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时间:2019-05-14 17:2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第一篇: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摘要:二级教代会是指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代会下设的二级单位,教代会的拓展。二级教代会的职能主要是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它促进了高校的民主发展进程,但是,二级教代会同样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虽然二级教代会的现状不容乐观,只要高校、政府同时努力,做好相应的改革政策,二级教代会将会促进高校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高校;二级教代会;民主

引言:随着《高等教育学校暂行管理条例》的颁布,二级教代会制度也逐渐的在高校建立起来。从1985年到现在,也已有快30年的历史了,在这将近30年的时间了,二级教代会制度不断地加强高校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促进了高校的民主政治。早前在高校规模较小的时候,二级教代会制度的重要作用还不能更好的体现主来,但现在,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建,师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二级教代会制度在高校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起来。虽然二级教代会制度正在不断地普及和运用,但其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二级教代会存在的必要性

二级教代会是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二级单位(学院)民主管理的制度,是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组织形式,在高校,各学院的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是学校办学的依靠和基础。二级教代会是学校教代会的延伸和发展,是学校教代会的分支机构,它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下放到个学院。使学校教代会的意志和各学院教职工的意见、建议能够得到更好地沟通,加强学校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一)二级教代会推进了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二级教代会是高校教代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院(系)教职工广泛和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手段和实现自己民主权力的组织保障。相对于校教代会,二级教代会更加贴近广大教职工的实际,能更好的体现高校民主管理的本质,是推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二级教代会有利于提升教职工民主法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高校通过二级教代会这一桥梁,能够引领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到学院建设管理中来,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主人问意识,也提高了,参政的水平,增强院校的办学质量。学院凡是有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都通过二级教代会来解决,是学院的规章制度能更好的体现教职工的意志,这样,有利于减轻学院领导的工作压力,还有利于增强学院的名距离和向心力。

二、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现状

二级教代会制度在这存在的近30年时间里,对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近年来高校的发展状况来看,二级教代会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成功的,它不仅挺高了高校民主制度,更是提升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是全体教职工更加乐于去参与教学与管理学校中去,提升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二级教代会制度至今还是没有很好的得到运用和普及,许多学校的二级教代会制度如同虚设,发挥不了其真正的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二级教代会制度在其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二级教代会制度认识并不到位

虽然二级教代会制度已存在这么些年,但是许多学校的教职工和领导对其并不是很了解,首先就是学校领导对二级教代会制度不了解,有时依然“专制独裁”、“一意独行”并不是十分在意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任然无法从以前独权的制度中完全的走出来,以前我行我素的作风很难改正过来。对于学校的一些重要决定并不按照二级教代会的制度去进行研究讨论。再者,他们认为,我们已经有了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院务会议和教授委员会议,没有必要再有二级教代会,二级教代会的存在就是多余的,因此,其并不按照二级教代会行事。

其次,教职工的民主意识还是不够,突然地放权让教职工也有些一时适应不了,再加上许多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意识十分薄弱,在学校里他们也没有任何主人翁的意识。即使召开二级教代会,他们也只是敷衍了事,并不回去主动行使他们的权利。因而,他们也不可能做到去监督学校的事务,对于一些不合规定或者错误的决策决定也只能放任,只要不有损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只会忍气吞声。

最后,二级教代会的召开并没有固定的时间,由于校领导和校教职工对二级教代会制度的认识存在着不足,因此,二级教代会的召开也是时有时无的,并无固定时间。更有甚者,学校根本就不去召开二级教代会,而二级教代会的存在,也只是个形式,并无实在的作用。

(二)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法律保障不够充足

目前,我国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法律保障就只有1985年的《高等教育学校暂行管理条例》,二级教代会制度的存在也仅仅只有30年的时间,并且由于为正真的落实过,其一直处于不断的完善中,还并未完全的成熟起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二级教代会制度既要做到完善自我,又要做到跟随时代变化,因此很难去适应高校的现状。由于二级教代会的立法依据只有一个,许多学校无法根据法律的有效规定和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二级教代会制度。

(三)制度执行缺少评估与奖励机制

尽管各省都对各高校都下达了实行二级教代会的规定,但是对于各高校的实行情况并不去进行实质的检查与评估,各高校对二级教代会也就不会去重视和落实,这也就造成了各高校二级教代会成为虚设的现象。奖励和评估的缺乏,也没有明确的表扬与批评,好坏都一样,虽然高校属于素质较高的机构,但是如果没有努力的动力,各高校也不会去尽力做好。

三、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改革对策

面对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存在的以上问题,各高校应该重视起来。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我国高校民主管理的形式,在高校有着重要的作用。二级教代会制度不仅加强了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利于教职工参与高校制度建设,由于教职工属于高校一线职员,他们更加了解高校、了解学生,二级教代会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改革。

(一)充分认识二级教代会制度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级教代会制度在高校之所以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与发展,正是由于学校对于二级教代会的不重视和不了解。首先,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起二级教代会不能敷衍了事,在许多高校教导会只是作为工会一样的存在,学校领导不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二级教代会是民主制度的体现。在这一点上,校领导应该将校代会当做学校的一个重要的组织机构,真正从思想上提升对二级教代会的认识水平,从学校建设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二级教代会,给予二级教代会充分的支持和关注。同时,校领导要加强“三个代表”的思想观念,切实认识到二级教代会制度是对“三个代表”思想的体现,是国家民主意识在高校的体现,认识到二级教代会是落实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工作,有利于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各高校教职工要加强民主意识,教职工是高校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教职工提升自己的之人翁意识,切实加入到高校建设中,高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搞笑奋斗的主力军,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才是高校建设发展最有效的建议,虽然领导的意见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职工建设性的意见才是切实可行的。二级教代会期间,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不能因为迎合领导口味而提一些毫无意义的意见。

(二)加强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所有的制度要想真正的得到运作,就必须要加强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在我国法律的强制性是保证一切制度正常运行保障,缺少这些法律保障,很多制度都很难的到正常的运作,甚至有些都难以存续长远或者是形同虚设。

(三)各政府加强评估仆固和奖励机制

没有政府的充分重视、没有正常的评估和奖励,对于高校来说校代会的存在似乎毫无意义。即使表现的再不堪,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批评,因此,校方也就不会再把校代会当做是学校的一项管理机制。只有政府也加入二级教代会的管理中,表扬好的批评不足的,校方才会真正的落实校代会制度。

结论

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做为我国高校一项新起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由于没有得到校方领导、教职工和政府的充分重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是,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一项民主制度,能体现出教职工的意志,对于高校的民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障其正常运行应成为高校建设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吴学松;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科学经济市场;2012-1(15);55-57

[2]张崇岐;高等学校建立二级教代会的实践与思考;经济与管理;2009-(10);114-115

[3]刘威;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作用及改进措施;学校工作交流;2009-6(128);196-197

作者简介:

张虹 文学硕士,毕业于华中师大文学院。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第二篇: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及思考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及思考

葛阳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0240

摘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高校的就业指导要实现课程全程化、服务个性化、指导专业化,并要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并且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大学毕业生所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就业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就业指导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知识来自于网络、家人和朋友。这就导致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较为盲目,一味追求到大城市、外企、大型国企和政府机关,造成“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另一方面大学生不能客观认识自己,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都是不断的调适甚至“跳槽”才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这对于企业、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严重的浪费。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未成体系,与国外高校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就业率”为指标的指导理念偏差

目前我国各高校就业部门的风向标就是“就业率”,基本目标是以把学生“送出去”,而忽视了就业质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先就业,再择业”成为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基本方法。作为学生来说,这种指导方式无可厚非。因为大学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到社会,需要有一段时间认清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重新进行职业选择。但是这种方式导致应届

毕业生跳槽率很高,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很快流失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无疑是相当大的损失。“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指导理念意味着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就大功告成,在就业指导上缺乏给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没有帮助学生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目前的就业指导,在指导内容上是很粗糙的,只注重就业指导的实用性、技巧性、功效性,而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前瞻式指导,缺少发展性的眼光。

2、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内容和形式单一

我国各高校虽然普遍设立了就业指导课,但实际上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就业指导课程一般作为选修课程,大

一、大二的学生通常很少去选修,到大四亟须就业指导的时候,却又忙于毕业和就业,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此外,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空洞,大多流于表面的简历制作、求职礼仪、面试技巧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但无法科学、合理的帮助学生设计和规划职业生涯。据北森职业咨询公司与劳动部开展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26.4%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许多毕业生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

就业指导形式单一更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通病。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是单纯课堂授课形式,或举办各种专场讲座,形式比较单一。但毕业生就业时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

3、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

高校就业指导应能够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咨询、指导、培训,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而且要担负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定位的工作。目前,我国各高校虽然都有就业指导部门,但实际上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就业指导部门只负责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如出具推荐表、签订三方协议书、在网站上发布岗位信息、组织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等。基本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由各个院系的辅导员完成,不少辅导员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也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对毕业生的指导往往泛泛而谈,实用性较低。

从业人员专业程度的欠缺也使得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影响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二、措施及建议

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要转变唯“就业率”至上的就业指导理念,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就业,引导学生尽早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地、合理地选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和人生理想,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为此,就业指导要实现课程全程化、服务个性化、指导专业化,并要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1、丰富指导内容,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大学生求学的全过程,要指导学生将求学和求职联系在一起,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实行全程化和多元化,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这有必要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必修课,在整个四年中全程贯穿就业指导。一年级开展就业理论培养,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制定符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目标。二年级的就业指导要结合专业学习来进行,主要开展专业知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知识能力储备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完善自我,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三年级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的修正,使其逐渐明确并最终确定自己就业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四年级就业指导应加强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及求职技巧、撰写简历等方面的指导,着重求职指导和就业服务。

此外,在就业内容方面,改变一些程序化的内容,增加一些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能力评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活动,尽早帮助学生职业理念和人生理想。

2、建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以往的就业指导通常是群体式的,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以了解学生就业个性化需求、促进其就业个性化发展和发挥其就业的个

性化潜能为目标,为其个性提升和潜能发挥提供和创造就业条件的过程。个性化指导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心理特征等,有针对性、细致化的进行指导。这就要求,首先,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性格、能力、优劣势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心理测试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促进就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对他们的了解,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其次,指导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情况或者心理问题对症下药,适时对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更好地迎接就业的挑战。此外,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就业的宏观形势,要让他们明白工作是否真正的适合今后的形势发展,要让他们放眼长远,立足未来发展去求职,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让学生比较户口、待遇等方面的情况。

3、组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需要在择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得到专家化深层次的指导。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遴选和培训教师非常重要。各高校要选拔那些在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有良好基础且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就业指导教师,为他们提供定期学习、进修等待遇。同时,要支持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培训、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或选

送他们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短期的挂职锻炼,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标准、职业发展要求等情况,增强他们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专业化水平。并且,要逐渐把具有相关资格证书作为入选就业指导教师的必要条件。

4、加强实践环节

只有通过实际的岗位工作,才能加深学生对行业和岗位的认识,切身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能力与目标,才能真正影响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选择。在美国,人们把课堂教学与工作经历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称为合作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为了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密切高校和社会的联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有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的环节,但还仅仅是短期的参观、调研,学生通过实践能学习到的内容不多。因此,高校有必

要联系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前的训练机会,提供取得工作经验的练兵场。学生也可以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出自身差距,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理想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

参考文献

[1] 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为什么做不久?.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2]闫光才.西方国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1995,(2).

[3]熊慧“.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误区[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7).

[4]刘胜.关于开设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8-9

第三篇:我国体育广告业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目录 体育广告的内涵与作用...........................................................................1

1.1 体育广告的内涵..............................................................................................1

1.2 体育赞助与体育广告的关系..........................................................................1 1.3 体育广告的作用..............................................................................................2 我国体育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

2.1 我国体育广告业发展历程..............................................................................2 2.2 “明星效应”历来是体育广告的重要支点..................................................3 2.3 体育广告业成为受追捧的行业......................................................................3 2.4 我国体育广告业存在的主要问题..................................................................4

2.4.1 观念滞后, 缺乏长远发展目标.........................................................4 2.4.2 经营趋同, 缺乏体育服务特色.........................................................4 2.4.3 人才匮乏, 缺乏企业发展后劲.........................................................4 发展我国体育广告业的对策...................................................................5

3.1 3.2 3.3 3.4 准确定位, 确保个性发挥..............................................................................5 整合资源, 确保高质服务..............................................................................5 理论先导, 确保科学运作..............................................................................5 积聚人才, 确保发展后劲..............................................................................6

4小结................................................................................................................6 参考文献...........................................................................................................7

摘 要

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和我国广告业的发展趋势, 针对当前制约我国体育广告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为促进我国体育广告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广告业;现状;对策

Abstract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s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 advertising industr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estricting our sports advertising industry factors were thoroughly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advertising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Key words :sport advertisements;current situation;solutions

I

到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 中国广告市场的营业额已经超过日本,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广告大市场。专家指出, 中国广告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广告媒介外, 体育和娱乐将是新兴的支柱。以此为契机, 我国的体育广告业没有理由表现得平庸。但是, 随着中国体育产业化进程加快、质量提升,近年已“诱使”了大批的海外体育广告兵团强势抢滩登陆, 安营扎寨, 在中国体育大市场中以其品牌和客户源的优势迅速扩大营盘, 抢占优势地位, 置我国的体育广告业于竞争被动之地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环境下, 我国体育广告业现状如何、软肋在哪里、能否做到从容应对等问题, 应成为有识之士密切关注的重点。体育广告的内涵与作用

1.1 体育广告的内涵

体育广告是利用体育赛事以及与体育赛事密切相关的媒体和形式向公众传递商品、劳务等信息,它是联系体育运动和现代社会生活的“纽带”。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加强体育广告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 凡为国际、国内体育活动提供资金、器材、产品用以开展广告宣传的, 均属体育广告。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广告、印刷品广告、实物广告、冠杯广告和冠队广告等。作为无形商品, 现代体育广告具有可输导性,一般需通过电子媒介和高科技手段来实现。

1.2 体育赞助与体育广告的关系

体育赞助和体育广告是形影相随的关系, 赞助体育赛事本身就是利用赞助本身进行广告公关活动。据史料记载, 古罗马时期有一位贵族, 为了讨好罗马帝王自愿支付了竞技场一天的奖赏费用。这种行为并不是一种慈善行为, 这位贵族是想借资助比赛而获得帝王的回报, 此举在本质上与今天的体育公关活动无异。然而, 现代意义上的体育赞助和体育广告始于19 世纪中叶, 交通运输业是最早运用现代意义体育赞助和体育广告的行业。1852 年, 美国的一家铁路运输公司向哈佛和耶鲁大学的划船队提供了免费的运送服务, 并大力宣传此事, 借以吸引上千名体育迷搭乘该公司的火车去现场观看比赛, 于是, 最初的现代意义上的体育赞助广告出现了。而大规模的、正式的体育赞助和体育广告活动始于20 世纪60 年代的英国, 壳牌、埃索和BP 三家跨国石油公司于1965 年共投资1000 万西德马克通过赞助15 公升级的汽车大赛, 最终取得了在参赛汽车上粘贴一圈公司招牌贴纸的回报, 从而开创了企业通过大规模赞助与自身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运动项目而达到广告宣传目的的先例。

1.3 体育广告的作用

体育广告是拉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途径。以健力宝为例, 健力宝在支持中国奥运代表队参加奥运时, 虽然其大部分的资金来自于贷款, 而当其拿下赞助权的时候, 却几乎要借别人的生产线才能完成其供货量。但正是通过对奥运的赞助所产生的广告效应, 健力宝得以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魔水”,成为中国饮料业的行业老大。在2000 年悉尼和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 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希望利用奥运来打开自己的市场, 打造自己的品牌效应。

体育广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树立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知名度, 拓展销售途径, 提高销售额。2)在全球范围内强化产品品牌, 提高市场份额。3)推广新产品, 创造出平时难以达到的促销效果。4)为企业创造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倡导全民体育意识、和平意识, 促进社会良性运转。我国体育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我国体育广告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政府于1982 年2 月颁布了《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明确了国家工商行政及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广告业的管理部门。1983~1987 年, 广告公司的数量和经营额以平均45 %和55 %的速度增长, 专业性的体育广告公司开始分化形成, 但依然弱小。

1986 年11 月24 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为了加强对体育广告的管理,使其健康发展, 颁布了《关于加强体育广告管理的暂行规定》。标志着体育广告业逐步规范化。

1988~1993 年, 随着广告公司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私人性质的体育广告公司大量涌现, 如梁艳体育广告有限公司等。上世纪90 年代初期, 在中国即将“复关”(当时认为即将恢复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前景激励下, 海外知名大广告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内地, 与国内的广告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或自设办事处。

1994 年, 中国足球率先踏上职业化道路, 随后, 篮球、排球、乒乓球、围棋也纷纷进行职业化改革, 中国体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职业化给中国体育带来了无限繁荣, 推动了体育经营市场和产业结构体系的形成, 其经营活动已经覆盖到比赛门票、广告、转会、商业比赛、电视转播和商务经营, 体育广告收入逐年上升。

从八运会开始, 通过体育广告等方式筹集了大量资金。九运会集资更是创新, 成立了“奥兴”公司, 由该公司根据九运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 利用广告开展筹资工作,走出了一条市场机制的新路。第2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采用了政府投入、出售广告等手段多渠道筹资。在我国举办的大型国际比赛史上, 第一次做到了“收支平衡, 略有盈余”。

1993 年至今, 专业性体育广告公司的发展速度始终高于整个广告行业的平均发展速度, 在全国广告业营业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1999 年专业体育广告公司营业额较上年增长20.7 % , 在全国广告营业额的比重达到44.7 %, 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2.2 “明星效应”历来是体育广告的重要支点

马俊仁是中国体育界比较早地站出来在电视上大作广告的人, “中华鳖精”的广告以马俊仁以及王军霞等人为主体, 属明星广告类, 电视观众俱已熟知其内容。该广告虽然受到了不少非议, 但是,马俊仁客观上带动了体育界人士向大市场的挺进。从他以后, 我们在电视和媒体的广告片中又相继看到了体坛明星谢军, 看到了聂卫平, 看到了郭莎莎, 看到了莫慧兰等等体育明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的时候, 诞生了众多新的世界冠军, 随着他们知名度鹊起, 无数商家也看准了体育明星孕育的商机。例如: 当今世界上最有商业价值的中国运动员———姚明自成为中国联通新时空CDMA 形象代言人后, 无数商家都想和“姚之队”谈判一回。中国乒乓女队的新领军刘诗雯在上半年与达能签定合作协议, 正式出任 达能形象代言人。“刘翔更是早就成为广告主们的宠儿, 他接拍了纽崔莱、雪碧等多家广告, 而且一度身价已过千万的在中央台的黄金时段频频亮相。再例如: 2003年12 月份, 赵蕊蕊为“康威”形象代言, 签约费168 万元, 称如中国女排获得奥运冠军, 康威还将另外支付50 万元。早在奥运会之前就已经有很多明星名声在外, 而且签下了数额或多或少、名气或大或小的商业代言合同。

2.3 体育广告业成为受追捧的行业

广告业历来是商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 “不当总统, 就作广告人”。的确, 广告是一个创造潮流也创造奇迹的职业, 是21 世纪最富前景的朝阳行业。可以预计, 21 世纪的中国体育广告业将会真正形成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慧密集的一大产业, 体育广告的前景辉煌灿烂。据悉, 北京市广告经营单位已由1983 年的249 家发展到1999 年的4547 家, 现已达5 000 余家, 仅北京市的广告经营额亦由1983 年的3995 万元增长到现在的近50 亿元, 呈现强劲、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样作为大都市的上海, 仅仅3 年广告公司就从2500 多家猛增到近4000 家, 广告业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由此可以看到, 体育广告业将成为最受追捧的行业之

一。

2.4 我国体育广告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 我国体育广告业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 观念滞后, 缺乏长远发展目标

虽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有20 多年, 距第一家专业体育广告公司成立也已有十余年时间, 但僵化的思想观念在许多体育广告从业人员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许多体育广告公司在管理模式上仍属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管理随意性大, 追求短期、立竿见影。其结果常常是“揽了一笔生意, 丢了一个客户”。长期的一贯制, 使得这些体育广告公司一次又一次失去市场机遇, 在广告业中逐步落伍。2.4.2 经营趋同, 缺乏体育服务特色

“趋同性”是我国体育广告业的一大致命弱点,利益的趋同, 促使我国体育广告业一窝蜂般快速产生并形成了“小规模、大数量、熟面孔、老路子”状态。由于许多体育广告公司规模小, 积聚资金难, 客户源减少, 难以维持生产或扩大再生产, 于是不少体育广告公司又被迫从单一型经营转向多元经营, 诸如经营文化产品、服装, 甚至开饭店、搞出租房屋等等。主体经营淡化, 多元经营乏力。目前, 我国诸如梁艳广告有限公司, 中体广告公司,元太广告公司等专业性较强、体育特色明显的广告公司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4.3 人才匮乏, 缺乏企业发展后劲

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是目前我国体育广告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国内外新型媒体的不断出现和竞争加剧, 随着“入世”后国外广告业的进入,我国的体育广告公司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目前我国体育广告业急需以下几类人才: 一是熟悉体育专业, 了解国际体育市场、通晓国际体育广告运作经验和较强沟通能力的人才;二是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高层管理人才;三是具有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复合型人才;四是能够自己创作、设计的人才;五是高层次的体育广告制作, 特别是擅长影视广告制作的技能型人才。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体育广告业向国际进军、与世界接轨的瓶颈, 制约着体育广告业的长远发展。发展我国体育广告业的对策

我国体育广告业上述问题的存在, 既有现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 以及国际竞争等方面的外在因素, 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内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的体育广告业要立于不败之地,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准确定位, 确保个性发挥

加入WTO 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中, 我国体育广告业应该审时度势对自己在社会所承担的角色进行一次再定位, 选择正确的定位战略。准确的广告战略定位能够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得到充分的展现, 广告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在当前, 我国体育广告公司不外乎于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全面服务代理;二是优势制作兼容部分代理;三是以自身媒体经营或代理媒体经营。在审视自身定位时, 体育广告业要克服“小而全”心理定势。针对自身情况确立个性, 凸显优势, 以优势竞争和策略竞争坚持特色经营。

3.2 整合资源, 确保高质服务

体育广告业要根据自身业务经营范围、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服务范围, 以多种形式进行资源整合, 实现体育广告服务业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的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以往体育广告经营小而分散、盲目争夺顾客的无序竞争和低质服务状况。确保体育广告经营单位有足够的能力支持客户的技术创新改革, 使我国的体育广告业真正成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 使整个体育广告业的服务水平上一大台阶, 使我国体育广告业有能力迎接国际经济一体化竞争的严峻挑战。

3.3 理论先导, 确保科学运作

我国体育广告业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和辉煌业绩说明, 体育广告的实践已到了应该升华和进行理论总结的时刻, 如果漠视体育广告的自身内在特点和规律性, 不对其中的客观规律进行理论的升华和总结, 体育广告业的发展将无法登上新的台阶, 将会沦为自生自灭的自我单一循环机制, 或面临随时被击败或替代的危机, 同时体育广告业本身的发展也会缺乏理论后劲而成为昔日黄花。因此, 体育广告的理论建设是现实提出的重要历史课题, 是体育广告业新世纪发展的时代要求。这也正是中国历史赋予中国体育广告公司的使命。要认真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把自身的优势与体育企业优势相结合, 产生“1 + 1 > 2”的集聚效应。

3.4 积聚人才, 确保发展后劲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体育广告业是一个人才密集的行业, 是一个靠智力打天下的产业, 没有一批有敏锐洞察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创新人才, 就不可能有体育广告产业的大发展。体育广告从业人员是体育广告业发展进程的主力军, 是创新发展体育广告业的关键。要发挥好从业人员的主力军作用, 关键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相信人才、依靠人才、培养人才, 真正把人才积聚起来。在构筑合理的人才结构、保证服务有效的同时, 要注意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给予相对的自由空间和适时有计划的培训, 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 使整个人才结构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4小结

加入WTO 和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必然催生出巨大的发展契机, 只要我们本着“苦练内功, 外树形象”的思路, 脚踏实地, 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我国的体育广告业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大空间里定有大的作为。

参考文献

[1] 宋顺清1 中国广告业的发展走向与面临的任务[J ] 11999 年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 工商出版社, 2000 ,(3)[2] 傅红岩1 体育产业化———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J ] 1 体育月刊, 1998 ,(4): 11 [3 ] 黄柯1 论体育赞助[J ] 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4)[4] 鲍明晓1 对我国体育产业热点问题的思考[ J ] 1 体育科学,1999 ,(4)[5] 田慧1 中国体育电视转播对策研究[J ] 1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 23(3)[6 ] 文博1 新编成功企业营销与广告经典案例[M] 1 光明日报出版, 2003 [7] 中国体育网: Http : / /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谈谈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经济效率原则,水、大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综合控制原则,有效控制跨界污染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原则等。

2、建立健全各项环境保护基本

法律制度,包括总量控制、许可证、排污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审计等,力求使之成为更加完备、更加透明、更加公正的法律制度,并把污染综合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作为这些制度的一个基本目标。

(二)强化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

国家法律,包括各项环境保护法律的有效实施,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公正发展的基本条件。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市场经济立法和环境保护立法落后于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同立法的进程相比,有关法律的实施,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不少地方违法破坏环境的行为还通行无阻。其结果除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外,还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守法者经济上吃亏,违法者经济上占便宜,不支出和负担防治污染费用,同等条件下成本相对较低,形成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应当强调,强化法律实施,共同遵守国家法律,是保证市场正常运转、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地位平等、等同对待、自我负责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加强政府环境领域的公共服务

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包括污水处理、废物和垃圾的收集与处理,保证水体、空气、生活环境的清洁优美,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等,是任何现代国家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同时采取经济措施鼓励私人和企业也提供这种服务。能否高效、高质量地提供这种服务,常常是衡量一个政府效能和业绩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地方政府应努力提供以下公共服务,当然,受经济发展木平和地方财政能力的限制,各地方和各城市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方面,能力还是相当有限的。但这是迟早都要做的,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注意同国际环境保护趋势相衔接

在国际环境领域,世界各国既有共同利益,也有许多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有关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有关国际环境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还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利益冲突。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借保护环境设置贸易壁垒,也要适应国际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注意保持同国际上、同主要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标准和作法相衔接,以适应国际和各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对国际市场所构成的越来越多的限制。我们的企业应当认识到,这是将来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

总结:

就环境问题而言,环境和环境保护作为典型的公益物品,需要政府积极介入提供活动。而环境的多样属性、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和环境问题的相互关联性,需要我们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合适的环境政策手段,提出良好有效的政策对策,在更高层次上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保证。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中国的环境政策》,《环境导报》2000 年第6期.[2]解振华:《构建新时期环境保护战略》《求是杂志》2005 年12期.[3]朱德明:《城乡统筹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71 期

第五篇: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蕾

国贸08—1

2008148

3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国际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国际劳务输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据世界银行1986年统计,世界劳务市场的劳务容量约为2000万人。

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己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末。而具有一定规模的输出则始于15世纪末(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16至18世纪,殖民主义国家贩卖黑人到美洲的奴隶贸易。这是历史上大

规模远距离劳动力转移的开始。但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是殖民主义的罪恶表现,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即奴隶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力拥有者和出卖者出现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而是作为生产工具——会说话的工具”被人用强迫的方式从一个国家运送到另一个国家,因此,这还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劳务输出与输人。真正是自由人,是自身劳动力拥有者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并作为生产要素在他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最早当属18世纪初的欧洲技术工人。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受重商主义的影响,才对技术工人入境采取欢迎态度,但是由于各自的经济保护主义政策,这个时期的迁移量仍然十分有限。真正大规模的现代意义上的劳务输出与输入则是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二战之后,随着大量新兴国家的建立以及战后重建的需要,国际劳务输出得到了空前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的增长,国际劳务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

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我国近代的劳务输出,在鸦片战争(1840年)之后即有雏形。19世纪中叶,北美、澳洲大陆发现了金矿,由于黑奴买卖己经停止,加之当时的清政府把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当作“贱民”、“弃民”对待,采取不予保护的政策,殖民者便趁机通过利诱、拐骗、强拉等不法手段,掳掠了大量中国劳动力,即“华工”。这是我国近代劳务输出的开端。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派出了大量劳动力,为英、法、俄以及东南亚国家抵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提供了巨大的后勤支援。由于我国这一时期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并不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带有很强的为战争服务的性质,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劳务输出。

到上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劳务输出有了新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劳务输出大都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以援助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蒙古、尼日利亚等的经济建设为主。派遣了大批技术人员以及工人和医务人员,基本上是无偿的或是优惠的,同样并不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因此说当时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劳务输出,但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劳务输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劳务输出事业才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真正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央“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劳务输出事业取得了更快的发展,到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开展对外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劳务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国劳务输出的现状1对外劳务合作总量保持稳步增长,但仍与我国人口资源总量不相称,并且创汇能力也远低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2普通劳务依然是外派劳务大军的主力,但在少数省份已有改观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的外派劳务人员仍然占据劳工大军的绝大多数75%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科教文卫、设计咨询和IT服务业所占比重均不足1%3亚洲市场份额独大,新市场开拓举步维艰

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1外出务工人员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与劳务输入地日益要求的高素质务工者相互矛盾2县内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不健全,劳务输出信息不灵、输出渠道不畅3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工作不到位4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1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输出共识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输出质量3上下联动,扩大输出总量4建立信息和中介服务体系,拓宽输出渠道。

下载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分析及对策 在我国由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向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转轨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外汇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其对策以前对外汇交易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在脑中有个含糊的概念。但是通过这次的习,我知道了我国的外汇市场主要指银行之间进行结售汇头寸平补的......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分析—从国民经济角度摘要:我国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防治水污染变得迫在眉睫。文章简单讲述了中国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和海洋等水环境的污......

    当前高校二级教代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 当前高校二级教代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 高乙森 摘要:高校二级教代会是在新形势下加强民主建设的一种新形式,作为校级教代会的重要补充与......

    我国殡葬改革现状分析[小编推荐]

    我国殡葬改革现状分析——以安庆市为例 [摘要]殡葬改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殡葬改革不断深入,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实行火葬......

    高校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精选合集)

    摘 要:高校档案管理主要记载了高校师生在校期间工作、学习、生活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高校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给学校师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是国家聘用人才的......

    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对策5篇

    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对策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眼光,平面设计的商业价值才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对......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 随着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 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国际金融危 机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成为全社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