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许崇信同志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上交流发言的通知(大全)

时间:2019-05-14 06:1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许崇信同志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上交流发言的通知(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许崇信同志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上交流发言的通知(大全)》。

第一篇:关于印发许崇信同志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上交流发言的通知(大全)

皖国资合作„2012‟14号

关于印发许崇信同志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

管理会议上交流发言的通知

各市推进办,各省属企业:

现将安徽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许崇信同志在今年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上作的《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 交流发言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贯彻。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日

深化战略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

安徽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许崇信

(2012年1月6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合作发展的主要成果

中央企业是行业的领军者,规模大、实力强,集聚众多优秀人才,掌握核心先进技术,有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安徽加速崛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是安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长期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作为安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平台来对待,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推进,始终紧抓不放。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为安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安徽地区生产总值跨入万亿元俱乐部这一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新一轮产业集群式转移的发展浪潮,200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势度势,及时作出了全面深化与中央-2-企业合作的战略决策部署,全省上下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的高潮。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关心和中央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据调度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我省与中央企业累计签约项目674个,投资规模17983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357个。投资规模922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720亿元,项目开工率51.3%,开工项目资金到位率29.5%。已竣工项目58个,实际完成投资523亿元,累计实现新增营业收入370亿元、新增利润9.6亿元、新增税收23.6亿元、新增就业人员9875人。既有力地促进了中央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也大大增强了安徽进一步加速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二、合作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实现合作发展工作常态化。为深入贯彻落实王勇主任在2011年1月初提出的推动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工作理念,优化资源配臵,拓宽国资监管工作视野,我省高度重视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发展,在作出全面深化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的战略决策部署之初,就成立了由分管省长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省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徽省国资委)。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和省属企业也同步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同时,按照“专业、高效、优质、廉洁”的队伍建设要求,抽调精通项目运作、熟悉国家宏观经济

-3-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精干力量集中办公,不断配齐配强工作队伍,提升队伍素质。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合作发展工作的指导,201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安徽省国资委还专门成立了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处,具体承担省推进办日常工作。通过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推进工作体系和工作网络,实现了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的常态化。

(二)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合作发展工作规范化。近年来,我们以长效机制建设为核心,以完善服务为重点,扎实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的文件。2011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的意见》(皖发„2011‟13号),这是我省为持久推进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专门出台的一个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意见》进一步指明了合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确立了主攻方向,明确了合作对接重点,细化了政策支持措施,强化了组织保障机制,并对合作发展工作常态化、持久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研究出台了相关配套制度。近年来,我们以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效率为落脚点和出发点,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统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关于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项目省直接调度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度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合作发展工作的规范化。

(三)坚持理念创新,努力实现合作发展工作科学化。为不-4-断拓展与中央企业合作空间、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水平,我们本着开放的理念、合作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在深入研究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主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安徽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坚持“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与淘汰落后相结合、与推动产业升级相结合、与未来预期市场需要相结合、与企业主业关联度相结合、与企业的承受能力相结合”的思路,为深化持久合作奠定了科学的工作理念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强化项目开发,努力实现合作发展工作持久化。项目是合作的基础,是持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本地优势、产业发展规划与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主业发展方向有机结合,始终把精心遴选和推介高质量项目作为项目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紧抓不放,初步建立了“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介一批、洽谈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开发运行机制。2009年以来,我省已累计向中央企业推介了3批合作发展项目,累计推介项目总数达2063个,累计投资规模达36753亿元。目前,第3批新推介项目已在国务院国资委“投资安徽”专栏和安徽省国资委“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专栏上向中央企业公开发布,主动为中央企业在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商机。

(五)完善服务机制,着力推动合作发展工作高效化。一是建立更加有效的项目调度制度。始终坚持“定期调度、定期统计、-5-定期通报、定期督查和定期会商”的月度调度、重大项目直接调度、省政府定期召开常务会议和项目调度会等多种调度制度,随时掌握重大项目最新进展和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重大问题,扎实做好“抓落地、抓转化、抓深入”工作。较为完备的“项目日常调度、重大项目及时调度、专题会议和联席会议调度”等调度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建立更加有效的服务制度。坚持全新的服务理念,建立了 “一个班子、一名领导、一名联络员”的项目服务机制和“提前协调、分级协调、联动协调”的项目协调机制,有效贴近中央企业发展需要,认真开展需求事先调查,及时有效化解制约项目进程的有关重大因素,特别是强化对已有解决问题方案的跟踪督办力度,不断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对重大合作发展项目,坚持采取量身定做的办法,制定专门的跟踪服务方案,特事特办,快事快办,不断提升服务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项目立项以及土地、环评、基础设施等各项前期工作,认真履行承诺,完善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三是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汇报机制。为便于国务院国资委及时掌握合作发展的最新情况,听取国务院国资委对合作发展的工作指导,我们初步建立了“集中汇报、定期汇报、不定期汇报”等汇报制度。如:我省在2009年8月和2010年7月,两次在京就合作发展工作情况向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进行了集中汇报。对签约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按月向国务院国资委定期报告。此外,对合作发展中遇到的有关重大问题,省政府领导及-6-时率队赴京进行直接汇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合作发展理念,按照“抓落地、抓转化、抓深入”的总体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合作发展工作,不断推进我省与央企战略合作关系持久、稳定、科学向前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做好项目推进落实工作,不断开创合作发展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上下联动和配合,不断完善与中央企业沟通汇报机制,构建更加有效的协调服务机制。扎实开展中央企业战略意图和发展需求调查,加大“一对一”联系力度,进一步加强“签约—落地—达产—达效”的全过程服务。切实加大直接调度力度,强化对已有解决问题方案的跟踪督办力度,有效化解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种因素。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在项目立项、土地、环评、金融、财税等方面对央企在皖合作发展项目,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力争更多项目落地建设。

(二)继续做好项目谋划工作,不断深化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关系。遴选高质量的合作发展项目,是深化安徽与中央企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丰富合作成果的根本保证。

-7-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与中央企业展开战略合作。一是加强主导产业的合作,加强与中央企业在新型材料、煤电化、汽车及工程机械装备、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合作。二是加强国企改革重组的合作,通过项目投资、投资入股、联合、重组、兼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我省重要骨干企业的改革重组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三是加强自主创新的合作,重点加强与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围绕交通、水利、能源、民生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不断深化双方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三)继续做好合作方式探索和创新工作,不断提升合作发展工作水平。主动加强与国务院国资委和央企的联系沟通,积极为各地与央企合作牵线搭桥。指导各市制定年度对接总体方案,分层次、大密度地赴京开展投资环境说明会、项目推介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逐步做到由引进项目向引进产业发展。省国资委将有计划地组织省属企业赴京对接,扩大省属企业与中央企业在“人才、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继续对在皖有投资意向的中央企业来皖开展专项推介活动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双方交流合作搭建更富效率的合作对接平台。

(四)继续做好研究工作,不断拓展合作发展工作领域。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努力寻求与中央企业合-8-作发展的新空间、新突破。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主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增强合作对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对“服务方式创新”的研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协调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进一步加强对“央企合作伙伴”的战略研究,着力培育一批长期、稳定的央企战略合作伙伴,逐步建立央企战略合作伙伴信息资料库,深挖合作潜力,深化合作成果。

(五)继续举办重大活动,不断巩固和扩大合作发展成果。适当时机举办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通报合作发展工作情况,进行央地合作发展项目签约,交流合作发展工作经验,加强双方的交流沟通,不断巩固和扩大合作发展成果,推进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持久、稳定、科学向前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细化服务措施,为中央企业创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努力促进更多的中央企业在安徽发展壮大。

主题词:文秘工作

讲话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资委办公室

2012年2月2日印发

共印10份

第二篇:付伟同志在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付伟同志在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是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我市国资监管、深化国企改革工作的具体措施,全面提升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对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基础管理体系和经营责任体系基本形成,国有企业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明显加强,为我市进一步加快国有经济发展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底,6户首批纳入重点监管的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0.9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55.9%,国有权益达到19.4亿元,比2005年末增长235.1%。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比2005年增长166.7%。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和国企改革发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还落后于国家、省

和省内兄弟市,国资监管的体制和机制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监管原则还没有落实到位,仍然存在多头监管、出资人监管缺失等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很重,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比较突出;县级国资监管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主体没有落实到位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夯实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基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步伐

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总的要求是: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国有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效益,努力实现我市国有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

一要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市级重点抓好规范完善,推进出资人职责的落实到位,保证“管人、管事、管资产”三项职责的完整性,使权利、义务和责任统一起来。要准确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真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管好该管的资产、该管的人和该管的事,放手那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确保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对于县级国资监管机构问题,赵润田书记在2006年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就曾提出过明确要求,由于部分县区对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体制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够,这项工作至今落实的不够到位。希望各县区结合近期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推进县级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增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意义,把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和加强国资监管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针对本县区企业国有资产数量、分布和结构的特点、趋势,加快研究推进措施,层层落实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二要切实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市国资委要按照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尽快摸清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底数,根据资产类别研究好监管办法,充分发挥好国有资产作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依法合理界定监管范围,尽快实现省里要求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要全面加强产权管理和重大事项监管,完善投资监管体系和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强化财务监督和监事会监督,健全国有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高效运行。各县区要以贯彻落实省政府《意见》为契机,开展一次国有企业的调查摸底,为下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奠定基础。要结合各自实际,加快制定完善经营业绩考核、重大事项监管、领导人员管理、责任损失追究等基础性的规范性文件。市国资委要加强对县区国资监管工作的监督指导,完善上下协调联动机制,帮助县区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用制度推动国有经济发展,以制度规范国资监管工作。

三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要建立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向重要行业、优势企业和企业核心主业集中。要积极推动市管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合资合作,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证券化等手段,用国有资本带动增量资本,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要加快推进交通集团、菏建集团的公司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工作,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清晰、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各方依法依规、按制度行权履责,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而推动后续的上市工作。明年要在市管企业中全面推进公司制改革,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还经营权于企业,让企业在市场的大潮中锻炼成长。对于资产质量较差,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要加快重组整合步伐,常年亏损、扭亏无望的,要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国有资本退出,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环境 一要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支持国资监管机构开展工作。各县区政府要经常听取国资监管机构的工作汇报,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改善条

件,充分发挥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支持配合国资监管机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统一监管,齐心协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二要提高国资监管机构行权履责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加强国资监管机构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提高国资监管队伍能力和素质。要适应监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实现依法监管、科学监管。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工作,切切实实为企业改革发展解难题、办实事。

三要强化国有企业党建管理和领导班子建设。要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培养选拔机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规则,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遵守廉洁从业各项规定。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牢记职责,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党办发2号,关于印发许亚林同志在开发区党工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通经技党办发[2011]2号

关于印发许亚林同志在开发区 党工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辽河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各局办、事业单位,驻区中区市直各单位:

2011年2月15日,开发区召开了党工委(扩大)会议,会上,党工委书记许亚林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全文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深刻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科学的、超前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真正把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高标准、高质量地落实到2011年的各项工作中去。

此通知

2011年2月15日

许亚林同志在开发区 党工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2月15日)

同志们:

这次党工委(扩大)会议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和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工作,表彰奖励先进,科学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十二五”及今年工作,组织和动员开发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立足新起点,明确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刚才,一批对开发区做出特殊贡献的企业、纳税大户和实绩突出单位受到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盘点收获,坚定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站在重要历史节点上,看待开发区的发展,可以说,“十一五”时期,不仅是开发区破解瓶颈、夯实基础的攻坚期,更是我们发挥优势、蓄势崛起的奠基期。在经过连续几年经济总量的大幅攀升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优势不断彰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几年来的工作成效,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之年充分地显现出来。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49.7%,三次产业分别完成2.9亿

元、62.2亿元和4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25.6%和103%。全年财政收入完成8.6亿元,同比增长3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7亿元,同比增长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20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16.5%。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觉得可以用“六源齐涌”来概括。

(一)重点项目成果丰硕,开启了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坚持招商引资这一主题,突出投资拉动,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9亿元,同比增长13%。世界最先进的蒙牛乳业低温奶及现代牧场、全国最大的吉煤康乃尔80万吨苯胺、旭通公司投资的全市首个光电产业园、中硕电缆投资的全市第一个电缆生产企业等24个工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产17个。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同比增长16.2%。此外,金煤化工二期40万吨乙二醇、锋电能源风电电控系统生产等12个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均将于今年开工建设。以上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增加值72亿元,上缴税金7亿元,为开发区今后发展积蓄了强劲动力。

(二)工业经济高效运行,壮大了发展的财富之源。过去的一年,我们用“扶持”激发潜在产能,用“重组”激活闲置产能,用“改造”提升落后产能,一年来,投入扶持企业发展资金1.6亿元,关停整顿了5户低产能企业,实现了扩大总量与结构调整并举,质量与效益同升。全年新增规模企业15户,全部工业企

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6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1.5亿元,同比增长28.3%。工业企业上缴税金达到了2.74亿元,同比增长65%,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39%,较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品牌创新工作有新进展,“清谷新禾”成为了中国有机食品行业首枚驰名商标。

(三)现代物流蓬勃发展,联通了发展的活力之源。过去的一年,我们依托“西煤东运、北木南运”的铁路运输网络和“通关达海”的硬件条件,立足现有的6个市场和营口内陆港,以更大的气魄抓物流,象抓工业一样抓物流,引大户,扩功能,建平台,将物流产业做成了重要财政来源,做成了城乡就业重要基地,实现了工业与物流两翼齐展。全年完成社会商品批发零售总额145亿元,“六场一港”吸纳就业5000余人。重点物流项目进展顺利,完成了新的万亩物流园区规划,开工建设了明华万吨环保集装站项目,内陆港进一步扩容,通货能力达到了22万标箱。瑞丰汽贸物流园整体投入运营,庞大汽贸城完成了5个汽车4S店的建设,汽贸区4S店达到了19家的规模。这种多点齐进,多业繁荣的局面,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四)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拓宽了农民的增收之源。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推进远郊变近郊、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粗放经营变精细化经营,加快“三转”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以辽河北部远郊村为重点,大力推广了特色种植、高效种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增设施农业5225亩,开工建设50亩以上

设施农业小区20个,建成了5个规模养殖小区,完成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积极促动城中村、城边村主体经济向二、三产业转移,实施了创业大道改造和杜家商业村建设,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构建了平台,拓展了农民就业空间。加速了农民向市民转变步伐,全年共输出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次,六个月以上稳定务工人数达到1.3万余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4000元。

(五)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丰富了民众的幸福之源。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保持了安定、和谐、团结的良好局面。加强了对新城区的管理,保证了行政区域运行秩序。积极推进平安建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积极组织开展了社会矛盾化解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落实了信访工作责任制,从源头上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实现了信访批次和人数“双下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坚持把发展与富民提高到一个等同的高度来对待,本级财政民生工程完成投资8000万元,占可用财力的16.2%,占新增财力的108.4%,较上年提高40.5%。在此带动下,各级投入民生工程资金达到了2亿余元。开发区本级承诺为民所办八件实事基本完成,教育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困难救助对象补助全面提标,职工工资水平大幅提高,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失地农民纳入了养老保险体系,农民免费享受种养业政策性保险、免费享受新农合待遇、子女免费上学(辖区中小学住宿生全额补贴伙食费)。此外,水、路、广播电视等农村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惠民

面之广、程度之高、影响之大为历年之首。一项项民生工程温暖了民心,凝聚了民气,更激发出发展的强大民力。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了工作的方向之源。深入开展了以“提质铸强创先进、干事创业争先锋、加快转型促发展、强化服务惠民生,建设通辽经济重要增长极”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向群众承诺事项1000余件,践诺率达到了90%以上。全面实施了村级干部岗位职业化管理,实施了“铸强转化工程”、“双百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经过一年的努力,应该说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使“十一五”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也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成绩的取得,我感觉主要得益于我们唱好了三首歌。一是我们唱好了《敢问路在何方》,我们坚信“路在脚下”,路就在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城乡一体化“三区并进”的跨越发展中;二是我们唱好了《国际歌》,做任何事情,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要靠我们自己,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不靠天,不靠地,全靠我们在座各位,也就是要靠今天我们在座各位的共同拼搏努力;三是我们唱好了《团结就是力量》,正是因为七彩水滴相互映衬,才成就了雨后彩虹的美不胜收。正是因为团结,我们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和充分肯定;正是因为团结,我们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拥护;正是因为团结,我们想一件事就能办一件事,办一件事就能成一件事。唱好这三

首歌,坚定了开发区上下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加锤炼了广大干部群众赶超跨越的斗志和豪情,需要我们倍加珍惜,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二、审时度势,努力在发展大势中抢先机、占主动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头年看起步。尽管去年我们取得了全面的“丰收”,但总体上看,我们的发展仍然是低基数的高增长、低基础的快发展、低支撑的强态势,我们面临着“强基”与“赶超”的双重压力,必须辩证分析当前形势,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相机而动,科学谋划,乘势而上。在总体形势把握上,我们必须要辩证看待顺境和逆境,正确处理抢抓机遇与迎接挑战的关系。

说挑战,有三点,从国际形势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已逐步减弱,世界经济有望保持恢复性增长,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下行的风险并未完全消除,股市、石油、进出口,都会对我们这个外向型越来越强的经济运行造成影响。从国内形势看,新的一年,中央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严格,在货币政策上,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在产业政策上,将严控投资过剩行业、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节能减排上,提出了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等一系列安排和要求;这些信贷、土地、节能环保、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约束性政策的实施,对我们新上项目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我们自身看,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自身问题与外部

问题互联等矛盾和困难,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大,产业层次还需进一步提高,技术支撑体系还亟待完善;相对于工业和物流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还需一步提速;相对于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富民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相对于兄弟旗县市区发展的迅猛态势,我们的“拼劲”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说机遇,也有三点。从国内形势看,加大投入、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仍然是今年的发展主题;注重农村发展、注重中小城市发展、注重普惠人民群众,仍然是今年的发展重点。同时,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战略,并即将出台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意见,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发展进程中的有利因素。从自治区发展来看,今年总的要求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并着重指出在加快发展上不能有丝毫动摇,只有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自治区提出了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非资源型产业发展,这为我们正在全力发展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谋得了强力的政策支撑。从全市和我们自身发展看,作为全市重点培育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重要增长极,开发区的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我们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在今后几年内还会持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将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特别是当前,我们又攀上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这个“贵亲戚”,与这一发展前沿和技术高地相连

接,对于我们开阔思路、承接转移、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我们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综合分析形势,可以说,挑战前所未有,不容忽视。机遇千载难逢,不容错过。但总体上讲,我们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将是开发区发展的强基工程;来势强劲的招商引资形势,正是开发区经济腾飞的终极引擎。大家一定要充分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积极抢抓机遇,冷静迎接挑战,时刻保持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推动跨越发展落实到发展规划上、落实到安排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上,以超人一层的发展理念,高人一筹的发展思路,快人一步的发展速度,谋跨越之策、鼓跨越之劲、求跨越之效,切实做到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发展同力,那么新的一年,就是一定是“十二五”开门红的一年。

三、勇挑重担,奋力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

从开发区基本区情出发,综合判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立足开发区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经济形势,通过细致调研,汲取多方意见,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了《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开发区“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福民强区”统揽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打造“煤基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深入推进贸易、物流、仓储、加工四大物流体系建设,竭力加快城乡一体化新发展,逐步把开发区

建设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东北地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并步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主要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3%,达到40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57:4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6%,达到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以上,达到1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5%以上,达到45亿元;城乡群众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分别达到40800元和23200元。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率达85%,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年均降低5%。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全面进展,和谐平安开发区建设深入推进,使开发区成为全市发展活力最强、群众幸福感最高的地区。

这一宏伟目标既体现了党工委、管委会加快赶超的雄心魄力,也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谋求跨越的境界追求。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奠基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更显重要。根据中央、自治区和通辽市精神,结合开发区实际,今年总的工作要求是:坚持以发展为纲,以招商为要,以民生为本,以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为主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融入东北振兴,强两业,兴三区,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强化投资、产业、财源、民生四项工作,着力突破、聚力发展、科学跨越,切实体现增长极和前沿的示范作用。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22%;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同比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同比分别增长16.6%和19.3%。

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创先争优的责任感来推动各项工作,着力实现“三增三改”(即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结构改善;财政收入增加,税收质量改善;工业产值增加,产业层次改善)、“三提三上”(即提高园区建设速度,园区经济发展上规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改善上台阶;提高项目拉动力,社会消费和扩大内需上档次)、“三重三推”(重转型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重发展和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重安全维稳,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工作中,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我们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以招商为要,抓“三个链条”,做大投资。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对于我们开发区而言,投资拉动依然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招商引资依旧是我们永恒的工作主题。因此,开发区上下一定要统一认识,坚决摒弃歇一歇、松一松的思想,一如既往地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升级和延伸资源型产业、壮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非资源型产业为主线,着力培育“创新链”,构筑“增长链”,打造“产业链”,保持投资拉动,实现快速发展,力争全年新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60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27.6%。

一要抓承接,培育“创新链”。要加强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密切联系,不断壮大挂职队伍,增强主动对接能力。国土、建设部门要提早谋划,启动建设1平方公里的漕河泾产业转移基地。充分利用漕河泾开发区120余家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成果,构筑我们自己的科技研发体系,承接以风电、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和绿色农产品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年内引进2-3户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落户开发区。同时,要巩固好与上海漕河泾和国家商务部的关系,有关部门要按申报要件要求,抓紧组织材料,及早备齐要件,稳步推进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工作。

二要抓平台,构筑“增长链”。要健全完善“一区四园”发展框架,在现有园区基础上,着力建设新型煤化工产业园、电子产业园和医药产业园。建设部门要加强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联系对接,确保于今年3月份完成10平方公里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园规划,并着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打造平台。要加强与中国电子工程公司的联系和对接,做好东部电子产业园和医药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并力争年内启动建设,实现以园区引产业,以产业促园区的目标,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科技、多元产业扩张,构筑多元化产业“增长链”。

三要抓项目,打造“产业链”。继续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制度,落实专人,全程跟踪,综合协调,认真研究解决项目征地、前期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千方百计确保投资4

5亿元的金煤化工二期40万吨乙二醇生产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吉煤康乃尔苯胺生产项目、投资30亿元的长春皓月肉牛养殖屠宰精深加工项目、投资15.5亿元的东旭光电产业园项目、投资11亿元的锋电能源风电电控系统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2兆瓦以上风机制造项目、投资5亿元的大唐风电项目等12个亿元以上项目,在4月份开工建设。在此基础上,突出抓升级、抓延伸、抓集聚,立足现有基础,重点打造“煤基精细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根据经济学上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两端,即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而产业集群最核心的魅力恰恰在于专业化、配套协调性及创新性,这为我们留住“微笑曲线”的两端提供了空间。煤基精细化工产业,要以金煤化工乙二醇和吉煤康乃尔苯胺两项目为基础,着力做好聚酯树脂、化纤用涤纶、防冻液、草酰胺、MDI、聚氨酯等下游项目的对接和引进,为打造通辽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奠定基础。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要以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产品成套化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中科风电二期、强盛风电二期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和建设从风电整机到叶片、齿轮箱、轮毂、机座、主轴、塔架、轴承关键零部件的完整的风电产业链。立足“聚”字,通过重组或入股的方式,解决晟阳光伏资金问题,力争建设多晶硅生产装备制造项目,并依托农机和汽贸两个市场,在汽车零部件及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实现破题,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形象,争当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排头兵。绿

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要全力扶持蒙牛、皓月、清谷新禾向高端发展,着力提高诸多肉类加工企业市场占有率,加快肉、乳、粮食加工转化,促动这一资源型产业扩容增量,提档升级。力争到2015年,上述三个产业集群年增加值均超过100亿元,吸纳就业1.5万人,形成新城区主要产业支撑。

(二)坚持以服务为先,抓好“三率”,做强工业。企业是开发区发展的主体,是建设开发区美好未来的主力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必须和企业家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要把保资金作为服务企业的关键来抓,加强与包商银行的联系对接,用好30亿贷款资金;探索财政资金入股的方式,建立企业投资创业基金。通过保资金,提高在建项目投产率、建成企业达产率和现有企业产出率,矢志不渝扩张工业总量。今年工业企业要完成增加值70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23.1%。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户。

一要努力提高现有企业产出率。重点围绕阿迪达斯鞋业、天蒙羊绒、泰尔诺食品、金玛科技、工源水泥、晶牛微晶等规模企业,强化运行调度和指导,推进企业进一步创新改造,扩大产能。全年力争新增阿迪达斯成品鞋150万双、面料50万米、番茄酱5000吨、碳化硼300吨、水泥80万吨、微晶板材30万平方米,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全年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新增增加值2亿元。

二要着力提高建成企业达产率。要加大跟踪协调服务力度,重点推进金煤化工、中科风电、中硕电缆、强盛风电、清谷新禾、东蒙镍业等10户新投产的规模企业早日达产。全年力争生产乙二醇(草酸)10万吨、风电整机300台、电缆5万吨、塔筒500套、有机食品3万吨、镍铬合金1万吨。建成企业全年新增销售收入29亿元,新增增加值8亿元。

三要全力提高在建项目投产率。要加大蒙牛乳业二期低温奶、晟阳光伏多晶硅、通源煤炭洗煤等续建重点项目的跟踪协调,积极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产。今年要力争生产高端冠益乳2万吨、多晶硅400吨、洗出煤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实现增加值2亿元。

(三)坚持以实力为本,建设“四区”,做旺物流。坚持引大户,扩功能,建平台,巩固“六场一港”发展,提升经营水平,完善物流体系,逐步增强物流产业发展带动力和就业吸纳力。力争全年完成社会商品批发零售总额239亿元,“六场一港”吸纳就业5000人。一要加快汽贸区建设。要稳步推进庞大汽贸城建设,完成4家小车4S店和9家重卡汽车4S店及专营店建设,并着力引进宝马、奔驰、奥迪等新的品牌入驻,不断向北扩张规模,形成辐射周边地区的汽贸交易中心。二要扩大建材交易区规模。建设港原家居建材城和装饰材料市场。三要提升煤炭交易区运营质量。要完善煤炭市场环保设施,完成明华能源集团万吨环保集装站建设,开工通源煤炭二期200万吨洗煤项目,同时做好沈煤集团等大型煤炭物流企业的引入工作,力争当年新增煤炭交易量1000万吨,实现交易量同比翻番。四要开工建设万亩综合物流园区。国土征用办、经贸发展局和河西街道要

协调配合,加快该园区的征地工作,特别是沈铁局保税区、集通公司物流中转站、中联电器仓储3个项目要尽快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并对接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力争两年内,在开发区南部形成占地2万亩、容纳物流经营业户2000户、年交易额200亿元、吸纳劳动力就业2万人、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体系,为打造“东北地区区域性物流中心”提供强劲的体系支撑。

(四)坚持以增收为重,抓好“三结合”,做靓城乡。当前,开发区农村人口还占有55%左右的比重,我们讲“富民强区”,那么富民的关键,就在于农民。“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推动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总的战略原则就是“城乡一体、融城发展”,在“融城发展”中,实现“两个集中”(即: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六个一体”(即: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创业就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这是我们这一特殊区域环境带给我们的必须选择。按照这一战略原则,今年农村经济工作,要抓好点、带、区建设三结合,在“融城发展”中谋求增收点,在促农增收中加快融城步伐。点,就是要加快城中村改造。此项工作以滨河街道和河西街道为重点,滨河街道要加快闫家村改造步伐,启动三合村改造工程,河西街道要以汪家村为重点,制定规划,稳步推进,逐步消除新城区范围内的“棚户区”,融入新城区发展,助推新城区建设,提升新城区形象。带,就是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启动建设横贯开发区北部、连接7个行政村的北环公路,并以此路和查

干公路为线,以现代牧场和皓月养殖基地为拐点,发展设施农业4000亩,高效种植7万亩,逐步形成集现代种植业与现代养殖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带动远郊村产业转型,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区,就是要建设农村三产带动区。以贴近新城区,服务新市民为重点,巩固杜家商业区发展,开工建设四期工程,不断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要加快创业大道改造和S303线两侧商业区改造,打造更强的创业和转移就业平台。力争全年转移劳动力21000人次,其中稳定务工14500人,辖区安置8000人。

(五)坚持以和谐为旨,突出“八件实事”,做优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坚持发展与民生并重,问需于民、予民所求,着力提高民生幸福指数。今年,本级财政民生工程预算1.1亿元,同比增长39.4%,真正把改善民生落实到真金白银上。在狠抓上级各项民生政策落实的同时,要突出抓好八件实事。一是巩固免费享受种养业政策性保险、免费享受新农合待遇、子女免费上学等“三免”成果,扩大范围,提高标准。二是努力实现城居养老保险全覆盖;三是提高民政对象补助标准,达到全市最好水平;四是健全养老体系,创新高龄老人福利制度模式;五是扶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六是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免费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七是建设开发区北环公路,解决7个行政村道路出行难问题;八是继续提高职工干部工资待遇水平。会后,“两办”要将八件实事细化分解,落实领导、落实部门,明确时限,明确标准,确保落实到位。同时,结合建区十周年的到来,党办要着手筹备相关庆祝事宜,组织开

展好系列宣传、庆祝活动,展示成果、凝聚力量,激发干劲,待新办公楼落成后,我们将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安全生产,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工作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促进社会和谐。

四、凝心聚力,不断增强推进发展的执行力和向心力 顺应“十二五”赶超跨越的新要求,实现“十二五”强区升位的新目标,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我们开发区上下必须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不断激发赶超斗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提升队伍素质,更加重视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和谐建设,为“十二五”首战必胜提供坚强保证。新的一年,开发区党建工作要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按照“促发展、创特色、增实效”这一工作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施五大工程,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一要实施“堡垒”工程,突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这一特色,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二要实施“先锋”工程,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三要实施“温暖”工程,加强结对共建,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四要实施“阳光”工程,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五要实施“一把手”工程,加强党建实绩考核,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具体工作,还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这里就不在做详细安排。因为今天的大会,我们全体干部都在,这里就我们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出六点要求,与大家共勉。

第一,必须以世界眼光为高度,确立谋大局、求发展的战略思维。过去有句话,登高才能望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因此,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化,做标准要有国际标准,对待发展要有全球化的眼光。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前沿,我们与兄弟旗县市区相比,我们的发展思维是靠前的,但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等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还是落后的。我们对“科技支撑”的理解还处于“理论”阶段,所以,我们还在千辛万苦地“引项目”,而他们已经进入了充分的“实践”阶段,是自己在“孵化项目”。我们对“资本运作”还处于朦胧状态,而他们已经凭借这一“名词”赚取了一定的发展资本。今年,在这方面,我们也将做出转变和探索,并力争有个大的突破。要以国资公司为平台,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房地产开发;通过财政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高科技企业创业;与投资公司共同创办企业创业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土地资本运营,开发房地产等等,通过转变观念,通过这些措施,让我们的财政活起来,财力富起来,资本源源不断是流入进来。这些已经在班子内达成了共识。因此,这里还是要求大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简单说,解放思想就是两个字:“开窍”,一定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做的马上做,能擦边做的赶紧做,因为我们是开发区,我们必须成为引领者。

第二,必须以干事创业为导向,凝聚干大事、创大业的开发区精神。目前开发区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呢?是干事创业。我们所有的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干事必须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天道忌巧,天道忌贰,天道忌盈。天道忌巧就

是忌乖巧,世上没有捷径可走,要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地去做。天道忌贰,贰就是不忠诚。诚为人之本,不诚则无以立。天道忌盈,就是忌满,为人要谦虚。圣人千言万语,就是教导我们要先从近处做起,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干事。那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干出更大的事业,就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效率。效率是机遇,也是财富。现在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比区位、比资源向比环境、比服务、比效率转变,环境就是名片,环境就是形象,环境就是魅力。高效率、好环境对内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和驱动力,对外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各级、各部门、各位同志,一定要把效能建设作为加强机关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提档加速,全力打造“开发区效率”。要树立“快”的追求,强化“快”的意识,发扬“快”的作风,保持“快”的节奏,改进工作作风,推进管理创新,提升行政效能,形成干大事、创大业的行政氛围。

第三,必须以吃苦耐劳为根本,养成勤受益、惰致败的从政作风。好多事情成功就在于我们的劳苦,就在于我们的勤奋,就在于我们习苦习劳、亲力亲为。有人问做官之道,孔子讲,就是先之、劳之,无倦。曾国藩讲,习劳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就是说带领一班吃苦耐劳的正人君子,事情就会有大成效。不要小看这个习劳,好多事情就差那么一步,那么一点,就懒了那么一下,事情就没有做好,功亏一篑,所以吃苦耐劳是根本。一勤天下无难事,开发区的发展需要我们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什么我们老讲一线工作法?问题在一线

发现,办法在一线创造,措施在一线落实,不到一线就看不到问题,干大的事业,吃苦耐劳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必须以学习思考为动力,形成好学习、勤提高的良好政风。有幅对联,读书好学好便好,行路难知难不难。读书是人生终身的事业,人才不是高不可攀的,当专业化、知识化的干部,最重要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形势需要我们当内行干部,也就需要我们改变内行少、外行多,读书少、应酬多,思考少、敷衍多的不良风气。真诚地希望大家,不论是干什么,都要尽快成为内行。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学,努力提高三种能力。一是敏锐的洞察力。一个成熟的干部,做事要像下中国象棋,应当善于“谋势”,而不要忙于“吃子”,被一时一事所局限,而要科学判断形势,敏锐把握趋势,努力在复杂形势下争得主动,在政策调整中抢抓先机,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创造性。二是务实的操作力。做工作,办事情,不仅要想得到,还要做得到,关键在操作。比如同是抓工作,为什么有的人一抓就上,干得热火朝天;为什么有的人忙活了很久,却是毫无进展,这就反映出有没有操作能力问题。当前,我们特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项目、谋项目、上项目上,努力成为谋划项目的高手,推进和管理项目的能手,以成功的操作,有力地推动发展。三是有效的驾驭力。相信大家都喜欢上网,那么在网上也看到过许多处置突发事件的反面案例,这些反面案例就是因为驾驭力不强,处置失当所致。我们在座各位,一定要善于把握大局,面对复杂形势和突发事件,要敢于负责、靠前指挥、亲临一线、果断处置。

第五,必须以莫问收获为境界,保持淡名利、勇向前的拼搏干劲。在一个地方为官做事,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干工作不能抱着患得患失的名利之心,不得患得,既得患失,不能有这种心理。一定要有平常心来考虑问题,名利心、功利心太重是做不好事的。庄子讲,“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意思是以瓦片作赌注,大家一定很放松,不以为然,心动灵巧;如果以钩作赌注,钩是铜或玉制作的,有一定的价值,那就有点害怕了;如果以黄金作赌注,那就肯定恐慌得不得了,就怕输了,背上了包袱。这说明了一个人生道理,就是要把名利、身外之物看得淡淡的,要把它放下来,保持平常心,淡泊名利,方可成就人生。我们做事情,就是要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才能做成事情。对于认准了的事,我们就是要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往前走,不论毁誉,不论天塌地陷,就是前面是地狱、悬崖也要往前走。认准了就往前走,就是今天开发区发展的基本理念,我们要一直坚持下去。

第六,必须以清廉操守为底线,创造公生明、廉生威的行政机制。越是我们有权力,越是领导信任我们,越是群众支持我们,越是我们在干事而且干成了点事,越要注意在廉洁上要更加过硬。“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就是指上位的官员,小人指的是平民百姓,风吹草动,有什么风,草就向哪个方向偏。意味着我们干部的道德修养影响民风、民心,也就影响着我们的发展。公生明、廉生威,是需要我们在座各位都要深记的警句。当前,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个别

单位、个别干部也确实存在吃、拿、卡、要的问题。今年要在这一方面上下硬茬,铁起心肠,铁起手腕,坚持“严”字当头,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进有些部门的工作作风。绝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人员干扰、影响、破坏企业生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里也希望个别部门和个别同志要警醒,嘴莫馋,手莫长,心莫贪,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谁影响项目,我们就要影响他的面子、票子和位子。

同志们,风正济时,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让我们进一步团结起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努力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建党90周年、建区10周年献上一份丰厚的大礼!

主题词:文秘工作 会议 讲话 通知

中共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2月15日印发

共印60份

第四篇: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06〕70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梁保华同志在

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梁保华同志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八月七日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在省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梁 保 华(2006年7月28日)

这次省政府全体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总结省政府上半年工作,研究安排下半年工作,动员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以来,在省委的领导下,全省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经济保持又快又好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全省经济延续去年较快增长的势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71.2亿元,增长15.4%。实现财政总收

入1894.8亿元,增长21.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0.6亿元,增长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保持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势头。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熟作物增产增收,秋熟作物布局基本落实,高效外向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5.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4.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开始加速,上半年服务业增长14.1%,创12年来同期新高。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4%,销售收入增长28.5%,利润增长29.2%,利润增幅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呈现利润增长高于销售增长、销售增长高于产值增长的良好态势。

区域共同发展势头良好。苏中、苏北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苏北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苏中工业增加值增速居三大区域首位。苏南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富民优先取得明显成效。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5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39元,分别增长14.8%和14.5%。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万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3.47%,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科教兴省战略向纵深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开始运行,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增加,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第十六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落实“四个优先”的方针,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对科学发展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实践上有新的进展、工作上有新的成效。

(一)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着力抓好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狠抓当前与谋划长远紧密结合起来,对一系列关系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任务相继作出重要部署。一是科学制定、全面启动“十一五”规划。认真总结“十五”发展的新经验,深入分析“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围绕“两个率先”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二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

— 4 — 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从农村最紧迫、农民最需要的事情做起,规划实施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各级各部门正在按时序要求抓紧推进。继续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对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部署,制定全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出台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促进年”活动,全面启动“十一五”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基本完成8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布局。四是加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度。认真落实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方针,制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施意见,突出抓好节能和节地等重点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上半年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得到加强。绿色江苏建设加快推进,新增造林面积143.2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06万亩,基本完成全年造林任务。

(二)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加强投资规划和产业引导,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入力度,努力增加先进制造业有效投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明显加大,技改投入增长31.5%;专用设备、电气机械、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等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投入增幅都在60%以上,钢铁、水泥等重点调控行业投资继续降温,钢铁行业投资增长6.2%,水泥行业投资下降15.1%;港口、高速公路、机

场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连云港、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64.8%、55.8%。加强生产要素组织协调,要素供求形势总体好于往年。煤电油运供给状况有了重大改善,电力供应相对比较宽裕,交通运输生产高位持续增长。盘活土地存量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优化信贷结构,密切银企合作,上半年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671亿元,同比多增1134亿元,金融环境有所改善。

(三)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着力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围绕今年确定的五项重点工作,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省属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7户省级资产管理公司与有关企业的重组工作已全部实施,部分省属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已有3/4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全面展开,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等改革进一步完善,省级机关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省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方案已完成内部法律程序,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步伐加快。积极应对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保持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外贸出口增长28.2%,进口增长18.1%,实际

直接利用外资85亿美元,增长75.3%。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基本结束,有136家各类开发区通过国家审核。开发区集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业务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都超过40%,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资项目和投资额成倍增长。

(四)认真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上半年,各级财政对社会事业投入的增幅较大,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启动建设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1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等三个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面已达86%。坚持把卫生资源向社区转移作为城市卫生改革的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增加助困、助学、助老、助残投入,努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安排专项经费,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12万名,资助经济薄弱地区5万名家庭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支持苏北、苏中381个农村敬老院改扩建等项目。进一步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抓好交通、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大力推进“平安江苏”建设,深入开展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暴力案件发案率在东部沿海省份继续处于最低水平。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全省保持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大力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把狠抓落实作为改进作风的关键环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上下功夫,在推进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将今年省政府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分解为50项具体工作,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精心组织,加强督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目前除个别项目未能完成时序进度外,绝大部分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规范拓展政务公开内容,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56个省级部门、13个省辖市和90%以上的县(市、区)都已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机关干部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上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价格下降,农资价格居高不下。高效外向农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6月底以来,苏北及里

下河部分地区受强降雨影响出现雨涝灾害,也给农民增收带来不利影响。二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投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投入相对不足,投资增幅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增长;制造业集中度不高,新开工项目中初级产品加工项目较多;住房供应结构亟待调整。三是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今年以来,汇率调整、电价提高、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制约。企业增本减利因素增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外贸进出口增幅明显回落。财政收入增势趋缓。由于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资源、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四是落实宏观调控措施还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为此,国家出台了严格土地管理、控制信贷规模、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整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最近,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家还将出台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重点的政策措施。这对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有效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将发挥重要作用。但落实这些调控措施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深入的工作。还要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新的矛盾相互交织,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群众对上学、看病、环保等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意见。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特别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公务员

队伍建设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扎扎实实做好下半年工作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下半年将举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做好下半年工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下半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是好的,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基本走向。今年以来,全球三大发达经济体和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同步扩张,世界经济在低通胀状态下增速加快,增长率有望连续第四年超过4%。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基本取向。为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国家已经并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有利于改善宏观环境,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三是国际资本和产业将继续保持向我国大规模转移的基本流向。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速度加快、领域拓宽、层次提高的趋势,长三角地区依然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选择地之一。四是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基本趋向。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和民众自主创业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全省经济自主增长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中央一再告诫我们,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在看到各种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必须充分估计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充分估计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的困难,充分估计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对江苏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善于在国际经济大背景、全国经济大格局中谋划江苏的发展,善于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把握机遇,善于把中央精神和江苏实际紧密结合,全面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讲全局、谋长远,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引导到实现科学发展上来。

下半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执行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五个统筹”,贯彻“四个优先”,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创造良好开局。

(一)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抓住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有利于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 11 —

关键问题,有利于顺利实现“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全面地看待形势,辩证地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把各方面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点。我们要适应宏观调控要求,大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尽管上半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根据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的领域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压的领域要有效控制、合理收缩,禁止的领域要严格把关、坚决淘汰。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和促进各类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更多地投向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土地、信贷和市场准入有关政策规定,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淘汰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保持合理的投资和消费关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是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去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为31.2%,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全国36.8%的平均水平,增长的空间和潜力很大。要主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居民消费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继续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领域,培育壮大消费热点,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扩大消费市场空间。加快实施“万村千镇”市场工程,引导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拓展农村商品和服务消费。要整顿和规范各类服务性收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加快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扩大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消费,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自觉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机遇,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调整结构,依靠调整结构推动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的提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调整优化结构的紧迫任务。尽管今年以来服务业增速有所加快,但仍滞后于整个经济的增长,与全年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的要求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

距。要高度重视工业化进程中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尽快由主要抓工业向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转变,工作重点由抓传统服务业向抓现代服务业转变、由抓生活性服务业向抓生产性服务业转变。一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科技、商务、信息、旅游等服务业。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江苏。加快组建地方金融机构,力争江苏银行10月份挂牌。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几乎涉及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努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二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效应,认真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高度重视服务业投资增幅下降问题,完善促进服务业投资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占全部外资的比重。三要大力培养和引进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高度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以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贯彻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努力在四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在大力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上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形式,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把科研活动与市场、— 14 —

社会和地方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软件产业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坚持国际化、标准化、集群化、专业化联动,努力推动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取得新进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和本土化相结合,切实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三是在加快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加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创新创业融资平台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在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上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

努力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今年以来,我省大型企业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全国500强企业中,江苏占57家,但前100强企业中,江苏只有6家,目前还没有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的企业。新开工项目中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不多,投资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发展、市场有效运作的办法,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按照产业发展政策,抓好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要以骨干企业为龙头、重大项目为支撑、专业市场为依托、特色园区为载体,通过产业的上下游

延伸配套,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集约发展水平。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措施。一是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挖掘内部增收潜力。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增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落实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关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和精深加工等前伸后延产业,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路子,发展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二是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和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并举,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进劳务输出南北挂钩协作,确保实现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0万人的目标。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三是组织受灾地区生产自救,千方百计减少灾害损失。要组织受灾地区群众恢复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做到农业损失副业补,种植损失养殖补,力争秋熟增产增收。

全面推进新一轮农村五件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要建成农村公路1万公里,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次和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 16 —

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为80万名农村困难家庭中小学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完成经济薄弱地区383个乡镇卫生院更新设备任务,疏浚县乡河道2亿方、村庄河道1亿方,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0万座,解决经济薄弱地区50个无房文化站、150个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问题。农村新五件实事安排省级补助资金50多亿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各负其责,严格管理,加强督查,做到责任、规划、资金、政策“四个落实”,努力把实事办好。同时,要认真抓好1011个经济薄弱村的脱贫致富工作。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和环保大会精神,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全年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前不久,国家发布了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2005年我省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0.9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由于我省能耗水平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今年单位能耗还要下降4%,工作难度相当大。要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省政府近期要把能耗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市和重点企业。特别要重点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引导企业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推进节能技

术进步,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做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启动第二批130家单位循环经济试点。

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落实环保优先方针,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确保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责任落实到位。省政府已经分解下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签订了责任书,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不折不扣地完成。二是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抓紧编制和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确保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沿江沿海开发要坚持环保优先,产业转移要防止污染转移,招商引资要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三是政策落实到位。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环保政策措施,消除环保工作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四是监督考核落实到位。定期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严格实行环保工作考核、问责和奖励制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完成减排任务。

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加快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是优化环境最积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加快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积极推进沿江、沿海、沿河、沿湖、沿路等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年内要确保森林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加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强化湿地保护。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扎实做好重点领域的改革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有关政策,逐步扩大试点。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措施。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二是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认真组织实施公务员登记、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工作。巩固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事业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三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继续做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增强国有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去年有28家民营企业进入全省百强,超百亿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接近1/3,4家进入全省前十强。要继续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从主要从事传统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向全面进入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进一步拓宽发展领域,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开拓能力;从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向公司制、股份制转变,逐步打破产权封闭的单一模式,提高民营经济的发

展活力;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实现我省外贸出口和引进外资“两个稳定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要着力推进贸易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增加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市场容量大的产品出口,增加特色鲜明、差异化明显的产品出口,增加国外有需求、本省有优势的产品出口,切实解决好我省一般加工贸易出口规模偏大的问题。努力扩大进口,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以及部分重要原材料的进口。实施品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重视双向投资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优势,扩大境外投资,探索促进外贸出口的新途径。要着力提高开发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推动开发区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提升功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出效率。要把引进外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重大项目,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和销售中心。要抓好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试点工作,更大力度地推进产业转移,促进苏北振兴。

(六)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人民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是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大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免收学杂费政策落实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位学生,确保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不低于免费前水平而且逐年稳定增长,确保不发生“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现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每个县办好一个职教中心,推进200个实训基地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快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乡镇卫生院更新设备任务。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城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医药购销市场和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无房文化站和文化站面积不达标问题。结合致富农民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推进文化事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备战第十五届亚运会、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为契机,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增加居民特别是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收入,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和扶助,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适当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切实做好助困、助学、助老、助残工作。认真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全面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引导公众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止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净化社会风气。大力推进“平安江苏”建设,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和大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努力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创新力度

做好下半年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于为“十一五”顺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各级政府机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各项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好下半年工作,最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的全过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思路,以长远的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的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的态度抓好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在新形势下善于认识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持续的又快又好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更大功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上取得显著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注意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在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尤其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等方面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开创新的局面。

坚持不懈地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基本方向,也是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务之急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改进管理经济的方式,强化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职能。要把转变职能和创新管理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和改善服务统一起来,增强服务和效率意识,把基层和企业工作的难点、把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作为改善服务的重点。建设法治政府,关键是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是“两个不严”,即执法不严和对执法队伍管理不够严。前不久,省政府11个部门已分别就规范执法行为、严管执法队伍、建设人民满意的执法单位,向全省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要认真履行承诺、兑现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有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廉洁政府,重在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抓好权力运行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公开,抓好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事项的公开,拓宽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提高公开效果。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坚持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环节,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基本途径,真正把中央和

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完善绩效考评,强化责任追究,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在新形势下,省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注意加强调查研究,实行分类指导,狠抓工作落实,提高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今年省政府50项重点工作,要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协调配合,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有力、有序推进。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浮躁情绪。当前经济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应对,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主动。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到实处。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又快又好地推进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主题词:行政事务 全体会议△ 讲话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8月8日印发

共印1050份

第五篇:关于印发《王勇同志在全国质检系统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

国质检办〔2009〕321号

关于印发《王勇同志在全国质检系统2009年 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认监委、标准委,总局各司(局)、在京各直属挂靠单位:

2009年7月20日,全国质检系统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勇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请各单位于7月31日前,将这次会议精神贯彻情况和上半年的工作总结报总局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在全国质检系统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王 勇

(2009年7月20日)

总局召开这次质检系统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主要是总结回顾上半年全系统贯彻中央精神,开展各项工作情况,分析当前质检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下半年的工作,促进全年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我代表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今年上半年,质检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提升质检水平、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把认真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作为推进质检工作的重要抓手,把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作为压倒一切的突出任务,把维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履行质检职能的重中之重,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质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各项质检工作取得很大成效。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入。

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全系统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认真扎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质检事业科学发展上形成广泛共识,增强了 — 2 — 促进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举一反三,找出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了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三是找准定位,理清了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四是明确任务,提出了整改落实的努力方向和具体措施;五是机关作风进一步改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目前,第一批单位正在按照中央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全面检查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据初步统计,在总局123项整改任务中,已经完成24项,占任务总数的19.5%,还有99项正在全面、深入地推进落实;在认监委、标准委和各直属挂靠单位的953项整改任务中,已经完成351项,占任务总数的36.8%;在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2295项整改任务中,已经完成1450项,占任务总数的63.2%。

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按照地方党委的部署和总局党组的要求,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努力方向,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度和质量。全系统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党的建设,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努力转变工作作风,促进了质检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组织有力。

全系统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使“质量和安全年”成为质量宣传年、质量提升年、质量服务年、质量整治年和质量建设年,成为质检工作打基础、上水平,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

— 3 — 献之年。

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总局、认监委、标准委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31个省(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总局各直属挂靠单位,都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为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总局加强了对全系统的指导和督查,帮助各地组织部署和协调推进“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地震灾后重建的需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质量安全年”活动方案;河北、内蒙、黑龙江等省(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突出地把解决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作为“质量和安全年”的重点工作;天津、安徽、厦门、江西、湖南、海南、重庆、贵州、陕西等检验检疫局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方案中提出了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扩大出口的多项举措,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企业的好评。

二是注重联动,形成合力。全系统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协作,建立了联络员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总局确定了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的16项重要活动,分别与工信部、国资委联合发文,部署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央国有大型企业,积极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结合落实十大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工程,全国有35万家企业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全系统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契机,加大推进质量振兴力度,质量兴市活动的市(县、区)上半年新增加283个。江苏省政府将“质量兴市”活动列入2009 — 4 — 年全省重点工作,重庆、山东、湖北等省市建立了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有24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28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开展了产品质量形势分析工作,并向地方政府提交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三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总局部署了33项重大活动,确定了119项重点工作。按照总局的部署,各有关单位积极落实,举办了质量诚信论坛、标准化论坛、国际认证日中国论坛、质量万里行出征仪式、网上在线访谈等主题活动,开展了14项重大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湖北省组织开展了“5个1质量攻关”活动,重庆市实施了“百千万质量管理提升工程”。各直属挂靠单位也围绕“质量和安全年”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国检科院和中国计量院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总局确定的其他重点工作也在有序有力地推进。

四是狠抓宣传,营造氛围。中宣部两次专门下发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宣传报道方案,就加强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系统和新闻媒体紧密合作,加强“质量和安全年”的宣传报道,开辟宣传专栏3659个,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报道4165次、系列专题访谈9次,地方媒体报道5.3万次。全系统广泛组织了质量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的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各类宣传、咨询活动1.9万次,发放资料900万份,营造了全社会重视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

总结“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半年来的工作成绩,我们高兴地看到,全系统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重大部署上,认识统一,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增强了质检

— 5 — 工作的有效性,为做好下半年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服务经济发展措施有效。

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从大局出发,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寓监管于服务之中,采取了一系列服务政策和措施。一是服务企业,提升质量。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标准、计量、认证和检测技术服务,促进了企业提高质量水平。广泛开展了计量能源审计、能效测试等节能服务,推动了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安徽、河南、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采取多种措施,帮扶骨干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促进支柱产业发展。二是服务外贸,扩大出口。总局出台了支持稳定外贸的10条政策措施,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出台了服务扩大出口政策措施。继续对出口农产品减免收费,对出口纺织服装产品检验收费降低30%,上半年减免检验检疫收费约7亿元。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利用优惠原产地政策,享受国外减免关税优惠待遇。大力推行进出口商品直通放行制度,上半年实施直通放行的企业增加到6611家,通关时间平均缩短1天以上。大力推进质检信息化,实施电子监管的出口企业达到4.46万家,在出口企业、口岸、场站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6600多个。组织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出口影响的调查,去年我国有36.1%的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损失505亿美元。检验检疫机构积极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加强国际交涉,开展主要出口国技术措施培训活动,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促进了工 — 6 — 业品、食品和农产品扩大出口。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和WTO相关活动,参加自贸协定谈判,积极配合高访,共签署双边合作协议、议定书等23份,有效地服务了外交外贸大局。三是服务宏观调控,促进节能减排。严格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提高了人造板等产品准入门槛。加快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步伐,积极推动风能认证、节能环保汽车认证、能源装备节能认证等工作。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217家企业不予许可,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和装备,减少有害粉尘和气体排放1818万吨,节电26亿度。加强对进口大豆、玉米、棉花、奶粉、猪肉以及水果等食品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监管,严把质量安全关。上半年,猪肉产品进口同比减少40.4%,大豆进口货值同比减少了10.8亿美元。四是服务区域发展,加强省部合作。总局出台了服务海西建设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与甘肃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制定了服务哈尔滨大冬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检验检疫措施。地方两局也紧密结合实际,出台了一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山西、辽宁、江西、湖北、甘肃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把支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落实合作备忘录的重要措施。四川检验检疫局采取措施,促进外贸同比增长8.1%,成为全国外贸增长的3个省(区)之一;江苏、浙江、宁波检验检疫局探索苏浙甬三地分港卸货检验合作机制,珠海检验检疫局探索对横琴岛实施分级监管办法。从总体上看,全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一是组织食品安全大检查。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高监管水

— 7 —平为目标,全力抓好“四查、四建、四落实”,查找影响食品安全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监管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半年,共巡查食品生产加工单位72万家/次,发现问题9万个,整改8万多个。二是组织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开展了乳制品、蜂产品、添加剂、化妆品、淀粉等20个专项检查,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进行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共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2.4万起,查获货值1.95亿元。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企业1713家。北京、天津、浙江、福建、辽宁、吉林、广东、甘肃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是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清查出口食品原料备案基地3596家,取消345家;检查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6719家,取消448家,责令346家限期整改。制定并落实了进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监控计划,实施出口食品添加剂网上申报,对21大类添加剂实施监控;山东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已推广到全省54个县市。通过加强对进口食品的检验监管,共检出67个国家和地区30类、3926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率达1.78%。加强了对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监管,上半年进口国家和地区官方对我出口食品检验的合格率达99.94%。严厉打击非法出口食品行为,10家企业被列入违规企业名单。四是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力度。初步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管理机制,总局和18个省局加强了风险监测,共监测了33种食品、88个项目、8千个样品。对部分洋品牌奶粉 — 8 — 涉嫌婴幼儿肾结石、出口假鸡蛋、上海熊猫等乳制品企业掺杂使假等27起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及时进行研判,迅速开展调查,组织快速检测,依法作出处理,及时发布信息,在食品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五)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扎实推进。

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国内产品方面,狠抓专项执法打假、区域整治和执法基础建设。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05万人次,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11.2万起,涉案货值13.9亿元。一是狠抓专项行动。积极组织农资打假“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400万元。首次开展全国联动抽查,抽查了2930家复混肥、磷肥企业生产的3278批次产品,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依法进行了查处。认真做好建材市场专项整治部际协调机制的日常工作,开展了“清新居室”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产品质量专项抽查和执法打假工作,严把下乡产品的强制性认证准入关。开展了计生药械、电热毯、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燃油助力车、电子计价秤等产品专项整治。二是加强监督抽查。重点抽查了食品、消费品、建材、农资等66类产品,共抽查8187家企业的9324种产品,发现质量不合格产品1179种,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了查处。三是推动区域整治。开展了农资、建材和汽配产品的区域性质量问题整治。指导各地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质量问题开展区域整治,梳理了19个质量违法重点问题,确定了102个重点整治区域。四是严查大案要案。重点查处

— 9 — 化肥、农药等假劣农资大案要案,督查督办了四川灾区劣质取暖器、陕西咸阳“黑心棉”等一批重点案件;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建设顺利,已有21个省级局联网成功。五是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共排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2.5万个,检查设备34.4万台,发出监察指令2.6万个。同时,加强了对缺陷产品的召回,共有17家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召回汽车48万辆。

在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面,一是加强了重点产品进出口监管。加大对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的监督抽检力度,加强了与消费品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进出口日用消费品,特别是玩具、儿童服装、小家电、机动车辆、木制品和家具、仿真饰品、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等检验监管。上半年进出口货物批次不合格检出率达0.73%,货值不合格检出率5.77%,同比增长了0.1和0.7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货值不合格检出率达10.88%。广西、河北检验检疫局进口货值不合格检出率分别达到了42.6%和36.9%。二是改进监管模式。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检验检疫局切实加强对边贸商品质量的监管,浙江检验检疫局努力加强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的检验监管,探索实施出口小商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三是加强协作配合。加强与海关的通关单联网核查,健全和完善合作机制。严厉查处各种逃漏检行为,防范假冒伪劣商品出口。

(六)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

4月25日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前所未有的多国、多口岸、多途径输入的风险,全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 — 10 — 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把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作为压倒一切的突出任务,全力以赴,采取一系列从严从紧从细的检疫措施,切实加强口岸防控,严防疫情传入。一是紧急动员。各检验检疫机构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坚决落实各项口岸防控措施。二是科学应对。从墨西哥报告第一例确诊病例开始,我们就密切跟踪疫情发展趋势,科学分析评估疫情传播扩散特点,加强口岸防控工作研究,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口岸检疫措施,制定检疫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加强了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途经、重点口岸和重点环节的防控,及时下发了口岸检疫查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法律依据,防控工作做到了依法依规、科学有效。三是严密防控。各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采取了八项防控措施。全面恢复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制度,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对入境交通工具指定地点停靠并登交通工具检疫,设置专用入境旅客通道,加强体温检测、医学巡查和医学排查,做到了对入境人员和交通工具全检疫、健康申明卡全填写、有症状病例全转送、重点人群信息全移交。同时,强化了口岸视频监控工作,积极利用监控信息配合媒体宣传。加强了对供港澳活猪的检疫,保障了对港澳市场的供应。四是团结协作。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福建等检验检疫机构在卫生检疫人员普遍紧缺、口岸检疫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难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尽职尽责,认真落实各项口岸检疫措施。特别是上海、深圳检验检疫局在入境航班多、入境人员多、协调难度大、人员特别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创新检疫查验方式,实现了入境人员的快

— 11 — 速通关。到目前为止,上海检验检疫局转送的有症状人员最多、查出的输入性确诊病例最多。为了坚决完成中央交给我们“外堵输入”的艰巨任务,全系统顾全大局,团结一心,互相支持,共克时艰。总局从机关、两委、直属单位和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宁波、山东、河南、湖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12个检验检疫局共抽调311人,赶赴重点口岸协助开展工作。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也主动抽调人员,支援上海口岸检疫查验工作。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开展了对2080家企业生产的防控物资的质量监督抽查,对口岸测温仪器等设备开展了免费计量校准。五是积极协调。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总局和各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协调,与卫生、海关、边检、交通、民航、铁路、旅游、邮政等部门积极配合,较好地发挥了口岸联防联控组长单位的职能作用,口岸防控工作做到了有力、有序、有效。截至7月16日,全国检验检疫机构累计检疫查验入境航班4.2万架次,其他入境交通工具累计214万辆(列),检疫查验入境人员3622万人次,发现发热/有症状病人13028人,转送卫生部门隔离留验10202人,劝返入境人员1349人次,在入境旅客中发现455例确诊病例,占内地输入性病例的42.8%。累计检验检疫进口猪肉产品8.96万吨,查验入境旅客携带物及国际邮包965.8万件,查获禁止进境物80.9吨。质检系统卓有成效的工作,延缓了疫情输入扩散速度,削低了流行高峰,降低了疫情对国内的危害性冲击,为国内建立健全检测手段、监测网络和准备药品疫苗生产争取了时间,维护了社会稳定。

这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口岸检疫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 — 12 — 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顾全大局,不怕困难,团结一心,互相支持,打了一场硬仗,表现出高度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出尊重科学、沉着应对的精神,表现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精神。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面前,总局一声令,全国质检系统一盘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突出的战斗堡垒和先进模范作用,广大干部职工做到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到了危急之处冲得上,关键时刻打得赢,确保了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多次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我们加强宣传,协调制作“焦点访谈”6期、“新闻会客厅”3期,主要新闻媒体报道1000余篇。国新办有关负责人评价此次流感防控宣传,是我国政府历次公共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对最成功的一次。人大新闻学院舆论研究所的报告认为,质检总局加强流感防控工作宣传,树立了质检部门对人民负责的社会形象。

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质量管理工作和质检基础性、保障性工作也都在全面推进。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法》及其条例的制修订工作,制订并发布了《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规定》等7部规章;下放了部分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审批权限;制定了《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总局共清理规范性文件557件,废止了12件规章;推广江苏质监局说理式执法和江苏检验检疫局执法的经验,规范全系统行政执法行为。加快了标准制修订步伐,发布国家标准1414项,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出台了在落实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进一

— 13 — 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以加强民生计量、能源计量为重点,大力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创新认证监管模式,加快节能节水及环保认证步伐,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大力加强证后监管,及时查处违规行为,规范认证市场秩序,着力提高认证有效性。研究制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质检中心二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质检中心的发展重点,编制了食品质量安全能力提升工程规划,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质检科技对产业发展和监督把关的支撑服务能力。加强机关内部建设,推行了总局机关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深化了行政体制改革,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总局机关“三定”工作的开展。加强了机关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了预决算、政府采购、基本建设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强了内审制度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追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项经费5.8亿,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大力推进质检信息化建设,视频监控、大通关、金质工程等系统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各单位在保证质量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新疆检验检疫局、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部署,稳妥应对“7.5”事件,开展了相关工作,为稳定局势做出应有的贡献。西藏、宁夏、青海、四川、云南、内蒙等省(区)的检验检疫局和技术监督局,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地方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方面,也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同时,全系统各单位结合实际,在提升质检水平、服务科学发展、加强质量管理、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方面,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 — 14 — 得了较好成效。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质检系统承担的重大任务多,工作难度大;遇到的突发事件多,工作压力大;肩负的监管任务重,工作要求高。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尽职尽责,扎实工作,展现了不畏艰难、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我们欣慰地看到,在经历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系统发生了新的变化,质检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是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总局和各单位开展工作的思路、质检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二是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科学发展措施更加有效;三是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四是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作推进更加有力。虽然这些变化还是初步的,但我们要见微知著,看到这些变化,只有量变才有质变。我们相信,有上半年的工作基础,我们一定能够为开创质检工作的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在此,我也代表总局党组,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上半年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总局党组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一是工作进展还不平衡,既有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也有业务工作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有的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工作还不深入,有的工作进度和成效还不明显。三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方法完善监管制度、创新体制机制,解决质检发展难题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 15 —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还有薄弱环节,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还存在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思想政治工作、大质检文化建设、机关管理等工作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切实增强做好质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上半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看,还是从质检工作自身看,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提升质检水平、服务科学发展,抓服务、保增长,抓监管、保民生,抓安全、保稳定的各项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第一,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的任务依然繁重,需要质检部门进一步发挥作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任务仍然很重。特别是国际经济走势还不明朗,外部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金融领域还存在潜在风险,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中央强调,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一个长期的、根本的方针,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启稳回升的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坚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越是在加大力度保增长 — 16 — 的时候,越要重视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实现既保持增长又提高质量的双重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紧紧围绕中央关于进一步调整结构,大力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等要求,通过大力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推动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通过加强标准化、认证认可、计量等基础性工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执法监督,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进一步转变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妥善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力促进扩大出口,为稳定外需和调整外贸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需要质检部门进一步发挥作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质检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质量监管,努力维护食品安全、国门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我们特别是还要看到,虽然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疫情已波及全球,世界各地每天都有大量的病例发生,我国将在较长时间面临着疫情传入和

— 17 — 扩散的风险。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此次疫情病毒有变异可能,尤其是进入秋冬季后,防止疫情传播的任务可能更重。有效防控疫情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工作。根据疫情变化的情况,认真落实国务院对调整完善防控措施作出的部署,继续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防控原则,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第三,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任务依然繁重,需要质检部门进一步发挥作用。上半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提高2%,万台特种设备事故起数为0.19起,死亡117人,低于全年控制指标的一半。这说明,我国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总体状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质量安全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今年以来,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媒体曝光接连不断。在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通报中,我国出口产品质量问题连续5年位居首位。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需要总局办理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和提案,达到200多件,是总局成立以来最多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对质量安全工作的批示达137件,对质检工作提出更加具体和更加明确的要求。面对维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任,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质量监管,更好地履行质检职责,促进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三、扎实有效地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对产品质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搞好产品质量工作“重在落实,重在持之以恒,重在严格管理”,为我们做好质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半年,全系统要紧密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再接再厉,扎实有效地抓好年初全国质检工作会议部署的8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进一步抓好组织领导,确保“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取得实效。

“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效大不大,下半年是关键。全系统要以最扎实的工作,力争最大的成效,真正使“质量和安全年”成为质量宣传年、质量提升年、质量服务年、质量整治年和质量建设年。

一是抓深入。抓深入就要认真总结上半年活动的开展情况,实事求是地评估取得的成效,查找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影响质量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化各项工作;抓深入就要紧密结合本地产品质量状况和质检工作实际,紧紧盯住“五个年”的目标,进一步找准努力方向,确定突破重点,强化人力物力,完善工作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抓落实;抓深入就要拓宽思路,勇于创新,把各项工作做细,把各项活动做实,做到既有声有色,又有序有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果。

二是抓企业。温家宝总理强调,产品质量问题,根子在企业。如果企业不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下半年,全系统要在抓企业上进一步动脑筋、想办法、下功夫。要进一

— 19 — 步通过广泛宣传、上门服务、政策咨询、业务培训、帮助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树立好典型、曝光坏典型等多种形式,强化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督促企业制定和落实活动方案,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深入开展“七查一访”、“质量标杆对比”等活动,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以广大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成果,来检验“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效。总局将会同国资委、工信部抓好一批企业典型、以点带面。各地也要在企业中抓好一批典型,树立一批标杆。

三是抓联动。要按照主动沟通、加强协调、共同推进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向各级党委、政府多请示、多汇报,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多沟通、多协调,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各界多联系、多交流,推动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半年,总局将按计划与16个部门共同抓好16项重要活动,并以此为载体进一步形成联合工作机制。抓联动,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要紧紧依靠政府,使各级政府真正担负起对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的责任,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推进“质量和安全年”各项工作。全系统都要强化这种意识,这是我们搞好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质检工作只有真正纳入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议事日程,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工作的有效性。

四是抓长远。要通过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在增强全社会质量安全意识、有效解决质量安全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探索质量工作的规律,进一步探索质量工作长效机制。要注重总结“质量 — 20 — 和安全年”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巩固下来,着力建立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系统都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努力实践,大胆探索,在健全体制、完善法制、创新机制上下功夫。要以食品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为重点,积极探索加强监管的有效方式、载体和途径,创新监管手段、措施和模式。

(二)进一步抓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口岸检疫查验措施。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已由应急管理转入常态管理,常态化工作更需要耐心、持久和细致。各检验检疫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全面落实各项检疫查验措施。

一要毫不松懈。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总结前一段防控工作的经验,深入查找防疫工作各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要做好防大疫、打硬仗的思想准备,抓紧物资储备,做好防控物资质量监督工作。加快科技攻关,加强检测方法的研究。

二要科学调整。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和程序化之后,在继续坚持现有防控措施基础上,结合各地情况进行调整,使我们的措施更符合形势和要求。要通过我们科学有效的防控工作,做到既不漏检漏报一个有症状的患者,又确保旅客便捷通关。

三要提升能力。这次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既是对全系统应对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口岸卫生检疫和检验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的一次检阅。要抓住流感防控这个机遇,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深入查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着眼于防控工作常态化、程序化的要求,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

— 21 — 提高出入境疫情防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进一步抓好质检服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系统要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贡献。

一要着力服务外贸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外贸依存度高,稳定外贸出口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产品外需减少、出口下滑的形势仍然严峻,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国外技术壁垒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产业举步维艰,许多出口企业经营困难。今年以来,王岐山副总理多次要求我们,要增强服务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通关效率,提高服务外贸的能力和水平。全系统要以稳定外需、促进外贸为己任,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趋利避害,提高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要自觉为广大企业排忧解难,充分发挥质检部门政策、信息、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帮助企业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大电子监管力度,积极实施直通式放行和“绿色通道”,创新监管模式,加快口岸通关速度,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加强质检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与国外相关部门建立的合作机制,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新特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工作。加大对外交涉力度,为企业开辟多元化出口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要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加强质量状况分析,总局要尽快建立起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全系统都要拿出足够的精力加强质 — 22 — 量状况分析,既为各级政府制定质量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为质检部门自身科学制定措施、加强质量监管提供可靠依据。要加快建立国家质量奖励制度,推动更多的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快推动质量兴省、质量兴市(县)活动的开展,特别是那些开展质量兴市活动数量比较少的省份,更需要加大力度,加快推进。要加大产品质量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通过整治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近几年来,我们与地方政府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等方式,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各单位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狠抓落实。要认真研究合作备忘录执行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认真加以解决。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都是我国承办的重大活动,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检验检疫各项工作。

三要着力服务企业。要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推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保护、食品农产品认证、绿色通道、分类管理等措施,积极探索培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提高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自有品牌发展,推动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总局要加强名牌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抓紧下发指导意见,鼓励各地探索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

(四)进一步抓好质量监管,切实维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维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严防重大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是

— 23 — 我们必须守住的底线。今年质检工作重大部署多、工作头绪多、急事难事多,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一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要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为主线,以督促检查和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快规章制修订速度,重点完善生产许可、过程监管、不安全食品召回及标识监管等制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下半年要全面清查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和获得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检查出口企业是否建立了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和追溯体系,是否按要求对原料基地进行了备案或注册,加大监管力度,着力打击食品非法进出口行为。

二要加强执法打假与质量监督。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要严格生产许可,加强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组织完成好食品、日用消费品、家装建材、工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资料等5大类70种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和节日产品的专项监督抽查任务。重点抓好“清新居室”、农资化肥等专项行动,继续加强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的质量监督与执法打假工作。要围绕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的进出口敏感商品,加大监管力度。要围绕规范出口产品市场,进一步抓好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的管理,加强对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商品的监管,整顿边境贸易秩序,严厉打击偷逃漏检行为。要充分利用检验检疫措施,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加强监管,严防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产 — 24 — 品、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国门,特别是把好进口食品、日常消费品质量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在维护特种设备安全方面,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行为,突出抓好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重大建设工程用起重机械以及压力管道元件生产单位的安全执法,突出抓好事故多发设备以及薄弱环节的隐患治理。认真贯彻新条例和刚刚发布的第116号总局令,全面开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实施召回管理的产品范围,力争将消费类电子电气产品纳入召回管理,同时加大缺陷信息收集、缺陷调查、召回效果监督与评估等工作力度。

三要加快质量安全风险监管制度建设。总局已经出台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质检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以食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信息管理制度和出口产品风险预警机制。全面落实《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完善工业品出口风险分级制度,推进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深入研究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关键技术,加快建立覆盖全系统的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对倾向性、苗头性、疑问性以及重大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四要推进质量诚信制度建设。推进全国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加快整合质检监督和执法信息,积极探索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制度,鼓励诚信企业,严惩失信企业。加强企业质量档案建立工作,努力实现建档质量和数量的双突

— 25 — 破。继续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网,加大质量诚信信息发布和宣传。下半年,各地都要建立本地区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依法向社会披露其违法违规情况。

(五)进一步抓好基层基础,提升质检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基层基础工作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在抓的重要工作,已经有所加强,但还远远不够。王岐山副总理一再要求我们抓基础、强基层,最近就标准化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把抓基础基层贯穿和体现在各项质检工作之中,进一步加强基础基层建设。

一是加强标准化、认证认可和计量等基础工作。在标准化工作方面,要围绕十个重点产业和农业、产品质量安全、资源节约、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发挥好标准化对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保障作用。抓好标准化法修改、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制定工作,进一步加大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建设力度。在认证认可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监督体系,加强认证执法监督,规范认证市场秩序,提高认证认可工作的权威性。在计量工作方面,要加大计量基标准研究力度,继续开展好“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扎实推动能源计量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加强科技、信息化等技术支撑工作。要大力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推动系统内外检测资源整合,完善技术保障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做强做大。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努力解决执法装备、基础设施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基层履职能力。加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和各级技术机构建设,— 26 — 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要认真抓好质检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工作,加快基础研究特别是检验检测方法研究的步伐,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准,检得慢”的问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检验检疫“大通关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金质工程”试点应用,加快质检风险预警、诚信体系等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三是加强质检法制工作。抓紧推动标准化法、计量法、国境卫生检疫法、动植物检疫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缺陷产品召回条例、设备监理条例、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加强后续监管,进一步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要围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普法宣贯工作。做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释义工作,结合质检部门监管工作职责,完善并出台《〈食品安全法〉实施意见》。

(六)进一步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质检队伍整体素质。各级质检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质检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认真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措施。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认真查找了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全系统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加大整改力度,把各项整改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实现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

— 27 — 最大化。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抓紧配齐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切实抓好竞争上岗、干部交流等工作,不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强化班子的整体功能。大力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后备队伍建设,让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下半年,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将拿出若干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在干部培训方面,举办好司处级领导干部管理创新等32个班次的培训。要加快培养一批质检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造就一批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质检专家队伍。

三是加强机关建设。要全面贯彻全国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要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前头的指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和“强素质、促发展”读书活动,努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应对突发事件、完成重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系统都要坚持严字当头,从严治检,特别是要加强机关内部管理,规范机关各项工作。北京、江苏、上海等检验检疫局采取质量体系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机制,收到了较好成效。总局机关和两委正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以规范管理、提高效能,这对于更好地履行质检职能、树立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对这项工作我有明确要求,进度要服从质量,决不能走过场。规范机关管理不仅是总局的事,全系统都要采取有效措施,— 28 — 狠抓机关建设,努力建设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作风优良的机关。要以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机关为核心,抓紧完成好直属局和事业单位的“三定”方案制定工作。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二次廉政会议精神,按照总局党组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质检系统的实际,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启动总局第二轮巡视工作;进一步抓好中纪委部署的专项工作和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正确使用;进一步抓好行风建设,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对腐败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促进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纪委书记座谈会精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四个重要文件。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各级“一把手”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质检系统落到实处。要加强财务监管,做好审计署审计整改意见的落实,开展清理“小金库”和拉动内需项目的专项检查工作。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下半年将有一系列重大的庆典活动,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意义重大。全系统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 29 — 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隐患,包括系统内部管理方面的风险隐患,把各项工作想在前头、做在前头。要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全力维护食品安全、国门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认真做好口岸反恐工作。全系统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推进质检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唱响主旋律,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完成繁重而艰巨的质检工作任务,我在年初的质检工作会议上,向各位领导干部提出要在思想上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抓重点、抓协调、抓基层、抓典型、抓落实。要做好下半年的工作,各位领导干部要继续增强这“五种意识”,继续注重“五抓”。这里,我再强调三点。一要在典型引路上下功夫。要推进工作必须抓典型。各地在工作中有许多好的做法,但我们对这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总结得还不够。全系统各单位都要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发挥好典型引路的作用,树起标杆,以点带面,促进提高工作水平。二要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要做好质检工作,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各级质检部门都要从事业发展兴衰成败的高度,切实增强创新意识,针对质检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不等不靠,大胆创新,积极主动地深化各项改革,特别是要加大监管制度和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事业发展。三要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要大兴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之风,切实转变作风。要有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劲,有不怕困难、锲而不舍的韧劲,— 30 — 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同志们:下半年质检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保持和发展上半年质检工作的良好势头,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题词:文秘工作 会议 讲话 通知 抄送:局领导,总师,办公厅,存档(2)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 2009年7月22日印发 录入:王晓川 校对:李 刚

下载关于印发许崇信同志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上交流发言的通知(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许崇信同志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会议上交流发言的通知(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