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劳动局社工师三级论述题答案

时间:2019-05-14 02:4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上海劳动局社工师三级论述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上海劳动局社工师三级论述题答案》。

第一篇:2013年上海劳动局社工师三级论述题答案

(论述题):对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作出进一步表述(《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每个小点需要扩充内容)1服务2社会公正3个人尊严与价值4人际关系5诚信6能力

(有可能结合案例)社会工作实践中伦理困境的原因

多戈夫指出造成伦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价值观的冲突,即伦理难题可能有源于自从业人员面临两个和更多的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如正义与平等的冲突或保密与保护生命的冲突;第二,忠于谁的冲突,社工同时代表机构和当事人(如信访社工,是替政府说话还是替拆迁户说话)(有可能结合案例)论述举例社会工作时间中伦理困境的表现形式(准备一到二个案例)

1)保密与披露之间的困境。2)自决与父权主义之间的困境。3)价值中立与强加价值观之间的困境。4)分配资源上的困境。5).专业关系与多重关系之间的困境。6)忠于谁的困境。其中最典型的是,社工既要代表案主,又要代表机构。当案主和机构的利益与要求发生矛盾时,社工应当首先忠诚于案主还是机构?

心理及社会学派实施过程:1.初期会谈2.心理社会研究3.诊断诊断有三个种类:一是心理动态诊断。二是根据诊断。三是分类式诊断4.治疗 直接治疗技术就是工作者直接与案主接触并进行研究、诊断及治疗等过程。其技术包括支持性技术、直接影响技术、探讨描述与宣泄的技术、反映性讨论技术。

间接治疗技术也称为环境改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针对案主的社会情境,使环境变为较符合案主的利益。其主要技术包括运用直接治疗技术影响案主环境中有关系的重要他人、重要系统及重要环境方面等。5.结案与跟进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局限与新的发展局限: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首先,缺乏统一的青少年政策,应从国家的层面确立青少年工作的最高政策,并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其次,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低。现有服务较为薄弱,内容不健全、不完善,缺乏很重要的服务内容,如青少年社会保障、青少年的劳动就业,以及青少年专业辅导服务等。

新的发展:一个新的发展是社会工作正介入到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治工作中,这方面上海的实践走在了全国前列。2003年10月,上海市政府率先在全国开始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构建预防犯罪体系,其主导思想是“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各方参与”,运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特殊人群。

2、“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在2004年挂牌成立并运行,在全市19个区县建立了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拥有了500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是社区青少年,即年龄在16—25岁之间,无固定工作,已中止学业而尚未进一步就学的青少年。其服务内容包括:了解和把握服务对象的动态;实现对服务对象的有效控制;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就学、就业等实际困难;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工作。

3、目前该中心的最新探索是介入违法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考察教育制度。考察教育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作出“缓处考察”“诉前考察”或“社会服务令”后,对在校未成年学生要及时与区县青少年保护办公室取得联系,为非在校未成年进行考察教育,共同组成考察考育小组,对未成年人进行考察教育。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开发过程

1、制定申请书前的营销策略

2、是否投标决策

3、制定能中标的申请书

4、报价

5、提交申请书及后续行动

6、签订合同

1、制定申请书前的营销策略:非营利组织不应当等到这些客户发出正式征求后才提出申请,而是要早在潜在的客户准备提出需求建议书之前就与潜在客户建立关系,帮助客户识别可能从项目的执行中获得收益的主要方面,并且指明需求、问题或机会所在,然后针对客户的需求、要求、要求和期望,准备一份重点突出的申请书。

非营利组织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的需求、问题和决策过程;应向客户询问已识别的需求和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和文件。然后,在掌握较充分信息的基础上,非营利组织可能会相应建立一些申请前的概念或方法,把它们呈递给客户让客户进行评论。得到客户对其概念的回应后,非营利组织就能理解并明确客户所希望的是什么,从而在客户心目中树立其负责任的良好形象。非营利组织也可以邀请客户去拜访曾为之提出并执行了成功方案的客户,这样的访问能在客户前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声望。

2、是否投标决策:(1)竞争。(2)风险(3)任务(4)能力的扩展(5)声誉(6)客户资金(7)申请书所需资源(8)项目所需资源

3、制定能中标的申请书申请过程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因此,申请书本质上是一份推销文件,而不是技术报告。在申请书中,非营利组织必须突出其不同于竞争者的独特因素;申请书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而不应是 长拖沓的。最后,申请书必须在申请工作范围、成本和进度计划方面事实求是。申请书分为三个部分:技术、管理和成本。

4、报价非营利组织在决定申请项目的报价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成本预算的可信度(2)风险(3)项目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4)客户预算.(5)竞争

5、提交申请书及后续行动 客户的需求建议书通常会注明提交申请书的截止日期,以及申请书接收人的姓名和地址。有些客户想要非营利组织提交几份申请书,另外一些客户则对提交申请书的时间要求十分严格。非营利组织在提交申请书之后,仍然要积极采取一些后续行动。包括:确认客户已收到了申请书。

6、签订合同签订项目委托合同,非营利组织的项目开发工作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非营利组织项目的启动和计划(1)项目目标。计划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项目目标——预期的结果或最终产品。(2)工作任务分解(3)责任矩阵(4).界定活动(5)制定网络计划。甘特图表优点是简单、明了、直观、易于编

制,因此,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小型项目中常用的工具。责任矩阵:用表格形式完成工作任务等级树中工作项目的个人责任的方法。这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因为它强调了每一项工作细目由谁负责,并表明每个人在整个项目中的角色和地位。

界定活动:特定的、详细的活动一览表可以通过团队成员的“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而成非营利项目组织机构:职能型、项目型、矩阵型(1)职能型组织:职能型组织就是在同一个组织中,把具有相同职业特点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这样就减少重复工作。它具有专业化的好处,即成员有一个能够分享其具体职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进步的工作环境。职能型结构的缺点是狭隘孤立,反映速度慢,不太注重客户。

(2)项目型组织。在项目型组织里,项目团队的所有成员都为项目经理工作,这个项目的所有资源后都只为这一般项目服务。因而,项目组织结构的优点是能控制资源,对客户负责,缺点是项目之间缺乏知识交流。(3)矩阵型组织。矩阵型组织是职能型组织结构和项目型组织结构的混合体。

传统非营利的项目组织结构式是职能型组织。现代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往往采取矩阵型的组织结构

非营利组织项目控制:

1、项目进度控制:项目一旦开始,就必须对其进行监控以确保每件事情按进度进行

2、项目成本控制:有效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定期、及时地分析成本绩效

3、项目检测和内部评估:项目进展报告是自下而上上的报告,而项目检测和内容评估在则是自上而下的监督。

内部评估是指项目管理机构对项目内容和战略所做的评估,内部评估应该是经常性的行为,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篇:论述题答案

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画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湿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4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 最后 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吧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4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5、相当力量正是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联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谈谈应如何理解2013年1月5日,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1、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2、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

3、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探索实践提供了条件

4、改革开放后的探索实践是对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实践的坚持和发展

5、不能把两个时期割裂开来,要用发展的辩证的实践的眼光看问题。

6.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6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3、是由我国实现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时代特点决定。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60分)

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在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8.邓小平曾经说过:“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0分)

1、马克思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十分关注世界科技革命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要求。

4、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9.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谈谈你对十八大报告中拟定的奋斗目标的认识。(60分)

1、第一步,从1981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GDP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品;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gdp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行动纲领。

10.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60分)

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2、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远景;

3、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1.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谈谈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动力;

2、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一观点的认识,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2、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3、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13.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谈谈如何准确定位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2、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3、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

14.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谈谈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时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可以为扩大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5.结合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的苦功夫求的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16、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1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9.结合台湾问题的实质和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变化过程,谈谈新形势下应该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2、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3、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4、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20.结合影响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谈谈中国为什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3、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4、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三篇:三级安全评价师 法律法规题目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本质安全

2、安全生产“五要素”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二、填空题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3、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4、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 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7、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8、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11、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 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12、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制度。

13、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14、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 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1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6、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 和管理能力。

17、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1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19、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 负责。

20、危险化学品包括、、、、、、和 等8类。

2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 制度。

22、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国务院质检部门申请领取。无此证,不得开工生产。

23、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24、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25、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检查记录至少保存 年。

26、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 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

27、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

28、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 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

29、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 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30、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信息,由 部门统一公布。

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32、电梯 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

3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3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检修,并作出记录。

36、电梯应当至少每 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3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 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38、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 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 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39、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 等于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40、购买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在购买前将所需购买的品种、数量,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 备案。

三、选择题

1、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设施。A 通风; B 提升; C 环保; D 通讯;

2、矿山企业必须对机电设备及其防护装置、()定期检查、维修,保证符合安全要求。A 提升运输装置; B 供电系统; C 安全检测仪器; D 四防系统;

3、矿山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必须()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不得挪作他用。A 全部; B 60%; C 20% ; D 80% ;

4、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的能力。

A 相应管理; B 经济管理; C 处理矿山事故; D 应急指挥;

5、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和矿山安全工作经验。

A 应急救援知识; B 安全专业知识; C 学历; D 管理知识; 当前我国对矿山企业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责部门是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___部门。

A劳动和社会保障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C矿山主管 D卫生 7 发生一般矿山事故,由()负责调查处理.A 矿山企业主管部门 B 矿山企业

C 矿山工会 D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8、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A 特种设备; B 压力容器; C 医疗器械; D 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

9、本条例实施前已进行生产的企业,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依照本条例的规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领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A 三个月内; B 半年内; C 一年内; D 两年内;

10、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可以不具备的条件是()

A 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B 须设立工会组织并维护职工权益; C 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D 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日内审查完毕。

A 15 ; B 30; C 45; D 60;

12、煤矿企业应当以()为单位,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A 集团公司; B 本企业; C 矿(井); D 分公司;

13、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年,()年检。

A 6 不设; B 2 实施; C 3 不设; D 1 实施;

14、除()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外,其他建筑施工单位都要向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A 建设部; B 交通部; C 铁道部; D 中央;

15、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A 三个月; B 30天; C 45天; D 90天;

16、条例中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工程。

A 输变电; B 交通建设; C 铁道建设; D 装修;

17、国务院()部门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部门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A 执法 行政; B 建设行政管理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C 行政 监督管理; D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主管;

18、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所需费用。A 意外伤害保险; B 安全培训; C 救援器材; D 安全施工措施;

19、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的资料。

A 地下管线; B 气象和水文观测; C 安全施工措施; D 安全投入; 20、()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对其设计负责;

A 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 B 工程监理机构; C 设计单位; D 勘察单位;

21、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检测;

A 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 C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 D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2、总承包单位应当()完成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

A 自行; B 委托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 C 责成分包方;

23、施工单位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具有()

A 检测报告; B 应急自救功能; C 产品合格证; D 产品使用说明书;

24、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 季度; B 年; C 两年; D 半年

25、施工单位应当自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

A 30; B 45; C 60; D 90;

26、()应当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本行政区域 ;

B 省、市、自治区地方人民政府 本行政区域 ; C 施工单位 本单位;

27、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安全();

A 规程; B 责任人; C 消防组织; D 管理机构;

28、以下不属于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项目时();

A 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B 安全设施的采购和更新; C 聘请专职的安全技术人员; D 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

29、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

A 各自相应责任; B 连带责任; C 民事赔偿责任; D 主次责任; 30、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

A、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B、现场道路设施施工

C、现场施工用水方案 D、现场平面布置方案

31、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的由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共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A、设计单位 B、工程监理单位 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安装单位

3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有安全施工措施进行审查,对没有(),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A、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的 B、建立安全责任制的 C、安全施工措施的 D、没有办理临时用电方案的 答案:

一、填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主要负责人

3、责任追究

4、安全生产管理

5、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7、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安全评价

9、安全警示标志

10、定期检测

11、安全使用证

12、淘汰

13、应急预案

14、同一座建筑物

15、劳动防护用品

16、安全生产知识

17、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18、工伤社会保险

19、本单位

20、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

21、审批

22、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

23、每年,每两年

24、通讯、报警 25、2

26、目的地

27、登记

28、许可

2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市级人民政府 30、环境保护

31、压力管道、起重机械

32、制造 33、30

34、每月

35、定期校验 36、15

37、操作规程 38、30L,额定功率 39、1t,2m 40、公安机关

二、单选题

1、D2、C

3、A4、c5、B6、B

7、B8、D

9、C10、B

11、C

12、C13、C14、D15、A

16、D

17、D18、D19、C

20、C

21、B

22、A

23、c

24、B

25、A

26、C

27、B

28、c

29、B

:30、A

31、D

32、C

第四篇:环境法论述题及其答案

论述题

答案:

26.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1、行为的违法性。即行为人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义务。

2、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也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3、行为的危害后果

4、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8.试述《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体制。

《环境保护法》中将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做了3个层次的规定,包括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责、地方环保部门的职责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中的问题和不足日益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了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功能和效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统管与分管部门关系不明确,地方环保部门难以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首先,我国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受国家环保总局与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而由于其财权和人事任免权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地方环保部门的工作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其次,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分散在环保、水利、交通、国土、公安等多个部门,分管部门间关系不明确,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监督管理体系不完整,缺乏社会参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监督体制中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公民、媒体及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规定非常有限,没有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29.列举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重要环境管理制度。

1.环境规划制度2.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制度3.环境标准制度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5.环境保护责任制度6.“三同时”制度7.排污收费制度8.限期治理制度9.排污申报登记制度10.公众参与制度

31.试论“谁开发谁保护”原则的意义和贯彻途径。

33.试分析公民环境权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概念: 公民环境权与法人环境权、国家环境权相对应而存在。它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全球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及人类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而提出的。

特征:公民环境权是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型公民权利,它独立于公民财产权,人身权而自成体系,应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同人身权、物权、债权和继承权并行写入民法

作用:其一,它顺应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其二,它有利于提高公民环境权利意识。其三,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证公民享有和追求高质量的生存空间。其四,有利于预防、遏制、惩罚侵犯公民环境权的行为。其五,有利于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促进法治建设。

论述题

34.试述环境责任原则的内容、意义和贯彻(要求包括污染环境者、破坏环境者、开发者和政府行政领导者的责任)。

内容:该原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环境保护所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法则,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污染者负担,开发者养护,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

意义:环境责任是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国家、法人、公民合法环境权益的有效手段。该原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防治环境污染,体现环境正义和责任公平精神的原则。可以加强开发者、利用者、污染者、破坏者在进行某一项经济行为时充分考虑对于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权衡经济利益和环境价值之间的利弊得失,从而使人类的行为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的最低限度。

贯彻:贯彻环境责任原则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制定、实施体现该项原则的有关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也就是说通过有关环境立法、执法、守法活动来贯彻。首先,为了有效贯彻环境责任原则,我国有关法律对此作了各种强制性规定。其次,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最后,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环境资源的监督管理,加强环境监测和制度改革、创新。

35.试述环境许可证制度(要求包括环境许可证制度的概念、种类、意义、程序和保障措施)。

概念:许可证制度是指凡是对于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的制度。是对环境行政许可的简称,是有关环境行政许可的原则、条件、内容、程序、保证措施的法律规定的总和,是环境行政许可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

意义:

1、便于主管机关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制止不当规划、开发及各种损害环境的活动,及时发现违法者,加强国家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职能的行使。

2、便于把影响环境的各种开发、建设、排污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轨道,把各种影响环境和排污活动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使国家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

3、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办法,规定具体的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改造,尽量避免和减少污染和破坏,从而使各种法规、标准和措施的执行更加具体化、合理化。许可证的种类主要有:排污许可证(如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和排放水污染许可证)、海洋倾倒(废物)许可证、放射工作许可证、核设施安全许可证、化学危险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等。

管理程序大致包括:(1)申请。提出书面申请,附为审查所必需的各种材料。(2)审查。一般要在报刊上公布该项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征求公众和各方面的意见。(3)决定。作出颁发或拒绝颁发许可证的决定。同意颁发许可证时,主管机关依法规定持证人应尽的义务和各种限制条件;拒绝颁发许可证应说明拒绝颁发的理由。(4)监督处理。主管机关须对持证人执行许可证的情况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可修改许可证中原来规定的条件。可中止、吊销许可证,违法者要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分析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规范体系和法规体系。

论述题

环境资源法律规范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旨在调整因开发、利用、改善环境所产生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系统。它包括:1.指导性的环境法律规范,综合性的环境法律规范和部门性的环境法律规范;2.实体性和程序性的环境法律规范;3.有关环境资源的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和国家法律规范。也可以将环境法律规范分为制裁性、奖励性、命令性、禁止性、授权性、义务性、任意性、解释性等各种不同功能的法律规范

环境法规体系:指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旨在调整因开发、利用、改善环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系统。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可以从立法体制和法规的内容这两个方面来认识其组成和结构

1.从立法体制看环境法规体系 我国环境法规有体系有宪法、环境法律、环境行政法规、地方环境法规、环境行政规章、地方环境行政规章、其他环境规划性文件等七个层次

2.从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功能看环境法规体系其基本组成有:综合性环境法律、单行性专门环境法规、各种依法制定并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资源标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各种依法制定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环境资源方面的计划和有关这类计划的法律规定、我国缔结或参与的国际环境条约、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法律规定。

试述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示: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适用范围、内容和实施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属于预断性评价,有不同于一般的预断性评价,是一项决定有关规划和建设项目能实施开工建设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具有直接意义。可使决策的研究不仅从建设项目的外部条件分析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还要考虑建设项目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反馈作用,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的运用。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是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具体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论述题

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报国务院批准。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即(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过程和内容: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综合性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与规划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专项规划及其中的指导性规划,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做出决策前,先由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提出书面意见。

由省级以上政府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报告书审查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组织跟踪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试述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的意义并结合改革开放谈贯彻这一原则的方式。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的意义:环境质量好坏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尤其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第二,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都自觉地保护环境,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因此保护环境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环境法中的体现: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中虽然没有出现公众参与的字眼,但是却有关于公众参与原则的体现。早在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的“三十二字方针”中就有“依靠群众,大家动手”的要求。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从对环境污染破坏者的检举和控告方面赋予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同时还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应尽的义务加以规定。该法第8条关于“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的规定,可以说是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之一。该法第ll条第2款规定的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制度,则是公众参与原则中知情权的具体体现。其它环境和资源法律法规中也都有关于单位和个人对污染破坏环境者检举和控告权以及奖励环境保护成绩显著者的规定。1996年修改的《水 4

论述题

污染防治法》中增加了“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的规定,这是公众参与原则在我国立法中的进一步体现。

述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范,一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范。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国家,但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环境法出现在世界上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41.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确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国务院和沿海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确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4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限期治理制度的规定。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源,由法定机关作出决定,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整套措施。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限期治理的对象 目前法律规定的限期治理对象主要有两类: 一是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按规定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要限期治理。

论述题

二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实践中通常是根据污染物的排放是否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和危害、是否严重扰民、经济效益是否远小于环境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否属于有条件治理而不治理等情况,来考虑是否属于严重污染。

2.限期治理的决定权 :按照法律规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中央或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3.限期治理的目标和期限

限期自理的目标,就是限期自理要达到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是浓度目标,即通过限期治理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

限期治理的期限由决定限期治理的机关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治理的难度、治理能力等因素来合理确定。其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年。

何谓环境保护专门立法和相关立法?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怎样构成的?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指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各种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

试述我国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从70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1973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4年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979年颁布的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设专章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责”.1982年正式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环境保护局.根据1983年底和1984年初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建议,1984年5月正式成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8年把隶属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体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有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组织起草和审议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草案并提出报告,监督环境与资源变化方面法律的执行,提出同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有关的议案,开展与各国议会之间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的交往.一些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也相应设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机构.国务院设立环境保护委员会(SEPC),负责研究和审议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最后报送国务院浦准在全国实行.1988年成立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省,市,县人民政府也相继设立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目前,中国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2500多个,从事环境行政管理,监测,监理,统计,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的总人数达10.3万人.中国各级政府的综合部门,资源管理部门和工业部门也设立了环境保护机构,负责相应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全国多数大中型企业设有环境保护机构,负责本企业的污染防治以及清洁生产.目前,各部门和企业的各类环境保护人员已达20多万人

论述题

试述环境的责任原则

环境责任原则是环境保护的决策部门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单位或个人的一种责任规定。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环境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环境意识有了大大提高,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环境污染也包括环境破坏。国际通行的环境原则是“污染者负担”或“污染者付费”原则。实行这一原则可以促进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社会公平。两者的共同精神是追究破坏或污染环境的责任,主要不同点是:责任主体不同、责任形式不同和责任范围不同。我国环境责任原则新内容是“谁开发(利用)谁保护”,并衍生出“谁开发(利用)谁保护、谁污染(破坏)谁治理、谁主管(承包)谁负责”的系列环境责任原则,这些改变使环境意识中认识对象更加完善。

从立法体制和法规内容这两个方面论述环境法规体系。

1.从立法体制看环境法规体系 我国环境法规有体系有宪法、环境法律、环境行政法规、地方环境法规、环境行政规章、地方环境行政规章、其他环境规划性文件等七个层次

2.从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功能看环境法规体系其基本组成有:综合性环境法律、单行性专门环境法规、各种依法制定并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资源标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各种依法制定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环境资源方面的计划和有关这类计划的法律规定、我国缔结或参与的国际环境条约、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法律规定。

试述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 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指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还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2)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是因为:环境污染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很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又有一种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人类对损害环境的活动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后果,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认识,后果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而无法救治(3)贯彻该原则的主要措施:加强对计划(或者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管理;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

试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示: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适用范围、内容和实施程序)。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建设项目(二)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或登记表由行业部门预审,环保部门审批。(五)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六)征求公众意见。

论述题

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成为各国环境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环境法的科技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当代决策方法的重大发展,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础之一,是综合决策的根据和前提。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顺利推广和有效开展,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法律保障作用。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体系,公开环境信息,推进公众参与。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强化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坚持和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完善环境法治,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

1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

所谓行为的负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不利的影响。在经济行为中,它既包括生产的负外部性,也包括消费的负外部性。为有效减少和控制经济行为的外部负效应,就应当使得外部成

本内在化。根据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将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交易人数的众多等原因,使

得科斯定理难以适用于现实。为此,就需要政府采取管制、征收庇古税等公共政策来应付外部性问题。然而,与“市场失灵”一样,也往往存在“政府失灵”现象,从而使得负外部性问题难以有效得以克服。

(二)环境危机的制度根源

经济学家认为,当决定使用资源的决策人物忽视或低估环境危机的代价时就会出现环境退化问题。从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看,有这样几个原因是环境危机的制度根源。

第一个是市场失灵。也就是说市场不能够正确的估计和分配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当中,商品和劳务没有反应出他们的环境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市场失灵。市场的失效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环境的成本外部化。第二,对生态系统价值的估值不当。在没有市场的前提下,这部分的成本是外部化,同时也不会对生态系统的价值估量。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在于产权界定的不清,也是今天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自然资源的权属关系的混乱导致人们无视资源的无形价值而去看有形的经济价值。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

第二个原因是政策失误。当然政策失误与市场失灵本身是有关联的。有的政策,比方说我们国家的某些地方政府也知道某些政策选择会造成长远的环境危机,但是为了个人的政绩,即使会造成长期的环境危机,但是在短期内还是要谋求我任期内的经济增长。在它的指导下,当然会出现问题、偏差。那么更多的是单一市场和对资源能源的补贴政策。用的越多,我给你补贴越多,或者说把你的价值定的非常低,在鼓励你使用的过程中,你也不会去珍惜它。它也会造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当然了,还有贸易壁垒的措施或者说地方保护主义,明明我这个企业生产效益比较低,但是可以给当地政府带来利税。为了保护地方的企业从而排挤外来的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显然这也是政策失误的原因之一,当然了,其中还有另外的一些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科学的不确定因素。这对整个决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从整个决策来看,科学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我们决策于未知之中。风险是尚未到达的可能损害。那么这种尚未到达的可能损害与即将到来的可能利益相比,往往会选择后者。

第四个原因是贸易。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贸易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目前对环境能够产生不良影响的国际贸易活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涉及对环境影响的商品交易。第二是,能够引起环境问题 8

论述题 的贸易活动。第三个是国际投资。无论是国际投资把一个生产落后的设备转移到另外一个国家也好、一国大量输出自然资源也好、还是说对于濒危野生珍稀动植物,由于国际市场上的需求还大量存在,人们也往往铤而走险。这也是环境问题的成因。

第五篇:行政管理论述题答案

第五大题:论述题

一、联系实际分析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基本思路。

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具体内容包括:

(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

现代国家各级政府的权力应该来源于成文宪法,中央和地方政府依宪法行使职权,权力的行使受到宪法限制,不得滥用权力或者越权、侵权。(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在实质上是由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决定的,它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财政制度问题。要理顺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关键是实行科掌规范的财政体制,合理规范两者的利益分配关系。(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

地方自治赋予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在地方事权范围内相对自主的权力,使地方能够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方的事务,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地回应人民的需求。

(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

权力如果失去了监督和制约,就有被滥用的危险。特别是在向地方分权实行地方自治的过程中,制度上的缺陷比较多,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较大。

二、联系实际,分析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

答;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评估体制,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三、试述当前条件下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具体途径。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有:

一、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

1、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法治理念,是当前我国最需要的行政环境。

2、政治体制方面的不断完善和法治政府的建立,加强了对行政组织的监督和控制,为提高 政府活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二、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 行政绩效。

1、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

2、实现依法行政。

3、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三、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1、加强学习,掌握广博知识。

2、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

3、勤政廉洁,树立良好政风。

四、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1、绩效管理需要立法保障。

2、公民参与机制是行政评估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

3、必须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四、结合实际,论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及其主要内容。答:必要性: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转变行政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我国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1.职能重心的转变; 2.职能方式的转变 3.职能关系的转变。

五、联系实际分析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与功能。(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3)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4)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5)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6)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7)绩效评估还具有政治合法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功能

六、结合实际,谈谈我国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答:1.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 2决策方案的设计存在着“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3.决策方案的评估存在着“论而不证”的问题; 4.决策方案的选择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 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

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工作; 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咨询工作; 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 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

下载2013年上海劳动局社工师三级论述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上海劳动局社工师三级论述题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部分论述题及答案

    部分论述题及答案1、运用辩证否定原理,论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辩证否定是事物......

    马克思主义论述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1. 简答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参考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

    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自治区各部门(单位)统一考试、自行考试简答论述题重点复习范围 一、简答题 1、暴力恐怖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新疆稳定与发展、严重损害新疆各族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破坏性因素,其......

    获得社工师资格证计划[精选合集]

    个人获得社工师资格证书计划 我的专业是社会工作专业,针对这个专业有相关的社工师资格证考试,这个考试对于社工专业的学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为这个考试书写一份计划书。 首先,社......

    2018社工师中级综合(五篇范文)

    1、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常态,党中央十分关注改善民生、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近些年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我......

    200805三级答案人力资源师 免积分(5篇模版)

    2008年5月18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试卷标准答案 一、职业道德: 1-8 CAADA 9-16 ABD、ABC、BCD、ABCD、ABC、AC、AC、ABCD 17-20 DBCB(属于个人表现部分,答案仅供参考) 21-2......

    2011年企业文化师高级论述题

    论述题一、审核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的第一原则。首先,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标准来源于对纷纭复杂的企业文化客观......

    上海专业社工人才流失严重

    ; 作为今年司法社工试点区的浦东,专业社工所占比例不到1%;另一方面却是复旦22名社工专业毕业生仅2人从事社工行业,今年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下降达4成。上海的专业社工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