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阳市现代粮食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
沈阳市现代粮食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和部署,以及国家、省、市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精神和政策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粮食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物流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实现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
建立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主渠道的粮食市场体系和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实现了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全市现有粮食购销企业461家,粮油加工企业184家,专业粮食物流中心1家,粮食经营站点、粮食连锁经营公司、经营粮油的超市、城市农贸市场及乡镇集贸市场等粮油零售网点1500余家,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粮食购销网络,实现全市粮食供应充裕、市场稳定,满足了军需民用的多元化需求,并经受了“非典”时期部分地区粮食抢购期间的考验,确保了我市的粮食供应安全。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粮。自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各级粮食行政管
理部门的的努力,2005年市粮食局增设了市场监督检查处,并成立了城区粮食市场管理所,全市县郊区粮食行政管理机构恢复,形成了我市粮食监督检查执法体系。同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为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创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建立粮食物流体系
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为核心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投资6000万元的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的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对沈阳市第一粮库等四个骨干国家粮食收储、储备库进行了更新改造,共投入资金1.7 亿元,建设设施完备、技术领先,具有“粮食四散”功能的现代化立筒仓、浅圆仓和平房仓等粮食储备物流设施,新增仓容21万吨,在全省率先改变传统的露天储粮方式,有力地提升了粮食流通“四散化”水平,保证了储粮安全。据统计,我市仓容在1000吨以上的各类经济性质的粮油仓储企业共207家,“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近5亿元用于仓储设施的新建和改造,有效仓容达244万吨,比“十五”末期增长 85万吨,年均增长8%,散粮作业能力每小时8000余吨,比 “十五”末期增长 2750吨,年均增长7%。
(三)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度加大,现代化企业制度初步建立,财务挂账得到清理,企业活力增强。国有粮食企业的市
场调控能力,购销主渠道作用显著增强,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扭亏为盈,共实现利润3922万元。
(四)完善储备和应急体系
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粮食安全。在承担着国家、省粮食储备任务同时,完成了市级储备粮油任务,新民市还建立了县(市)级储备。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对全市351家国有和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制定了《沈阳市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监督检查办法》,和《沈阳市粮食供应应急预案》,确定了米面油应急加工供货企业,提高了全市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五)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
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通过资产重组和优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粮食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牌形象,培育了一大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并以此为依托,推动了以沈北新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粮食物流和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了粮食生产、收储、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即满足了居民对高品质粮油产品的消费需求,又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我市有以香雪面粉、第一粮库,南方谷物、辽宁中稻等为代表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
中,省级2家,市级20家。年加工生产粮油制品 102万吨,年产值近50亿元。
二、“十二五”时期所面临形势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它包含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粮食现代物流是采用现代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将粮食收购、中转、储藏、运输、配送等功能有机结合,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
(一)我市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具备的有利条件 1.优越的地理和区位优势。沈阳市作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圈中重要城市,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粮食物流主通道的枢纽节点,是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等原粮及其产成品流通到关内和出口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在粮食流通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沈阳又是东北地区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的集聚地和扩散中心,交易活跃,市场繁荣,具有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显著区位优势。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又将为发展我市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带来有利契机。2.完备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网路通畅,基本形成以公路、铁路、民航运输方式为主 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公路运输方面,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1742公里,形成了以“两环八射一过境”的环射型、高等级、大密度高速公路网,是全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7个城市实现了公路高速化,可以方便快捷地连通每一条进出东北的主通道和主要粮食物流集散地;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哈、沈大等6条铁路干线汇集沈阳,有全国第二大的铁路货物编组站,现有大型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和收储库均有铁路专用线,形成了连接关内与东北各地的半环形枢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已开通国内外航线132条,民航运输年起降达6.63万架次; 海路运输方面,沈阳虽然是内陆城市,但由于距以北良、大连、营口、锦州、丹东5处港口为主的辽宁港口群距离短,具有实现粮食陆海联运的优势,可以依托辽宁港口群作为出海口,实现北粮南运和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目前,5个港口已建粮食转运泊位10个,其中2万吨以下泊位2个,2万吨至5万吨泊位4个,5万吨以上泊位4个,筒仓、场地总数分别达230多处和220多处。随着沈阳近海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沈阳这个内陆城市逐步向港口城市转型的同时,也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创造了便利条件。
3.充足的粮食物流资源。我国粮食物流的流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商品粮的市场流通;二是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粮的收储、调运和轮换;三是粮食进出口。沈阳作为特大
型城市现有常住人口810万人,近年来,我市粮食供给量和需求量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市2010年粮食总产量327万吨,需求量300万吨。其中,城乡居民口粮消费104万吨,其余为粮食加工和转化企业以及外销需求。全社会粮食收购量235 万吨,粮食销售量223万吨,产销基本平衡,小麦、大豆等部分品种需调剂。2010年,全市粮油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为927万吨,生产粮油产品374万吨,产值165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十一五”期间粮食物流产业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较大成果,但还存在不足,与黑吉两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偏低,仍有差距。当前,影响和制约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粮食流通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物流资源不够集中造成利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现有仓储、运输设施不够完善,信息网络不畅。国有和非国有粮库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仓容比重偏低,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偏高,粮食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尚需完善。
2.粮食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大型粮食仓储、物流、加工企业和集团不多,缺乏粮油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
3.现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区域性和专业性有待提高。
互为依托、互相补充的大市场、大流通、大粮食网络格局还没有形成。粮食批发市场存在基础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三、现代粮食物流“十二五”发展构想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当前形势,应当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利契机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好机遇,抓紧制订和实施我市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资源等综合优势,努力实现粮食现代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省级粮食物流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重大项目为载体,以现代科技为支撑,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提升功能,建立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调控体系,提高粮食物流“四散”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粮食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多种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鼓励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物流方式企业间参与投资;建设资金主要由企业自行筹措,投资风险由企业自行承担,政府对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重点项目进行政策和投资上的扶
持,为粮食现代物流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我市粮食流通现状,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在规划第一阶段,结合国家、省级粮食物流通道建设,重点对重大粮食物流项目、仓储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在规划第二阶段,实施整体推进,重点解决粮食收购、集并、加工的“四散”问题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全面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3.打破分割,整合资源。打破行业和地区分割,充分利用现有粮食物流设施,整合不同所有制主体的物流设施、基本功能及业务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粮食物流资源利用效率,培育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粮食物流骨干企业,实现粮食现代物流的系统化、集约化发展。4.技术引领,注重实效。既要结合我市实际,注重实效,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注重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引进和交流。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减少粮食损耗,降低流通成本。
5.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要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重组改造,优化产权结构,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粮食流通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粮食主渠道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完成粮食物流资源整合和大型粮食现
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完成粮食仓储、运输及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和粮食检验检测系统等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基本实现粮食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结;建立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为核心,以国有大型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及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为支撑,以遍布全市各区、县(市)的粮食仓储、加工、购销、物流企业为基础的,统一开放、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实现产销对接和功能辐射,确立我市在东北地区粮食物流的主导地位。改造仓储物流项目150个,仓容350万吨,建设项目投资18亿,实现粮食流通量年300万吨,粮食加工量450万吨。
四、现代粮食物流“十二五”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大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完成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
1.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完善各自粮食物流节点的收纳、中转、储备功能。选择遍布各区、县(市)的 180余个小粮库作为收纳库,以国家、省确立的粮食物流结点和通道作为枢纽,选择交通便利,仓储条件较好的国有和非国有骨干粮库作为中转和储备库,发挥各自收纳、集并、中转功能。依托现有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和改造一批适应散装散卸和粮食集装箱运输等中转仓容和装卸设施,解决中小粮库到大型粮库的集并和分拨问题,提高粮食快速中转和供应能力。以
实现散粮运输为目的,鼓励粮食物流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增添散粮运输工具。“十二五”期间,拟投资18亿元,建设、改造仓储物流项目150余个,仓容350余万吨。同时完成好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的整体搬迁、置换重建项目,该项目拟投资3.2亿元,分三期建设,预计2012年底全部完成。2.建设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按照构建粮食物流信息网络的要求,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改扩建为契机,以“沈阳粮网”为平台,建立省级粮食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覆盖范围,建设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粮食购销、储存、加工企业及粮食物流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信息采集、发布管理,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3.完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划建市、区县和企业三级粮食检验、检测系统,提升现有9家具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投入资金对现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改善实验条件,并加强对质检人员队伍建设和再教育培训,达到全市粮食质量监管无盲区,质量检测全覆盖。
4.建立粮食物流标准化体系。按国家、省仓储和物流标准化要求,建立粮食物流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信息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实现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装卸机械、安全生产、品质检测、商品编码、市场交易、企业文化的标准化。重点安排粮食仓储设施的标准化、运输工具的标准化、装卸设施的标准化、散装作业方式和检测设施及指标的标准化等。
5.培育大型粮食物流企业,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一是加快培育专业粮食物流企业。通过整合我市大型粮食购销企业的物流资源,鼓励和吸收社会资金投资粮食物流,加快培育一批能组织跨省粮食物流业务、能承担国家宏观调控任务、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型专业粮食物流企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广泛开展内外交流,加强区域合作,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建立若干条畅通、快速、高效的粮食物流供应链,提高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掌控能力;二是改造提升传统国有粮食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动传统粮食物流企业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建设的机械化骨干库、世行粮食流通项目储备库、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储粮功能作用,科学合理利用区位、公路、铁路、设施、设备、场地、港口分库等优势,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功能、扩大规模、搭建信息平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措施,创建具有农业订单生产、粮食收储、运输、配送、加工、贸易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三是积极发展粮食制成品物流。随着我市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成品粮及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大。在搞好原粮流通的基础上,鼓励我市粮食物流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发展粮食制成品物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十二五”期间,要完成10家大型粮食物流企业集团的培育工作,实现粮食流通量年500万吨,年产值250亿元目标。
(二)着力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和提升市场功能
1.完成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的改扩建任务。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原沈阳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于1998年,位于东北粮食流通走廊的重要节点,沈阳市铁西区北一中路(沈阳市第一粮库院内),区位优势明显,经十几年的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粮食现货交易批发市场,在我市粮食流通、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显著。2005年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大中城市十大重点粮油市场”。但由于投入不足,其规模、功能、设施等诸多方面已不适应粮食流通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与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粮食物流节点的地位很不相称,有待完善和提升。“十一五”期间,共投资6000万元,对该项目进行了整体维修改造,现一、二期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并与沈阳市第一粮库整合为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在规模、功能、设施、设备、软硬件条件、安
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发展。现占地31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00万吨,交易额近50亿元,已形成集成品粮油现货交易、粮油储备、粮食加工、粮食物流、信息发布等粮食服务为一体的东北地区最大、全国一流的粮食现货交易中心和粮食物流集散地。“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投入,拟投资5000万元,新建、维修库房各1万平方米,新增档口100个,新上大米、杂粮生产线等,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功能。改造建设后的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由“两个市场、六个中心、四个功能区”组成。“两个市场”是:粮食现货交易市场、粮食竞价交易市场。“六个中心”是:粮食信息中心、电子交易中心、质量监控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结算管理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四个功能区”是:经营交易区、仓储保管区、加工分装区、物流配送区。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量100-150万吨,交易额80-100亿元,成为集粮食物流、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以批发交易、仓储、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平台为主体,具有很强吸纳和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省级粮食物流中心,成为立足辽宁、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粮食集散地。通过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集聚粮食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发挥规模优势,形成集产购销一体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产业集群。
2.完善区、县(市)区域性城乡粮食集贸市场建设和城
镇农贸市场、超市、连锁经营场所建设。以新民、辽中、康平、法库及苏家屯、沈北新区等区县(市)农村粮食集贸市场为主线,以遍布城区的农贸市场、超市、连锁经营场所为附线,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家乐福、乐购、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和粮油连锁经营机构加强合作,实行送配货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出资兴办粮油经销店和连锁经营机构,方便城乡百姓消费粮油产品,使之成为保证供应,稳定粮价的必要补充,并服务于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形成网络状物流格局。
(三)着力推进粮食粮油加工产业化经营,培育和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依靠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实现粮食生产、流通、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农户→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将粮食的科研、订单收购、精深加工、粮食转化、贸易经营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市粮食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1.推进面粉、大米、油脂、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一是扩大沈北新区沈阳香雪面粉工业园的产能,新建沈阳益海嘉里面粉工业园。香雪和东大面粉公司经过重组整合,已经实现年产30万吨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2亿元,提高产能和产品科技含量,努力打造成东北区单产规模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将面粉年产量由现在的20
万吨提高到3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沈阳益海嘉里拟投资 4.5亿元,新建年面粉50万吨,产值20亿元的面粉工业园。二是继续推进以沈北新区辽宁中稻股份、益海嘉里,苏家屯区中粮集团水稻加工产业园,市直企业沈阳市第一粮库、南方谷物等为代表的水稻加工产业建设。益海嘉里拟投资1.5亿元,在沈北新区新建年加工水稻20万吨的工业园。中粮集团拟投资3亿元,在苏家屯区新建年加工水稻30万吨的工业园。“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实现年产大米及其衍生品70万吨,产值30亿元。三是继续扶持中纺粮油(沈阳)有限公司的油脂产业园建设,努力使企业摆脱亏损现状。“十二五”期间,将油脂年产量现在的6万吨,提高到 9万吨,成为我市大型油脂加工基地,改变我市油脂加工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该企业纳入沈阳油脂产品应急保障加工指定单位后,对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扶持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公司沈阳分公司投资2200万元灌装项目建设。该项目建在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院内。设计年灌装能力12万吨,年经营量20万吨,产品供应东北市场。四是继续支持以沈阳方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顶益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饲料和食品产业发展。位于新民市的沈阳方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沈阳东顺饲料有限公司拟投资8000万元,新建年产20万吨和25万吨饲料的饲料加工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以利于粮食的就地转化,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粮食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利用国债、政府补贴和企业自筹资金对现有粮食加工储存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不断加大新技术新设备运用,提升粮食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龙头企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3.扶持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水稻进行大米加工、稻米油生产、稻壳发电工等粮食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绿色环保、低碳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牌形象,节约粮食和能源消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4.支持沈阳市第一粮库、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沈阳香雪面粉股份公司等企业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鼓励粮食购销、加工、经营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绿色和有机粮食种植基地,推行优质收购政策,实现农企双赢。
“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粮油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从现在的22家,提高到40家左右。其中,2012年前,达到30家左右,2015年前达到40家左右。省部级和市级名牌产品要从现在的9个提高到16个左右。订单农业面积要从现在的1.3万亩,扩大到3万亩左右。
(四)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稳定
1.在落实国家省市三级储备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区县市粮食储备。加强对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及时轮换、确保质量合格、数量真实。
2.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体系,细化和完善粮油储备应急动用方案,健全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体系,推进应急保障机制和设施建设,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应急情况下全市粮食有效供应。到“十二五”末期,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要比现在增加15%左右,达到400多家。3.认真抓好全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加强粮食统计队伍建设,扩大统计范围,提高统计质量,加强粮食综合平衡预测分析,更好地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主要依靠企业投资建设。要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根据规划具体项目类别的公益性程度和运营特点,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方式扶持建设,并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除积极争取国家粮食现代物流项目资金外,市里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扶持全市重点粮食现代物流项目。
(二)完善各项政策
粮食现代物流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要完善各项政策,抓好政策落实。一是税收政策。省级重点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粮食物流园区建在开发区的,享受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二是用地政策。纳入规划的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享受规定的用地优惠政策。三是价格政策。继续执行国家粮食铁路运价优惠政策,铁路、交通部门要将散粮运输纳入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粮食物流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工业价格。
(三)创新体制机制
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粮食物流设施。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资本运作等合资、合作方式参与粮食物流建设和经营。加快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国内外各类主体,特别是大型物流企业进入,参与我市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
(四)加快人才培养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粮食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鼓励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培养粮食现代物流管理、经营和技术人才,大力推进粮食物流从业人员职业继续教育,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第二篇:十二五规划中物流发展
湖北省“十二五”总体规划全面部署物流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湖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跃升。特别是武广、武合客运专线的开通使湖北在全国较早进入高铁时代。武汉成为首批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现代物流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最近公布的《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
一、主要目标: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
加快建设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成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二、战略推进: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重点完善水运设施,积极推进港口与航道建设,大幅提升长江干线航道的通航能力,完善干支直达的水运网络。支持江海直达运输,加快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积极建设长江中游现代港口体系,着力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建设沿江高等级公路、铁路,完善沿江通道布局。着力构建江汉平原腹地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一批过江通道,提高南北贯通能力。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辐射带动能力。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功能最完善、辐射面最广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密集带。坚持以“水”兴带,着力构建以水资源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涉水产业。积极发展以冶金、石化、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以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高产优质水稻、名优特淡水产品等为主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各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明确的产业园区,构建沿江区域间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产业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总体要求: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开展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企业分离试点和创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为抓手,在全省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优势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旅游、文化、金融、商务等4个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产业,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力争突破两千亿元,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6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新台阶。
第一,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商务等服务业。打造武鄂黄(石)冶金建材、武随襄十汽车、武荆(门)宜化工纺织3条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围绕将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的战略目标,建设武汉城市圈物流圈、鄂西物流圈和长江物流带,强化生产物流,延伸商贸物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综合物流。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力争建设国家5A级物流企业5~6家,4A级10~15家,3A级25~30家。着力将武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等区域性物流中
心和其他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基本形成口岸物流、行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围绕建设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支持襄阳、宜昌、黄石等争取建立保税物流中心,推进口岸物流发展;围绕汽车、钢铁、石化等优势产业,推进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围绕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加快发展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围绕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加强转运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武汉江北新港、宜昌港区、三峡、十堰等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的模式,积极培育物流人才,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和比较效益高的养殖、园艺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或异地转移就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加快发展包装、冷链物流等,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中获得更多收益,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好以工代赈,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增长(收)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办企业等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结合国土整治、低丘岗地改造等,积极兴办一批农业项目。鼓励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落实惠农增收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各项涉农补贴政策。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加强猪肉价格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稳定农用生产资料价格。
四、重点开发区域
增强产业创新和集聚能力,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好现有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聚集人口的能力,承接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以人口集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优先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努力建设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将其建设成为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的引擎。支持襄阳建设成为鄂西北及汉江流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区域性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支持宜昌建设成为鄂西南及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打造沿江经济走廊,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全国最大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基地以及全省重要的食品饮料基地,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
支持黄石、鄂州等市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建成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实力。支持黄冈、孝感、咸宁等市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旅游等特色产业,依托武汉发展配套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成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及新型能源基地。支持仙桃、潜江、天门等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化工、纺织、食品等产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支持十堰、随州等市发展整车(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物流、旅游等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区、中国卡车之都、中国专用车之都、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生态经济试验区和生态文化旅游中心。支持荆州、荆门等市发展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商贸物流和农产品加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加快恩施州的交通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发展能源储备等特种物流
加强能源储备,保障能源安全。争取国家在湖北省建设国家级石油、煤炭、天然气储备基地,布点煤炭交易(集散)中心,建立华中电力交易中心。抓好武汉、宜昌等煤炭储备配送物流中心建设。支持云应地区和潜江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和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加强能源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开发利用省外能源资源。
商贸物流业十二五流向明确 9项重点内容确定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3月30日浮出水面。规划不仅提出了到2015年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70%等内贸流通业发展目标,还明确了商贸物流业在“十二五”时期的9项重点工作及4项保障措施。业内人士在充分肯定规划出台意义的同时,也指出规划仍有许多内容需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3月30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供销总社三部门联合印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农村“万村千乡”农家店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商品配送率达到80%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物流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加快,流通环节物流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显著下降。
规划确定9项重点工作内容: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贸物流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商贸物流模式创新,提高商贸物流科技应用水平,深入开展商贸物流发展示范工作,大力推广绿色物流方式,完善应急物流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商贸物流国际合作。
规划同时提出辅以加强商贸物流发展的组织协调和引导、改善商贸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等4项保障措施。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指出,此规划对于“十二五”期间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不久的将来,应急物流专项规划、物流园区专项规划、煤炭物流专项规划也将陆续出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物流园区专项规划、应急物流专项规划正在征询主管部门意见,煤炭物流专项规划已开始起草。
第三篇:海口十二五现代服务业规划发展
海口十二五现代服务业规划发展
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旅游、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餐饮购物、体育休闲、金融保险、康体疗养、旅游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
一、发展都市商务旅游业
发挥省会城市综合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优势,加快旅游资源升级改造和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推进旅游管理改革和旅游产品创新,着力发展特色都市商务旅游产业。重点建设西部现代商务会展休闲旅游区、南部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区、东部滨海生态休闲旅游区、中部滨海都市风情旅游区等“四大精品旅游片区”、和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东寨港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长影海南世纪影城等“三大主题公园”,发展观光度假、海上运动、自驾休闲、节庆赛事、乡村生态等“五大旅游业态”,创建1-2家5A级景区,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到2015年,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接待旅游人数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
加快基础设施的旅游化改造。新开通一批主要景区、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的旅游公交和观光巴士线路。扩大开放水域,完善海江航道。依托旅游景区(点),完善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在交通枢纽和主干道、景区(点)、旅游小镇等设置中英(外)文旅游标识标牌。完成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改造金牛岭公园、万绿园、红城湖公园和海口湾公园、滨海公园和世纪公园。建成100公里以上的绿色慢行休闲系统及配套驿站。建成14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以及宣传促销、预订服务等综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提高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特色化。对旅游服务要素进行国际化改造,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营销代理机构为补充的旅游营销体系。建成海口港国际联检大楼。加快秀英港区国际邮轮码头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境外邮轮企业来海口设立经营机构,开展邮轮服务业务。推进旅游企业品牌化集团化和业务创新。按照绿色、环保标准,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星级酒店和商务酒店,鼓励发展本土文化类主题酒店、家庭旅馆及经济型连锁经营酒店。2015年,高星级酒店达到12家以上。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港口、空港、道路、市场等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引导、企业运作的统一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园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服务信息子系统兼容共享;完善以口岸大型综合性物流基地为核心,以专业化物流中心为配套,以城乡配送为延伸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尤其是保税物流,成为全省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建设“三大物流园区”、“五大物流中心”和“五个
专业配送中心”。到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集装箱运输达到150万标箱;空港吞吐量达到30万吨。
(一)、三大物流园区:临空物流园区(美兰机场北侧)、马村港保税物流园区和新海物流园区。
(二)、五大物流中心:府城南北水果蔬菜物流中心、永桂海口钢材物流交易中心、丁村美居生活物流中心、桂林洋水产物流交易中心、中商农产品物流中心。
(三)、五大配送中心:南站配送中心、金盘配送中心、灵山配送中心、长流配送中心、桂林洋配送中心。
三、发展文化产业
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推动文化与旅游、工业、体育、会展、娱乐等相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引领海口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
打响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完成重点文物保护规划、修缮方案编制。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整理,加快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开发,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重点完成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和府城传统建筑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改造海瑞墓、五公祠、丘浚墓、秀英炮台和琼崖一大旧址等重点文物,建设集旅游、观光、展览、休闲于一体的人文旅游胜地。整合红色文化、火山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资源,加快传统手工艺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扶持特色文化精品创作和生产。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采用“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企业独立运营”发展模式,高标准规划建设海南国际创意港,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一站式创意产业运营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业,加快影视、动漫、网游、工业设计、时尚消费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工业、旅游产品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到2015年,把海口建成全国知名的创意产业基地。
打造“娱乐之都”。推进大致坡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等建设,加快琼剧艺术、影视产业发展。扩大现有文体品牌赛事活动成果,鼓励演艺与旅游资源整合,引进各类演艺企业和专业创作团队,在核心景区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演艺精品。创新文化发展平台,开展精品文化娱乐活动,做到每年引进20场国内外一流的文艺表演精品。丰富大众化娱乐产品,建设主题酒吧、不夜城、大型娱乐中心、艺术馆、演艺厅等文化娱乐设施。到2015年,新增3-5个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体活动品牌。
四、发展商务会展业
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促进会展与商务、旅游等融合,使会展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鼓励国内外会展专业机构和旅游机构在海口设立分支机构。举办、引进全国性、国际性会议,鼓励各类会展企业举办展览和会议,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来海口召开年会、培训班、全国性订货会,以及泛北部湾区域的各种经济合作会议。重点培育中国热带农产品交易会、中国旅游商品交易会、游艇展览会、水产品及渔业产品交易会、汽车展销会等会展品牌。全力申办2017年世界石油大会。力争每年举办大型商务会展和专业性会展100个以上,其中2-3个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定期定址在海口,使海口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商务会展中心。
五、发展体育休闲业
加快发展户外有氧休闲运动产业和体育赛事产业,推动体育休闲与旅游融合。
加快高尔夫产业发展。编制海口市高尔夫发展总体规划,规范高尔夫旅游发展。把海口高尔夫与旅游论坛办成定期定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推进高尔夫精品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尔夫球赛事,发展高尔夫培训等关联产业,延伸高尔夫产业链条,努力将海口建设成世界性的高尔夫之都。
加快游艇产业发展。编制海口市游艇经济发展规划,尝试在游艇航行、停泊、出入境、交易、保税、海域开放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把海口游艇经济论坛办成定期定址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规划建设游艇交易所、游艇俱乐部。加快游艇配套产品、驾驶培训、维修、会展及赛事等产业发展壮大。到2015年建成900个游艇泊位,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利用低空开放政策,探索推动直升机自驾运动,培育直升机驾驶培训与服务等相关产业。
六、发展特色餐饮购物业
充分利用落地免签证、离岛退税等优惠政策,科学规划商业网点、餐饮布局,鼓励创新,推动特色餐饮、购物业加快发展。
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美食天堂”。挖掘海南和其他地区美食文化,通过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大力发展夜间休闲经济。举办海口美食文化节,建成2-3条特色美食街,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餐饮品牌,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美食首选地。
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购物中心。优化商业布局,建成美兰机场、国兴大道日月城广场、海秀东路等免税店,充分发挥免税购物政策效应;创新商贸业态,引进新型商业模式,鼓励发展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品交易市场、专卖店、直销店等多种经营模式;提升国贸、大英山等商业片区功能,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形成多业态和多功能的综合商业体系。
七、培育特色康体疗养业
制定康体疗养业发展规划。利用南药、黎药和海洋药物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海滨温泉资源,引入国际医疗卫生认证标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康体疗养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康复疗养、温泉康体疗养、食疗药膳等康体服务;建设西海岸国际康体疗养中心,发展个体化健康体验度假服务,使海口成为集休闲度假、康体保健于一体的康体养生基地。到2015年,力争培育3-5家康体疗养机构,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的医疗保健中心与康体疗养中心。
八、扶持金融保险业创新发展
全力支持金融保险机构用足、用活国家赋予的金融保险政策,优化网点布局,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产品。
鼓励金融业做大做强。支持设立海口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支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居民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工作,在机场、旅游区、中心城区等设立外币兑换窗口;探索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国际化程度高、融资能力强、特色服务突出的金融机构落户海口。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
支持保险业拓宽服务领域。支持保险业组织创新、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发展农业保险、旅游保险、责任保险,以及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兴旅游保险、特种旅游保险和综合性旅游保险等保险产品。鼓励开发邮轮游艇保险。支持保险行业完善旅行社责任险,发展旅游意外险、景点等旅游各环节责任险。
九、有序发展高端旅游地产业
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及房地产业各类执(职)业资格的核准及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推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强化动态监控。坚持高标准、高品质、高端化的开发原则,科学规划旅游地产发展类型、规模和速度,构建高星级酒店、产权式酒店、高端度假休闲住宅等多元化的旅游地产供应体系,打造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的高端旅游度假品牌,以旅游地产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消费、改善人口素质。支持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TTs)试点,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房地产投融资机制。
第四篇: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我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重要机遇期。以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江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规划文件为指导,结合我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绩
“十一五”时期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现代物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
“十一五”时期我省物流业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06-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由296亿元增加到61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5%左右。物流货运量持续增加,全社会货运量从3.32亿吨增加到8.84亿吨,年均增长21.6%;货物周转量从881.6亿吨公里增加到1847.33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6.3%,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4亿吨增加到2.1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从5.99万标准箱增加到17.2万标准箱,年均增加23.5%。据测算,201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26541亿元,同比增长31.8%,全社会物流需求的旺盛,物流总量呈逐年扩大态势。与此同时,全社会物流成本逐年下降,2010年全省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9.3%,比2006年下降1.8%。企业流动资产和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有所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二)综合交通支撑体系日渐完善。
全省形成了水陆空立体运输网络。到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为14.06万公里,公路网密度0.842公里/平方公里。以南昌为中心,以国、省道为主骨架,省、市、县、乡相连接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其中高速公路3405公里,初步形成“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全省铁路营业里程2735公里,铜九铁路江西段建成,京九北段、浙赣线电气化改造已完成,向莆铁路、衡吉茶铁路、赣韶、赣龙扩容项目正在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五纵五横”的铁路运输格局,并全面建立了货运信息系统;水路通航总里程5716公里,拥有19个年吞吐量超过百万吨的码头,其中九江港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吨,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水运体系;建成5个民用机场,在建1个,辟有45条航线。不断完善的交通设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发达的通信网络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基本适应当前物流业发展需求。
(三)市场主体多样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十一五”以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我省现代物流业已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些大物流企业和大船公司的分支机构或办事处都已进入江西,很多企业通过整体改造、整合内部物流资源,以我省为基地组建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我省本地企业也通过合资合作等资产重组方式形成了一批国有控股和民营的物流企业。通过各类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服务和运作,支撑相关产业和连锁商业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截止2010年底,我省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近万户。企业营业额、利税平均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代表着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的第三方物流比重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开始接受现代物流理念,积极探索加强物流管理的有效形式和方法。部分大企业将企业采购、仓储和配送功能统一整合,实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加快资金的周转。有些企业还把物流业务从核心业务中分离,实行业务外包或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摆脱繁杂的运输、仓储事务,集中精力抓主业发展和市场竞争。
(四)重点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扎实推进。
我省物流园区建设起步较晚,但“十一五”时期建设速度加快,基本符合《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建设一批综合型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南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赣州市综合物流园区、九江城西港物流园区、江西银燕物流基地等一批现代化物流园区已建成并发挥作用,已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周边众多的商贸、制造等相关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大大带活了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五)发展软环境不断改善。
“十一五”时期我省建立了由省发改委牵头的全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组织保障。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现代物流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江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南昌、赣州、九江等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口岸大通关形成的区域快速通关平台,实现了省内通关一体化、区域通关快速化,建立了与周边主要口岸“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开通了“赣粤港”直通口岸通道。出台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优惠政策,货物进出口的物流时间明显缩短,费用大幅下降。
(六)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初具雏形。
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建设模式,委托专业公司建设江西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2010年2月,江西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式运营。平台集物流电子政务平台、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物流电子监管平台功能为一体,从无线增值服务、在线交易服务、物流媒体推广、系统解决方案四个方面展开建设和运营,整合了全省物流信息资源,提升了全省物流信息化水平。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现代物流业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与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还不相匹配。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认
识到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服务水平不高。
据调查,我省多数物流企业的从业人数在20人以下,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很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服务功能单一,主要提供运输和仓储等基本的服务,在流通加工、信息应用、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方面难以提供良好服务。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在物流管理和运作上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导致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现代物流市场发展缓慢。
(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系统功能不全。
除了交通运输设施外,我省近年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大,形成的格局与产业布局不完全适应,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无论在规模、质量、功能上,还是分布、连接、配套方面,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现代物流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已有物流设施布局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债务及人员负担较重,加上部门和行业分割导致设施之间配套性和兼容性差,使得全省物流设施难以形成体系,系统功能残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少有效连接,区域性综合物流枢纽和多功能、大型物流中心缺乏。部分园区对物流规划缺乏论证,园区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偏少,对物流项目招商引资不够重视,导致规划缺失、建设滞后、物流社会化程度低。
(三)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虽然我省已经建立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但平台的营运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很多中小物流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信息化水平,对现代物流信息化先进设备的运用方面还较为陌生。多数信息系统的成本太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起点低,市场上缺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信息系统,终端市场尚不具备开发价值。多数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运作方式,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四)与制造业协调联动发展程度低。
物流业主要是为制造业服务,我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差距较大,制约着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联动发展。物流企业发展理念和服务水平与制造企业的需要衔接不畅,难以同步发展。物流业、制造业、商贸业各自为政,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配送能力不够、增值服务不力、仓储场地分散、运营规模不大的问题较为严重。
(五)专业人才缺乏。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各种人才,包括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理论研究人才、复合型人才等。我省大专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物流人才的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相脱节,物流从业资格认证工作尚未规范。我省发展环境和薪资条件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外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引进不足。专业人才的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六)与周边兄弟省份相比各项指标还有一定差距。
我省物流总量小,产值低,效益差,与周边兄弟省份相比,发展处于较低层次和水平。2010年我省和周边兄弟省份物流业主要指标对比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加快推进江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建设河海联运、海铁联运、陆海联运等多式联运集成设施,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物流服务创新,形成物流业与制造业、物流业与零售业、物流业与战略型新兴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构建业态先进、结构优化、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体系,为“十二五”时期建设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物流基础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引导协调发展原则。
以科学的规划为引导,科学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并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相协调。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杜绝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把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作为规划需要掌控的重点,优先协调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按规划、分步骤地建设一批有示范效应、有较强辐射功能、具备相应层次功能的物流项目。
(三)整合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原则。
在优化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科技的物流基础设施,以增量优化促进存量整合,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四)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
一方面加强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和项目之间的统筹协调与衔接,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重点物流园区、重点物流项目和龙头物流企业,推进整个产业的集约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
(五)对外开放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原则。
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先进管理理念,鼓励省内骨干物流企业集聚发展,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促进本土物流企业自主发展,建立优势互补和协作共赢的物流服务体系。
(六)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原则。
发挥政府鼓励、引导和支持作用,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必要氛围,充分发挥企业在物流市场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尤其是骨干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物流运输格局,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培植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二)主要指标。
——到2015年末实现物流总额5万亿元。
——物流增加值年均增长13%,到2015年末达到1130亿元。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1.2到1.5个百分点,降低到18%左右。——第三方物流总收入占全社会物流总收入比重达到40%。——物流企业使用现代技术比例达到60%。——到2015年底国家A级物流企业40家。
——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物流企业达到10-20个,3亿元以上物流企业达到5-10个,10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5-10个。
——培育物流业上市公司1-2个。
——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重点物流园区达到2-3个。
第三章发展思路和空间布局
“十二五”时期我省现代物流空间布局结构:以南昌为核心枢纽,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区为基础,构建支撑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服务全国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突出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功能,将行业内生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将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区与周边发达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相连接,促进我省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如下图所示:
一、赣北物流服务大通道
以南昌、九江为枢纽,以对内服务好“南昌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产业带”和“昌九工业走廊”,对外对接武汉城市圈、皖江经济带为主要任务,建设赣北物流服务大通道。
南昌是我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到2015年要初步形成以现代物流基地为核心,以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架构,进而上升为中部地区现代物流的主要枢纽。南昌要立足城市区位和产业布局,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和基础设施,构建以赣江和公路外环线为主干,以南北双向出入和沟通“一城双核”为重点,物流网络各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及我国中部地区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农村现代物流等专业物流和绿色物流,加强消费终端公共配送中心建设和社区物流网点建设,构建为现代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会展旅游业、现代农业发展和城市生活消费服务的物流网络,形成辐射全省及周边经济区域,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开放型现代物流体系。到2015年,全市综合物流能力基本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规划期内重点建设昌北“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口岸联运的国内、国际货运型物流基地”、昌南“铁路、公路联运的国内、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昌西南“铁路、公路、水路联运的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
九江是省内唯一能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是长三角、武汉城市圈和皖江经济带结合部,也是沿长江产业带的组成部分和重化工、能源工业基地。九江现已初步形成以港口集装箱物流为中心,综合型物流和保税物流配套的现代物流框架,力争使九江成为连接长三角,辐射鄂、皖、湘的现代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九江市沿江产业经济带和昌九工业带形成的“T”型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产业布局特色鲜明,物流重点发展区域据此布局,逐步形成九江保税、湖口港口、九江城南、城东、城西综合物流园等物流园区的合理布局,建成完善各类商品市场,承载全市,辐射四省,完善功能、合理布局,构筑九江大物流发展平台体系。
建设赣北物流服务大通道,以建设河海联运、海铁联运、陆海联运等多式联运集成设施为主要任务,连接南昌、九江两大城市,不仅为“南昌核心增长极”、“九江沿江产业带”和“昌九工业走廊”的自身工农业产品提供物流服务,而且为全省产业物流和商贸物流提供服务。同时,将“昌九”作为一个整体与我省北部具有经济活力的武汉城市圈和皖江经济带相连接,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二、赣东北物流服务大通道
以上饶、景德镇为枢纽,以对内服务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北产业集聚区、对外连接长三角经济区为主要任务,建设赣东北物流服务大通道。
上饶位于赣、闽、浙、徽四省交界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浙赣铁路、皖赣铁路、横南铁路、合福铁路、杭南长客专,沪昆、济广、杭瑞、昌德、上德、上武高速,320、206国道,东西横贯,南北穿行,鄱阳湖沟通23条航道,北出长江,内河湖泊通航一千多公里,上饶三清山机场、宁德上饶港出海码头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全市已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十二五”时期重点规划发展三大物流基地:一是上饶中心城区物流基地,以信州区为中心,发挥浙赣铁路、沪昆高速、320国道及建设中的合福、杭南长客专的作用,成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接洽江西的物流门户。二是鄱余万物流基地,以鄱阳县为中心,包括余干县、万年县,发挥皖赣铁路、济广高速、206国道、昌德高速的作用,利用南昌、九江地区物流集散和辐射,沟通湖北、安徽及中西部地区。三是德婺物流基地。以德兴为中心,包括婺源,发挥皖赣铁路、杭瑞高速、上德高速及建设中的合福高铁的作用通达皖、浙。
景德镇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北部,是国内飞机制造、微型车和陶瓷产业重要基地。区内交通十分便利,皖赣铁路从区内穿过,济广、杭瑞高速横贯全境,机场有通往国内部分大城市的定期航班。争取开通从景德镇至上海、宁波、厦门等沿海口岸城市的铁海联运班列。“十二五”时期规划重点发展以陶瓷为核心的专业物流,并大力推进汽车、机电、焦化、农产品等综合性物流项目建设。
建设赣东北物流服务大通道为上饶、景德镇提升做强传统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物流保障,同时对接长三角,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三、赣东南物流服务大通道
以鹰潭、抚州为枢纽,以对内服务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南产业集聚区,对外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主要任务,建设赣东南物流服务大通道。
鹰潭紧邻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通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要冲。浙赣、皖赣、鹰厦三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沪昆、济广高速,320、206国道呈井字形交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十二五”时期要积极发挥鹰潭铁路枢纽优势,形成以综合性物流园区为重点,多层次配送中心相配套的格局,成为连接东南沿海重要物流通道。规划重点建设铜特色产业物流、粮食及农产品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形成覆盖城乡辐射周边地区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推进以运带储,努力发展仓储批发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汽车货运企业战略联盟。切实加强对汽车货运企业的指导,促进汽车货运企业实现战略联盟。大力引进、培育一批能满足物流需求的具有较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国际多式联运。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开通鹰潭至长三角主要港口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建立铁海联运体系,拓宽陆路运输通道,促进公铁紧密衔接,完善物流服务功能。
抚州是我省优质粮仓和新兴制造业基地,“十二五”时期规划依托向甫铁路,积极推动抚州—九江城西港水运口岸通道、南昌—抚州—福州港通道建设和抚州北站铁路口岸作业区建设;加强与福建莆田合作,推进抚州“无水港”和国际集装箱货场建设,积极参与湄洲湾集装箱货运专用码头建设,实现铁公海联运。重点规划抚州铁路物流和煤炭转运物流,建设邮政、农贸、医药配送中心。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完善和推广特色鲜明的“广昌物流模式”。
建设赣东北物流服务大通道为鹰潭、抚州提升做强传统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物流保障,同时,连接海西经济区,实现融入海西共同发展。
四、赣西物流服务大通道
以新余、宜春、萍乡为枢纽,以对内服务赣西产业区,对外对接长株潭城市群为主要任务,建设赣西物流服务大通道。
新余位于我省中西部,浙赣铁路横贯东西,沪昆、赣粤、大广三条高速公路交汇。新余外向型经济发达,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是我省的钢铁基地和世界光伏生产基地。新余进出口总额列全省前茅,有大量物资在此进出,物流基础坚实。“十二五”时期规划新余为
赣西物流中心枢纽城市。积极提升铁路运能,推进建设新余至吉安铁路;加快袁河开发,建设袁河四级航道;发展“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体系;整合全市各种物流资源重点推进建设赣西(新余)中心物流园区。
宜春市是赣西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较完善的公路、铁路网络,机场建设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路铁空港”大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形成,对周边城市辐射能力强。宜春钽铌、锂、硅石灰、富硒温泉、建陶、原煤、盐化工、医药、建材、机电、轻工、食品等资源丰富,潜力巨大,随着宜春经济的快速增长,“路铁空港”交通运输大网络的建立,大型物流园区的需求日益强烈。“十二五”时期在宜春重点规划建设集商品批发、货物集散、中转、社会化仓储、配送、商务会展及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型物流园区。
萍乡是我省西大门,与长株潭城市群相邻,是我省重要工业城市,是全省煤炭、钢铁、建材、烟花、工业陶瓷产业基地,与长株潭城市群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将萍乡规划建设成赣西跨省物流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新余、宜春和萍乡产业基础较好,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建设赣西物流服务大通道,为赣西地区自身产业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同时连接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谋求产业互补和共同发展。
五、赣中南物流服务大通道
以赣州、吉安为枢纽,以对内服务好吉泰走廊、赣南原中央苏区,对外对接珠江三角洲为主要任务,建设赣中南物流服务大通道。
赣州地处我省南大门,区位条件相对优越,境内有京
九、赣龙铁路,赣粤、厦蓉高速,105、206、319、323国道,是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赣州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内乃至国际钨、稀土等重要的资源型产业基地,也是江西南部工业重镇和货物进出、加工、贸易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赣州正处于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市场开发潜力大,“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赣州发展定位于建设成为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吉安地处我省中部腹地,京九线横穿全市,赣粤高速、大广高速、105国道、319国道穿越其中,赣江航道和井冈山机场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拥有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建材等支柱产业,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赣中南物流服务大通道就是以赣州、吉安城区为中心,以吉龙南—定南、井冈山—新干为两翼,在赣州、吉安中心城区建设一个大型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在每个县市区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边际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城市。建设赣中南物流服务大通道,对内连接吉泰走廊,为自身产业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对外连接珠三角经济区,推动高端物流服务发展。
五大物流服务大通道不是孤立的,通道与通道之间以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相连接,共同构筑成我省有机的物流网络。
第四章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提供基础保障
物流的基础是交通,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着眼于提高路网密度、提升线路等级,推进新一轮铁路、公路建设,加强等级航道建设,稳步推进机场新建和改造,着力推进陆、水、空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协调发展,形成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综合运输通道格局,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快速客运铁路和干线铁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出省通道、省内城际快速通道和重要客运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铁路干线电气化改造、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内支线、专用线建设。公路,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快地方高速公路加密线建设,提高高速公路覆盖密度,因地制宜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环城高速、城区主通道、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加强国省道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扩大农村路网通畅覆盖面。航道,进一步推进长江干流、鄱阳湖、赣江、信江航道整治,提高航道技术等级,改善通航条件。加强九江、南昌港口及五河干流重要港口建设,加快形成联系紧密、运行高效、通江达海的内河运输体系。机场,建设南昌国际航空港,扩建井冈山机场、赣州机场,建成宜春明月山和上饶三清山机场,启动赣东南支线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二、整合多种运输方式,提高协助能力
在国内,除国家控制的大型运输企业外,其他运输企业不论是公路、水运、航空、铁路都是单一运输企业,势单力薄,资源分散,成本高,效率低,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后劲有限。只有将不同运输方式企业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规模和能力才能更大范围、更具实力的发展。物流运作的核心或本质就是资源整合。低成本、高效率和高效益是通过整合发挥出来的潜力。对全省分散在工业、商贸、物资、交通、邮政等部门的物流资源通过联合、兼并、拍卖、撤销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改造提高,完善功能,发挥效益。对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和同一种运输方式内部,通过协调,形成合理分工。鼓励联合经营,合作经营,发展多式联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综合效率,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衔接的物流运输平台。
三、加快物流项目建设,提升发展后劲
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动我省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十二五”时期我省物流项目的规划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一般在城市道路网的外环线附近;二是位于内外交通枢纽地带,用地充足、成本较低,留有发展余地;三是位于城市物流节点附近,现有物流资源基础较好,一般有较大物流量产生,如工业园区、大型卖场等,可利用和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四是有利于整个地区物流网络的优化和信息资源利用。严格以规划原则为项目建设的基础,严格控制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行为。“十二五”时期重点加强以下综合性服务性物流项目的建设,作为全省物流项目的示范。
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技术支撑
继续推进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同时推进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
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共享,在网络上监控和管理物流行业发展。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推进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引导物流企业建设内部信息网络,支持企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物流信息系统和装备设施,支持物流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物流智能化水平,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长。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现代物流业是一项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关心和支持物流业的发展,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在完善现行省级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由省发改委牵头,要继续组织有关厅局和设区市政府领导、综合协调和总体指导,研究协调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资源整合、产业布局和跨行政区域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规划实施。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联动实施机制,把政府职能和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明确部门分工,强化管理职能,同时要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加强与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带动作用,做好环鄱阳湖区域物流发展,并带动全省物流业发展。
二、完善政策,增强发展后劲
完善支持物流业发展政策。在贯彻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现行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由省发改委牵头会同全省现代物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研究制定出台“十二五”促进全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细则。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研究制定支持全省重点物流企业和A级物流企业优惠政策。把物流业作为投融资政策支持的重点产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政策引导,外引内联,鼓励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物流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物流企业。财税、交通、公安、物价等部门在税收、交通管理、收费、用水、用电等方面研究和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制定配送车辆在市区内通行和停靠的具体措施,为城市物流配送车辆通行提供便利。
三、形成合力,夯实基础工作
根据国家实施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加快制定和推广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物流信息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方面的专业标准,完成一批具有我省地方特色产品物流地方标准的制定,如:陶瓷、光
伏产品、烟花鞭炮等,实现与国际物流标准接轨,促进物流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和帮助未设立物流行业协会的设区市尽快成立市一级的物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规划、政策建议、行业自律、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物流业政策及法规体系建设,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产业统计、工商注册、土地使用及税目设立等方面明确物流业类别,进一步确定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尽快完善物流调查统计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物流统计台账制度。继续开展我省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工作,建设和完善“江西省现代物流业数据库”,打造“江西省统计网上直报系统”,不断加强物流业发展的分析监测、预测、预警制度建设。
第五篇:衡阳市雁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情况
衡阳市雁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情况
2011-2-21 10:09:27雁峰区商务局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立足更高、更新的历史起点,加快“富民强区、振兴雁峰”步伐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改革创新、加速全面转型、推动科学跨越、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攻坚期。作为衡阳市的中心城区,雁峰区在园区体制调整、工业发展空间受限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为此,区委、区政府成立专门班子,积极规划全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下面,我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专题调研的通知》相关要求,将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作个简要汇报。
一、“十一五”发展基本情况
(一)“十一五”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项目兴区、工业强区、商贸旺区、城市靓区,民营活区”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区现代服务业保持了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态势,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核心商圈强力扩张。老项目发展壮大,新引进重大三产项目20个。解放路、中山南路、蒸阳南路、先锋路、蒸湘南路等专业、特色商业街进一步提质扩张,一批新兴的仓储式商场、标准超市、便利专卖店发展迅速,基本实现了连锁企业的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业种多元化和业态多样化。解放路南面、中山南路、先锋路、湘江南路等路段近10个投资过亿元的商业楼盘悄然兴起,楼市兴旺。
2、旅游经济方兴未艾。南岳第一峰成功创建“国家3A级风景区”,衡阳抗战纪念城修缮一新,黄巢公园建设启动,东洲岛规划开发达成招商意向。发掘山、水、人、文资源,打造了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宗教旅游和休闲旅游等四大精品路线,构筑推出“雁峰一日游”。
3、新兴商圈稳实起步。湘桂铁路火车南站周边、蒸阳南路和蒸湘南路之间、区治新机关周边、外环路周边的三产业发展前景看好,投资客商络绎不绝。
(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虽然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以下两大“失衡”,必须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
一是生活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失衡。以湘桂铁路线为界,北面与南面呈现出热冷“两重天”的严重失衡状态。湘桂线以北,核心商圈不断繁荣,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湘桂线往南,愈南愈冷,白沙洲、氮肥厂片区等城郊结合部生活性服务业目前基本上呈自然欠规范发展状态;而上述片区再往南,几乎处于“零发展”状态。雷公塘片区商业中心、五星片区商业副中心等南片新商贸中心建设尚处于招商洽谈阶段;黄巢公园和“衡州古八景”
旅游开发推进不佳,东洲岛景区开发难见实效,城市风景旅游发展缓慢,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工业旅游更是难成气候。
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步伐跟进失衡。全区除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好之外,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其它产业的发展均较为迟缓,难以跟上经济发展步伐。现代物流业方面,中电物流、衡汽物流、璐辉物流等项目尚在建设当中,全区目前没有一个全面建成的规模物流园区。我区本来有体育广场建材市场和解放路机电市场两大专业市场,两大市场经营状况都比较好,一度支撑着我市建材、机电营销“半边天”,但随着城市建设和划行规市的推进,上述两大市场分别于2001年、2007年被整体搬迁。除再建的湘南汽配城外,全区目前没有其它的大中型专业市场,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群、林牧产品市场群、再生资源市场群和小商品城等大中型专业市场仍在招商引资,进展速度不快,整个专业商圈建设基本处于项目洽谈与规划选址阶段。商务服务业方面,会展、代理、经纪、拍卖、担保、会计、审计、经纪、咨询评估、广告包装和营销策划等各块产业均亟待大力引导并推进发展。科技服务业方面,校企合作虽有成效,但走走停停,未能形长期辐射效应;全区没有一家上规模的科技服务企业和产业孵化中心,科技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任重而道远,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二、“十二五”面临的主要形势
“十二五”时期,雁峰现代服务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统观全局,全区正处于“三期”发展新阶段:
一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湘南地区开放崛起,衡阳以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富有鲜明特色的湘南重镇和衡阳人民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宜居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相继荣获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等“金字招牌”,积极建设国家区域性服务业中心。雁峰区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抢抓白沙工业新城崛起带来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机遇,依托湘桂铁路、南外环、衡枣高速优势,积极对接并引进优势项目,“商贸旺区”的中心城区地位更加突出,全区现代服务业正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是全面加速转型期。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绿色经济将催生全球产业发展的新一轮变革。湖南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人们对公共产品需求的速度不断增快、层次不断提升,全省进入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期和公共需求的加速扩张期;衡阳后发大赶超,加快构筑湘南开放圈和“西南云大”都市经济圈,积极打造湖南省次中心城市和新生态经济之都,经济社会转型力度日益加大。现代服务业正面临发展的全面加速转型期。
三是各类要素整合期。世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
升级;“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使得湖南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内需主导、城镇带动、消费拉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将为衡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人口大市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增添了新动力、集聚了新要素。随着全市“东扩南移”战略和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的高效推进,雁峰区的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一大批优势项目相继落户并加快形成生产力,整合相关要素、加快推进发展更显迫切,全区正步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类要素整合期。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围绕建成衡阳市现代服务业中心区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三个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极。一是以名牌商厦、崇业商业广场、宇元万向城三大“商业地标”及市府路、核工业二十五公司整体开发为核心的中心城区特色服务业经济增长极;二是以湖南工学院南校区为核心的雷公塘片区商业中心和以区治机关为核心的五星会展接待中心、五星片区商业副中心等南片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极;三是以火车南站为核心的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群、林牧产品市场群、再生资源市场群、小商品城和璐辉物流等外围片物流和市场服务业增长极。至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4.6亿元,年均递增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8%;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80%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亿元,年均递增22%。实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50%。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扩大消费、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增强财力的新重心,大力实施“商贸旺区”战略,做好“调活增速”文章,进一步放宽市场政策,鼓励全民创业;进一步完善大设施,建设大市场、大商场、大宾馆、大楼盘,引进大总部经济,开发大旅游,培育新型业态。坚持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共同发展,逐步建成并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1、发展传统优势商贸。以解放路、蒸阳南路交汇处为辐射核心,以名牌商厦、崇业商业广场、宇元万向城三大“商业地标”为带动点,进一步开发并提升传统商业资源,继续培育并规范解放路休闲购物街、中山南路精品服饰音响设备和婚纱摄影街、蒸阳南路先锋路综合数码和文体用品街,蒸湘南路汽车美容与修理街等专业特色商业街,高标准改造市府路、核工业二十五公司和雷公塘片区,建设市府路精品商业街、首峰小商品广场等商业街区,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推进连锁经营和超市经营,将中心城区核心商圈发展得更强、更优、更旺,形成衡阳市城区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极。到2015年,品牌消费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年均递增16%,核心商圈的区域消费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2、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突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包装与宣传,全面开发提升旅游和文化资源,打造一批雁峰特色旅游和文化品牌,加快推进太子宾馆、衡阳大剧院、图书馆、会展中心、东洲岛和衡阳植物园的建设,建成城市风景、现代农业休闲、工业等三个特色旅游圈,进一步融入“大南岳衡山旅游圈”,使旅游业成为全区支柱产业之一。以东洲岛、黄巢公园、衡阳植物园、回雁峰、抗战纪念城、南岳第一峰、“衡阳古八景”浓缩景观园、奇罡山和湘江西岸风光带等为依托,建设集商贸、休闲、娱乐、文化和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风景旅游圈;以桂竹山庄、兴隆绿色蔬菜基地为主,发展农家乐,策划农事体验游、垂钓休闲游,在外环路以西建设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圈;以白沙洲工业园、特变电工南方输变电产业园、金杯电缆产业园、亚新科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紫光古汉中药产业园、贝帝圣高档服装和波司登-叮当猫高档童装产业园等为依托,建设工业旅游圈。做响集都市休闲观光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品牌,积极融入“大南岳旅游圈”。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1万人次。
3、发展新兴消费业态。改造升级现有综合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集中建设商业带、商贸市场群,鼓励发展社区、集镇商业网点,支持大中型连锁超市将网点延伸到乡村,构建便利舒适的购物饮食消费环境。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和网上商店、电视直销、便利店、折扣店等多种业态。推广湘菜知名品牌,加快实施早餐、夜市、小吃示范工程和美食节活动,创新发展休闲餐饮、连锁餐饮、餐饮概念店等特色餐饮,提升餐饮经营档次。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示范,大力发展家庭式养老院、老年服务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鼓励舒适性养老、异地养老等社会化养老,形成居家养老社会化、社区养老专业化、机构养老规模化的新格局。围绕便民利民目标,培育专业家政服务公司,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保健看护、保洁保安等家政服务,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市场化、网络化和品牌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典当租赁、婚庆礼仪等服务行业,培育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改善消费预期,建立以市场主导、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共同参与的信用消费体系,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积累型消费与预支型消费、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协调发展,推动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有效的消费需求。采取差别政策,引导社会各阶层的消费行为,充分发挥中等收入群体在消费结构升级方面的“发动机”作用,进一步稳定并扩大住房、汽车、通讯等发展型消费,培育壮大旅游文化、教育娱乐、保健健身等休闲型消费。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完善城乡流通体系,继续开展“雁城名店、名菜、名师”评比和“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活动,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建材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构建让消费者“放心、安心、舒心”和谐的消费环境。到2015年,销售过10亿元的市场达到2家以上;养老服务业总收入突破1.5亿元;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
(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白沙物流园区,丁家桥水运、中电大件等物流配送中心,培育壮大中电、璐辉等大型专业物流企业。在外环路周边区域,大力发展批发市场、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形成以白沙洲物流园区为主导、若干个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针对企业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以输变电装备、汽车(农机)及零部件、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环保混凝土等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制造业配送中心,满足工业园区增量发展的需要,加快建设和引进物流企业,建成以湘桂铁路火车南站为中心的雁峰工业品生产资料市场群、衡阳市林牧产品市场、衡阳市二手机动车拆解市场、小商品城和璐辉物流等外围片商贸网络。到2015年,全社会物流总额突破10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建成衡阳的物流中心。
2、发展现代金融业。:大力发展金融经济,引导金融机构在中心城区相对集中布局。着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来雁峰设立地区分支机构,支持发展创业风险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加快推进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发行。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推广金融衍生产品,拓展中间业务。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革,探索组建社区银行,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营资本进驻地方金融业。健全企业上市联动机制和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加快保险市场发展,引导支持保险资金投资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贷征信体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创建金融生态城市。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构建多元金融体系,发展现代金融业。到2015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年均递增17%;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家左右;引进外来金融服务机构4家以上;信用担保能力达到20亿元以上;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达到50%以上。
3、发展现代商务业。依托莲湖CBD、白沙洲园区商务区、五星综合商务区等商务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集网上展示、电子商务、信用发布、资源共享和供需发布搜索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积极发展法律、会计、审计、评估、工商咨询、专利代理、产权交易和人才交流等专业中介服务,鼓励发展建筑设计、工艺美术、项目和广告策划等创意商务,积极发展房产、汽车博览会等会展服务。注重品牌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推动本土优秀商务机构强强联合,形成一批知名的商务服务品牌。规范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和良性发展,提高行业服务水平。规范市场准入,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财务、广告、法律、咨询和房产买卖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电子商务等,发展现代商务业。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年均递增24%以上。
(三)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大力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推进脱困性住房建设,支持农民安居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乡镇卫生院公有周转住房建设。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构建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重点供应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适度开发高档住宅和商务用房,鼓励发展精装修住宅,推进农村建房市
场化。加快生态型、舒适型居住小区以及低碳标准房建设,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型住宅。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健全物业服务体系,培育品牌物业管理企业。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抑制投机性购房,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到2015年,新建住宅精装修比例达到25%;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