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时间:2019-05-14 21:2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第一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发布单位】82602

【发布文号】甘政发[1994]100号 【发布日期】1994-09-23 【生效日期】1994-09-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甘政发[1994]100号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根据国家分税制改革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省人民政府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现行对地县财政包干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一、实行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省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从甘肃的实际出发,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基本维持省地县既得利益的前提下,首先建立分税制体制的基本框架;根据现行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理顺省与地县的分配关系;充分调动省地县三级政府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在分税制改革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省与地县的分配关系。在留我省的收入中,合理划分省与地县各自的固定收入,并拿出几个相对稳定的税种做为省与地县的共享收入,保持省与地县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基本维持省与地县的既得利益,原体制的上解、固定补助继续执行,地县上划中央和省级收入按1993年实收数换算,扣除中央和省级下划的收入后,全部返还地县。

(二)正确处理好统一政策与区别对待的关系。在省与地县的收入划分上,力求规范化,增强体制的透明度,取消原体制中不规范的做法。在继续支持经济条件较好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和民族州县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在保持省与地县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省级财力占全省财力的比重,增强省上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正确处理好各级财政的权利和责任的关系。在现行事权划分的基础上,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科学核定收支数额,逐步建立规范的省对地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二、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一)省与地县的收入划分

1、省级固定收入包括:省属企业所得税、上缴利润、计划亏损补贴,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征收排污费收入,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留省部分),电力建设资金专项收入,地方向国外借款收入,省级和省与地县股份制企业所得税,省级其他收入等。

2、地县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地县企业所得税、上缴利润,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屠宰税,遗产税,土地增值税,地县专项收入,地县股份制企业所得税,外资、外国企业所得税,地县其他收入等。

3、共享收入的划分:增值税按规定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地方分享25%部分,划为省级收入的为中央在甘石油、石化、有色、电力四大行业所属企业(不包括长庆油田、碧口电厂)缴纳的增值税留地方25%部分。其他增值税(包括长庆油田、碧口电厂)地方分享25%部分,全部作为地县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省级分享30%,地县分享70%。资源税省级分享70%,地县分享30%。

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省级分享50%,地县分享50%。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省级分享40%,地县分享60%。

教育费附加收入除中央在甘四大行业所属企业新增的两个百分点归省级收入外,其余全部为地县收入。

合资企业、合作企业所得税,按中方投资合作者的隶属关系划分预算级次。省级企(事)业单位投资合作的,划为省级收入;地县企(事)业单位投资合作的,划为地县收入。

(二)省与地县支出的划分,仍维持原体制规定的范围不变

1、省级财政支出包括:地方统筹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简易建筑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不含50%的小型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农林水事业费,城镇青年就业经费,工业、交通、商业部门的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民兵事业费,其他部门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价格补贴支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教育费附加支出,电力建设资金专项支出,其他支出以及省级负担的国外借款及还本付息支出等。

2、地县财政支出包括:地县自筹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地县农林水事业费,地县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经费(50%),地县工业、交通、商业部门的事业费,城市维护费,地县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其他部门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价格补贴支出,教育费附加支出,地县负担的国外借款及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等。

3、对特大自然灾害救济款、特大抗旱和防汛经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以及中央和省的其他专项拨款,仍由省财政专案拨款。

(三)省对地县税收返还基数的确定

1、省上对地县的税收返还,以1993年决算数按税制改革转换后的收入为总收入基数,把地县上划中央和省级收入与省级下划地县收入相抵后,核定中央和省上1993年从地县的净上划收入,确定省对地县的收入返还数,并以此作为以后年度返还各地收入的基数,并以此作为以后年度返还各地收入的基数。如果1994年以后上划中央和省级收入还不到1993年基数的,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

2、从1994年起,省和地县上划中央的税收增长部分(即1:0.3的系数),省与地县各得各的增量返还。

(四)现行体制上解、补助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为使我省分税制改革顺利进行,实现平稳过渡,原体制的核心不变。省对地县原体制的定额补助(不含固定比例递增补助)继续执行;五个市对省上的上解办法不变。同时,对那些数额比较固定的单项上解、补助以及专项拨款,上解与补助相抵后,确定一个数额,做为一般上解或一般补助处理,以后年度按此定额结算。

三、三、配套改革及有关政策问题

(一)改进预算编制办法,硬化预算约束。实行分税制之后,省财政对地县税收返还列省级预算支出,地县相应列收入;地县财政上解列地县预算支出,省级相应列收入。改变目前代编预算的做法,每年由省上提前向地县提出编制预算的要求,地县编制预算后,报省财政厅汇总成全省预算。

(二)建立适应分税制需要的国库体系和税收返还及资金调度制度。在执行国家统一政策的前提下,中央金库与地方各级金库,分别对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负责。实行分税制以后,各地财政支出有一部分要靠省上的税收返还来安排。为此,要建立省对地县税收返还及资金调度制度,以保证地县财政支出的资金需要。

(三)逐步建立规范的省对地县的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后,根据省级财力的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和特困地县的财力照顾。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固定补助每年递增办法为转移支付办法。

(四)各地要进行分税制配套改革。要按照本决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对所属县(市、区)的具体实施办法。

(五)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执行过程中,企业、事业单位改变隶属关系以后,其财务关系相应划转,并单独进行结算;由于国家调整价格、增加职工工资和其他经济改革措施而引起财政收支的变动,除省人民政府另有规定外,一律不调整各地的上缴或补贴基数。

(六)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分税制体制规定的收支范围,认真组织收入,安排支出。坚决执行国库条例,不得截留中央和省级收入。在执行分税制体制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七)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决定有抵触的,一律按本决定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国发[1993]第8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了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务院决定,从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改革现行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现行财政包干体制,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弊端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影响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优化;国家财力偏于分散,制约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财政分配体制类型过多,不够规范。从总体上看,现行财政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改革。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并借鉴国外扔成功做法,要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必须进行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各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既要考虑地方利益,调动地方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的积极性,又要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适当增加中央财力,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此,中央要从今后财政收入的增量中适当多得一些,以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既要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又要通过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同时,促使地方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约束。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划分税种不仅要考虑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还必须考虑税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要集中在中央,以保证中央政令统一,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企业平等竞争。税收实行分

级征管,中央税和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共享税中地方分享的部分,由中央税务机构直接划入地方金库,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4、坚持整体设计与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分税制改革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明确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办法力求规范化,但必须抓住重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当前,要针对收入流失比较严重的状况。通过划分税种和分别征管堵塞漏洞,保证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要先把主要税种划分好,其他收入的划分逐步规范;作为过渡办法,现行的补助、上解和有些结算事项继续按原体制运转;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例要逐步提高,对地方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宜逐步进行。

总之,通过渐进式改革马分税制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在实施中逐步完善。

(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

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根据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具体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扔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具体划分如下:

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一九九三年地方已经负担的20%部分列入地方上交中央基数外,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 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税(简称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予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为了保持现有地方既得利益格局,逐步达到改革的目标,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一九九三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一九九三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一九九三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即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一九九三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保证现有地方既得财力,并以此作为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一九九四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一九九三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近姆国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法制1∶0.3系数确定,即上述两税全国平均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如若一九九四年以后中央净上划收入达不到一九九三年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额。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为顺利推行分税制改革,一九九四年实行分税制以后,原体制的分配格局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再逐步规范化。原体制中央对地主的补助继续按规定补助。原体制地方上解仍按不同体制类型执行:实行递增上解的地区,按原规定继续递增上解;实行定额上解的地区,按原确定的上解额,继续定额上解;实行总额分成的地区和原分税制试点地区,暂按递增上解办法,即按一九九三年实际上解数,并核定一个递增率,每年递增上解。 原来中央拨给地方的各项专款,该下拨的继续下拨。地方一九九三年承担的20%部分出口退税以及其他结算的上解和补助项目相抵后,确定一个数额,作为一般上解或一般补助处理,以后按此定额结算。

(四)配套改革和其他政策措施

1、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结合税制改革和实施《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合理调整和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从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国有企业统一按国家规定的33%税率交纳所得税,取消各种包税的做法。考虑到部分企业利润上交水平较低的现状,作为过渡办法,增设27%和18%两档照顾税率。企业固定资产贷款的利息列入成本,本金一律用企业留用资金归还。取消对国有企业征收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逐步建立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按股分红、按资分利或税后利润上交的分配制度。作为过渡措施,近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一九九三年以前注册的多数国有全资老企业实行税后利润不上交的办法,同时,微利企业交纳的所得税也不退库。

2、同步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统一企业所得税制。从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在现有税务机构基础上,分设中央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构。在机构分设过程中,要稳定现有税务队伍,保持税收工作的连续性,保证及时足额收税。

3、改进预算编制办法,硬化预算约束。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列中央预算支出,地方相应列收入;地方财政对中央的上解列地方预算支出,中央相应列收入。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都不得互相挤占收入。改变目前中央代编地方预算的做法,每年由国务院提前向地方提出编制预算的要求。地方编制预算后,报财政部汇总成国家预算。

4、建立适应分税制需要的国库体系和税收返还制度。根据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同时,相应要有一级金库。在招待国家统一政策的前提下,中央金库与地方金库分别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责。实行分税制以后,地方财政支出有一部分要靠中央财政税收返还来安排。为此,要建立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并且逐步规范化,以保证地方财政支出的资金需要。

5、建立并规范国债市场。为了保证财税改革方案的顺利出台,一九九四年国债发行规模要适当增加。为此,中央银行要开展国债市场业务,允许国有商业银行进入国债市场,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国债向中央银行贴现融资。国债发行经常化,国债利率市场化,国债二级市场由有关部门协调管理。

6、妥善原由省级政府批准的减免税政策问题。考虑到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已经对一些项目和企业作了减免税的决定,为了使这些企业有一个过渡,在制止和取缔越权减免税的同时,对于一九九三年六月三十日前,经省级政府批准实施的未到苦难肝方减免税项目或减免税企业,重新报财政部和国有税务总局审查、确认后,从一九九四年起,对这些没有到期的减免税项目和企业实行先征税后退还的办法。这部分税收中属中央收入部分,由中央财政统一返还给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连同地方收入部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按政府规定统筹返还给企业,用于发展生产。这项政策执行到一九九五年。

7、各地工我要进行分税制配套改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决定制定对所属市、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凡属中央的收入,不得以任何方式纳入地方收入范围。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地区要注意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创造条件。

第三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鄂政发〔2010〕64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省与市(州)、县(市)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各级人民政府发展经济、开辟财源的积极性,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调整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我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自2002年运行以来,充分调动了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全省财政收入规模持续扩大,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主要表现为:

市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不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我省县域经济实力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市县分享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比例偏低,分成级次过多,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市县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省级宏观调控能力较弱,不利于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建立和民生支出政策的落实等。为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科学配置财力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

二、调整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收入下划、核定基数、同增同减、共同发展”的要求,通过下划省级共享税收收入、适当向下倾斜财力、科学核定分享比例、完善省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扩大市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规模,理顺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调动市县政府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增强基层政府财政保障能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三、调整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从2011年1月1日起,将原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省级共享税收收入全部下划到市县,作为市县固定收入,税收统一实行“属地征管、属地入库”.省在原财政管理体制下分享的税收,以2010年各市县核定省级税收为基数,与各市县地方税收收入增长速度同增同减,由市县通过财政年终结算上解省财政。同时,按照 “有保有挂、体现激励”的原则,即:省确保各市县2010年既得利益,省财政建立激励机制,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挂钩,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调动市县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积极性,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省与市县收入划分。

将原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省参与分享的税收收入(增值税8%、营业税30%、企业所得税15%、个人所得税15%)全部下划到市县,其他财政收入省与市县划分范围不变。

1、中央分享的增值税75%、企业所得税60%、个人所得税60%维持不变,铁路运输企业、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等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包括滞纳

金、罚款收入)以及铁道部缴纳的铁道营业税、各银行总行和保险总公司缴纳的金融保险营业税继续全部作为中央收入。

2、省级财政分享税收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调库划转的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中央核定我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省级40%部分(根据中央决定,已从2008年7月1日起暂停征收),铁路、高速公路等另有规定由省直接集中征收有专项用途的税收等。省级财政继续按32%比例分享中央消费税、增值税增量返还。

3、市县财政分享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25%、一般企业所得税40%(不含中央独享及中央、省级分享税收,下同)、一般个人所得税40%、营业税100%以及房产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和其他税收收入等。市县财政继续按68%比例分享中央消费税、增值税增量返还。

(二)市县上解省级财力的确定。

各市县上解省级财力计算公式为:

某市县上解省级财力=上年该市县上解省级财力×(1+该市县当年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率)各市县上解省级财力以2010年核定省级税收为基数,如果某市县以后计算上解省财力达不到2010年的数额,则按2010年基数办理上解。

四、调整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相关政策

(一)调整省集中税收增量返还补助政策。

1、省对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重点企业发展政策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定的政策有效期执行,到期后取消。

2、省对其他市县税收增量返还补助政策2010年到期后不再延长,从2011年起,省对市县以2010年当年核定返还补助数为基数固定补助,以保证市县既得利益。

(二)完善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制度。

按照 “有保有挂、体现激励”的原则,省财政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市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调动市县增加财政收入积极性。

1、建立税收收入增长奖励机制,对各市县当年地方税收收入增长超过平均增长水平的部分,省财政按50%对市县财政予以奖励性返还补助。

2、建立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市县,省财政给予激励性转移支付。

3、建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市县争强进位,对经济发展较快、地方税收收入在全省进位较多的市县,省财政给予激励性转移支付。对市(州)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排序取得重大突破的市(州)、县(市),省财政给予特别奖励。

4、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调整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省级新增财力,将主要用于增加对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加大对民生支出的补助力-5-度。

五、调整和完善省市财政管理体制的配套措施

各级政府及财税部门要提高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强化对税源的科学预测分析,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要严格税收执法,整顿税收秩序,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以及 “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问题。凡属违反税收征管规定,人为降低收入基数、提高省税收增量返还补助基数、不按规定的收入级次入库等行为,相应增加或扣减基数。要确保财政收入按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及时足额入库。

各级财政、税务、人民银行、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衔接,尽快调整各项收入划

分、征缴、报解、入库及国库资金调度等制度,完善税收征管和国库运行软件,保证新财政管理体制下各级财政国库资金正常运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税务稽查、审计检查职能,加强对各项财税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新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实施。

六、实施时间

本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自执行之日起,征收机关征收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按本决定的规定分别缴入中央、省和地方各级国库。有关基数的核定、转移支付补助和具体的财政预算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国家-6-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另行分别制定下发。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第四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

体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粤府[1995]105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为规范和完善省对市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理顺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市县的既得财力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增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现将《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

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化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由分税包干制到完全分税制的平稳过渡,理顺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规范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和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上作报告》精神以及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障各级既得利益,规范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形成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同步增长;随着全省财政收入增长,省市县各级财政收入相应增长的“分税分成、水涨船高”新分配机制,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省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要与中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方针政策相衔接。

2.按照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管理范围责任;以事权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收入划分,理顺和规范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

3.既要逐步提高省级财政收入在全省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恢复到过去一定水平,适当增强省级财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又要保护市县的利益,在省与市县之间建立起“水涨船高”同步增长的新分配机制,以调动各级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积极性,促进各级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合理增长。

4.坚持财政分配“公平、合理、均衡”的原则,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分配差距,强化公共财政职能。

5.财政体制的设计,包括各级财政收支范围的划分和基数的核定;各项财政结算的计算,对原体制各市县财政上解与补贴的处理等,力求规范简便,便于征管,易于操作。

二、省与市县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的划分根据现行省与市县政府事权的划分,省财政主要承担省级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调整全省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省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省级基本建设投资,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公检法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其他支出等。一些不宜列入市县政府支出范围的,由省作专项拨款支出(如基本建设投资补助款,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特大抗旱和特大防汛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补助款,文教卫事业费专项补助,边境建设补助费等)。

市级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具体包括:市县基本建设投资,简易建筑费,城市维护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事业费,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其他部门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其他支出等。

三、省与市县财政收入划分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中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预算级次划分,对属于我省地方财政收入部分,按税种和行业划分省与市县的收入。将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和税源较为集中的行业税收划为省级固定收入;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收入规模较大的主要税种划为省与市县共享收入;将适合基层征管的税种划为市县固定收入。具体划分如下:

(一)省级固定收入包括:地方铁路(三茂铁路总公司、广梅汕铁路总公司)和南方航空运输营业税,金融、保险、信用合作社营业税(不含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省属企业(含国有企业、省供销社、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联营企业等)所得税(不含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上交利润,计划亏损补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省级基本建设改贷归还收入,省级专项收入(如企业排污费、教育费附加收入),省级其他收入等。

(二)市县固定收入包括:市县所属国有企业所得税(不含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上交利润,计划亏损补贴,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资源税(不含海洋石油资源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市县专项收入(如企业排污费、教育费附加收入)其他收入等。

(三)省与市县共享收入包括:

1.增值税:按规定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地方分享25%部分,除纳入省电力局总承包方案的电力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划为省级收入外,其余全部作为市县共享收入。增收全部留给市县财政。

2.从1996年起,消费税、增值税每年增量中央按1:0.3系数返还部分,全部留在省级财政。

3.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不含市县国有企业和属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省分享40%(基数返还各市县),市县分享60%。

(四)对今后新开征的税种,省是否参与分成,另行通知。

四、各项上解和补助款的核定

(一)原体制上解和补助的确定。以1995年决算数为基数,按各市原体制上解(包括体制上解、定额结算上解和补贴市集中财力专项上解等)与补助(包括定额结算补助、免征供电环节产品税补助等)相抵,核定一个定额上解或定额补助数额。科技、教育、治安专项基金仍按各市原承担的数额,进入基数。当年为照顾广州市,未下达广州市该项基金上缴任务。按当时口径算帐,广州市应承担三项基金3.42亿元。为全省统一规范,从1996年起广州市的3.42亿元打入基数上缴后再专项返还。

原各市定额上缴省财政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从1996年起,按各市原来承担的上缴数打进基数,增量省不参与分成。

(二)预算划转基数的计算。各项预算划转,以1995年为基期年计算。计算方法:以1994年决算数乘以1995年1-6月比1994年同期增长率作为1995年的基数。上划省的收入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不含市县国有企业及省属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各税的40%。省下放的收入包括:印花税50%,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省分成部分,广州石化总厂和石化总公司广州代办组缴纳的增值税12.5%,茂名石油工业公司和茂油采购调运办事处缴纳的增值税25%、省级批发增值税25%,中央驻省和省属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各项预算划转收入相抵后,计算出各市净上划数作为省对各市预算划转补助数。如果1996年以后(含1996年)各市上划收入达不到基数的,则相应扣减补助款。

(三)1996年以后(含1996年),对共享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不含深圳市和省级,下同)平均增长水平的市,省级财政在年终决算后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是根据超出全省平均增长水平的幅度,从省级财政分享部分中拿出20%奖励给市。但对原体制递增上交的市,每年共享收入上交省的增量达不到原递增上交增量部分,以及原体制定额上交或定额补助的市,每年共享收入上交省的部分比上年减少的部分,省将相应扣减预算划转补助数。

五、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中央尚未颁发可供操作的有关规定之前,结合我省省级财政状况,近期全省实行转移支付制度主要解决:

(一)在全省不分档次、统一比例实行“分税分成”之后,对财政收不抵支的市县特别是山区贫困县,根据省级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给予相应的补助,以保证各级政府机关正常运转的基本需要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逐步使各地区的人民按人口平均能享受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对全省性或跨地区的公共事业(如科技、教育、治安、环保等)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予以专项补助。

(三)通过由省指定项目、指定用途或要求市县配套一定资金的补助,要服从省里实施宏观调控或特定政策目标的需要。

六、坚持统一政策,分级管理各级政府和财政、税务、国库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体制划分的收支范围组织收入,安排支出。要坚决执行财政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及国库条例,不得截留、转移中央和省级财政收入。根据国务院国发[1993]85号文件规定,贯彻落实税收分级征管、各收各税的原则。省级固定收入由省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负责征管,具体征管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地方税务局另行制定。

七、理顺财政与地税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保证分税分成体制顺利实施,必须进一步理顺财政与地税部门之间的关系,参照中央有关规定与做法,凡涉及国家税收政策法律法规,需要由省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的,以及地方开征新税种和税收减免等事项,由省地税局提出意见送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

八、其他有关规定在财政体制执行过程中,企事业单位改变隶属关系以后,其财务关系相应划转,并单独进行结算;由于国家调整价格、增加职工工资和其他经济改革措施而引起财政收支的变动,除省人民政府另有规定外,一律不调整各市的上缴或补贴数。

本方案自1996年1月1日起执行。过去省的规定与本方案相抵触的,一律按本方案执行。

第五篇: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2008年12月,北京市召开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继续做好完善财政体制的衔接和落实工作。在各区县、各部门广泛收集、核实、确认基础数据的前提下,按照零基预算原则核定区县基本需求,综合运用调整存量、让渡增量、转移支付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包括:

(一)增加公共事业发展补助,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二)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三)加大市对区县资金的支持力度,落实区县功能定位。

(四)完善激励调节机制,调动区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自2000年实行彻底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北京市已基本建立了良性财政运行机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初显。对调动市与区县两级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统计数字显示,从2000年至2007年的七年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幅,2007年,达到1492.6亿元,是2000年的4.3倍。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市区两级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规范部门项目管理,通过市级部门预算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区县发展。继续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教科文卫等投入,促进区县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对专项补助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符合条件的实行政府采购,并对资金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经过五年的运转,初步形成了良性的财政运行机制,调动了市区两级政府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本市财政管理体制运行面临新的形势。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需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是一项长期化和系统化的工程。全市各个区县都要扎扎实实做好今后市与区县各项财政经济工作,进一步促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落实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深入推动北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北京市国资委提出提升国资监管的有效性

索引号:[E318D2009017] 产生时间:[2009-04-29] 信息来源:[北京国资网]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北京市国资委提出提升国资监管的有效性,要求出资企业认真学习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加快制订配套法规文件,对现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及时修订调整,对企业国资法中未做明确规定的内容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性。这当中有6项重点工作。

规范国有资本预算管理。适应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市场、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认真编制国有资本收支预算建议草案。

强化重要子企业监管。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批次公布重要子企业名单,研究、探索对重要子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管方式和方法。完善《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暂行规定》,强化对重要子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程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管理。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行业对标,强化分类考核。研究探索市政公用类企业的考核办法。落实《北京市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指导意见》,加强对二三级企业负责人薪酬状况的调研,指导一级企业加强薪酬的管控力度,推进企业收入分配的分层分类管理。加强人工成本控制的研究,推进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精细化。

加强国有产权管理。加强对《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指导和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土地、无形资产等重点资源的监管。建立国有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国有股东行为管理。研究制定境外国有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推动监督资源整合。探索在股权多元公司及国有独资公司子公司的监督检查方式。对企业派出监事的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工作效果及工作难点等进行调查摸底,研究建立国资委外派监事会与企业派出监事工作的沟通联系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统计、考核、监督等多种数据共享的财务监管体系,实现对企业运营的实时动态监管,形成内部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监督检查成果的转化应用。

监督、指导和服务区县。结合区县国资工作实际,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帮助指导区县国资监管机构拓宽工作思路,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的构建

www.xiexiebang.com 2005-12-12 发改委网站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方式,是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进行评价考核的有效途径。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管体系则是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以确保国有资本的安全高效运作,就是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一、发达国家预算监督管理的成功经验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大体分为预算的编制、批准、执行和监督、事后审计等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预算开始之前,由政府预算编制机关负责预算的编制;经立法机关审议批准,成为正式预算;预算开始之后,由政府行政机关负责执行预算,并由审计机关进行日常监督;预算结束后,由预算执行机关就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编制决算,经审计机关审计后,由立法机关予以批准。

西方国家议会审议和批准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决算的权力,常常被形象地称为议会“钱袋权”,是议会传统的权力之一。各国议会的财政权在内容上并不完全一致,议会在行使财政权的实际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但财政权是各国议会通过预算来监督政府所共有的一种重要权力。议会有权审议、修改或否决政府的财政预算案。

(一)立法机构对政府编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西方国家对预算编制的监督都有一套严密的程序。预算的编制和审查是议会的重要工作,议会对预算的审查非常严格,预算所含的内容和科目设置详细、具体,所以西方国家预算编制的过程比较长,如美国联邦预算的编制前后要经过18个月。它们的议会把审议、批准和监督财政预算当做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

美国政府的支出预算由总统行政管理和预算局负责编制,财政部不参与编制支出预算,美国财政部的经费预算也是由该预算局编制的。财政部负责根据历年的收入情况和经济发展预测,编制收入预算,供预算局作参考。财政部根据国会批准的预算,组织资金供应。总统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主要任务是编制预算,其收入预算的主要信息资料来源于财政部,支出预算则根据各部、机构提出各自的预算方案,经审核后统一汇编出联邦预算,交总统审核。国会中与财政预算立法有关的机构有参众两院拨款委员会、参众两院筹款委员会、参众两院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办公室和总会计局。国会预算办公室无权决定政策,一个专业的、非常派机构,其任务是对经济与预算进行独立的分析与预计,评判总统预算局编制的预算,并独立地编制出一整套预算,为国会提供客观、及时、非政治化的分析。这些分析有助于经济和预算决策,为国会提供预算程序的信息和预计,供国会参考。设在国会的总会计局的任务是审计政府财务,使政府财务活动限制在国会批准的范围内。

在日本,政府的支出预算要经过严格规范的法定程序才能编制完成,并审核通过。政府预算的编制,首先由大藏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编制预算的基本要求,各部门据此提出预算要求;然后,由大藏省对各部门预算要求进行审核,确定重点发展和支持方针,并提出预算草案,征求各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大藏省编制正式预算提交内阁讨论修改;最后,将内阁预算提交国会审议通过。预算一经审议通过,大藏省便据此严格控制各部门支出,各部门必须按确定方针优先保证重点支出。为了确保支出的合法与有效使用,独立的监督机构会计检查院,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内阁总务厅直属机构行政监察委员会,也要对各部门是否正确使用预算资金进行监督。

(二)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预算一经立法机构审议通过,就形成预算法案,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依法严格执行。未经国会同意,任何人无权任意突破预算的收支规模。在预算执行中,如需追加支出,必须按立法程序办事。在项目之间,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之间都不能随意调整。一般都由财政部门负责对政府预算收支管理进行监督,并通过财政监督专员、公共会计、财务总监和税务稽查等体系付诸实施,强化预算的法律地位。

(三)对决算的监督

西方国家很重视对决算的监督工作。国家决算的审查工作由审计法院来执行。审计法院属于司法机关,既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议会。法国决算的监督工作在西方国家比较有代表性,法国宪法赋予审计法院的职责是协助议会和政府监督财政法的执行,其中审查国家决算就是它的一个重要工作。财政部长每年都要将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总账目提交给审计法院,经审计法院审核后,发表账目核准通告,该通告连同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对预算执行管理的意见一起送交议会。

(四)明确划分政府间财政事权

如德国各级政府都有法定的非常具体明确的职责分工,其中包括对各级政府收支和税种的划分,事权、财权的确定。这种有法可依的职责划分是国家政权机关实施监督财政工作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五)对财政决策的范围实行一定的控制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议会对财政决策实行总体监督。如规定赤字的最高限额,规定债务的最高限额,另外在一些重要的财政政策的制定上,都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审议通过。

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政府预算的监管体系中,议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预算的整套工作流程均做到有法可依,并且严格依法办事。同时对预算的执行建立了多重监督机制,强化了审计机构在预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的组织机构设计

我们根据预算编制、批准、执行和监督、决算审计的工作流程,结合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管体系进行组织机构设计。

(一)预算的编制

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经营采取的是授权营运体制,形成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国有企业”的三层次管理体制。现行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就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以考虑建立“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二级预算体系。在这个预算体系中,国资委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一级编制主体,负责整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组织工作,落实、检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二级编制主体,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具体执行者。在整个预算编制工作中,它为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供数据依据和数据来源。实施二级预算体系能够与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架构保持一致,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与监管提供了实际操作平台和组织保障。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流程为:首先,由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负责组织下属控股或参股企业编制其财务预算,并加以汇总协调,编制本经营机构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然后,国资委再根据下属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上报的预算收支加以汇总、审核;最后,国资委根据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国有资产运营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收支,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当然,国资委的组织机构中应设置相应职能部门,承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相关工作。

(二)预算的批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复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委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后,交由财政部门统一汇总并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维护国家预算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央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国家财政部统一汇总向全国人大报告,省级、市(地)级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各地财政厅、局统一汇总向同级人大报告。人大机构中与预算立法直接相关的是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由这些相关机构及常务委员会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预算一经人大审议通过,就形成预算法案,成为法律,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依法严格执行。

(三)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经人大批准后,必须严格遵照执行。预算的执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资委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是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二级预算体系,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分别构成了预算的一二级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任何机构或部门都不得随意突破预算的收支规模,必须严格遵照预算法案执行。如确需对预算法案进行变更,也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递交预算调整方案,经人大审核通过后方可对预算法案进行调整。不执行预算法案或未经人大授权擅自调整预算法案均属违法。

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级人大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是人大凭借其执法监督权对国资委进行监督;第二层次是各级财政部门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是财政部门作为国家预算主管单位对国资委进行监督;第三层次是各级国资委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是国资委作为一级执行主体对预算的具体执行者,二级执行主体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进行监督。

这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就构成了“两级执行,三层监督”的监管体制。

(四)决算审计

预算结束之后,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就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编制决算,上报国资委,国资委汇总审核之后,交由财政部门统一向人大报告。人大可组织力量对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进行审计,或者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向人大汇报。

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整套监管体系中,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突出;一是要强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法律地位。只有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地位上升到法律高度,才能使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从根本上杜绝预算资金随意调剂、挤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二是要强化人大的执法监督权。人大在预算的批准、执行以及决算的监督过程中要层层把关,细化预算科目,强调透明度,加强对预算调整、预算超支收入使用和预算科目之间资金调剂的审核和监督。三是要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对预算执行及决算进行审计,是预算监督的重要内容。人大应加强审计的力量,可考虑建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或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预算及决算进行审查。国资委也应设立审计部门对下属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进行审计。

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应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益为核心,加强对收益及投资的管理,强化国有资产运营中的风险控制,促进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国资委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工作程序、报表内容、时间安排做出明确规定,完善出资人管理、投资、融资、担保、重大资产处置报告等一系列制度,为预算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组织和制度基础。要加强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分析和报告制度。同时要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将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评价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只有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才能真正体现出资者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的配套改革措施

除了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的组织机构外,还需要采取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才能构建完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

(一)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社会要由“人治”走向“法治”,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而《国有资产法》迟迟不能出台,国资委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以及与财政部、发改委、社保基金理事会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始终无法明确界定,致使国资委处处受到掣肘,工作难以深入展开。因此要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法》,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和操作规则。随着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1994年颁布实施的《预算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亦不能满足各级人大加强对预算审查监督的要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性质、地位以及编制、审批、调整和监督的相关规定,都应该在新的《预算法》中加以明确。同时对预算编制的时间、内容和程序作出更为科学和细化的规定,使《预算法》更具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除此之外,还必须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机制,严肃财经法纪,对违反预算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树立预算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二)设立相关职能机构,充实技术力量

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如果缺乏相应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就很难对预算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和监督。中央国资委和地方各级国资委都应成立预算部门和审计部门,来承担相关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早于1998年12月就设立了预算工作委员会。从目前地方各级人大的机构设置来看,尚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缺乏专业性较强的审批预算服务机构。而地方各级人大的财经委员会一般都人数较少,日常还要搞其他工作,不具备提前介入和初审的能力。这样审查监督工作往往难以深入而流于形式。因此,地方人大常委会应抽调一批专业知识强,有长期从事财政、审计、会计、统计分析工作的同志成立预算工作委员会,为地方人大审批预算和监督预算执行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强审计力量,建立人大审计制度

从世界各国审计机构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趋势来看,各个国家审计机构的名称、职权不一,产生和组成的办法也有区别,但共同点就是协助议会审批监督预算。在我国,建立人大审计制度已提出多年,应尽早把各级审计机关划入各级人大序列,使各级审计机关协助同级人大对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这有利于把人大经济监督推向专业化、科学化、综合化的轨道,以解决人大经济监督过多依赖于政府主管部门(被监督者)的问题。囿于政治体制,也可考虑建立人大自己的审计机构,由各级人大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维护预算监督的独立性,这样就构成国务院审计署和人大审计委员会的双重审计体系。审计署是隶属于行政机构的审计部门,承担内部监督职能;审计委员会是隶属于立法机构的审计部门,承担外部监督职能。这样可解决监督者的监督过多地依赖被监督者的问题,使监督更为真实有效。

(四)强化预算监督手段

各国的预算监督主要体现在行政与立法部门之间的权利制衡上。按照《预算法》和《审计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部门之间的监督和对具体操作方法、手段的控制。除了人大和审计部门对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监督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对国资委的预算收支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管理要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入上,要保证国资委收缴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统一足额纳入国库。支出上,要根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计划严格审核,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执行,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督。(国资委《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课题组)

国有资本管理中心

北京市国资委昨天(1月7日)宣布,为应对金融危机、适应国企发展对国资监管的新要求,北京市国资委正式成立了具有国有资本经营与股权管理功能的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这样北京的国有资本将接受国资委和该中心的双重监管。

北京市国资委有关人士介绍,该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市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不领任何薪酬。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市国资委主任兼任;执行层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实行任期责任制。该中心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300亿元。管理中心的职能包括:实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产业投资平台;资本融资平台;推动国企重组的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创业投资平台;整体上市或主业上市企业的股权管理平台;进行企业实施债务重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服务平台。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目前有三种形式:资产处置型、整合型、股权管理型。目前,以中国诚通控股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都分别开展多元化实业经营、金融投资等业务,并承担一定的不良资产处置。随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全面铺开,国企整合在股权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活跃,国企改制的迫切需要,各地政府也相继设立了国有资产投资公司

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初始注册资金300亿元。据了解,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将全面监管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直接持有整体上市或主业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股权。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建议

一、当前国有资产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有形资产监管,轻无形资产监管。现阶段企业的国有资产评估、清产核资、期末各项财务指标考核基本上都是针对各种有形资产进行的,而无形资产一直未被列入。然而,现实中国有老企业往往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品牌深入人心,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其无形资产价值不可忽视。此外,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对这项资产不予重视甚至视而不见必然使国有资产蒙受巨大损失。

(二)重资产量的监管,轻资产质的监管。目前国有资产监管的各项指标主要来自账面上的数额,由于资产的价值因时、因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使得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存在着偏差。当这种偏差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进而影响对企业的正确评价。

(三)重资产的目前状况,轻资产的潜在价值。一般而言,对资产的利用情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其中资产可能产生的最大效益即是该资产的机会成本。但是,在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中常忽视了这一点,企业很少对资产的利用进行优化,无形中造成大量机会成本的浪费,影响企业效益;而错过资产利用的时机更是常常造成大量不良资产,使企业背上沉重的经营包袱。

(四)重财务监管,轻其他方面的监管。目前国有资产监管中存在的以财务监管替代其他方面的监管显然过于简单,也是不适当的。首先,财务核算上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提供的信息难以全面,特别是很难反映企业长期发展潜力。如果存在会计信息失真,则可供资信的程度更差。其次,各类财务指标的设置,是为了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达到正确引导企业发展的目的,但是,目前国有资产监管的指标设置仍不甚科学。如评价国有资产状况的主要指标是保值增值率,但这一指标是静态的、是以账面价值来计算的,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再次,从监管的形式上看,目前主要有监事会和稽察特派员制度。该制度是以财务监管为核心,并且主要是事后的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有资产流失,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但却很难起预防、引导、激励的作用,因而很难确保国有资产的最大增值。

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拓展监管的广度、深度。

1?进一步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监管。国有企业应充分挖掘、利用多年来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应正确认识投入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合理评估定价,保护自身权益。将无形资产列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有利于引导企业关注和合理利用这一资源。

2?加强对资产质的监管。不仅要防止资产数量的流失,还要避免企业保留大量账面不良资产而造成潜在损失的短期行为,注重讲求整体资产的质量,剥离不良资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与潜力,防范资产风险。

3?分析利用资产的机会成本。企业应注重通过对机会成本的研究寻求资产的最佳利用与配置,盘活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4?由单纯的财务评价,转向对企业整体素质的评价,关注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为了获取全面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除了要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必须全面考察企业的管理水平、人才资源、投资状况等企业的综合素质。

(二)科学设置国有资产监管评价指标。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企业生存、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竞争能力,而非短期的盈利。指标的设置应能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展潜力,以及企业的行业地位,这既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1?不仅应以利润指标进行考核,更应设置反映企业竞争力、资产管理水平的指标。如:反映企业竞争力指标有市场占有率、增长率等,反映资产管理水平的指标有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2?不仅应考核绝对指标,更应考核相对指标。以行业水平为标准考核企业的各项指标能起较好的激励作用,也较为客观。

3?不仅应考核总体效益,还应考核重大项目的效益,此外,还应考虑投资项目寿命周期等因素。

(三)选择有效的监管形式。

为了有效地进行监管,应当将事后的评价与过程监管相结合,才能起到预防、激励、引导作用。在监管形式上,除了设立监事会和稽察特派员外,还应增加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社会舆论的监督、专家咨询机构的参与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实施监管。此外,还应推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监管的制度化。但是这种监管不应干预到企业的自主经营,而应致力于对企业经营的合理评价,防止资产流失和短期行为,服务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下载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和完善市对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全文5篇]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津政发〔2003〕98号 【发布日期】2003-08-27 【生效日期】2003-08-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

    财政分税制

    如何进一步进行分税制的改革?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的重大改革,实践证明,分税制在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规范的财政运行机制、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收......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颁布单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京政发[2005]16号 【颁布时间】 2005-08-26 【生效时间】 2005-01-01......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决定[五篇]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决定 冀政[2002]3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省市分配关系,完善我省分税制财政体制,更好地发挥财政调控的职能......

    浅议进一步完善玉州区乡镇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浅议进一步完善玉州区乡镇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2000级函授本科经济管理专业2班 张远强学号*** 一、 执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乡镇存在问题 (一)、税制改革......

    试述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论文_修改_20

    试述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 谢滨 分税制是国际上处理纵向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一项通行性制度。我国 1994年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十七年来,分税制对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增......

    分税制及财政名词

    分税制改革一、 分税制概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做法,并于1994年初步形成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

    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牛仔裤服装(http://nzk.jf2518.com/)提供此文 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情况------------------中央和地方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 的基础上,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