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0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

第一篇: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

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 2010-03-23

李进

摘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的展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可以从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策略起点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的角度观照,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关键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逻辑起点;现实依据:理论模型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整体的教育发展观.也是特定的教育发展战略.它首先纳入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构架.同时又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指向高职教育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体现为高职教育的规模已经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更体现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直接为国家社会经济提供了一线技能型的人力资源支撑。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地展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植根于教育对于社会经济的适应、引领和调节.体现在综合利用教育资源.改善教育发展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平等公正。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满足教育自身发展需要三个发展维度做深人思考.据此.我们从分析逻辑起点和观照现实依据出发.构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

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

首先从历史起点看,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当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适需技术层面的人才时.同时也迫切需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时高职教育应运而生.规模扩张成为发展主线;另一方面.当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大量高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的应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有了新的发展:要求T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具有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新技术应用能力.懂得更多的国际运行规则.具备更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于是.高职教育的内涵提升成为发展主旨:再一方面,高职教育也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就要明确“做强”的地位与作用、功能与目标.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实践路径与政策保障成为发展的导向。

其次.从理论起点看.对于高职教育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内涵。一方而要回答什么是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高职教育发展不仅在宏观上表现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更在微观上具体表现为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确立和深化学校的数量扩张和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及实训基地的拓展.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结构优化和集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回答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达成什么.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的目的.从显性的要求看.当然是要提高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中技术能级提升的需求.但这只是人作为“工具”层面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在丁“以人为本”于是.高职教育发展就超越了单纯的学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被理解为人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人的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和

个性自我实现的过程.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的发展同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强调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根本目的在于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也即人自身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再一方面.要回答如何科学地发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要认识高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正确处理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关系的规律。发展理论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区域发展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结合点和落脚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综合社会、经济、教育以及人的发展理论,提炼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素.结合我周不同区域发展的特点与战略,构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指导高职教育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再次.从策略起点看,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策略是高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依据。一方面.从总体上说,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和策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需要教育提高服务国家产业升级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普及培训学习与文化辐射的能力.高职教育面向社会经济、面向行业就业、面向在职培训.这一教育类型必须瞄准社会经济的生长点并与其相伴生而发展。另一方面.从区域经济拉动上说.高职教育发展可在区域突破,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区域特色.不断开拓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我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东部腾飞战略,在东部腾飞战略中又有珠三角发展战略、长三角发展战略、海西区发展战略、环渤海发展战略.这些都构成了高职教育多元发展态势的区域生态。再一方面,从教育本身推进上说.高职教育发展通过国家和省级的二级示范建设.可促进教育整体水平提升。二级示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示范院校建设出发,聚焦点在专业课程改革上.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构建国家的资源共享的示范平台以及省市的各具特色的共享示范平台.其目的在于以鲜明的办学理念、鲜明的职业导向、鲜明的办学路径、鲜明的改革举措、鲜明的培养方案、鲜明的管理模式做强高职教育.

二、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

首先,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短缺显现出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扩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日益迫切企业员工从业的国际标准化日益明确.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正在加快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不足显现出来。抓高职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产业能级、抓社会和谐.这是一种超越教育本身的认识,但并未完全落实了。目前,高职教育已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有效成果.但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战略明确但政策支持尚有缺位.规模扩张迅猛但内涵发展尚不平衡.办学理念确立但面上运作难度不小.优秀学校个案突出但社会总体认可不高.在这一发展阶段.做强高职教育.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良性循环互动尤为重要.

其次.高职教育发展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一方面.当教育与科技一起被视为促进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双引擎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给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必须为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学习深造机会.就此.高等教育领域内必须实现结构性的变革.社会的人才呈金字塔型.与之相匹配.教育类型也应呈金字塔型.高职教育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链接点.起着启下承上的作用.必须有一定的适度规模.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要求。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给予学生的必然有两条出路:分流就业与回流深造.高职教育就是教育立交桥的不可或缺而又十分重要的中间站.另一方面.当区域发展战略日益凸显其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时,教育的区域布局意义也凸显出来:高

等教育面向中心城市而后走向农村.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调整与开发.区域高层次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的招生制度改革与就业制度的导向.区域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引导。在这一布局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强高职教育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再次.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愿景亟需政策运作。比如,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政府、企业、教育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规要求以及税制调节高技能人才就业准入的统筹运作等等。另一方面教育实践既要借鉴国外经验.更要组合国外经验.立足于二次开发,全球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信息显示.高职教育的受益群体越来越形成广谱的优势.因此.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职业功能性以及实施方式的时效性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教育管理的协同化和教育实施的终身化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方向.基于此.做强高职教育必须要有明晰的认知度鲜明的方向感.和谐的节奏感。

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素

做强高职教育既是教育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教育理论构建和创新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要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

第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一方面,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而区域经济是遵循着非均衡的轨迹发展的.因此.高职教育也将通过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在明确的分类指导下.以发展求突破.以期与经济社会形成双向适应拉动的态势.直接融人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做强高职教育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的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目的.教育均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资源配置不仅仅是单线的“锦上添花”.更是要统筹的“雪中送炭”。另一方面.要注重非均衡发展中的增长极(Growth P0le).就经济现象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位于这个区域空间中的某个引领性或推进性的发展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在一个区域空间.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往往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辐射并扩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由点而面的关键的拉动作用。教育也有相同的现象.高职教育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增长极。一定意义上.鉴于社会需求的直接性和急迫性.高职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鉴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地区高职教育对于地区其他教育而言,可以成为高教强省、高教强市的首选点和增长点;鉴于政府积极引导投人和社会广泛响应支持.国家和省市二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对于全国高职院校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样板和辐射点。第一.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动力机制是系统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发展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职教育快速反应,高职教育发展愿景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从分析的角度看,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外部拉力有相关的两端.即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凼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职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职教育适时对路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内部推力也有相关联的两端.即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职教育与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高职教育首先是作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我国建设创新型

国家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服务能级提升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办好高职教育、做强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进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积极性.

第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定方式。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补偿性特征,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起点较低.为弥补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以及世界高职教育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采取了急剧的快速的增长方式:当高职教育的增长达到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高职教育水平基本相当时,补偿性增长就会逐渐转化为适应性增长,按照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自身逻辑可持续地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补偿性发展阶段需要过渡性对策.逐步迈向适应性目标。做强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方式.是在补偿性增长的方式下.采取延用适应性增长方式的目标思路,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职教育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度超前但不盲目拔高,面向需求但不急功近利.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高职教育数量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程度化解质量代价.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具有后发性特点.就是说.高职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可以具有后发优势。这一优势在于:立足类型教育的改革,实施赶超战略.产生蛙跳效应.特色的类型的赶超战略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可行选择。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做强高职教育.建成一流的高职教育,其路径是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就是后发赶超的典型范例.

第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优化.一方面.就微观层面结构的综合框架.做强高职教育的结构优化是这一类型教育结构的多向优化。(1)高职教育的学校结构,指的是不同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之间的匹配.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以及职后教育机构的贯通.高职教育学校结构优化的现实意义在于建立职业教育的立交桥,使这一类型规格的人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合适的时机和节点上分流和深造其调整的相关要素是学程、学历、学力的内涵与形式的衔接和互认。(2)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指的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标准。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现状.决定了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西部等不发达地区.高职教育还要部分承担中专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在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上的需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已经向四年制乃至七年制规格延伸。(3)高职教育的形式结构.指的是高职各类学校的体系构成。积极推进多元筹资、多元形式办学的公共政策,形成高职教育区域政府公办、行业企业公办、社会力量民办的和谐格局。同时.加强社会高技能人才教育系统的建设,发展多种学习形式.为高技能人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继续学习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建立非正规学习成果的正规教育认可制度.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互动发展。(4)高职教育的科类结构,指的是专业覆盖面及其针对性和适应性.学校专业设置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设置的基本原则不是一般地根据学科分类而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不仅必须适应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急需的艰苦行业的专业布局.其关键性的作用是引导学校及时预测人才需求。适时调整号业结构.最终形成合理的各类专业比重,科学地有绩效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宏观方面结构的战略框架.实际上是布局结构问题,涉及两个结构布局:一是区域产业结构布局.高职教育的结构形态必须匹配区域产业发展形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需求。二是区域教育结构布局。高职教育的结构必须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区域教育体系,充分明确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和地位.把高职教育的发展放在强国强省的高

度、放在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并上升到法规层面加以框定。同时.要存国家层面整合高职教育的整体职能,使之由结构形态深化为功能形态。高职教育首先是瞄准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其次是瞄准应用型人才规格的.再次是瞄准职业岗位群的技术提升和技能升级的.同时也是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职教育根据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学校与社会形成相互作用结构.区域与区域形成相互作用结构,最终建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

第五,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一方面教育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多元的经费资源筹措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加强投人力度保证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国家财政对高职教育投入的主渠道必须强化.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严格按照法定增长并要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建立规范的高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努力改善区域经济非均衡与优秀人才流失的溢出现象公平补偿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投资的教育成本。对于区域性的高职教育尤其要鼓励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源的介入配置,健全税收等促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职.倡导校企共建院校系所.做强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路径.应是科学的教育评价与科学的拨款机制相结合.教育质量与教育配置相适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经费绩效评价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对院校而言.必须量人为出按需配置.合理安排经费资源,建设重点突出,配置重在绩效。另一方面.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政策导向.加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师资质量。改革高职招生录取制度.实施单考等措施改变高职院校地缘化、最后批次化的现象.完善奖贷制度解决学生学习后顾之忧,建设社会公共实训中心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分解就业责任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走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道路。政府制定建立高职院校师资标准和评聘系列.其意义在于.社会职业往往表现出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的现象.其中的规律是.职业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地位就越高.也越受社会尊重.高职院校则要与企业共同开拓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的路径.创造科技开发的平台制定教学科研的激励政策.吸引优秀师资从事高职教育。

第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是达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履行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发展”的历史使命的关键。从操作层面看.对内处理高职院校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外处理高职院校与政府、社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协调、规范高职教育组织的各种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有效地适应环境、提升实力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做强高职教育制度创新的着眼点在于:在管理体制上,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为主、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建立矩阵式的部委办及行业协会的协调制度.组织行业或区域的集团化办学;在运行机制上.政府、社会多元筹资.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办学.融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就业准人制度:在教学制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建立职前职后贯通、教育培训一体化的教学体制。另一方面.制度创新要充分重视和发挥高职教育的群团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这些群团中介组织往往带有行业性质和学术性质如全国及各省市的职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等。它们建立了高职院校互动的纽带,建立了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并通过组织条例来协调高职院校之间关系.在一定程度缓冲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市场之间隔阂.加强了相互沟通相互支撑的关系:高职院校自觉参与其中.也强化了办学自律.从而高起点地规范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追求。一方面高职教育承载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才竞争素质、提供一线高技能人才保障的重要职能.同时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推进社会环境和谐优化、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神圣使命。高职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源和强大牵引力.逐步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直至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区域轴心机构”;凭借技术、人才、信息等集聚优势.已逐步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技术技能开发创新的策源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价值已得到了有效确认并被寄予更广泛的期望.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经济功能。继而.高职教育以学校作为区域基地.以文化的传递、融合、创新为基础.把传统的当代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学识、技能和品德.使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融入社会.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和行为文明产生积极的广泛的影响,并在社会发展中.尤其在一个地区一所高职的特定区域背景下.承载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辐射的重要任务.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文化功能。进而,高职教育作为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工具.以大学殿堂和行业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优势.在传播和培育人们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新风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功能.这就是高职教育追求的更为深化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使命中扮演着重耍角色做强高职教育将有效地提高和显示高等教育的职能效益。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目标也是人它的使命就是使每一个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离开了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如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所说的.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予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予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我们在强调高职教育的理性追求时应该牢记这一深刻的思想.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伴随终生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可以有快有慢.发展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但发展没有止境.没有终点。

(李进.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200234)

参考文献

[1]罗正英,彭磊增长极与区域妊济增长的外向带动[J]江南大学学报2003(02)

[2]刘芹茂,扬东建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J]教育与经济1992(04)

[3]房剑森论我国高等教育的补偿性增长[J]高等教育研究,1996(04)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m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09)

[5]朱国仁从高技职能发挥的角度论我目高等教育结构的问题与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98(02)

[6]刘宛晨周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1)

[7]赵发旗高等教育制虚创新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教论坛,2005(02)

原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摘要:

可持续发展观是相对于旧发展观而提出的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指出可持续发展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应努力探究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方式,以求更好地指导实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人与自然 人与人 实现方式 马克思哲学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当今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然而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环境污染、生存破坏和能源危机等,这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三大理论源头的综合创新:第一大理论来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形态中包含的科学发展观雏形;第二大理论来源,就是当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第三大理论来源,则是中华民族哲学智慧中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独特萌芽。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阶段是蒙昧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和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类对自然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人对自然体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就是“适应”。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等哲学思想以及古希腊早期的宇宙自然哲学无不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对自然界既崇敬又探知的心态。

第二阶段是对立的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类试图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把自己看作“主体”,把自然界作为被改造和利用的“客体”。培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笛卡儿崇尚分析的科学方法和牛顿力学的机械论的世界图景,导致人们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自然还原,拆卸,分解为各种孤立的基本单元,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统治的对象。但人类并未关注到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早期的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方式,人类的经济活动沿袭着资源开采,加工制造,产品流通消费,废弃物排放,废旧产品抛弃的线性或单向过程,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第三阶段是和谐共存阶段。传统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危机。SARS 的肆虐,禽流感的蔓延,南亚海啸的突袭等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灾难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也存在缺陷:它们构造一种以自然为中心马克思指出的自然本体论哲学理论,面临着消解人的自我中心化和认同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悖论。人类把理性意愿的满足作为价值标准,区分了人的感性意愿和理性意愿,肯定满足人的意愿的合理性,但要依据合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这种意愿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防止人对自然界的随意破坏。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从利用化石资源向可再生资源的转变,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个阶段的思想是包含“主体-客体”且又超越了“主体-客体”式的新的“天人合一”。

三、哲学意蕴: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包括:首先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就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包含着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各种制约,因此人需要不断的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的改变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马克思说:“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从“人是自然的主人”转向“人是自然的朋友”的新型价值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调持续发展,只有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社会经济的协调永恒发展。只有确定合适的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才能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大系统观出发,追求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最优化演进,从最广泛,最终极的意义上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还蕴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可持续性。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乱砍乱伐,大量污染排放,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中断性,都是人与人的关系不协调所致。马克思指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排放工业生活垃圾,同时通过经济政治外交等手段掠夺欠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和不协调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取决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否和谐。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涵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两对矛盾中,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起着主导作用。由此看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类对其自身生存自然和社会状况关注,控制人类战争及其规模,实现和平。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可以教育引导人类不要孤立片面看待自己,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融为一体,把关心他人,关心后人与关爱自己置于同一位置。最终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类思想道德水平为最高境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指出,任何先进的文明,在包容了旧文明的精华以后,都无情地摧毁了落后的文明,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同时,文明发展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人类伴随着新的文明又发展了,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以后,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来替代工业文明,科学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

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关于发展的哲学研究,并把发展融入了马克思哲学人类学的新视野,旨在重建发展的元价值及其深层意义。求真、明善、审美是可持续发展观蕴涵的自然价值观。公平、合作、道义是可持续发展观包容的社会价值

观。全面发展、合理消费、生态人格是可持续发展观关于人的价值观。人类对生活价值信念与自由解放的追求必须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才能得以实现,这意味着,人所追求的自由幸福与真善美状态决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价值原则与历史原则相统一的基础上,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必须在实践中经过漫长发展的辩证历程才能真正实现全面丰富的一体性关系。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 ,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新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持续性原则、经济持续性原则和社会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为主客体关系的重构带来三方面影响 :一是主客体关系在当代的时空拓展;二是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人与自然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消极互动向积极互动的转变;三是开辟了主客体关系中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整合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为当代人类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提供了逻辑和实践的契机 :马克思理论中指出一是它带来了极限意识的觉醒;二是它带来了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间的互为“他者”及“对话”关系的确立。

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 ,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 ,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 ,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 ,这是马克思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

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自觉发展观,完全不同于以往盲目地、无节制地扩张经济规模的发展思路。它要求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自我约束自己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既要提倡一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的有节制的生产方式,也要提倡一种以节位、适度为宗旨的消费意识。印度圣雄甘地曾经说过,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的贪婪。建立自我约柬的消费方式,就是要从道德上摒弃那种奢侈、贪婪的消费观念。只有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实行自我约束的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再次,应当树立“生态价值”和“资探价值”意识,使所有的人认识到,自然界不但具有使用价值,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还具有“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在利用开发自然界的使用价值时,必须要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共同保护它的“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

我国是后发式的国家,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资源消耗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阶段,向知识经济迈进时,我国正姓于工业化的浪潮之中。一方面,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不发展就无法在世界上生存,不发展就没有任何出路;另一方面,当发达国家把高能耗、高悸染的行业向我国转移时,我们又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眼前利益去做遗祸于长远和子孙后代的事情。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探、控制人口,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可持续发展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刘向红(沈阳药科大学社科部,辽宁沈阳 110016)

第三篇: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

作业

周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民航学院

B0907119

Zhouqiang2000@gmail.com

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周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南京,210016)

[摘要]: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以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现代科技并不只是一味地造福于人类,它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类必须建立新的生产力理论,树立新的社会发展动力观,把人口、科技、社会、资源与环境等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注重它们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持续利用。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自然环境资源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The philosophy thinking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OU Qiang

(College of Civil Avi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210016,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s been,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ed productivity, but because of the level of awareness of human limitations and a variety of factors working together, modern technology is not just bent on the benefit of mankind, it is also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some negative impact.Therefor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human need to establish a new theory, establish a new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concept of population, technology, society,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as an inseparable element of the whole, pay attention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them to achieve optimal resource use and sustainable use.Key words: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

现代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空间开发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群落,其影响力已经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许多领域引起了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思维方式等等的一系列变化,其影响力为前两次科技革命所不能比

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唯物史观,更是受到来自现代科技革命的巨大冲击,人类在利用现代科技掠夺自然资源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耗竭,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过去的30年里,人类拥有的资源减少了30%,消耗量相当于过去几个世纪的总和,洪水,干旱,空气和水污染,酸雨等灾害频繁发生,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惨重的代价,为此人类逐步认识到在利用现代科技服务于人类,满足人类物质文明需求的同时,更需利用现代科技加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10年前里约热内卢宣言的《执行计划》和作为本次大会政治宣言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于会各国首脑重申了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郑重承诺,并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里,环境退化,生态失衡,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是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现代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利用现代科技革命促进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

(一)现代科技革命提升了生产力形 态。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形态是不断演进的,马克思曾以手推磨、蒸汽磨来比喻古代和现代的 生产力形态,现代科技革命使我们有理由进一步推进这一认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形态已由 体力型的古代生产力、智体结合型的近代生产力进入到智力型的现代生产力阶段。现代科学 技术是智力型生产力的集中体现[2]。现代科技革命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推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伟大革命力量,正在产生强大的生产力,主要表现为:转化周期越来越短;科学物化速度越来越快;科技成就促使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可产生丰硕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心所在。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有资料表明,西方工业国家在20世纪初,科技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仅为5%-2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50%,目前已经达到80%。世界各国正利用现代科技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3]

(二)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系统加速 发展,劳动对象发生革命性变化,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现代科技革命发生以前,生产工 具系统中的操纵与控制要素还未发生过革命性的变革。而当今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却使生产工具系统的操纵与控制要素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出现了以电脑为核心,由电 脑控制取代人工对生产机器进行操纵与控制,从而使劳动者从手的解放、人力的解放发展到大脑的解放。这是生产工具系统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革命性变革。同时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经历了从陆地资源到海洋资源,再到 大气层资源,并且正在向外层空间资源扩展;其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合成新的物质 材料,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使劳动对象更加广泛[3]。

(三)现代科技革命使经济走向国际化、全球化。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全球网络的出现,电子通信与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全球市场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使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作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因素[4]。

(四)现代科技革命促使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价值观的转变。生产的现代化,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人在智力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加快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对于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5]

二、现代科技的异化及其根源

现代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巨大杠杆,它不仅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为这种过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现代科技并不只是一味地造福于人类,它也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

(一)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

就认识根源来看,现代科技的异化首先要归咎于工业革命造成的片面的自然观—“人类是自然界的统治者”的观点。几百年来,人类在对自然征服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显示了神奇的力 量,使得人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空前的物质优势。于是,人类自恃至上的智能,以自然界 的绝对统治者和征服者自居,任意摧残和掠夺自然的状况愈演愈烈,以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包括人类这个生物种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辩证地存在和发展着的大系统,对于任何超出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内部异动和失衡,它都必然会作出对人类异常的、颇具威胁的反应。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其次,科学技术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自然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 成果,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知识体系与活动过程,它在每个发展阶段上都存在不 可避免的局限性。例如,在18世纪以前,自然科学的研究处在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阶段,人们偏爱还原法,总喜欢把研究的事物分解为许多细部,即所谓“拆零”,往往忽略或忘记了各部 分之间的内在联系、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以及事 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这时,人们在很多领域 还不善于从总体上进行横向的、综合的研究,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分析法的无限扩张,使人类忘记了自身属于自然界这个整 体,以致把人类与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结果导致了灾难性的生态后果。然而,这种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却是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此外,人类常常容易看到眼前的利害和直接的后果,而难以充分觉察、预料长远利益和间接后果,这样进行决策和应用科技成果也就可能造成失误。

(二)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

现代科技已不再是纯粹中立的,它已和政治、军事等因素牢牢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增强人类的发展潜 力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当今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主题的新形势下,发达国家又把高科技作为国际政治生活的重要筹码,它们经常采取“科技封锁”、设定 “技术禁区”等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或通过某些新技术的输出,以换取对方的“政治让步”、“政治妥协”。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健全得力的道德监督、法律控制,或由于受其经济力量的制约, 滥用科技成果的行为也经常发生。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经济起飞、摆脱贫穷,或者仅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需要,在技术落后、资金奇缺的情况下,往往不惜低价出售自己宝贵自然资源,或者被迫引进那些在发达国家被淘汰的、污染严重的、材料和能源消耗大的技术产业,这就必然进一步加剧这些国家的环境、资源、能源的危机。总之,几乎种种科技异化现的产生或加剧,都包含着各式各样的、不同程度 的社会因素的作用,而这些社会因素的总根源, 正由于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局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迄今存在的一切生产方式,都是只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出发的。在今天西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一点贯彻得最为完全。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个别的资本家所能够关心的,只是他们的行为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不仅如此,甚至就连这个有益效果本身也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了;在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可见,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是产生科学技术异化现象的本质根源。

三、发展现代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究其实质,是生产力革命,是管理革命和知识革命,同时也是人类解放最重要的物质条件。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6]。

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的生态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界、学术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大会,正式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制定了《21世纪议程》。在2002年8月召开的“地球峰会”上,各国首脑通过的《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的重要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具体的环境与发展目标,并设定了相应的时间表,以及重申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强调环境资源的长期承载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在科技革命促进下的经济发展同环境与资源相对立的错误观点,指出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以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是经济、社会、生产三者互相影响的综合体,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自然生态财富(即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承认自然环境 承载力的有限性,遵循生态环境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科技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着重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注重整体协调性。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指要把人口、科技、社会、资源与环境等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注意它们之间的和谐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其次是指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注意社会公平。

第二,利用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实现资 源的最优利用和持续利用问题。为了解决这两 个问题,一方面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找到资源开采的最优路径,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逐 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科技和市场的 进步完全有可能使不可再生资源过渡到持久性资源。同时应将资源配置从动态的角度加以延 伸,从而使资源公平合理配置的内涵拓宽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层面。代内公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横向公平。代际公平就是资源在代际间配置的公平,即世代之间的公平。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 的需求与消费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和 消费担负起历史的与道义责任。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要实现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向所有人提供 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建立一个生态与经济、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以确保资源能够传 递给后人。

第三,发展高新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新能 源。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总会有 消耗完的一天,所以找到合理的替代能源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看到,核能已经对我们广泛 使用,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经日渐成熟。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对 逐步加强对清洁能源-氢能的研究,要把氢能投入生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就需要现代科 技进步。

第四,利用高新科技,进行制度创新,人才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节 约”型的社会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反对破坏生态和浪费资源,(2)以可持 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对经济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严格控制重污染产业、限制轻污染产业、鼓励和促进无污染产业的发展;(3)加强生态环境评价和资源资产化研究,将资源与 环境成本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4)国家应将 资源与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级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要建立生态与经济、环境 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5]。

第五,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是针对人类面临资源枯竭、人 口爆炸、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粮食危机、南北冲突、国际难民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涉及 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要求人们超越社会制度的差异和民族国家的界限,携手合作,共同努力。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中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从资金、技术、能源建

设 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以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

第六,建立新的生产力理论,树立新的 社会发展动力观。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展现 出现代科学、现代技术和现代生产之间的新关系,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统一整体与现代生产密不可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当代条件下,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革命已经席卷全球,促进了生产力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我们必须发展高新科技,通过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有效防治各种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宏 观和微观政策措施,面对新的严峻挑战,要加快我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确立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并进,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以人口为中心,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丽群.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A].外国经济学的新进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纪克勤,王文慧.现代科技革命与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视野[J].兰州学刊,2004,(1):58-59.[3]徐顺梨.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求实[J].2000,(12):32-33.

[4]杨艳萍.论现代科技革命对经济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2,(7):186-187.

[5]陈敬全.谈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的现代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3):59-62.

[6]刘大椿.论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J].《成人高教学刊》,2002,(5):11-14.。

第四篇:爱的教育哲学思考

爱的教育哲学思考:爱的尺度

爱心是教育的天职,是教育人应有最起码的素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换句话说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其为教育。然而,对学生不可以“过爱”,因为“过爱”反而害了学生,这就是爱的尺度。有爱心的教育就要有惩罚的教育,有了惩罚才能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就是大爱,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相得益彰。反过来说把握不准对学生爱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这个爱的尺度一定要把握好,超过了这个尺度,疼爱就会变为溺爱,而溺爱对孩子的伤害远甚于不爱。因些,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爱的尺度应从学生实际情况来定制。如今的学生孩子,家长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使爱变了味,变成了肤浅的从容,反而使自已的孩子形成了双重人格,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家长和老师都要把握好爱的尺度,将爱埋藏在心底,用关怀和严格来诠释它的真谛。爱的尺度要顺应学生孩子的发展,顺应应当有度,也有前提,前提是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孩子的发展要心中有数,能够把控学生孩子的发展方向。如果只是一味的顺应,会失去教育的主动权,让孩子牵着鼻子走,自然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起到家长和老师的主体作用;爱的尺度要让学生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教育要培养健全人格的人,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自然要教学生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让学生孩子学会自卫。然而,自我保护是有度的,要有“理”,有“节”,如果没有了“理”,没有了节制,那么学生孩子的自卫就会变成主动攻击,而攻击性的养成对学生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有着相当不利的影响;爱的尺度要让学生孩子学会爱自己,爱自己要有度,要学会把爱分一些给别人,学会分享。自爱没有了度,就会变成自私;爱的尺度要赏识学生孩子,一个老师只有欣赏和相信学生孩子,才能教育好学生孩子。然而赏识要有度,不赏识过多过滥,赏识就会变成奉承,变成拍马屁,这对于学生孩子的成长有弊无利。爱应有度。超过了这个度,爱会变成溺爱,批评会变成谩骂,自卫会变成攻击,自爱会变成自私,赏识会变成奉承„„正是由于这个度没有把握好,才使我们一些好的教育初衷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赏识关怀学生孩子就是爱的体现。初涉人世的学生孩子就像小树苗一样,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呵护。在学生孩子的成长的过要程中,需要老师和家长,不断鼓励,爱会给孩子信任和动力,在信任中长大的学生孩子就会充满自信。用爱去鼓励学生孩子,给学生孩子勇气,让学生孩子有勇气征服自己,克服困难,让学生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一位作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关键在于他的潜力有没有被发现,有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帮助学生孩子去发现“我能行”“我什么最行”。没有笨孩子,只有潜能没有发现出来的学生孩子,我们在善于发现学生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学生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爱好,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有的喜欢画画等等,作为老师和家长必须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法来改变学生孩子,对学生孩子的大胆想像作出了肯定,让学生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孩子活泼开朗快乐起来。

严格要求学生孩子更是爱的体现。现实生活中中国父母都对子女倾注一片爱心,都有望子成龙的一片痴情,到头来能够让父母感到无限欣慰的固然不少,但事与愿违的却为数更多,这种情况古往今来不乏其例。有些父母更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把所有的爱和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对孩子过分地溺爱、迁就和顺从,缺乏应有的道德教育,使孩子成为家庭中至高无上的“小太阳”,久而久之,孩子就有可能在父母“爱”的怀抱中养成自私自利,不尊敬长辈、不爱惜财物、任性、骄横和依赖等不良品性,做出有害于他人的事情,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实际上就是父母没有把握对孩子爱的尺度所造成的恶果。老师和家长

对待学生孩子必须严格,只有经过严格规范的管理与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严格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老师在教育和教学上都应严格要求学生孩子,严格会让学生为你的负责和耐心而感动;总之,爱学生孩子应该从教育目的出发,对学生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正确把握住爱的尺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孩子的健康成长。

充满爱心,把握尺度。充满爰心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爱学生就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老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把自己当作学生的贴心朋友。还要从学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去贴近学生,学生就会亲近老师。第二爱学生就要爱全体学生,老师应当热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爱好学生很容易,因为他们懂礼貌、守纪律、成绩好,他们是班上的好学生,让老师看上去很舒心。可是有些学生行为习惯差、调皮捣蛋、成绩差,让人看上去不舒服,让人去爱他们的确有些为难。如果我们放弃这些孩子,不去爱他们,那么老师的爱就是片面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闪光点,教师不能因为一念之差而将差学生一篙子打下水。要知道好学生是爱出来的,差学生是嫌出来的道理。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差学生,把爱洒向全体学生。对待差学生老师班主任要给予更多的爱,要善于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知道自身也有优势,为他们多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让他们避免短处展示长处,同样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和理解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相互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加倍地尊重老师。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他们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作为老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当学生的,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是他们的权力。老师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把握尺度应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做父母的不要总以为学生孩子年幼无知,忽略了对学生孩子应有的尊重,高兴时百依百顺,生气时就横加指责。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伤害学生孩子的自尊,从而使其养成不良的心理。第二满足正当的需要,抑制不合理的要求。对于学孩子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父母要善于倾听,如果是正当的需要,就给予适当的满足,反之,就应当和蔼地拒绝,坚决抑制。千万不要因学生孩子的无理哭闹而迁就顺从。第三注意培养学生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要时刻为学生孩子的未来着想,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应及时教学生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学生孩子玩完玩具后让他自己收拾好;吃完饭把凳子放回原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教他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扫扫地等。第四家长对学生孩子的要求要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父母两人不要一个严一个宽,今天要求孩子这样做,明天又要求孩子那样做,一天一个样,各唱各的调,使孩子思维没有定规,无所适从。这样无形中削弱了父母的威信,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制造了“防空洞”。

综上所述,爱是打开学生孩子心灵的钥匙,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学生孩子的发展需要爱的抚育,老师和家长应该用爱的智慧,充满爱心、把握尺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孩子,让学生孩子真正体验到老师和家长无私的真爱,让老师和家长心爱唤起学生孩子心灵的爱,这才是教育成功之所在。

爱的教育哲学思考:爱的奉献

一位著名的作家曾经这样说过:“在所有的称呼中,有两个最闪光、最动情的称呼,一个是母亲,一个就是老师。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是的,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能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她用智慧开启思维,用创造开拓未来,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热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收获自我实现。这一曲歌、这一首诗,就是“爱的奉献”。

博主曾撰写过《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等很多博文,反复强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的基本观点。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

诉说了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现代教育家夏沔尊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更说“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有爱心的老师,会急学生所急,会爱学生所爱,会乐学生所乐,会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会教好每一个学生。在学生成功的时候,给予赞美和提醒;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给予启发和鼓励;在学生坎坷的时候,给予指点和帮助,实际上这是爱的奉献。

什么是“爱的奉献”?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用行知作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园满精辟的回答。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也即爱不是单向付出,而是“给予”中的“获得”。爱是一种态度。但自爱是最基本的。自爱不等于自私。而自私却是不会自爱的表现。爱是一种实践。爱的实践需要克服自恋、实现信仰、对爱持有积极的态度。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老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老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所以,有爱心的教育一定是以人为本教育,是轻松、开放、自由的教育,对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进行训练,对学生的严谨、细致、专心的习性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务实精神„„爱心是教育的天职,是教育人应有最起码的素质。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所有等式的源泉。人们称我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在这崇高的赞美后面,有着多少琐细的工作和繁重的劳动。这些都需要爱为基础。如果教师连起码的“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就不配这个崇高的赞美和神圣的使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项爱的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只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能用心灵赢得心灵,“让学生感到幸福”才是教育追求,“教育是奉献”就是要把学生成才当成最大的乐趣和幸福。我们常说,师德的核心是爱,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校,最重要的是爱学生。有了这份爱,才会注重自己的形象,才会无时无刻不关心爱护着自己的学生。师爱是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爱,促进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使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便于和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没有爱心的教育就没有人类教育的辉煌;没有爱心就没有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没有爱心就没有全面发展的学生。付出了,能不能得到回报是一方面,是不是对得起那一双双眼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想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把真挚的爱毫无保留地洒向自己耕耘的沃土,只要充满爱心,甘于平凡,乐于奉献,任何教师、任何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教育的意义在于爱的奉献,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着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对教育工作有着无私的奉献,对圾祖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孩子学生有着一片的爱心。换句话说就是把事业似为自己的生命,把人民似为自己的亲人,把老师似为兄弟姐妹,把学生似为自己的孩子。做为一名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的教育工作者。作为播洒文明的使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论是做义务基础教育的教师,还是高等专业的教师,都是教书育人,都要树立使每个学生都成才的思想干教育,增强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的责任感,加强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的教育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进一步提高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自觉性,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做到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苦干实干,依靠不懈的奋

斗精神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事业的辉煌,造福于祖国人民。

教育的意义在于爱的奉献,关心学生健康,关注学生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把爱心奉献给孩子学生,进一步激发人们关注孩子学生、呵护孩子学生、保护孩子学生的热情,帮助孩子学生“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伤害、远离犯罪”,能够让孩子学生切身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全面提高孩子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促进孩子学生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为孩子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关心孩子学生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有3.7亿少年儿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凝聚爱心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公益平台,而且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扩大热爱慈善事业的爱心群体,为创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孩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支持和保护,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关爱。只有让我们全社会都行动起来,肩负起“一切为了孩子”的社会责任,为孩子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做好事、做实事,推动儿童公益事业发展,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得更加鲜艳。

爱的教育哲学思考:爱的智慧

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作家亚米契斯(1846—1908),写了一部儿童小说《爱的教育》使他一举成为世界级的作家。《爱的教育》是他在1886年写的。小说以一个男孩恩里克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恩里克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的故事。四年级小学生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本书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诉我们的小读者: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爱的教育》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引导我们读者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他人,同情他人的不幸与苦难。我提议教育部的领导专家到每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都应该解读这本书,时刻牢记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就是爱的奉献。

《爱的教育》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的教育》该书传达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爱的教育》该书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是让读者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读者。《爱的教育》这书教会我们要真正的把爱心,献给需要的人,应当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从换位思考做起,学会理解、谅解和宽容。这不仅是大人们的事,我们逐渐长大了,很多事,同样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们的老师,和养育我们的父母。

万世师表陶行知是爱的教育的先行者,陶先生倡导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教育的根基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爱的教育就是要让每位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坚持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个性上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这是一个教育智慧大问题。教育智慧属于思维领域,是教育情感和教育思维融合的产物,是具有爱的教育思维,表现为具有爱的教育观及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具有爱的教育观,是形成教育智慧的前提,只有以爱的视野理解了教育是什么,才能以爱的情怀设计教育怎么做;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只有形成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我们才能达到形成教育智慧的目标。教育智慧的形成,最终体现为教育者遵循具有爱的教育原则,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做到了,做得很杰出,陶先生的爱的教育实践告诫了我们教育必须要成为爱的教育,爰的教育必须有爱的教育智慧。

爱的教育智慧具有爱的教育思维。教育智慧是具有某种教育情感品质的教育思维。教育情感是人类情感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其品质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对于教育情感及其品质特性的认识,我们基于不同的立场,会形成迥异的理解和解释,但我们都肯定,教育情感是一种正向的人类情感;而人类的正向情感,其终极品质就是爱。所以,概而言之,教育智慧就是具有爱的教育思维。教育智慧,通过教育思维,反映着人类思维的创新性,表现着人类思维的高品质;通过爱,反映着人类情感的方向性,表现着人类情感的高品质。显然,教育智慧即具有爱的教育思维,符合我们对于智慧的解读,体现了人类思维与人类情感的有机融合。教育智慧是对于教育者而言的,它作为一种特殊品质的思维,可以说是教育者最好的素养。我们之所以重视教育者对教育智慧的追求,看重的就是这一素养的高品质及其基础上的教育能力的提高。

爱的教育智慧具有爱的教育观。通俗地讲,教育思维是人类关于教育的想法、做法的逻辑轨迹,是人类知、行能力在教育领域的实现,是人类反映、控制能力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总体来说,教育思维是人类的教育实践理性,是教育理论认识在教育实践面前的凝结,也是教育实践经验在人们认识中的凝结;就其实质而言,是一定的教育观及其支配下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因此,教育思维由教育观及教育操作思路两大要素构成,具有爱的教育思维,就转化为具有爱的教育观及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仅仅出于分析的考虑,我们将分别讨论教育观及教育操作思路如何具有爱。事实上,对于教育智慧而言,具有爱的教育观及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依然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依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也符合教育思维自身的内在结构。教育观,笼统地说,是我们对教育是什么的理解,具有爱的教育观,就意味着我们以爱的视野,对教育是什么进行理解,实现以爱统领整个教育活动,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教育观是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包括五大构成部分,分别为教育目的观、关于教育者的认识、关于受教育者的认识、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式观。我们形成具有爱的教育观,实际上,就是分别以爱的视角关照这五大构成部分,使这五大构成部分渗透着爱,具有爱的品质,而高明的教育方式定然是融汇了爱的教育方法和形式。但对于现实的教育者来说,具有教育观的人,不一定具有明确的教育操作思路;具有教育操作思路的人,不一定具有明确的教育观。这也是我们现实教育存在问题的一大原因。

爱的教育智慧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具有爱的教育观,奠定了教育智慧的基础,直接影响了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的形成。教育操作思路是教育思维的核心,是人对教育的设计,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即以爱的情怀设计教育,将爱的精神贯彻在整个教育行动的设计中,以爱统领对教育行动的思考。教育操作思路是人对教育活动的理论构思,作为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涉及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操作思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教育操作模式,另一部分是教育操作原则。模式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式,教育操作模式即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教育操作方式。教育操作方式突出的是教育方式的动态形式,教育方式是对教育操作方式的静态描述。方式是方法和形式的统一,同一种方式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和形式组成,比如传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形式进行。教育操作模式最终是教育方法

和教育组织形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教育操作思路的核心。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在教育操作模式上无法实现,因为操作模式是客观的人的行为的方式,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在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包括根本无爱的人。而教育操作原则却能够具有爱的品质,于是,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问题,就转化为使教育操作原则具有爱的品质。原则是行为的准则,反映人类行为和活动的合理性,反映遵循客观规律和人的价值追求的统一;教育操作原则,反映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和教育价值追求的统一。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操作最终表现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从而,教育操作原则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原则,即教育原则;总结已有的认识,这些原则分别为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启发诱导原则。也就是说,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问题,最终转化为使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启发诱导原则具有爱的品质。而爱的品质,就是因材施教,“教育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之间的关系”,“它尊重了受教育者,把受教育者的特点作为教育决策的依据,符合教育民主的精神”,体现了具有爱的教育精神;循序渐进指向“教育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要求知识逻辑序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序的结合,既考虑知识,又考虑了人”,“同样是饱含爱心的”;启发诱导,“则是综合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和教育要求水平快速一致的策略”,其“对立面是填鸭式灌输、注入,从中可以窥见启发诱导原则自身所蕴含的民主因素和爱的精神。启发者欲使人在愉快中学习,欲使人享受思维之乐,实为教育之爱”。这些原则所体现的爱的教育精神,恰好吻合了我们对教育操作原则具有爱的品质的追求,只是现实中的教育操作常常不能真正地遵循这些原则。概而言之,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就是在具有爱的教育操作原则指导下,运行教育操作模式。

本文阐述爱的智慧就是指爱的教育思维,它主要表现为具有爱的教育观及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具有爱的教育观,是形成教育智慧的前提,只有以爱的视野理解了教育是什么,才能以爱的情怀设计教育怎么做;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只有形成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我们才能达到形成教育智慧的目标。诚如上文,具有爱的教育操作思路的形成,体现为形成具有爱的教育原则。至此,我们认识到,教育智慧的形成,最终体现为教育者遵循具有爱的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和启发诱导三大教育原则。教育应关注人类之爱,这是因为爱是教育存在的本源:爱是生命的真实存在。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逝去,有哪一阶段不需要爱呢?爱是如此重要,又如此地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爱的教育应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爱的教育应蕴涵于全部教育始终;爱的教育应是全人类的教育。

第五篇:关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思考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它的产生意味着一种颠覆、超越和重组,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和调整。而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担负着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高职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如何定位,在教学中该如何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却颇有争议。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育定位 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即如何正确地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它指导学生从大量作品的听取或阅读中含英咀华,钟灵毓秀,感悟出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和写作,以创造生成新的语言作品。作为个体语言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过程,始于对已有作品的感悟,终于对新的语言作品的创造,自始至终都有深沉而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其中。我们在这一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浓郁的诗意、炽热的激情,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并在学习中产生创新的欲望。近两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升格为了高职学院,与之不成正比的是,生源质量却下降不少。许多高职学校文化基础课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老师不得已只好唱“独角戏”,结果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却是“哑口无声”,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毋庸谈创新。语文在文化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却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越来越被“边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1)从教育形式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对高职语文教育提出很明确的方向及具体要求,高职语文教材是鱼龙混杂,全凭各学校或教师的喜好决定,这不利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2)从就业环境来说,严峻的现实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有些学校为适应潮流,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3)从社会观念来说,有些人把语文教育当作了简单的说、写训练,认为这种训练可以随着高中毕业而结束,根本没有延续到大学的必要。

(4)从社会心态来说,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却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面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这种越来越严重的边缘化现象,我们不仅要思考,高职语文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更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概而言之则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一、高职语文教育应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定位

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有以下两种最典型的观点:

一是视之为通识课程,即工具类基础课程,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高职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视高职语文教育为通识课程的理论依据是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高等教育层面的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语文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这种观点将高职语文看成是高职学生知识系统自我优化的特点,是全面发展的“生长点”,是高职课程体系中“有教无类”的课程。

二是视之为专业文化课程。其理论依据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是否开设要按专业学习的需求而定。这种观念下的语文,成为一门单纯的文化课程。视高职语文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的院校,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即极端重视和极端忽视,并且人文素质意识淡薄。大多数这类学校的课程中,语文课已经消失或将要消失,有的也只是形式而已,或“超大课”处理,或选修处理,或讲座方式处理,边缘化现象突出。

职业技能的传授学习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

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职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二、高职语文教育模式应突出其功能性和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科教学纳入到职业教育的系统之中,明确了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塑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笔者建议从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1.激活学生主动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作文教学中,命题和讲解的主角更非教师莫属。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为什么不把困难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品尝酸甜苦辣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只“挑逗”学生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100%自己解决困难。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这当中最重要的是留给学生任务和时间,减少课内学时,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因为“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教育不应该向学生强加什么,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应该成为他们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由、学会选择。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喂的一点“细粮”,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无论教师课文讲解如何幽默风趣、回味无穷,学生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然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不会胸无点墨,并且能够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如列出一些大致书目,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古今中外均可涉及,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要求不可太精细。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领悟经由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分享,展开讨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表达主体应该是学生,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比学生先走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推荐各类好的作品。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日新月异并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社会劳动的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包揽100%的教学资源,而在于理智地做好引导性的10%,并把90%的自主学习时空落实给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改善高耗低能的现状,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

2.突出人文性,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一是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眼于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适时地安排、组织讨论课,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内容进行文化思想和人格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为此,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中除了突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凸显人文教育。应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强化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开阔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敏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优势,自觉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近年来,在整体文化观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为轴心,合理、巧妙地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渗透,这是培养人才的目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实文化需求。例如,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强调服务语言的口语表达和饮食文化的内容;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侧重旅游文化和讲解的口语表达;根据高职英语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贯穿民俗文化、西方文学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等等。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功能性决定着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高职语文教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优质高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职语文学习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袁昌仁.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J].陕西教育,2002,(8).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6:108.[3]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4]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作者单位:江西公安专科学校)

下载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哲学思考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哲学思考*浦爱东1 沈慧2(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江苏盐城224005)摘要:“什么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怎样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2(共5篇)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从人的存在方式看可持续发展 (陕西理工学院政法系申普航陕西.汉中723001)【摘要】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史一个全新理论,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思想实......

    校长论坛-探索和建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

    探索和建立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 经过近3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努力,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不仅有了长足的规模扩张,而且有了清晰的目标定位,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的实......

    教育哲学(共五则范文)

    从教育史上看,一种新的课程教材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是否提出了 新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新的教育目标体系。特别是教育哲学领域的问题,涉及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课程教材编制中不能回避的......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学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

    教育幸福的哲学思考[精选五篇]

    教育幸福的哲学思考 [摘要]: 作为理性的人类不能仅仅满足于生存,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思考人生,教育必须首先关注人的幸福,帮助人寻找幸福;人生是一个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

    高职教育(共5则)

    高 职 教 育信 息2009年第三—四期(总第三—四期)目录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发展陈小燕,.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教育探索,2009,.王宝珍,. 积极整......

    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俞建新(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提出的“ISCE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