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动画市场人才需求与校园培养模式的博弈1.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7:0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动画市场人才需求与校园培养模式的博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动画市场人才需求与校园培养模式的博弈1.》。

第一篇:浅论动画市场人才需求与校园培养模式的博弈1.

浅谈关于当动漫市场人才需求与教育现状的博弈

张雪梅

【摘要】:近几年我从一名设计专业教师再转型为动画公司模型设计师最后再次成为一名动漫专业教师,身处学校与动漫市场这两个看似供需火爆的双方。却是矛盾重重。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动画产业的大力扶持与宣传,动画教育的热潮随之兴起,但最近几年动画市场对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却招不到合适的制作人员,而学校花大力气培训的学生却鲜有能对口就业的。本文将站在动画公司和学校双方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个人的见解。【作者单位】: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艺术专业部

【关键词】: 动画 课程设置 学术系统 学校 教育 校企结合

【正文】:近几年我从一名设计专业教师再转型为动画公司模型设计师最后再次成为一名动漫专业教师,身处学校与动漫市场这两个看似供需火爆的双方。却是矛盾重重。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动画产业的大力扶持与宣传,动画教育的热潮随之兴起,但最近几年动画市场对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却招不到合适的制作人员,而学校花大力气培训的学生却鲜有能对口就业的。本文将站在动画公司和学校双方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动画专业可谓是我国目前既热门又并不成熟的一个专业。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动画教育已成为当前各级院校的一个热门话题。客观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动画教育的症结所在,积极学习、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将会为我国高校动画专业教育开创一个新的局面,谱写一曲新的篇章。

相关政策

200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十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助动漫企业增强竞争力。

我国动漫发展现状

动画学术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动画教育的起源与其他学科相比,动画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是,这一学科的根基却牢牢地深植于传统文化艺术思想的土壤里。动画学术研究的对象起源于19世纪,通过对动画发展历史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动画学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由科随着国家动画基地政策不断完善,原创动画制作机构和动画教学机构大量增长,国产电视动画片创作量大幅上升,优秀原创动画片不断涌现,国产动画电影创作生产发展迅速,新品种新风格不断出现。在看到国产动画取得的一系列可喜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产动画片数量需要进一步增加。2005年我国动画片产量达到42,000分钟,与往

年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我国动画片的产量与我国上千个电视频道的播出市场还不相适应,与拥有3.7亿青少年的消费市场还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目前有4个专业动画频道、29个专业少儿频道,动画片是这些频道播出的最主要的节目类型。此外有大量电视台开辟了固定的动画栏目。播出平台的扩大,使得动画片需求量迅速增加,而我国动画片的产量却远不能满足播出需求。

二、动画片艺术质量和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动画片艺术质量和技术水平近两年虽然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例如不重视前期策划和剧本创作,一些动画片项目匆匆上马,只是追求数量或完成任务;说教类题材过多,总是以成人居高临下的眼光去揣测孩子的心理,进行不问效果的灌输;神话历史类题材过多,照搬历史典籍和文学名著,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合14岁以下观众收看的低幼题材动画片过多,很多动画片制作者还停留在动画片只是给少儿看的这种狭隘的思想观念之中,不去考虑更加广泛的收视群体等等。在制作手段上,很多动画项目都尝试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三维动画片。但目前我国三维动画由于投资有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物表情呆板,动作不够灵活,画面不够流畅、缺少美感。其它类型的动画片有一些仍然存在简单说教、粗制滥造的问题,缺乏精益求精的意识。动画片质量由低到高虽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但必须引起各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和动画制作企业的高度关注,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一问题。

三、动漫创意观念滞后。主要问题是缺乏想象力,不善于大胆创新、夸张、变形,墨守成规、中规中矩,偏重于形似。作品与形象的艺术张力不够,感染力不强。因此,难以给观众愉悦,难以形成印象,也就难以形成名牌,大多成为大路货,过眼烟云。

四、动画人才机制仍待完善,动画高端人才依旧缺乏。动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繁荣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重要前提。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的动画专业历史还太短,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上都不够完备,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人才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很多动画院系和培训机构更多地重视绘画和电脑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人文底蕴、艺术修养的培养。我国目前动画人才状况是优秀的创意人才很少,动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很少,既懂创作生产又懂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没有建立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我们呼唤中国的手冢治虫、中国宫崎骏的出现。

市场资源丰富,本土产业不成熟,人才资源严重不足,尽管我们有着庞大的市场,但是却没能发展出我们自己的相关产业。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 60%,欧美动漫占 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 11%,日韩产品占据着中国网络游戏产品的主要位置。究其原因,除了经济运行机制和开发水平外,最主要的瓶颈是民族企业中各类影视动画职业人才的匮乏。

根据专家统计,目前动漫行业需要的人才是15-20万,而每年能提供的人才仅为1万人左右,人才缺口很大伴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必将更为广泛,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既精通职业技能,又具有创意、策划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将会大受欢迎。中国巨大的动画及多媒体市场和中国相关专业人才奇缺形成的巨大矛盾,无疑给中国动画及多媒体教育带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把握住这个契机发展我国的动画

及多媒体教育是当务之急。

学校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国内动漫产业的崛起,动漫专业人才紧缺,各类院校、职业学校纷纷办起了动漫设计专业,为社会输送人才。美术是动漫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设计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如何在三年中尽快地打好美术基础?教师如何将美术课与动漫专业

美术课是动漫专业的基础课程,面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美术教学上的时间瓶颈与美术教师的电教能力的相对薄弱,作者反思自己的教学,贴近专业,培养学生的学习美术的成就感,同时精心选择与合理安排知识点进行教学,勇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习电教技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三年制动漫专业的美术教学策略。

纵观今年来动漫专业学生学校所学与公司生产制作要求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课程设计只注重美术基础课的培养,不了解市场对软件技术的要求。不少的院校传承了美术专业学院派的优良传统,在素描、色彩等传统的基础课教学上下了大功夫,但却不愿走出去,了解动画市场对人才在软件技术上的新要求。这往往导致了动画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要想进入动画行业就必须花很长时间去学习软件技术。这往往阻碍了这些包含艺术天分的学生进入动漫行业,甚至造成了学艺术找不到工作的错觉。

二、学校课程设计只注重软件学习,忽略美术基本功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凡是与艺术相关的产业,就如平面广告、动漫设计等。都离不开美学基础为创作源泉,如果学校舍本求末的强调软件的熟练使用而忽略了美术基础的培养。这无疑是将动漫人才推向“废材”的推手。因为软件可以速成,人美术基本功的培养却是一个漫长的系统的培养过程,这个过程最好在学校阶段完成。

三、很多学校的师资不具备行业生产经验,不了解动画制作环节,教学停留在理论阶段。

很多动漫专业的教师没有行业的生产经验,很多都是半路出家,致力于写论文评职称,赶不上行业的变化,对行业的了解停留在报刊杂志或自己理解的阶段,这无疑于缘木求鱼。教师应该走出市场了解动画行业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动画专业教学服务。

市场需求与学校教育的完美联姻

目前有一些企业和动画院校为这种两难的现状深受其害,动画公司有项目招不到合格的人才,人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却不能达到公司的要求。于是不少公司和学校探索出了一种互赢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以乐山市计算机学校为例:该校开办这个专业是通过对动漫市场的深入考察调研决定的,该校与行业知名动画公司建立一种长期人才培养和供需的关系。即学校定向为公司培养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学校为公司提供适当的生产场地及资金等,而公司则向学校提供课程设置建议、教师的定期培训、公司技术支持、企业文化传达,行业就业信息的提供,行业人才推

荐和协调等。

以三年制中专为例:

一年级学生由学校基础课教师担任教学任务,重在学生美术基本功的培养。二年级学生由公司技术人员对学生培训动画软件和生产项目。三年级学生则到公司参加实习,实现从学习到生产工作的过渡。

这样一来,从前期的课程设置到学生就业的整个阶段都紧贴市场要求。双方都到达了互赢。

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各个学校和动画企业所认识,这种模式的采用和探索或许是我国动画行业发展和腾飞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魏武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及教育现状的思考》

郑兰

江苏南京市江宁中等专业学校;《三年制动漫专业美术教学反思》

第二篇: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素质需求

信息管理专业是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满足社会信息化和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信管专业的学生应拥有与时俱进的科研组,和高师资水平;计算机课程完备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实际有效的课堂内外实践也很重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信管专业的同学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的方向性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以培养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目前国内的信管专业有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传统的向经管方向发展,而另外一个方向是以技术方向为代表的计算机编程、维护等方向的工作。

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具体素质要求包括一下五个方面:

1、知识的要求,信管专业作为一个经济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相交叉的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经管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信息分析、决策支持的技能,如: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高等数学、管理运筹学和统计学的基本理和模型;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思想;具备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网络营销的方法和实现技术;具备信息收集、数据挖掘与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具备某行业方向的软硬件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2、能力要求,信管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较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包括:具有对组织的信息与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分析提取的业务能力, 并初步具有数据挖掘与决策方案支持的综合能力;具有管理与维护组织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部门的业务能力, 并初步具有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战略与实施方案的综合能力;具有设计、开发与维护组织内部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能力, 并初步具有设计企业的网络营销的实施战略与实施方案的综合能力;具有开发、应用或管理某类行业专业软件的业务能力, 并基本具备该行业中相关职位的从业能力;具有独立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 具有解决方案与战略的规划与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3、职业证书要求、大学应届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如果具有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求职时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人文素质要求、信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 为了使该专业的人才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5、专业英语要求,信息管理专业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 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更新很快, 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跟踪最新技术, 熟练掌握信息管理专业英语, 阅读信息技术类英文文献是基本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加强信息管理、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

但是就自身与一名合格的信息管理人才的比较,还存在一些差距。

1、过度学习理论知识。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多数侧重于理论研究,真正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研究的成果并不多。

2、课程设置体系不够规范。由于经济、管理是两大类学科,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十分丰富,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异大,如何平衡各专业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的比重,我感觉到很迷茫。

3、研究目标以及

方向不够明确。对该专业的性质、理论体系认识不够清晰,因此,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办出专业特色,适应社会对该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现存的差距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1、明确专业定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种新兴的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统的互动结合和边缘学科知识模块的复合。因此我们应将该专业的学科定位为:培养具备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学生,并具有较高的外语、数学水平,掌握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管理及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

2、确定钻研目标,专业目标,必须紧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课程、内容、学习方法上都要体现这以原则。

3、自选兴趣课。从目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上看,现有的课程体系只是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堆积,而没有达到融合的地步。因此我们必须在抓住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最爱的方面。想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加强经济与管理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组织的业务流程及其实质,知道管理流程,了解伴随管理流程中的数据流动过程,因此将学和知识融合贯通至关重要。

信息系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以完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建设,为信息时代培养合格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第三篇:政策与市场的博弈浅析中国的粮食战略

摘 要:在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却能独善其身,国内的粮食价格波动非常小。诚然,这是中国的粮食政策取得了成功。中国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博弈中取得了成功,但放眼未来,中国现行的政策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粮食危机;中国;市场;政策

全球粮食价格在经历了持续几年的低迷后,自2006年开始上涨。并且,上涨的势头持续了一年,并在去年年底继续加速上升。到了2008年,主要农产品价格依然高位运行。致使37个国家爆发了“粮食危机”,一些国家还出现了政治动荡。在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却能独善其身,国内的粮食价格波动非常小。诚然,这是中国的粮食政策取得了成功。中国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博弈中取得了成功,但放眼未来,中国现行的政策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粮食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据微观经济学供求原理,任何产品的价格都是由该种产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粮食也不例外。同时粮食的价格决定有着自己的特点,粮食的可替代性差,因此是一种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产品,即价格的波动对粮食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在丰收的年份经常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此次国际粮食危机是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共同造成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

需求方面:

1.发展中国家食品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加上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民有了一定的财富,致使人民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于全球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巨大的消费群体。粮食被发展中国家大量消费。

2.生物燃料。随着全球能源紧张的扩大,化石能源不断被消耗,人民开始将视线转移到可再生的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则由粮食及其副产品生产而成。不断扩大的能源需求致使大量的粮食被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全球粮食被大量消耗。出现了汽车和人类抢夺粮食的局面。

供给方面:

1.气候危机。2007年灾难性的洪水袭击了57个国家。世界粮食主产区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均因气候原因造成大幅度减产,全球粮食供给量减少。

2.种粮成本增加。根据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商品成本不仅包括显性成本,同时还包括机会成本。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前景普遍看淡,通货膨胀预期加剧。与粮食相关的种子、燃料、农机具、化肥的价格大幅上涨以及运输成本的提高,使种粮的显性成本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很多传统产粮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工业化进程,造成劳动力价格提高,从而增加了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成本提高使很多农民撂荒土地,出外打工,从而减少了粮食的供给量。

二、中国的主要粮食政策

如果将全球粮食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市场,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我国粮食价格也应该大幅提高,而现实却是我国粮食价格在国际粮食危机大背景下依然比较稳定。即使是在年初遭受严重冰冻灾害的南方,也未发生与国际市场相似的价格暴涨。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国采取的粮食政策,保证了我国内部农产品市场的基本均衡。1.财政补贴政策和最低收购价政策。财政部补贴始终是我国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手段。目前对种粮者的补贴主要有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根据农业部数据,2008年以上四种补贴将总计投放956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91.7%,平均每亩71.98元。为了避免“谷贱伤农”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我国长期采取规定最低粮食收购价的政策。2008年2月和4月国家两次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收购价,两次累计提高稻谷收购价9%-10%,小麦收购价4%-7%。%财政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种粮成本,提高各农民种粮积极性。最低收购价格则在丰收年保证了农民收入的相应提高。

2.限制粮食出口政策。在此轮国际粮食危机中,我国采取了限制出口的紧急措施。2007年底,我国宣布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种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两个月后又宣布对小麦、玉米、大米等57种原粮和制粉产品,征收为期一年5%至25%不等的出口关税,并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中央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国内供应,并控制了因粮食而引起的通胀。

3.耕地保护政策。18亿亩是公认的我国耕地红线,它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2007年底国务院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将耕地占用税税额标准提高了近4倍。为重点保护基本农田《条例》还规定占用基本农田的,适用税额在新税额基础上再提高50%。

我国实施的粮食政策增加了我国与国际粮食市场的壁垒,有效消除了市场经济传导机制对我国粮食价格稳定的威胁。

三、政策缺陷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多地受到其他市场的影响,作为农产品市场供给方的农民,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压力,其中一些压力现行政策还不足以对其进行长期解决。

就财政补贴而言,虽然直补金额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但分摊到每亩的补贴数额则仍然比较少,此外由于直接补贴发放标准不统一,在很多地方补贴不能很好的对农业生产产生激励作用。

就限制出口政策而言,若干年以来由于南北经济差距和国内地理运输条件,我国粮市呈现出南进口北出口的贸易格局,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对日韩出口具有先天的比较竞争优势,国内为近3倍的价差影响了东北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吉林省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较2007年减少了17%。

此外,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供给稳定的情况下,城市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争夺,相应使得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供给不足。究其原因是现行政策并没有改变种粮机会成本提高的现状。城市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市场经济因素占主导的市场,随着CPI的上升城市工资水平也在不断上涨,据统计从2003年至2007年,不同行业农民工工资平均上涨36%。再加上,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相关社会保障措施的完善,农民工生活条件逐渐改善。有的农民不禁发出了:“辛辛苦苦种一年粮,不如出去打半月工”感叹,一些地方农民开始选择种植经济作物,或者有限种植口粮再外出打工,甚至抛荒土地外出打工的现象。在粮食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博弈中,市场机制造就的巨大比较利益使后者占据了优势。而这恰恰是从长期看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关键问题所在。

长期的稳定粮食价格政策,应在更多的借助市场机制的前提下,提高政策的综合保障力度。有研究表明,粮食提价10%所引起的政策效应等同于800亿元的补贴效果,体现了市场机制的高效率。适度提高粮食价格,对于普通家庭的影响有限,对于生活困难家庭政府可以采取补贴措施,这种补贴与对生产环节的直补全体消费者受益相比,更有效率。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带来食品价格的上涨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是粮食价格的温和上扬并不会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相反粮价温和上涨有助于改善工农产品比价关系,维持国家农产品中长期供应,进而维护物价的相对稳定。此外,为了根本上解决种粮比较利益落后的现状还需要从规范和提高粮食补贴效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粮食发展战略和对策》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张来武 科学出版社

第四篇: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

我国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与培养问题分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校外贸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外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外贸人才;需求状况;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8万亿美元,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三,这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已迈上新的台阶。然而,与大幅增长的贸易业务不协调的是,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严重,外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和这种需求相关甚远。外贸人才短板正阻碍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

一、经济全球化对外贸人才的需求

(一)数量需求

据《中国人才蓝皮本2010》预计,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达79万多人,而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在在13万左右,即使这13万元人全部从事外贸行业,供需缺口仍然很大。专家表示,未来三年,我国的外贸人才中,负责外贸公司重大投资和战略投资的决策人才最为欠缺,需求缺口2/3以上;业务营销人才欠缺30%左右;专业管理人员估计欠缺一半以上;服务外贸人才估计欠缺七成到八成;投资人员的供求缺口也在60%左右。

(二)质量需求

我国外贸人才的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达到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高峰。当时由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势头迅猛,进出口贸易以年初15.6倍的速度增长,使得数量有限的外贸人才格外紧缺,外贸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供不应求。时至今日,我国的外贸行业又遇到一个发展良机,但是,和20世纪80-90年代不同的是,今天对外贸人才的渴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多的体现在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上。这是因为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复是改革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限于外语好、专业对口等基本条件。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外贸人才的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踏实肯干、立足于企业、与企业共进退是任何一名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贸行业的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上述品质更为企业所看重。外贸流通领域的竞争性强,所具有的核心资产如人才、客户资源都不容易控制。现在的外贸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贸易”,一些外国客户信任业务员本人胜过信任企业。如果一名业务员离职,会带走大批客户资源,甚至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很多的高校毕业生自身期望值较高,企业提供的报酬和工作环境远低于毕业生的期望,巨大的落差使得毕业生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员工频繁跳槽已成为不少外贸企业头疼之事。根据近百家进出口企业的网上招聘要求来看,约有76%的企业把就职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首要位置。

2、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动手能力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是外贸人才必备的专业技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想方设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国的外贸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和资金去培养自己的人才,更倾向于拿来主义。因此,外贸企业在招聘时希望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外贸流程、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外贸人员。一方面能更快地适应强度的工作,融入企

业团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培训时间,降低企业自的培训成本。

3、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交流能力包括语言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2006年美国国际进出口协会副总裁盖格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中美两国贸易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相互间的理解和交流。在国际贸易活动的各个方面,英语是主要的工作语言,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外贸才最基本的能力,在技术引进、对外劳务承包、对外贸易、海外投资、跨国经营、国际旅游等方面,没有出色的英语能力是无法胜任工作的。同时,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外贸合作的不断增加,精通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的外贸人才有更强的竞争力。此外,国际贸易人才还必须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熟悉外国的相关法律,尊重外国的宗教信仰,具有跨国文化沟通的能力,做到在任何文化环境中都能够游刃有余。

4、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外贸从业人员站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前列,他们面对的竞争者是世界级的,从观念到行为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新事物、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寻找新方法、创建新理论,以独创的思维谋略和经营理念取得先发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5、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扎实全面的外贸专业知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看重的主要方面。它是外贸人才专业能力形成的基础,展现其发展潜力和后劲。外贸专业知识可分为外贸理论、政策和实务三部分。外贸人才首先应掌握最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其次应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对当前国际贸易的态势和规则有个大概了解,能帮助企业把握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并能应对处理买卖双方间的简单的贸易纠纷;再次应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如运输与保险、商检、索赔、仲裁、外贸函电、国际结算、海关实务等具体操作流程,具有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知识经济把国际贸易带入了一个科技信息化时代,从国际贸易的构成到国际贸易的手段和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革。根据我国入世的承诺,目前已经实现了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过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直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这一切均使得作为新型贸易手段的电子商务成为了一种现实的要求。同时也对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计算机能力及敏锐的信息发现利用能力。外贸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开展电子商务,创建一条畅通的信息流,链接顾客、销售商和供应商,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回应市场,善于利用网络上的有用信息,及时抓住商机,不断增强竞争力。

7、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

随着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与一些国家之间的贸易磨擦加剧,国内许多外贸企业和产品屡遭反倾销而征税、对国外客户资信调查不够造成损失、合同条款有纰漏而出现争议等问题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出口权、进出口配额等贸易问题都需要通过相应的贸易法规和惯例来解决。这就要求外贸专业人才熟悉国内外经贸法律法规、了解国际条约、精通WTO规则。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在国际贸易中争取自己的权利,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

二、问题分析

虽然社会对外贸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以培养外贸人才为主的国际贸易专业却面临着求职困难的问题。就调查资料来看,我国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约为60%。国际贸易专业形成了需求旺和就业率低,入学的热门和就业的冷门这一对鲜明的矛盾。对于外贸企业来讲,他们更多期望的是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具有较强实践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应用能力差、业务拓展能力低、对单位的贡献不

明显,难以满足外贸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培养的外贸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主要在于对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一)忽视对实践及对手能力的培养

国际贸易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其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然而,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认为强调理论教学是本科生和专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在国际贸易的本科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部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没有专门的实训工具和场地,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对外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方法,在审核信用证、填制相关单据、报关和防范商业风险等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各高校虽然都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毕业实习,但由于没有稳定的对外贸单位作为实习基地,缺少严格规范的毕业实习考核办法,从而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过于偏重理论课程的教学,一些重要的实务性课程和实践环节缺失,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低下,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外贸行业就业的机会。

(二)缺乏对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是外贸人才的必备素质。在经济日趋一体化的条件下,沿海地区加大同中东和非洲等地贸易往来,对小语种外贸人才需求逐渐升温。但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过多的强调外语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训练,更缺乏对小语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尤其是专业基础和外语能力“双优”的教师短缺,配套措施不够健全,很难营造讲外语和用外语的氛围。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外语水平仍停留在阅读阶段,听、说、写的能力普遍较弱,难以在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中与外国客户进行畅通地交流。

(三)师资队伍不够完善

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角,教师的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高低。但从当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讲授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分配到高校,没有外贸实践工作的经历,不熟悉本行业的实践操作。不少外贸公司出于种种考虑,即便形式上接受教师到公司挂职,也拒绝让教师一起处理实际公司业务。这样的师资队伍决定了在专业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意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在讲授实务实践课程时只是纸上谈兵,致使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不够突出。这样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很差,远不能满足市场和企业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虽然各高校都在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仓库理论”依然盛行。该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把记忆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缺乏分析问题的引导和训练。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吸收,更谈不上创新。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未能充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制约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已经从原来单纯的货物贸易发展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跨国经济合作等多种形式。国际贸易所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电子商务、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合作等多个学科。但是,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没有能够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新,缺少高质量的国际贸易类的专业教材,对国际经贸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前沿内容缺乏足够的敏感性,缺乏针对主流用人单位和针对主导进出口产品特点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致使

国贸专业的本科生在就业时面临两难困境:在理论知识方面不如研究生,在操作技能方面不如高职生和专科生,从而在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高校外贸人才的培养,要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培养高质量的外贸应用型人才,为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做出贡献。

第五篇:浅析《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产业模式

浅析《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产业模式

摘要: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喜羊羊与灰太狼》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此外,该片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风靡一时。因而,该片成功的动画产业模式,对我国大力发展动画产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发展历程、成功因素、启示

《喜羊羊与灰太狼》以羊和狼两大族群间妙趣横生的争斗为主线,剧情的轻松诙谐风格,情节爆笑,对白幽默,还巧妙地融入社会中的新鲜名词。这部超强人气的长篇动画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赢得众多 粉丝,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更是屡获殊荣。在2009年春节档期集中上映的众多影视大片中,一部国产小制作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仅19天就狂卷8000万元票房,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在此之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已经在全国热播,相关的衍生产品也都随处可见,《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风头一时间盖过了米老鼠和唐老鸭、机器猫等国外动漫品牌。它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发展历程

从2003年萌发创意,到2009年的“牛气冲天”,《喜羊羊与灰太狼》陪我们走过了5年时间。2004年,广州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创意制作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该动画片于2005年在杭州少儿频道首播,几年来陆续在全国五十多家电视台播映,受到青少年观众以及部分成年观众的喜爱。2006年,原创动力通过与多家公司的合作,使《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衍生品迅速从图书、玩具、服装扩展到了文具、日化,乃至食品、QQ表情、手机屏保等等。到目前为止,其漫画书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4000万元人民币,毛绒玩具的销售额也达到了一千多万元人民币。2008年初,原创动力联手上海文广集团和北京优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经过三方的紧密合作,影片大热,取得了令人惊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因素

1.借鉴好莱坞式表达,创造中国故事

灰太狼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再出门抓羊,但却被聪明的羊儿一一化解,这是红透中国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常见的让人捧腹的桥段,它的产生来自于学习借鉴好莱坞式的表达。在学习国外经典的讲故事的手法的同时,“喜羊羊”还准确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境,明确地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受众。“无论从形象的设计到故事的编排上,“喜羊羊”都充分考虑了自己的目标受众是小朋友,但不让成人排斥。故希望角色关系既简单,又有冲突,还要有喜剧感。在故事定型时,就希望故事既好看还要有娱乐性。他们在过滤了美国好莱坞短篇动画剧集《猫和老鼠》、蚂蚁跟大象等矛盾对立的角色后,最后选定了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狼和羊;同时给这些形象赋予娱乐性和喜剧效果”,“将整天喊着‘要吃羊’的凶狠的‘灰太狼’设计成一个失败者的角色,赋予了一种制约它的更大力量——给了灰太狼一个老婆。这样的喜剧元素,在之前本土的动画里很难找到。”

2.迅速扩展产业链,后期衍生产品开发

随着,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票房一路高歌,现在由“喜羊羊”衍生出来的产品已涵盖几大类、数十个品种:主题音像图书、玩具礼品、文具服装等,都有了相应的授权合作商,产业链迅速延伸。原创动力通过与一流授权商合作,借助其影响力,成功开发后期衍生产品市场。与原动力合作出版《喜羊羊与灰太狼》漫画书的是迪斯尼的授权商——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而喜羊羊与灰太狼玩具的授权商是国外著名动漫品牌凯蒂猫和万代的代理商。借助这些大授权商在经营国外动画品牌方面的经验,再加上各大电视频道轮番播出的动画片,以及配合推出的一系列推广攻势,“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衍生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3.精心设计的原创卡通造型

卡通形象是动画片的一个关键因素,为让小朋友喜欢“喜羊羊”卡通形象,主创方颇费了一番心思。在创作之初,导演率领编剧、漫画师先将设计好的卡通形象在公司内部进行投票选择,选出其中最好的形象,再进行修改。然后又将设计好的卡通形象拿到中小学、幼儿园找学生来评议,再根据学生意见进行修改。最后拿到玩具制造商那里去征求意见。经过这三个环节的推敲、修改,才确定好每个卡通形象。这些卡通造型不仅形象可爱,令人过目不忘,而且方便生产各种衍生产品,易被消费者接受。实践证明,这些卡通造型依靠自身的亲和力,不仅吸引了儿童观众,也吸引了不少成人观众,尤其是白领群体,创造了广泛的观众基础。

4.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喜羊羊”的走红与国家支持动漫产业的政策不无关系。通过及时而恰当的产业政策来推动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2008年国产原创电视动画片及国产动画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申请事项的通知》,对2005—2008年间创作生产、经广电总局推荐播出的电视动画片作品和相关创作人才进行物质扶持,扶持总额近900万元。正是这些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才出现诸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电影的热映热播。

5.长期打造的品牌效应。

动画电影版《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映并非出于偶然。在电影版推出之前,国产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自2005年开播以来,已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近500集,长盛不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喜羊羊与灰太狼》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同名漫画书推出后,也立刻成为畅销书,销量超过百万册。这些品牌化、系列化、持续化、高产量、低成本的设计制作,为《喜羊羊与灰太狼》品牌的滚动传播打下了深厚基础。一份市场调查显示,国内小观众对“喜羊羊”的认知程度,已经超过了“米老鼠”和“唐老鸭”。

6.颇具创意的营销策略。

从策划《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始,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将营销理念灌输在创作中。在短短3年内,该公司与众多知名商家结成了策略伙伴,开发生产了音像图书、毛绒公仔、玩具礼品、文具服装、食品、日用品,还包括QQ、MSN表情、手机桌布、屏保、多媒体等动漫衍生品。同时利用自身的广告公司,发挥广告代理、广告推广等作用,做配套服务,开源节流,共同打造播出平台,解决发行渠道。此外,原创动力还成立了全国首个卡通人偶剧团——喜羊羊人偶剧团,所到之处都深受欢迎,有效地配合了原创动力的动画片和商家的营销宣传活动。

对发展国产动画产业的有益启示

我国动漫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国内的动漫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匮乏,中国的动漫产业规模是还处在摸索阶段,而原创动力通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项目的运作,形成了一套适合国情的运作模式:即在创作之初引入营销和市场概念,制作既有收视卖点有利于衍生产品开发的的原创大规模动画剧培育市场,整合国内优秀资源营销衍生产品收回投资,再进一步研发同一品牌动漫影视作品再播出,再收益„„这一模式对我国动漫产业建设“中国模式”有着有益启示。

国产动画产业必须树立原创卡通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卡通品牌已经进入成熟期,具备了较强的影响力。这表明,国产动画创作必须精心设计卡通造型,要让中国孩子们有自己喜爱的本土卡通品牌,才能让中国卡通最终走向世界。

国产动画产业要打造成熟的产业链。我国的动漫产业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近些年来,为了扶持动漫企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根本的问题是动漫企业的生存之道是要打造出成熟的产业链,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政府的作用是在产业发展之初给予引导和扶持,在产业逐渐成熟之后将会退出这个舞台。

国产动画产业要有实现创意的良好环境。然而多年来,我国的动漫市场一直被国外的作品所占领,能够让普通观众耳熟能详的国产动画少之又少。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国外,中国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孤独地名列其中。“其实我们从来都不缺乏创造力,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就拍出了非常优秀的动画片西游记系列。如今一些大学生动漫比赛,其中有一些想象力也让我惊叹。我们目前缺乏的是一个能实现这些创意的良好环境。因此,有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

国产动画产业要有科学的产业营销模式。《喜羊羊与灰太狼》积极摸索适合中国市场的成功之路,产业链比较完整,从电视动画到图书出版,从周边产品到电影创作,整体运作成效颇为显著。投资方透露,《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赢利主要靠出售播映权,约占40%,图书音像约占10%,衍生产品授权约占20%,其他约占30%。目前图书销量超过百万册,销售产值超过2000万元。其成功的营销策略对于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国产动画产业仍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通过及时而恰当的产业政策来推动动画产业这一战略性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2008年国产原创电视动画片及国产动画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申请事项的通知》,对2005—2008年间创作生产、经广电总局推荐播出的电视动画片作品和相关创作人才进行物质扶持,扶持总额近900万元。正是这些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才出现诸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电影的热映热播。今后应继续加大对国产原创动画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使之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喜羊羊真能让国产动画咸鱼翻身?》吴晓东,新华网,2009年02月23日《一只羊的商业神话》,吕宁,新浪网2009年02月27日

《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康小明,向勇.北京大学学报,2005(2).

下载浅论动画市场人才需求与校园培养模式的博弈1.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动画市场人才需求与校园培养模式的博弈1.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市场开发与产品模式(推荐阅读)

    专业市场开发与产品模式 严格意义上的专业市场,是以批发为主的,但现代专业市场,根据商品的类型,也出现了批发零售兼有的专业市场,比如一些小商品类、服装鞋包类等属于日用品或者......

    “义乌模式”推广与市场信用建设

    “义乌模式”推广与市场信用建设地处浙中的义乌,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改革开放之后,以“鸡毛换糖”起家的义乌商人瞅准了商机,发展小商品市场,如今成为“......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论文

    摘要从当下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影响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人才需求的趋势,试着探析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关键词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培养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与探究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与探究 吴小敏 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意义.本文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定位,提出如何创新性建设......

    征纳博弈模式的选择与税收流失治理的实证分析[最终定稿]

    征纳博弈模式的选择与税收流失治理的实证分析 只要税收存在,就有税收流失。税收流失做不到根除,只能减少。减少税收流失始终是税收工作的主要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的税收管理都......

    1.11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的双向选择模式研究

    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的双向选择模式研究 孙彦宝,王乐2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

    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模式探索

    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模式探索厦门第六中学 黄鸿[内容摘要] 校园网在中小学校中能否发挥效益并被广泛使用,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对校园网建设与应用方面的实践......

    油田自动化维护员工技能培养模式与探讨

    油田自动化维护员工技能培养模式与探讨 摘要:随着油田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油田方向迈进,各种类型的智能仪表、设备在生产现场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对员工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