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时间:2019-05-13 03:2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篇: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品牌建设培育,是工商部门的专有职能。近年来,工商部门主动承接商标培育、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升级的任务,推动各级政府把实施商标名牌战略作为提升当地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重点工作来抓,“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品牌建设机制基本形成,区域商标总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然而,我们也看到,在以往的品牌帮扶实践中,宣传不够、手段单

一、领域狭窄,服务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服务过程式中基层干部脱离不了由上对下的行政处理方式;工商专有职能体现不明显,品牌服务、品牌战略多部门实施,工商特色体现不出;注重工业企业,忽视农业产业,注重大好高企业,忽视中小企业;商标品牌基础性工作不扎实,商标品牌意识发动乏力;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效能也不直接,特别在农村地区对商标注册和品牌培育存在畏难思想,找不到指导部门,理不清创牌思路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长兴县局自2007年以来,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工作,构建了“以工商为主导、乡镇政府为依托、专人专职为基础”的指导站模式,为市场主体提供近距、便捷、高效的商标品牌培育服务,显现出强大的实际效能和生命力,提升了地方政府的品牌建设意识,明显拉动区域商标品牌数量较快提升。

一、主要经历

从2007年至今,长兴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7年开始的探索尝试阶段。2007年,长兴局首先在离工商所所在地距离比较远的乡镇试点,试建一个体现工商专有职能、有利于推进乡镇品牌建设的服务点。经过县工商局与槐坎乡政府多次协调,在煤山工商所辖区率先成立了槐坎乡品牌工作指导站,初步确立了品牌工作指导站的建站模式。在槐坎乡品牌工作指导站的建设基础上,品牌工作指导站建设工作在全县各个工商所相继开展,当年又建成洪桥、和平、夹浦等9个品牌工作指导站。

——2008至2009年规范运行阶段。2008年之后,针对在创建过程中,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一些指导站只挂牌,并未有效开展工作,名不符实,该局决定在原有创建基础上,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先后下发《关于深化“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长兴县乡镇品牌工作指导站品牌指导员制度》,出台《长兴县“品牌工作指导站”创新工程实施意见》、《全县品牌工作指导站规范操作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达标考核,推动了指导站的成熟运行。通过两年的达标创建活动,有6家指导站实现达标创建;对未达标的指导站按照新一轮创建要求,在2010年重新列入达标创建计划中。

——2010年以来的深化提升阶段。继续深化“指导站全面铺开”创建工作。围绕“扩面、提质、延伸、借力”四个方面做好工作,争取保持品牌指导站创建工作在全省保持领跑优势。扩面是指到明年年底,将在全县16个乡镇完成指导站全覆盖,达到每个乡镇都设立品牌工作指导站的目标;提质是指全面开展星级指导站创建工作,分别制定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创建标准,从基础建设、人员配备、站务管理及工作目标等四个方面制订便于评价考核的量化指标,并在今年年底前认定完毕并表彰授牌。延伸是指对品牌工作指导站进行模块延伸,按照产业特点创建首家专业品牌工作指导站——商贸流通服务业品牌工作指导站。借力是指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目前,县政府及政府办已先后下发《关于推进“品

牌强镇(乡)”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2010年长兴县乡镇品牌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两个文件,将指导站创建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县政府乡镇的品牌建设工作考核中。

二、创建模式

品牌工作指导站的定位不是工商所的一个内设机构,而是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体,最大一个特色就是实行业务部门、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围绕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突出实效原则,各站在建站模式上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特色化综合型品牌指导站。这类品牌工作指导站在职能相对综合的前提下,又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特点突出不同特色。“特色化”体现在:根据当场区域经济特点突出“以工业为主”或“以农业为主”的工作特色;“综合型”体现在服务对象涵盖当地所有经济主体,既有工业、农业,也有商贸服务业。此为大多数乡镇采取的建站模式。目前已建成此类指导站共有5个。

——基地化集聚性品牌指导站。指导站与商标品牌基地办公室合署办公、日常工作与品牌基地办公室工作有机结合,具有服务对象相同、服务内容基本相同的特点。如长兴县槐坎品牌指导站与电子元件电容器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合署办公。通过合署办公,有利整合服务资源和信息沟通。

——与新农村指导站结合的品牌工作指导站。实施品牌指导站、订单农业指导站及新农村服务站“三合一模式”,三块牌子,一个班子,整合工商资源,节约创建成本。整合工商服务“三农”之职能,以品牌工作为纽带,保持品牌扶农的核心职能,对优质农产品从主体组建、商标申报、订单签约、包装设计、品牌策划等各方面入手,提供全过程指导。

——行业性专业品牌指导站。与乡镇指导站不同之处,在于联合组建单位不一样,是与部门的合作组建,而不是与乡镇联合组建;另一特点是服务指导对象以某一类行业为主,开展定向性、专业性培育。

三、工作内容

品牌工作指导站建成之后,到底要做哪些工作?长兴县局在工作实践中,突出发挥指导站的服务功能,围绕“立足地方、强化联系、悉心服务、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主要是围绕品牌工作的宣传员、乡镇商标品牌底数的调查员、政府战略实施的调研员、申报注册商标的服务员、提升品牌形象的指导员和护牌维权的联络员这“六员”工作做文章。

(一)品牌工作的宣传员。加强宣传引导,使政府、企业和涉农主体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是有效推进品牌建设的前提。以宣传、引导企业树立树牌、创牌、护牌意识为品牌工作指导站的基本功能。建立信息发布公共平台,在站内墙面上除安装了人员情况、规章制度介绍的展板以外,还专门设臵直观的宣传窗、宣传栏或宣传展板,分绍各个乡镇内重点商标品牌,介绍商标申请基本条件和程序、省市著名商标的申报途径等,还在办公场所醒目位臵还放臵《商标注册指引》、政策法规等资料供前来办事的企业领取参考;通过宣传培训班、重点企业座谈会、涉农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座谈会、组织外出考察参观、参与高层次品牌论坛、上门宣讲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推介,向企业主宣传商标品牌的重要性及作用,激发企业创牌热情,理清创牌思路。

(二)乡镇商标品牌底数的调查员。完整、准确的商标信息是政府部门掌握商标发展现状及合理规划商标品牌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摸清商标底数、收集商标信息、建立商标数据库是品牌工作指导站重要内容。指导站通过上门走访、网上搜索、代理公司了解等多种方法,掌握所在辖区商标数据。根据商标状

态将商标数据库分成“六库”分类建档,并充实数据,六库分别是注册商标发展对象库、已申报待审商标库、注册商标库、驰(著)名商标库、驰(著)名商标培育库和闲臵商标库。

(三)品牌战略实施的调研员。对辖区经济结构以及品牌发展状况的深入开展调研,撰写一定份量的品牌调研报告或分析报告,制订可行的品牌发展规划,提供给领导参阅,具体指导本乡镇的商标品牌工作,助动品牌经济发展,这是品牌工作指导站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品牌建设的有效举措。就长兴县而言,各乡镇之间有着品牌发展不平衡、区域产业差异性较大等特点,相应的品牌建设也有侧重,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也相对应不同,必须推行因地制宜、有个性化的实施举措。品牌工作指导站工作人员深入实地调研,围绕乡镇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优质产业或农业支柱产业品牌,分别为各乡镇整理出《关于某某镇品牌建设的分析报告》,制定可行的品牌发展规划和品牌建设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和工商部门开展品牌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申报商标注册的服务员。各指导站同时是商标代理机构的服务点,品牌工作指导站均与多家商标代理中介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各类市场主体注册商标过程中,积极协助商标中介服务机构为市场主体代理、代办商标注册、续展、转让、许可使用等事项,同时,商标代理机构为品牌工作指导站在品牌建设规划、商标整体策划、商标指导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义务为企业提供商标查询、帮助联系商标代理机构等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制定分析报告、提供品牌战略建议、实地帮助企业设计、制作、申报具有企业自身文化内涵的商标等工作。从单纯的注册服务向商标设计服务、注册指导、品牌营销策划等综合服务转变,从商标图案构思、商标名称、申请注册到实际使用,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系统指导和帮助。目前,申请注册的商标中,大多由各指导站为其提供设计方案,采纳率达到了90%以上。

(五)提升品牌形象的指导员。指导站借助工商部门“五书”,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原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方法,在企业商标注册申请、培育、申报、维权、使用、发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促使企业对注册商标做到正确使用、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品牌工作指导站是由政府、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调研、规划、服务为一体的团队,具备一定的品牌展示和整体规划水平。在开展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工作中,各指导站分别召开县内重点骨干企业争创驰名商标推进会,与已获得省、市著名商标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针对一些企业对申报程序不熟悉的现状,品牌工作指导站与企业建立热线联系,直接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程陪办式”申报服务。指导规范使用商标。对商标使用欠规范,以及需要办理商标变更、续展、注销、许可他人使用、转让等手续的各类市场主体,及时发给《商标规范使用提示书》,对企业在商标使用中不规范的问题以及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提出整改办法和措施,并根据情况进行上门指导服务。

(六)护牌维权的联络员。各个指导站发挥与企业联系紧密、与工商关系密切的优势,与所在地知名品牌企业建立维权保护网络,帮助搜集侵权线索和提出维权建议,开展品牌打假维权援助;通过对企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包装装潢、名称进行保护,并向企业提供有关打假维权信息或其他信息咨询,形成良好的商标维权互动格局。对拥有一定知名度商标的各类市场主体,发给《商标维权保护联络书》,告知商标维权的项目和联系办法,一旦发生假冒、仿冒等商标侵权行为,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帮助企业开展维权服务。在工商部门的配合下,指导站

协助知名企业开展跨省维权活动,开展维权交流,打击侵权行为。各个指导站近年来,已多次派员分赴山东、河南、安徽、上海等地协同企业打假维权,协助查处假冒本地产品案件22件,涉及侵权金额达3200万元。

四、取得成效

品牌指导站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称赞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成绩体现在:

——明显拉动了商标注册数量大幅提升。自2007年以来,长兴县的注册商标申请量和增幅连续三年居全市三县两区之首,注册商标数量从2007年6月的850件增加到目前的2500件,增幅达200%。全县品牌综合实力快速增强,2009年长兴县跻身全国商标百强县,排名65位。去年,该局被评为全国商标工作先进集体。

——搭建了工商职能延伸的新阵地。指导站的前提特性是以“工商为主导”。品牌工作指导站的主要职能有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品牌建设奖励政策宣传工作、辖区经济结构以及品牌发展状况的调研、注册商标数据库信息采集和录入、引导并帮助辖区各类市场主体注册商标、引导企业争创自主品牌和协助企业开展维权护牌活动等等。这些职能都是以工商部门为主导的职能,也是工商部门专有的职能,具有其它职能部门无法替代的特性。同时,品牌工作指导站作为驻在各个乡镇的办事处,一方面是品牌指导工作的载体,同时,借助品牌工作指导站这个载体,也可以将工商部门其它的工作与品牌工作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延伸了工商监管触角,便于就近开展工商工作。

——推进了工商与地方合作交流。指导站实行业务部门、地方政府双重邻导,无论组织架构、人员组成、经费保障、工作部署等方面,都体现出工商与政府的双方参与。在工作部署上,由县工商局会同乡镇制订制定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考核目标,共同组织考核达标活动。品牌工作指导站建成后,打破了工商部门在服务创牌方面的“独手难支”的局面,形成了以“企业为主、政府推动、部门参与”的品牌发展机制,促进了工商部门与乡镇的紧密联系,有效链接了多个部门协同创牌,使工商工作有效的融入地方政府工作,工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共同话语增多,地方政府更加支持工商工作,多个部门的共同交流与协助明显增多。今年长兴县县委县政府对商标品牌工作更加重视,已将商标品牌工作列入了对各乡镇考核体系;指导站创建工作成为评价乡镇品牌工作及“品牌强镇”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

——提升了基层指导服务能力。指导站成立后,主要工作方式为服务指导,针对以往品牌指导中存的些一些问题,着重突出了四个转变:一是从单一服务向综合式服务转变;二是从工商单个部门服务向多个部门协同服务转变;三是从品牌培育的个别环节帮扶向全过程帮扶转变;四是从居上式指导服务向下沉式贴身服务转变,从而形成更加专业,更加系统的品牌指导服务。指导站设立指导员制度,通过宣传培训、发放“品牌联络卡”、发放《商标注册指引》、建立手机短信发布平台等形式,鼓励各类企业的涉农市场主体申报注册商标,推进商标总量提升。基层工商管理干部通过指导站创建、协助指导站日常事务、参与县局品牌战略运作小组工作,不断积累了工作经验。同时,县局定期开展基层干部商标品牌知识培训,使干部运用商标品牌载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同以往相比,基层干部谈商标、讲品牌思路更清,主动服务意识更强。

第二篇: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探索

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实践

探索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需要我们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本文通过对电厂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实践经验的探析,阐述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习型 服务型

电厂党委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提升党组织马克思主义水平、提升党员党性修养、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服务水平、提升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满意度为最终目标,采取培育“一种理念”、突出“两个重点”、完善“三大机制”、深化“四大载体”,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使这种党建工作新模式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和推广,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更加高涨,组织生活的载体更加务实有效,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企业发 展的优势更加明显。

一、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必要性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根基。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对凤电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永葆凤电党组织先进性的主要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把电厂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是永葆电厂党组织先进性的主要途径,是增强党性的前提、提高本领的前提、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电厂党委只有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素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才能为电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2、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电厂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来,是从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电力市场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电厂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有大量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去应对,新的风险需要我们去化解,必须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抓紧学习、抓好学习,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使电厂成为党员干部吸收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才能完成肩负建设“博纳、和谐、活力、创新”的电厂的历史责任,才能不断增强电厂党组织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本领。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贯理念,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我们应该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的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共产党员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胡锦涛同志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可见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阶级性质决定的。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加快,职工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电厂应当通过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坚持“企业以 人为本、发展以人为先”的理念,诚心诚意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谋利益,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始终保持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职工群众的满意度,树立党组织的良好形象,是电厂党组织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夺取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3、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提高电厂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电厂在经历了三年基建、三年稳定运行的历练后,随着二期路条的通过,又将迎来新的基建与生产并行的阶段,而电厂存在职工人数紧张、新大学生多、思想多元化等状况,这对电厂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厂应积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以党员在线学习的平台、党员课堂、岗位能手评选等为抓手,积极引导他们争做知识型党员、学习型党员,满足基建与生产并行期的人才需要。同时提高服务、责任意识,多渠道倾听党员、职工心声,妥善解决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引导党员充分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共同为实现电厂最大规模化、效益化而努力奋斗。可见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提高电厂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二、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做法

1、培育“一种理念”。电厂党委从创先争优活动伊始,就将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作为《电厂创先争优活 动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培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常态学习意识,树立“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理念,把学习、服务作为每位党员干部一种生活的习惯、一种理想的追求和创先争优公开承诺的必备要求,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突出“两大重点”。电厂党委始终围绕“学习型+服务型”两个重点,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一方面积极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党员干部选购党史等书籍,让党员干部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一方面认真研究服务群众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改进服务手段,拓宽服务渠道,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服务水平、提升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满意度,促进企业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3、完善“三大机制”。一是建立《党员干部学习管理办法》,要求党员干部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主题,确定学习内容,执行考核制度,深入开展团队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共享式学习,真正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了“硬约束”,营造用制度促学习、管学习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按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到部门,中层干部联系到班组的原则,建立20个基层联系 点,至少两个月一次到基层联系点传达上级集团及电厂党委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听取职工群众的心声,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力所能力的实际困难,真正在感情上贴近职工群众、行动上深入职工群众、工作上依靠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和利益。三是建立《党务公开管理办法》。发展党内民主是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核心,电厂党委通过建立《党务公开管理办法》,在电厂内网设立党务公开栏,按照党内公开和党外公开两种形式,面向全体党员或职工进行党员发展、先进评选、干部任前公示等,进一步扩展了基层党员、职工的知情权,形成了上下互补的监督,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不断提升。

4、深化“四大载体”。一是深化“理论中心组学习”。电厂党委坚持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要求中层以上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参与学习,并以中心发言、现场点评、领导总结、主题宣讲等方式丰富学习形式,这种要求参会人员带着脑袋去参会,不但要用心学习,还随时有可能要站起来进行现场点评、发表自己见解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紧迫性,使得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效果大大提升。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极大的调动了电厂广大党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他们通过部务会、政治学习、党员在线学习的平台等方式,打造互动、共享、开放的学习的平台,有效推 动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电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深化“党员志愿者活动”。《电厂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党支部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目前党员志愿者活动在电厂已形成“常态化”,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为职工田径比赛提供后勤服务、定期查找现场设备缺陷、开展打扫卫生和拔草等义务劳动、为生产一线职工送清凉等,共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12次,参加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党员数达142人次,成为活跃在电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深化“党员课堂”。利用班务会、三会一课、培训班的方式,让党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业特长,用PPT的方式为广大干部职工讲课,并应职工要求将讲课PPT挂在电厂内网或OA公告栏上,最大限度的共享学习资源。通过“党员课堂”,对党员自身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党员服务职工群众的一种有效方式。四是深化“企业文化艺术节”活动。电厂按照“演、评、展、赛”四大板块开展“企业文化艺术节”活动,技术比武掀起了职工学习专业技术的热潮,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激发了职工热爱祖国、党和企业的热情,文体活动搭建了职工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满足了职工学习、参与群众性活动以及人际思想沟通的需要,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大大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执行力凝聚力。

三、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电厂党委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有利于我们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创建工作。

1、对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不足问题,他们认为学好专业技术、做好本职工作是“硬指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甚至是浪费时间,没有真正做到“学习自觉、服务争先”,没有把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摆到应有的位置。

2、缺乏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和手段。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思想活跃,社会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灌输学习在理论学习中作用弱化,服务群众方式不多,方法不活,影响了学习效果,限制了服务水平。

3、未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备、前后衔接的规章制度。制订了一些学习、服务基层制度,除制度本身内容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外,执行起来也是动员布置多,考核评价少,不能完全落实到位。

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对策建议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建设学习型、服务型领导班子是关键。

电厂领导班子对电厂的发展改革和职工福祉担负着重大责任。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电厂广大职工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电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首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领导班子。只有电厂领导班子把学习、服务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切实减少应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服务上,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在心系职工群众、密切干群关系上走在前面,在完善厂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上走在前面,才能成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带动整个企业形成良好学习风气和服务氛围。

2、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的党支部是根本。

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依托,推行党支部学习目标制,采取自学与集体学相结合,会上讨论和会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抓好抓实党员在线学习习近平 台、“三会一课”,加强党支部党员发展、教育与管理和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形成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党员亮化工程,提高服务意识;实行党支部书记持证上岗、开展党员大规模轮训,提高服务能力;深化干部基层联系点、“党员志愿者”活动,拓展服务领域,做到只要基层和群众有需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就到位。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改进手段、完善内容、丰富内涵、拓展外延,确保工作的实效性,使党员对党组织满意、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满意。

3、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是突破。

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没有标准答案,需要认真研究时代条件、生活方式、党组织及党员状况的新变化,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组织学习、服务的特点和规律,在继承好传统、好做法的基础上,在“如何学习、服务”上求新、求变、求实效。认清学习型党组织不同于学习个体强调个人自我学习的模式,不断拓展创新基层党组织学习内容、方式、途径、渠道,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载体和机制,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个体间的交流互动,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不仅把电厂建设成一个生产电力的企业,更建设成一个生产电力人才的企业。结合电厂煤电联营、人员结构多元化的特色,不断丰富党员活动平台,不断拓宽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服务范围和渠道,逐步构建“党组织领导、上下联动、支部协同、党群参与”的工作模式。牢牢把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一重要契机,抓学习、打基础,重服务、求实效,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真正在学习、服务中实现转型,在转型中推动发展。

4、建立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保障。

建立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服务规章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学习制度、党员个人自学制度、培训制度、学习考核制度等,构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考评、学习保障体系,使团队学习成为党组织最鲜明的特征,转化为推动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推力;通过建立健全基层联系点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党内关爱基金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激励奖惩机制和成果应用机制等,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大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参政议政的热情,真正做企业的主人翁,共同为把电厂打造成“博纳、和谐、活力、创新”的企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探索与实践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特别在广大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相对更短。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不足。怎样有效改变公共服务产品在农村缺乏现象、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各地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需着力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外服务型政府的创建探索到诸城市推行农村社区服务化的实例中,积极探索加强和改善基层服务型政府创建的新路子。

二、研究内容:

从现代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和理论出发,导出现代西方国家的行政伦理是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从我国改革和开发的实践中发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改革的要义和急务。从诸城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基层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新路子。

三、研究的方法:

理论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目前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抓住切入点。

实证研究:通过对山东省诸城市农村社区的调查,在一线工作的干部对目前服务体制的切身体会和农民对基层政府服务的认识,来研究探索我国基层服务型政府创建的新路子。

四、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按《毕业论文指导安排情况表》的要求,填报选题 第2周 教研室安排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第3—-4周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 第5—6周 撰写论文初稿 第7—11周 论文定稿 第13周 论文答辩

第14—15周 统计成绩 第15周

希望研究成果给基层创建服务型政府提供借鉴和思考,鼓励更多的基层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走出更多适合自身实际的新路子。

五、拟参考文献:

[1]李成贵:《造福农民的新机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2]《潍坊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事例》,潍坊市委,009年6月

[3]《审批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2003年10期

[4]罗元铮,焦宝文.电子政府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5]姜大谦.政府理论概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6]顾平安.政府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谢庆奎.政府学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郭小聪主编.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美]戴维.本,特德盖布勒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0][美]查尔斯?沃尔夫.陆俊,谢旭译.市场,还是政府--不完善的可选事物间的抉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1]姜晓萍.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J].公共行政,2007,11.[12]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欲行还难--服务型政府建设阻力分析[J].公共行政,2007,11.[13]邢文祥.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3(12).[14]张秀芳.解读“服务型政府”的内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3).[15]姜晓萍.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J].公共行政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2.[16]姜晓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与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在当今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借鉴西方的有益经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取向成为一种共识。但是在我国农村,建设什么样 的基层服务型政府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本文在探讨中外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实践后,把目光转向山东省诸城市率先推行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改革,它以开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把地域相近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选择一个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为中心村,配套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构建起“2公里服务圈”的诸城农村社区模式。农村社区化服务对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基层干部作风,优化农村干群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和巩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权力和权威基础,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府 政府职能 服务型 农村 社区

Research on service government's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ABSTRACT In now the informationization and under the globalized background, follow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y large-scale government restoration movement, in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al reform is profiting from West's beneficial experience, the construction service government's orientation becomes one kind of mutual recognition.But, regardless of being the Western scholar or our country scholars has not formed one to serve the government concept mutual recognition, the 4 overseas scholar is a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angle defines, but our country scholars are come up the understanding based on service government's public and service this characteristic.The service government has six important meanings: The service government is the government own development intrinsic need;The service government is the political reform important content and the key link;The service government is being in power is people, fulfills ““The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s concrete manifestation;The service government is realizes the economical and the soc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quest;The service government is deals with the globalized tendency, the adaptation joins the WTO new situation the urgent need;The service government is constructs our country harmonious society the important link.Key words:government;function;Community

引 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标志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和战略,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当前行政学界和各级政府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而提出的政府改革目标模式。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 引 言…………………………………………………… ………

一、服务型政府:现代国家的核心价值…………………………

1、基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

2、古今中外学者对政府职能的探讨

3、现代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

4、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定位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改革的要义和急务

(一)从管制到服务

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改革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体系

3、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创新,必须改善对公众的服务并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

4、服务型政府要实行职能的定位和认同

5、中央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二)行政体制改革

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2、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地实现政府角色的重新确认和认同,实现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

三、山东省诸城市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实践

1、诸城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做法

2、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首先是对农民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3、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

4、农村社区是对村庄空间布局的重新规划和存量资源的重新配置

5、农村社区化服务机制创新的内容

6、诸城市推行农村社区服务化取得的成果

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探索与实践

城乡经济社区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不仅导致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而且造成了城乡间的社区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悬殊差异。进入21世纪后,中央把“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导下,连续5年发布了“一号”文件,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向农村倾斜,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目前全国不少地方采取了多种措施,调整、整合甚至重构基层政府管理服务机构,通过政府服务下沉来提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例如山东省诸城市开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把地域相近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选择一个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为中心村,配套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构建起“2公里服务圈”的诸城农村社区模式。农村社区化服务对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基层干部作风,优化农村干群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和巩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权力和权威基础,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服务型政府:现代国家的核心价值

1、基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

1997年,世界银行以《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为题,专门研究了现代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该报告认为,“有五项基础性服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如果这五项任务完不成,就不可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这五项基础性任务:一是建立法律基础;二是保持非 扭曲性的政策环境,报考宏观经济的稳定;三是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四是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五是保护环境。这一论述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政府在现代社区多肩负着的多重使命。

2、古今中外学者对政府职能的探讨

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不少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早在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都专门研究了国家的起源,提出了社区契约论;18世纪法国的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论。20世纪罗尔斯在其著名的《正义论》中则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罗尔斯认为,政府应该保证“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个人在最广泛的基本自由和财产权利方面相对于其他人的类似自由,具有一种平等的权力;二是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需要得到调整,即所有的社会价值,包括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等,都应该得到平等分配。为了实现这种平等,政府和社会必须对那些拥有较少资产的人和所处社会地位较为不利的人予以更多的关心。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在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先秦时期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西汉时期提出的“夫农,天下之本也”等,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君民同体”,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等主张,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为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仁政,实现富民、惠民、安民、爱民的政策,国家就会繁荣太平,社会就会昌盛稳定,百姓就会安居乐业。

3、现代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

其实,在政府职能上,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政府的权力和义务;如何对待自由市场竞争和政府干预的关系;如何平衡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治理和协调发展。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看,都把重点或落脚点放在应该采取何种经济和政治政策来解决社会经济政治矛盾上来。最突出的是,在以“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而闻名的瑞典,社会福利已扩大到全国各个阶层,覆盖人生的全过程。其社会福利种类繁多,诸如父母保险、儿童福利、医疗保险、残疾人补助、社会救济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提到政府职能问题,就应该注意到英国的工党、法国的社会党、德国的社会民主党、美国民主党及其领导人为解决当前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的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其根本点就是要寻找一条既超越国家干预的“老左派”理论,又超越自由放任主义的“新右派”理论,介于两者之间的道路。就是说,要在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走出一条新的中间道路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指出,保守党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大唱赞歌”,认为它“为普天下的人们带来了平等和繁荣,像‘财富瀑布’一代一代倾泻而下。”“这真是一出政治荒谬剧”。他说,“我们力求实现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才干,财富、权利和机会掌握在多数而不是少数 人手里。”布莱尔执政期间,不断下放权力,改革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其措施包括:(1)推动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等多项公共部门改革,为英国国民健康体系计划注入新的投资,给病人更多选择,给医院更多自由。(2)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解决运营管理不善,劳资关系紧张、事故增多等问题,整顿运营铁路。(3)支持第三产业,近10年来,英国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在内的公共服务占英国经济的70%。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多次指出,那种认为政府靠边站,市场就能解决问题的观点是不对的。2003年6月3日,克林顿参加在柏林召开的一次首脑会议,他在会上说:“我们既要经济增长又要社会公正。我们不相信自由放任主义,但我们也不相信单靠政府能解决这些问题。”“市场确实是了不起的,然而市场(特别是全球经济中)并不能给与我们安全的街道、清洁的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贫穷婴孩的健康孕育以及健康而可靠的晚年。”

4、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定位。考察现代西方政治思潮,可以发现,尽管他们扮演了“资本主义病榻旁的医生”的角色,其目的是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触摸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病状的一些表现,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来调和、缓解社会不公正现象,解决自由市场带来的盲目性和社会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加剧的矛盾,缓和社会利益冲突和矛盾。其中,强化和改善政府的服务职能,被公认是走出市场原敎旨主义面临的困境和失败命运的重要选择。他们认为,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利益,是体现政府行为价值观念 的行政伦理。综观当今的西方国家,尽管它们在公共服务领域引进了市场机制,但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弱化,而是对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方式的合理定位;在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格局下,政府仍然是最后责任人。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改革的要义和急务

(一)从管制到服务

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改革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20世纪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实验。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对生产进行集中控制,并通过国家计划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动员、提取和分配。这场巨大的实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与经济版图,确定了20世纪的大部分进程。然而,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引发了试图转向市场并重新使自己融入世界经济之中的强烈的改革动机。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市场成为主导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此种从计划到市场的根本性转变,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整个国家的迅速崛起。30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9%,到2007年GDP总量已经超过了25万亿元。我们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丁美洲总和的国家成功地解决了饥饿,贫穷人口也从改革之初的2.5亿降到了目前的2500万,可以说创造了“中国的奇迹”。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面临着新的挑战。市场机制在财富分配上还存在着功能性缺陷,它在生产要素之间分配财富的机制无法消除分配中的不公正、两极分化,不能保证全体居民共享 发展的成果,会使一部分居民处于相对恶化的经济环境中,并且这种不平衡现象经常超出社会接受的限度。可以说,市场过度起点的不公正和过度竞争带有一种“强者杀人,弱者自杀”的特性;市场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带来效率,却不能自动地带来正义和公平,以及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那种市场崇拜和经济至上是过时和庸俗的,也是危险的,是无法构建和谐社会的。

所以,建设现代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必须肩负起全面的调控和服务职能,矫正市场机制的失灵和偏差,不仅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同时,更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搞好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关照弱势群体,关照贫穷中的贫穷,增加政府对穷人的财政投入,提高对穷人的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其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的过程,具有现代性和核心价值的政府必须回应社会的普遍诉求,减少管制而强化服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并作出循序渐进的稳妥安排,充分体现党在执政理念上的进步,说明我们党是具有现代开发意识的与时俱进的政党,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日臻完善。

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中既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包括 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包括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所需要的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体制机制建设。为此,既要按照均等化的原则,着力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又要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努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解决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和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公民。

3、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创新,必须改善对公众的服务并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

政府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有为,是否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小政府”构架下该做的事它不想做就可以不做,而在“大国家”的旗号下不该做的事只要有利它就可以不做。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强调“市场导向”或者单纯强调“政府管理”都会成为致弊之由,乃至在这两种“导向”的反复变更中出现“管死放乱”的恶性循环。所以,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不在于政府数量和规模上的变化,而在于体制和职能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这里的改革和创新,意味着政府必须明白自己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建立一些明显具有较强整合力和回应力的机制。要明确的是,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人民手中的权力是最高的和最后的。人民的意见或者说民心民意是政府执政的基础。我们认为,原先强调管制和权力运用的自上而下的压力型政府必然会带来官僚化、僵硬化、高费用和低效率,而强调合作和平等的 自下而上的服务型政府必然是一个更关心人民的政府,一个效率更高而浪费更少的政府,一个富有活力的、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政府。

4、服务型政府要实行职能的定位和认同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实行其职能的准确定位和角色认同。一方面,政府不能单一地管制社会,不能穿透社会,不能包打天下,必须对其进行限权。另一方面,政府不能把在公共服务领域应履行的责任推卸给“市场”,必须对其进行问责。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限权,又要问责,从两方面推进权责对应,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具有现代政治文明的公共权力—公共服务部门。

5、中央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逐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缩小发展差距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特别重要的是,2008年2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标志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和战略,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行政体制改革

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在过去的30年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政府部门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不断尝试改革和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成了一种耳熟能详的说法,并涌现出了一些足值称道的地方经验,这是我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历史地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前后,围绕着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启动城市及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了从对经济社会运行的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的第一次职能转变。从“十四大”到“十六大”前后,政府职能又出现了第二次转变,即转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不断地努力,经济体制改革得以不断深入,政 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已经明显减少,依靠行政审批进行管理的模式正在转变,以间接管理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政府在对市场进行培育、规范和监管方面的职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

但是,也要看到,上述两次政府职能转变始终是围绕组织和推动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更是以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作重点。比如,不少地方片面理解“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提法,把原本内涵丰富的发展和建设理解为单一的经济活动,过分追求GDP,结果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片面发展的不均衡甚至严重失衡。

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凸显出来,传统的过分偏重经济活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科学发展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提出,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迫切要求政府更加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只有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证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比如,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

行政管理学原理指明,行政是国家权力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的活 动。在行政管理体制中,职能、结构、功能是有机结合的重要组成要素和方面。三者中,职能是逻辑起点,职能决定组织、机构和机制,最终体现为效能。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问题,是政府一切活动的逻辑与现实起点。政府权力来自法定的政府职能,政府所有其他要素都是由职能派生出来的。职能定位正确与否,是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发挥相应作用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定位变动是机构改革的内在动因,机构设置与改变必须服从职能的变化,无论是机构调整整合,还是部门职责界定,都要有利于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有利于实现政府效能最大化和各种职能的均衡化,切实解决缺位、错位、越位和权责脱节、职能交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地实现政府角色的重新确认和认同,实现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

必须认识到,政府是最重要的公共权力载体,它理应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并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行使行政权力,实施积极的公共管理,以公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公众满意程度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力度作为衡量其履行职能水平和成效的重要评判标准,确定提供公共物品及其优先顺序。以优质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当前,特别重要的是要合理配置政府资源,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像中央多次强调的那样,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 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此,一要切实调整政府工作绩效评估标准,使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中得到体现,为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导向和监督作用。二要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更好地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三要进一步搞好依法行政,这是提高政府效能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又一个关键。

三、山东省诸城市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实践

诸城市在继续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显著地加大了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工作力度,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进行了率先探索。从考察情况看,他们通过有效且稳健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拓展了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完善了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建起了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诸城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做法

围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改革传统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造性地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即按照便于服务、便于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的要求,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中心村设立公共服务机构,将所有与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政府服务部门的分支机构延伸到社区服务中心,从而使广大农民可以就近获得公共服务,解决所面临的各种民生困难。调查中可以随时发现,在农村,广大农民已经可以非常便利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医疗、养老、低保、救助、户籍、计生、文化、环卫、警务等服务。遍布诸城农村的208个社区服务中心就像是政府为农民提供的一个个免费的公共服务超市,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个超市中选择公共产品。

2、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首先是对农民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诸城市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无论在里念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充分体现了对农民权益的尊重和保护。把权利还给农民,把服务供给农民,是农村社区化服务最深层的动因。他们不是一味地热衷于招商引资,而是有意识有计划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创新政府工作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满足了广大农民切身利益需求。其结果不仅继续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社区发展的公共产品短缺问题,显著地改善了民生状况,使得农村社会福利有了全面提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的善政之光就是要“少照绮罗筵,多照茅草屋”,此乃和谐之路和正义之道。可以说,诸城的社区化服务,就是以大胆的创新精神践行着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努力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强农措施。中央政府实行善政养民,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但为农民服务,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直接与农 民打交道的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不仅包括中央政府,也包括基层政府,而且基层政府更了解本辖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即瞄准度高),能够更快地对这种需求变动做出及时反应,在财务成本和时间效率方面表现出更优异。只有建立了基层政府与分散的小农户的有效连接机制,才能有效地实施公共财政政策,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让广大农民参与共享共建,将小农户带进现代化和小康社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诸城市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充分体现了基层政府自身创新对于增加公共服务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性和极端重要性。我们评价政府的效能,不仅要看其意图伦理,更重要的是要看其责任伦理,要看老百姓是否得到了实惠,他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回应和切实解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诸城市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赞誉,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由衷欢迎。在许多地方,农民群众到行政机关办事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腿跑断”;而在诸城,农民来到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就可以方便地获得高效的行政服务。这是一个以人为本,而非以管理者为本的服务型政府。

4、农村社区是对村庄空间布局的重新规划和存量资源的重新配置

诸城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推行社区化服务,实际上是一种对村庄空间布局的重新规划和存量资源的重新配置,而非在原有体系外另起炉灶。他们将相邻的几个村庄,以中心村为基点和依托进行链接,利 用已有硬件设施,适当投资,进行改建、扩建或重建,建成“一站式”的服务中心,然后将乡镇和市级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下派,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种变化带来的是服务距离上的缩短,而非行政层级上的增加,即不是增加了一级政府。诸城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意见》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即“农村社区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能定位是服务,具体承接政府部门依法延伸在农村的政务服务及有关服务,不干涉村级日常事务,与所服务的村党组织及村委会不是隶属关系。”我认为,这种机制创新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重心下移、减少管制、增加服务、科学发展”。

5、农村社区化服务机制创新的内容

农村社区化服务机制创新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体现为四个相互联系得阶段。第一步,对政府职能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认识到服务是政府职能的核心;第二步,实现政府管理由越位到退位的变化,即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管理的做法,淡化权力意识和命令偏好;第三步,实现政府服务由缺位到补位,即改变过去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够的状况,强化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第四步,实现服务补位向到位的转变,即不断完善服务机制,高效地满足农民的需求。通过这一机制创新,诸城市显著地改变和完善了农村治理机构,实现了由自上而下的管理到协同治理的转变,即由控制管理型政府转化为合作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我们注意到,诸城之所以能够卓有成效地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关键在于 其领导干部能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常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职,深入了解农民的处境和需求,充分认识到政府在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方面所肩负的主要职责,大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基层政府层面就如何转变固有的管制意识,命令模式,克服和消除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进而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

6、诸城市推行农村社区服务化取得的成果

诸城市农村社区服务化带来了政府工作方式和农村干群关系的新变化,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也改变了以往少数单位存在的“高位截瘫”现象(即上面文山会海,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下面工作难以落实),以及“无为而治”的现象(即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淡出经济,把农民完全推向市场,顺其自然)。这个过程中,由于有一系列的组织和后勤保障、规章和规范约束、考评奖惩激励等制度安排,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进驻社区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事业心和责任心,使得广大干部的观念普遍发生了转变,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了树立。在诸城的社区服务中心,公务员就是服务员。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官本位”文化在一些地方根深蒂固,有些干部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甚至漠视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农民需要面包,而得到的可能是石头,严 重影响到社会和谐和民生问题的解决,也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了不良影响。诸城通过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官本位文化,拉近了干群关系,在农民与干部之间形成了平等密切的关系。过去,由于负担问题,已经基层干部的管制意识和粗暴工作作风,导致有些地方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农民要”防火防盗防干部“,取消农业税后,基层干部的工作内容发生了转变,有些缺乏服务意识的干部似乎迷失了方向,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导致了干群关系疏远,有些地方对干部表现出”不求你,不理你,不怕你“的态度。而在诸城农村,由于干部的第一职责就是服务,无论是农民的生产,还是生活,事无巨细,都是干部服务的内容,干部通过提供优质高效方便的服务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农民的尊重,所以农民与干部的关系非常和谐。通过社区化服务这一机制,诸城农村已经成为一个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这个变化,显然有利于巩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权威和基础。它是社会主义基础民主的新型实践和探索,也为推进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诸城市的实践说明,在我国基础政府改革中,简单地说官民比例失调,“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不合适的。农村综合改革不是简单地减人减事减支,更不像学者所提倡的那样取消乡政府。乡镇机构改革中,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盲目减人和减机构的做法是需要谨慎的。政府改革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做事,有利于服务,而不是减人。只要干部切实能为农民提供服务,多养几个干部也是值得的,农民也是愿意买单的。诸城市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是政府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或机制创新的过程。它强化了动员和调配政府资源的能力,提高了政府的效能。不仅如此,诸城市还有意识地将农村社区建成一个平台,让资源和有益的力量在这个平台上交汇,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建以公共财政供给为主,村社集体、私人、中小企业和民间机构多方参与的供给体制和机制,形成责权明晰、配置合理、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服务体系,体现了整合的效果和规模效应,达到了政府、社会与农民协同治理的效果。

社区发展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基层建设,必须强调社区内部的民主参与和创造、自主和自由、人民与政府的合作,从而使人人了解社区,人人信任社区,人人享受社区。诸城在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时,也充分认识到政府提供服务的高度重要性,也意识到政府职能毕竟不能包打天下,必须在社区内推行公民社会的建设。诸城市委市政府文件也指出,要“大力发展各类协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民增收。指导成立自愿者、老年人、妇女、关心下一代、计划生育协会等民间组织,引导支持各类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各项服务。加强农村社区群体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中的作用。”这一导向和相关政策安排符合国际趋势和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些民间组织的逐步发育、形成和成熟将大大有利于真正做到社会责任的社会化,补足政府功能的缺陷,与服务型政府相得益彰。

总之,通过社区化服务可以更为便利地就近帮助农民解决切实利 益问题,增加农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这一服务机制,使得全市农村社区增加了朝气、活力和希望,呈现出了“农民高兴,政府满意”的可喜局面。我们基本可得出一个判断,即农村社区服务化的做法为基层政府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变,找到了有效的载体和路径,为在基层政府层面推行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具有全局导向和普遍价值的经验,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范式。参考文献:

[1]李成贵:《造福农民的新机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2]《潍坊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事例》,潍坊市委,009年6月

[3]《审批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2003年10期

[4]罗元铮,焦宝文.电子政府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5]姜大谦.政府理论概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6]顾平安.政府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谢庆奎.政府学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郭小聪主编.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美]戴维.本,特德盖布勒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0][美]查尔斯?沃尔夫.陆俊,谢旭译.市场,还是政府--不完善的可 选事物间的抉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1]姜晓萍.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J].公共行政,2007,11.[12]吴玉宗.服务型政府建设欲行还难--服务型政府建设阻力分析[J].公共行政,2007,11.[13]邢文祥.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3(12).[14]张秀芳.解读“服务型政府”的内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3).[15]姜晓萍.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J].公共行政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2.[16]姜晓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与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27

第四篇: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三级联动实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和政府的国际国内声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2006年10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及农村现阶段的特点和实际,就如何走出困局,实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谈一点认识,尽供参考。本文所指的三级联动是指:县(市)、乡(镇)、村(社)三级组织的联动。

一、县(市)级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取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市)治是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关键。我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的说法,中国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历程已证明了这一点。

县(市)政是我国农村发展稳定中矛盾和问题的主要聚集点。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同时进入社会管理的调整期和探索期,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这对县(市)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由于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县(市)在成为发展稳定基础的同时,往往也成为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和爆

1发点。各种现象表明,县(市)政已经成为农村基层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聚集点,是基层施政的关键和薄弱环节。虽然乡镇、村社的问题也很突出,但其中要么与县(市)政问题有关,要么有赖于县(市)政的改善才能解决。

县(市)政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和枢纽地位,决定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以县(市)级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

二、县(市)级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范围局限在乡村两级,没有把县(市)级明确纳入“农村基层”的范畴。二是责任不落实。一种是少数县(市)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重经济增长而轻反腐倡廉。另一种是县(市)级党政主要领导本身不廉洁甚至走向腐败。三是工作思路不适应。一些地方对县(市)以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缺乏战略思维和理性,尤其是不能结合本地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思路和措施,丧失抓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权。四是监督力量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传统的管理监督手段在减少或失效,而新的监管手段和机制没有与时俱进,导致监督需求与监督能力严重失衡。五是监督动力弱化。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件表明,“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的问题在县(市)级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其根源是:县(市)级机关臵身于“熟人社会”中,监督者的前

途命运越来越受到监督对象左右,党政“一把手”的权力和影响不断扩张。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包括县(市)级在内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一些基本和持久的深层次障碍,导致农村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展缓慢,特别是在体制机制层面更是举步维艰。

三、对加强县(市)级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适应形势的深刻巨变,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加强县(市)级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许多问题“症在下而源在上”、“事在下而责在上”、“责在下而权在上”。这个“上”主要是县(市)委、县(市)政府。因此,要把加强县(市)级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县(市)级问题的解决为乡镇、村社问题的持久解决奠定基础。

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责任机制。明确县(市)委不仅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监督者,更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责任承担者。一是继续加强县(市)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和改革创新。二是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科学发展观在县(市)、乡镇的贯彻落实。三是切实加强县(市)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查办案件工作,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四是着力加强对县(市)委、县(市)政府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行使权力的监督,确保权力规范、正当行使。

四、三级联动,县(市)重点驱动,乡村有所为,防微杜渐,合力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县(市)最重要大胆放权,该管的就管、不该管的不管,力戒不切实际的作秀和形式主义。目前的反腐倡廉的一些措施规定大多是针对县处级以上的党员干部,对乡科级的比较少,在农村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时不能硬套硬推,做没有实际效果的无用功。其次要强化乡镇纪委班子的建设,尤其是要选好用好纪委书记,强化责任,在其位谋其政,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敢于担当,有正义感。同时,在政治上应给予相应的待遇。在现阶段要加强立法,为纪检办案人员人身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乡村要有所为,防微杜渐,把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

1、要深化认识。首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基层的反腐败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直接接触群众,一言一行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更应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其次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就是认为基层干部“权小不腐”。

2、措施要有针对性。一是在基层政权建设上推行坞坎式选举,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到一个“早”字;二是

推行党务政务公开,阳光操作,做到一个“真”字;三是在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做到一个“公”字;四是在落实政策、制度上做到一个“严”字;五是在惩治腐败分子上做到一个“狠”字;六是在用人的问题上唯才是举,做到一个“贤”字。(城北街道纪工委)

第五篇: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实践研究

摘要:党员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有利于优化学生党员志愿活动项目管理,铸就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因此,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以学生党支部为中心,依托党员志愿服务载体开展品牌化建设探索,从实践总结来看,学生支部通过搞活动、建队伍、强服务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能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

关键词:党员志愿服务;学生党建;品牌化建设

学生党支部将品牌化建设理念引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推动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的有益探索。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视和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提高,党员志愿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发挥党员志愿服务功能,推动学生党建品牌化建设的可行性

发挥党员志愿服务功能,运用党员志愿服务的项目管理能够将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一方面,党员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发展需要。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通过对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党员志愿服务的项目化管理,可以提升党建工作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进而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另一方面,以“党员志愿服务”为活动载体能够打造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品牌。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党员志愿服务具有优化学生党员活动管理的优势,通过对学生党员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并综合运用,在整体上推进高校学生基层党建的品牌化效应。党员志愿服务的开展搭建了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主要平台,从校园的课堂、宿舍、食堂、图书馆到校外的社区、城市、乡村等,这些校内外党员志愿服务基地为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形成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扩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加快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进程。

简而言之,党员志愿服务极大地拓展了党建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形成“党员志愿服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品牌,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发展。

二、以党员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

为促进高校学生基层党建格局下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引入品牌化理念,以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为有力抓手,以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重要载体,着力打造阵地、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探索出一条推动党建工作品牌化的新路子,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做法。

(一)成立志愿小组,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建设

高校学生党支部要以服务师生为天职,组建志愿服务队和志愿小组,优化组织设置,扩大服务覆盖。为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学生党支部专门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配合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根据学生党员的专业和特长下设各类志愿小组,使支部志愿服务更富专业性和实效性。支部明确党员志愿者分工,做到职责明确,目标措施具体,组织关系顺畅,服务功能健全,从而构建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服务体系,为创建支部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创新服务载体,进一步搭建党支部服务平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注重知行结合,加强党员教育,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服务载体,建立了校内外党员志愿服务基地。以辅导员挂职第一书记为契机,与当地政府的党组织建立合作机制,创建“大学生党员服务进农村”基地,即共驻共建。根据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着重引导大学生党员从生态建设、扶贫济困、健身娱乐、支边支教、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公益性事业,让大学生党员服务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农村,切实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经过党员志愿者的努力,几年来开展了许多有成效的特色活动,并形成了“香育人工程”“冼夫人文化育人工程”“乡村希望工程”“精准扶贫工程”等全方位实践育人模式,为地方带来了积极影响,也推动了学生党支部品牌化的发展。

(三)树牢服务意识,进一步健全党支部工作机制

学生党支部自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以来,引导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牢牢树立服务意识,逐步完善了以下三个制度。首先,完善了支部党员服务制度。规范了志愿服务内容与管理,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都有详细方案,落实具体责任人,活动全程都有记录,确保活动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其次,完善了支部党员共建制度。鼓励参与共建活动,勇于担当,加强志愿服务培训与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提供服务保障。最后,完善了支部党员考评制度。每年对支部志愿服务情况进行总结表彰,授予服务次数和时数最多的党员“党员服务之星”荣誉称号,以资鼓励。

三、引领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创新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

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生支部党建活动品牌建设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效,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搞活动

党员志愿服务在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品牌化建设,必须抓好活动载体。由于学生党员的主业是学习,所以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在量而在于质。

当前,在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更要灵活运用活动载体持续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积极举办各类党员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着力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上下功夫,用大学生党员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活动来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志愿服务当先锋,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党员教育实践氛围。

为力求实效,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党支部应注意把握三个要求:一是党员服务要通过树立奉献意识、提高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来开展,具体可根据支部的特点、党员的特长、活动的特色来设计;二是要对党员志愿服务进行总结分析,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增强党员服务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形成人人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三是要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树典型,造榜样”打造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促进学生党支部工作品牌化的良好局面。

(二)建队伍

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既是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的组织保证,也是实现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包括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和党员志愿者的管理,为学生党支部提供强而有力的组织保障。在组建和管理党员志愿者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建立党员志愿者信息库。对党员志愿者的资料进行审核、登记,并以专业、特长、兴趣为类别,根据学生党员的课表、年级和志愿等,在支部范围内组建数量充足、类别完整的服务分队,建立一个完备的党员志愿者信息库。二是有效推行党员服务证管理。为了让每一位党员能够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享受服务咨询、参与党内活动,学生党支部统一印发“党员服务证”,并做好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长的详细记录。三是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党支部书记应注重调动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对优秀的党员志愿者给予表彰,推广先进典型。

(三)强服务

党员志愿服务与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有紧密联系、更有具体区别,但党员志愿服务更侧重“专业特色”和“技术要求”,体现了党员志愿服务不仅多样化而且更要专业化的特征。显然,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深化党员志愿者服务规律性认识,持续创建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从而推动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力地促进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学生党支部书记要通过积极开展结对服务、大力开展共驻共建服务、定期开展专场服务等方式,构建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格局,努力探索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树鑫,陈思.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8):29-30.[2]郭济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4):45-47.[3]王成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6(11):110-112.编辑?M杨波

下载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品牌工作指导站创建的探索和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江县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南江县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共四川省南江县委书记青理东南江县位于四川东北缘,陕西南侧,辖48个乡镇、522个村、2411个村民小组,幅员3383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现有党员19......

    共青团工作一局(中心)一品牌创建指导意见

    附件一长江海事局共青团工作一局(中心)一品牌创建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增强团的组织活力,推进团的工作创新,深化长江海事局基层团建工作,强化基层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力......

    乡村规划工作实践探索

    乡村规划工作实践探索 xx区规划局乡村科成立后,乡村规划工作编制与管理制度亟待建立,根据领导安排,本人承担了乡村规划工作编制与管理制度课题研究。目前该课题研究初步成果已......

    浅析工商行政指导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工商行政指导的实践与探索 蒋轶群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日趋复杂,新的形势对工商部门服务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深化行政指导工作,是工商部门应对挑战,贯彻......

    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展示材料

    “铸磁石,创绿源”党建行动 ——xxxx学院党建品牌材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绿色,代表着环保、健康、可持续的发展。Xxxx学院党委在高校基......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探索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探索 —— 浅析XXX社区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范文模版)

    摘要: 党建品牌化是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探讨......

    如何有效深入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深入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开展“一支部一品牌”活动是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活跃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2019年初开始,输**分公司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