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国税局“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的探索与实践(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07:5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巴州区国税局“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巴州区国税局“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巴州区国税局“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巴州区国税局“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联系邮箱:scbzjdz@sina.com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如何打造具有行业特征、体现鲜明时代精神和独特地域文化的国税形象品牌,形成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价值取向,历来是巴州区国税局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探索挖掘,确立具有国税特色的文化品牌 “梁税”意即为民收税、为(wéi)国栋梁。开展“梁税”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旨在通过地域文化底蕴的挖掘、提炼,努力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国税文化品牌,以品牌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忠实践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实现个体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统一,人员自身价值与国税事业发展相统一。

“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的背景,一是源于干部队伍现状。由于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结构不一等客观原因,个别同志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能力素质、工作作风和道德品行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局意识不够浓、责任意识不够强、精神状态不够佳等方面。开展“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目的是向巴州这座内敛小城先后走出的著名天文学家张思训、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英国皇家院士宋永华,“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晏阳初博士”等名人学习,并大力弘扬英雄的13万巴山儿女以自己的热血和“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在全区国税系统形成“忠诚、敬业、守法、廉洁、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税精神,全面推进人才兴税战略,铸造巴州区国税工作新的辉煌。二是源于地域特点。巴州古名梁州,自东汉臵县,北魏延昌三年更名为巴州,实际县制已有近2000年历史,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巴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开展“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目的是结合地域特征与行业特点和单位发展实际,提炼形成以国税精神、价值理念、共同愿景、行业形象为核心的国税文化。三是源于字义。“梁”,意为“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承担房屋架构、桥梁跨拱之重任。“税”,意为国税部门通过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保障好国家的税收收入,保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精心设计,形成具有国税文化品牌的整体架构 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为核心,用精神文化熏陶人,起到感化教化作用;行为文化为外在表现,用行为文化感染人,起到耳濡目染作用;物态文化为基础,用物态文化激励人,起到鼓舞激发作用;制度文化为保障,用制度鞭策人,起到约束规范作用。为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落实到税收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好文化的导向、凝聚、渗透、辐射等功能作用,巴州区国税局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主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干部职工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为总领,以“完善自我、追求卓越”为共同愿景,制定下发了《巴州区国家税务局关于创建“梁税”文化品牌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以完善“梁税”文化品牌理念体系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大梁”认识,以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力为目标进一步培养“栋梁”人才,以开展富有特色的“梁税”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等“梁税”文化品牌创建要求,目的在于通过发挥税务文化的价值导向,全面推进人才兴税战略,为国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三、选择路径,有序推进“梁税”文化品牌活动开展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住形;文化管人,管住魂”。开展“梁税”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是深化国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国税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助推器,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民群众信赖的国税干部队伍的保障。为提高“梁税”文化品牌含金量,扩大“梁税”文化品牌工作影响力,区国税局注重路径选择,坚持做到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强化措施,确保了“梁税”文化品牌活动的有序开展。

路径一:统一认识,让“梁税”文化内化入心。组织开展国税文化的基本内涵、国税文化倡导的工作理念、国税人的职业素质、职业风险等专题讨论,先后提炼了“诚信、自强、敬业、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文明、高效、诚信、规范”的服务理念,“依法治税、和谐执法”的执法理念等20余条税务文化理念,不断挖掘“梁税”文化的丰富内涵,引导广大干部确立并实践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愿景、价值理念、国税精神和行为准则,让干部职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明确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成为干部职工精神支柱和动力之源。

路径二:营造氛围,让“梁税”文化外化于形。通过开展“梁税”文化品牌的释义、宣讲,让“梁税”文化品牌入心入脑,让干部职工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理念、管理理念、执法理念、工作理念、廉政理念、创新理念、奉献理念和执行理念等先进的文化理念,将“梁税”文化品牌建设融入到税收工作与队伍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环节,达到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敬业精神、弘扬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环境、激发工作动力的目的。同时,运用新闻信息、报刊网络等载体,将干部职工所接受“梁税”文化品牌推向社会,增强“梁税”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

路径三:拓宽载体,让“梁税”文化亮化于点。为确保“梁税”文化品牌真正根植于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灵魂深处,成为干部职工的行为习惯和实际行动,在同乐中长知识、互动中受教育,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追求的协调一致,巴州区国税局借助形式多样、情趣高雅、温馨和谐、充满活力的各类文化活动载体,深入推进“梁税”文化品牌活动有序开展。

一是深入开展读书育人文化活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主动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和岗位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群众工作、处臵突发事件等工作能力,努力把干部职工的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同时,结合干部职工的兴趣爱好及工作需求,为全局干部职工每年选购1至2本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现代管理、人文等方面书籍,有序开展好读书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培养学习兴趣,转变学习理念,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二是深入开展干部思想沟通交流活动。组织开展“沟通无限”谈心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面对面与干部职工交流工作、答疑释惑、沟通心灵,及时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解释答复干部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同志之间的相互理解。同时,通过组织参观将帅碑林、川陕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方式,以红军精神为信念支撑,进一步改变执法理念,热情服务纳税人,改进工作方式,实现愉悦身心、推动工作双赢效果。

三是深入开展塑造宣传先进典型活动。运用“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爱岗敬业先进典型”与“四星”等活动载体,认真按照“勤奋学习、学以致用、模范带头、创新成才、清正廉洁”评选条件,发掘、塑造、宣传身边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事迹教育人、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说服人,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讲政治、顾大局,讲实干、务实效,讲奉献、轻得失,讲纪律、重表率,讲进取、勇创新,形成人人争当典型、人人学习典型、人人尊重典型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职工的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拓展“价值文化”、“学习文化”、“责任文化”、“廉政文化”、“和谐文化”等具有激励和感染力的国税文化,激发大家学习与工作的乐趣,形成推动整体工作的原动力。

四是深入开展“唱响青春〃放飞梦想”演讲比赛活动。为了给青年人自我激励、自我启迪、展示才华搭建平台,进一步引导青年人爱党、爱国、爱岗位,让理想和信念陪伴青年人成长,共青团巴州区国家税务局委员会牵头,组织开展“青春〃奉献〃文明〃奋进”主题的“唱响青春〃放飞梦想”演讲比赛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人的潜力,让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经历和不同价值追求的青年人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与对国税事业执着追求的良好氛围。

五是深入开展文化体育周活动。为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的文体体育生活,区局坚持以市局“文化体育活动周”和区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感恩〃奋进”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琴棋书画、舞蹈音乐、运动竞技等为主要内容的“梁税杯”参赛活动,进一步展现各类人才的价值,缩小个体成员之间的差距,激发干部职工的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振奋精神、应对挑战,共建和谐国税。

路径四:有机融合,让“梁税”文化实化于效。为确保“梁税”文化建设成果,巴州区国税局坚持在“合”字上做文章。一是与观念更新相结合。以完善“梁税”文化品牌理念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将国税人在履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职责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道德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则等思想观念更新,牢固树立为民收税理念,形成共同认知与自觉遵循的价值取向。二是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相结合。围绕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根本点,将“梁税”文化建设目标定位为一项塑灵魂、立信仰、提素质、激活力的系统工程,主动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境界和岗位能力提升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团队精神、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生活观念和岗位技能,增强文化软实力。三是与税收业务工作相结合。围绕“强基础、突主业、优服务、争一流”工作思路与税收工作目标任务,切实做到统筹谋划,注重衔接落实,进一步增强“梁税”文化的渗透力,扩大“梁税”文化的覆盖面,增强“梁税”文化品牌建设的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塑造好巴州国税公正严明的执法形象、文明高效的服务形象、廉洁勤政的公仆形象、秩序优良的部门形象。

路径五:强化保障,让“梁税”文化固化于制。为确保“梁税”文化品牌建设活动开展有内容、有形式、有特色、有效果,巴州区国税局从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入手,一是成立了区局成立“梁税”文化品牌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党、青、工、妇”组织齐抓共创的工作机制。二是明确了“梁税”文化品牌创建活动责任。各单位将“梁税”文化品牌建设融入到税收工作与队伍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环节,坚持做到与税收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检查、一起奖惩,确保全体干部职工认识“梁税”文化、接受“梁税”文化并参与到“梁税”文化建设之中。三是建立了“梁税”文化品牌创建活动相关制度。在注重总结并通过一定形式宣传被干部职工所接受与纳税人所认可的“梁税”文化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量化、固化相关制度办法,将国税精神、共同愿景贯穿于内部行政管理制度中,确保学习、执法、服务等理念内化为国税人员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保障“梁税”文化与税收征管、纳税服务、党风廉政、精神文明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整体推进。

第二篇:巴中市巴州区金融扶贫改革实践与探索

巴州区金融扶贫改革实践与探索

巴中市巴州区既是省定贫困县(区)和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县,也是国家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近年来,随着一批项目特别是扶贫项目的实施,全区基础条件有一定改善,但“老、边、穷”的落后面貌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建档贫困户发展生产面临资金短缺、贷款可获得性差,金融机构放贷成本高、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积极性不高,财政扶贫资金有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破解贫困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资金短缺的难题,巴中市巴州区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与“三农”转型增收的结合点,首次在5个行政村开展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取得了金融机构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可喜成绩,为最终实现全区同步小康走出了“第一公里”。

一、做法与措施

(一)创新服务管理机制

1、建立区、乡(镇)、村三级服务平台,提高金融扶贫效率。一是区里成立金融扶贫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里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整个金融扶贫改革的统筹、协调调度与督查;二是乡(镇)成立金融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乡(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专职金融扶贫工作人员1-2名;三是贫困村设立1名金融扶贫信息员,由大学生村官或致富带头人担任。金融扶贫工作员与信息员协助银行和保险公司提供

金融服务,有效解决金融网点不足,人员短缺的问题。

2、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三中心”,破解贷款担保难题。我区极力探索农民财产资本化的有效机制与办法,由林业、农业、国土、水利等部门参与,及时成立“涉农产权办证中心、资产资源评估中心、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主要职能:一是“确权颁证”。对建档贫困户的山林、房屋、包产地等通过涉“农产权颁证中心”确权颁证(八权一股)。二是“价值评估”。由“资产资源评估中心”对建档贫困户的资产资源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三是“产权流转交易”。建档贫困户通过“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对所属资产资源进行流转。

3、成立贷款风险金管理委员会,加强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各试点村成立小额贷款风险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风管委”,其成员由村民民主推荐2名村干部和1名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组成,代表所有成员管理小额贷款风险保证金和成员缴纳风险金。村“风管委”的组建由所在村两委提出申请和组建方案至县(区)扶贫移民局,县(区)扶贫移民局协同承贷银行审定后,遵循“自愿、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按程序民主选举产生。鉴于“风管委”成员最了解贫困户的诚信、最希望村民致富、最清楚村民的贷款意愿和用途、最熟悉企业的运行模式、最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前景,既能在信用评级授信、贷款推荐、贷款资金的运用等方面对金融部门起到较大的帮助,又能有效降控制贷款风险,降低银信部门的执行成本,提高贷款办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让农户享受到了金融服务的便利。

贷企业或专合组织全部承担(进入管理成本),政府按银行基准利率贴息,将其中的60%直接贴到贫困户,40%贴息到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建档贫困户优先到企业务工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监督等,并依据章程分红,从而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通过“巴山致富贷”的试验探索出了“以社带户、以企带村”的是路子,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银行放贷难的双重矛盾。

2、扶贫“互助贷”

采取“贫困村级发展互助社”模式,信贷额度为2万元以内。对于信用良好的建档贫困户,采用农户联保(5户)的方式,由建档贫困户向“互助社”申请贷款,用于发展生产、自主创业等。已在水宁寺镇、花溪乡的5个村、全区共10个村落实,带动农户200户。

3、扶贫“产权贷”

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三中心”,对贫困户的资产资源通过“确权颁证、价值评估、产权流转交易”使农民财产资本化。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可凭流转入企业或组织的资产资源权属证明及流转协议等向银行申请贷款。“涉农产权颁证中心、资产资源评估中心、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将“八权一股”作为抵押贷款,贷款额度由合作银行根据评估价值确定,财政按银行基准利率进行贴息1年。建档贫困户也可将确权后的“八权一股”和农户财政直补账户“一卡通”作为抵押直接向合作银行申请-45

(二)优化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贷款供给,争取贴息资金扶持。探索改进扶贫贷款资金投入方向,重点支持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贷款资金优先投向扶贫对象,优先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行以“基地+合作社+农户+扶贫贷款资金”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以贷入股,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受益,丰富增收渠道。支持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等“职业农民”的信贷需求,通过适当放宽产业大户的贷款限额,提高他们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热情,同时将帮扶效果与第二年申请贷款限额挂钩,建立奖惩制度,推广“大户带小户”及“致富一家,带动一片”发展模式。努力向上争取国、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扩大到户贷款贴息受益面,降低贷款户使用贷款成本,提高贷款农户收益率,激励农户利用贷款资金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贷款风险。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扶贫小额信贷金融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财务管理与手工账务管理同步运行,逐步实现担保措施合理化、多样化,逐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加大保险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和范围,积极开发保险品种,丰富种养业保险品种,切实降低贷款资金风险。

第三篇:巴州区梁永中学2013德育工作计划

巴州区梁永中学2013秋德育工作计划

一、德育状况:

上学期,经过全校师生的齐心协力,我校的德育工作有了变化。学生思想稳定,打架闹事等严重违纪现象比同期明显减少,特别是初三年级学生,越是临近毕业,表现越好,学生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学生普遍已养成了良好的做人、学习、生活习惯,校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中。很多班级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班级风貌,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正悄然形成。

新的学年,学校的班级数保持不变,仍为15个班级。班主任队伍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优化,一批年富力强,更有工作经验和具有研究精神的教师走到了班主任队伍中来。初一5个班主任个个是能手,班级管理各有所长;初二2个班主任年轻有为,敢于创新工作思路;初三5个班主任有新手,有老手,新老交替,更能相得益彰。

二、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意见,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的精神,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本学期将继续以“好习惯伴我行”为载体,开展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同时要重视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尽可能地缩小落后面。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师德修养,师表风范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使之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使我校精神文明建设能更上一个台阶,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工作目标:

以“争当现代文明人”为学期教育目标,继续以“好习惯伴我行”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现根据各个年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各年级德育工作目标如下:

初一年级:勤奋自信

1、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2、树立自信心,进行感恩教育和为他人着想教育。

初二年级:求实向上

1、强化纪律意识,培养耐挫能力。

2、唤醒学生向初三挑战的意识。

初三年级:拼搏冲刺

1、加强学习焦虑的心理辅导和方法指导。

2、始终做好向中考冲刺的精神激励,保持学生兴奋点。

四、工作思路: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使德育工作系列化、主题化、科学化。

1、每月召开1次班主任会议,学习理论,总结经验,交流教育教学心得,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特别加强年轻班主任的自培和他培工作;继续开展撰写教育故事活动。

2、落实班级常规工作,如班团队活动课、法制安全课、周会、“特长生”培养、“问题学生”转化等。①主题班会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主题、有实效。要求精心设计一两次对学生影响较大、质量较高的主题班会,并做好班会记录;②规范日记的评阅,充分发挥日记教育的特殊功效。③有的放矢地建立“特长生”、“问题学生”的分类档案,加大优力度,使优者更优;对“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跟踪教育,进行帮教工作,减少违纪现象,保证零犯罪率。④加强班级民主管理建设,强化学生组织作用,定期检查班委会议记录。

3、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树立全程全方位的德育观。通过评比考核制度,构建学校——班主任(科任)——学生的逐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在竞争环境中实行动态管理,以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努力进行德育科研探索,鼓励班主任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案例或德育论文,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交德育文章一篇。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

1、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做到①监督②自查③自律④自爱,深入持久地抓好“建设文明校园,告别不文明行为”的活动。以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校园之星”、“班级之星”评比为载体,激发学生自我教育。

2、抓反复,反复抓,加强各项评比的检查、督促,约束极少数同学的不文明行为,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在抓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做人、学习和生活习惯。

3、深化每月主题教育,使德育工作系列化、主题化。本学期要充分结合主题教育,努力营造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各项活动之中,做到在活动中育人。

4、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和爱心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诚实、守信、正义,勿偷窃、勿抄袭,多为他人着想,努力替他人排忧解难等,提高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和奉献爱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观念。

5、充分发挥团委作用,吸纳优秀学生干部,发扬学生当家作主精神,增强他们工作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学校管理的得力助手。

6、注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本学期除了继续发挥宣传橱窗、黑板报的宣作用外,准备在学校主页上开辟心理专栏,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破解学生心理难题。各班要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开展“班级是我美丽家园”、“班级之星”评比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7、注重对住宿生的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

(三)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点一面网络功能。

1、落实家访工作,开好家长会。要求年级组每学期组织1-2次较大影响的家长会,每学期班主任家访率要求达20%以上,力争全学年家访校访普访率达100%。学校拟定11月份召开一次家长会、12月各班召开一次后进生家长会,和家长共同探讨后进生转化工作。

2、加强警校联系。本学期联合上党镇政府、上党派出所、交警大队落实“交通安全学校”与“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各项工作,并拟定9月份组织学生学习“珍爱生命”读本。

附每月教育主题:

9月份: 行为规范月,尊敬师长月。10月份:讲文明,爱我支中月。

11月份:勤锻炼,爱读书月。12月份:守诚信,感恩教育月。

1月份: 惜光阴,勤学习月。

梁永中学政教处

二O一三年九月

第四篇: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韦荣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文化品牌的构成、特征、价值、功能等内涵要素,并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技能竞赛”文化品牌建设的成功实践为例,探索了文化品牌的建设途径以及对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品牌建设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核心发展力的必然选择,它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校本文化特色相适应,体现着大学人文精神和教育品位,是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目标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开展有特色的可持续的文化品牌建设,以积极应对品牌时代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文化品牌的内涵

高职院校文化品牌是企业品牌和服务品牌等概念的引申,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特色项目。文化品牌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华和集中体现。

(一)文化品牌的构成与特征

高职院校文化品牌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精神层面是指文化品牌理念,它是在学校办学理念、宗旨、校训等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包括文化品牌的精神实质、目标追求、所要实现的价值等,它是校园文化品牌的核心内容和魅力所在,是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层面是指校园文化品牌的名称、标志、载体等,它是文化品牌的外在形象,作为校园文化品牌的视觉系统,在展示文化品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行为层面是指以组织制度为主体的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品牌的具体化和社会化,具体表现为校园文化品牌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规范原则和考评制度等。校园文化品牌的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文化品牌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它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品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形象

和地位,是一所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同类院校的标识,是难以被其他学校所模仿和复制的,是学校自身的核心发展力和校本文化的重要标志。其次,文化品牌的精神、个性、品质和功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是一种无形资产,这种品牌价值看不见,摸不着,却包涵着校园文化的价值追求、精神引领和个性特色。再次,文化品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优秀的文化品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品牌的文化因素对外界的吸引作用会越来越大,其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二)文化品牌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品牌是经过长期传承、逐步积淀而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高职院校长期文化传承和积淀的结晶,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文化品牌建设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文化品牌的创新是指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在继承原有优秀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所共同开拓、发展、创造而形成的新文化品牌,以及由这种创造所形成的发展性过程。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深深地根植于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又吸收着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同时还蕴含着校本文化传统的优势,无不体现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与创新,体现着大学的人文精神。

(三)文化品牌的价值与育人

文化育人是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文化品牌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高职院校每个师生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最富渗透力的力量对每个师生产生重要影响,滋养着师生们的人格,是大学最重要的资源,更是一所学校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提升文化品牌价值,必须发挥文化品牌的育人功能,也就意味着文化品牌要与大学生的发展相结合,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要与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相结合,使学生在参加文化品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树立远大志向、塑造高尚品质、培养创新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具体实践中,应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明确文化品牌的受众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意志、能力以及特长在参与文化品牌的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要尽可能地扩大参与主体,使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四)文化品牌的形象与宣传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不仅仅存在于商业领域,而且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在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也要学会营销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有形展示,文化品牌具有教育、展示、宣传、激励、导向等功能。文化品牌的形象与宣传关系密切,要通过文化项目活动,生动、形象地把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以及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出来。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应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升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一是注重媒体宣传,既要注重在省、全国级的刊物上的宣传,也要注重在本地的有关媒介上的宣传。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把网站建成校园文化的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资源中心,吸引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的人们关注,通过网站塑造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

二、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践

近几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厚德强技,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贤能人才”为目标,以具有鲜明特色的“技能竞赛”文化品牌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技能竞赛文化品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至今,学生在全国、广东省各种职业技能大赛中,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获奖名次均居全省前列。其中,2008年获全国首届高职技能大赛机器人项目一等奖,2011年获中国—东盟青年创新大赛管理模拟项目冠军,2012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及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两个项目一等奖。

(一)以技能竞赛塑造文化品牌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类型,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应用性技术和技艺为主要内容,传授职业活动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态度,并使学习者获得或者扩展职业行动能力,进而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因此,高职教育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所在。而技能竞赛源于长期的生产劳动竞赛历史和文化,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对学生而言,技能竞赛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职业技能的比拼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协调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职业理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人文素质;对学校而言,技能竞赛是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优秀教学成果的大检验,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说明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基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和技能竞赛重要性的认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品牌建设的目标定位在技能竞赛上,紧紧抓住“厚德强技”的办学理念,积极打造“技能竞赛”文化品牌。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在技能竞赛方面,有师范教育 “八个一”训练竞赛的传统(每天写一页钢笔字、一页毛笔字、一小黑板粉笔字、给一句话注音、一次三分钟演讲、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写一篇周记、每学期制作一份手抄报),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在继承学校传统竞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探索技能竞赛的丰富内涵,力

求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体现崇尚实践、崇尚技能的兴校方针,大力培育竞赛文化。

(二)以赛促学

以赛促学就是将技能竞赛贯穿“教学做一体化”之中,就是将技能竞赛内化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不断完善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依托数量众多、设施齐全、师资充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全方位保障、举合力推动竞赛工作开展,在全校营造了学技能、用技能、赛技能的浓厚竞赛氛围。

首先,学校通过技能竞赛,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他们中间还有一些学生是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才无奈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这些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崭露头角,认识到职业院校的学习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只要努力同样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其次,以榜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同学成为技能竞赛的优胜者,为学校乃至整个地方赢得了荣誉,受到了学校、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表彰,成为学生中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技能竞赛的优胜者有助于引发周围同学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参加竞赛的热情,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

(三)以赛促教

首先,以技能竞赛激励教师加强教学工作。技能竞赛的举办,是激励高职院校加强专业课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效驱动力,技能竞赛不仅是参赛学生的技能大比武,而且是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大比拼。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技能竞赛正是各位指导教师力求通过所教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以展示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必须首先大力提高自身的技能操作水平,不然就不能指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要培养出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必然要求指导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包括理论水平都要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其次,以技能竞赛激励教师提高操作能力。技能竞赛要求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为了提高技能训练质量,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广泛收集资料,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教学水平,从而推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第三,技能竞赛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以技能竞赛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突破口,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可以建立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机制,进一步密切校企关系,用企业标准引领技能竞赛标准,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通过企业人员参与评判,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实习指

导的针对性,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四)技能竞赛全员化

技能竞赛全员化就是实现技能竞赛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技能竞赛文化品牌建设上,注意避免“应赛教育”的倾向,即避免以竞赛代替教学、为赛而学、名次是唯一评价标准等极端功利主义倾向,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的原则,鼓励所有在校学生都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在重视参赛选手的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重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基础教育。

学校实施技能竞赛全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每个专业都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研究、设计、确定几项技能竞赛项目,把技能竞赛与教学考试、实训考核、毕业设计以及学生技能考级等工作结合起来,根据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和企业实际需求,不断充实、更新技能竞赛内容与技能竞赛标准,形成普遍性、经常性的技能竞赛制度。二是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参加技能竞赛。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加技能竞赛、担任学生参赛指导教师等方式,使技能竞赛覆盖每一位专业教师,将技能竞赛的成绩和参加技能竞赛的经历作为专业教师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三是每一位学生都参加技能竞赛。通过技能竞赛与技能考试的结合,将技能竞赛与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综合评价以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参加技能竞赛,使技能竞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

三、文化品牌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育

技能竞赛文化品牌在培养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人文精神方面起着积极作用,通过技能竞赛文化品牌建设可以促进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实现育人目标。

(一)尊重规律,崇尚规则。技能竞赛活动涉及激励理论、博弈理论、教育评价理论等基本理论,体现了教育教学规律,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比如竞赛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强调学用结合,手脑并用,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同时,技能竞赛活动制定了许多规则,建立了相应的规范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保证技能竞赛的顺利、有序、健康开展,参赛选手要正确处理公平公正问题,要按照技能比赛各项规定,严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服从裁判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技能竞赛活动的过程,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就是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规则意识的强化和自律自觉习惯的养成过程,因此,技能竞赛文化品牌对尊重规律,崇尚规则人文精神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

(二)倡导改革,重在创新。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表现在:

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理念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从而实现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转变;推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转变,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推进以偏重传授知识向注重职业技能训练转变,实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另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可以激发创新精神。技能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一种特殊的考核,其难度远大于一般的考试,要求思维量很大,灵活性很强,熟练度很高。可以说,高水平的技能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智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技能。

(三)正视竞争,更重合作。技能竞赛是一项具有竞争性的教育类比赛活动,在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不自觉的比较,都有获得较高名次以期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趋向。从竞赛的结果来看,对于取得较好竞赛成绩的学生来说,是对自己学习成绩和工作的肯定与表扬,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激励人们不断进取,从而对成功的经验起到强化作用,使参赛者更加努力、更加主动,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技能竞赛对比赛后进个人能够起到督促作用,督促他们查找问题,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改变落后的状态。技能竞赛对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意志力,提高竞争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技能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技能竞赛中的团体竞赛项目,反映了现代大工业发展尤其是装配制造业发展对团队合作的高要求,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就是说既要有独当一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有良好的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团队作战。因此,技能竞赛对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建新、王珉.大学校园文化特色论[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2] 史文生.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介绍:

韦荣,男,出生年月1964.10,籍贯广西柳州,副教授,教育硕士,联系地址:广东河源市东环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邮编:417000,联系电话***,电子邮箱wrwm@21cm.com。

第五篇:巴州区三星乡与文化站责任书

巴中市巴州区三星乡人民政府 2012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伤亡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市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现结合我乡实际与乡文化站签订2011年11月20至2012年12月31日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1、加强对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文化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全年安全工作计划,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台帐,抓好本单位、本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年安全事故控制在下达的指标内。

2、落实安全生产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文化站安全由站长负总责,是第一责任人,也是直接责任人,落实本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做到层层分解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并签订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确保各项安全生产目标的贯彻落实。

3、加强消防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要加强本单位、本系统的用火、用电、用气管理,杜绝火灾事故。要教育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不乘坐无牌无证车、农用车、超载车、报废车、超速车等,督促本单位、本系统的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有牌有证驾驶,按期年检审,不违法违规行驶,督促职工遵章守纪。

4、负责农家书屋,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公众娱乐场所的安全监管工作。督促所属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

5、加强对有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的风景区或历史文物保护区的安全监督管理。

6、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安全常识。

7、建立安全生产隐患长效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本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落实监控、监管措施。

8、制定完善本单位、本系统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负责本行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

9、本责任书一式二分,双方各一份。

三星乡人民政府(盖章)三星乡文化站(盖章)

责任人: 责任人: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下载巴州区国税局“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的探索与实践(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巴州区国税局“梁税”文化品牌创建的探索与实践(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巴州区平梁乡中心小学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简介

    巴州区平梁乡中心小学 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简介 “5.12”汶川大地震给巴州区平梁乡中心小学造成了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学校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巴州区教育局、......

    PBE安全文化系统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PBE安全文化系统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PBE安全文化系统以安全文化创建为总体思路,以安全生产为最终目的,以“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为基本着力点,倾力打造具有坑口电......

    巴州区广播电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巴州区广播电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杨超群 贾万 近日,巴州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采取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下乡入户询问等方式,深入区广播电视局、曾口镇、化成镇......

    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品牌建设培育,是工商部门的专有职能。近年来,工商部门主动承接商标培育、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升级的任务,推动各级政府把实施商标名牌战......

    学生社区文化品牌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五篇模版)

    学生社区文化品牌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学生社区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社区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学习的特性,使其在当今大学生的各项发展中有着相当权重......

    巴州区梁永镇中心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5篇)

    巴州区梁永镇中心小学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区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要求和区教育局制定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

    巴州区枣林镇牌坊梁村党支部书记余光发同志先进事迹

    余光发同志个人简介 余光发,男,汉族,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牌坊梁村人,1964年5月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巴州区牌坊梁村2社社长,牌坊梁村村主任,现任巴州......

    少先队自主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少先队自主文化的实践与探索宝应县黄塍镇中心小学马国云少先队的文化建设活动,应该是十分尊重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贴近少年儿童的生长和发展需要,促进少年儿童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