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19-05-14 05:2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篇: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6日 22:03

来源:《求是》期号:2007.22作者: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辖2县3区和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46万,是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近年来,鹤壁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设新农村,提出了“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政府助推、农民主体、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新农村建设原则,针对各类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试点和经验推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大大推动了全市的新农村建设。

(一)统筹城乡建设规划,绘就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导。鹤壁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新农村建设规划置于总体规划体系中。全市确立了“1个中心”(新区)、“3个支撑点”(老城区、2个县城)、“8个重点镇”、“76个示范村”为核心的多层次发展格局。为了提高全市城乡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鹤壁市委、市政府邀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就城乡规划作了高层次的咨询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努力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在做好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各村镇因地制宜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在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全市各村镇坚持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修改完善原有的村镇规划,不片面追求建多少新房,不盲目追求向城市看齐,注重保持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古朴风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善堂、河口、小屯等村镇,没有多少新的建筑物,但是经过完善规划、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村容村貌整齐美观,焕然一新。实践表明,鹤壁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了城乡布局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就业和劳动保障、政策措施等六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鹤壁特点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奠定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这方面,鹤壁市坚持既统筹规划全市的产业布局,又突出城乡各自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现代农业,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方面,根据资源和产业特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规划建设了“三大产业基地”,即新型资源型产业基地、环保型先进制造业基地、优质食品加工业基地,以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些措施不仅改变了鹤壁市依靠单一煤炭等资源型产业支撑发展的脆弱局面,形成了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而且显著增强了工业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目前,全市有35%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鹤壁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坚持用现代产业理念改造发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围绕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配套产业,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仅淇县大用、永达、裕丰等企业就带动周边2.3万农户协作生产,吸纳3.8万农民就业;通过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近两年新成立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就有400多家;通过发挥畜牧业优势,带动食品加工、种植、饲料、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使51%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轨道。二是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3%,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以新技术改造农业。通过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使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7%,小麦精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和到田率均达到90%以上。为了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长效机制,鹤壁市与有关农业科研院校等单位联合,每年选派200名大学生和农业科技人员到鹤壁农村做农业技术特派员,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

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下,鹤壁市还根据各个村庄的产业发展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对相对富裕的村,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上重点壮大已有的主导产业,提升产业档次,扩大产业规模;对中等村,重点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对中下等村,根据各自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生态

种植、林果业或养殖业;对于个别贫困村,以劳务输出为主,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缔造新农村建设均等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推进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近年来,鹤壁市下大力气抓好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6年投资4亿多元,主要实施了交通便民、沼气入户、安全饮水、生态环保、信息服务、连锁超市等工程,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行政村通班车覆盖率达99%;沼气入户率达到适宜建沼气农户的35%;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60%;全市行政村光缆覆盖率、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电话入户率63%;有便民连锁超市的行政村占60%。

在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鹤壁市从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入手,扩大公共事业在农村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农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一是进一步优化配置农村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二是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全市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率达92%以上。三是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完成所有乡镇的文化站建设,建成了76个示范性村级文化大院。同时,整合市直部门的资源,在全市农村建设集实用技术培训、致富信息服务、先进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村级信息文化中心,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建立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鹤壁市大力宣传我国城乡差别形成的历史原因,使人们认识到,切实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为新农村建设出一把力,搞好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通过表扬评比,激励先进,促进后进,达到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统筹城乡社会政策,创新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深化改革,着力建立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城乡协调发展和建设新农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市先后出台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土地流转等7个方面的15项具体政策措施,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在户籍制度方面,放开对农民进入城镇的户籍限制,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一元化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在土地流转方面,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土地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切实转变就业工作重城轻乡的观念,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纳入就业计划和劳动用工管理中来。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和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站),初步形成了以12家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5家劳动力市场为主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实行政府免费培训。近三年免费培训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6.5万人,年输出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将8万名城乡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建立了破产和特困企业离退休人员大病救助制度,设立了儿童大病救助基金,探索建立了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长效救助机制,整合民政、劳动保障、工会等20多个市直部门的救助职能,对不同原因致贫的对象实施分类救助,确保所有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救助,为此,鹤壁市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

(执笔:焦国栋)

第二篇: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张冠华

近两年来,桂东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不断创新投入和服务两个机制,突出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村(带)建设三个重点,坚持与扶贫开发、产业开发、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四个结合,实行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完善一个规划。确定的22个示范村遵循规划先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保护历史文脉和生态自然景观、坚持不大拆大建、不砍树、不填塘、不推山等原则,制定了一个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村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一个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村庄建设规划。槽里示范点成立了产业协会,制订“1133”产业发展十年规划,即到2015年,人平达到种植药材10亩,养殖牛羊10头,绿化抚育用材林30亩,年收入3万元。东坡村引进郴州大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大塘,进行花豆等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公司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确定产品收购最低保护价,使农民吃上了放心丸。今年该村种植花豆580亩。

——创新两个机制。一是创新投入机制。一方面,县财政对每个示范村安排引导资金5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实行部门联动,积极引导部门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充分调动各部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把资金集中用在刀刃上,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近两年多来,全县整合部门各类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农业产业发展、乡村通畅公路、农村人畜安全饮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如:县林业局近两年投入示范村45万元,帮助示范村农民新修公路2公里,发展玲珑茶320亩 ;另一方面,坚

持以农民为主体,引导农民投资新农村建设。凡是新农村建设项目,都让受益群众按一定比例配套投资投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新坊乡按照1:4的比例积极引导排脑示范点农民投资投劳,自行解决水管、河沙、石子等原材料。第一期工程施工中,农民投工5700个、自筹资金25万元,乡财政投入6.38万元。完成房屋亮化4786.23平方米,庭院美化926.7平方米,硬化主干道2996平方米、入户道路1189平方米、坪2377平方米,建设U形槽水渠2200米,铺设饮水管道3500米,建设安全饮水水池2座,改厨18户、改栏45间、改厕21间,新建沼气池20口,发展养猪86头。二是创新服务机制。从32个县直单位选派48名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组成20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实行单位包村、工作队住村办点的工作责任制,并列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实行亮化考核,工作成效与公务员考核直接挂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较充分地发挥了各包村单位的职能作用,加大了资金、技术等要素向示范村建设的投入,强化了工作队的服务意识,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队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从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抓起,引导农民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大力实施产业兴村。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新产业,建立新机制。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了玲珑王、朝贡金桔、桂东花豆、甜玉米、无公害蔬菜、哈哈牛等特色农业品牌。寒口、槽里等村发展草(木)本药材7000多亩,下丹、红桥等村发展玲珑茶4200多亩,流源、坪水、南边、江湾等村发展甜玉米3500多亩,东坡、寒口、下洞等村发展花豆、美国红茄、大空生菜等反季节无公害蔬菜5000多亩。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全县玲珑茶基地已发展到1.2万亩、无公害蔬菜5万亩、小水果2万亩、楠竹12万亩、药材6.5万亩、花卉苗木5000亩、花豆6000亩、甜玉米6500亩、草食动物(牛羊)15万头。发展了桥头茶叶合作社、桂花城种粮专业合作社、东坡花豆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5个,吸收会员4469人,带动农户2.13万

户、基地12.3万亩。二是巩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坚持科教兴县,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投入资金513.8万元,完成四都中心小学综合楼、寒口乡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等5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展农民健康行活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农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坚持“村为主”,抓好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奖励扶持政策,实现了提高人口素质和计生优质服务达标县目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东坡、流源等村兴建了村民活动中心,丰富了农民的科技文体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建养老院一所,“五保”之家2所。三是坚持以点带面,稳步推动新农村建设。至上半年,全县22个示范村新修、整修、硬化村组主干道和进户道路77.3公里,整修水渠12000米,兴建安全饮水工程15处,实施改水农户6759户、改厨689户、改栏(厕)1289户,农户庭院绿化460户、6030平方米,农户住房外墙粉刷535户、6.13万平方米,清路障115处,清垃圾537处,清空心房930平方米,兴建垃圾池20个,新装村组路灯3.5公里,新建村办公楼2栋。建沼气池611个,东坡、新坊、水庄、全溪、马坊、江湾等村成为沼气“百池村”。通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使高龙、东坡、新坊、水庄、全溪、江湾、敖山等村农民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干净水,住上了整洁房。示范村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了坪水、流源、下丹、红桥、敖山、南边等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坪水村在市委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乡村规划、群众建设、政府奖扶”的原则,发展甜玉米、花豆、红茄300亩,种植花卉苗木200亩,扶持年出栏生猪 1500 头养殖户1户,年出栏 15000 羽养鸡户1户;选择坪水、长横、大屋场、昌前等4个自然村,为“三清五改一池两化”建设示范带,到6月底,已有50多户动工,17户完工,8月底以前可全面完成。流源村在市财政局工作队大力帮助下,结合实际,科学规划,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投资新村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适用和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对建房户按每户11000元的标准进行

补贴,引导老茵组22户村民,按新村建设规划新建住房2660平方米,实施改栏(厕)22户,规划新建沼气池22个。

——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桂东县仍然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从县情出发,新农村建设必须紧密联系这一实际,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素质、推动产业开发、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摆脱贫困,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近年来,无论是在资金的调配还是在驻点工作队的安排上,我县都坚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县委新村办、县扶贫办、县基层办等部门在工作上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市委办、市直机关工委、市国税局驻坪水村工作队和市财政局驻流源村工作队,既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又是建设扶贫工作队,他们在制定工作规划时,既考虑农村脱贫致富,又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二是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产业兴村是推动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县把产业兴村当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来抓,通过典型引路,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槽里药材、东坡花豆、下丹玲珑茶、全溪无公害蔬菜、流源甜玉米、竹坑楠竹等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三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提高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坚持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以住宅小区、工贸小区、专业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清泉、沙田、城关等乡镇在新农村建设中,鼓励和引导农民到集镇建房160栋(户),投资兴办针织、电子等厂12个,投资餐饮、经商等第三产业73家,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160人。四是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紧密结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扎实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创建信息化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15个,信息服务站10个,服务网点45个,配备信息员55名。

今后一段时期,我县新农村建设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突出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打造示范样板。着重抓好“一村一带”建设。“一村”:列入全县“十

一五”规划的22个示范村,即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一带”:沿106国道两旁的坪水、敖山、白竹、新桥、东坡、江湾、周江等村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与发展新产业、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农村生态文明结合起来,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建立新机制,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突出抓好产业兴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要实施产业扶持政策,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抓好玲珑王、哈哈牛、小水电等特色产业示范带建设。二要抓好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充分发挥玲珑王、大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哈哈牛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性,抓好花豆、甜玉米、肉食等特色农产品的精加工。三要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以职校、启迪电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等阵地为依托,切实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劳动技能,提高致富能力。三是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一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切实抓好农村 “通畅”和“通达”工程,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改善农民出行条件。二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土地整理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三要大力推进农村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产

业。

作者单位:中共桂东县委新村办

第三篇:雅安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雅安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中共雅安市委农工办 胥强

2011年5月29日

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2009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川委发„2009‟17号),明确提出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突出抓好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发挥示范效应,以片带面促进面上的新农村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从2010年开始,我市全面启动实施了省、市、县三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强力推动,我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开局良好,成效显著,为面上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作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一、“五大成效”彰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成功实践 一是各级示范片建设全面推进。目前,全市已启动建设省级示范片2个(名山县茶产业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天全县林产业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市级示范片3个(雨城区北线都市型观光农业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宝兴县中药材产业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汉源县现代种植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县级示范片3个(荥经、芦山、石棉),建设区域共涉及39个乡镇、160个村、6.37万户农户、22.37万人。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热情极高,群众参与率达到95%以上。

二是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从区域自然地理、现有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力培育

和壮大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名山县大力实施“产业提质行动”,深挖茶叶增收潜力,从基地品质增效、龙头带动增效、茶林立体增效、茶畜循环增效、乡村旅游互动增效等五个方面着手,多层次提高茶业生产效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示范片内发展“茶+桂”立体茶园4100亩,建设生猪养殖小区4个,发展“猪+沼+茶”循环茶叶4800亩。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入6210元,较上年增加1120元,增长22%。天全县以林竹产业为支撑,以延伸产业链条、构建立体林业为特点,按照“1+6+2”产业发展模式(1 个核心主导产业:林竹,6 个配套主导产业:茶、山葵、蔬菜、中药材、水果、养殖,2 个配套支撑产业:生态养猪、乡村旅游),全方位推进示范片产业发展。在持续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的同时,示范片新栽竹1.61万亩,新增木质原料林1.73万亩,新发展猕猴桃1050亩,新发展茶叶3020亩,新增养蜂4833箱。雨城区积极创新机制,提出了“三个一万亩”(即新发展茶叶、猕猴桃、蔬菜各一万亩)的目标,出台了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土地流转实施奖励和贴息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到示范片建基地、带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示范片掀起了一轮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热潮。完成土地流转面积6110亩,带动示范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7000亩,其中,新发展猕猴桃4500亩、蔬菜1000亩、花木610亩,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夯实了产业支撑。宝兴县引进科创集团发展重楼新品种。汉源县现代种植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以及各县级示范片的中药材、水果、蔬菜、花椒、魔芋、长毛兔、小家禽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不断壮大。各示范片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

了农民增收。2010年示范片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37元,比上年增加871元,增长1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9%。

三是新村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原则(即: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建设的规划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庄建设的布局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村庄建设的设计水平),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出台了关于加强村落民居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全市民居建设的规划制定、建设重点、技术规范等作了明确要求。天全、名山、雨城、汉源等县(区)结合实际,制定了村落民居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相关原则要求和激励政策,积极推动新村建设。全市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共新建民居4277户,改(扩)建5887户,完成风貌改造8758户,建设新村(聚居点)59个。名山县以茶产业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建设茶乡风貌新民居,新建农房1200户,其中新村(聚居点)24个720户,实施旧房改造1712户,完成3年目标任务的52%,高于目标任务63个百分点。天全县在318沿线筛选3个示范点,分别进行农房集中新建、改(扩)建和民居风貌改造、打造,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农户按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建设的,新建住房可补助10000元/户,改建和扩建住房可补助3000元/户。完成新建民居413户,改扩建和风貌塑造3215户。汉源县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与灾后恢复重建结合起来,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协调建房用地,整合项目资金,打捆投入新农村示范片民居点的路、水、电、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新民居建设701户,风貌改造1760户。

四是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在示范片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重点向示范片倾斜,大力加强示范片内土地综合治理、交通、饮水、电力、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名山县示范片启动土地整理项目3个,整理农田1.93万亩,建设田间便道134千米,整治山坪塘10口、沟渠180千米,新建桥梁8座、乡村公路162千米,硬化入户路210千米;新增解决1750人安全饮水问题,示范片安全饮用水率达95%;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1950口,推广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4500户。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天全县投资3935万元、建设总里程39公里的5条乡村公路全面完成,27个村183公里入户联网路建设已基本完成,开展了配套的院坝硬化、庭院、环境绿化美化等“细胞工程”。宝兴县出台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基础设施建设激励扶持政策,对示范片内道路硬化、庭院建设、改厨改厕、兴办藏家乐等进行补助,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发群众建设热情。

五是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围绕村落民居建设,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目的,结合灾后恢复重建,积极开展民生行动,实施了一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项目,示范片内的农村学校、村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场所、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点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民工就业信息提供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积极推进,乡村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六大机制”的建立健全是示范片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市委、市政府深刻理解省委省政府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示

范片建设的实施意见》(雅委发„2009‟14 号),作为指导2010年到2012年全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高度,把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作为一件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围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有效推进,全市上下建立健全了六大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了组织协调机制。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农业、财政、发改、国土、建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设立了专门的示范片推进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工作协调、政策制定、指导服务、督促检查及其他日常工作。部份县(区)还从农口部门和乡镇抽调熟悉农村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充实到办公室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了多方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规划、资金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改的原则,积极整合产业基地强县、土地整理、人畜饮水、移民工程、农村能源、卫生改厕等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示范片倾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人才、信息等支持。同时,发挥市、县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各级财政设立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专项资金。全市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共完成投入资金13.89亿元,其中,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资金8490万元,整合各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3.58亿元,农民群众投入4.4亿元,企业和其它社会力量投入3.06亿元。

三是建立健全了规划导向机制。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各县(区)在对示范片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制定了示范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民居建设等专项规划。市上召开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专题评审会,邀请有关专家对省级示范片建设规划进行了重点评审。明确了推进示范片建设的目标任务、时间步骤和具体措施,做到建设有方向、有重点、工作有抓手、发展有支撑。

四是建立健全了增收增效机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茶叶、林竹、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在示范片农户中开展了“农民增收致富卡”助农增收行动:示范片内所有农户实行“一户一卡”,重点明确每一户农户每年的增收目标、增收项目和帮扶单位等内容,确保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收达到18%以上,到2012年,将力争实现三年增长60%以上的目标。

五是建立健全了对口帮扶机制。结合“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开展,实行领导、部门以及党员干部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乡镇、村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和技术等优势,合力支持示范片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行“村企共建”新农村。全市已动员160名县级领导、82个单位和部门、175家企业结对帮扶160个村,支持示范片建设。

六是建立健全了督查考评机制。市上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列为全市的重点工作开展督查,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和市级部门的目标考核。对年终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市级牵头领导要向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情况说明,直接责

任单位要降低一个获奖等次兑现目标考核奖励,相关责任人取消评优评奖资格。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市推进办定期不定期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进行督查,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启示与建议

通过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实践,对我市下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以下几点启示与建议。

(一)建设新农村,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前提和首要任务。新农村、新生活的实现,必须要有物质基础作为前提,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要实现农民增收,一方面,要从农业内部促增收,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现代农业经营形式,不断壮大林竹、茶叶、长毛兔、果蔬等骨干产业,力争每个村、每一户农户都要有自己的骨干增收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农业外部的增收渠道,在二、三产业寻找增收路子。

(二)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建设。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要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科学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我市要以打造具有雅安特色的生态村落为核心,综合考虑村落民居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衔接配套,按照“三打破、三提高” 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统筹做好新村(聚居点)的规划和设计,充分体现田园风光、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要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在已规划新村建设的区域内,可不再审批分散建房。

(三)建设新农村,必须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建

设新农村,说一千道一万,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我市“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市农村发展基础普遍薄弱,加之财力紧张,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不强,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为此,一方面,市、县(区)财政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新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各部门项目资金要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合力支持新村建设。要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最大的放大效应。

(四)建设新农村,必须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要能围绕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无论是抓特色产业的发展,还是抓旅游、抓村容村貌的整治,只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起就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绝不能生搬硬套,脱离实际,强求一律。我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从我市特殊的区位地理条件出发,紧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资源状况、民风民俗等实际,探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

(五)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规划,加强指导和管理,引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主要也是要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而不是由政府拿出钱来对整个新农村建设包办。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受益者,要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

好家园,不能抱“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推进。只有合力推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农村才能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四篇:温州市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温州市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江海滨

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浙江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市现辖3区2市6县,有119个镇、143个乡、30个街道办事处,5406个村委会,511个居委会。2008年末常住人口799.8万人,户籍人口771.99万人,城镇化比重60.5%。2008年生产总值2424.29亿元,财政收入339.78亿元,民营经济比重达80.9%。曾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最具有活力城市、中国十大品牌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和国际最佳休闲城市等荣誉称号。

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05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基本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明确重点,创新载体,以点带面,狠抓落实,全市城乡一体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08.4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24.46亿元,同比年均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6845元增长到2008年的9469元,同比年均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5年的2.89%下降到2008年的2.7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3年高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开始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乡风文明全面普及,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态势初露端倪。

成效: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2006-2008年共建设完成标准农田39.9万亩,目前全市保有标准农田面积133.06万亩。累计建成水产养殖标准塘33000亩,建成生态公益林面积250万亩。2008年还启动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的绿色碳基金专项。在确保粮食基础产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有中国‚特产之乡‛18个,省级特色产业强镇(乡)14个,蔬菜、生猪、茶叶、海水捕捞、竹木等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50.9%。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种子种苗工程深入实施,培育了60多个市级重点种苗企业和基地。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20万亩,拥有市级‚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147家,年销售额和市场成交额156亿元;其中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9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4家。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55家,有社(会)员9.44万人;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540家。农地流转面积达55.02万亩,占农户承包面积的26.5%。域外农业蓬勃发展,有170个经济实体,近2万名农民在域外建立以粮食、水产和果蔬为主的各类农产品基地170多万亩,其中在16个产粮省区建立粮食基地62万亩,加工基地7个,年提供稳定粮源22万吨。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2008年来扶持省、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9个,累计完成农村标准厂房建设45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乡镇连锁超市282家,村级连锁便利店407家。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累计发展农家乐村(点)557个,经营户1493户,从业人员9626人,年营业收入4.98亿元。‚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实施,5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90万人,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创业就业能力。

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深入实施,6年来共投入建设资金48亿元,完成村庄整治2320个,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和新社区238个。‚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全面开展,3年来共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44个,有3504个行政村实行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900个行政村实行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累计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1个,省级生态乡镇91个,市级生态乡镇170个,市级生态村670个,省级绿化示范村64个,森林覆盖率59.3%。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06年启动了‚515‛防洪保安工程和强塘固房工程,全市28项‚515‛防洪工程重点实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9亿元;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任务6579户。‚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深入实施,6年来完成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农村河沟疏浚整治1591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28.59万人,新增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45.90万人。康庄工程建设成效显着,6年来投入建设资金33亿元;4268个行政村开通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79.15%。在2006年实现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程,3年来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市)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9个,新农村电气化村1195个。

农村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城乡教育均衡化工程加快推进,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8.39%。全面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累计有589所学校通过了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农民健康工程深入推进,2008年参加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人数达473.5万人,参合率为93.58%。各县(市、区)筹资水平均在100元以上,人均103元。以县为单位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92.1%。农村社保工程稳步推进。建立健全了城乡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动态物价补贴制度和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制度。2008年农村享受最低保障对象65137户、115581人,全年支出农村低保金13144万元,人均月补差102元,以县为单位人均月补差率达59%;共帮扶7283名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低保农户就业比例达到61%。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即征即保,累计参保41.63万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不断巩固,2008年实现集中供养率为95.2%。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顺利实施。2008年完成重度残疾人托(安)养1331人,完成残疾人康复工程7098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三年来共组织下基层演出4854场,放映农村电影78406场,实现了1147个行政村、2757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电视联网,创建小康体育村1350个;2008年完成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行政村1574个,实现计划生育率84.30%。

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新进展。

在2003年全面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基础上,2005年开始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初战告捷。至2007年底,200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39个欠发达乡镇中有137个达标上线。2008年以来,又启动了旨在促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共同跨越六大行动‛,使欠发达地区面貌又有了新的变化。2008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4042元,有7.4万户低收入农户(约占总数35.2%)收入超过4000元;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平均收入达5199元,有618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约占总数52.9%)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培育全面开展,六年来全市共培育扶持了103家扶贫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直接带动就业4.9万人,联系农户12.5万户,实现年产值13亿元。欠发达乡镇6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了来料加工业务,累计发放工资7.2亿元,目前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下山脱贫步伐加快,6年累计下山搬迁农户4.15万户,17万人。扶贫结对全面开花,6年来各级挂钩帮扶单位共扶持欠发达地区项目5000多个,投入帮扶资金3.2万元。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改革稳步推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建设,累计创建市级‚五好‛乡镇党委120个,农村‚五好‛党组织1498个。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管理教育,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行政村全覆盖。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2518个村配备了大学生村官。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有 5191个村达省标准,达标率为96.04%。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基本确立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全面铺开,从2006年的1个县(市、区)扩大到所有县(市、区),参保品种达13个,3年累计投保金额达2516万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全面铺开,2008年完成148.67万户,承保面达100%,累计保费2230万元。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三位一体‛试点工作。试点由2006年的1个县(市)扩大到6个县(市),每个试点县(市)都组建了2个以上县级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或大型专业合作社,合计建立了7个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村合作协会)和22家大型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信担保服务,瑞安市等4个县(市)成立了农信担保公司,累计为224家农业龙头企业、85家专业合作社、765户种养大户贷款1612笔,担保金额4.6278亿元。建立健全了农村指导员制度,五年来共下派到村指导员29902名,疏理并解决重点困难问题5.3万件,帮助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项目6.76万个。目前262个乡镇均实行了农村专职指导员制度。

启示

强化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是保证。

三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载体和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总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党委、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2006年专门成立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直属机关的50多个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招聘了7名大学生,作为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都落实了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并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联络沟通工作。各县(市、区)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落实日常工作专职人员。市、县两级还明确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每年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各县(市、区)和市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在建立工作机构和明确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农村工作会议和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年会制度,市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季度例会制度,信息通报、重大工作交办督办制度等。几年来,结合‚作风年建设‛、百名县(市、区)委书记蹲点调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开展了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调研活动,走进矛盾、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市委、市政府还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成员单位重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抄市委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衡量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班子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从而在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格局。

强化政策支持和增加投入是关键。

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作为党委政府层面,要积极制订规划并出台扶持政策,最主要的标志是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重。几年来,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相继制订了《2006~2010(2015)年新农村建设规划》,逐年加大对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自200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出台有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1号文件和‚千村千企共建‛、‚攻三通(通电、通水、通路)、破三难(上学难、就医难、保障难)‛、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及欠发达地区富民攻坚、村庄整治、农村综合改革、农家乐发展、农村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等系列操作性很强的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已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在财力投入上,2006年全市各级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的增长幅度达22.75%,2007年同比增长24.0%,2008年同比增长23.90%,总量达80.11亿元。在金融扶持方面,加大了支农力度,放宽了农业、农村发展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条件。全市农村信用社网点达455个,‚三农‛贷款的比例从2006年的62.52%提高到2008年的70.28%。2008年末,全市共发放农业贷款284.56亿元,比年初新增57.1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262.95亿元,比年初新增53.57亿元。积极开展农民集体土地房产抵押贷款试点,截止2009年5月底,全市11家金融机构为26512户农户提供61.92亿元农房抵押贷款,贷款余额占全市总量的1.62%。

强化工作创新和载体创新是重点。

三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和市各成员单位在认真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有关‚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指导员制度等同时,充分分析本市的特点,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的思路,不断创新丰富工作载体,先后推出各类载体50多个。如针对农村脏乱差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2006年以来,明确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为龙头,重点开展‚攻三通、破三难‛、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等‚1+3‛行动,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把‚千百工程‛等项目列为每年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了建设的步伐。又如,针对‚高山低谷‛明显、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在2003年开始相继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139富民攻坚计划‛、‚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共同跨越六大行动‛,通过产业培育、下山脱贫、结对帮扶、山海协助等多种途径,破解欠发达地区难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此外,根据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的实际,在瑞安市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通过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小额信贷机制,创建农信担保公司,盘活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完善农业生产、生活资料连锁经营,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购销网络等多种途径,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切实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

强化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根本。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享受者、决策者和建设者,如何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我市民营企业多,民间资本雄厚,外出能人志士多,回报家乡热情高,如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市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发挥村级集体的作用。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市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并涌现出一批经济强村。2008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13亿元,其中超100万元的有341个村,这些村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要稍加引导,他们自主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很强。二是发挥能人志士的作用。我市外出经商的能人志士多,他们有较高的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通过引导,他们都积极投身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尤其在地处偏僻,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村,能人志士投资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如着名侨乡文成县积极引导华侨投身新农村建设,3年捐资建设的资金达8400万元。三是发挥民营企业和海外侨胞的作用。我市民营经济发达,占全市经济比重的80%以上,自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千村千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2007年共有2102家企业和1852个行政村进行了结对共建,占总行政村数的34.3%,合作共建项目1914个,各类捐资达1.03亿元。2008年市侨办立足重点侨乡的实际,联合市农办、经合办组织开展‚百侨助百村联千户——海外温州人牵手‘139’行动‛,积极引导海外侨胞投身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08年底,全市侨办系统已结对帮扶村居有34对、37个村居,落实帮扶资金1116.6万元,其中2008年到位656.6万元。

强化示范试点建设是重要方法。

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塑造典型,坚持典型示范带动,又需要不断探索,在试点中积累经验。从2007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打造100个示范试点村、2个示范试点镇,并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市里出台了扶持政策,建立了农村指导员挂钩试点示范镇、村和项目库、专家库等相关制度,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目前全市已启动了两批次共63个示范试点村、2个示范试点镇(乐清市虹桥镇和平阳县萧江镇)建设。各示范试点镇村,均制定了5年建设规划,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两年多来已启动项目131个,带动建设资金3.2亿元。示范试点镇村不仅自身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而且对周边的乡镇村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如示范试点镇乐清市虹桥镇,发挥自身作为乐清市的经济、文化重镇的有利优势,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健全机制,典型引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乡风文明全面普及,新农村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带动了所在区域的农村发展,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温州市委副秘书长、温州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

第五篇:贫困地区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XX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不大,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社会矛盾较多,全市9县(市、区)中有17万失地无业农民,13万多下岗失业工人,17万吃低保的困难群众,全市1138个重点贫困村中还有特困人口6万,低收入贫困人口25万,升钟库区还有10多万老百姓处于贫困线和温饱线上。在这种条件下,市委、市政府正视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践和探索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的有效途径。2005年上半年以来,我市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帮助指导下,以仪陇县和升钟库区为重点,率先开展了“搞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试点建设。试点工作中,我们坚持“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始终把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事情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把执政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把工作落实同群众愿望统一起来,在服务群众中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在致富群众中促进了社会和谐,在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中完善了体制机制。

一、实践与探索

XX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地区,特殊的市情决定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为此,在试点工作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为统揽,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完善措施,逐步形成了“一个主体、两个重点、三个整合、六大建设”的扶贫开发新模式,为贫困地区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一)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群众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既是受益主体又是建设主体,主体明确是搞好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们在实施扶贫新村建设中,改变过去由政府指定为群众主动竞争,由干部决定为群众民主决策,由干部管理为群众自已管理,让农民参与决策、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农民的主人翁地位,激发了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仪陇县在实践中探索的“新村确定民争、建设项目民决、村务活动民理、和谐农家民选、贫困农户民评、发展协会民办、环境卫生民护、后续工程民管”等新做法和南部县在库区扶贫中探索的“自建、自管、自营、自治、自强”的“五自”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扶贫开发理念,解决了过去扶贫开发中群众被动参与、存在“等、靠、要”的问题。

(二)坚持“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的工作重点。针对XX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发展不足,最大问题仍然是产业培育滞后的现状,经过深入调研和慎重的决策思考,提出了“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百姓疾苦促进和谐”的工作重点,将产业培育和解决百姓疾苦作为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的核心内容,支撑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突出产业支撑上,我们坚持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提出了工业集中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带建设的完整思路和配套政策。为解决百姓疾苦,促进社会和谐,我市先后解决了仪陇26万人的饮水问题,实现了仪陇新县城的成功搬迁,制定并启动了升钟库区三年扶贫开发规划,针对下岗失业工人、失地无业农民等具体困难和问题,我们精打细算,集中财力,积极解决这些困难群体的低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全市在重点贫困村,特别是升钟库区贫困片大力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战略,努力把解决影响百姓疾苦的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难、增收难作为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来抓,贫困群众“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两抓两促进”工作重点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回答和解决了发展什么和发展为什么的问题。

(三)建立“四权”模式,整合政治资源,使基层民主政权、民主参与和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整合村民自治政治资源,实现民主管理,仪陇县探索出了“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保障村民大会的决策权、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完善农民群众的监督权”的“四权”模式,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大事让农民说了算”,最大限度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激发了村级组织活力,理顺了村级组织的工作关系。如仪陇县日兴镇九湾村党支部组织群众采取投“玉米粒”的方式,表决扶贫新村建设中该办事情的先与后;阆中市飞凤镇桥亭村采取“双向选择提议、村民会议决策”的办法,使一事一议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四权”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统一的问题,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极大地激发了扶贫开发主体的原动力。

(四)建立扶贫互助社,整合经济资源,对区域内各种要素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仪陇县以协会的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效果非常明显,自主组建不同内容的互助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无发展基础、无主导产业的村,从文化切入组织协会;对有一定基础、正在发展产业的村,按照“群众入股、政府配股、贫困户赠股”的方式,从金融合作切入组建扶贫互助社;对基础较为完善、已有一定产业的村,从产业切入组建协会。扶贫互助社把农民组织了起来,改变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千家万户小生产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状况。随着互助社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其功能也从单一的合作向其他领域合作拓展,在农村的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新构架雏形正在逐步显现。

(五)强化农民自我教育,整合文化资源,以多种形式破解教育农民的难题。针对贫困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匮乏、发展意识缺位、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等情况,我们在试点建设中开展了“争做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农民自我教育活动。在农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了“四比四看”(通过解放前后的对比,看到自身地位的变化和提高;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看到生活水平、质量的变化和提高;通过税费改革前后的对比,看到实际收入的变化和提高;通过整村推进前后比较,看到村容村貌的变化和改善)、“四进农家”(政策进农家、法律进农家、科技进农家、卫生进农家)、“四项评选”(评选和谐农家、评选满意干部、评选先锋党员、评选守法公民)、“四项查看”(查看群众收入是否增加、查看干部作风是否转变、查看长效机制是否建立、查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的“四个四”活动。如仪陇县利用农闲时间,引导农民组建锁呐腰鼓队、说唱队、秧歌队,自编自演,说身边人、讲身边事。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手段,组织农民学技术、学科技,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提高其思想道德观念、政治觉悟,让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明礼仪、知党恩的新型农民迅速涌现。“争做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等活动的开展,有效地破解了教育农民的难题。

(六)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社会事业六民主法制”的扶贫工作思路,在重点贫困村大力实施“基础建设、产业建设、人口素质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

我市在贫困村中普遍实施了基础、产业、人口素质、乡风文明、民主法制和基层组织“六大建设”,把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的整村推进扶贫战略得到了具体化。抓基础建设解决了制约农村发展的水、路两大瓶颈和影响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环境问题,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抓产业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增收和持续发展的问题;抓人口素质建设,帮助贫困农民掌握科学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让农民掌握务工技能,从农民变工人,从农民变市民,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抓乡风文明、民主政治和基层组织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六大建设”体现了整村推进和综合发展,解决了和谐新农村怎么建的问题。

二、几点思考

(一)贫困地区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必须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充分整合要素资源。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项农村工作必须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对区域内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积极实践“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是政绩”的理念,从领导力量、政策激励、资金投入等方面,更加关注贫困地区,更加关心困难群众,更加重视扶贫开发。

(二)必须加大公共财政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特别是水、路、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这些都是公共财政支持的方向之一。这些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来提供,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政府应逐年增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贫困地区需要办的事情很多,政府财力有限不可能大包大揽,因此,必须注意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序,支持群众最想干的事,最关紧要的事。

(三)贫困地区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群众主体。XX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农民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的一切农村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推广民主管村的“四权”模式,用好用活农村“一事一议”政策,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性。

(四)贫困地区必须正确处理好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贫困地区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扶贫开发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部内容,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过程,实质就是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扶贫开发搞好了,就突破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不能因为搞新农村建设就忽视了扶贫开发工作,也不能因为扶贫开发工作而不重视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抓扶贫就是抓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做到统筹兼顾,相互促进。通过扶贫开发和“三农”措施的落实,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五)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构建贫困群众的安全保障体系。农村中的贫困群众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必须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扶持。对无生产能力的特困群众采取救助式扶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具备生产能力,但受某些因素制约而难以发展生产的群众,采取开发式扶贫,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在农村中普遍建立必需的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解决群众就医难,防止因病返贫,以及防范和化解农民在发展生产中的风险。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我市对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在体制、机制上的探索才刚刚起步,所取得的成效只是阶段性的,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上的一些作法和思考还很肤浅,不妥之处,诚盼各位专家、学者予以斧正。

下载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为此,我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

    关于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地处中心城区,总人口11余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妇女在农村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妇女......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不可......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玉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

    区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去年以来,XX区按照中央、省委“1号文件”的精神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生态小康新村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有效载体,特别是以XXX为重点着......

    农业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业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李 凌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3期 [摘要]农业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特色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特色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摘要】特色学校建设是基于特色项目基础上的一种学校深层次的打造,具体表现为特色文化统领、特色项目传承、特色课程保障、特色活动实施与特......

    巴中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共5篇)

    巴中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李善君 巴中市地处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于1993年建立地区,2000年撤地设市,辖巴州、南江、通江、平昌一区三县,188个乡镇,幅员1.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