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22:3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第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颁布单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京政发[2005]16号 【颁布时间】 2005-08-26 【生效时间】 2005-01-01 【时效性】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调动区县政府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市政府决定对本市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经过五年的运转,初步形成了良性的财政运行机制,调动了市区两级政府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本市财政管理体制运行面临新的形势。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需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同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改革日益深化,财政基础工作逐步夯实,为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

二、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依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创新财政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在各区县、各部门广泛收集、核实、确认基础数据的前提下,按照零基预算原则核定区县基本需求,综合运用调整存量、让渡增量、转移支付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包括:

(一)增加公共事业发展补助,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为进一步促进区县协调发展,对公共事业发展保障能力相对薄弱的区县予以补助,并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市财力情况逐步提高对区县的补助程度;对规范公务员收入等基本需求标准提高予以补助;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职能外延、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等事权转移予以补助,提高区县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二)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要把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健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保证乡镇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建立基层公益事业专项补助,按照管理规模补助社区居委会,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分档补助农村村级公益事业,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建立农村社会事业专项补助,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对远郊区县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予以补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区县政府要结合本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支持基层公益事业的补助标准与操作细则等,明确基层组织事权责任,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三)加大市对区县资金的支持力度,落实区县功能定位。

贯彻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区县功能定位。建立解危排险资金,疏散城区人口,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加大南城转移支付,促进城区协调发展;建立“城中村”改造与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创造城市宜居环境;对奥运场馆周边道路拆迁予以补助,保证承办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生态保护资金,支持山区搬迁、生态林建设、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山区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制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管理办法,开发区内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留用,支持开发区做大做强。

(四)完善激励调节机制,调动区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区县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将收入增量进一步向区县倾斜。完善激励机制,对补助区县补助额每年递增补助10%;取消调节机制增量上解,增强区县收入增长的受益程度;建立增收奖励机制,从个人所得税增量中安排奖励区县资金;建立精简机构和人员奖励机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五)规范部门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市级部门预算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区县发展。继续加大投入,支持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林水利支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教科文卫等支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在保证市本级依法增长的基础上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区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为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市对区县专项补助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严格项目申报、论证与审批,对项目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符合条件的实行政府采购,并对资金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区县政府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认真做好项目库的建设和项目的前期论证等基础工作。

(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求真务实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为促进区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对涉及群众利益、社会稳定,以及因政策调整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将按照相关政策及评审结果予以补助。

三、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提高对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认识。结合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各项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方针,合理安排支出顺序,确保不留硬缺口;要依法保证教育、农业、科技、文化、卫生等支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稳定的“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设立社会保障准备金、偿债准备金、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

(二)完善区县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镇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严格支出顺序,优化支出结构;转变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实行预算共编,推行集中收付,加快采购统办,严格票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审批制度,确保粮食直补等各项政策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三)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财政基础工作。遵循“职责清、情况明、数字准、素质高”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准确可靠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管理机制,实现基础数据全面完整、动态变化及时更新、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滚动项目库、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税务、财政部门要加强重点税源户的监管,健全征管机制;对特大型企业因经济结构调整发生跨区县迁移,调整相关区县的上解或返还额。

(五)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工作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实施。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细则,由市财政局另行通知。

(六)具体核算从2005年1月1日起计算。

二00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方案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综〔2005〕28号 【发布日期】2005-07-21 【生效日期】2005-07-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方案的通知

(哈政综〔2005〕2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中直、省属在哈有关单位:

《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方案》已经市委11届44次常委会议、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哈尔滨市完善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方案

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市、区两级政府财政分配关系,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工作主题,以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契机,积极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调动区级政府发展经济、自求平衡的积极性,实现市、区两级财政收入共同增长,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区两级政府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市、区两级政府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二)坚持公正规范、平等竞争,划分税种、分税分成。统一市、区共享税分成比例,促进公平竞争和协调发展。对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继续沿用“分级管理”的办法。

(三)根据不同情况,划分不同类别。对江南6个行政区按照保既得利益的原则,核定收支基数;对哈开发区实行与江南6个行政区相统一的财政体制,重新核定收支基数;对松北区和呼兰区暂维持现财政体制不变,待体制执行期满后,与其他行政区体制并轨。此次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市)级财政体制不作调整,若县(市)在招商引资中争拉税源,对市、区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市将调整县(市)级财政体制。

(四)加大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在保证各级财力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五)保留部分市级重点企业(行业)。为保证市级调控能力,稳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留部分企业(行业)作为市级重点税源企业。

三、具体内容

(一)扩大市、区共享税范围,统一市、区共享税分成比例

为进一步促进市、区之间协调发展,按照与中央政策相统一的原则,在原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市、区共享的基础上,将企业所得税列为市、区共享税。为简化体制分成,综合考虑各区利益平衡,将市、区共享税分成比例统一确定为6:4。

(二)下划部分市级重点企业

为更好地调动区级财政培植财源、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除保留部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较大的金融保险业及20余户企业(集团)继续作为市级重点企业外,其他市级重点企业按属地下划各行政区。

(三)明确收支划分

1.关于支出划分

按照目前市与区两级政府事权的划分,市级财政主要承担市级国家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行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和由市级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项目包括:由市本级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城市维护费,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由市级负担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和工业交通、流通、文体广播、卫生、教育、科学等事业费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和由市本级财政列收列支的专项支出及其他支出等。

区级财政主要承担保证本地区机关正常运转以及本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具体项目包括:区统筹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城市维护费,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区本级负担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和工业交通、流通、文体广播、卫生、教育、科学等事业费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和由区级财政列收列支的专项支出及其他支出等。

哈开发区财政主要承担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开发区机构正常运转及各项事业发展、偿还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所需支出。具体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城市维护费,行政管理费,工业交通和科学等事业费支出及其他支出。

2.关于收入划分

按照国家规定和市与区事权的划分,将财政收入按税种划分为各级财政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

(1)市级固定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不含哈开发区),土地契税(不含哈开发区),市级征收的房产契税(不含哈开发区)、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和基金收入,市级重点企业和行业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含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市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2)区级固定收入: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资源税,区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国有资产计划亏损补贴,区级征收的房产契税(不含哈开发区)、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和基金收入等。

(3)市与区共享收入:非市级重点企业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含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退税、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市与区按“6:4”比例分成;哈开发区契税和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市与哈开发区按“4:6”比例分成。

(四)确定体制基数

为保证市、区两级财政利益,实现新老体制的平稳过渡,市对区分税制财政体制收支基数和上解、补助数额以2004年决算收支数为基数进行确定。对江南6个行政区,凡新体制核定后收入大于2004年既得财力的,由区定额上解市;凡新体制核定后收入小于2004年既得财力的,由市补助区。

对哈开发区,收入基数按照与其他行政区一致的财政体制核定;支出基数以2004年为基数,对市政府照顾哈开发区共享税不分成当年多得的财力,不计入哈开发区支出基数。从2006年起,这部分财力再照顾哈开发区3年,每年减少25%,到2009年截止。

为保证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上划任务的完成,相应核定各区上划“两税”基数和所得税考核基数。

四、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规范税收属地征管制度。税收属地征管是财政体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解决争拉税源问题、维护公平竞争的治本措施。各级工商、税务、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保证企业工商、税务属地登记和缴税的一致性,按照“属地征收,就地解缴,分级入库”的原则,做好税收征管、缴库工作。对生产企业,要以生产经营地为纳税地;对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严格执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坚决制止地区和部门间相互争拉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的意见的通知》(哈政办综〔2002〕82号)规定,限制各区之间争拉企业。按照收入划分范围,正确掌握收入入库级次,不得以任何形式和方法挤占不属于本地区的财政收入,以维护财政和税收秩序的严肃性。对预算执行中发生挤占、挪用、转移财政收入,混淆收入预算级次的,将收缴其挤占的市级收入部分。

(二)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实行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后,各区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把发展本地区经济的重点放在培植财源、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对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及实施“退二进三”政策等整体迁移的生产性企业,按照维护各区利益、平稳过渡的原则,核定企业上缴的地方税收收入基数,属基数内部分留给企业迁出地;超基数部分采取过渡的办法,每年递减20%,由企业迁入地补助给企业迁出地,从第5年开始,企业缴纳的地方税收超基数部分全部留给迁入地。建立举报制度,对在哈尔滨市内争拉税源、非正常迁入企业的区、县(市),其不正当竞争行为一经举报并确认,将对其财力进行扣减。

(三)加强市、区共享收入的征收和管理。各区要在组织好区级固定收入的同时,切实做好市、区共享收入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和税收征收机关要严格按照税法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控制减税、免税,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得随意办理减免缓事宜。

(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原市与区共享税按5:5分成的道外区、动力区、香坊区和平房区4个体制补助区,因市与区共享税按6:4分成后,区级收入减少、体制补助基数加大对收入增量产生影响的实际,市将加大对这4个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根据共享税的增长情况给予一定补助,以均衡各区之间的财力差距,保证新体制平稳顺利实施。

(五)继续实行分级管理。此次财政体制调整后,企业、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和资产等事项,仍按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分级管理。市政府对一些企业和行业给予的优惠政策,仍按原办法执行。新财政体制实施后,由市本级投资新建的大中型企业或项目,市级重点企业分离出的企业及投资控股的股份公司,原则上作为市本级重点企业。

(六)关于新财政体制执行期。市对区新财政体制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期暂定3年。体制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和省对市财政体制进行调整,使两级财力分配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时,市对区财政体制将作相应调整。

(七)关于哈开发区执行新财政体制问题。哈开发区与其他行政区同时执行新财政体制,由于其现行财政体制2005年年底到期,为保持政策连续性,对体制调整影响的2005年财力,年底将通过财政结算返还给哈开发区。

(八)关于各区研究制订对下财政体制方案问题。各区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市财政体制的总体框架内,制订对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财政体制,保持上下政策统一,确保新财政体制顺利实施。各区要在新财政体制执行过程中,注重调查研究,特别要对财力格局的变化、财政收支结构的调整做出分析和预测,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财政体制。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若干规定的通知

【法规名称】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若干规定的通知

【颁布部门】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 藏政发[2004]14号

【颁布时间】 2004-02-12

【实施时间】 2004-02-12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从实现这一目标出发,加快建立我区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步伐,明确划分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收支范围和责任,对于促进发展、壮大经济,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完善我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1994年以来,我区的纵向财政体制是“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补助、分级包干”。这一体制较好地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理财积极性,保证了各项事业的资金需要,为推动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体制的弊端也逐步显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层级政府财政收支范围和责任不够清晰,“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二是同级政府部门之间支出边界和支出责任不清。各级财政承担了同级政府部门的支出风险和无限的支出责任,自治区财政同时承担了地(市)、县财政的支出风险和无限的支出责任。针对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我区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重点是,依据现行的事权划分,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收支范围和责任;划清同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支出边界和支出责任。

财政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层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制度(即纵向财政体制);二是同级政府部门之间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制度(即横向财政体制)。

一、关于纵向财政管理体制

(一)改革和完善我区纵向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要求及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2002〕26号)精神,改革和完善我区纵向财政管理体制,遵循以下原则:

1.按照目前既定的事权格局,界定收支责任,合理配置财力,促进各级财政收支平衡。

2.重点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和各级政权的正常运转。

3.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财力差距,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促进发展、壮大经济、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二)完善我区纵向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按照上述原则,将我区现行纵向财政管理体制“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补助、分级包干”,调整为“划分收支、专项扶持、财力补助、转移支付”。

1.划分收支

自治区与地(市)、县(市、区)的收入划分:

自治区固定收入包括中央体制补助、各种专项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除关税和海关代征税以外,在我区征收的其他中央税和共享税的中央部分;按现行体制属于自治区级的各种税收和收入。

自2004年起,自治区投资兴办的企业,其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收入归属,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地(市)固定收入包括上级补助、上级转移支付以及营业税、增值税〔地(市)留成部分〕、地(市)企业所得税(分享部分)、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个人所得税(留成部分)、城建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地(市)级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附加)、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县(市、区)固定收入包括上级补助、上级转移支付以及营业税、增值税〔县(市)留成部分〕、企业所得税(分享部分)、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个人所得税(留成部分)、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县(市、区)级国有资

产经营收益、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附加)、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自治区与地(市)、县(市、区)共享收入,主要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按比例分成办法,资源税分成比例为自治区30%、地(市)30%、县(市、区)40%;土地增值税分成比例自治区60%,地(市)20%、县(市、区)20%。按现行政策由中央返还我区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上缴中央部分,通过不同渠道返还各地(市)、县(市、区)。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全部返还地(市)、县(市、区);增值税75%部分的70%返还

地(市)、县(市、区),30%由自治区通过调控转移到地(市)、县(市、区)。

自治区与地(市)、县(市、区)支出划分:

自治区主要承担本级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用于本级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见附表2),专项调控支出(见附表2);事权主要在地(市)、县(市、区),自治区给予适当财力补助的支出(见附表3)。

地(市)主要承担本级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用于本级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见附表2),专项调控支出(见附表2);事权主要在县(市、区),地(市)给予适当财力补助的支出(见附表3)。

县(市、区)主要承担本级机构正常动转、完成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用于本级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支出(见附表2)。

2.专项扶持

主要用于解决各地(市)、县(市、区)的特殊事权支出。在全区统一的体制补助和转移支付之外建立对各地(市)、县(市、区)的专项扶持体制,重点补助各地(市)、县(市、区)承担的特殊事权,使各地(市)、县(市、区)承担的特殊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

对各地(市)、县(市、区)的专项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为维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和社会事业发展所必需的特殊事权支出;基本建设和国家出台增资政策新增的工资性支出;专项转移支付(包括横向转移支付)。

3.财力补助

财力补助是自治区对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完成预算任务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地(市)、县(市、区)给予的奖励性补助资金(见《关于完善财政激励机制的意见》)。

4.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指一般性转移支付。自治区根据地(市)、县(市、区)人均财力、公共支出水平等因素,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促进各地(市)、县(市、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基本均等。在现行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和完善,使因素的取值更加科学,使结果更加合理、使转移支付的数量逐步增加。

实行上述体制后,凡未完成预算收支任务和超预算支出造成财政赤字的,由同级政府负责。自治区将通过加大干部离任财政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监督的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二、关于横向财政管理体制

(一)按照现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财政部门在预算中安排部门预算支出有: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人员经费包括:部门支付的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的各类报酬,以及按有关规定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费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性支出。

公用经费包括:反映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支出,按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核定。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培训费、福利费、招待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小型修缮费、专用材料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其他。

专项经费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人员和公用经费之外发生的支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预算确定的资金用途和数额,做到专款专用。

(二)财政部门行使管理综合财政预算收入的职能。凡已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均上交国库,相应支出由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核定。

(三)对基本建设和教育等支出,主管部门通过编制资金中长期计划和计划行使预算建议权,财政部门通过编制资金预算行使资金分配权。

(四)建立收入激励机制和支出效绩评价机制(见《关于完善财政激励机制的意见》)。

三、明确财政正常支出的范围,严肃预算管理

(一)按照现行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征地及迁移补偿费、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费用、设计确定的装修装饰费、为项目功能发挥而发生的一次性设备购置费等均在基建项目总投资中安排。维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零星设备购置费、日常运行费等由财政部门安排。

(二)预算执行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专项工作,其所需经费应列入年初预算,预算执行中除政策因素外,财政部门不予追加。

(三)自治区各部门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规定之外,不得要求各地(市)、县(市、区)安排项目配套资金。附件:1.按预算科目划分事权(表一略)

2.自治区、地(市)、县支出责任表(表二略)

3.地县事权自治区补助项目表(表三略)

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发布单位】81202

【发布文号】皖政[1992]57号 【发布日期】1992-08-03 【生效日期】1992-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1992年8月3日皖政〔1992〕57号)

为进一步简政放权,调动地市对所辖县(市)财政管理的积极性,省政府决定,从1992年起,省财政只管到地市一级,县(市)财政由地市负责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一、原财政收支包干范围和基数不作变动

原财政收支包干范围和基数仍维持不变。各行署、市本级与所辖县(市)财政收支基数相加,即为该地、市财政收支包干基数。调整以后,收入基数大于支出基数的部分,由地、市定额上交省;支出基数大于收入基数的部分,由省对地、市定额补助。

二、二、改变财政包干形式

省财政对地市实行财政包干。即将行署与所辖县(市)、省辖市与所辖县分别合并为一个包干单位,省对地区、市按一个基数、一种分成办法进行财政结算和管理。地区、市对所辖县(市)的财政管理体制,由地市自己确定,自行管理。

鉴于黄山市从1989年起已经实行以市为单位(含三区四县)的财政包干,这次原则上不再变动。

三、三、改进定额上交递增或定额补助递减办法

原规定的各行署本级及所辖县(市)到1990年底交省的定额上交递增或定额补助递减办法继续执行,行署本级与所辖县(市)定额上交递增或定额补助递减数相加后的总数即为该地区定额上交递增或定额补助递减数。

原规定的省辖八市(不含黄山市,下同)所辖县到1990年底交省的定额上交递增或定额补助递减数不变。铜陵市本级原定包干办法和分年上交递增数继续执行。其他七市本级原定额上交递增的包干办法继续执行,但定额上交递增比例从1992年起统一改按4%执行,在1991年各市定额递增上交数的基础上重新计算年递增上交额。在此基础上,市本级与所辖县相加的总数即为调整后的该市定额上交递增或定额补助递减数。

四、四、调整超收分成上交比例

原规定行署本级和所辖县(市)收入超1990年实绩分别按22.5%,30%、36.6%的交省比例不再执行。全部改为以地区为单位超1990年实绩按22.5%交省。

原规定省辖八市本级收入超基数交省27.6%和市辖县收入超1990年实绩交省22.5%或30%的比例不再执行,统一改为以市为单位按超基数分成比例交省。市辖县改按统一的超基数分成比例交省后,比按原办法多交的财力,采取调增支出基数、适当降低超基数分成上交比例的办法予以补偿。调整后各市的超基数分成上交比例分别是:合肥、蚌埠、芜湖、淮南、铜陵市为27.2%,安庆市为27%,淮北市为27.4%,马鞍山市为27.6%。

五、五、其他有关问题

1、改进后的财政管理体制暂定从1992年执行到1994年。在执行过程中,中央对我省的财政体制如有较大变革或调整,省对地市财政体制也将作相应变革或调整。但省财政只管到地市一级的包干形式将不再变动。

2、自1992年起,取消省对行署、市按所辖县(市)超基数收入3%、4%、5%给予奖励的政策,以前行署、市已得的奖励按1990年结算实绩调进支出基数。黄山市也按此统一规定执行。

3、为与财政管理体制包干到地市相配套,省直各部门掌握的有关专项经费,除救灾、防疫、文物等少数必须由省集中掌握的以外,其他专项经费均要下划给地市包干使用。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办法,付诸实施。

4、原单独结算的收入仍按规定执行,年终结算到地市。

5、今后各县(市)预算管理中的有关问题,直接向行署、市反映,省不再受理。

6、财政管理体制包干到地市以后,行署、市应充分发挥对所辖县(市)情况熟悉、管理方便的优势,加强对县(市)财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行署本级应严格控制增人,不得以解决行署本级增人增支为由,对所辖财力较好的县(市)进行财力上的平调。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发展经济,提高效益,开辟财源,增加地方财力,促进我省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2008年12月,北京市召开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继续做好完善财政体制的衔接和落实工作。在各区县、各部门广泛收集、核实、确认基础数据的前提下,按照零基预算原则核定区县基本需求,综合运用调整存量、让渡增量、转移支付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内容包括:

(一)增加公共事业发展补助,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二)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升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三)加大市对区县资金的支持力度,落实区县功能定位。

(四)完善激励调节机制,调动区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自2000年实行彻底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北京市已基本建立了良性财政运行机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初显。对调动市与区县两级积极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统计数字显示,从2000年至2007年的七年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幅,2007年,达到1492.6亿元,是2000年的4.3倍。快速增长的财政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市区两级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规范部门项目管理,通过市级部门预算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区县发展。继续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教科文卫等投入,促进区县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时,对专项补助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符合条件的实行政府采购,并对资金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经过五年的运转,初步形成了良性的财政运行机制,调动了市区两级政府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化,本市财政管理体制运行面临新的形势。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需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是一项长期化和系统化的工程。全市各个区县都要扎扎实实做好今后市与区县各项财政经济工作,进一步促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落实首都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深入推动北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北京市国资委提出提升国资监管的有效性

索引号:[E318D2009017] 产生时间:[2009-04-29] 信息来源:[北京国资网]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北京市国资委提出提升国资监管的有效性,要求出资企业认真学习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加快制订配套法规文件,对现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及时修订调整,对企业国资法中未做明确规定的内容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性。这当中有6项重点工作。

规范国有资本预算管理。适应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市场、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认真编制国有资本收支预算建议草案。

强化重要子企业监管。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批次公布重要子企业名单,研究、探索对重要子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管方式和方法。完善《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暂行规定》,强化对重要子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程序、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管理。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行业对标,强化分类考核。研究探索市政公用类企业的考核办法。落实《北京市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指导意见》,加强对二三级企业负责人薪酬状况的调研,指导一级企业加强薪酬的管控力度,推进企业收入分配的分层分类管理。加强人工成本控制的研究,推进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精细化。

加强国有产权管理。加强对《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指导和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土地、无形资产等重点资源的监管。建立国有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国有股东行为管理。研究制定境外国有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推动监督资源整合。探索在股权多元公司及国有独资公司子公司的监督检查方式。对企业派出监事的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工作效果及工作难点等进行调查摸底,研究建立国资委外派监事会与企业派出监事工作的沟通联系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统计、考核、监督等多种数据共享的财务监管体系,实现对企业运营的实时动态监管,形成内部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监督检查成果的转化应用。

监督、指导和服务区县。结合区县国资工作实际,加大分类指导力度,帮助指导区县国资监管机构拓宽工作思路,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的构建

www.xiexiebang.com 2005-12-12 发改委网站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方式,是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进行评价考核的有效途径。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管体系则是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以确保国有资本的安全高效运作,就是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一、发达国家预算监督管理的成功经验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政府预算的决策程序大体分为预算的编制、批准、执行和监督、事后审计等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预算开始之前,由政府预算编制机关负责预算的编制;经立法机关审议批准,成为正式预算;预算开始之后,由政府行政机关负责执行预算,并由审计机关进行日常监督;预算结束后,由预算执行机关就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编制决算,经审计机关审计后,由立法机关予以批准。

西方国家议会审议和批准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决算的权力,常常被形象地称为议会“钱袋权”,是议会传统的权力之一。各国议会的财政权在内容上并不完全一致,议会在行使财政权的实际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但财政权是各国议会通过预算来监督政府所共有的一种重要权力。议会有权审议、修改或否决政府的财政预算案。

(一)立法机构对政府编制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西方国家对预算编制的监督都有一套严密的程序。预算的编制和审查是议会的重要工作,议会对预算的审查非常严格,预算所含的内容和科目设置详细、具体,所以西方国家预算编制的过程比较长,如美国联邦预算的编制前后要经过18个月。它们的议会把审议、批准和监督财政预算当做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

美国政府的支出预算由总统行政管理和预算局负责编制,财政部不参与编制支出预算,美国财政部的经费预算也是由该预算局编制的。财政部负责根据历年的收入情况和经济发展预测,编制收入预算,供预算局作参考。财政部根据国会批准的预算,组织资金供应。总统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的主要任务是编制预算,其收入预算的主要信息资料来源于财政部,支出预算则根据各部、机构提出各自的预算方案,经审核后统一汇编出联邦预算,交总统审核。国会中与财政预算立法有关的机构有参众两院拨款委员会、参众两院筹款委员会、参众两院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办公室和总会计局。国会预算办公室无权决定政策,一个专业的、非常派机构,其任务是对经济与预算进行独立的分析与预计,评判总统预算局编制的预算,并独立地编制出一整套预算,为国会提供客观、及时、非政治化的分析。这些分析有助于经济和预算决策,为国会提供预算程序的信息和预计,供国会参考。设在国会的总会计局的任务是审计政府财务,使政府财务活动限制在国会批准的范围内。

在日本,政府的支出预算要经过严格规范的法定程序才能编制完成,并审核通过。政府预算的编制,首先由大藏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编制预算的基本要求,各部门据此提出预算要求;然后,由大藏省对各部门预算要求进行审核,确定重点发展和支持方针,并提出预算草案,征求各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大藏省编制正式预算提交内阁讨论修改;最后,将内阁预算提交国会审议通过。预算一经审议通过,大藏省便据此严格控制各部门支出,各部门必须按确定方针优先保证重点支出。为了确保支出的合法与有效使用,独立的监督机构会计检查院,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内阁总务厅直属机构行政监察委员会,也要对各部门是否正确使用预算资金进行监督。

(二)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预算一经立法机构审议通过,就形成预算法案,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依法严格执行。未经国会同意,任何人无权任意突破预算的收支规模。在预算执行中,如需追加支出,必须按立法程序办事。在项目之间,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之间都不能随意调整。一般都由财政部门负责对政府预算收支管理进行监督,并通过财政监督专员、公共会计、财务总监和税务稽查等体系付诸实施,强化预算的法律地位。

(三)对决算的监督

西方国家很重视对决算的监督工作。国家决算的审查工作由审计法院来执行。审计法院属于司法机关,既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议会。法国决算的监督工作在西方国家比较有代表性,法国宪法赋予审计法院的职责是协助议会和政府监督财政法的执行,其中审查国家决算就是它的一个重要工作。财政部长每年都要将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总账目提交给审计法院,经审计法院审核后,发表账目核准通告,该通告连同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对预算执行管理的意见一起送交议会。

(四)明确划分政府间财政事权

如德国各级政府都有法定的非常具体明确的职责分工,其中包括对各级政府收支和税种的划分,事权、财权的确定。这种有法可依的职责划分是国家政权机关实施监督财政工作的重要条件和依据。

(五)对财政决策的范围实行一定的控制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议会对财政决策实行总体监督。如规定赤字的最高限额,规定债务的最高限额,另外在一些重要的财政政策的制定上,都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审议通过。

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政府预算的监管体系中,议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预算的整套工作流程均做到有法可依,并且严格依法办事。同时对预算的执行建立了多重监督机制,强化了审计机构在预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的组织机构设计

我们根据预算编制、批准、执行和监督、决算审计的工作流程,结合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际,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管体系进行组织机构设计。

(一)预算的编制

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经营采取的是授权营运体制,形成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国有企业”的三层次管理体制。现行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就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以考虑建立“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二级预算体系。在这个预算体系中,国资委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一级编制主体,负责整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的组织工作,落实、检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二级编制主体,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具体执行者。在整个预算编制工作中,它为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供数据依据和数据来源。实施二级预算体系能够与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架构保持一致,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与监管提供了实际操作平台和组织保障。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流程为:首先,由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负责组织下属控股或参股企业编制其财务预算,并加以汇总协调,编制本经营机构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然后,国资委再根据下属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上报的预算收支加以汇总、审核;最后,国资委根据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国有资产运营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收支,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当然,国资委的组织机构中应设置相应职能部门,承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相关工作。

(二)预算的批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复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委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后,交由财政部门统一汇总并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维护国家预算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央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国家财政部统一汇总向全国人大报告,省级、市(地)级国资委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各地财政厅、局统一汇总向同级人大报告。人大机构中与预算立法直接相关的是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由这些相关机构及常务委员会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预算一经人大审议通过,就形成预算法案,成为法律,各部门各单位都必须依法严格执行。

(三)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经人大批准后,必须严格遵照执行。预算的执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资委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是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二级预算体系,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分别构成了预算的一二级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任何机构或部门都不得随意突破预算的收支规模,必须严格遵照预算法案执行。如确需对预算法案进行变更,也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递交预算调整方案,经人大审核通过后方可对预算法案进行调整。不执行预算法案或未经人大授权擅自调整预算法案均属违法。

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级人大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是人大凭借其执法监督权对国资委进行监督;第二层次是各级财政部门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是财政部门作为国家预算主管单位对国资委进行监督;第三层次是各级国资委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这是国资委作为一级执行主体对预算的具体执行者,二级执行主体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进行监督。

这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就构成了“两级执行,三层监督”的监管体制。

(四)决算审计

预算结束之后,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就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编制决算,上报国资委,国资委汇总审核之后,交由财政部门统一向人大报告。人大可组织力量对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进行审计,或者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向人大汇报。

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整套监管体系中,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突出;一是要强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法律地位。只有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地位上升到法律高度,才能使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从根本上杜绝预算资金随意调剂、挤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二是要强化人大的执法监督权。人大在预算的批准、执行以及决算的监督过程中要层层把关,细化预算科目,强调透明度,加强对预算调整、预算超支收入使用和预算科目之间资金调剂的审核和监督。三是要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对预算执行及决算进行审计,是预算监督的重要内容。人大应加强审计的力量,可考虑建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或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预算及决算进行审查。国资委也应设立审计部门对下属国有资产经营机构进行审计。

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应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益为核心,加强对收益及投资的管理,强化国有资产运营中的风险控制,促进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国资委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工作程序、报表内容、时间安排做出明确规定,完善出资人管理、投资、融资、担保、重大资产处置报告等一系列制度,为预算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组织和制度基础。要加强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定期分析和报告制度。同时要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将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评价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只有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才能真正体现出资者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的配套改革措施

除了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的组织机构外,还需要采取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才能构建完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管体系。

(一)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社会要由“人治”走向“法治”,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而《国有资产法》迟迟不能出台,国资委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以及与财政部、发改委、社保基金理事会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始终无法明确界定,致使国资委处处受到掣肘,工作难以深入展开。因此要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法》,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和操作规则。随着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1994年颁布实施的《预算法》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亦不能满足各级人大加强对预算审查监督的要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性质、地位以及编制、审批、调整和监督的相关规定,都应该在新的《预算法》中加以明确。同时对预算编制的时间、内容和程序作出更为科学和细化的规定,使《预算法》更具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除此之外,还必须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机制,严肃财经法纪,对违反预算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树立预算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二)设立相关职能机构,充实技术力量

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如果缺乏相应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就很难对预算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和监督。中央国资委和地方各级国资委都应成立预算部门和审计部门,来承担相关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早于1998年12月就设立了预算工作委员会。从目前地方各级人大的机构设置来看,尚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缺乏专业性较强的审批预算服务机构。而地方各级人大的财经委员会一般都人数较少,日常还要搞其他工作,不具备提前介入和初审的能力。这样审查监督工作往往难以深入而流于形式。因此,地方人大常委会应抽调一批专业知识强,有长期从事财政、审计、会计、统计分析工作的同志成立预算工作委员会,为地方人大审批预算和监督预算执行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强审计力量,建立人大审计制度

从世界各国审计机构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趋势来看,各个国家审计机构的名称、职权不一,产生和组成的办法也有区别,但共同点就是协助议会审批监督预算。在我国,建立人大审计制度已提出多年,应尽早把各级审计机关划入各级人大序列,使各级审计机关协助同级人大对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这有利于把人大经济监督推向专业化、科学化、综合化的轨道,以解决人大经济监督过多依赖于政府主管部门(被监督者)的问题。囿于政治体制,也可考虑建立人大自己的审计机构,由各级人大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维护预算监督的独立性,这样就构成国务院审计署和人大审计委员会的双重审计体系。审计署是隶属于行政机构的审计部门,承担内部监督职能;审计委员会是隶属于立法机构的审计部门,承担外部监督职能。这样可解决监督者的监督过多地依赖被监督者的问题,使监督更为真实有效。

(四)强化预算监督手段

各国的预算监督主要体现在行政与立法部门之间的权利制衡上。按照《预算法》和《审计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部门之间的监督和对具体操作方法、手段的控制。除了人大和审计部门对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监督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财政部门对国资委的预算收支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管理要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入上,要保证国资委收缴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统一足额纳入国库。支出上,要根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计划严格审核,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执行,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督。(国资委《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课题组)

国有资本管理中心

北京市国资委昨天(1月7日)宣布,为应对金融危机、适应国企发展对国资监管的新要求,北京市国资委正式成立了具有国有资本经营与股权管理功能的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这样北京的国有资本将接受国资委和该中心的双重监管。

北京市国资委有关人士介绍,该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市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不领任何薪酬。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市国资委主任兼任;执行层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实行任期责任制。该中心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300亿元。管理中心的职能包括:实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产业投资平台;资本融资平台;推动国企重组的产业平台;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创业投资平台;整体上市或主业上市企业的股权管理平台;进行企业实施债务重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服务平台。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目前有三种形式:资产处置型、整合型、股权管理型。目前,以中国诚通控股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都分别开展多元化实业经营、金融投资等业务,并承担一定的不良资产处置。随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全面铺开,国企整合在股权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活跃,国企改制的迫切需要,各地政府也相继设立了国有资产投资公司

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建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初始注册资金300亿元。据了解,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将全面监管北京市属国有企业,直接持有整体上市或主业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股权。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建议

一、当前国有资产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有形资产监管,轻无形资产监管。现阶段企业的国有资产评估、清产核资、期末各项财务指标考核基本上都是针对各种有形资产进行的,而无形资产一直未被列入。然而,现实中国有老企业往往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品牌深入人心,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其无形资产价值不可忽视。此外,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对这项资产不予重视甚至视而不见必然使国有资产蒙受巨大损失。

(二)重资产量的监管,轻资产质的监管。目前国有资产监管的各项指标主要来自账面上的数额,由于资产的价值因时、因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使得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存在着偏差。当这种偏差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进而影响对企业的正确评价。

(三)重资产的目前状况,轻资产的潜在价值。一般而言,对资产的利用情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益,其中资产可能产生的最大效益即是该资产的机会成本。但是,在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中常忽视了这一点,企业很少对资产的利用进行优化,无形中造成大量机会成本的浪费,影响企业效益;而错过资产利用的时机更是常常造成大量不良资产,使企业背上沉重的经营包袱。

(四)重财务监管,轻其他方面的监管。目前国有资产监管中存在的以财务监管替代其他方面的监管显然过于简单,也是不适当的。首先,财务核算上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提供的信息难以全面,特别是很难反映企业长期发展潜力。如果存在会计信息失真,则可供资信的程度更差。其次,各类财务指标的设置,是为了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达到正确引导企业发展的目的,但是,目前国有资产监管的指标设置仍不甚科学。如评价国有资产状况的主要指标是保值增值率,但这一指标是静态的、是以账面价值来计算的,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再次,从监管的形式上看,目前主要有监事会和稽察特派员制度。该制度是以财务监管为核心,并且主要是事后的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有资产流失,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但却很难起预防、引导、激励的作用,因而很难确保国有资产的最大增值。

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拓展监管的广度、深度。

1?进一步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监管。国有企业应充分挖掘、利用多年来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应正确认识投入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合理评估定价,保护自身权益。将无形资产列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有利于引导企业关注和合理利用这一资源。

2?加强对资产质的监管。不仅要防止资产数量的流失,还要避免企业保留大量账面不良资产而造成潜在损失的短期行为,注重讲求整体资产的质量,剥离不良资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与潜力,防范资产风险。

3?分析利用资产的机会成本。企业应注重通过对机会成本的研究寻求资产的最佳利用与配置,盘活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4?由单纯的财务评价,转向对企业整体素质的评价,关注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为了获取全面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除了要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必须全面考察企业的管理水平、人才资源、投资状况等企业的综合素质。

(二)科学设置国有资产监管评价指标。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企业生存、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竞争能力,而非短期的盈利。指标的设置应能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展潜力,以及企业的行业地位,这既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1?不仅应以利润指标进行考核,更应设置反映企业竞争力、资产管理水平的指标。如:反映企业竞争力指标有市场占有率、增长率等,反映资产管理水平的指标有现金流量、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2?不仅应考核绝对指标,更应考核相对指标。以行业水平为标准考核企业的各项指标能起较好的激励作用,也较为客观。

3?不仅应考核总体效益,还应考核重大项目的效益,此外,还应考虑投资项目寿命周期等因素。

(三)选择有效的监管形式。

为了有效地进行监管,应当将事后的评价与过程监管相结合,才能起到预防、激励、引导作用。在监管形式上,除了设立监事会和稽察特派员外,还应增加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社会舆论的监督、专家咨询机构的参与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实施监管。此外,还应推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监管的制度化。但是这种监管不应干预到企业的自主经营,而应致力于对企业经营的合理评价,防止资产流失和短期行为,服务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下载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