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推动工作实现新突破
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推动工作实现新突破
苏建国玛纳斯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今年以来,在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玛纳斯县紧紧围绕‚三个率先‛、‚三大跨越‛目标,按照‚提质增效,重点突破‛的总要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住项目就是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的理念,将项目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实施了以‚三级责任落实体系、三项制度服务项目、三个重点全程介入、三办合力协调推进‛为核心的‚四个三‛项目推进机制,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一、高位推动,落实责任集中抓项目。一是成立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政府领导全员参与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玛纳斯县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对83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任务、每项工作完成时限和年度目标任务,明确落实到 16个牵头县领导、32个牵头责任部门、48个配合部门,有计划、高效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成立重点项目指挥部。成立了由县长任指挥长、常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的重点项目指挥部,从建设、交通、经信、国土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实行全程脱岗、集中办公,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项目问题、全程监管工程质量,全力抓质量、抓进度、抓协调。三是成立项目一线管理办公室。在重点项目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成立项目一线管理办
公室,保障办公经 费、车辆、设备,并从全县后备干部队伍库中,抽调16名懂专业、能力强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充实到办公室,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重点项目质量跟踪、问题协调、信息反馈、督促推进等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相联、上下贯通集中抓项目的工作格局。
(二)紧逼加压,健全制度规范抓项目。一是建立‚五个一‛制度。实行每个项目一名牵头县领导抓责任落实,要求牵头县领导及时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定期召集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研究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一个牵头责任部门抓具体跟踪协调,负责组织、协调各配合部门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一名后备干部担任监管员抓工程监管,负责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实时通报、质量监管和协调服务工作;一项奖惩考核办法助推任务落实,实行重点项目押金制,每个县领导和部门领导根据负责项目多少,缴纳1000元―10000元不等的押金,实行同奖同罚。倒排项目工期,以项目进度时限为考核依据进行奖惩;每天召开一次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坚持早八点、晚八点工作例会制,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判,确保一般问题24小时以内解决,复杂问题8小时内反馈给项目指挥部。二是建立督查问责制度。成立由县四套班子办公室和督查室、效能办组成的‚六位一体‛督查机构,对重点项目每周一督查、一通报。对因不作为而影响项目推进的干部,按效能问责有关规定严肃问责,有效提高了干部服务项目的主动性,激发调动了干部狠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建立重点项目审批‚一文贯通‛制度。将研究重点项目建设的《会议纪要》作为依据,各职能部门不再互设前置条件,在最短的时限内完成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同时,成立政务服务中心,抽调规划、住建、国土、工商、环保、国税、地税等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入驻中心,开辟‚绿色通
道‛,实行‚一站式‛办公,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无缝隙服务,极大提高了重点项目审批效率。
(三)强化监管,“三介入”全程跟踪抓项目。一是审计全程介入。从审计部门抽调专人,在项目一开始,就对工程造价成本、材料采购等进行全程跟踪把关,杜绝超概算超标准建设等问题的发生,控制了建设成本。二是规划全程介入。由规划部门对项目规划技术控制指标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从一开始就抓好规划与建设的‚无缝‛衔接,有效杜绝了重规划设计、轻实施管理的问题,实现了由结果监督变为过程监督,不仅推进了工程进度,而且减少了浪费。三是工程质量监管全程介入。每个项目至少指派一名经过培训的年轻后备干部,对施工全程进行跟踪监管,在工程重要节点环节上,由专业人员全程监工,既提升了项目质量,又锻炼培养了一批干部。
(四)整合资源,“三办”联动合力抓项目。一是设立房屋征收安置办公室,专门负责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房屋征收和安置工作,将房屋征收和安置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抓,推进房屋征收和安置同步进行、一体解决。截至目前,全县共征收1292户涉及房屋面积53678平方米,实现了阳光征收、和谐征收。二是设立项目用地报批办公室,根据项目用地不同性质,下设工业、能源、交通、水利、城建等五个用地报批专业工作组,加大土地报批力度,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快了项目落地建设。截至6月底,83个重点项目的土地报批手续已全部办结,新增土地使用费实现‚零欠缴‛。三是设立县重点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发挥牵头作用,全力抓好项目跟踪、协调、推进工作,认真落实县财政每年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的项目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可研、初设、规划、环评等前期费用,使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投向的项目挤进国家和自治区‚大盘子‛。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项目,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重点项目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另外对现有资产进行评估,积极创新抵押方式,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各个融资平台服务重点项目的融资能力。
通过创新实施‚四个三‛项目推进机制,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今年,全县计划开工建设83个重点项目。截至6月底,已有66个项目开(复)工建设,开(复)工率达80%。嘉润控股煤电冶型材一体化、心连心能源化工等12个列入自治州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35.1亿元,完成自治州年度投资53.8亿元考核任务的65%,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县上半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5.7%,仅嘉润项目上半年就
完成投资28.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8.6亿元),有力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工业项目的强势推进,带动全县上半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0.9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23.7%。截至6月底,玛纳斯县供水改扩建、集中供热、南城区主题公园等43个列入自治州建设类民生项目,开(复)工41个,开复工率达到95%,完成投资7.41亿元,有力带动了民生事业发展。
下半年,玛纳斯县将按照州党委、州人民政府推进项目工作的各项要求,继续以‚四个三‛项目推进机制为抓手,推动各类项目按照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二篇:以作风建设为抓手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
全面提升政协机关服务效能
山阳县政协崔忠敏
政协机关作为政治性、统战性、思想性和纪律性要求都很高的机关,承担着为人民政协履职提供服务的各项工作,其服务性质更为明显。近年来,我们山阳县政协机关以机关党支部为阵地,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努力提升机关为工作大局服务、为履行职能服务、为政协委员服务的能力,致力于打造文明和谐、团结向上、优质高效、清正廉洁的机关形象。机关服务效能和对外形象不断提升,有力地增强了政协履职的社会公信力和群众认可度。
一、在学习研究上,做到真学真用。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注重文化濡染,促使机关干部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将学习成果融入工作实践。党支部先后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庆祝建党90周年、革命传统教育等主题活动。结合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协商调研课题,邀请专家学者作讲座,举办登山比赛和体育竞赛,帮助机关干部拓宽视野。开展“荐书、读书、评书”活动,定期推荐学习书目,并开辟学习园地和宣传橱窗,定期登载机关干部的学习体会文章。明确机关干部学习的硬性要求,做到学习有计划、读书有笔记、发言有提纲、体会有文章“四有”的基础上,提出每人每天自学不少于1小时、每人每年至少撰写2篇学习心得体会和1篇调研报告并力争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文章的要求,将其列入述学、评学和考学内容。近年来,机关干部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政协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学习型机关创建先进单位。
二、在组织观念上,做到步调一致。步调一致,就是要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真正做到服从大局不犹豫,围绕中心不动摇。每年根据市委中心工作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精神,及早制定《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将全年工作思路由虚化实,成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对每一项重点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完成时限,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承办的委办。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专题教育活动等,增进机关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激发机关工作的活力,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工作氛围。
三、在履职服务上,做到优质高效。政协机关在人民政协履职过程中主要发挥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的作用。坚持高点定位,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不断提高办文、办事、办会的质量,力求使每项工作做到领导满意、委员满意、群众满意。调查研究是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协机关在政务性服务过程中,积极探索,主动作为,采取调研方案制定前预先调研、小队伍调研,大范围协商等办法,为做深做透协商课题提供了有力保障。会议是政协协商议政的主要形式,不断优化会议活动的组织方式,邀请政协委员和部门代表列席政协有关会议,组织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在政协常委会议上专题发言,通过整合力量、开门议政、兼收并蓄,增强了协商议政的实效。开拓创新是政协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协机关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政协履职的新方式,通过开展专题监督、委派民主监督员
等,丰富了民主监督载体,通过建立社情民意信息专报,不断拓展政协社情民意信息量,促进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在机关干部中强化了对委员履职管理与考核,自觉地对委员服,主动为委员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努力使政协机关成为“委员之家”。
四、在制度建设上,做到执行到位。制度只有落到实处,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发挥效用。在机关管理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时修订完善了20多项规章制度,把一些成功的做法提炼上升为工作规范,并保持好的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执行机关议事规则、认真落实机关财务制度、坚持物资采购、车辆管理、对外接待和老同志服务等工作制度,确保机关运转协调有序、规范高效。积极探索政协机关考核激励的有效举措,在严格执行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机关先进委办考评工作。讨论修订先进委办考评方案,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年终机关委办按照量化指标进行对照检查,集中述职,组织政协机关考核领导小组、委办代表及服务对象代表分别测评,并将考核结果与委办年终奖金兑现挂钩,调动了机关干部职工创先争优、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在形象塑造上,做到清正廉洁。随着政协事业发展和作用发挥,社会各界对政协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以贯彻中央《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廉政准则》为重点,把经常性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使机关干部进一步认清政协组织和机关也是社会公共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不存在“真空地带”。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和模范践行《山阳县公务员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活动,定期组织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会、述职述廉会和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引导机关干部保持良好公仆形象。认真落实《中共山阳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十项规定》和《政协党组关于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以委办为单位,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促使机关干部调查研究更加深入、联系各界更加紧密、帮扶基层更加扎实,树立起政协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三篇:汇报材料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科学执政能力
南定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制度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基层党组织的科学执政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度的完善与设置。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载体,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科学执政能力,将贯穿南定2009年基层党建的始终。
一、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建立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一)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根据区委统一部署,今年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将按照要求,搞好宣传发动,抓好每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力争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把握科学发展要求,探索科学发展方法,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本领,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同时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突出抓好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精神的学习,学出深度、学出效果,着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各项制度。进一步转变镇、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着力在解决阶段性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以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大局意识、务实意识、效率意识”为重点,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扎实做好村居两委成员培训工作,1
以理论学习培训为手段,围绕提高村“两委”成员履行职责能力的要求,重点加强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政策法规、工作程序、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内部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探索推广党员议事会、旁听党组织会和“双述双评”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进民主管理。
(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党员联络和服务群众机制。今年我们将更大程度地发挥党员服务中心作用,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一帮一”、“一带一”联系帮扶活动,特别是给与病残和老年体弱的党员更多帮助,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一方面完善党内事务“代办服务”制度,加强镇村服务中心(站)建设,探索推广“党员志愿者”、“党员设岗定责”、“无职党员管理”等形式。另一方面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认真落实“双推双考双公示”制度及谈话制度,严肃党员发展纪律,实行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切实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扎实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行建立组织、理顺关系、参与活动“三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远程教育管理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站点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远程教育的“管、学、用”水平,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各站点和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以扩大基层民主为重点,不断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
一是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今年我镇将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载体,全方位做好基层党建的各项创新,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级
联创”活动,积极开展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个好”党员活动,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加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切实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有关法规政策,制定和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教育引导村干部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并通过建立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不断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大力推进民主管理,落实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等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健全议事决策规则,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明确规定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出台前,必须由村“两委”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等,进行民主听证,广泛酝酿,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突出抓好村务公开的落实。在公开的程序上,由事后公开逐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发展;在公开的形式上,实行张榜公布与接受村民质询相结合;在公开的内容上,实行村级政务、事务、财务全方位公开,并将财务公开作为重点,要求在每月5日前对上月财务状况进行公布。对涉农政策、涉农工程、惠农补助、涉农收费等,全面真实向社会公开。
三是切实深化“强基工程”,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淄博市村级组织管理规定等六项制度》、《淄博市农村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逐步推进党务公开。今年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对各村居半年和年终考核办法,加大“群众满意度和村(居)民生活福利保障”的分值,并修改村干部退休和劳动保障办法,争取尽快出台办法,以进一步完善激励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以党建工作不留空白为目标,不断扩大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去年以来,我镇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党委着眼全镇总体格局,把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多措并举,不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我镇将继续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组建,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对我镇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全镇非公制企业的数量、规模、经营状况和党员分布情况,适时调整我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台帐,因地、因企制宜,抓好党组织组建工作。要对规模以下企业进行分组、分类,逐步覆盖到所有非公企业。二是抓指导,保证党建工作正常开展。形成非公企业党建现场会工作制度,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目前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工作不规范,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做用,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帮助企业党组织突破薄弱环节,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加强阵地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实现党员活动有阵地,有内容,有活力,党组织有向心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保证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抓活动,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利用上党课、党员活动日,强化党员思想政治、科技和市场经济教育,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奉献意识,优化党员知识结构。落实好发展党员制度,做到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员工,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做到党的活动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结合,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着重在如何调动非公企业主在党建方面的积极性、如何发挥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等方面狠下功夫。
四、以工作创新为目标,努力抓好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 我镇现有的村级党员来源很多,与村经济利益无关的党员也很多。从村两委换届和平时的党员活动来看,对于户口不在本村,且与本村的经济利益无直接关系的党员管理难度很大,其中有部分党员起不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将广泛征求意见,探讨农村党
员管理新方法。如:针对三泉村党总支换届后的情况,我们对村37名党员进行谈话征求意见,准备设立两大支部:一是村支部,主要管理户口在村、有村房,并且与村经济有直接关系的党员;二是企业支部,主要管理户口不在本村、户口在本村为非农业户口、或是本村农业户口但长期在企业工作,本人愿意在企业支部的党员。企业支部只进行正常的组织生活,不参与村管理表决。待一至三年一切正常后,逐步将企业支部划归镇劳动保障党总支(或单独成立镇经济发展党总支)管理。年内准备将郭辛村党总支、翟家村党支部以这种模式进行探讨、试点,如果能够成功,我镇将全面推广并实施这种管理模式。
以上是我镇今年组织工作的思路,工作任重道远,任务光荣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作为,努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为发展镇域经济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009年2月16日
第四篇:以示范校建设为抓手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
以示范校建设为抓手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新疆化学工业学校
新疆化学工业学校于2011年7月25日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以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方向,坚持“立足化工、突出技能、服务新疆,为新疆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以重点专业与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年培养培训7000余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高技能人才。现将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果和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现代职教事业科学发展的共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办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办学主体的认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上,学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设计、重构。
(一)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体
学校办学主体中虽然有合作企业,但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的确定,师资配备、日常管理与教育的实施等绝大多部分工作必须依靠学校来完成。尽管由于一些企业采取“粗放式”用人机制和行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等原因,迫使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生产技术升级、生产设备更新的需要,这种局面会不断改观,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的主体作用会日益突显和重要。
(二)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办学的自然选择
对我们学校来讲,实现好校企深度合作必须做好“六个对接”,即化工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煤化工等产业对接、学校办学与化工企业生产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体系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六个对接”必然选择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必需摆脱单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走向学校与产业企业相融合、学校课堂与工厂车间相整合的培养模式。学校不再唱“独角戏”,而是组织“大合唱”,特别是处在弱势条件下,应充分利用好一切有利社会资源走工学结合的路子。
(三)学校三大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根据产业企业生产及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储备的需求,结合学校三大重点专业的实际,我们学校采取了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成立了由经信委、化工行办参加的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和联系与企业商定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有针对性地扩大共识,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化学工艺专业继续在原有“实习+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创新和深度推进“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实行定向培养,学生及早成为准员工。能充分利用企业实训资源, 有效的发挥企业兼职教师技能指导作用,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凸显技能优势,培训上岗时间大大缩短。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以学校为辅,责、权、利分明的有效的管理机制。目前与新疆众和、中泰化学、天富热电、新疆宜化等公司、企业开办“订单班”数十个,其中与新疆宜化“订单培养”规模已达千人。
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采取“多元积分驱动,工学结合”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及职业岗位能力形成的阶梯式递进规律,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将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素质教育年、专业基本能力培训年和岗位综合素质培养实习年。学生评价体系以多元积分模式进行,即将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多元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实现个体差异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行“两环境、三阶段、双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形成“两环境、三阶段、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两环境”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环境,学生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工作有机结合;“三阶段”指专业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阶段;“双融合”指“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及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加强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实现校企合作“共育、共管、共享”的培养目标。
(四)“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案例
1、组建“订单班”
当得知湖北宜化全资300多亿元兴建新疆宜化时,我们立即派人前去咨询洽谈合作事宜。经过多方会谈,2009年7月我校邀请新疆宜化主要负责人来校进行了座谈和企业推介暨招聘宣传活动。通过学生自荐、学校推荐、企业面试,300名刚入校学生、学校、企业分别签订了订单班和顶岗实习协议书,组成6个“宜化班”。
2、共同制订育人计划
为了培养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毕业生,学校在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与新疆宜化共同制定了“宜化班”培养方案,采取综合成绩过程评价法,把上课态度、作业情况、参与活动情况、考试成绩、劳动表现等全部纳入考核落实。评定主体以学校评定为主,企业提出部分环节的意见。第一、二学年,按照新疆宜化的企业文化精神、管理模式、生产工艺流程、岗位要求,分阶段企业定期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第三学年,学生进入新疆宜化顶岗实习。
3、企业文化进课堂
在戈壁深处建基业,必须有一股强劲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湖北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远华先生讲,“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我们认为这也适合于对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把这种文化引入了课堂,开设了企业文化课程,每两月举办一次企业文化进校园专题讲座,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授课、讲座。当2011年12月新疆宜化一期2×2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工程一次性安全开车成功时,所有“订单班”学生与企业员工一样兴奋,并以准员工身份向公司发了热情洋溢的贺电。
4、做实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延续,是实践教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一管到底。2010年8月,与企业共同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同时,为了做好学生实习准备工作,我们对“宜化班”学生进行了为期15天的军训和在我校化工实训车间30天的化工单元操作强化实训。2010年9月,300名学生分批前往新疆宜化厂、湖北应城、内蒙乌海、重庆等地顶岗实习,每批我们派出了3位教师随队跟班指导和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疆宜化也为每名学生分配一位岗位技术指导师傅。2011年元旦,学校派常务副校长带队一行11人,历时20多天赴内蒙、武汉、重庆等地专程看望、慰问实习学生。2011年春节,跟班教师全部与学生一起度过。我们的这一做法,新疆宜化非常感动,为此给每位跟班教师发放了2000元的春节生活补助。
5、做好毕业生回访
2011年7月,学生拿到毕业证后,返回了新疆宜化工作。2012年2月25日,我们再次到新疆宜化工作现场回访看望学生,调研学生工作以后的情况及生活状况。同学们个个豪情满怀,表示:“请学校和老师们放心,我们一定努力工作,做好新疆宜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企业领导激动地说:“化工学校就是我们的娘家!”
6、帮助解决生产难题
新疆宜化在煤化工项目生产的低温甲醇洗工艺中,塔底出现泡沫并伴有刺鼻气味,针对此问题联系我们后,我们当即深入现场查验,对塔底液取样。通过馏程分析确定为含油碳6—9芳烃及环烷烃类化合物,建议在生产工艺中增加一个萃取塔等措施,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新疆宜化对此十分感动和敬佩,决定今年3月一次性接受我校200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二、做好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项目建设工作
(一)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项目启动后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实施方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选派校领导、业务干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42人赴德国、澳大利亚学习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安排近50名教师到内地参加专业技术学习培训,开阔眼界、提升技能。针对学校青年老师人数多,教学经验不足的状况,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在职业道德、工作方法、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提升,实施“导师制”,安排德能优良的教师一对一的培养青年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储备人才。为及时了解掌握企业新的生产技术和企业文化,制订了《教师企业实践计划实施方案》、《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下企业学习锻炼,今年下企业实践1200人日。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培养专业带头人9名、骨干教师22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职教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化工行业职教名师10多人。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90%以上,聘请企业兼职教师53人,基本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着力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从企业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标准,构建起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基本实现了“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一致,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一致”,根据“订单班”合作企业的要求,以岗位操作规程为蓝本,编写了《合成氨培训辅导资料》、《氯碱PVC培训辅导资料》等10余本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教材,并用于“订单班”学生和企业员工培训,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
目前,3个重点专业已完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已推广应用。编制了4本校本教材、9本实训指导教材和2本企业培训教材,其中《化学工艺概论》等3本教材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课改成果在教学班级试点已初见成效。现有3个专业和3门课程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厅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结题验收,2个精品专业和2门精品课程通过了中期检查。已启动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在原有42个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4个实训室,扩建2个实训室,组建了3个校内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学生实训管理、实训耗材管理、实训设备维护维修、学生实训实习“双导师”等制度。在设备选型、论证过程中充分征集了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纪检、财务及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从而保证了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已建成的实训室均投入使用,为提高人才质量发挥了作用。
(四)兴建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和教学资源库
学校积极参与了“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学校对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进行细化,新建了精品课录播室,制作三大重点专业网络课程录像和教学课件,其中化学工艺专业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已完成了专业学习网站建设,基本实现学生网上学习核心课程。
(五)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学校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通过校企联系会议制度与机制,加强校企相互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校企双赢合作运行机制现已初步形成。学校与湖北宜化新疆分公司、广汇新能源公司、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新的合作方式,组建订单班;与中泰化学、湖北宜化、新疆广汇等企业广泛开展员工培训、技能竞赛和技术服务项目,社会效益明显增强。积极与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研究,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题,与天富特种纤维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冲天炉物料组成、粉煤灰纸浆纤维软化剂两个项目研究,实现了公司粉煤灰造纸项目的技术改造;与中泰化学正在合作开展膜法除硝、天然气制碳酸钠、发生器溢流液乙炔气回收等10个项目的技术改造研究;为新疆宜化解决了煤化工项目生产的低温甲醇洗工艺中塔底泡沫问题。学校致力于建设体现自身特色的教风和学风,关心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形成,主动引企业文化入校园,融企业文化到校园文化中,职业教育特色环境逐步显现。
三、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些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扎实推进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国家示范校建设,成立了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具体建设工作。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组成了重点专业及项目建设小组、项目建设计划协调监控小组和项目建设监督小组等三个工作组织机构,负责各子项目的计划组织与实施。同时学校成立了项目建设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由政府、行业、企业和教育界专家组成,对项目建设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指导建设实施。根据《项目建设任务书》中规定的建设内容和时间要求,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问题、分解布置任务,每月进行阶段小结,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按计划进行。
(二)加强管理,保障进度,重视质量
在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过程管理,每两周召开一次示范校建设专题例会,校领导到会解决建设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保障了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三)全员参与,努力实践,整体提高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首先全面开展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校级精品课中选拔优秀课程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大部分教师在参与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特别是青年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统一标准,规范要求,保持成果
在推广课程建设成果方面,学校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成果的及时应用。针对教师习惯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不情愿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化学工艺专业把核心课程的课堂教学规范化,把每一堂课教学的引入、内容、实例、问题、解决方案、练习与考核都设计成规范教案,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按照教案完成80%以上的内容,允许20%的课堂发挥,使课程建设成果较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上,学校计划从今年起将每年5月份确定为校内“技能竞赛”月,要求全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各个专业每个年级都设置相对应的专业技能竞赛项目,基础课程设英语口语竞赛、语文写作竞赛、民族学生汉语演讲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结合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六)多渠道,全方位,严要求加强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组织部分专业带头人赴德国学习并取得证书;建立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并严格执行;选送教师到专业对口高校学习深造;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人社部举办的各类教师培训;聘请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并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教师学历。学校全方位的教师培养体系已建成。
(七)应用现代技术,助推实训内涵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着力与企业合作开发仿真车间,仿真工艺等训练项目。充分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八)积极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计划
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共享型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目前有两门课程是建设副组长单位,并有意向确定购买使用相关课程的建设成果。
(九)加强专业服务努力建设,主动服务企业发展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对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协助企业开展员工技能竞赛;对区内中职学校进行示范校建设指导。
以上是学校在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些认识、做法与经验,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指正。让我们共同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做出更大的努力,为现代工业体系建立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
第五篇: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汤新明
加快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扎实推进项目农业建设,有利于解决分户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有利于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有利于研发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我们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农业建设,全面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一、始终突出“三资”开发农业,全力以赴扩大投入总量。推进项目农业建设,招商引资是决定性因素。围绕全年项目农业投入总额确保12亿元,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亿美元、到帐外资5000万美元的总体目标,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全方位、大力度地吸引“三资”进军农业。一要抢抓历史机遇。牢牢把握大桥、大路、大港建设加速推进,如皋成为国内外产业资本竟相投入热土的新机遇,牢牢把握上海等地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加紧向周边地区梯次转移的新趋势,牢牢把握城乡人民生活步入小康、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项目农业逐渐成为“三资”竞逐热门产业的新特点,进一步更新观念,突出重点,大力引进一批单体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二要集聚发展资本。在加大财政对项目农业扶持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三资”开发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外部的生产要素与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集聚更多的项目农业发展资本。要注重扩大利用外商资本,挖掘我市现有资源、产业基础、人文条件等
各方面的优势,重点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农业利用外资项目,释放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注重引进工商资本,引导工商企业回归母体,加快进军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流通领域,获取丰厚回报。要注重激活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我市民间资本充裕、投资欲望强烈的优势,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支持广大农户大胆投资设施栽培、规模种养殖,努力形成全民参与项目农业建设的浓烈氛围。三要创新招商方法。充分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招商引资的新趋势、新特点,创新农业招商的路子和办法,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传统招商与现代招商相结合,大型招商活动与小分队专业招商相结合,把招商引资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切实提高引资落户的成功率。要充分把握各类投资者对投资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进一步营造公正、公开、公平的政策环境和亲商、富商、安商的服务环境。
二、始终突出打造市场主体,全力以赴壮大龙头企业。要牢固确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强势市场主体。一要进一步推进规模扩张。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合资源,重点扶持“原料以本地为主、联结农民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迅速把光远、长寿、长生、天盟等一批产业基础好、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2007年,确保培育年销售超10亿元、超5亿元、超亿元企业分别达到1家、3家、10家以上,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增幅要突破30亿元,增长40%以上。二要进一步提升企业档次。加快龙头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步伐,通过推进技术改造、优化资源配置,大力鼓励和支
持南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加快把长生、光远、玉兔等重点龙头企业培育成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三要进一步增强带动能力。积极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预付定金、供应种苗、赊销饲料、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返还一定利润、进行技术培训、提供贷款等形式,使企业和农民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确保全市今年培育建成带动基地1万亩、联结农户5000户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家,带动基地5000亩、联结农户3000户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3家,带动基地3000亩、联结农户1000户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6家。
三、始终突出培育主导产业,全力以赴做强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试验区和示范区,代表着农业作业方式、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要围绕“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要求,以设施农业为重点,以提高竞争力、带动力和承载力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有特色、成规模的现代农业园区,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板块。一要加强规划引导。加快完善农业产业规划,农业产业规划要与工业园区、农民集聚点规划有效衔接,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按照“集中产业、形成规模、打出品牌、显现效益”的要求,重点推进沿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的五大高效农业经济带,发展沿204国道、皋高线、334线的花木草坪,沿戴营线、江曲线、丁柴线的湖桑,沿白雪线的粮经作物,沿蒲黄线的蔬菜,沿宁通、沿海高速和沿江一级公路的高效渔业走廊,各镇(区)要在沿路经济带两侧至少建1个千亩以上的高效农业园区。二要加强基地对接。大力实施“一村一企”、“一村一品”战略,推动各镇(区)、村(社区)积极主动跟农业龙头企业沟通、协调,共同协商建立基地计划和推进工作,已经对接的要提高联系的紧密度,提高对接成效。“百强”企业要增强服务带动意识,主动与村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在“工业反哺农业”中的带动作用。要抢抓秋播机会,强势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市场行情好、经济效益高、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要积极发展优势明显的青刀豆、青花菜、大白菜等高效蔬菜。如城、白蒲、搬经、磨头、桃园、袁桥、石庄、九华、下原等镇加强与长生、光远等果蔬加工龙头企业的对接,重点发展加工果蔬生产基地。高明、雪岸、柴湾、东陈、石庄、常青、搬经、磨头、桃园、袁桥等镇加强与新丝路、高明富民等茧丝加工企业的对接,重点发展蚕桑基地。如城、柴湾、东陈、林梓、下原、吴窑、桃园等镇加强与花木大世界等花木龙头企业对接,重点发展花木基地。确保年底前再新增8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养殖业要着重做大龙头企业,大力推进规模养殖,确保高效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占比突破50%。全市高效农田面积突破50万亩,高效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占比突破50%;新增花木2万亩,湖桑2万亩,果蔬折实基地面积3万亩,优质生猪、如皋黄鸡分别达到80万头,1800万只,新增高效渔业面积4000亩。三要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落实好已有的扶持政策,下决心做好农业保险工作,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做好农业信贷工作,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高效农业的发展。在9月份小康会议上要继续出台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促进土地流转的新机制、新模式,把土地向能人集中,向高效农业集中。
作者:汤新明
单位:如皋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