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景名胜区条例》宣贯活动工作安排2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关于《风景名胜区条例》、《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宣传、贯彻活动实施
方案(草案)
《风景名胜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相继于2006年12月1日和2006年月日颁布施行。为做好《条例》、《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根据10月27日《条例》宣贯活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的有关会议要求,特制定本宣贯活动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全局,充分认识《条例》与《保护条例》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把宣传和贯彻实施《条例》与《保护条例》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学习,严格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把《条例》与《保护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推进风景名胜区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惠及当
1代,利在千秋。
二、领导机构:
成立宣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园林管理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陈大川任组长,市园林管理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韩辉、市园林管理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唐德华、市园林管理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纪委书记谢跃军、市园林管理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黄哲、市园林管理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总工程师缪赐立为组员,下设办公室,由唐德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局办公室、风景处(法规处)、绿化处、综合执法大队、麓山景区、桔洲景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活动具体运作。
三、集中宣传时间:
2006年12月日至2006年12月日
四、宣传内容:
1、大力宣传2月10日曾培炎副总理在广州“风景名胜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10月27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张穹讲话精神。
2、《条例》、《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现实意义、主要特点及具体规定。
3、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功能和意义,特别是在维系生态平衡,促进旅游事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积极意义。
4、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建立以来对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贡献。
五、宣传方式:
1、向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城环委、市法制办、市政协环资委等部门进行专题汇报,就开展形式多样的《条例》与《保护条例》宣传活动形成具体工作意见;
2、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将《条例》与《保护条例》列入全市普法教育计划,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集中普法宣传;
3、就《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城环委、市法制办、市政协环资委等部门领导、辖区内各级政府、驻区单位、相关部门领导及代表、各大媒体到会。
4、在《长沙晚报》上刊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的专访;
5、在《长沙晚报》上刊发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保护岳麓山的理性思考》的理论文章;
6、在《政法频道》推出由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就《条例》与《保护条例》出台背景、必要性、修改程序及对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意义的专题采访;
7、岳麓区委书记访谈:充分发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优势,大力推进生态岳麓区域经济建设;
8、岳麓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分管副局长就《条例》与《保护条例》结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实际,答记者问;
9、在《长沙晚报》和《政法频道》上推出《条例》与《保护条例》解读,注重以案释法,增强宣传效果;
10、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岳麓区政府联合召开条例宣贯工作会议,相关市、区政府职能部门、风景区负责人、风景区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及驻区单位领导参加。
11、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召开风景名胜区工作座谈会,在《长沙晚报》“有话你来说”理论专版刊载政府、人大、政协、专家、学者、市民就《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12、与长沙晚报共同举办《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知识有奖竞猜活动,促进各界了解条例,熟悉条例,遵守条例;
13、报请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法制办,开展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贯彻《条例》与《保护条例》的执法专项检
查;
14、在公共场所及风景名胜区内游客主要集散地、主要游道和景区入口因地制宜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和横幅;
15、组织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和景区管理处负责同志参加建设部和省建设厅举办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宣贯培训班,带头学习、宣传新条例,同时组织各景区科以上骨干及执法大队全体队员集中学习《条例》与《保护条例》,由局领导授课;
16、与团市委联合,在报纸、电视台征召绿色使者,举行一次名为“贯彻新条例、保护岳麓山”大型青年志愿者公益演出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有关问题,宣讲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意义。
17、公开执法举报电话,加强对岳麓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监督,对风景名胜区内各种破坏资源和景区环境的行为进行曝光,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18、新条例的宣贯与岳麓山新的总体规划宣传结合,让公众既明白保护的范围、地域,又知晓保护的具体措施,达到共同宣传,相互促进的效果。
19、印发《风景名胜区条例》、《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分送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岳麓区党政负责人、风景区内大专院校、办事处、乡镇村场;
20、争取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的支持,对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等活动进行全程新闻报道;
21、与岳麓区区委、区政府携手创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机制。把遏制违章建筑和景区保护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各办事处负责人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重要内容。对阻碍和干预景区执法的行为,必须严肃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六年十二月六日
第二篇:安全月宣贯活动
风电场安全月宣贯活动
6月6日,风场场长严格按照安全月要求部署工作,积极组织风场全体人员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认真巡视检查设备,全面落实安全月各项活动要求。
巡视设备期间,运检人员认真执行巡检,严格按照要求对电缆进行测温、箱变有无渗漏油,避雷器动作情况等,仔细检查、详细记录。此次巡检中运行值长对新来员工巡检工作中注意检查哪些部位,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现场生产培训思想教育。
此前为夯实安全基础,风电场在升压站进行宣贯安全月活动,张贴深入开展安全月活动条幅,悬挂安全挂图等。且对风电场升压站内存在安全问题一一查找,列出计划进行整改。
下午,秦场长又组织风场员工及华创员工,认真开展安全月学习,传达公司安全月要求,深入开展安全月教育。同时,在此次安全教育活动中,是大家深入了解安全的必要性。真正做到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有效增强风电场全体人员的自保互保意识,生产同时,安全牢记人心,为风电场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企业文化宣贯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新窑公司企业文化宣贯工作情况汇报
我公司自认真宣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以来,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求真务实,在继承本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分层次,分步骤地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进行宣贯推广。
在宣贯推广的过程中,从人员的安排、氛围的营造到制度的制定、推广的力度,都做到了周密组织、有序推进,严格落实。总结近期的宣贯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
一、党政高度重视、完善了各项工作机制,保证宣贯落实
自2008年12月29日,集团公司召开企业文化宣贯动员大会后,我们及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对宣贯大会的精神进行学习,讨论研究公司内部宣贯方案,成立了宣贯领导小组和办公室。3月4日我公司召开了宣贯彻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动员大会,公司领导及100多名科队级干部参加了大会,并对如何落实好宣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公司认真组织企业文化宣贯领导小组的同志学习了集团公司党发[2008]77号关于学习宣贯和推广应用《华亭煤业集团公司视觉、听觉、理念、行为规范识别系统》的通知。为使宣贯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我公司经周密研究制定下发了《新窑公司宣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实施细则》,并将《华
1亭煤业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手册》下发到各部室、区队,达到了人手一本,要求广大职工进行讨论、学习。
为了使宣贯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在今年的精神文明责任书中,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宣贯工作纳入了考核范围内,与年终责任书兑现奖金挂钩,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每月在“六好”党支部考核中,将宣贯工作纳入到月考核。考核结果与当月工资相结合,使区队负责人和职工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贯彻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二、结合公司实际、创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灵活多样宣贯
1、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新窑之声》简报、宣传栏、横幅,黑板报等形式对集团公司理念识别系统进行了广泛宣传;1至4月份分别由综掘队,综采队、机电队,运输队团支部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专版黑板报4期,公司党群工作部将《华煤之歌》刻录成光盘下发至各基层区队,组织职工学唱,每天中午和下午广播中播放《华煤之歌 》,逢大型会议结束时全体合唱《华煤之歌》,使广大职工、家属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听觉识别系统有全面的了解。基层区队利用“逢四”理论学习会和“逢八”安全学习会组织职工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手册进行集中学习识记,政工人员多次深入区队进行了辅导、宣讲,使职工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普及率达到80%以上。
2、检验学习效果。在整个宣贯过程中,各基层区队结合职工安全教育“五个一”工程,把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内容纳入考试范围,对职工进行月测、季考,增强了职工学习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积极性,统一考试。1至3月份,职工企业文化考试合格率达85%以上,对不合格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在培训中心进行了集中辅导。公司党群部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宣贯办公室要求印发了企业文化试卷给机关各部门自行组织学习,按照要求统一考试。
3、增强视觉效果。对矿区主要宣传排版,公司大门,会议室等区域的华煤集团公司标志进行了统一更换;对正在装修的公司新办公楼安装了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标志;在水景池背面制作安装了集团公司企业精神“开采阳光、超越梦想”和企业愿景“百亿华煤、百年基业”;对公司西侧围墙进行统一美化刷白;硬化了公司大门至储煤场之间的路段,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公司地面生产区悬挂企业文化宣传横幅6条;特别是对井下上两个人车等候室更换了实用、美观的长椅,对1050大巷进行了重新扩刷、抹面、增白、平底,拆除了井下候车室老旧的牌板,更换统一企业文化及安全宣传牌板(正在制作中)。
三、以区队为重点,延伸了岗位安全文化,拓宽宣贯途径
延伸岗位安全文化,是我们宣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重
要措施之一。我们把企业文化宣贯工作融入以师带徒、青年文明号、创新争效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了有目标、有责任签定、有措施安排。坚持月考核、季评比,全面推进区队特色岗位安全文化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一是从提升职工素质工程的角度出发,严格落实了对职工的“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测、每季一考、每年一赛”的“五个一”安全教育培训机制;二是从行业规范角度出发,指定了职工文明公德准则,动态检查,考核通报;重点围绕“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程序,严格检查、考核、规范零星岗位工种的操作规范;三是以载体文化延伸细化的角度出发,对井下零星岗位规范落实温馨提示,岗位职责等细节环境的营造。对党员干部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考核,保证了基层区队班子充满活力。通过对岗位安全文化的延伸,进一步增拓宽了企业文化宣贯的途径。
四、下一步宣贯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宣贯步伐。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宣贯领导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狠抓动态宣贯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特别是抓住事关企业文化宣贯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强势推进宣贯工作,狠抓落实,力争再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二是着力开展集团公司VI标识更换工作。按照《集团公司宣贯工作方案》和我《新窑公司宣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实施细则》,分批次更换所有办公事物用品,在办公楼周围安装宣传栏,办公正中间安装华煤标识,更换地面宣传牌板,在办公楼东护坡处制作50米的企业文化宣传长廊,安装ZG显示屏,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等内容进行宣传,井下候车室布置具有华煤特色的安全文化长廊,除保卫部外,其他所有人员按照集团公司VI手册标准统一着装。
三是开展主题活动,践行企业文化。请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宣贯办公室同志来我公司开展集团公司企业文化讲座。组织一次企业文化故事征文。内部举办一次企业文化演讲赛(文件以下发各单位,正在积极筹备),在基层区队组织学习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手册“讲意义、谈感想、说打算”活动,进一步加深全体职工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认识和理解。
四是继续美化亮化公司生产生活环境。公司企管部将根据下一阶段企业文化宣贯的要求,以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的原则,对生产生活环境进行刷新、改造和整治。对办公楼、职工公寓楼、调度室、选煤楼等主要地面建筑物进行标准色统一。在储煤场安装喷雾降尘装置,在储煤场墙面喷绘企业文化宣传漫画。对在公司主要生产生活区域和南大门至崇信公路之间的路段两侧进行4700平方米绿化。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公司近期宣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一些具体作法,虽然我公司在宣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上做
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但同时我们深知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宣贯是一项长期工作。它涉及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工作。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各项工作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将继续把宣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放到提升公司文化品位,搞好安全生产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搞好这项工作。
二00九年四月十三日
第四篇: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调查报告
一、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武汉东湖生态风景旅游区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东部,总面积 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 面积 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 1982 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2000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 AAAA 级旅游风景区,2002 年通过了 ISO14001 环境 管理体系认证,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秀美的湖光山色 东湖山水秀美,景观别致,风光迷人。东湖风景区共分为五大景区,目前已对外开放的 有听涛、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区,景观景点 100 多处。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12 个 大小湖泊,120 多个岛渚星罗,112 公里湖岸线曲折,环湖 34 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 余亩 山林林木葱郁,湖水镜映,山体如屏,山色如画。东湖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春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红叶满山,丹桂飘香;冬季踏雪赏梅,候鸟竞翔。厚重的人文底蕴 东湖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楚风浓郁,楚韵精妙,行吟阁名播遐迩,离骚碑誉为 “三 绝”,楚天台气势磅礴,楚才园名人荟萃,楚市、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内涵丰富,美名 远扬。东湖周边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 26 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 汉植物园等 56 个国家、省、部属科研院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中 国光谷,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 富 别致的园中之园 依山傍湖的东湖梅园,为江南四大梅园之首,1200 亩园地上 309 种梅花争芳斗艳。目 前,登录的世界梅花品种共 262 个,其中东湖梅园就占了 152 个,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 地。东湖荷花资源圃拥有荷花品种 505 个,水生植物 20 多个,是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东湖樱花园,占地 150 亩,5000 株樱花竞吐芬芳,是与日本泓前、美国华盛顿齐名的三大 赏樱胜地之一。东湖还有桂花园、杜鹃园、蔷薇园、水生花园、松柏园、盆景园等植物观赏园,这里是 人间美丽生命的群芳谱。丰富的节庆活动 东湖既是花的海洋,也是水的世界。“月月有节、季季有花”是东湖的魅力所在。东湖 名花荟萃,万彩纷呈,花开四季、十里飘香,春兰、秋桂、夏荷、冬梅是风景区最具特色的 花卉;东湖浩淼的水域云蒸霞蔚、雾绕烟横,万顷波光浮天摇地。东湖旅游主题活动不断,每年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中国梅花节、樱花节、牡丹节、屈原暨端午文化节、夏日沙滩风 情、金秋园林艺术节等活动,游客纷至沓来。
二、
风景区具体景区调查分析: 风景区具体景区调查分析: 东湖钓鱼台
东湖钓鱼台俱乐部位于国家级旅游度假胜地东湖风景区境内,是全国第一家以游钓事业 为主,集综合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活动中心。这里风光迷人,空气清新,环境典雅,民风淳朴,是难得的“都市桃园”。东湖钓鱼台 建于 1993 年 12 月,横跨 200 余亩,有普通楠竹钓位 250 个,豪华钓位包间 22 个(内 有 KTV),另有中西餐厅、棋牌苑、迷你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和别野区等可供娱乐的场 所。东湖钓鱼台是春游踏青、暑期戏水、品尝金秋、冬钓夜钓活动的绝好去处,是企业单位 组织员工活动,开展会员健身的上乘择地,更是企业领袖、政务要员决策前静思彻悟的 难得场所。水情水意水世界,乐身乐心乐天地。昔日美丽的“渔父”传说,将在这里 写出更加灿烂的诗篇。八一游泳池 消暑戏水的传统去处。2001 年,市政府与东湖风景区管理局投入资金 800 多万元,对 游泳池进行全面改造,目前,游泳池拥有 7000平方米停车场、9000平方米的游泳场、300平方米的儿童戏水池、2000平方米的草坪及更衣室、淋浴间、咖啡屋等设施。听涛景区 听涛景区是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位于东湖最大的湖泊郭郑湖的西北岸,湖岸线 长达 3290 米。景区是由内堤路连接的多个半岛组成,总占地面积 2560 亩,其中陆地面 积 2160 亩,湖面面积 400 亩。听涛景区的前身是民族资本家周苍柏先生的私家花园 ——“海光农圃”,也是东湖风景区的第一个开放景区。经过 50 多年的开发建设,建 有由纪念屈原的景点行吟阁、屈原纪念馆、橘颂亭、沧浪亭、湖滨客舍等组成屈子文化 游览区;有先月亭、寓言雕塑园、可竹轩、水云乡、和平龙、濒湖画廊、碧潭观鱼、长 天楼、落霞水榭、鲁迅广场等特色景点;还有纪念太平天国英烈的九女墩和为蒋介石 40 寿辰建立的湖光阁等历史陈迹;近年又相继建成了观景平台、楚风园和中国内陆最 大的东湖疑海沙滩浴场等新的游览景点。湖滨平坦的草地和广阔的湖面相连,特色景点 与多种名贵花木相映成趣,构成了东湖听涛景区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磨山景区简介 磨山景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 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是国家首批 4A 级旅游景区。2002 年 6 月 正式通过国家 ISO14000 环境质量论证。磨山景区三面环水,六峰逶迤,分为楚文化游览区和植物专类园游览区。总面积 14.3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 2.7平方公里,尤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 涟,踏白浪以览群山
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 树种达 250 多种,共 200 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磨山植物专类园区经 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开发,逐步建成并开放有集科普、观赏、游览与一体的 13 个植物专 类园。楚文化游览区有雄伟壮观的楚城门,楚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 像,媲美江南三大名楼的楚天台,号称碑、字、文三绝的 《离骚》 碑刻,全国最大的“唯 楚有才”石雕园和南国哲思园等。著名的“朱碑亭”位于楚文化游览区与植物专类园区
之间。近年来还修建了刘备郊天坛、关圣庙、清河桥、摩崖石刻、烟浪亭等极具文化内 涵的新景点。旅游局确定的“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示范点”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水在她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她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 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 里各种观赏树种达 250 多种,共 200 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这里更是 花的海洋,花的品种成千上万。梅花、杜鹃花、樱花、兰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仅梅花品种就达 206 种,梅树、梅桩 2 万多株,为 全国之最。栽培技术与研究水平均领先全国,“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就设在磨山梅园内。优厚的旅游资源条件吸引了日本陆奥银行在这里投资兴建了与日本的弘前市、美国的华 盛顿并称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的磨山樱花园,美丽的樱花灿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园 林经典建筑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磨山杜鹃园品种冠中南五省之 首,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满山遍野花海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 一向在民间享有盛誉,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飘香”之说。磨山朱碑:朱碑耸翠主要 指以朱碑亭为中心的景区、朱碑亭位于磨山第一峰顶。背靠楚文化的区、北有天然浴 场,南有 13 个植物专类园。是纪念朱德同志为东湖题词的纪念性建筑。1982 年兴建,为二层亭廊市建筑。亭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朱碑亭”匾额。上刻有朱德亲笔题 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东湖有很好的自然条件,配合工业建设,一 定可以建设成为劳动人民十分爱好和优美的文化区和风景区”。登亭远眺,湖港稻畦,星罗棋布,舟楫往来,帆影飘流,长江如流金闪烁,隐约可见。楚文化旅游:楚 文化旅游区沿磨山第二峰依次展开。1987 年动工兴建,
历时速年,现已建成开放的景 点有楚城、楚市、风标、楚天台、祝融观星雕塑、离骚碑、楚辞轩等。常春花苑: 花苑位于磨山南麓,规划兴建梅园、杜鹃园、盆景园、樱花园、水生花卉区、紫薇园共 13 个以观赏、科普教育为目的的专类植物园。翠帷蕴谊:该景区位于磨山南,北 望朱碑亭,东对楚文化旅游区,南临月季园,西有杜鹃园,背靠刘备郊天台。是国交流 中举行植物活动的场所。落雁景区简介 东湖落雁景区位于东湖东段团湖水域的沿岸,南源九峰马鞍山森林公园山谷,东沿新武 东村西南岸,北至白马区,其间包括龚家岭先锋村、湖光村沿线。岸线曲折,湖湾交错,是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景区,总面积 10.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5.95平方公里,水 域面积 4.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以团湖水域为中心,陆地面积以沿岸半岛、坳谷和岗地相间为主,以湖泊 岛屿为辅。沿湖水生湿地植物十分丰富,自然分布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陆地植物种类 繁多,仅现已开放的自然生态休闲园的骨干树种就有 50 多个,其中拥有古树名木及其 后续资源 30 多株,是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群落。由 于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近几年来,来此栖息繁衍的鸟类越来越多,基本上形 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旅游胜地。马鞍山森林公园概况 公园区域总面积 713 公顷,6 个自然村湾散落园中,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公园内有大小山峰 17 座,森林覆盖率高达 80%,最高峰——马鞍山海拔 136 米,马鞍 山两头凸起,中间凹陷,状如马鞍,公园因此得名。最低的山头海拔仅 60 米。相传姜 太公、楚庄王、赵子龙、朱元璋等历史名人曾在这一带留下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公园内 的太渔山、吹笛山、子龙山等因此而得名。唐贞观年间曾在太渔山上建有云岩寺,与洪 山宝通禅寺和九峰寺齐名,据传规模宏大,香火旺盛,遗憾的是在太平天国年间毁于战 乱。成立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后,上级主管部门加大了建设改造的力度,大片村落也被 纳入了改造范畴,目前正在着力改造位于景区主干道旁的梁章村,该村将被整体搬迁。93 年,1995 年对外开放,这里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空气清闲,景色宜人,是九峰城 市森林保护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风景区存在问题分析 1.景区面积过大,景点较为分散,结构松散,基础设施落后。景区大多分布于人口密集 的东湖流域,使得保护、开发和管理都具有较高难度,在景区界定、保护与生产、生活都存 在一定的矛盾。旅游基础设施
第五篇: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1.云南省风景名胜区建设选址申请书(原件1份); 2.项目选址依据(原件或复印件1份);
3.住建部或省住建厅对项目的核准文件(原件或复印件1份);
4.拟选地块区位图和1:500地形图(原件1份,纸质及电子版);
5.建设项目初步方案及说明(原件1份); 6.环境影响评价书(原件或复印件1份); 7.要求报送的其它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