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共5则)

时间:2019-05-14 16:4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第一篇: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摘 要: 作者根据21 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数学师范生 课堂教学能力 培养途径

“素质教育”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数学素质是构成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所以数学教育界率先对当前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数学素质和数学素质教育的问题。数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本是数学教育界的一个历史性进步,但目前似乎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基础教育而言的,高等教育仍是“专才教育”。其实,高等教育也应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且应该是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把高等教育视为单纯的专业教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弊端,另外,现行师范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没有认识到师范生特有的“师”和“生”的双重角色,因而也没有明确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能力训练和培养,“高分低能”的毕业生是造成教师队伍素质下降的一大原因。令人欣慰的是,许多从事高等数学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已认识到基础数学教育的改革,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便是数学教师的素质。北京师范大学的严士键先生就明确指出:“教改关键是教师问题。”所以我们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谁拥有一支优良的数学教师队伍,谁就掌握了数学教育发展的主动权。数学师范生是未来的数学教师,其素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执行。基础教育改革最终落实在课堂上,实施者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执教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这是不争的事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之一。

一、重视课堂教学技能的作用

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而言,系统的知识、能力主要来源于课堂的讲授而获得传承,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便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数学专业的高师生毕业后将步入中学数学课堂这块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这些数学高师生把自己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通过课堂传授下去。如果他们不具备较好的课堂教学技能,就不能很好地起到传承的作用。数学课堂追求的是一种精确、严密、简明、完美、的数学精神、数学观念,需要教师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准确的数学语言,良好的教态,优美的板书,需要教师科学地组织教学,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其他科学研究中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我们要求数学高师毕业生要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学方法驾驭中学数学课堂。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调动他们主动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二、提高课堂教学技能的手段

1.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例如改变教育类课程门类单调、内容陈旧贫乏,只有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老三门”,且比例偏低、理论性过强的现状。我院增设有关数学课堂教学说课理论、教学技能技巧及教学科研等课程,以及班集体建设与管理、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资源开发等教育课程,突出课程的专题性和案例性,强化对学生数学教材处理、课堂设计等专项技能的培养。

2.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技能培训,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活动。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组织演讲比赛,开展书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等培训、竞赛活动(我院已分别在第1-2学期开设了教师书写技能实践课程),使师范生在校期间接受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能力技巧和方法,为将要从事的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加强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为学生安排一些具体任务。例如备好一节课、设计一次说课、组织一次讨论、组织一次班会等,组织大三数学师范专业开展教学比武活动,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点评,使师范生了解数学思维的特性,了解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对数学教育有较深刻的理解,尽快由学生向教师过渡。

积极参与教学技能大赛和社团活动,是丰富师范生的台上经验、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重要途径。学校和相关单位,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技能大(教学、说课、课件制作大赛等),为师范生搭建锻炼、展示其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平台。学校(院)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和类别的教学技能大赛,为学生锻炼和展示自己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教学技能的热情。

3.加强和中学的联系,掌握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开展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我们采取的另一手段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分期分批地带学生走进中学课堂,感受中学教师的最新教学思想和方法,以便及时调整数学师范教育的目的和方向,使学生熟悉中学的实际,深入中学,坚持搞调查研究。课程应贴近中学的实际需求,针对职业道德、职业修养、个人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等各方面多开些相关课程。在第4至6学期,每期安排一次教育见习,每次一周,见习点安排在上一年级的实习点,期间组织学生观摩教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学数学教学的一般流程、内容、手段、组织和运行规律,请一线教师给学生作“说课、讲课、教育教学改革近况”等专题讲座,和学生分享教学体验和经验,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学生与中学教师“零距离”接触,为未来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需要做好准备。

观察学习是最直观、最真切的直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增加理性思考的成分,使知识更易于迁移和灵活变通。我们开展的组织化教学观摩就是一种观察学习,它既可以使准教师有所借鉴和启发,学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化知识,又可以促使教师自省或吸取某些教训。这种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也可以是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我们开展组织化教学观摩主要是组织学生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准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的最直接途径,起着示范性作用,这种示范是对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示范,是对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指导实践的示范。学生在具有示范意义的课堂观摩中,一方面产生正向认同和积极的心向,另一方面对好的课堂教学和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产生操作性的认识,加上授课教师的课后说课、专家点评,这种操作性认识使上课上升一个高度,从而实现授课教师和参与观摩的学生实践性知识的对接,是引领准教师了解课改、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

4.增强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关课程的实操性。开设数学课件制作实例课程,要求师范生除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及应用外,还要学习适合数学专业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如教学使用“数学公式编辑器”、“几何画板”等软件,提高学生使用多媒体上课和制作生动实用的数学课件的教学技能,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5.重视微格教学训练,加强教育实习前后的培训与指导。微格教学训练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把教学过程细分,让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一点一滴地体会、学习,而且进行讲课的实况录像。通过回放录像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对症下药”地加强训练。在微格教学中我们主要训练导入、板书、语言技能和组织教材基本功。在教师的指导下,这些准教师们进步很快,特别是当他们看到一次比一次进步的真实情景时,极大地增强了快速成长为合格教师的信心。经过微格训练,师范生在教学技能、教态及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实习中要让学生充分接触教改新思想、新理念,了解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拓宽学生的视野,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研讨,对每名学生都制订了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实习中经受到锻炼。此外,还加强业余时间的训练,组织给同一个班级上课的几位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大家分工合作,成效显著。通过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多年教学实践表明,数学院的学生通过强化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毕业后能很快成为合格的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第一线的开拓者,社会反馈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张明成.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发展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简国明.地方高校数学类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30(6).[3]钱佩玲.关于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质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1997,6(3).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教改课题:2012JSUJGA11。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新课标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提高数学师范生师范技能的研究与实践 》

第二篇:英语专业师范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摘 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探索英语专业师范生在优秀毕业论文培养项目中所取得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 进而获得本科生科研进程特点和规律的一手材料。结果发现: 学生自主选择的研究方向与问题多为自己感兴趣的;从有成形的设想到最终定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多;使用图书馆及其他资料来源的能力偏弱;有的学生缺乏毅力, 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与教师的交流状况对学生的状态影响很大;综合素质方面的收获比科研方面的收获要更多一些。

【关键词】英语专业师范生;科研;毕业论文

一、引言

科研能力是新世纪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丰富的科研知识、清晰的科研思路、扎实的科研技能是师范生入职后发展为研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因此, 在校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良好的科研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获得的, 它的培养需要教学单位较为长期的关注与投入。

目前, 教育研究者对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培养的能力构成(韦理, 2005)和教学实践方面(张秀云, 庞丽娟, 2003)关注较多, 而相应忽视了对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其实,这一缺失不仅体现在师范本科生教育中, 也是本科生教育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研究并未将科研能力作为师范生 / 教师能力构成的重要方面加以探讨(刁维国, 2007;王艳玲, 2007;吴一安, 2005)。

然而,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 本科生应当“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才能授予学士学位。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2004)也曾详细论述了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联系。由此可见, 国家对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培养已明确地提出了科研能力方面的要求。对于师范生来说, 科研能力的大小对其入职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与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诚然, 有一些研究者已在讨论这一重要问题(胡海舟, 2004;靳延华, 2004), 但讨论更多地处于理论层面, 缺少相应的实践或实验环节来更加有效、深入、清晰地阐明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方法。从 2006 年到 2007 年,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针对2003 级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科研能力培养的试验。本文是这次实验的报告。

二、项目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 2003 级“优秀毕业论文培养项目”是一个具有教育实验性质的科研项目, 课题时间为 2006 年 4 月到 2007 年 12 月。它是在 2005年一次成功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2005 年 4 月到 7 月, 我们组织了 20 名 2002 级本科生进行了科研尝试, 并为他们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尽管这次尝试历时不长, 但参与的学生仍顺利完成了一般科研的所有步骤, 并上交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报告。在结题后的集体访谈中, 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高水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表明, 学生在研究中进行过深度思考与艰苦探索。因此, 我们拟进一步研究、探索这一“学生自主科研与教师协助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以科研实践推动科研能力的发展, 以期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找到一条更有效的途径。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探索英语专业师范生在优秀毕业论文培养项目中所取得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因此, 本项目的实施带有一定的尝试性。我们并不力求证明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会取得多少科研能力方面的发展, 我们更多地是希望掌握一些关于本科生科研进程特点和规律的一手材料, 以便为更进一步的探索提供参考, 指明方向。这样一来, 项目就具有了双重目标: 首先是学生科研的顺利完成, 这一环节涉及到参加项目学生的遴选、开题、在研究各个阶段的指导与协助、论文写作等;其次是对学生科研的研究, 即观察、分析学生在各个研究阶段的状态。因此,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的教育研究方法, 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具有较强的情景性、真实性和应用性。也就是说, 本研究既有实践价值, 同时也能够为相关的教育理论提供验证。

项目的具体实施包括四个主要阶段:

(1)准备阶段此阶段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生的遴选工作。遴选工作采取公开自愿报名与鼓励重点对象相结合的原则。即,既向全年级学生公开招选参加者, 又鼓励那些教师们普遍认为学业优秀、潜力较

大的学生。最后, 有 48 名学生报名,占学生总数 124 人的 38.7%。可以看出, 学生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是比较浓厚的。从这些学生中, 我们根据他们在报名表中填写的准开题报告、专业课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教师推荐等多方面的情况最终选出 16 名学生参加此项目。其中, 论文设想与“二语习得”“翻译”和“文学”方向有关的各 3 人, 与“教育心理学”方向有关的 2 人, “测试”“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文体学”“语言学”等方向各 1人。我们根据系里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意愿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一名教师进行全程一对一的指导。

(2)学生科研初期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定题。从这个阶段开始, 16 名学生每月上交一份进度报告, 在报告中简要说明本月 / 本阶段计划完成的任务、完成过程(按时间顺序)、实际完成的任务与获得的经验与反思、未能完成的任务及原因分析。项目结束后共收取 74 份进度报告。

(3)学生科研主体阶段此阶段学生基本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各项科研活动, 直至最终完成毕业论文。但其间仍与笔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 或当面交流, 或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每次交流, 笔者都进行了事后记录。在研究中期和结束时, 学生分别上交了中期报告与结题报告。

(4)材料汇总与分析阶段此阶段除集中地、整体性地汇总并分析所有相关材料外, 笔者还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和他们的指导教师进行了开放式访谈, 作了详细的访谈记录并归入汇总材料中一并加以处理和分析。

三、分析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中的所有文字材料(报名表、进度报告、电子邮件交流、访谈记录等)均输入质性分析软件 NVivo 7 进行处理, 主要处理方式为编码标注与分类分析。经过反复比较与归类, 最后发现如下几点较有规律性或普遍性的现象。

1.学生自主选择的研究方向与问题多为自己感兴趣的这说明学生对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具有探索的欲望,尽管这种兴趣更多地是自发自觉的, 并不是在理性引导下发展起来的。有些学生想要研究的课题甚至与其准备考研的学科专业并无多大联系。因此, 本科生主动从事科研尝试的功利性并不是很强。那么, 在这方面, 学校教师专业方面的引导对后续整个科研过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从有成形的设想到最终定题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很多定题周期平均为七周, 这比预想和计划的时间要长很多。定题的困难主要与如下两个因素有关。首先, 学生普遍设想比较泛化, 即使明确知道所要研究的问题或方向很有意义, 但研究设计与成熟范式的差距仍很大。也就是说,学生并不了解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常识。这可能与研究方法的训练较少有关;第二, 教师往往会开书单让学生去读, 但引导不够。有不少学生反映这些参考书越看越觉得摸不着头脑, 找不到方向, 甚至有的学生还发现按照书中所讲的内容和标准来看, 自己的研究设想根本就无法转化为现实。学生承认自己平常的积累比较少,但教师的指导可能又过于粗略, 缺乏深入的交流, 在读书时又很少有与其他同学讨论的机会。但这一阶段却让学生对科研有了更加准确、客观的认识, 初步形成了科学的概念。

3.使用图书馆及其他资料来源(如网络)的能力偏弱这几 乎 是 所有参加项目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一方面, 学生利用图书馆等信息来源的技能有欠缺, 似乎并不习惯于、也没有较强的意识去开发资源;另一方面, 即使检索到了一些有关联的资源, 也不知如何充分利用。

4.有的学生缺乏毅力, 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项目初期, 新鲜感和信心都较为充足。因此, 参加项目的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投入都比较多, 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但经历了一些波折和困难之后, 就有学生在后期表现得不那么积极了, 更多地是出于应付, 标准也相对降低了。但始终如一坚持下来的学生表示, 在进程过半的时候, 有非常强烈的疲劳感和焦虑感, 只要坚持一下就能跨越这种状态。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突破极限”。因此, 这里似乎存在一个“疲劳临界”, 坚持过一定的阶段后就不显得那么困难了。

5.与教师的交流状况对学生的状态影响很大教师的态度负责与否, 是否经常与学生联系, 能否在关键时期给学生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是学生心目中影响自己状态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6.综合素质方面的收获比科研方面的收获要更多一些尽管本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但学

生却普遍反映, 与科研本身的收获比起来, 综合素质方面的收获要更多一些———如与人相处、交往、主动思考、积极调解自身情绪、合理安排时间等。

四、结语本项目只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远远无法作出肯定的结论。

但我们仍可以看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1.在属于师范生培养方案的各门课程中(尤其是有条件的课程), 教师可以更多地渗透科研思想, 介绍科研动态, 通过相关的内容更好地培养、保持学生对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 同时还应加强科研引导。

2.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在推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如果每个导师都能长期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方面的渗透与训练, 那么就容易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而不是仅仅以这种项目的形式来弥补培养不足的缺陷了。

3.应当加强本科生研究方法的学习。这种学习的模式可以改革为“阅读—设计—操作”一体化的层进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学生进入科研领域的门槛,它将科研训练分解为三个有内在联系但循序渐进的阶段: 首先通过阅读相关研究, 使学生对科研形成一定的、较为整体的概念;然后进行设计训练, 只设计不实施;最后真正进行实战。

总之, 我们应当将科研培养视为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充分重视起这项工作, 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胡海舟.培养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 [J].师范教育,2004,(2): 7—9.靳延华.论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3): 7—8.王艳玲.英国“一体化”教师专业标准框架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07,(9): 78—82.韦理.国外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新思路 [J].外语教学,2005,(5): 51—54.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199—205.袁贵仁.大力推进科研管理创新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4,(17): 9—13.张秀云, 庞丽娟.教育实践———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9): 46—47.

第三篇:学生干部能力培养途径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学生干部能力培养途径

学生干部作为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群体,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所具备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及各项学生活动的开展,所以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应把教育、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意识和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一、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六个基本意识

学生干部在学生中起着领袖、组织者和榜样的作用,是学校各级组织、老师的助手,又是学校各级组织连接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广大同学效仿的对象,因此,学生干部要想在同学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要想完成组织和老师交给的任务,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意识。

1.政治意识

立足本职,胸装我们党和国家及学校的大事。学生干部说话、办事、组织活动要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学校的指导意见进行。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作风正派,能模范遵守国家法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2.责任意识

要有大局意识,大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到要对各级组织、老师和同学们负责。如当遇到同学对学校在伙食、住宿等生活方面;教学安排、老师讲课等教学方面;学生干部换届、学生中发展党员等思想政治方面有意见或建议时,一定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既要贴近同学,急同学之所急,需同学之所需;又要及时与组织和老师反映问题,同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理解,要带头相信、积极配合组织,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服务意识

学生干部并不是学生官,更不应该也不能够是身份的象征,不能拿以炫耀于人,更不能带有捞上一些东西、得到一些好处的功利思想。学生干部应该是也只能是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公仆,必须做到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无怨无悔,这是作为学生干部最起码应当具备的思想认识。

4.安全意识

安全稳定的大环境是进行学习、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在教室、宿舍、食堂,还是组织活动或外出,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创建平安文明校园而努力。

5.创新意识

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意识,谁缺了它谁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学生干部在学习、开展各项活动时都要体现继承弘扬与开拓创新的意识,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凝聚力、推动力。

6.形象意识

由上述五个意识决定学生干部的形象必须达到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流畅。用外在的形象表现出内在气质,用气质增强自身的场能效应。把同学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发挥学生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为学校赢得赞誉;为自己赢得鲜花和掌声。

二、学生干部应具备的五个能力

学生干部的作用决定了在具有上述六个基本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以下几种基本能力,才能够成为学校各级组织和老师强有力的助手,把学校和学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达到预期目的。

1.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学生干部上承下达、组织活动、开展工作的基本能力,它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干部要经常发表讲话、主持会议,要经常与同学交流。

2.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学生干部的核心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大都由学生干部来组织开展,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活动要周密,在开展活动前进行论证,做好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有针对性,使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创新、决策能力

3.创新、决策能力

创新、决策能力是学生干部的关键能力。在开展各项学生活动中,有许多事情固然有经验可循,有例子可效仿,但更多的时候要面对的是完全没有做过的工作,需要一种创造性思维把工作从无做到有,从有做到好。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勇气。

4.随机应变能力

随机应变能力是学生干部综合能力的反映。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是常事;加之学生群体中,每个人的思想方法、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社会交往、家庭状况、处世方式等都有不同,尽管学生工作者思想工作再到位,也难免偶发事情的发生。面对突发事件和困难,就需要学生干部发挥上承下达、组织协调的作用,能够随机处理,以达到最佳效果。

5.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学生干部开展工作、完成任务的保障。一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干部组织开展的活动不可能让所有的同学满意;二是由于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干部与他们处于平等的地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时难免出现嫉妒心理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甚至竭力的反对或抵制。对此,如果心理调控能力差,或者意气用事,不能冷静处理,反而会使矛盾扩大,这样不仅不利于整体工作的开展,甚至会影响个人的威信。

三、学生干部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我们是在选拔—培训—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干部的基本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1.择优选择,任人唯贤

即首先将学生干部条件公布、宣传到广大同学中,然后通过自荐、推荐、竞聘、选举、任命等形式选拔学生干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深入师生当中调查研究,注重学业成绩和群众基础。做到坚持标准,全面考察,公平公正,择优选择,任人唯贤。适用于新生入学、每学期或学年学生干部改选、换届等。

2.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学生干部选好后,首先各级主管领导要重视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并且及时给予指导,要时刻对他们关心、培养和教育,这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因为学生干部的思想、性格尚未定型、工作经验不足、学业负担较重,容易导致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所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

3.大胆实践,奖励优秀

要使学生干部较快地进入角色,就要在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力后,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在实践中取得一点儿成绩就表扬,经常表扬会使学生干部信心倍增,情绪高涨,发挥各种潜能使工作、学习进入最佳状态,取得好成绩。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在期末综合测评中都要有所加分,并且在评优中将学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树为标兵,以此激励他们;对于做的不合适的要进行批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以使他们知错会改,不断进步。

4.及时总结,勇于创新

总结是使人进步提高的要素,因此,要指导学生干部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勇于创新。学生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如果不注意及时总结,不注意及时发现自己工作的得失,就无法扬长避短、提高工作能力。因此,各主管部门和主管教师在各级学生干部的使用过程中,要经常给他们指点迷津,针对具体工作及时加强指导,定期总结阶段性工作,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干部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第四篇:初探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培养途径

初探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培养途径

李 勇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政治是思维的体操,政治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很有必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1、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2、新闻发布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发布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发布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发布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3、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4、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5、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第五篇:浅谈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

浅谈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施途径

数学反思能力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能力。它以反思的技能和反思的毅力为基础,并在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评价调控和调节中显示出来,它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

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进行培养。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崭新途径。例如,构造新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甚至整个题用其等价的形式代替,得到新的题目成为原题的等价形式,这是由于一个数学问题常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决定的,这就要求学生要经过学习,反思。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反思,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去探索各种结论或未确定条件的各种可能。知识的综合性就决定了思维活动的多样性。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主要做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1.学习档案法

给自己建立学习档案,是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途径,学习档案内容丰富多样。如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等。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2.听课反思法

没有反思的听课是被动的,肤浅的。从教师讲解中反思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对学生而言,每次学习仅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教师都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使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积极的反思,变得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使每一位学生的非智力水平都能在有效的智力活动中得到更健康、和谐地展,进而达到素质的综合提高。

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

例如,从学习勾股定理谈反思:在△ABC中,①当∠C=90O时(直角三角形),有c2=a2+ b2,②当∠C为锐角时(锐角三角形),有c2<a2+ b2,③当∠C为钝角时(钝角三角形),有c2>a2+ b2,在这节课,可让学生将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引入斜三角形中进行研究,既是对勾股定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开阔了视野。

3.解题反思法

对问题解答后的结论的正确性的检验或提出疑问;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佳解法;能否对问题的题设或结论进行变式;能否把当前的命题推广到一般情况;进一步考虑问题的题设的完备性(充分性)及结论的精确性等。

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

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4.数学周记反思法

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反思习惯的措施,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到,但未与教师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学习情感、体验的感受,都可以通过数学周记(或数学日记)的形式宣泄出来,记录下来,他使师生之间有了一个相互了解、交流的固定桥梁。

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正是数学的反思性学习这一环节,而它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环节,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初中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即坚持反思性数学学习,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下载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阶段总结 上传: 朱志明更新时间:2013-1-11 8:00:2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过实验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小......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终定稿]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世海旦八镇中心小学邮编:717504 主题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篇论文是通过教师在数学教学......

    培养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途径探索5篇

    荆州教育学院 徐 燕本文以英语师范生顶岗实习契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当代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进行阐述,对新时代英语教师专业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和实习学校领导认可......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当老师提出一个略有难度的问题时,学生常常会依赖好学生,等着听他们的答案,缺少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缺乏自信;甚至个......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科组黄小斌)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点明确指出:倡......

    课堂教学能力培养心得体会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 考号:一、积累与运用(28分)(一)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惟妙惟肖(xiào) 绮丽(qǐ) 憎恨......

    数学能力培养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网络条件的结合 三河市第三中学 丁国生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数......

    基于课改的师范生培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转型问题

    基于课改的师范生培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转型问题 [摘 要]数学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凸显了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性。而课堂教学转型又要落实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传统优秀经验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