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靖远县沿黄特色经济
靖远县位于黄河中上游,黄河流经县境9个乡镇、154公里,占全省过境段的40%,占全市的70%,年过水量329.4亿立方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黄河灌区承担着全县近80%的农业产出,承载着50%以上的人口,黄河是靖远最大的资源优势,依托黄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做足黄河文章,丰富
黄河经济内涵,是推动靖远县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动力。
一、沿黄特色经济带建设的总体布局。
全县紧紧围绕把靖远建设成甘肃经济强县、黄河经济产业带上的特色农业大县、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工业强县、科技教育繁荣发达的文化先进县的目标,按照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一带五区”(黄河经济文化旅游带、刘川工业集中区、平保特色观光农业旅游区、新城行政商贸文化居住区、杜寨柯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区、银三角非公经济集中区)发展战略,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在全县形成具有相
对规模的黄河经济产业带。
“一带”,就是建设黄河经济文化旅游带。黄河是靖远得天独厚的资源,靖远经济的优势在黄河流域,潜力在黄河流域,生命力也在黄河流域。县上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黄河文化经济带的战略思路,坚持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基础建设为依托,以新兴旅游业为延伸,大力挖掘黄河经济潜力,发挥黄河经济优势,丰富黄河经济内涵,逐步把靖远的沿黄流域打造成为特色优势突出、主导产业集群、人民生活小康、社会和谐进步的现代农业经济长廊、文化旅游长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长廊。
“五区”:一是建设刘川工业集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刘川工业集中区的要求,完善详细规划,明确集中区的发展定位、奋斗目标和开发思路,抓紧搞好土地储备平整工作,力争年内实现水电路“三通”。积极与中科院白银高科技示范园区和稀土公司搞好衔接,抓紧引进和实施一批生产型、科技型、环保
型、外向型重点项目,力争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开发、当年见效的目标。
二是建设平堡特色观光农业旅游区。借助乌金峡水电站开工建设的东风,依托四龙休闲渡假村,积极争取省、市的项目支持,综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景点道路、黄河航运线路的建设步伐,开发水上游乐、农家乐、园区观光和河心岛等旅游项目,建设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观光农
业旅游区。
三是建设新城行政商贸文化居住区。抓紧搞好靖远新城区主干道路的铺油罩面,实施新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改道新建吴家川至碾子湾道路,积极争取黄河公路大桥建设项目,实施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快旧城主干道路的整修扩建步伐,不断完
善城市功能。
四是建设杜寨柯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区。按照布局合理,管理有序,功能配套的要求。抓紧筹建早熟洋芋、枸杞、大枣、香水梨、大蒜、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着力培育水泥、砖瓦等建材工
业和脱水四季豆、洋芋淀粉、农产品加工等优势工业集群,不断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五是建设银三角非公经济集中区。采取技改扩建、装备更新、后续产品开发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开发焦炭、电石、磷肥、陶瓷等产品,重点培育恒达焦化、博翔电石、晖泽化工等产值过亿元或过五千万元的大中型民营企业。进一步加强与靖远电厂、靖远煤业公司和平川中区等驻地企业及开发区的联系,积极引进和承接项目,扩大交流。抓紧开展东湾镇向银三角经济集中区搬迁的规划论证工作,发挥中心城镇对
开发小区的规划控制、规范管理和协调服务职能。
二、沿黄河特色经济带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
为了狠抓黄河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黄河优势,促使“一带五区”重点项目早日实施,全县上下统一思
想,群策群力,协调一致,狠抓落实。
(一)、突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步伐,夯实黄河经济带建设基础。
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点工作和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
摇,凝心聚力上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
一是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十一五”期间,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项目将成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和银行贷款投向的重点行业。2006年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将增加100亿元,优先用于农林水利、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县将顺应国家调控政策,紧抓政策机遇,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制度,有重点地精心筛选、策划、论证、储备一大批有比较优势、区域特色的好项目、大项目,及时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协调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对事关我县长远发展的靖远黄河公路大桥及207线改造、曹若人饮扩建、县城至吴家川高速公路出口等级公路建设等工程项目,成立专门机构,做好协调衔接,争取得到国家立项批复实施。争取杜小公路、水石公路及双永公路、大芦至共和公路、沿黄两岸滨河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交通建设。要在积极配合建设乌金峡水电
站、开通黄河航运的同时,多方争取协调,申报开发建设靖南峡、黑山峡梯级水电站。
二是加大项目落实力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办法,定责任、抓督查、抓考核,用责任约束机制调动各方面抓项目的积极性。对已批复立项的重点项目要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早日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完善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努力营造亲商、护商、安商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对招商项目的包装和对外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招商节会、项目策划会和外出对接的机会,广泛开展大密度、全方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招商活动,大力推行重点产业、核心企业及产业链招商,积极开展委托招商、境外推介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招商活动,努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年内招商引
资总量达比上年增长20%,达到1.5亿元以上。
(二)、突破难点,加大城镇开发建设力度,增强黄河经济带发展后劲。
集中财力、物力,重点突破新城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中的集中供热、风雷街贯通、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县城中心至新城区通道等“瓶颈”问题,以难点的突破来带动和促进城镇开发建设。
大力开发建设新城行政商贸文化居住区。把新城区开发放在全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做到年内新开工一批、完善配套一批、加快推进一批、投入使用一批重点项目,逐步把新城区建设成为集行政办公、人居生活、商贸流通、餐饮服务、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区。开工建设法院、民政局、消防队、安宁渡水文站、建筑试验站、农电局、兴电工程等一批办公和家属楼,力争开工建设靖远四中和一家星级宾馆,争取中心广场、靖乐渠景观带、滨河大道景观带、水上公园、北滨河路、风雷北路启动建设;完成莲湖路、科靖路、裕丰路铺油罩面工程,完善绿化、给排水、电力电讯等配套设施,配套建设集中供热工程;加快推进广电大厦、嘉靖园小区建设进度;北辰学校、嘉靖园小区一期工程、城建局及国土局办公楼
和家属楼、疾控中心投入使用。
积极改造管理旧城区。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形成合力,突破难点,贯通风雷街至国道通道和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两项重点工程,畅通县城东端出口,提高城区群众饮用水质量。加快新华书店办公楼、风雷街两侧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整修补铺城区主要路段、部分巷道,配套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工程,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城市交通、市政设施、环卫保洁、市
容监管力度,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以杜寨柯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区、刘川乡移民新区、北湾镇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在刘川、平堡、北湾、大芦、五合、东湾、北滩等7个乡镇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引导群众改变传统居住观念,推进小康住宅建设试点工程。按照布局合理、管理有序、功能配套的要求,规划建设杜寨柯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区。结合北滩乡政府搬迁、小城镇建设和杜寨柯村小康示范村建设,积极搞好加工贸易集散区的规划、论证和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土地征用平整、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工程;协调配合搞好服务,争取活畜交易市场、特色优质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商业批发中心、枸杞深加工生产
线启动实施;争取开工建设北滩中学和一家综合性医院;积极发展水泥、砖瓦、脱水菜、马铃薯淀粉加工等优势地方工业,努力把杜寨柯建设成为县域北部中心城镇和优势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区。按照布局优化、环境美化、卫生洁化、道路硬化“四化”标准,积极规划建设东湾镇三合村、北湾镇高崖村、刘川移民区
3个小康示范村。
(三)、提升亮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壮大黄河农业经济带发展规模。
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和养羊两大支柱产业,提升亮点,在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一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黄河灌溉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着力培育壮大蔬菜、养羊、养鸡、水稻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蔬菜产业开发力度。大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狠抓基地拓展,力争全县蔬菜面积突破30万亩。在补充扩大原有基地的基础上,蔬菜产业要积极向高扬程灌区延伸,大手笔、高起点,规划新建大芦万亩反季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年内完成规划设计、土建工程及供水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羊产业。以磊磊食品公司羊羔肉真空熟食包装生产线为依托,进一步扩大养羊基地规模,建立生产、收购、屠宰、精选、包装、运输、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做大做精靖远羊羔肉品牌;年内新发展舍饲养羊户5000户,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做强做优养鸡产业。积极规划建设北湾蒙家坪高科技规模养鸡项目集中区,延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造西北最大的鸡产业生产基地,全县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大力发展绿色水稻。积极建设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4万亩。要按照一乡一品、数乡一品的要求,在北滩、永新、石门等乡构建枸杞、大枣、食用菌、大蒜等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新建大枣基地1万亩,全县大枣面积达到2万亩;稳步扩大枸杞种植,全县枸杞面积达到2.2万亩。在北滩、糜滩等乡新增双孢菇1万平方米,全县双孢菇生产面积达6万平方米;在乌兰、东湾、平堡等乡积极建设规范化良种猪养殖基地,全县猪饲养量达到50万头。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有重点地推广应用无公害生产、模式化栽培等先进
实用新技术,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二是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优质大宗农产品资源优势,对已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脱水菜、羊羔肉熟食包装、精淀粉、冻干食品、粳米、打码鸡蛋、卤蛋卤肉、果蔬糕、辣子酱等产品,扶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实施精品包装,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围绕“绿证”农产品的保鲜、储藏、营销等环节,捕捉信息,推广项目,通过各种渠道组建枸杞精包装、大枣精包装、大蒜分选包装、蔬菜冷藏保鲜、西甜瓜运销等龙头企业,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进一步扩大双孢菇基地面积,启动科靖绿宝冻干食品生产线。积极扶持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及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
程度。
三是努力改善群众生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小水工程、梯田建设项目,全县新增梯田1.2万亩,延渠扩灌2万亩,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整合扶贫专项资金和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项目资金,扎实做好搬迁扶贫工作。积极开展移民点的建设、管理及经济开发,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组织输出力度,加强与北京丰台保安公司等劳务输出基地的合作关系,积极开拓新的劳务基地,定向、定点有序组织劳务输转2.5万人,增加4000人。利用县职教中心、再就业培训服务中心等机构对务工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竞争力。全县劳务输转总量达到6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2亿元。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县瓜果蔬菜批发市场信息中心、配送中心、运销中心主体作用,强化中心市场与基地市场的联络,互通需求信息,调剂市场余缺,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全面搞活和规范县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及乡村集贸市场。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建立新型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网络。完善县政府公众信息网、县科技信息网信息服务功能,及时准确地向农户和运销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
(四)、发挥优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黄河经济带发展基地。
一要依托集中区办工业。发挥银三角非公经济集中区优越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便利充足的能源优势,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改造基础设施,调整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加强服务功能,在抓项目、抓达标、抓配套、抓服务上下功夫,在进一步发展壮大焦化、电石、磷肥、陶瓷、农副产品加工等骨干工业的基础上,引进开发新技术,延伸扩展产业链,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要依托毗邻靖远电厂、靖远煤业公司、平川中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和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刘川工业集中区要按照市级高科技产业园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要集中精力,通力合作,尽快立项实施,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年内完成一期用地规划、环评、土地征用,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及土地平整“三通一平”。积极与中科院白银高科技示范园区、甘肃稀土公司的联系,加强合作,规划发展稀土工业衍生配套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首批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园区,把集中区建设成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延伸区,逐步建设刘白高速公路工业走廊,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要打造优势办工业。深入实施“双五双十”工程,做大做强规模以上工商企业。积极开展“双百”振兴计划,促进中小企业优化结构、壮大规模、健康发展。引导企业技改扩能,提速增效,打造县域工业优势。做大化工能源建材业。以电石、双氰胺、化肥、硫酸等产品为重点,支持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向高技术、新材料、低成本、多品种、高质量、低污染方向发展。支持王家山一、二矿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以上。做强焦化工业。依托我县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以恒达焦化公司70万吨焦化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为契机,开发煤焦油、粗轻苯、硫磺、碳黑、煤气等炼
焦系列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把我县建成甘肃最大的焦化系列产品生产县。三要发展非公办工业。落实中央和省市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为民营经济鸣锣开道、鼓劲加油、搭建平台,努力营造一个扶持、引导、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民间创业的巨大活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引导鼓励民营经济以租赁、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盘活国有、集体闲置资产。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入农业开发、农产品加工流通及旅游服务业,争取更
多的私人资本、社会资金参与更多更广泛的领域开发建设。
四要营造环境办工业。要按照“转产权、转机制、转身份、增效益”的总体要求,牢牢抓住企业职工安置这一中心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县属未改制企业进行改组改制。要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综合协调,扶持壮大支柱骨干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挖潜改造,开发新品,打造精品,争创名牌,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并重,拉动全区工业快速发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户。积极协调电力供应、铁路运力,帮助企业疏通流动资金贷款渠道,建立工商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
互支持、长期合作发展的有效体系,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五)、彰显特色,开发黄河旅游产业,优化黄河经济带发展结构。
以全市百公里黄河旅游风情线建设为契机,积极整合县境内黄河峡谷、现代农业和黄河沿线古渡、遗迹、民居、石窟等独特而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旅游资源,以建设平堡特色观光农业旅游区为重点,加大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宣传推介,积极开发建设黄河文化特色旅游产业经济带,争取旅游业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是依托黄河现代农业资源优势,以平堡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心,大力开发“绿证”西甜瓜、温室花卉、反季节蔬菜等绿色无公害农业旅游资源,整合三槐村、堡子山、清代古建筑、仿古一条街等历史文化遗产,乌金峡水电站、中国农民第一桥等现代人文景观,乌金峡、河心岛等黄河自然景观以及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四龙疗养院、白银绿色农业示范园区等旅游观光景点,加快景区道路、黄河航运、餐饮服务业建设步伐,大力开发以平堡祖厉古城为主的古迹游,黄河冲浪、峡谷观光、池塘钓鱼为主的水上游,园区农业观光、吃农家饭、品田园生活为主的农家乐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精心打造平堡特色观光农业旅游区。
二是依托黄河人文自然景观优势,大力开发乌金峡、平堡祖厉古城、中国农民第一桥、寺儿湾石窟、法泉寺石窟、虎豹口黄河古渡、红四军抢渡黄河遗址、哈思山省级森林公园等黄河自然风光、石窟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借助已打出品牌、打出市场的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的东风,精心打造靖远黄河文
化旅游线。完善法泉寺风景区基础设施和景区开发建设。
三是充分挖掘靖远县城千年黄河古镇优势,依托新城区滨河大道景观带、北辰广场建设,规划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整合黄河水车、乌兰山、钟鼓楼、鹿鸣园、城隍庙等文化古迹,精心打造黄河古
镇文化旅游线。
第二篇:镇沿黄特色经济带建设的调研报告
镇沿黄特色经济带建设的调研报告
X镇地处惠民县南部,南靠X,北临X。辖X个社区X个村,人口X万,面积X平方公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刘清路贯通南北,南与工业发达的淄博市隔河相望,有黄河浮桥相连,北接省道乐胡路,220国道横穿东西,西去济南100公里,至国际机场仅一小时车程,东至滨博高速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华东地区出入京、津的主要通道。
黄河流经镇域X个村、X公里,为发展全镇的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黄河是X镇最大的资源优势之一,依托黄河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做足黄河文章,丰富黄河经济内涵,壮大黄河历史文化,是推动X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一、沿黄特色经济带建设的总体布局
按照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的原则,X镇打算实施黄河经济文化旅游带建设,其中重点发展沿黄农业示范园和旅游度假村,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在全镇形成具有相对规模的沿黄经济产业带。
目前,X镇已纳入全市沿黄风情带建设,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县委建设的总体思路,制定符合本镇的沿黄旅游发展规划,坚持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基础建设为依托,以新兴旅游业为延伸,大力挖掘黄河经济潜力,发挥黄河经济优势,丰富黄河经济内涵,逐步把X镇的沿黄流域打造成为特色产业突出、主导产业集群、社会和谐进步的现代农业经济长廊、文化旅游长廊。
建设特色农业旅游区。依托白龙湾等现有旅游资源,积极争取省、市、县的项目资金支持,综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景点道路、黄河航运线路的建设步伐,开发水上游乐、农家乐、园区观光等旅游项目,建设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观光农业旅游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科学统一规划
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各镇和多个县直部门各负其责、重点突破,又需要相互协作、全力推进。在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上,县里虽然有明确分工,但目前尚处在农业局管农业园区、旅游局管旅游项目。沿黄各乡镇条块分割的浅表层面,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由于没有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科学统一的编制规划,项目建设上大多呈现“小、弱、散、差”的状态,存有各自为战、风格雷同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黄生态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尚需优化
一是小农经济烙印明显。
从总体上看,我镇沿黄农业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土地流转率较低。只有沿黄极少数村的土地实行了土地流转,沿黄其他土地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土地指标不足。三是特色农业发展滞后。由于缺乏具有强力引导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缓慢,与二三产业联系不够紧密,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较小。(三)文化产业薄弱,资源整合亟待加强
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商品生产渗透到精神领域的结果。我镇红色文化与黄河文化融合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渡口文化,也造就了X人民独特的文化品质。但是,从推进文化产业和沿黄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上仍存有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理念落实不到位;运用文化产品打造旅游品牌的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够灵活;旅游商品的文化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和不足。
三、下一步的打算及建议
(一)多措并举,努力实现沿黄旅游业发展新突破
一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
按照同质化资源需要差异化产品,类同化市场需要错位经营的理念,努力做到全县旅游业发展“一张图”、“一盘棋”,改变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状况,强化沿黄生态产业带旅游业同源异质的互补功能,形成资源共享、配置合理、扬长避短、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积极培育沿黄生态产业带的主打旅游项目和标志性产品。二是抓好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尽快制定出发展规划,争取资金,围绕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景区升级改造,逐步完善景区设施,扩大规模,以项目为龙头,推动旅游产业链不断拉长。对打算建设的重点旅游项目,要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加快推进,要精心打造旅游精品。三是加快景区升级,完善服务功能。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协调专项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塑造“接待规模大、服务质量高、市场环境优、队伍素质强”行业形象为目标,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真正让游客在X吃的放心、住的舒心、游的开心。
(二)突出特色,着力发展沿黄生态高效农业
充分发挥沿黄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产业聚集、协调开放”的原则,以龙头带园区、以园区促产业、以产业联农户,明确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布局、经营机制等内容,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沿黄生态高效农业园区。一是推动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在农业产权制度上深入探索,逐步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倡导土地向大户、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适度集中。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重点打造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由农民单一经营向企业化运营的转变,促进沿黄优势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二是发展休闲农业,搭建生态产业新平台。主打“周末休闲哪里去,惠民近郊游X”的品牌,保留并重点包装X社区2至3个黄河民俗村落,突出“走近黄河、感触黄河、拥抱黄河”主题,有计划的对土地进行集中复垦、集约经营。加快沿黄苗木培育、林下经济、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启动生态农业合作研究和菜篮子工程示范化基地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建设一批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农家乐集聚区、果蔬采摘园,打造一流的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居住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沿黄生态农业园区。
(三)深入挖掘,促进地域文化与沿黄生态产业融合文化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要通过挖掘和拓展黄河古渡口文化内涵,丰富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内容,以大产业推进黄河渡口文化大融合,以黄河渡口文化大融合建设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大发展。一是深入挖掘整合黄河渡口文化资源。X镇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文化优势独特。开发“红色文化”,利用渤海革命老区和英雄人物的影响,突出X镇独有的文化内涵。二是以黄河渡口文化促进沿黄生态产业转型升级。依托黄河渡口文化,增强人们的认知性、趣味性,寓教于乐,提升品位。把文化元素更多的植入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用文化内涵发展旅游项目,用文化理念助推农业园区,积极构建地域文化与沿黄生态产业带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创新文化产品营销方式。黄河渡口文化、沿黄生态产业联系密切,在宣传推介、产品营销等市场开拓环节具有较好的融合性、互补性,要充分利用各类节庆活动,搞好文化产品的展示和推介,为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四)多元投入,构建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融资体系
一是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
在用好上级专项发展资金的基础上,采取项目贴息、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对沿黄生态产业带重点项目进行扶持。县政府和各镇在相关资金安排使用上要给予倾斜,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农业园区建设,为沿黄生态产业带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拓宽产业带项目投资和融资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综合运用合资、合作、独资、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将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转让给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开发、经营,激发沿黄生态产业带建设和发展活力。三是大力开展产业招商。进一步扩大沿黄生态产业带对外开放力度,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农业园区建设中,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者,形成多元投资新格局。建议县委、县府在文化古迹恢复建设及旅游开发等方面给予土地指标、资金等政策支持。
第三篇:靖远二中政教处工作特色
靖远二中政教处工作特色
我校政教处工作坚持以“学生安全为重,养成教育为主”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抓常规,重在管理创特色、求实效不断优化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在狠抓基础德育工作的同时,努力挖掘德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工作:
(一)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坚持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开展争做“学生标兵”,创建“文明班级”等系列活动,加强校风、学风、校训、校纪建设,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人人读记守则、规范。形成人人学守则,事事讲规范的教育氛围。
2、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学生规范行为,勤奋学习,做到抓全、抓细、抓实。制定《靖远二中学生一日常规》、《靖远二中学生十不准》、《靖远二中学生十中良好学习习惯》等,抓好班风建设,做好班容班貌的整改、学生仪容仪表的规范、环境卫生的整洁、纪律安全教育、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规章健全、制度明确,办法细化,责任到人。
3、完善各项制度。坚持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班级安全工作制度等,工作规范到位,做到各项工作早安排,有内容,工作过程有记录、有检查、有评比,各项活动有总结、出实效。
4、强化推行师生值周等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成立学生会监督岗,各班成立安全纪律卫生员,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班容班貌等情况进行考核,每日公布得分情况,每周进行小结,考核优胜班级进行公示表扬。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5、注重培养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每天坚持做好“两操”、“一活动”;每天坚持“四扫四洒两捡”卫生制度;并实行楼管分片管理责任制度;每天让学生记住养成教育“十不准”;每周由政教处统一部署开好本周的主题班会活动;每周由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政教干事及部分班主任分组进行一次宿舍大检查,并现场打分评比;每周利用班会、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安全、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专题会;每学期开展主题班会交流活动,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每学年进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年十月份我校邀请法治副校长来校作报告;每学期加强对学生会和班干部的培训、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参与学校管理;每学期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与校团委、校妇委会配合评选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个人”,每学年开展爱国卫生和环境卫生月活动,每学期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等。学校开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争做文明中学生,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还定期召开高一年级习惯养成动员大会,高一文科班学生誓师大会,高二文科班学风动员大会。学生会、浩然班、栋梁班的学生为我县福利院孤寡老人送温暖、传爱心,深受社会好评
(二)加强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
①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借鉴人家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理念,每学年派出学习人员不少于四次,请进专家不少于两次。省、市骨干教师赴北京学习新理念,回校教书育新人,让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中国青少年责任与成长大讲堂走进靖远二中—“中国梦、我的梦”系清华大学英语神厨张立勇老师的励志报告;先听题为“孝道感恩,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会,后
组织学生观看邹越演讲---《让世界充满爱》;请国家科技部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大教授王宏广作了题为“新的科技革命与 确定不同学年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
⑥学校每学年评选出“校园之星”(学习、诚信、劳动、才艺、才干、进步、文明礼貌之星)
⑦学校还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4.23世界读书日”全校师生读书系列活动;高一年级诗歌朗诵会;手抄报比赛,开展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活动;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等。
⑧学校每学年都要举行高一新生为期一周的军训,其目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国防意识,学到军事知识,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班级凝聚力。
⑨我校“栋梁班、正信班、浩然班、科源班、秀贤班、树人班”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兴教助学
造福桑梓”的班级,其爱心助学给靖远二中留下了很深的情结。自2012年至今,春季、秋季高中助学金,生东慈善教育助学金,中央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助学金,成都希望公益基金会,香港福幼基金会,靖远县总工会金秋助学,“正潮”黄河基金会,国鼎慈善基金会,靖远二中女职工爱心捐助等,捐助资金达4922605.00元。
⑩学校以养德、益智、审美、理想为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积极筹措资金,逐步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饱含育人元素、发挥春雨润物的启迪陶冶功能,开发每一寸教育空间,去孕育积淀学校的核心精神,传承国学精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成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努力把学校打造成让家长放心、教师舒心、学生开心的学习环境。
⑪靖远二中德育教育系列:
(一)人生善于规划,会考试更会做人;
(二)好习惯是成功的保证 迈向成功从点滴做起;
(三)塑造完美人格,追求人生卓越。
(三)紧抓契机,推进法制教育更上台阶
在“六五”普法活动中,我校以上级部门普法规划为指导,以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进程为中心,密切联系学校实际,紧紧围绕学校“六五”普法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学校始终重视普法工作,寓德育教育于法制教育之中。我校校长肖进忠同志、副校长路永沧同志于2011年7月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中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并由他们两位同志前去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时学校也荣获优秀组织奖。学校推荐材料 “书写教育风采,竞绽德育之花”一文于2013年4月26日发表在《甘肃法制报》上。所以,我校法制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开展法制教育的过程,也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学习法律、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过程。近年来,我校学生从没有发生过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也从没有出现过学生犯罪、人身伤亡等情况。
(四)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确保管理到位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没有—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班主任队伍,科学决策就不可能准确无误地实施。这一方面我们将做到:一是对班主任的工作计划管理和班级工作笔记的检查;二是认真实施《班主任工作考核》;三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培训。通过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介绍经验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素质和业务水平,转变班主任工作的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四是根据每月教育重点和班级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好每周一次
的主题班会。五是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与家长保持联系,能及时地把学生在校学习的表现反馈到家长当中,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六是开展以帮扶“学困进生”、新入学学生为主要内容的“温暖工程”。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进行跟踪帮扶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要做到“三心”:即生活上关心,引导上耐心,工作上用心;开展“四导”:即思想上开导,心理上疏导,工作上指导,行为上引导,并认真做好转化记录。七是我校实行班主任每天签到签退制度;继续执行班主任量化评比方案,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与绩效考核挂钩;对评定的“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学校予以奖励;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晨曦”校刊、“育才园地”校报等工具,开展好全校师生的“师德师风”“法制宣传”“德育教育”“安全教育”等课
(五)加强管理,开展好各项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
1、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及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科技创新,文体等活动,优化育人的氛围与环境,达到教育、感化学生的目的。
2、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3、指导和帮助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开展班级活动,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以此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班级氛围。充分利用班会内容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健全的人格、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班会要求精心设计、认真组织、主题突出、教育效果显着。
4、管理效果明显。近年来,我校学生从没发生过重大违法乱纪的行为,也从没出现过学生犯罪、人身伤亡等情况,真正做到了“德法并重、寓德于法、立德树人”的效果。
(六)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功能。
1、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提高家长的素质和能力,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定期开好家长会,并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与家长共商教育其子女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2、加强与文化市场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联系,通报情况,推动有关部门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治安秩序,努力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协调。
(七)携手总务处,加强寄宿生管理,凸显特色。
1、确保学生安全,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开展优秀寄宿生、文明寝室的评比活动。努力使寄宿生的管理更富人情化,更讲人文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宿舍这个 总之,在上级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下,我校狠抓制度建设,创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平台,不断强化管理,围绕育人环境建设、传统教育、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法制宣传等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优秀组织奖”、“白银市安全文明学校”、“白银市绿色学校”、“白银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连续十年获“空军招飞先进单位”“白银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集地”、“靖远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国防生源基地”等荣誉称号。
靖远二中座落于乌兰山下靖远县城,创建于1955年,2005年被白银市确定为“白银市示范性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学校现有教职工302人,其中省优秀专家1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9人,一级教师71人,二级教师98人,研究生10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特级1人、高级6人;骨干教师省级7人、市级33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6%,80%学科都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现有教学班68个,学生4800余人。建校至今,风风雨雨五十七年,历尽沧桑,而历任领导都以兴校创业、教书育人为己任,最终确立了“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富才、厚德、严谨、和谐”的传统,奉行“追求卓越,崇尚一流、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把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优化了学校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法制精神,真正做到了德法并重、寓德育法、立德树人。
第四篇:沿黄一级公路加油站调研报告
沿黄一级公路加油站调研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沿黄一级公路是连同鄂尔多斯市北部沿黄河地区东西走向的重要通道,路线沿黄河南岸布设,是鄂尔多斯北部资源富集区和产业密集区重要公路通道。主线长424公里,总投资128亿元,另设连接线250公里,经过我市3个旗、14个乡镇、6个大型产业园区和53个嘎查(村),并通过呼准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等国省干线及新建的黄河大桥,向北跨越黄河及京藏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等干线公路相连接。
其与内蒙古公路规划的三纵九横十二出口的第一横“巴彦浩特—满洲里”乌海至包头段平行,与 G110、X618、X621联合构成了鄂尔多斯西北部地区的公路网骨架。它的建设是推进鄂尔多斯市三大战略转移、实施资源开发和能源转换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该段公路的建设对完善自治区干线公路网建设,分布推进自治区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实施,改善鄂尔多斯市交通条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项目建设对沙漠治理、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沿黄一级公路建成通车,这将有效促进鄂尔多斯沿黄地区与呼和浩特、包头、乌海等城市的互融发展,缓解沿黄地区的交通压力。
加油站建设标准、规模: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准格尔旗大路新区准格尔互通与运煤高速公路前房子连接线相接,终点桩号为K416+360,按双向四 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本项目共设7个服务区,14个加油站,每个加油站站界呈矩形,净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包含加油站 站房、场区硬化、储罐设备、加油区罩棚及经营配套设施等。加油站位置:
十二连城南北服务区内 2个加油站
王爱召南北服务区内 2个加油站
解放滩南北服务区内 2个加油站 中和西南北服务区内 2个加油站
独贵塔拉南北服务区 2个加油站 吉日嘎郎南北服务区 2个加油站
呼和木独南北服务区 2个加油站
第五篇:黄小2012特色汇报汇报材料
诗韵悠悠,绳舞飞扬
—黄家屯小学2012第一学期校本特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学生为本,健全学生人格,锻炼学生体质,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优意识,体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持续开展,展示黄小学生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二、创设理念:
通过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发现跳绳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有诸多好处.诵读古诗也有很多的益处:增强记忆力、提高语言文字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单独的跳绳和单独的背诵古诗是乏味的,很难持久。我们把花样跳绳和古诗诵读结合在一起,会有如下优点:
1、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跳绳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2、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由于儿童在跳绳过程中不断地诵读古诗,使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其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
3、能促进儿童心灵手巧,人的机体在运动时会把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儿童跳绳时诵读古诗,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儿童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
4、能培养儿童的平衡感和节奏感,跳绳时的动作可谓左右开弓,上下齐动,有助于儿童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地发展,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5、能帮助儿童确立方位感和培养其整体意识,儿童在跳绳过程中,有时是单人跳,有时是双人跳,有时是多人跳,这有利于儿童形成准确的方位感。
6、儿童在跳绳和诵读古诗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三、校情分析:
跳绳是一项广大人民最易接受和深受喜爱的运动,不太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普及面广,可操作性强。在前几年的体育活动中,一直是我校的传统
特色项目,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的探究实施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学校的很多教师在课余休息也常常把跳绳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许多青年教师常年坚持跳绳,一直是师生们的好榜样。背诵古诗,是我校常年坚持的活动项目,每周一首古诗,学校定期抽查,学生、家长、教师都十分认可此项活动。因此,经校委会研究讨论、全体教师通过,决定在我校开设花样跳绳与诵读古诗的校本课程。
四、创建目标:
推广花样跳绳运动,初步形成学校体育文化特色;开设花样跳绳与诵读古诗校本课程,形成课程体系,并得到有效实施;加强与兄弟学校、文体单位、民间艺人的联系,广泛吸收外部优质资源,形成强大教育合力,推动学校花样跳绳诵读古诗活动的开展。花样跳绳与学生诵读古诗相结合,增强跳绳的韵律感,扩展其文化内涵。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跳出智慧、跳出健康、跳出文化。
五、组织领导
1、学校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创建领导小组:
主要工作任务:统筹规划学校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特色发展思路,制定相关评价、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特色创建工作等。
2、学校花样跳绳队与古诗诵读实施小组:
主要工作任务:组建校级、班级队,指导开展队的训练、竞赛活动。
3、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主要工作任务:开发校本课程,指导开展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等工作。
六、具体措施
1、制定学校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特色创建方案,并有效实施;
2、教师普遍参与,并组织学生建立校级、班级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运动队。
3、成立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开展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校本课程研究,并编制花样跳绳训练方案。每周开设一节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校本课程。积极创编和推广古诗韵律操。
4、结合阳光体育(跳绳)、体育课、兴趣小组活动等开展跳绳活动,学校师生共同参与,人人学跳绳,人人爱跳绳。以课堂教学为起点,结合每天的阳光体育坚持每天一练,把跳绳活动的开展工作带入体育课,分年级、分
阶段进行教学,确定每一位学生应达到的水平,确保体育活动可持续开展。
5、开展每月小型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竞赛活动,力争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评选跳绳优秀班级和舞绳小能手,促进跳绳活动稳步有序的开展下去。
6、家长、社会、学校联袂参与跳绳活动,将跳绳与古诗诵读运动推向家庭、走向社会。
7、逐步编制适合学校花样跳绳与古诗诵读的校本课教材。
8、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和学校星级评价制度促进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
七、在创新中求发展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制定本学期的目标,本学期将组织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把跳绳送古诗转型到“古诗韵律操”,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和老师们,把全校师生吸引到活动中来。瓷套古诗词韵律操采用的是学生一边吟诵经典古诗词,一边做韵律操的形式,并配上动听的音乐,让孩子们“学中乐,乐中学”。活动的开展,级丰富了课间操的内容,有让学生全面的去感悟、领略祖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家屯小学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