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青海地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几点思考[小编推荐]
对青海地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速度也逐渐加快,由城市化发展建设需要,面临着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问题,人均占有可耕作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农民和土地的矛盾日益突显。
关键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思考
失地农民问题显得尤为复杂,征用农民的土地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保障等利益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青海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难症”;若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妥善解决,势必影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让青海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失掉土地的农民能够尽快加入城市的行列,使他们不再成为边缘化群体,能够真正成为城市化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受益者,是我们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我国现代化的水平和发展速度,同时它关系到青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更重要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
政府需加强调控,不断改革完善征地制度
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需彻底改变决策观念和决策方式。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已成大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现实的迫切要求。不能再固守城市为中心的视角,涉及土地收益分配等与农民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政府应用所作为。”
充分发挥在土地利用中的导向功能,强调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计划调节土地,并进行总量控制。政府要严格把好征地关,有关部门应对城市土地利用需求、资金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研究,要提出真正符合河湟地区总体用地建设计划和规划,做到有计划,按规划供给土地和开发建设。
在征地过程中,充分进行利弊得失的考量,最主要的是要优先考虑包括国家、政府、集体和个人的各方面利益得失,应该统筹兼顾,不能只是考虑政府利益,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和正义,才符合国家和谐发展的大趋势。同时,补偿金额应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并在国家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再者,能使被征地有明显不公平待遇,即补偿下限是被征地人的生活水平不能比失地前降低,并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所提高。
党的十八大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国家在征用农民土地的实施中,应该提高对农民的安置补偿方式和费用标准,我国的法律明文规定,针对失民农民进行补偿时,不是按照土地的原有价格给予补偿,而是应该考虑到土地的原用途为补偿。现在的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并没有体现土地的利用价值以及土地的潜在的收益,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供求矛盾的规律。所以,在征地的过程中,实际补偿方式应该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在给农民的补偿项目中,除了要补偿生产资料外,还应该对农民今后生活的保障给予相应补偿。除此之外,还应该想到,对农民的实偿是否对其以后的生活生产有连续的保障,现在实行的一次性买断和补偿,对于农民今后的生活无法产生持续保障。所以,改变以往一次性补偿而变为连续性补偿,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怎样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在一些地方有许多可行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在江苏昆山地区,他们的做法是:有些是一次性兑付的,如,地面建筑、附着物和青苗费。除此之外,根据农户被征用的土地数量,每年每亩责任田补300元,自留地补600元,口粮田补900元,且补贴标准每五年调高一次。这打破了以往的一次性补偿,变为现在的常年补偿,也是农民可持续的全新尝试。从以上可以看到,尽管昆山在这一补偿标准还是很低,但毕竟农民可以年年从土地上得益。与此同时,我省于2010年5月1日在出台《青海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价(试行)》政策中,提高了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这一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征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也为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逐步建立建全社会保障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中央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其核心也是将合理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
在农民失去得以生存的土地后,国家应有一系列配套保障机制,以解决农民诸如看病、养老、培训等等问题,才是保障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根本。以此为目标,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加强统筹,从而不断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应该将失地农民纳入到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建立相应的保障基金。失地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后,如果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少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农户,应该从土地征用的下一月起,应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给予相应补贴。
2013年年初,青海省首次启动实施青“青海省被征地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针对失地农牧民的养老保险的工作中,由政府和用地主体缴费而不需要被征地农民缴费就能享受到养老保险的办法,在全国也是首创。随后,青海省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
使得这一制度在全省得到推广和实施,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筹集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1.3亿元,在征地过程中,符合参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范围,这一做法,得到了失地农民的赞同和认可,使征地工作顺利、和谐的推进。加大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力度
加强教育与培训和引导,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破除他们“等、靠、要”的陈旧思想。对失地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开展就业光荣的宣传教育活动,助他们建立全新的就业观念,使他们改变观念,树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持续发展意识,能够主动的去谋取和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就业岗位,融入社会、加入到市场竞争的行列中。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年龄以及基本的技能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为他们安排相应的培训,诸如:餐饮服务、修理、厨师、家政服务等技能的培训内容,让他们掌握一门或几门实用技术,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和条件
在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的引导方面,政府可以在一些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在贷款数额及方式上,金融部门应适当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鼓励和扶植失地农民发展生产。在税收上,税收部门也应放宽政策,积极鼓励农民就业的顺利进行。失地农民如申请个体工商经营,各部门要简化手续。除此,在就业场地等方面,也要对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给予优惠,降低门槛,鼓励他们积极就业。
第二篇:失地农民生计问题解决措施思考
达县杨柳工业配套园区管理办公室 关于园区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措施
杨柳工业配套园区占地面积2.74平方公里,4110亩。涉及南外镇杨柳垭村1、2、3、4、6组,堰坝村1、2、3、4、7、8组,共需搬迁村民户1127户,3284人。截止目前,园区共征地1200余亩,已搬迁村民户380户,1325人。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园区的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快,成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一大障碍。为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园区办已将失地农民的房屋安置、社会保障、培训就业等问题纳入议事日程。采取适应措施以增加失地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自主创业和培训就业,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一、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议建立健全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失地农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二是建议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失地养老保障制度,对征地范围杨柳垭村、堰坝建立社区,将失地农民转为非农业户口,按照相关制度统筹解决养老保险。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三是建议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对已转为城镇居民户口的,应当参加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对仍为农村户口的,应当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防止失地农民医保两头落空。
四是建议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失业保险机制,对失地农民在劳动年龄段、已参加养老保险且符合其他规定条件的失地农民办理失业保险,由社保机构发放失业保险金。
二、安居工程全面保障。
一是由于园区安置房正在建设中,各项目正在快速入驻,辖区两村失地农民无房租、无房住。园区征地搬迁坚持先拆除村民房屋稀松地块,较密集地块用于被拆迁村民的租住房屋,待今年一期安置房建成后,再大规模拆除。
二是园区统筹安置房的出租。园区项目多,用工大,项目设计上也不允许大规模修建住房,园区办正在征求村民意见,在保障失地农民的住房后,多余房屋集中起来统筹设立租赁公寓,增加失地的农民的收入。
三、培训就业、循环对接。
一是开展失地农民与培训基地对接。积极帮助失地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创建企业用工人才库。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业务素质和劳动技能。今年预计举办培训班10期,参加培训人员1000人。
二是开展毕业学员与企业对接,联系学员深入企业实习锻炼,鼓励引导园区企业优先安置培训班毕业学员就业上
岗,签订用人协议,明确劳动合同,实现企业用工制度化、规范化。
据了解,我县现有八所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办学规模大、学员就业高的定点培训学校,长期从事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其他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此次培训工作可依托这些培训学校开展失地农民培训工作。
1.委托式培训:根据杨柳园区企业所需专业,衔接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相关培训班,与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委托培训合同。
2.订单式培训:由村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所学专业,培训单位进行分专业分期分批培训。
3、企业定岗培训:由企业根据所需用工条件和岗位,针对岗位所需知识开办短期培训班,培训完毕后安排在企业所需岗位就业。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千方百计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让他们居住有房,就业有岗,社保有份,生活有着,真正成为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拥护者,这不仅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
第三篇: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必须坚持可持续战略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可持续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的浪潮中,一个新的社会群体随之迅速扩大:失地农民。说是农民,他们已经没有土地;说不是农民,他们却在城市的边缘徘徊;刚刚失去土地这条生存底线的他们,希望能和城市人一样获得工作机会、社会保障来支撑起未来的生活,但却屡屡失望;他们处于弱势的生存、面对未来的无助,令我们忧虑,更激起我们的深思。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国家和各地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也进行了较多的努力,但是,结果并不令人如意,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就业安置没有作到可持续化。
一、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结症:就业安置不可持续性
1、征地补偿费用低,失地农民可持续就业缺乏经济基础。
2、社会保障缺位,失地农民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依靠。土地对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如果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由于有些失地农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考虑的是今天能分到多少钱,很少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因此也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呈总体下降趋势。除原来少数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收入变化不明显外,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农户,因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家庭产业转移没有得到尽快解决,收入明显下降。而生活消费支出却有所增长。原因是失地后农民消费中商品性消费比重增大,意味着相同消费量要多支出。有的失地农民对今后的生活缺乏长远打算,表现出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和只能听天由命等低落情绪,有限的补偿费,坐吃山空,甚至参与赌博,个别家庭落到了生活无着落的困境。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基本生活费就没有了来源。目前,农村正向老年社会进入,养老保障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失地农民,今后该怎样寻求生活的出路,不少人显得焦急和无奈,特别是中老年人、病残人等弱势群体,失去土地之后,便依赖集体和政府来解决生活问题,但集体和政府又能解决多少呢?多少人在等待、在期盼!这是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依靠,但是,他们却遥远的很。
3、就业培训跟不上,失地农民无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优势。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大,部分农民还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一些农民分到土地征用款后,很快就花光,他们中一部分人将成为没有土地、没有资金、没有生活保障的流民。
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失地农民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城区发展带来的商机经商办企业外,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尤为突出,虽然他们过去是农业生产的好手,但现在田地没有了,年龄又偏大,为不至于呆在家吃闲饭,不少人到建筑工地打短工,从事简单的看管、搬运等临时性工作。许多农户在全部或大部分耕地失去后,希望从事非农经营,然而由于过去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技能和经验,同时又由于农民投资理财的知识和能力较为有限,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难以为土地补偿费寻求有效的增值渠道。
二、对策:可持续安置失地农民
1、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据《经济日报》消息,某省针对失地农民现实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455户失地农民中,被安置就业的只占总数的1.1%。目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主要有两种途径:招工安置和就地安置,就实际效果来讲,均非长远之计。招工安置面窄,且有一定的用工要求,被安置人员还面临着企业减员增效、破产、停产而重新失业的风险;就地安置可以为大量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短期效果显著,但村办企业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市场竞争能力差,很难形成规模,大部分已濒临破产的边缘,失地农民只能再次失业。
要可持续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题,除就业安置外,根本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消除陈旧思想,帮助他们建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适应企业的用工要求,努力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尽可能多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力图多渠道、多途径的安排就业,加大第三产业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比重,促进农民就业在城乡间无障碍流动。就业培训费用政府可给予一定财政支持,也可从土地征用款项和集体积累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有条件的地方可免费培训,也可采取由失地农民支付培训费,政府部门视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或按定额报销的方式。
2、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完善失地农民的可持续保障体系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对失去土地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因养老问题产生的城市化阻力;同时失地农民最终要纳入城市居民范畴,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障,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障的顺利接轨,铺通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道路。但是,由于农村和农民的现金收入水平普遍很低,尚不具备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全部费用由国家承担也不现实,即使是部分费用,也超出了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因此要使失地农民享有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必须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安排两种途径寻找出路。
在城市,为推进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余额的不足部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和国有资产变现收入来弥补,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农民也应有分享其变现所得的平等权利。因而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在基金的筹集方面,可模仿城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由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政府承担的部分从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增值收益中列支以及安排专项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可视其具体经济状况在安置补助费中扣除。失地农民在各类企业就业后,必须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失地农民既参加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又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符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时,可从两者中自愿选择一种待遇。养老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和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作相应的调整,使失地农民既履行应尽的义务又享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在领取养老金时,失地农民还面临着如何计算工龄的问题,土地被征用前,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同样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段时间应当记入重新就业后失地农民的工龄,否则有失公平原则。
3、推进土地股份制经营,为失地农民提供可持续安置资源
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的南海模式,它有利于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分离,促进了农民非农化和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收益权。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人均占有的土地数量有限,许多地方甚至不到一亩,尽管通过耕种土地获取收益的激励已大大降低,但是土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功能依然存在。推进土地股份制经营,使农民持有土地股份,一是能充分发挥土地的用途,节约使用土地。农民入股,以其对土地的感情,必将珍惜土地的使用;二是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其就业的非农化程度。农民成为股民,也保护了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土地收益权,保障了其基本生活来源,这是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
4、加大法律支持,为失地农民可持续就业安置权利提供法律保障
失地农民与城市农民工、下岗失业工人、城市贫民一样同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当合法权利遭受侵犯时,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因寻求行政救济所需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必要的法律知识等)。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方式的法律援助,为其能够接近法律,平等的享有行政救济的权利建立畅通的渠道。在土地立法方面,尽快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主要包括,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身份,以法律条文的方式明确国家关于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期的政策,从法律上严格控制各级政府部门对土地的征用等,使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得到法律的保护。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各地应尽快修订关于失地农民的地方社保法规。对侵犯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利益的地方政府和单位,应该有法律依据查处,严惩损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有关人员。
5、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土地资源
经济学家温铁军指出,法律已经明确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主体,但现实中未得到。我们要突出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市场主体地位,让农民成为征地谈判的一方主体。政府要把好土地用途管理关,严格限制土地征占,公益事业可以由政府出面征地,非公益用地则由工商企业和集体所有权主体谈判,必须公示,不能搞黑箱操作。对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建设等具有强制性的国家征地,要采取公平补偿的原则,提高土地补偿费的标准,为失地农民参加失业、养老、医疗保险提供一定的保障,降低因征地带给失地农民长期基本生活的风险;对不具有强制性的工商业经营性用地土,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和谈判机制,在按规定将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农民与用地方自行谈判确定补偿费数额,也可允许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的方式参与土地的开发,分享社会进步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对于交通设施等准公益性的占地,应能使农民长期分享土地的增殖收益,以防止出现失去保障的问题;工商业用地还可以实行租赁,由转让土地的农民集体组织向企业收取租赁费,用于解决失地农民长期保障的问题。使非公益用地市场化,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节约使用土地资源,让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得到可持续的保障。这样既可以搞活农村经济,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是一种真正可持续的就业安置措施
第四篇:西藏地区环境与可持续(精选)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当前要集中解决好的关系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实现西藏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根本任务。
一、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要求,现在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更加具有紧迫性。”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很薄弱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其它任何国家更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西藏而言,地处世界屋脊,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十分特殊,不仅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我国及至东半球气候的“调节区”和“启动器”,全球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西藏虽然广裹无垠,但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6%以上,在全区总面积中约有一半属荒漠、石山或永久性冰山,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大部分地区虽位于亚热带区域,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绝大部分地区干早少雨,高寒缺氧,大气氧气低于平原地区的75%,生物生存环境十分脆弱,单位面积生物量很低。西藏总土地中草原约占54%,森林约占10.5%,湿地约占3.1%,冰川约占2.1%,这些生态环境由于受高寒、干旱等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十分脆弱,一旦过度开发或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加上绝大部分群众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刀耕火种毁坏大片的原始森林,造成泥石流和局部地区崩塌;大肆挖掘干旱地区的灌林作为薪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无节制的狩猎致使许多珍稀动物濒危,超限采挖使许多珍贵药材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西藏的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西藏虽然也提倡讨一划生育,但人口出生率仍继续上升,人口年均增长率在2%以上,高于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由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脱贫致富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而且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农牧区巧岁及巧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比例高达54.24%,未上过学的农牧区人口占52.96%,而小学文化程度就占34.58%。西藏的农牧业职业教育水平低,许多农牧区未能升人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农牧业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既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又不能回乡务农或无任何一技之长的低素质农村人口。人口的科技素质不高,致使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靠天种地、放牧。因此,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
理的路子。”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和基本内容,结合西藏实际,积极探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也难以长期持续发展。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不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发展是不能持续的。因此,我们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规划和实施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估量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为了切实做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一是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政策,严格限制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严格审批建设用地,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二是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实施经济布局、城市和乡村建设时,要按照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力求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要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严格实施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三是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动员全民植树种草,千方百计地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要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坚决制止乱采滥挖的现象。对过度开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要搞好水土保护工作,防止荒漠化。四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加强环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要加强执法力度,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加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观念,为环境执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西藏的资源丰富而独特,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是振兴西藏经济的关键所在。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开发缓慢,丰富的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严重影响了西藏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把西藏的资源优势和内地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西藏五大特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充分发挥西藏气候独特,生物多样性优势,积极推进高原生物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二是发挥好西藏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亚,把西藏建成国际精品旅游圣地;三是大力发展藏药业,把藏药传统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结合起来,把藏药业做大做强,使西藏成为全国的藏医藏药科研、生产中心;四是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章,大力拓展啤酒、矿泉水市场,积极开发具有西藏特色的系列绿色饮料产品;五是重点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矿产资源,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使西藏的矿产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使西藏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持续发展。
(三)提倡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因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和力量;人作为消费者,又会消耗很多资料,人口多消耗也多,就会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因此,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二者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首先,要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切实控制人口数量。在重视物质生产的同时,也要重视人口再生产,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严格控制多胎生育,控制人口数量。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普及有关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干部和群众的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把计划生育指标同经济增长指标一起纳人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形成一个人人重视计划生育,人人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贡献的新局面。
其次,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科学技术与教育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和教育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要继续实施“科教兴藏”的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道上来。发展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引进,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向生产力的转化。西藏生产力水平低,一旦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就能够实现发展层次上的跨越。根据西藏科研力量薄弱的情况,应广泛应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围绕发展特色经济,调整经济结构这一主线,积极引进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特色资源和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推广、普及力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
再次,发展科技,要以教育为本。根据西藏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人口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采取国家扶持、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办好教育,加大义务教育的力度,加快扫除青壮年文盲。高度重视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实施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大力兴办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提高人的素质从两个方面来说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只有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二,人力资本是影响发展的各种要素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从国家经济的宏观管理还是到微观企业的生产与项目建设的科研、开发、设计、管理、施工、运行的全过程,仅有好的硬件设施而缺乏较高素质的各类人力资源在各个岗位上进行工作,资源开发的层次就无法得到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产出效益就很难得以改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儿童抓起,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植根于年轻一代的心中。提高环境意识,开展环境教育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应着重就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通过组织环境问题的报告、讲座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讨论,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介绍国内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经验,开阔视野,增强环境意识。对于广大群众,应当把环境教育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提倡节约资源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鼓励群众消费不损害环境的商品,引导群众自觉支持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通过电影、电视、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教育群众,形成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西藏资源与环境的持续发展
地理0802
2010-10-14
第五篇:对征地补偿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问题的思考
对征地补偿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问题的思考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一些农民因失去土地而成为“失地农民”。在国家信访部门受理的案件中,反映失地农民在征地补偿中利益受损问题的案例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农业的稳定、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实现以
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征地补偿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几种表现
土地的种植收益与农民失地后的补偿收益不对等
土地对于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在土地被征用前,土地的种植收益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收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地的级差、农产品市场的距离以及土地的投入情况等因素。在土地被征用后,国家征地对农民的补偿应该是对土地双重功能的替换。对作为生产资料的补偿,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经济补偿和就业安置;对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偿,就是要保证失地农民能被纳入当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来看,土地征用后的补偿收益与征用前的种植收益应当对等。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仍然看到,由于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没有把土地的质量和土地的投入情况等因素考虑进去,农民用土地换得的补偿收益普遍低于土地的种植收益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土地的就业功能与农民失地后的就业保障不协调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征地前,农民的生活、就业和创业都是以土地为主要依托的,可以说,土地是赋予农民得以就业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征地后,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也就相应地失去了在土地上获得的就业机会,因此需要在城市非农部门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以保障自己的未来生计。目前,虽然政府通过制定有关的就业促进政策,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和具体的就业岗位,但是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同时,在现有的征地补偿中,虽然也包含一定的安置补偿,但由于标准较低,补偿不到位,加之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工业企业就业吸纳能力减弱等原因,失地农(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民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征地以后最大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农民失地后社会保障功能转换的不顺畅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就失去了未来生产、生活的保障。在征地过程中,虽然政府和有关方面也开始考虑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征地权的滥用,以及没有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等,导致失地农民在丧失拥有土地所带来的社会保障权利之后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失地农民面临着极大的社会风险。同时,我国现有征地补偿中不包含社会保障,而一次性补偿获得的现金又十分有限,失地农民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农民失去土地后将面临与市民同等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理应享有和城市市民同等的保障权益,然而,在现实中尚未融入城市市民社会保障中的失地农民却大量存在。
征地补偿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成因分析
制度的缺陷是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在征地补偿中遭受不公正待遇,根源在于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土地产权制度残缺、征地补偿制度不完善、征地监管制度“错位”与“缺位”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但土地的产权主体仍不明晰。征地补偿制度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此外,我国现存的法律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没有明确责任主体,也没有对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加上目前我国监督和管理补偿金使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一些地方在操作中又没有将征地补偿标准和程序及时向农民公示,征地工作透明度不够,致使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配套机制的缺失是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间接原因。配套机制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为主导的补偿机制不完善。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在设计上没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征地补偿中的作用。(2)培训为主要手段的就业机制缺失。目前,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多采取自愿、有偿的办法,一些失地农民因自身的原因和经济的原因而与接受就业教育失之交臂,致使部分帮助失地农民接受就业再教育的培训机构形同虚设。(3)公平为原则的利益分享机制失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