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2

时间:2019-05-14 18:1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2》。

第一篇: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2

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

从字源上考察,仪式一词本来就有示人轨范之意:仪,度也,法度、准则;式,榜样、效法,《诗经》里就有“古训是式”的说法。从仪式的起源看,仪式最初是部落的习俗,比如巫术,鼎盛于宗教信仰。它们都要通过特定的仪式来传达特定的企愿、精神(教旨)。仪式逐渐发展成为特定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文化观念,正是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才得以体现和传承。可见,仪式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本该隆重举行的仪式有很多: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升旗仪式,扫墓仪式,开学、散学典礼,传统佳节庆祝仪式等。由于没有举行(或没有隆重举行)或流于形式,或活动的载体不新颖(没有与时俱进),白白地丧失了绝好的教育契机。从本质上讲,仪式就是要通过特定的活动形式,让人感动、难忘!惟有深刻的情感、理智体验才能使参与仪式的人受到特定精神文化的洗礼,才能达育人之实效。譬如:成人的结婚仪式,庄严、神圣,90%以上都会成为婚姻、爱情的最美好的回忆和最有效的危机润滑剂。为什么现在的青年一代对民族传统佳节如此麻木,对舶来的洋节却热衷不减呢?专家分析“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缺乏认同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适合他们的活动载体。”即隆重的仪式活动。思考、研究、运用好育人工作中的仪式活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迫切课题。

一、仪式活动教育必须定期举行,多次反复,让特定的精神文化成为一种习惯。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历来非常重视通过仪式文化对员工进行价值观的教育训练:每天早上八点钟,全体员工诵读松下精神,高唱公司歌曲,所有员工每隔一个月至少要在所属的团队中进行十分钟的演讲,用以阐述对公司精神的理解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打造了高效的工作团队。

从松下公司的成功得到的启示是:传达特定的精神文化,没有特定的仪式活动,精神文化就失去了载体,就像营养没有血液来传输;没有特定仪式的长期反复,就不会有特定精神文化的广泛认同和员工内化为组织文化有效传承的无意识前提。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养成教育特的规律就是:反复抓,抓反复。习惯习惯,要“习”才“惯”。仪式教育的多次重复,也就成为一种特别深刻的文化符号的记忆,一种情感及其情感需要,一种集体无意识,一种精神文化的惯性。习惯成自然是也!

坚持上下午课前齐呼班训,齐唱班歌;学生会每次活动保留项目是“学生会宣誓仪式”;如期举行入队、入团仪式,告别红领巾奔向共青团仪式,传统佳节庆祝仪式等活动,对学生养成和传统精神文化传承之实效性均起到了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作用。抓好和反复抓仪式活动教育,让传统精神文化成为一种习惯吧!

二、传承精神文化,创新仪式活动内容形式,让仪式活动教育与时俱进。

任何一种精神文化要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前提首先是被学生乐于接受。那种为形式而仪式(仪式本身的内在精神文化含蕴挖掘不够);那种一成不变的仪式(仪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未能与时俱进),育人的实效性不言而喻。一)坚持“以生为本”,仪式活动“生活化”

学生困惑什么?学生迫切需要什么?学生最关心什么?等等都是仪式活动教育必须得关注的话题。如追星,举行一个“我心中的明星”交流会,采访身边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先进代表,再评评同学中哪些可以成为哪方面的明星。这样“我心中的明星”不是就活起来、近起来了吗?仪式活动教育具有德育的内在功能,它既面向整体、又关注个体,既鼓励竞争、又鼓励合作,既注重连续性、又注重阶段性。这些特点,恰好符合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为此,仪式教育活动的内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各有侧重,设计了具有连续性的系列仪式活动,从而构建了学生成长的阶梯:

(1)新生入学仪式:重在树立 “我是小学生”的意识与自豪感,体会上学的乐趣。

(2)二年级入队仪式: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律意识。

(3)三年级十岁生日仪式:侧重体验集体的温暖,学会关心他人,孝敬长辈,关爱集体。

(4)

四、五年级少年仪式:让学生领略成长的责任和义务。

(5)六年级毕业仪式:是对小学生活的总结,让学生回味成长,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志向。

⑹教职工退休仪式、每周的升旗仪式、6月颁奖仪式、、、、等

只有坚持“以生为本”,仪式活动“生活化”——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贴近和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仪式活动才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兴趣、激情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主体的、快乐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特定精神文化营养,茁壮成长。二)仪式活动要常办常新,与时俱进

避免仪式内容与全球化生活相违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困惑甚至逆反,仪式活动中传统文化应当进行“创造性转换”,以适应现代性的要求。具体而言,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传统,必须与追求独立、自由、宽容与理性的现代人格不相违逆。否则,这样的传统便不值得践行,大可让她存活在历史文献里,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如烟往事。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培养学生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价值观念、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公德意识、交际能力、健康心理等作为重点,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一代。

为了避免学生思想上“疲劳”,情感上厌烦,在形式上力求新颖和多元:多采用观摩,采访,调查,文艺展示,网络信息技术,故事、讲演等生活化内容、艺术化形式等实践活动。

故此,仪式之后,从传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创新成果,才是真正的弘扬之力,才能真正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三、仪式教育活动要注重学生全程参与,突出体验育人。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循环上升的过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情起着至观重要的调节促进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体验、积累和升华的教育必然是走不远的教育。

一)营造体验氛围。活动场景的精心选择、布置,活动语境的精心设计(主题词,宣传语,宣誓词,主题标志的张贴佩带),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活动气氛的浓烈(或庄重肃穆或高亢激越或舒缓动人)。投入其情,融入其境,在仪式中人人强烈感受到特定精神文化的召唤。这种体验表明个体已进入自我价值观念的反思、探索、重构。

二)学生主体、全程参与。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受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程度。从仪式活动的筹备、场景的选择、布置,标志的制作到活动议程、活动的设计、排练,学生主体、全程参与,才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更好地加深对仪式精神文化的认知,才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活动具有实践性。实践体验是育人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是产生情感、理智体验的前提和土壤。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在精心设计实践的各个环节,在学生全程参与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体验育人。

培育下一代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继承、弘扬和发展传统精神文化是所有中华儿女迫切的神圣使命,是一个需要大家都得付出艰辛努力的系统工程。呼吁我们都来思考、实践怎样抓好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的课题,呼吁政府、社会各单位团体齐心协力办好传统佳节的仪式活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惟此,我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复兴的春天还会远吗?

第二篇:关于如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关于如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摘要:当前,党性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挑战。文章从教学准备、教学语言、教育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党性教育;实效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D261.4

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教育培训使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想信念、行为修养、廉洁自律等方面更加符合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1]当前,党性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着新问题和挑战,作为党校教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丰富教学语言、创新教育方式,才能切实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一、做好充分准备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基础

很多党校教师被称为“万金油”,意思是什么课都能上。其实“万金油”看似褒义却是贬义,实质就是理论不深、研究不深、讲解不深。由于很多课程和所学的专业不符,就不是很擅长,再加上有时教学任务下达仓促,导致备课时间短,很多课程难免是应急之作,对问题的研究不够,准备不充分,讲解就自然不深。开发一门课程是需要长时间去关注钻研的,比如,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的精品课《及其时代价值》,他的这门课之所以成为精品,就在于备课充分,关注时间长,一讲就是15年,并且研究有深度,解读透彻,把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人很信服。所以,备课是要下功夫的,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要想把某一问题讲清楚,必须先想清楚,再写清楚,尤其是党性教育课,属于思想教育的课程,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使人信服。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去质疑课程主题,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党校教师,必须恪守党校姓党的原则,就应该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就需要党校教师认真学习、潜心研究、充分备课,才能提高党性教育课的实效性。

二、丰富教学语言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抓手

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是提高党性教育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让听众如沐春风一般,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问题。

1、将书面语言转化教学语言。有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缺乏,不能很好地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在课堂上用的也是学术论文语言,即使非常熟悉课程内容,能够倒背如流,但是也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教学语言,就导致教学语言比较生硬,平板冷淡,寡情少味,犹如诵经声,既不能引起学员的听课兴趣,也不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影响。所以需要教师在准备过程中认真研究讲稿,思考每一句话如何和学员真诚又自然地交流。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理论,使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易于接受,让人信服,并且能够激发学员的思考。

2、探索合理的教学语言速度。教学语言速度是不是合理,给听众的感觉是不是舒适,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彼此说话的速度总是有差别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年轻教师语速往往比较快;老年教师说话往往缓慢;而女教师讲话,往往比男教师要快。至于教学语言,则属于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不论是什么年龄、性别、性格的教师,一旦到课堂上,就不应该用日常的生活语言速度去讲课,而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结合课堂实际,对自己的教学语言速度进行一番科学的分析与检验,探索和把握最合理、最科学的教学语言速度。

3、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是教师智慧、学识、机敏、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是性情豁达,思想乐观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健康而完备的精神状态,也是构成优秀教师品质的一个要素。”[2] 由于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和社会风气的原因,很多学员对党性教育课本身有一些误解,认为党性教育课讲大道理较多,理论晦涩枯燥,没有实际内容,从而先入为主地对党性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寻找案例故事,尽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缓和紧张气氛,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并接受教育。

三、创新教学方式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党性教育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方法不当,就会使学员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姑且讲之,学员姑且听之,既不入脑也不入心;方法得当,就会激活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这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1、注重“可信”的教学内容。只有真实可信的东西才最有说服力,党性教育“可信”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大量的革命先辈和事件的遗址等红色资源上。在我省各县市都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比如,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遗址、晴隆二十四拐等等,都有丰富的故事和革命精神内涵,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展示着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都以不容置疑的史实诠释着理想信念高于天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接受党性教育,增强教学的吸引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2、创造“新颖”的教学形式。创新才有生命力,新颖才有吸引力。在教学形式上,需要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通过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座谈访谈等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把平面的、静止的历史载体,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培训资源。注重学员的自主参与,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通过穿红军服、举旗、列队、晨起吹军号等多种形式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来增强教学的庄重性和严肃性,让学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使党性教育进一步取得实效。

3、安排“简洁”的教学过程。要使教学有效果,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使表达的主题简洁、明了、突出。比如,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中的教师引导环节,教师就教学点的相关主题一般作10―15分钟的讲解即可,主要是引发学员思考。专题讲授课同样要注重简洁表达,教师主要讲重点难点,讲思路,讲关键,对于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应该浪费太多时间,对于一些基本知识点也没有必要阐述过多,做到主题突出,条理清晰,逻辑分明,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次和学员,讲解的重难点都应有所区别,从而体现“简洁”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小三:《着力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习时报》19版:党校教育专刊理论科研,2011.07.04。

[2]李非凡:《幽默教学快乐学习――浅谈幽默艺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第三篇:提高廉政教育实效性的一些思考

提高廉政教育实效性的一些思考

廉政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因为对于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说,主要是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当前,仍然有些党员干部跟不上形势变化,党性修养不强,思想蜕化变质,这说明廉政教育的效果亟待提高。提高廉政教育的实效性,避免廉政教育“水过鸭背”流于形式,我认为可以采取和强化以下措施和办法。

一、突出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有春雨润物的作用,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成为下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学习模仿的人格榜样。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领导干部不注意对下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平时业务要求多,党风廉政要求少,关心干部的生活多,关心干部的思想少,对干部出现的不良苗头视而不见,甚至包着护着。一些领导干部身不能率先垂范,有的台上照稿子说一套,私下做的又是另一套,表里不一,这样的“言传身教”反而起反面作用。

二、注意廉政教育与亲情教育相结合。在加大组织教育力度的同时,应突出自我教育因素,重点树立家风也是作风的理念。家庭成员之间不仅是一个天然的利益共同体,而且还是相互教育、相互监督的最佳共同体。家庭成员在廉洁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和家庭成员到监狱、看守所共同接受警示教育,在干部提拔任用谈话时请配偶列席旁听等方式,逐步加大面向党员干部生活圈的延伸教育力度,以领导干部父母、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为关联教育对象,依托亲情和感情纽带,构筑一道家庭“防火墙”,促进领导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净化,在领导干部周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情深、家和的良好从业氛围。

三、创新廉政教育载体。运用地方历史、文化、科教资源,打造廉政教育新载体。建设廉政文化示范基创地,利用烈士陵园、名人会所,建设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利用法院、检察院的资源,建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利用历史资源,建立历史教育基地;利用文化资源,建立文化教育基地;利用高校资源,建立理论研究基地;利用党校等资源,建立培训基地;利用媒体资源,开设专栏和专题,建立舆论基地。

四、营造“人人崇廉”的文化氛围。没有形成全企业的廉政文化氛围,廉政就难有公信力。在充满公信力的廉政环境里,少数人的贪欲被多数人的廉政目光所淹没,环境可以使人变得廉洁,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而在廉政公信力缺失的环境里,廉政仅仅是一些人的“遮羞布”。要提高廉政教育的公信力,必须要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环境,坚持知行合一、言行合一、求真务实、重在实效。

五、增强廉政教育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纪检监察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制定规划,落实措施,保证廉政教育实实在在开展。建立宣教人才机制,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班,增强宣教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宣教干部队伍;另一方面成立由专家、领导、志愿者、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员工组成的讲师团,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交流,各自承担讲课课题,深入项目讲课、演讲。建立经费保障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廉政风险单位和部门综合考核的保证金或配套奖励办法,提高干部抵御腐败的内动力。

第四篇:学校教研活动如何突出实效性

学校教研活动如何突出实效性

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长足进步的有效途径和不竭动力。目前,各学校都在认真组织开展教研工作,借此希望“以研促教、研教共同发展”,以实现教研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目标,但据我观察了解,很多学校的教研工作还流于形式,针对性和实效性欠佳,下面就如何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谈几点自己肤浅的体会和看法。

一、广泛宣传,提高教师参与教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长足进步,这是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教研工作的开展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课堂角色的这是教研活动的功能,也是教研组织者具体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由于认识不到位,加上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模式的影响,认为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参与教研工作还是不如扎扎实实抓好“分数”,甚至认为教研工作只是学校领导装点门面的“面子货”,没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由于认识的偏差,教师不愿主动参与、有效参与教研工作,100%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如何提高分数”上,他们不断向学生注入知识,千方百计向学生、向家长施压,让学生重复机械记忆自己认为会考到的知识点,结果导致了学生厌学、苦学、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弄得身心疲惫,为了分数,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妙招连连”,有些教师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极大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综合所述,转变教师对教研工作的认识,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成为教研工作,学校领导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教师对教研工作的正确认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广泛宣传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研工作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开展教研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在参与教研活动过程中,教师间可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目的,另外还能让教师轻松面对教学,学生轻松面对学习等,通过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各方面益处的生动形象的宣传,让教师愿意参与、主动参与教研活动。

2、教研工作组织者要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参与教研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变要我参与为主动参与。新教育教学理念必然带来教研工作的新景象、新思维。这要求教研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的最新理念、最新理论和最新动态,并用其作为导向,通过教研工作使教师教学方法得到有效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手段得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明显进步,让教师在参与教研工作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3、充分结合教师的专业,教师的特长、教学风格和性格特点,分层次组织教师参与感兴趣、有实效的教研活动。由于教师具有个体差异性,他有专业、特长、教学风格、性格等方面有所不同,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在突出共性的时,要兼顾差异。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对不同的教师在兴趣、体验、收获上各不相同。例如,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将最新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表现出来;有的教师擅长于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为自己的独特见解等。在组织教研活动时,要认真分析教师的特点,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教师兴趣口味,让每位教师的才能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让他们都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并充分体验教研活动的快乐和成就感,不能一刀切,否则难以体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4、学校领导既要做教研活动计划的制订者、管理者,也要做教研活动的有效参与者。作为一学校领导,不能只将教研活动挂在口头上,活动计划贴在墙面上,而应该把重视和亲自参与、有效参与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校领导既要做优秀的教研工作管理者,又要做一名学者型、研究型的专家,在教研活动中,身先士率、率先垂范,力求成果,出特色成果,这样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和说服教师积极、有效的参与教研活动。

5、学校要适当的减轻教研骨干的课时量,让其在教研工作中充满责任感,由于教研工作需要教师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潜心的研究,全身心的参与。如果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疲于应付教研活动,这样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学校领导应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才能让教师特别是教研骨干有精力、有责任、更加有热情地参与教研工作。

二、不断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学校在组织教研活动中,不要过分考虑开展次数的多少,关键要注重教研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实效性。例如,有些学校为了突出教研活动的次数,一学期或一学年里频繁的组织听、上示范课、探讨课,然后再组织教师大规模的自评、众评课的优点和不足,这样就算是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当然,本人并不否认这样的教研活动的效果性,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形式的活动太单调,效果也非常局限,上课时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往往华而不实,学生在重点、难点知识方面的学习深入不够,所以听课教师觉得新颖,上课教师觉得没底,学生学得模糊。另外,评课教师为了顾全授课教师的颜面,往往是大喝赞歌,很少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措施和意见。试想,这样的教研会活动能取得真正意义的实效吗?另外,由于形式、内容的单一,根本无法满足不层次教师的教学需求,无法做到全员有效参与、人人提高。要做到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我想到了几点供大家参考。

1、集体备课,为同年级或同科次的科任教师专设集体备课室,对教学前后中遇到的问题,疑问进行及时、有效的探讨和交流。

2、组织针对几个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案设计竞赛。

3、经常性组织教师写教学反思、教学感悟,供教师间传阅。

4、经常性开展分析教材活动。

5、组织教师进行复习探讨。

6、组织外出学习的教师开展学习汇报和结合所学上示范课。

7、组织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扶帮活动。

8、组织教师到有特色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

9、邀请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到校内上示范课。

10、请教育专家到校内做教学理论知识讲座和报告。

11、对如何落实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进行专题讨论。

三、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研活动不但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为指导,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改变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找准切入点,认真制订教研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并在工作中,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果教研活动的内容空洞化,形式单一化,不与校内教师在教学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的解决有效结合起来,那么教研活动只会成为教师的负担,学生的累缀,学校的面子工程,教研活动就无法达到教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实际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问题,难题,例如,经过中英合作项目培训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四种教学法如何巧妙运用;如何将教师作为知识灌输的角色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讨学习的引导者的转变;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如何将现代教学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等,这些问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同难题,作为教研工作计划的制订者、实施者,也是有效的参与者,只有切实地关注这些问题,并把它们与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其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

总之,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要取得实效性,在组织前要转变教师对教研活动认识性,在开展中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不断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组织教育活动,让全体教师人人都乐于参与,有效参与,力求每位教师都有提高,都有收获,真正体现教研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第五篇:对提高反腐倡廉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对提高反腐倡廉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周青山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要把握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保持教育工作的持久性。

〔关键词〕反腐倡廉教育,实效性,对象,内容,方式

〔中图分类号〕 D2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175(2009)02-0054-03

党的十七大把反腐倡廉建设做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要“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工作,能够提高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对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现实中,反腐倡廉教育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体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的实效性不强。笔者认为,应从把握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保持教育工作的持久性四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

一、把握教育对象的层次性

教育不分层次,重点不突出,是当前反腐倡廉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有些单位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对一般干部职工的教育混为一谈,甚至把针对领导干部开展的教育活动搞成普遍教育,作为教育重点对象的领导干部实际上往往成了教育者,这样就冲淡了重点,混淆了层次,教育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众所周知,由于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职务、岗位、所处环境等的不同,他们的经历、思想基础、个人修养有差异,又产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的多层次性。因此,千篇一律的“通用化”教育和“一刀切”做法因缺乏针对性而难见成效。只有区分不同层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因人施教,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在各个不同层次中,领导干部无疑是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因为他们有着较大的决策权、用人权和用财权,在单位和部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某些利益

主体腐蚀拉拢的重点目标,极易发生权力腐败行为,而且造成的损失大,不良影响深。大量的腐败案例都证实了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坚持警钟常鸣,不断增强其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同时对领导干部也要区分不同岗位和部门,要做到重点对象重点抓,重点领域重点抓,以重点教育带动整个教育工作。

同时要注意一般党员群众的常规性教育,大力营造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氛围。要通过教育活动,使一般党员群众明确自己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应尽的各项义务,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抵制、反对和勇于揭露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以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气,为搞好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进领导干部的重点教育。

有一种观点认为,反腐倡廉教育只应针对拥有权力的领导干部,否则是犯了扩大化的错误。这未免显得偏颇,因为今天不是领导干部并不等于明天不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更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广大一般党员群众的廉洁意识教育,有利于良好氛围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遏制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十七大强调要加强面向全党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抓住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正是对反腐倡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早在 1993年,江泽民同志就曾指出:惩治腐败最基本的要靠教育,“要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提高模范遵守法纪的自觉性。”三个“提高”,既是对反腐倡廉教育目的的鲜明揭示,也是对教育内容提出的针对性要求。大量的腐败事实无不说明:腐败行为的发生,就腐败者自身而言主要就表现在三个“提高”上的欠缺。因此,我们应针对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下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的教育。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是每个共产党员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严守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开放环境下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有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要知道“道德防线的溃散或突破往往就是腐败的开始”,大量的腐败案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对此,江泽民同志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极少数党

员和干部就是“由于背离正确的理想信念堕落为腐败分子”。今天,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二,党的宗旨教育。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要“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增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经受各种考验的能力。腐败分子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无不是宗旨观念不强的结果,家长作风、官僚主义也无不是其体现。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专制思想、官本位意识等等在今天仍然有着影响,开放环境下外来腐朽思想文化也在不断渗透,加强宗旨教育,任重而道远。第三,法纪教育。开展法纪教育,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明了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法纪是遏制腐败的强制性规范,作为外在的约束力,以他律为主要特点。人们是否自觉地遵循这些规范,还取决于人们对法纪规范的认同。只有通过法纪教育,使它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意识,变他律为自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纪作用。部分党员干部就是因为法制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出现了以权代法、恃权越法、贪脏枉法,导致了腐败甚至犯罪。市场经济本来就是法治经济,加强法纪教育也是党员干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需要。

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抓住上述三个重点的同时,还要注意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根据反腐倡廉工作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紧紧围绕党员干部思想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确定不同的具体教育内容。做到既要面向未来讲清大道理,又要立足现实讲透小道理。教育内容只有真正贴近改革开放的实际,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才能使反腐倡廉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试想,以一个省部级高干的违法犯罪事例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基层的一般党员干部,对他们所能产生的警示和触动作用可想而知。而如果以一个同样的基层党员干部违法犯罪的事例来教育他们,那所取得的效果必将会大大提高。因为活生生的教材

与教育的对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点:拥有一样的权力,处在一样的环境,面临一样的问题。这种教育往往更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共鸣,达到切实的效果。

三、坚持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目前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和表面化,很多单位和部门往往只注重说服教育一种形式,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及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发展,必须在不断完善原有教育方式的同时,积极运用各方面的力量,开辟新的宣传教育阵地,坚持教育方式的多样性。首先,应联系实际,大力开展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不拘泥于说教,注重示范引导,这是增强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然而现实却明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令人信服的正面典型树的太少,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感染;反面典型虽多,但存在剖析不够和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震慑、警戒作用有限。我们要善于挖掘、总结和宣传本地区本系统本部门的先进典型,来带动和激励党员干部,使示范教育更加形象具体有说服力。同时,运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集中表现,也是从源头上反腐倡廉的有效举措。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可以通过办警示教育培训班、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大会、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等不同的教育方式,促使党员干部常思贪欲之害,从而达到增强自律的目的。

其次,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在具体形式上,可以采取组织讲座、理论探讨、观看展览、知识竞赛,以及组织廉政书法、绘画、摄影、诗词创作展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反腐倡廉的教育效果。

再次,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都是开展有声有色教育的重要高科技手段。我们应充分加以利用,寓教育于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有条件的部门和单位可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廉政网(站)页进行反腐倡廉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教育。有些地方开设廉政短信平台,适时发送廉政警句、格言短信,以提醒领导干部保持廉洁自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

四、保持教育工作的持久性

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强调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建设工程的基础,更应该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慢性效应使反腐倡廉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因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境界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的过程,需要靠不断的理论武装和知识积累来奠定基础,靠不断的社会实践来提升觉悟。这就决定了反腐倡廉教育决非开几次会议,做几次报告就能一蹴而就,取得手到病除的效果。那种应付形势、一阵风的教育做法,只能流于形式,根本不可能发挥教育的应有作用。为此,各级党组织对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地位和特殊功能,应具有战略眼光,要处理好长远性与阶段性的关系,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不懈努力,切实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

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人的思想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地位、社会职业、劳动方式、人际交往、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国际环境等等,人的思想正是这些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客观因素的不断变化,使人的思想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之层出不穷,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使党员干部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比如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的思想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想状况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反腐倡廉教育也必须体现这一动态过程,不断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着的实际,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年年有主题,岁岁有创新,主动应对发展中出现的新课题,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做到持之以恒。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是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持久性的必要前提。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完善宣传教育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范围,列为工作目标考核的内容,并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各个环节,以保证反腐倡廉教育的持久开展。

下载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方案

    Xxxxxxx学校 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方案十八岁是成人的重要标志和生活的新起点,是一个人从未成年向成年转变,身心发生质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是被无数......

    浅谈反腐倡廉教育实效性

    文章标题:浅谈反腐倡廉教育实效性反腐倡廉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程,是从根本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一项治本性措施。不断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真正发挥它的治本作用,不......

    如何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实效性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师范生教育实习是进行教育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是联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实习实践环节薄弱,影响了教师培养质量。回顾教育实习的历史......

    关于教学设计和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学设计和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赵文婧 教学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课堂的质量。2014年学校就组织了教师外出学习,我有幸参加了杜郎口和昌乐二中的学习,感触很深,特别式教学设计这一......

    关于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

    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 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不懈提高党员素质,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只有积极探索新载体、新模式,大规模开展党员教育......

    创新教育渠道,提高学校法制教育实效性(法制教育总结)

    创新教育渠道,提高学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法制教育总结 横州镇一中地处县城中心地带,社会环境复杂,法制教育工作尤其显得重要。长期以来,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

    浅析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浅析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中学生主体地位地发挥 德育不是一个被动的育人行为,而是学生个体自觉追求德育目标的过程。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为,学生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