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政府投资审查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政府投资审查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二○一一年八月)
“十一五”以来,无论是政府投资项目的数量、规模,还是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呈迅速增长态势,如何进一步加强审查监督工作,保证将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是人大财经监督工作面临的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增强监督实效、提高投资效益,在对政府投资审查监督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必须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政府投资监督工作的基本作法
政府投资,是指使用财政预算内资金、土地出让基金、政府融资以及其它财政性资金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目前,恩施州的政府投资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是中央扩大内需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上级要求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资金的项目;二是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投资要求地方配套资金的项目;三是国家代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投资项目;四是由政府以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融资进行投资的项目;五是地方财政直接投资建设的项目。实际上,这五类项目在资金来源渠道上有的相互交叉重复。如,地方政府债券投资项目多为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近几年来,我们重点围绕把好“三关”,加强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工作。
(一)严把政府投资计划审查关,促进投资决策科学化。为增强监督实效,我们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审查,力求把好监督第一关。一是每年人代会前,财经委都要听取州发改委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安排情况、州财政局关于政府投资预算安排情况的汇报,及时了解每个项目的建设规模、内容、投资额、资金来源等情况,对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操作性等进行初审,提出审查意见。二是对人代会后本级政府安排的专项投资和2009年、2010年度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计划等,均要求政府将其纳入同级预算管理,财经委对其投资安排进行了初审,然后报常委会审查批准。三是对事关发展全局和民生问题的政府直接投资、借贷投资项目,人大将其作为重大事项进行审议,作出相应决定(议)。例如,为促进政府科学有效地争取和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大额优惠贷款加快州城基础设施建设,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州政府关于提请批准设立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还款补贴专项资金的议案,及时作出了决定;为支持政府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加快我州农村沼气池工程建设,常委会审议了州政府关于提请审议设立国家开发银行沼气项目贷款还款补贴专项资金的议案,作出了决议。同时,为规范监督行为,常委会今年出台的《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将州本级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列为须提请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
(二)严把政府投资项目执行关,促进投资管理规范化。为促进项目有序建设、资金合理使用,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了项目实施监督。一是组织视察。2007年以来,常委会经常性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深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一线,听取汇
报、实地查看、座谈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二是听取和审议政府投资重点项目专项工作报告,对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提出审议意见。三是借力开展监督。我们先后从州审计局、州纪委委员、州政协常委中聘请了5名预算监督员,参与政府投资预算监督,推动监督工作从程序性向实质性转变。同时,借助审计力量加强政府投资审查。在坚持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作出相关决议的同时,要求审计机关突出财政性投资审计重点,开展绩效审计。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审查意见交政府及有关部门限期处理,维护了项目执行的严肃性。四是组织专项审查。2007年,我们对全州沼气池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审查;2010年,对全州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审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债券资金管理、防范投资风险等措施建议,促进了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今年,我们又对政府投资债务等情况进行了专项审查,基本掌握了债务总量规模、结构及存在的问题,并将研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通过上述措施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于政府完善投资决策、节约资金、规范项目管理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严把问题整改跟踪监督关,促进投资效益绩优化。监督政府投资项目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是人大财经监督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我们对政府投资的审查结果看,无论是项目决策、招标,还是项目实施管理与资金使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常委会及财经委在提交州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的审议意见或审查报告中均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意见。为促进
整改,财经委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督促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及时反馈对常委会审议意见或财经委审查报告所提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二是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联系,适时了解整改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对整改中遇到的问题和整改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换意见,督促其强化措施,抓紧整改。同时,财经委于去年提请常委会审议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暂行办法》。此暂行办法实施后,反响很大,必将极大地推动审计查出的政府投资等领域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州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也从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入手,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相继出台了《恩施自治州政府投资项目预防腐败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全州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恩施自治州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工作程序》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总的来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基本符合国家政策、符合我州实际,项目管理不断加强,投资效益逐步显现。
二、监督政府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我们的监督工作实践,在对政府投资的审查监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审查监督存在一定的程序化倾向。如,在项目立项、研究论证、决策阶段,人大参与度不高,在编制政府投资计划方案时提前介入不够,即使介入了,也是形式上的较多,实质性审查不够;人代会期间,由于会期短,审查时间仓促,审查中对政府投资各项目可行性、资金计划安排、项目潜在风险等具体内容涉及不深,也难以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
(二)审查监督制度不完善。目前,人大虽然可以依据监督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政府报告政府投资项目论证评估、投资计划编制及项目实施等情况,但这属于专项工作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的内容,不属于法定的常规年度报告。人大是否定期听取政府报告,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因此是不确定的,随意性很大。
(三)实施审查监督的手段乏力。如,对政府投资决策是否科学、是否有效进行审查,是人大对政府投资进行监督的重要内容。但受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能凭借一些感性认识作出判断,不能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审查监督。项目实施后,人大一般通过实地视察调研、听取汇报或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监督,但监督的面不广,掌握的情况和信息有限,难以及时发现众多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投资绩效评估等后续监督缺位。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阶段---“后评价”阶段,人大参与少,也很少要求政府报告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结果,后续监督不到位,绩效评估缺失。其原因,一是人大是否必须开展“后评价”监督法律法规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二是在思想上对政府投资项目存在重建设、轻评估的倾向。
三、加强和改进政府投资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今后,我们将以提高政府投资绩效为核心,从四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投资审查监督工作。
(一)正确处理党委领导、行政决策和人大监督的关系,找准人大监督的切入点。
党委和人大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
宪法和党章确认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大行使职权、开展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在对政府投资行为实施监督时,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审查监督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自觉地接受党委的领导。同时,要通过有效有为有度的工作,争取党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大监督工作的领导,保障和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对政府投资的监督职能。人大与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对政府投资的监督,主要是监督投资计划是否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投资是否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投资绩效及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是对政府决策行为的监督,而不是代替政府决策。同时,人大监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政府投资工作,在监督过程中,要主动加强联系,加强沟通,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把监督和支持辩证地统一起来。总之,党委、政府和人大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职责、分工、角色不同。人大对政府投资进行审查监督,要主动协调好上述关系,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规范自身的监督行为,找准有效行使监督职权的切入点。
(二)围绕项目决策、实施、后评价等重要环节完善监督制度、加大监督力度,突出人大监督的着力点。
一是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不断规范投资行为。鉴于目前有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展改革、招投标、住建等众多机构都根据各自的职责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容易带来职责难分等问题,我们将借鉴各兄弟地区经验,建议和督促政府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综合管理办法》,促进各部门协调开展监管
工作。同时,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项目建设“四制”管理和资金“三专、一封闭”管理要求,不断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规范的投资决策机制和规范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价制度、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制度。
二是建立完善人大对政府投资的审查监督制度,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必须围绕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实施、管理及绩效评估等几大关键环节,加强人大监督制度建设,规范监督行为。在完善监督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行为的审查监督,督促政府避免投资项目选择及资金安排的不合理性、随意性。对于事关全州发展全局和民生问题的投资项目,要作为重大事项提请常委会审议。要加强对项目实施程序的审查监督,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的监督检查。对项目实施及管理中出现的招投标“低进高出”、层层转包、随意变更设计等问题,要督促落实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对个性问题,要采取多种监督手段,督促整改落实。
(三)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把握好人大监督的结合点。人大财经监督和审计监督是两个不同层面的监督主体。人大财经监督是具有一定强制力和权威性的法律层面的监督,但由于受机构、人员和专业力量限制,缺乏实质性的监督手段。审计监督是政府内部的自我监督,对同级政府和上级审计部门负责,同时为人大财经监督服务,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具备较强的监督技术力量和监督手段,但督促整改落实的手段不多。因此,我们要注重把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支持审计机关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发挥好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一是积极支持审计机
关充实力量,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以适应对政府投资进行全面审计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二是支持审计机关加快推进对一些重要的政府投资项目全程跟踪审计工作,将审计监督贯穿于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产的全过程之中,及时发现和工程纠正招投标、合同管理、承发包、现场管理、投资控制等建设环节中常见的或苗头性的问题,确保项目科学有序实施,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三是人大财经委听取或提请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情况的审计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决议或决定,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四是利用审计成果强化和延伸人大监督。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向社会公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将审计结果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评议政府部门工作、考核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的重要内容。
(四)督促政府落实投资绩效评估及责任追究制度,抓住人大监督的关键点。
一是督促加强投资项目绩效评估工作。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督促落实政府投资绩效评估制度,在项目完工后适时对其立项决策、设计施工、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生产运营和效益等情况进行“后评估”。要针对项目的不同类别和资金的不同用途,坚持共性与特殊性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绩效评价科学、合理、规范。通过“后评估”,总结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成功或失误的经验教训,找出投资决策和建设失误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指导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优化投资结构,强化造价控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对项目投入使用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二是督促落实项目建设事前制衡和事后责任追究制度。要明确界定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者的权力、职责,搞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内容。要对决策者所承担的义务、应达到什么标准、出了问题应负什么责任、怎样追究等问题一一明确。对未按决策程序、超越法定职权、明知决策错误未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应由本人做出决策而进行推诿或者超过规定时限,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失的部门及直接责任人,都要追究决策责任。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或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也要追究责任。同时,将投资绩效评估结果纳入评价、考核、任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体来看,近几年来我们在协助常委会审查监督政府投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工作,促进政府用好、管好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努力开创政府投资审查监督工作新局面。
(恩施自治州人大财经委 唐洪贵)
第二篇: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政府投资效益审计取得的成效
对于江安来说,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虽是牛刀初试,但确实带来了直接效益:
(一)促进了政府投资的节约高效。随着县政府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的增大,江安县审计局对工程造价严格控制,以直接审减工程投资产生效果。特别是2004年、2005年审减工程投资额分别占当年县财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16%、20%。部分单项工程审减效果更为明显,如 2005年16个土地整理工程审减投资450万元,平均审减率达33%,个别项目审减率竟达66%;2006年竹都广场工程审减工程投资211万元,审减率24%;2007年的竹都大道改造工程审减工程投资260万元。为国家节约了建设投资。与此同时,审计结果为部门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有关部门监控资金拨付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促进了审计结果公告的积极推行。从2005年开始,江安县政府每年在向县人大常委会作“同级审”报告中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情况以及查出的问题作了报告,并通过《新江安》报和党政网向社会公告,重点对审减工程款金额较大和审减率达20%的项目进行了披露。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结果全部进行了公告,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有力的推动了审计结果的公开。
(三)促进了行业的规范管理。在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规范行为。如2004年,县规划和建设局采纳审计建议,对一施工企业决算报价近500万元的竹都大道西延工程初步核减130万元工程款,后经政府投资效益审计再次审减工程款70万元。2005年,在对县幼儿园教学楼危改工程效益审计时发现,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签证)不严格,后通过多次现场勘察、开挖隐蔽基础,发现送审竣工图与实际不符,基础超深平均多计约1米,施工单位多计工程款14万元。为此,县教育局采纳政府投资效益审计建议,在以后的政府投资工程中,不仅注重工程管理,而且对部分学校有重大建设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责任追究,从源头上防范工程管理的漏洞。
(四)促进了审计权威性的树立。2006年,“水石路”施工单位不按照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结论结算工程款,将水清镇政府列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拖欠工程款的民事诉讼。后经宜宾县人民法院审理,该院采信了江安县审计局作出的审减工程款58万元的审计结论,维护了审计的权威。同时,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督力度,不仅使审计查处的问题得到了纠正,各部门各单位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意识也明显增强。
第三篇:药品监督抽样实践与思考
药品监督抽样实践与思考
药品质量监督抽样是稽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打击假劣药品不可或缺的监管手段。以我局近几年来药品抽样工作实践来看,其中存在一些不适应监管需求的问题情况。为此,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求促进药品质量监督抽样工作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药品监管。
一、药品质量监督抽样存在的问题
1、抽样药品剂型比例失调,供样单位比例不均衡。观察近几年我局抽样数据,从抽样药品品种可以发现大部分以片剂、胶囊、中药饮片为主,注射剂、外用剂型、溶液剂型等品种占比数量很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主要的原因是抽样所需的样品数量较大或者品种价格较高,给供样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承担,使抽样单位与供样单位之间可能发生矛盾,为了完成抽验任务,抽验人员往往会选择一些价格相对较低或抽样量相对少的剂型品种。也有的是进货或库存量少,达不到抽样数量要求,还有质量监督检查未关注或覆盖等情况。抽样品种比例的不均衡,不能反映出药品质量的全体水平,成为药品质量监督抽样的弱点,影响着药品监管的水平。同时从抽样药品的供样单位中可以发现抽样样品主要来自于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还有部分来自药品生产、经营单位,村级卫生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等单位占极少数,主要是受供应品种数量、经济条件限制,村级卫生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可供选择的抽样品品种有限,在有限的抽样批次资源条件下,从药品流通供应量出发,而把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等作为主要的供样单位,达到质量监督检查能最大程度反映市场流通的药品质量情况。但是从在人员素质、储存条件等质量管理能力方面看,村级卫生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相对较为薄弱,容易产生药品质量变化等质量管理问题,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也是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这部分的监督抽样,由此会形成药品监督抽样工作的盲区。
2、质量监督检查品种未能全面覆盖,缺少药品质量信息分析运用的手段,抽样针对性不足。在监督抽样工作实践中主要通过检查人员查看药品的方式完成对抽样药品的初筛,这需要药品质量信息导向,而目前对药品质量信息的收集主要还是靠网络渠道,信息量不足,信息面不广,缺少对药品质量信息分析处理的手段,无法掌控有关信息和有效地运用,没能起到对药品抽样工作靶向指导作用,收集的质量信息只能成为日常积累资料,所以在实践中主要通过主观的经验和日常积累去发现抽样样品。在面对被检查单位数百个至千余种药品,仅凭人员查看这种单一主观的检查初筛手段,不可能对每个品种逐一检查,检查中也必然会遗漏一些具备针对性条件的抽样品种。同时单凭主观印象通过外观来判断质量可疑情况,难免会产生一些主观随意性的因素。在缺乏质量信息运用和其他技术手段下,要想达到质量监督抽样针对性和全覆盖的目标,仅有人员主观的经验和积累是显然不够的。
3、药品抽样与案件查处、基本药物品种监督抽样中不协调问题。药品监督抽验作为案件发现的重要来源,从案件查办成本和效益考虑,期望抽验发现不合格药品的涉案金额越多越好,所以在药品抽样实践中对一些进货量或使用量少、价格金额低的药品就可能较少得到关注。这就有可能忽视其中存在低价低质问题,使药品抽样目标发生偏移。同时在抽样不合格品药品案件的查处中,区域监管部门之间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缺少协查信息交流,不利于对抽验不合格药品进行有效的质量追踪。在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下,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对基本药物质量都非常重视,把基本药物作为监督抽样一个重点品种,然而其中存在与供样单位在样品提供等方面的矛盾问题。目前乡镇以下医疗机构通过统一配送配备基本药物品种,以零差价进行供应,由此产生抽样样品的经济承担问题,提出监督检查供应源头的质量进行抽样的观点,对供样不够支持。而且即使抽验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可以预见对案件查办而言没有效益,影响着抽样积极性。
4、药品快检技术得不到应用。受人员、观念机制、快检技术适用局限性等条件限制,目前我局在快检装备上只有一只快检箱,且该快检箱基本没有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在快检技术应用上主要依靠上级部门的快检车支持开展十分有限的药品快检工作。所以药品快检工作基础薄弱,工作不能开展,不能和药品监督抽样发生配合作用,影响药品技术监督的效益。
二、几点建议与对策
1、加强人员培训。药品抽验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药品抽验人员不仅要政治合格、作风过硬,还要业务精良、行动快捷;不仅要懂得药学专业知识,熟悉药品生产过程,还要懂得药品经营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把握药品市场动态;不仅要掌握国家药品标准、检验方法,还要熟悉抽验程序和操作规范。
不仅要有商品防伪、包装材料、相关法律、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还要有药品外观鉴别、快检等技能。因此,要不断强化培训教育,既要加强理论培训,又要注重实践锻炼,提高抽验人员素质。
2、推进快检技术实践应用。在药品抽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检技术开展应用是有益的补充,将它应用在基本药物品种、乡镇和村级卫生室的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可以化解基本药物抽样工作遇到不协调问题,清除村级卫生室在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抽样工作的盲点。所以在现有的快检装备条件下,建立起工作制度,逐步地开展起这项工作,形成一些工作基础和经验,发挥质量监督检查的手段作用。同时在快检技术上需要创造条件,加强快检装备设施建设,加大对快检技术的应用开发,尤其是在基本药物品种、非法添加药物等方面的应用,使快检技术更加适应监管实践的需要。
3、建设与应用药品抽样信息数据平台。在药品信息化监管的有利条件下,建立药品抽验信息和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数据比对,快速实现对所有药品质量的初筛,提高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品种覆盖面,结合现场人员检查,这将大大增强药品质量监督抽样的效能。同时通过药品抽验信息管理系统,能使抽样管理更加便捷、有效,实现抽验信息交流和共享,提供抽验工作的成效。所以在国家、省级层面在这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和开发应用,将为基层单位促进药品抽验工作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4、加强抽样工作的考核和不合格药品查处协作。通过对抽样工作建立考核机制,如建立抽样品种比例、抽样不合格率、覆盖面等考核指标,可以促使抽验人员加强工作管理,合理分配抽样比例,更加重视抽样针对性的目标,提高抽样不合格率的工作成效,使抽样工作更加科学公正。同时对监督抽验不合格药品在案件查处中应建立质量协查追踪工作机制,通过开展质量协查工作,可以为协查单位提供药品抽样靶向信息,协查追溯供应源头质量,协查单位反馈质量信息为本地质量追踪提供依据,能及时防止不合格药品继续流通,取得双赢的合作成果。
第四篇:坚持五性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
坚持“五性”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
近些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发展、和谐发展,落后地方更为实现“后发赶超”,争相实施各类重点项目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政府投资项目逐年增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人大对政府投资的审查监督工作,又必然成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计划预算审查监督的新课题。如何开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工作,是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又一大重点,应当把握一下几点:
一、依法监督强调审查监督的合法性
政府投资项目是指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利用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财政资金安排的重要方面,深受社会关注。我国《宪法》、《监督法》、《地方组织法》、《预算法》有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审查的内容,包括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等等。因此,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计划和预算以及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政府投资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投资的项目一般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基础工程或重点工程,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理所应当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和监督的范围。
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体现了计划监督与预算监督的结合,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人大及其常委会经济监督的具体体现。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综合运用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力,充分履行监督职责,有效监督政府投
资,而不是直接对具体项目进行干预。所以,解决好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府投资项目的认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应当充分认识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府投资项目的法定地位和作用,提高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府投资项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在行使监督职权的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住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府投资项目的宏观性、间接性这个“尺度”,既不越权,又不失职。
二、突出重点增强审查监督的针对性
在开展审查监督过程中,应当突出重点,找准监督的切入点,从以下主要关口上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的力度。一是把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关。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是首要关节。政府投资项目需要决策,并且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它必须要有科学依据,遵循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同时要充分发挥和集中群众和集体的智慧。一般政府投资项目都应作可行性研究,重要项目还要进行项目评估,对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和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在审批项目建议书前,由综合管理部门主持,征求社会公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二是把好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关。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实施监督,推进实质性的公平和公正。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严格管理,杜绝少数人控制招投标市场,严格查处串标、卖标、转包等行为,采取综合的、有效的措施,努力推进工程招投标工作实质上的公平和公正。三是把好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关。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的运作要实施重点监督。首先在项目设计上,要遵循近期与长远相结合、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不要为了一时的形象而提出过高的建设标准。其次在项目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厉行节约原则,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现象,要杜绝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随意变更、频繁变更,防止项目规模、项目建设标准、项目投资成本严重失控。四是把好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关。要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质量的监督力度,督促工程建
设双方高度重视工程的质量,视质量为生命;督促政府投资项目严格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出现质量问题,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注重程序把握审查监督的关键性
应当按照项目实施相关程序,分三步走;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把程序性监督和实质性监督结合起来。第一步提前介入,强化事前监督。纳入计划的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应当从政府投资项目库中筛选确定,并依据国家投资管理的要求和基本建设程序规定编制项目计划草案,达到规定投资规模的政府投资项目必须以项目为单位全部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员会的监督。第二步经常参与,强化事中监督。应当要求政府定期报告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未经规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调整,切实维护项目计划的严肃性。县人大常委会则采用听取和审议项目计划及执行情况的报告、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人大代表视察、检查与指定重大项目稽查、项目绩效评价和项目审计、组织特定问题调查、进行询问或提出质询案等监督方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的监督。第三步跟踪问效,强化事后监督。实行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跟踪管理。要求县政府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后的评估制度,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交付试用期满后,要及时进行项目后评估,并应当将评估结果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
四、发挥审计作用提高审查监督的实效性
审计工作对于保证人大审查监督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监督制度。在审查监督政府投资项目的同时,要专题听取审计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情况的审计报告,重点了解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计划安排、竣工验收中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
效益情况,要求审计部门敢于发现和揭露违纪违规问题,严格依法提出整改意见,然后根据审计报告和人大视察、调查、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加强跟踪督办,巩固审计监督的效果。同时,应依法向社会公布有关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以扩大审计监督的影响。
五、加强自身建设力求审查监督的准确性
目前,作为地方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具体的对政府投资建设重大项目审查监督工作中,由于在法律制度建设上的欠缺,必然导致此项工作在时间性、可操作性、法律性上,与形式发展、实际工作需求和法律要求,尚有差距。因此,当务之急,应着手制定《县级人大常委会对政府投资建设重大项目的审查监督办法(或操作规程)》,在监督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外地的经验,逐步完善这个《办法》,使《办法》在监督政府投资项目中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性。同时,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专门工作委员会成员,应该不断学习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方面的业务知识,增强这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议监督水平。
作者单位:麻阳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第五篇: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长春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2010年12月9日长春市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12月10日长春市人民政府令第19号公布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政府投资建设行为,提高政府投资建设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包括下列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
(一)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资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的;
(二)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者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50%以下,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
(三)其他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的。
第三条市审计机关是本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主管机关,负责本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
县(市)、区审计机关按照法定职责分工,负责本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建设、规划、交通、水利、国土、环保、税务、工商、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确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五条审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
第六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时,应当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被审计单位,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定审计程序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第七条
对于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审计机关可以对其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也可以进行阶段审计、不定期审计、专项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
第八条审计机关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可以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和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聘请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
审计机关及审计机关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和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政府予以保障。
第十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施审计后,应当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或者审计移送处理书,被审计单位应当将审计报告作为竣工决算依据之一。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聘请的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出具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应当进行核查。经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报告存在问题的,社会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审计机关核查结果修改或者重新出具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报告。
第十二条
纳入计划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未经审计机关审计的,相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办理有关工程结算和财务决算。
第十三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不得擅自以合同形式要求设计单位扩大投资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增加概算投资。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不得擅自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或者违反合同规定进行设计。
第十四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当在相关合同中列明:必须经审计机关审计完成后方可办理工程结算或者竣工决算。
已列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计划的项目建设单位,在未出具审计报告前,应当按照不超过合同价款的90%支付工程价款,预留的待结价款应当在审计机关审计完成后再结清支付。
第十五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价款结算中多计少计的工程款应当依据审计结果予以调整;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己签证多付工程款的,审计机关应当依据审计结果予以收缴。
第十六条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应计、应缴而未计缴的各种税费,审计机关应当督促补计、补缴,超过法定期限的,应当予以收缴。
第十七条对转移、侵占、挪用的建设资金,审计机关应当责令限期归还;用于经营活动的,应当同时收缴其收益。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擅自以合同形式要求设计单位扩大投资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增加概算投资的,由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处以超出投资部分5%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擅自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或者违反合同规定进行设计的,由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处以该部分设计费50%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被审计单位不配合审计,拒绝、拖延提供资料,或者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审计机关提出的对被审计单位给予处理、处罚的建议以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的建议,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聘请的社会审计机构或者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审计机关停止其承担的工作、追究违约责任、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