线段成比例,则一定有比例式,a、b、c、d四条线段成比例ac(唯一的一个比例式)bd例
2、已知:如图,△ABC中,D, 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由此还可 以得出哪些比例式?并对其中一个比例式简述成立的理由.解:还可以得到 其中成立的理由如下: ∵ ∴ 即 练一练:
(1)、已知:如图,AD = 15,AB = 40,AC = 28,求 AE.(2)、若 a :b :c = 2 : 3 :7 ,又 a + b + c = 36,则 a =,b =,c=.(3)在Rt△ABC中,∠C=90°,CD是AB边的中线,求CD :AB.(4)已知:△ABC和△A’B’C’中, 且,△A’B’C’的周长为50cm.求:△ABC的周长.(四)归纳小结
比例线段的概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如果ad=bc,且bd≠0,那么
(五)随堂检测
1、如图,格点图中有2个三角形, 若相邻两个格点的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都为1,则
ABBC=,=,我们会得到AB与DEDEEFABBC这两条线段的比值与BC,EF这两条线段的比值(填相等或不相等),即=,那么这四
DEEFAB=BC=,DE=,EF=,计算条线段叫做,简称比例线段.
2、已知四条线段a、b、c、d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1)a=16 cm b=8 cm c=5 cm d=10 cm;(2)a=8 cm b=5 cm c=6 cm d=10 cm.3、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且a=3㎝,b=2㎝,c=6㎝,求线段d的长.4、已知acabcd=成立吗? =3,bdbd5、在比例尺为1∶8000的某学校地图上,矩形运动场的图上尺寸是1 cm×2 cm,矩形运动场的实际尺寸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比例线段
概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性质:如果
如果ad=bc,且bd≠0,那么
七、作业布置
如图,一个矩形的长AB=am,宽AD=1m,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分割成相同的三个矩形,且使分割出的每个矩形的长与宽的比与原矩形的长与宽的比相同,即,那么a的值应当是多少?
八、教学反思
第三篇:圆有关的比例线段教案设计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这些定理和推论不但是本节的重点、本章的重点,而且还是中考试题的热点;这些定理和推论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识,主要应用与圆有关的计算和证明.难点:正确地写出定理中的等积式.因为图形中的线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2、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三个课时.第1课时介绍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做例1和例2.第2课时介绍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做例3.第3课时是习题课,讲例4并做有关的练3.(1)教师通过教学,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学习,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第1课时:相交弦定理
教学目标 :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会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证明和计算;
2.学会作两条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
3.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过推论的推导,向学生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教学难点 :
在定理的叙述和应用时,学生往往将半径、直径跟定理中的线段搞混,从而导致证明中发生错误,因此务必使学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证明过程,了解是哪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就可以用对应边成比例的结论直接写出定理.教学活动设计
(一)设置学习情境
1、图形变换:(利用电脑使AB与CD弦变动)
①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D,B.②进一步得出:△APC∽△DPB..③如果将图形做些变换,去掉AC和BD,图中线段 PA,PB,PC,PO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观察,并回答.2、证明: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内一点P.求证:PAPB=PCPD.(A层学生要训练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B、C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
(证明略)
(二)定理及推论
1、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结合图形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那么PAPB=PCPD.2、从一般到特殊,发现结论.对两条相交弦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中一条是直径,并且它们互 相垂直如图,AB是直径,并且ABCD于P.提问:根据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结论?
指出:PC2=PAPB.请学生用文字语言将这一结论叙述出来,如果叙述不完全、不准确.教师纠正,并板书.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3、深刻理解推论: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上述结论又可叙述为:半圆上一点C向直径AB作垂线,垂足是P,则PC2=PAPB.若再连结AC,BC,则在图中又出现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PC2=PAAC2=APCB2=BPAB
(三)应用、反思
例1 已知圆中两条弦相交,第一条弦被交点分为12厘米和16厘米两段,第二条弦的长为32厘米,求第二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的长.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应的解.例2 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c,使c2=ab.分析:这个作图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论的形式,因此可引导学生作出以线段a十b为直径的半圆,仿照推论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线段.作法:口述作法.反思:这个作图是作两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的问题,可以当作基本作图加以应用.同时可启发学生考虑通过其它途径完成作图.练习1 如图,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变式练习: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长度皆为整数.那么CD的长度是 多少?
将条件隐化,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2 如图,CD是⊙O的直径,ABCD,垂足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长.练习3 如图:在⊙O中,P是弦AB上一点,OPPC,PC 交⊙O于C.求证:PC2=PAPB
引导学生分析:由APPB,联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长 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据条件OPPC.易 证得PC=PD问题得证.(四)小结
知识: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能力:作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法:学习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论的过程)的思想方法.(五)作业
教材P132中 9,10;P134中B组4(1).第2课时 切割线定理
教学目标 :
1.掌握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证明;
2.掌握构造相似三角形证明切割线定理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从几何图形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3.能够用运动的观点学习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
理解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它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定理.教学难点 :
定理的灵活运用以及定理与推论问的内在联系是难点.教学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引出问题:相交弦定理是两弦相交于圆内一点.如果两弦延长交于圆外一点P,那么该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四条线段PA,PB,PC,PD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如图1)
当其中一条割线绕交点旋转到与圆的两交点重合为一点(如图2)时,由圆外这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交点的两条线段长和该点的切线长PA,PB,PT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出图中三条线段PT,PA,PB间的关系为PT2=PAPB.3、证明:
让学生根据图2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分析、证明猜想.分析:要证PT2=PAPB,可以证明,为此可证以 PAPT为边的三角形与以PT,BP为边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虑作辅助线TP,PB.(图3).容易证明PTA=B又P,因此△BPT∽△TPA,于是问题可证.4、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上述结论.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二)切割线定理的推论
1、再提出问题:当PB、PD为两条割线时,线段PA,PB,PC,PD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图4,提出猜想:PAPB=PCPD.2、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
方法一:要证PAPB=PCPD,可证此可证以PA,PC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D,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C,BD,容易证明PAC=D,P,因此△PAC∽△PDB.(如图4)
方法二:要证,还可考虑证明以PA,PD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C、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D、CB.容易证明D,又P.因此△PAD∽△PCB.(如图5)
方法三: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2,立即会发现.PT2=PAPB,同时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也叫做割线定理)
(三)初步应用
例1 已知:如图6,⊙O的割线PAB交⊙O于点A和B,PA=6厘米,AB=8厘米,PO=10.9厘米,求⊙O的半径.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线也不是割线,故须将PO延长交⊙O于D,构成了圆的一条割线,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径,于是运用切割线定理的推论,问题得解.(解略)教师示范解题.例2 已知如图7,线段AB和⊙O交于点C,D,AC=BD,AE,BF分别切⊙O于点E,F,求证:AE=BF.分析:要证明的两条线段AE,BF均与⊙O相切,且从A、B 两点出发引的割线ACD和BDC在同一直线上,且AC=BD,AD=BC.因此它们的积相等,问题得证.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随时纠正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AE2=ACCD和BF2=BDDC等.巩固练习:P128练习1、2题
(四)小结
知识:切割线定理及推论;
能力:结合具体图形时,应能写出正确的等积式;
方法:在证明切割线定理和推论时,所用的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应注意很好地掌握.(五)作业 教材P132中,11、12题.探究活动
最佳射门位置
国际足联规定法国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长105米,宽68米,足蛎趴?.32米,高2.44米,试确定边锋最佳射门位置(精确到l米).分析与解 如图1所示.AB是足球门,点P是边锋所在的位置.最佳射门位置应是使球员对足球门视角最大的位置,即向P上方或下方移动,视角都变小,因此点P实际上是过A、B且与边线相切的圆的切点,如图1所示.即OP是圆的切线,而OB是圆的割线.故,又,OB=30.34+7.32=37.66.OP=(米).注:上述解法适用于更一般情形.如图2所示.△BOP可为任意角
第四篇:九年级数学弦切角1
初中几何教案 第七章:圆 第21课时:弦切角(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弦切角定义;
2、初步掌握弦切角定理及其运用.
3、通过运用弦切角定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弦切角定理,这一定理在以后的证明中经常使用. 教学难点:
弦切角定理的证明.学生不太容易想到把弦切角的(2)(3)种情况“转化”为(1).教学中可提醒学生注意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圆心角和圆周角,本课我们用同样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弦切角.
二、新课讲解:
实际上,我们把圆周角∠BAC的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所成的∠BAC称为弦切角.从数学的角度看,弦切角能分为几大类?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当所有学生都把三种情形的弦切角画出来时,教师可以打开计算机或幻灯给同学们作演示.按直角、锐角、钝角顺序分为图形(1)、(2)、(3).教师指导学生给出弦切角的定义,并就图(1)中的弦切角猜想弦切角定理.指导学生完成证明,并得到推论.
1.定义: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
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3.弦切角定理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由圆周角定理我们知道,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无数个,但它们的度数相等.因此,一条弧的度数的大小,就决定了它所对的圆周角的大小.在猜想和证明弦切角定理时,教师可提示学生观察图7-71(1)中弦切角∠BAC所夹的弧为半圆,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故图7-71(1)中∠BAC等于它所夹弧对的圆周角.在把图7-71(2)和(3)向(1)转化时,图7-71(2)中要运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图7-71(3)中要用到“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教师务必就图形把转化过程讲清楚,得到推论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证明过程参照教材.
练习一,P.123练习1,如图7-72,直线AB和⊙O相切于点P,PC和PD为弦,指出图中所有的弦切角.
此题利用定义直接判定∠APC、∠APD、∠BPD、∠BPC.
练习二,P.123练习2,如图7-73,经过.⊙O上的点T的切线和弦AB的延长线相交于C.
求证:∠ATC=∠TBC.
分析:欲证∠ATC=∠TBC,可证△ATC∽△TBC或角的其它性质,△ATC∽△TBC ∠ATC=∠TBC.
∠ATC=∠TBC
∠ATC=∠TBC.
此题应指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弦切角定理.
例1,P.122如图7-74,已知AB是⊙O的直径,AC是弦,直线CE和⊙O切于点C,AD⊥CE,垂足为D.
求证:AC平分∠BAD.
分析,如果连结BC,则∠BAC和∠DAC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可通过三角形相似证得,也可通过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证得.
如果连结OC,还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切线的性质证得,教师板书本书证法,另外两种方法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证明:连结BC. AB是⊙O的直径 ∠ACB=90°
∠B+∠CAB=90° AD⊥CE ∠ADC=90°
∠DAC=∠CAB 即AC平分∠BAD.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阅读教材P.121至P.123.从中总结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弦切角定义,除了由位置上定义弦切角外,还可从运动的角度,通过圆周角一边的旋转产生弦切角.
2.弦切角定理,定理所述“夹弧”一定要使学生注意弧的端点,一定是构成弦切角的弦的两个端点,这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
3.弦切角定理推论,推论运用的机会相对较少,使用时怎样来识别题设呢?一是两个弦切角夹等弧,二是两个弦切角夹同弧.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31中5、2;P.132中6.
第五篇:比例线段教学反思
《比例线段》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
首先,课堂内容的导入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从众多的线段、各种图形中找出比值相等的组成比例式,从而认识比例、熟悉比例的定义,使本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次,在讲授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运用基本性质进行变形,使学生对该性质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最后,习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形式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趣味性。这些成功之处是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深入研究教材变化、分析学生分不开的,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忽视了他们的发展,这是以后应该注意的地方,研究教法、精选习题,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我班学生的数学素质。同时,对本节课的内容还应该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一下,比如:本节课,我用到了黄金分割的内容,这里就可以和现实中的应用、美术等方面多加联系,而这节课联系的就不够好,这些方面都是我以后应加以改进的地方。研究教材无止境、研究教法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新教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