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的实践和思考
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的实践和思考
加强预算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近年来,我市人大常委会在加强预算监督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就我市开展预算监督的情况和思考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加强
预算监督的具体实践
.规范行为。年月日,我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晋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的规定》,就政府及财政等部门在预算编制、审批,预算调整、决算和人大常委会在审查、批准、执行监督中各自的职权和义务进一步规范。同时,规范了监督程序、内容和方法,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对预算编制、决算和预算调整实行“三审”制度,即:财经工委初审形成初审报告主任会议或代表大会财经审查委员会审议,形成审查报告常委会或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形成决议。
.提前介入。财经工委参加市政府常务会关于预算方面的议题,提前听取政府有关部门对预算编制和调整的意见、建议,了解上级财政政策、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和全市经济、社会事业执行情况。通过提前介入,有效缓解由于预算编制提交时间短,而导致审查时间仓促的问题。
.审计监督。从××年开始,人大常委会在批准财政决算前要求审计局提交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通过对审计报告的审议,要求政府抓好审计中暴露问题的整改工作,为审批决策作准备。今年月份,人大对审计报告的审议意见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长作了重要批示,市政府专门发文就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年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要求有关部门逐一落实整改。此外,常委会还结合对市政府组成人员进行述职评议,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从另一个角度了解部门执行预算的情况。
.双向反馈。为提高初审的实效性,确保初审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在审议预决算时,我们建立了人大与政府双向反馈机制。主任(扩大)会或常委会后,财经工委把人大的初审意见向财政局反馈,由财政局向政府常务会报告,尔后,又将市政府研究的意见向人大常委会反馈。通过双向沟通和交流,畅通人大监督渠道。××年,我们采取这种办法对当年财政结转结余的万元作重新安排,这样做,不仅使资金发挥了应有的效率,还增强了政府和财政部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以及法律监督意识。
.追踪问效。近几年,我们围绕预算执行,采取听取工作汇报、视察检查、查看财政收支报表等方法,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先后听取会计集中核算、部门预算和国、地税工作汇报,组织视察工业园区和沿海大通道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审议市工业园区有限责任公司的银行贷款、债权债务等事项,促进了预算的有效执行和年度主要经济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
.预算监督实效性不强。人代会时间短、议程多,加之政府提交人代会审查的报告过于笼统,预算草案按功能大类罗列一串数字,没有“款”、“项”、“目”的具体内容,造成“内行看不清,外行看不懂”,代表们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深入审查。因此,存在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监督的现象。
.预算执行约束力弱化。受政策、经济社会事业决策与预算决策不协调、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多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加上预算资金未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客观造成了“部门伸手、领导批条、追加预算”等隐性分配或二次分配,弱化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应有的约束力。
.预算编制缺乏完整性。目前的预算编制是在人代会前—个月进行的。预算编制时间短促,缺乏科学的预测。每年—月份开人代会审批预算,而实际上预算已经从月日开始执行,造成预算编制和审批滞后于预算年度起始时间,一年只有—个月有预算可执行。同时,由于人代会只批功能预算,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游离于人大审查批准之外,造成预算内外“两张皮”,使得预算缺乏公认的完整性。
.经常性监督难以实施。财政预算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人大尚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和力量,难以开展经常性的监督。就我市而言,日常监督主要由财经工委承担,但财经工委却是“一人代表全委”,加之对口联系部门多,难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
三、加强预算监督的几点思考
.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深化和规范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把预算细化到部门和项目,并实行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能够全面反映预算内外资金的安排,满足预算细化和全面的要求。预算编制、上报、下达的时间均予提前,保证在年度开始前,预算就已确定好,有利于提高预算的时效性。实行部门预算,从预算分配环节控制财政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有利于防止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暗箱操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因此,要让人大代表在审查预算
时,知道哪个部门有多少人、干多少事、花多少钱,钱怎么花、花在哪里,绩效如何,就要督促政府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将部门预算纳入人大监督范围,加大审查监督力度。
.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增强预算约束力。导致预算变更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的不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促进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切实增
强工作的预见性、决策的科学性和行政行为的准确性是关键。因此,人大可考虑建立重要财经情况报告备案制度和重大支出行为的审查批准制度,结合对预算执行的检查,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通过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前期项目的审查,督促政府依法行使各项具体行政行为,从根本上减少预算变更,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立足实际,着力提高预算的审查质量。财经工委要提前介入财政预算草案的编制,及时了解政府在制定预算收支计划过程中的主要情况和各部门对预算安排的意见建议;督促财政部门编写详尽的预算草案报告、细化预算收支总表和编制说明书等资料,并按规定时间提交预算、决算和预算调整草案。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预算时,要充分发挥代表、人代会财经审查委员会委员和常委会财经工委兼职委员的作用,组织各方面力量对预算进行初审或专审;定期听取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财经工委可与财政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掌握动态情况,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对称和预算审查的质量。
第二篇:增强财政预算监督实效之思考
增强财政预算监督实效之思考
增强财政预算监督实效之思考
财政预算是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审查批准本级财政预决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地方人大设立以来,在对财政预算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监督程序不规范、监督效果不理想。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进一步完善预算监督机制,更新监督理念,依法规范政府的理财行为,防止预算编制的笼统化,杜绝人大审批程序的简单化、审批内容的形式化,从而有效提高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实效。
一、预算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预算监督实效性不强。人代会时间短、议程多,加之政府提交人代会审查的报告过于笼统,预算草案按功能大类罗列一串数字,没有“款”、“项”、“目”的具体内容,造成“内行看不清,外行看不懂”,代表们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深入审查。因此,存在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监督的现象。
二是预算执行约束力不硬。受政策、经济社会事业决策与预算决策不协调、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多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加上预算资金未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客观造成了“部门伸手、领导批条、追加预算”等隐性分配或二次分配,弱化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应有的约束力。
[本文转载自三是预算编制完整性不够。目前的预算编制是在人代会前一个月进行的。预算编制时间短促,缺乏科学的预测。每年1—2月份开人代会审批预算,而实际上预算已经从1月1日开始执行,造成预算编制和审批滞后于预算起始时间,一年只有10个月有预算可执行。同时,由于人代会只批功能预算,大量的预算外资金游离于人大审查批准之外,造成预算内外“两张皮”,使得预算缺乏完整性。
四是预算监督经常性不多。财政预算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人大尚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和力量,难以开展经常性的监督。就县级而言,日常监督主要由财经工委承担,但财经工委多是“一人代表全委”,加之对口联系部门多,难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
二、强化预算监督的几点思考
1.改革预算编制,深化和规范部门预算。要把预算细化到部门和项目,并实行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能够全面反映预算内外资金的安排,满足预算细化和全面的要求。预算编制、上报、下达的时间均应提前,保证在开始前,预算就已确定好,有利于提高预算的时效性。实行部门预算,从预算分配环节控制财政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有利于防止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暗箱操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因此,要让人大代表在审查预算时,知道哪个部门有多少人、干多少事、花多少钱,钱怎么花、花在哪里,绩效如何,就要督促政府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将部门预算纳入人大监督范围,加大审查监督力度。
2.增强预算约束,加强对政府行为监督。导致预算变更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的不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促进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决策的科学性和行政行为的准确性是关键。因此,人大可考虑建立重要财经情况报告备案制度和重大支出行为的审查批准制度,结合对预算执行的检查,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通过加强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前期项目的审查,督促政府依法行使各项具体行政行为,从根本上减少预算变更,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3.创新预算监督,提高预算的审查质量。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逐步实现对本级预算的实质性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代表人民管好财。
一要创新理念,保障预算监督权不再虚设。针对“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审批不严格,预算执行不认真,预算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增强“不作为即是失职”的观念,排除使监督权“虚化”的外部干扰和心理“惰性”,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探索依法行使预算审查监督权的途径和方法。
二要创新渠道,保障对预算信息的知情权。一些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现有的知情渠道比较狭窄,不能满足对预算信息知情的需求。拓展信息源,扩大信息传递渠道,成为保障组成人员享有知情权所必须。一要完善信息的交换平台。地方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之间应当建立公开、透明、适时且正常运转的信息交换制度,有条件的要建立信息交换局域网,适时将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收支、预算执行及分析、预算税收政策、财政体制改革政策、资金调度、政府采购、财政周转金使用、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总预算汇总、预算调整、转移支付、人大的监督意见和修改建议等预算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换,服务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预算监督工作。二要建立规范的报表体
系和备案制度。地方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工作机构可以与政府财政部门相互协商,规范报批和备案的文本及表格,保障信息流的畅通。三要拓展民情收集渠道。加强调研和走访,广泛了解民所想、民所思、民所求,使人民群众和基层对预算编制、执行等方面的意见,能够畅通地反映到地方权力机关来,为预算监督打下良好的民意基础。
三要创新体制,保障预算监
督权力的行使。现行的财政体制受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利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预算监督。笔者认为,要使财政体制公开、透明、高效运转,必须进行体制创新。一是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通过立法来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完善并规范转移支付和预算追加制度,实行相对稳定的税收政策,减少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财政的干预,从体制上保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预算审查、批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降低财政风险。二是推行部门预算,提前编制预算。地方政府必须摒弃代编预算,各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提早编制部门预算,再由地方政府编制本级预算,在每个财政前提交本级人大批准。三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要在财政部门内部建立预算绩效的评价制度,还要在财政部门外部建立专门审计和综合审计为主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为人大预算监督权的行使创造体制条件。
四要创新方法,保障预算监督权落到实处。方法创新,首先必须统一对预算绩效的评价标准。认识标准一致了,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搞好预算监督工作。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预算监督工作机构普遍存在着专业力量薄弱的现象,这种情况由于编制等方面的原因,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聘请有关专家或专业人士参与到预算监督的前期工作中,提高监督的水平。再次要突出重点。充分运用审计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审查结果,尽可能防止“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现象发生。第四,要重视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意见的落实。明确督促部门和承办部门的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使监督意见都能得到及时的办理,保障人大的预算监督权得以有效行使。
第三篇:浅谈县级人大如何加强财政预算监督
浅谈县级人大如何加强财政预算监督
内容摘要: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监督预算执行,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在新形势下,强化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已成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县级人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仍处于程序性层面,监督效果不够明显。文章在分析县级人大在本级财政预算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之上,认真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县级人大 财政预算 监督
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把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列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把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调整列为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能。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监督预算执行,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经济事务的具体体现。县级人大依法对财政预算实施审查监督,对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新形势下,强化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已成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目前,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财政预算的审批监督力度正在逐步加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县级人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仍处于程序性层面,监督效果不够明显,县级人大对本级财政预算监督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县级人大在财政预算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方面,仍处于程序化层面。目前,我国县级财政预算的通常做法是,先由党委、政府制定预算,再由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这样,常委会组成人员就不便对预算草案进行深入审查,也不可能对预算草案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意见,加之政府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预算报告较为笼统,使人大常委会监督成了“内行说不清,外行听不懂”,客观上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监督,削弱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在财政预算执行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县级人大审议批准的财政预算,由于受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政府在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加上预算资金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导致“部门申请、领导批条、追加预算”等隐性分配或二次分配,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的这种做法也只能被动地采取事后“追认”的监督形式,使得整个监督处于被动状态。在监督工作实践中,常规的一般性的监督手段运用得多,而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形式,以及罢免等硬性监督手段根本没有得到有效使用或使用不多,致使监督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在监督过程中,一些视察和执法检查,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一般性地走走看看,发发议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监督工作重形式轻实效,监督力度不大,从而影响了人大监督制约的权威性。
(三)监督水平有限,监督效果不明显。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县级人大缺乏足够的力量和专业水平开展经常性监督。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专业性知识缺陷大,使权力机关既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又难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人大监督通常是会议听取报告多、调查研究少,事后监督多、提前介入少。县级人大紧紧依靠自身力量审查批准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时,难免流于形式,监督效果不佳。
二、县级人大在本级财政预算中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督权力弱化。无论是领导机关、监督者,还是被监督者,对地方人大的监督职能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地方党委领导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学习不够,担心人大过多过强的监督会削弱党的领导,没有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来认识人大监督权和监督工作。一些被监督者法治观念淡薄,人治思想、特权思想严重,不愿接受包括人大监督在内的各种监督,在思想上抵触人大监督,在行为上规避人大监督。一些地方人大在开展监督工作中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味地迎合地方政府,大多从支持配合方面考虑,而忽略人民赋予的监督权,甚至明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存在问题,也不敢正面提出来,使监督工作处于被动局面,监督权利受到弱化。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立法滞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中关于人大自身建设方面的规定,很多条款已经不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细化或做出新的规定。已有的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有的规定过于笼统,给执法者适用法律留下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有的立法“撞车”,相互不衔接、不配套,造成执法混乱,有的立法部门色彩浓厚,导致各自为政,有的立法过于超前,执法条件不具备,致使良好的立法愿望不能实现。这些情况,既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给地方人大监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规范人大监督程度和监督方式方面的立法滞后。地方组织法只对人大监督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做了原则规定,对不监督或不服从监督行为没有规定迫究责任,致监督主体不愿或不敢大胆行使监督,监督对象借口法律依据不足抵制或消极对待人大监督。
(三)专业人员缺乏,监督力量不足。预算的审批监督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但目前县级人大普遍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的难题。县级人大常委会日常监督主要由财经办负责,而财经办又存在人员少、对口联系部门多等困难,加上缺乏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员,在时间上、技术上和人力上都难以提出有效的意见建议。从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专业素质来看,经济知识较为缺乏,使人大常委会既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又难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有效跟踪监督。一方面县级人大缺乏具有财经类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县级人大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县级人大工作班子的现有力量,还无法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行使财政监督权提供有效的、高质量的服务。对于一些复杂的预算,很难做到深入调查和透彻审议。
三、加强县级人大对财政预算监督的对策与思考
(一)更新财政预算监督理念。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职能作用与我们党实现政治领导的价值目标,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因此,只有与党保持统一,才能保证人大监督职能的正确政治方向,这一点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但是,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是单纯的绝对服从,而是应该自觉地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握监督工作的政治方向,完善人大监督的组织机构,积极争取市委对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活动,从根本上保证人大监督职权的有效行使。县级人大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善预算监督是当前必须要认真做好的一项工作,在财政预算监督工作中,面对法律相对滞后的现状,要树立新的预算监督理念,即财政预算监督应做到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并重,注重监督政府财政预算运行中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政府加以改进,以提高财政预算监督的质量,使预算审批监督规范化、制度化。
(二)严把预算编制、执行和调整关。首先,要督促政府及财政部门尽快改革预算编制方式,实现功能预算到部门,深化和规范部门预算,并实行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统一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完善部门预算是进一步加强人大财政预算监督的有效措施,做好这项工作,既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也有利于县级人大常委会在审查批准预算时,知道哪个部门有多少人、干多少事、花多少钱,钱怎么花,花在哪里,绩效如何。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列入预算范围的开支,一律不得开支。严把这一关口,防止既成事实,先发生支出,后列入调整预算的情况发生。再次,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监督制度和办法,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县级人大应要求财政部门建立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按月报告制度,并定期听取财政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必要时,可授权财经办对预算执行中的重大事项开展专题调查,为县级人大审议批准预算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三)优化人员结构,实行真正的“内行监督”。人大队伍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其财政监督的水平和效果,因此,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是县级人大的当务之急。首先,要加强对人大代表尤其是人大机关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组织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认真学习政治经济理论和财政基本知识,解决听不懂财政报告、看不懂财政报表、监督无从下手等问题。其次,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或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员进入人大,或者从政府经济部门选调部分从事财经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到人大财经或预算监督部门工作,不断优化人大人员队伍结构。再次,也可以借助外力,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合监督。比如,与审计部门联手,由其为代表提供与预算审议或监督有关的、甚至是提出预算修订案的服务,进而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加强预算监督,发挥他们的专长,帮助人大加强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四)健全社会监督网络,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人大的监督职权来自于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对人民群众负责,受人民群众监督,这是做好监督工作的根本原则。实践证明,人大监督工作越是公开、透明,民主程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实现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必须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公开预算的情况,其目的就是让全社会都来监督收人和支出情况。为此,笔者建议在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专业工作委员会对财政预算监督的职能外,应把着力点放在支持和监督审计部门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上,加大对审计结果的利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并使处理意见落到实处。此外,还要支持监察部门每一对重点部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人大监督及时公开处理。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使监督的结果及时公开,从而进一步加强人民对财政监督的作用。
财政预算监督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广泛的社会监督网络,更需要长效的监督机制来支持。我们相信随着监督理念的不断深化,监督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工作一定会越来越让人民满意。
第四篇:关于地方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实效的思考
关于地方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实效的思考
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监督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近年来,各地人大对预算实施审查监督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从目前的人大工作实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地方人大行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程序、方法还不够完善,预算体制尚不够顺畅,预算管理还不够规范,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广大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依法行使好这项职权,这是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本人结合几年在人大工作实践,就地方人大如何加强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地方人大在预算审查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目前,财政预算草案一般先由党委、政府“定盘子”,再提交人代会审查批准。导致部分组成有员和人大代表对预算监督的热情不足、积极性不高。同时怕认真监督,影响与地方党委的关系,怕严格监督,损害了与
政府的关系,因而工作起来胆子不大,腰杆不硬。被监督者人大意识不强,受旧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的影响,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往往认为,人大预算监督仅仅是履行法律程序,工作中产生了“图省事”、“走捷径”、“嫌麻烦”等消极思想。
2、审批流于形式。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一般是从11月底部署下一的预算编制工作,难以按法定时间提交预算草案,导致人大难以严格履行审查程序。尤其人代会会期短、议程多,加之政府提交人代会审查的报告过于笼统,在大会审查中难以对预算报告进行专门、深入、细致的审议,难以对预算草案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意见,结果只能履行表决程序,客观上形成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监督。
3、法律相对滞后。人大实施财政预算监督的主要依据是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简称“一法一条例”),但其对于人大预算监督的范围、内容、实施程序和操作办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规定过于原则、简单,尽管各地都制定了有关政预算监督的制度,但地方人大仍很难具体操作。
4、力量相对缺乏。预算监督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财经知识较为缺乏,使人大常委会既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又难以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有效跟踪监督。且人大财经委人员少、对口联系部门多,缺乏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员,在时间上、技术上和人力上难以提出有效的意见建议。
二、提高财政预算监督质量的对策与思考
针对目前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1、注重强化宣传,营造预算监督氛围。要从增强预算改革意识入手,营造预算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组织有关人员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学习和宣传《监督法》、《预算法》,逐步解决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人大预算监督、财政、审计部门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形成人大积极推动、政府认真落实的预算审查监督新格局,全县上下、各预算单位共同努力,监督与被监督双方相互理解、配合,共同加强预算监督工作。
2、注重事前介入,把好预算初审关。要按照监督法对预算监督的规定和要求,提前介入、预先审查,使预算在政府合理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中的作用更加显现。人大财经工委要在政府“定盘子”前,就深入到财政等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政府在制定预算收支计划过程中的主要情况和各部门对预算安排的意见建议。要求政府及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要求,每年县级决算草案在县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的30天前提交,以确保有足够时间审查。同时要按照县人
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科目编制,按预算数、调整数或者变更数以及实际执行数分别列出,并作出说明。
3、注重事中审查,加强对预算执行监督。一要开展专题调研。财经工委要深入到财政、国税、地税、审计和重要经济部门了解部门预算编制情况。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出具有实质内容、针对性强的调查报告,供人大常委会审议时参考。二要开展专项检查。选择一些重要部门或涉及民生的专项资金进行检查,及时、准确地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预算资金均衡足额到位。三要认真听取和审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对预算草案要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围绕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否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标安排是否合理、收支是否平衡、法定支出是否达到要求、重点是否突出、各项措施是否可行、重点支出项目安排是否合理。在审议中结合全县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注重事后问效,确保预算监督效果。要在提高审议质量下功夫,肯定成绩和指出问题要“实”,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准”。使预算及执行监督由简单的“规则监督”向“绩效监督”转变。同时要实行问责制度。对不按规定时间提交相关报告和资料、不按规定办理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或在办理中敷衍塞责、存在突出问题的,按照相关规定实行问责通报,并限期整改。
5、注重强化重点,拓展预算审查空间。要着眼于预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尽快构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对主要指标、项目和科目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估、分析和研究。同时,要有选择地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外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拨情况、计划进度等进行动态跟踪监督,提高预算监督的实效。
6、注重完善机制,推进预算法制建设。要结合各地实际,及时制定本级预算监督实施细则,使人大预算监督“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同时建议尽快对《预算法》及其相关法规进行修订完善,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需要。
7、注重强化自身,提高预算监督水平。一要强化培训。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认真学习经济理论,特别是财经知识,解决听不懂财政报告、看不懂财政报表、监督无从下手等问题。二要借肋外力。要发挥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预算执行深度监督工作。三要充实力量。要建立一支适应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可以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以解决人大财经工委工作人员偏少,对口联系部门多,时间短,任务重,难以对预算各项指标进行严格审查的困难。
第五篇:如何实现财政预算的有效监督
如何实现财政预算的有效监督
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也是人大监督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为各级人大进行财政预算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大对财政预算难以监督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提高人大监督实效,推进政府依法、民主、科学理财,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预算法》第13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但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审查批准预算,还是监督预算执行,都不能走出程序性、表面性监督的误区。
(一)预算编制笼统导致审查和批准预算流于形式。实践中财政预算一般都是先由地方党委、政府定预算盘子,再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而政府提交人大审议的预算草案,一般都是按项目大类罗列的功能性预算,没有细化条款和具体项目,分解到部门的执行性预算,在预算草案中得不到充分体现。这种粗线条的预算草案,由于笼统、简单,缺乏透明度,人大代表难以看懂,无法知情,加之人代会会期短,议程多,审议时间仓促,对预算草案的审查审批往往是例行公事,很难提出具体的修正意见,导致人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批准在客观上流于形式。
(二)监督机制缺乏影响了预算执行的监督效力。由于县级财力没有足额打入预算盘子,资金也没有完全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加上临时性支出又多,虽然年初人代会对当年财政预算进行了审查和批准,但政府在预算执行中随意性较大,超出年初预算的部分一般都是在年底才提请人大常委会作出调整预算的决议,客观上形成了“一年预算、预算一年”。这种现状,一方面说明政府提交预算不严肃,接受人大监督意识淡漠,同时也说明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政府的这种做法只能被动采取事后追认的办法,影响了人大监督效力。
(三)监督力量有限难以保证经常性监督工作的开展。就县级人大常委会而言,从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看,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使得人大既难以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又难以有精力对预算执行进行全面跟踪监督;就审查的方式而言,人大常委会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的方式多,开展执法检查和调研视察的少,难以对预算执行进行实质性监督;日常监督工作主要由财经工委承担,而财经工委又存在人员少、对口联系部门多等实际问题,时间上和人力上都难以保证监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实施有效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人大常委会要广泛宣传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宪法意识和人大意识,坚决克服人大审议只是走过场的思想,维护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权威性和必要性。要教育引导县政府和财政部门按照法律规定,主动、及时地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在预算执行中坚持“未经人大批准,坚决不能实施”的原则。同时县级人大要增强责任意识、监督意识和主人意识,在预算审查监督中,不走过场,不搞一团和气,敢于用质询、重大问题调查等刚性手段,追究违法违纪行为人的责任,增强监督的刚性,保证财政预算审查监督落到实处。
(二)严格预算审查,增强预算透明度。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基础。因而,整个预算的编制过程人大不仅要知情,更要主 动参与。一是人大财经委在预算编制初期,应及时介入,对本地当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思 路和整体目标心中有数,并组织人员深入有关经济综合部门、重点企业以及乡镇调查了解税收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收集资料,为预算初审提供依据,把好预算初审关。二是督促财政部门加快预算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细化预算 项目,增强预算透明度,防止逃避预算监督的隐蔽性资金的存在。三是根据代表普遍反映的预算报告要“看得懂,听得明”的要求,县级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和财经委负责同志要与财政部门积极沟通,力求做到报告表述简洁,必要附件提供充分,重要问题说明清楚。
(三)强化预算约束,抓好跟踪调查。预算一经审查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必须严格按预算办事,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同时人大要加大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抓好预算执行的跟踪调查,监督政府严格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一要督促政府着力培植财源,加强税收征管,提高收入质量和总量,圆满完成预算收入任务,同时要强化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管好用好非税收入资金,着力提高政府的统筹能力。二要注重运用执法检查手段,搞好追踪问效,特别是对财政专项资金要实施专项调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最佳效益。三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这一“外力”,支持审计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同级审”中不护短,不掩饰问题与矛盾。四是审查批准预算调整时必须依法办理,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合法,不能随意追加支出,搞“第二预算”,对调整内容背离实际、影响预算平衡的预算调整方案,必须严格把关,不予批准,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四)健全审查体制,加强队伍建设。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只有健全预算审查体制,才能适应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要求。一方面要通过设立专门的预算审查机构或聘请经济师、财经专家组成预算审查咨询委员会等机构,改善预算审查组成结构,提高审查监督的专业实力;另一方面要经常性地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认真学习政治经济理论和财政业务知识,真正解决听不懂财政报告、监督不知从何处下手的问题。
商南县人大财经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