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上半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8年上半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延续2017年下半年以来的攀涨势头。海上油气开发的增加使得装备新租需求持续加大。以钻井平台为例,从数量上看,2018年上半年,全球新租数量达到115艘(座),同比增长11%,是2016年同期的2.6倍,超过2014年同期的87艘(座);从租约总时长来看,2018年上半年,累计达到940个月,也较2015年和2016年出现明显增长,但是,由于船东不愿被低租金锁定,新租租期普遍较短,导致累计租期不如2014年同期,也这反映出目前市场仍处于复苏初期。
随着海上油气开发活动的增长,装备需求量也随之攀升。截至2018年6月,全球钻井平台在租数量达到477艘(座),较年初增加28艘(座);海工辅助船在租数量达到3412艘,较年初增加220艘。
总体来看,2018年以来,全球海工装备供应过剩之势逐步缓和。截至6月,钻井平台市场利用率为70%,较年初增长4个百分点;海工辅助船利用率为74%,较年初增长5个百分点,这也是钻井平台和海工辅助船利用率自2016年年中以来首次双双突破70%大关。
建造市场:装备建造依旧整体低迷
尽管运营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但装备建造市场依旧整体表现低迷。2018年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36艘(座)、53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下滑约23%,仍延续2017年以来的成交水平。虽较2016年明显提升,但依旧处于历史低位。
海工船方面,非油气用途海工船订单成为主角,上半年成交量推升至26艘(座),合计14.8亿美元,占据上半年全球海工装备成交总量的28%,同比增长约14%。其中,海上风电、海上工程施工、海上救助打捞等非油气用途船型累计成交18艘(座),合计11.6亿美元,占海工船成交总金额的近八成。
钻井平台方面,尽管市场过剩形势严峻,但由于新建平台价格极低,部分船东考虑借机升级优化船队结构,同时受新技术新设计驱动,少量订单正在孕生。上半年,吉宝远东船厂承接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合同金额为4.25亿美元,这是2016年年中以来全球首座钻井平台订单,也是2014年年底以来全球首座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
未来走势:产业低迷难以彻底消除
作为海工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国际油价受全球供需改善、库存消减、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短期内仍将保持相对高位。预计随着美国原油产量和出口量的进一步增长,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增产逐步落实,油价存在回落的可能,但下滑幅度将极为有限。相对高位的油价和大幅压缩的开发成本将一起支撑海洋油气开发活动的进一步增加,带来更多的装备需求。同时,考虑到市场兼并整合带来的老旧装备出清,运营市场供需关系将继续改善,利用率将继续抬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仍未完全走出供应严重过剩阶段,短期内租金水平难有实质性反弹。
受制于供应过剩和手持订单规模庞大,短期内,钻井平台和油气用途海工船新造需求微乎其微,以浮式生产平台和非油气用途海工船订单为主的订单结构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延续。尽管浮式生产平台新订单可观,但是由于门槛较高,只有大型企业才能进入,中小型企业难以受益。同时,更多企业的加入将不断加剧浮式生产平台领域竞争,压低订单利润水平。因此,对于建造企业而言,未来一段时间仍是创伤愈合期,“接单难”“交付难”“盈利难”等现象难以彻底消除。
>>>>>>>>>>>>>>>>>>>>>>>>>>>>>>>>>>>>>>>>> 青岛励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智慧海洋、智慧渔业、智慧自然资源领域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软硬件系统开发、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及智慧海洋规划咨询等服务,擅长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导航系统(BDS)、三维可视化制作与虚拟现实、大数据与云计算五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服务领域涵盖海洋生态环保、海洋资源管理、海洋预报减灾、海洋执法、海洋发展规划、海洋经济、水产品、渔政许可、渔业产业、渔业执法等。
第二篇:关于我国海工装备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于我国海工装备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一、未来海洋石油的开发趋势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地球70%的表面积是海洋,世界海洋的水量比高于海平面的陆地的体积大14 倍,约13.7 亿km3。陆地的平均高度为840m,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800m。海洋的资源蕴藏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化学资源、能源(潮汐能、风能、温差和盐差能)等。在平均深度3800 米的海洋中,除部分近海大陆架可以采用与陆地近似的开发方式以外,其他部分都需要专门的工程设备来完成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目前来看,在众多海洋资源中,矿产(油气资源)已经成为开发的重中之重,成为各国投资的热点。
世界石油消费总量逐年增长,逐现供不应求。油气仍是主要能源消费品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仍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构成。从历史情况看,1973 年是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点,也是油价大幅上涨的起点,当时油气消费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5%。2008 年,油气供给占世界能源供给已经下降为57.2%,但仍然有50%以上的依赖度。
石油消费需求的增长与生产的不足已经逐渐显现,而陆地石油经历多年开采以后已经难以再有大的储量发现。目前陆地石油探明率在70%以上,而海洋石油探明率仅在34%左右。统计显示,截至2008 年底,全球已有66 个国家能源生产达到峰值。从上个世纪90 年代开始,世界主要产油区年均产量降低2.6%,其中一些陆地产油区年降6%以上。目前已探明的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仍大都分布于陆地上,然而在欧洲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已经全部位于海洋上。在1998-2008 历年新发现的油田中,陆地储量的占比已处于逐渐走弱的趋势。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据《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6 年1 月1 日,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57 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73万亿立方米。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约1350 亿吨,探明约380 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约140 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约40 万亿立方米。
从区域看,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三湾”即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几内亚湾;“两海”即北海和南海;“两湖”即里海和马拉开波湖。其中,波斯湾的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北海沿岸的英国和挪威,还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国。在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中,北海海域石油产量及其增长速率,一直居各海域之首。2000年产量达到峰值,即3.2 亿吨,随后逐渐下降。波斯湾石油产量缓慢增长,年产量保持在2.1~2.3 亿吨,而墨西哥湾、巴西、西非等海域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超过5.0%,其中,墨西哥湾可能在未来数年超过北海,成为世界最大产油海域。
一般来说,水深小于500 米为浅海,大于500 米为深海,1500 米以上为超深海(对此划分还有不一致的意见,以前我们国家把200 米作为浅海、深海的界限)。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目前全球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主要分布在巴西、墨西哥湾、西非三大热点地区,通常称为“金三角”,而它们在深水区的石油储量分别占其全部海域总储量的90%、89%和45%。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近10 年发现的超过1 亿吨储量的大型油气田中,海洋油气占到60%,其中一半是在水深500 米以上的深海。
从历年新发现的油气储量分布亦可窥见端倪.陆地新储藏量难有大的发现,海洋油气勘探发现也从大陆架地区逐步走向深海。虽然目前已探明的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仍大都分布于陆地上,然而在欧洲,巨型规模以上的油气田已经全部位于海洋上。由于深海油气勘探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更多的油气开发将走向更深的海域。
二、海洋石油开发所需的海工装备
伴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由浅入深”的开发,对油气勘探开发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对于传统的造船业,海工装备体现出更多的高技术性和高资本投入,同时也能为设备供应商带来更多的利润。因而,海工装备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青睐。一般来说,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流程大致如下,从勘探开始算起大约需要9 年左右时间方能开始投入生产:
勘探阶段的任务是测量以及收集数据,主要是地震作业、配置隔离线路、钻勘探井,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寻找潜在的油气储藏。涉及的海工装备有移动式钻井平台、地震测量及支持船、水文地理测量(管道线路)、ROV支持船、PSV、AHT 及AHTS 等。钻井活动要从勘探阶段持续到生产阶段,勘探阶段钻勘探井,开发阶段钻开发井(包括油气井、注水井、观察井等)。
海底模块建造与专备作业阶段主要是线缆管道铺设、水下生产系统安装,上部模块、导管架的安装等。涉及的海工装备有线缆及管道铺设船、起重运输船、近海挖泥船、住宿单位、安装平台、移动钻井装备、PSV、AHT、AHTS、MPV,拖船等
进入生产阶段所涉及的海工装备有:固定或浮式生产设备、浮式储油装备、穿梭油轮、AHTS、拖船、PSV、ERRV、船员艇,住宿单位等。
海洋油气勘探、开采虽然涉及众多类型的海工装备,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钻井类设备、生产类设备、辅助类设备。
钻井类装备: 目前海洋中的油气钻井设备主要可分为固定钻井类设备与移动钻井类设备:
固定钻井类设备,主要包括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固定式钻井平台大都建在浅水中,它是借助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故钻井的成本较高。
移动钻井类设备,主要包括着底式与浮动式。前者有座底式平台和自升式平台,后者包括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
钻井船(Drill ship)、自升式平台(Jackup)、半潜式平台(Semisub)、坐底式平台(Submersible),工作水深状况如下图
生产类装备:
生产设备亦可分为固定式生产设备与浮动式生产设备。由于前者只能在浅海生产且无法移动,随着开发逐年走向更深的海域,因此需求逐渐减少。目前生产设备已经以浮动式为主。浮动式生产设备包括:自升式生产平台、张力腿式生产平台(TLP)、单圆柱式生产平台(Spar)、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存储及卸货装备(FPSO),最近几年又钻井生产储油装卸船(FDPSO)浮式、LNG 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等其他新型产品。
目前全球90%以上的Spar 生产平台和60%以上的TLP平台都在墨西哥湾作业,而其他海域则以FPSO 为主。由于FPSO 不仅能够生产而且可以储存和装卸、适合复杂水域环境,不仅可以新建也可由油轮改造而成,因此成为近年来在深海作业的主要装备。
辅助类装备:
海洋工程辅助装备种类繁多,大致有:铺管船、线缆铺设船、起重船、操舵作业拖船、平台支持船、潜水支持船、维护与修理船等等。
三、我国海工装备的发展前景
国际海洋油气开发已经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海工装备是海洋油气开发如期进行的保证。关于国际海工装备市场的未来需求前面部分已经做出分析,中国企业能否进入国际市场分享成长的盛宴是决定中国海工装备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的国内市场也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我国在自主开发了大庆油田以后,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石油净出口国。但是在1993 年前后,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开始超过石油产量,我国从此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而世界油价在1993 之后经历了几年的低位徘徊从1999 年开始走上上升的趋势,我国的油气消费成本也开始逐年大幅上升。
我国上世纪90 年代的经济高增长与高能源消耗是相生相伴的,并且消费速度超出了世界石油生产的增长率,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国对外部石油依赖的日益加强。
我国1973 年时石油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7.9%,而2008 年时已经达到16.4%。在1973 年时尚能勉强维持自我供给,但是目前只能依赖从国外进口才能弥补巨大的供需缺口,这也意味着必须承担国际市场日益上涨的石油价格。
时至今日,石油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商品(几乎也从来不曾是),它演变成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无论是从一个国家经济安全或者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降低油气资源的外部依赖度是必须的。而在陆地油气资源储藏量有限的情况下,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成为必然之选,而且非常紧迫。
中国拥有 18000 多公里海岸线,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国南海油气储量巨大,地质储量约230~300 亿吨,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深水区域,被誉为“第二波斯湾”。
按照 2008 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石油资源评价结果,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 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 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而当时中国海洋石油探明程度为12%,海洋天然气探明程度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在海洋上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平均水深仅18 米的渤海湾聚集着大片的已开发油田,其中包括锦州凝析油气田、绥中油田、秦皇岛油田、渤西油田群、埕北油田、渤南油田群以及渤中油田等。在南海海域,近海油气田的开发已具一定规模,其中有涠洲油田、东方气田、崖城气田、文昌油田群、惠州油田、流花油田以及陆丰油田和西江油田等,但更为广阔的南海深水海域仍处于尚待开发中。
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储量相比于三湾、两海、两湖区域仍然较小,在世界海洋探明储量中占比并不高;另一方面油气的探明率相比世界平均水平也低很多。这样的现状表明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步伐落后于世界水平,另外存储量的限制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对进口的依赖,那么从战略角度出发,我国企业积极参与海外油气开发成为必然之选。我国海工装备将迎来历史性发展大机遇
第三篇:2013全球十大杀虫剂市场与展望(范文模版)
全球十大杀虫剂市场与展望(上)在全球农药市场中,杀虫剂占了28%的市场份额,2011年销售额达到了140亿美元。在这些杀虫剂中,销售额排在前10位的品种占据着重要地位,其销售额合计超过了杀虫剂市场的40%,占全部农用化学品市场11.4%的份额。1 十大杀虫剂概况
目前全球销售的主要杀虫剂品种有180多个,已经明确作用机理的超过25种。从应用作物分析,与除草剂有所不同,水果和蔬菜是杀虫剂的最大市场,非农作物市场也是杀虫剂的主要市场,具体市场分布情况见图1。
图1 杀虫剂市场按作物分布情况
目前应用的杀虫剂品种中,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品种有38个。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毒死蜱、氯氟氰菊酯、噻虫胺、阿维菌素、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成为排在杀虫剂销售额前10位的品种,其销售额均超过了3亿美元。十大杀虫剂品种2007年销售额合计为37.1亿美元,而在2011年达到了57.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3.4%,在这十大杀虫剂品种中,氯虫苯甲酰胺、烟碱类品种和氟虫腈是近年来在杀虫剂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种。
十大杀虫剂品种,主要由跨国公司所开发和经营,虽然有些品种多个公司同时在经营,但根据品种开发和经营现状主要分为先正达公司和拜耳公司各3个品种,杜邦公司、道化学公司巴斯夫公司、富美实各占1个品种。十大杀虫剂品种的销售额、上市时间和主要经营公司情况见表1。表1 十大杀虫剂品种销售额情况
从品种数量分析,十大杀虫剂品种仅占到杀虫剂品种数量的5.6%,但其销售额却达到了杀虫剂市场份额的41%,在十大杀虫剂品种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发的品种占了半壁江山。从化合物专利情况分析,氯虫苯甲酰胺还在专利期内,其他9个品种都已过了专利保护期。2 十大杀虫剂特点及市场变化情况 2.1 噻虫嗪
噻虫嗪是1999年由诺华公司(现属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方式新颖,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死亡。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好的安全性,与传统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噻虫嗪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线虫、地面甲虫、潜叶蛾及多种抗性害虫。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适宜稻类作物、甜菜、油菜、马铃薯、棉花、菜豆、果树、花生、向日葵、大豆、烟草和柑橘等农作物防治害虫。
噻虫嗪1998年在巴西登记上市,1999年在南非上市,用于玉米和小麦。2000年在加拿大、美国登记上市,2001年在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上市。2007年2月1日,噻虫嗪作为新有效成分列入欧盟农药登记指令(1107/2009)附录1。目前噻虫嗪已在50多个国家、11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噻虫嗪的主要市场是巴西、美国、加拿大、法国、阿根廷和日本。噻虫嗪得益于开发了大量的混剂用于种子处理和叶面使用,市场增长很快。主要混剂包括与杀菌剂精甲霜灵、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的混剂,同时与许多杀虫剂也进行了混配,其中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混剂市场增长最快。噻虫嗪进入市场以来,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近年来市场增速加快,与2007年相比,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4%,2011年超过了吡虫啉成为销售额最大的杀虫剂品种。近年来噻虫嗪市场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噻虫嗪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噻虫嗪的主要公司和品牌:Syngenta(Actara,Cruiser)。2.2 吡虫啉
吡虫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拜耳公司和日本特殊农药公司共同开发,于1991年投放市场的第1个烟碱类农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吡虫啉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通路的阻塞。这种阻塞造成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并最终死亡。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
吡虫啉开发初期,在日本的水稻市场极为成功,促进了市场的迅速扩大,到1994年就已在40多个国家上市,几乎遍及每个作物保护市场,作为种子处理的目标作物是谷物、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土壤处理主要用于水稻、蔬菜、烟草、花卉等,叶面处理用于仁果和坚果、大豆、棉花等。在1998年销售额已经达到5亿美元,目前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160多种作物上得到应用,多年来一直占据着杀虫剂市场份额第1的位置,到2011年被噻虫嗪超越,落到杀虫剂市场份额第2的位置。尽管遇到蜜蜂毒性问题,吡虫啉在欧洲已获得了重新登记。2005—2008年,吡虫啉在主要市场专利陆续到期,该品种专利到期后,众多农化公司,包括马克西姆、澳新农、富美实等许多公司都介入到该品种的销售市场,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尽管拜耳公司的吡虫啉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吡虫啉总市场份额仍有小幅增长,近4年平均增速达到5%。2008年市场增长比较快,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得到恢复并在2011年达到近年峰值。近年来吡虫啉市场变化情况见图3。
图3 吡虫啉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吡虫啉的主要公司和品牌:Baye r(Admire,Confidor,Gaucho),Excel Crop Care,Rallis,Atul,Meghmani,Nufarm,Cheminova,Atul,Punjab Chemicals。2.3 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是杜邦公司开发的第1个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该杀虫剂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新颖的作用方式、高效广谱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氯虫苯甲酰胺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引起肌肉调节衰弱、麻痹,导致昆虫瘫痪死亡。氯虫苯甲酰胺可经茎、叶表面渗透植物体内,还可通过根部吸收和在木质部移动,通过胃毒和接触毒性,发挥杀虫作用,并且可以导致某些鳞翅目昆虫交配过程紊乱,降低多种夜蛾科害虫的产卵率。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持效性好,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可有效防治几乎所有重要的鳞翅目害虫和部分其他害虫,主要应用作物包括玉米、棉花、葡萄、叶蔬、果蔬、果树、土豆、水稻、甘蔗、大豆、咖啡、烟草和草坪等,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粉纹夜蛾、夜蛾、甜菜夜蛾、黏虫、棉铃虫、番茄蠹蛾、番茄小食心虫、天蛾、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欧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稻水象甲、稻瘿蚊、黑尾叶蝉等害虫。尤其对其他水稻杀虫剂已经有抗性的害虫更有效,如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瘿蚊、稻象甲、稻水象甲等。
氯虫苯甲酰胺2007年在菲律宾、印尼和罗马尼亚上市,2008年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印度、土耳其和几个亚洲国家登记上市,用于水稻、水果和蔬菜;2009年在意大利和巴西上市,2010年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上市,现已被欧盟农药指令附录1所接受。根据与杜邦公司协议,先正达公司获得了该品种与自有害虫控制产品的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的权利。先正达公司2011年开发了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混剂,在美国获得登记,用于棉花、烟草等作物。2012年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噻虫嗪的混配产品Voliam Targo和Luzindo在意大利上市。
氯虫苯甲酰胺以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市场超速发展,2008年为5500万美元,上市4年后在2011年超过了6亿美元。氯虫苯甲酰胺上市以来变化情况见图4。
图4 氯虫苯甲酰胺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氯虫苯甲酰胺主要公司和品牌:DuPont(Altacor,Coragen,Ferterra,Prevathon,DermacorX),Syngenta(Rynaxypyr,Durivo)。2.4 氟虫腈
氟虫腈是罗纳普朗克公司(现属拜耳公司)1993年在法国登记上市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杀虫机理独特,与昆虫神经中枢细胞上γ -氨基丁酸受体结合,阻塞神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干扰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造成昆虫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导致昆虫死亡。氟虫腈通过触杀和胃毒发挥作用,用于土壤施药和种子处理时也有一定的内吸传导作用。对半翅目、鳞翅目、缨翅目和鞘翅目等害虫以及对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都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广泛用于水稻、蔬菜、棉花、大豆、茶叶、甘蔗、高粱、玉米、果树等100多种作物,对480余种害虫和害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防效优异,对作物安全。施于土壤能有效地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很高的防效,持效期长。目前氟虫腈主要用于土壤和种子处理,近年在公共卫生和白蚁防治上也得到应用。
氟虫腈1993年首先在法国登记上市,1995年在中国、巴西取得登记,1996年在日本用于水稻市场,1997年在美国取得登记,2002年在英国取得登记。2003年巴斯夫公司依据与拜耳公司协议,获得了氟虫腈的全球开发权。现已在80多个国家100多作物上应用,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作物是大豆、水稻、玉米、甘蔗、水果和蔬菜。2007年在欧洲获得了重新登记。氟虫腈上市以来,除2002年销售额稍有下降外,市场一直处于增长态势,近年来得益于亚洲和拉美在种子处理市场的扩大和美国新市场的开发如白蚁防治,市场增速较大。2003年市场销售额为2.4亿美元,2007年达到4.1亿美元,2011年达到近年的峰值,超过了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0%。近年来氟虫腈市场变化情况见图5。
图5 氟虫腈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氟虫腈的主要公司和品牌:BASF(Regent),Makhteshim。2.5 毒死蜱
毒死蜱是1965年由美国陶氏益农化学公司开发的有机磷类杀虫剂,已成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最大吨位品种。毒死蜱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抑制害虫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使害虫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无内吸作用,但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用于水稻、麦类、甘蔗、玉米、棉花、茶叶、果树、蔬菜、花卉等多种作物上防治稻纵卷叶螟、小麦黏虫、叶蝉、棉铃虫、蚜虫和红蜘蛛等百余种害虫。也可用于防治蚊、蝇等卫生害虫和家畜的体外寄生虫。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水果和蔬菜、水稻和非农作物是毒死蜱的主要市场。
毒死蜱上市以来,已陆续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取得登记,曾经发展为杀虫剂最大的品种。道化学公司占据着近50%的市场份额,中国和印度是毒死蜱的最大市场,也是毒死蜱原药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70%以上。毒死蜱2005年在欧洲取得了重新登记,而在美国和新西兰的重新登记仍在评估中。得益于欧洲市场其他有机磷产品退市和中国将毒死蜱作为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替代品,毒死蜱市场在2003—2008年得到增长,2008—2010年市场稳定,而2011年增长较快。毒死蜱市场变化情况见图6。
图6 毒死蜱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毒死蜱的主要公司和品牌:Dow(Lorsban /Dursban),Rallis,Cheminova,MAI,Excel。
全球十大杀虫剂市场与展望(下)2.6 高效氯氟氰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1984年由英国ICI公司(现属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快速、持效期长的特点,具有渗透性而无内吸作用,对害虫和螨类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可有效地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螨类害虫,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神经轴突部位的传导,通过改变膜上钠通道的门控特性,使钠离子通道长期开放,最终导致害虫兴奋过度而死亡。高效氯氟氰菊酯主要用于小麦、玉米、果树、棉花、十字花科蔬菜等防治麦芽、吸浆虫、黏虫、玉米螟、甜菜夜蛾、食心虫、卷叶蛾、潜夜蛾、凤蝶、吸果夜蛾、棉铃虫、红龄虫、菜青虫等,用于草原、草地、旱田作物防治草地螟等,主要市场是棉花、水果和蔬菜。也可用来防治多种地表和公共卫生害虫。
高效氯氟氰菊酯能杀灭那些对常规农药如有机磷产生抗性的害虫,市场发展很快,在许多国家取得了登记,1991年在中国登记。2000年在欧洲取得了重新登记,列入欧盟农药登记指令附录1。高效氯氟氰菊酯多年来一直占据着该类杀虫剂的市场领先位置,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有所下降,2003年以后开始回升,通过施药技术的进步,重新占据了美国和其他主要市场。为进一步拓展市场,道化学公司和凯米诺瓦公司2003年开发了活性更高的精高效氯氟氰菊酯,先正达公司2008年开发了与噻虫嗪的混剂,2009年开发了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混剂。得益于欧洲市场的扩大,高效氯氟氰菊酯2011年达到近年销售峰值。近年来高效氯氟氰菊酯市场变化情况见图7。
图7 高效氯氟氰菊酯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高效氯氟氰菊酯的主要公司和品牌:Syngenta(Karate),Tagros,MAI,Rallis,Heranba,Bharat Rasayan,Meghmani。2.7 噻虫胺
噻虫胺是1996年由拜耳公司和日本武田公司共同开发的具有噻唑环的新型烟碱类杀虫剂,2002年进入日本市场。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用于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洒。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噻虫胺主要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nAChR的激动剂,可以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的nAChR,使ACh无法与AChR结合,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昆虫麻痹而死亡。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具高抗性害虫无交互抗性,与其他商品化的品种相比具有高的活性和安全性,尤其在防治某些鞘翅目害虫中具有突出的活性。噻虫胺2002年在日本取得登记,2003年在美国、英国取得登记,2004年在墨西哥、英国、美国登记,2006年进入德国、意大利市场,同年列入欧盟农药登记指令(91/414)附录1,2009年在加拿大获得限制登记,2012年在中国获得登记。其他一些农化公司也介入该品种的销售中,通过合作协议,科聚亚公司2005年在墨西哥和美国销售该品种,孟山都公司2010年将该品种用于种子处理,Valent BioSciences 2012年开发了该品种与甲霜灵的种子包衣剂。目前噻虫胺的主要市场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利、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等。噻虫胺市场增长速度平稳,2003年超过了1亿美元,2007年超过了3亿美元,2009年稍有下降,2010年得到恢复并在2011年超过了4亿美元。近年来噻虫胺市场变化情况见图8。
图8 噻虫胺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噻虫胺的主要公司和品牌:Bayer(Poncho,Clutch),Sumitomo(Dantotsu),Arysta。2.8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是1985年由日本北里大学和美国Merck公司最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1997年为先正达公司所有。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它是由一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组成,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发酵产生,活性物质为avermectin,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神经生理活性,影响细胞膜氯化物传导,阻断运动神经信息的传递过程,使害虫中央神经系统的信号不断被运动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致使神经膜处于抑制状态,从而阻断神经未梢与肌肉的联系,使昆虫麻痹、拒食、死亡。喷施叶表面可迅速分解消散,渗入植物薄壁组织内的活性成分可较长时间存在于组织中并具有传导作用,对害螨和植物组织内取食危害的昆虫有长残效性。阿维菌素1981年应用到兽药上,主要用于家禽、家畜体内外寄生虫和农作物害虫,如寄生红虫、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有害螨等。1985年应用到农作物害虫防治,防治对象主要是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红蜘蛛、锈蜘蛛、根结线虫、棉铃虫、烟青虫、蚜虫、木虱、桃小食心虫、斑潜蝇、叶潜蝇、癣蝇等,其杀虫谱达84种。
阿维菌素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发展较快,其主要市场为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意大利、埃及、法国、西班牙等,1991年在中国取得登记,现已在欧洲获得了重新登记。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美国默克公司赚取了丰厚利润,在美国市场上连续多年增长在10%以上,1999年成为全球第4大畅销杀虫剂,2000年以后市场比较平稳,2007年销售额达2.9亿美元,2008、2009年市场有所下降,2010年超过了3亿美元。近年来阿维菌素市场变化情况见图9。
图9 阿维菌素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阿维菌素的主要公司和主要品牌:Syngenta(Vertimec,Avicta),Nortox,Sinon。2.9 溴氰菊酯
溴氰菊酯是1977年Roussel Uclaf(现属拜耳公司)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溴氰菊酯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是触杀活性最高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驱避作用。杀虫谱广,对鳞翅目、直翅目、缨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多种害虫有效。击倒速度快,其杀虫毒力比其他拟除虫菊酯大5~10倍,昆虫接触药剂后,使轴突及运动神经原的端极更易去极化,很快产生痉挛,然后进入麻痹状态,最后中毒死亡。在溴氰菊酯的8个异构体中,单一右旋顺式异构体杀虫活性最高。溴氰菊酯适用作物非常广泛,能够防治45种作物上的140多种害虫,可广泛应用于蔬菜、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油菜、花生、大豆、甜菜、甘蔗、亚麻、向日葵、苜蓿、棉花、烟草、茶树及多种水果。对棉铃虫、红铃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食叶甲虫类、蚜虫类、盲椿类、椿象类、叶蝉类、食心虫类、潜叶蛾类、刺蛾类、毛虫类、尺蠖类、造桥虫类、黏虫类、螟虫类、蝗虫类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对螨类、介壳虫、盲蝽象等防效很低或基本无效。
溴氰菊酯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美国市场,已在欧洲获得重新登记,在美国的重新登记在评估中,主要应用对象是水果和蔬菜、谷物、棉花、甜菜和非农作物。2009年在西班牙销售新的制剂。2010年超过3亿美元。近年来溴氰菊酯市场变化情况见图10。
图10 溴氰菊酯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溴氰菊酯的主要公司和主要品牌:Bayer CropScience(Decis),Gharda,Tagros,Makhteshim Agan,Sinon,Heranba,Bharat,Rasayan,Meghmani。2.10 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是1978年由汽巴嘉基公司、ICI 公司(现属先正达公司)等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用于防治棉花、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及果树、蔬菜的害虫。氯氰菊酯能够改变昆虫神经膜的渗透性,干扰离子通道,因而抑制神经传导,使害虫运动失调、痉挛、麻痹以致死亡。氯氰菊酯是一种高效、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在植物体内无内吸和传导作用,顺式体杀虫活性为顺反混合体的2~4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适用于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尤其对鳞翅目害虫具极高活性。对螨类效果不好。对棉花、大豆、玉米、果树、葡萄、蔬菜、烟草、花卉等作物上的蚜虫、棉铃虫、斜纹夜蛾、尺蠖、卷叶虫、跳甲、象鼻虫等多种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但不宜用作土壤杀虫剂。最重要的作物市场是水果和蔬菜、玉米、棉花、水稻。
氯氰菊酯上市后由于农本较低,曾经多年占据该类杀虫剂龙头地位,众多的农化公司生产经营该品种,目前富美实公司是最主要的经营公司。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其他菊酯类农药的冲击和B.t.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及新型杀虫剂的入市,使氯氰菊酯市场有所下降,到2003年开始恢复。在欧洲和美国已取得了重新登记,2010年在西班牙被批准用于水稻田,2012年在意大利被批准用于玉米田。美国环保署正在进行氯氰菊酯的复审,由于需要进行累加风险评估,预计2018年能够完成复审。氯氰菊酯2007年销售额突破了2亿美元,2011年上升到3亿美元。近年来氯氰菊酯市场变化情况见图11。
图11 氯氰菊酯市场近年变化情况
经营氯氰菊酯的主要公司和品牌:FMC(Ammo),Syngenta,Sumi tomo,BASF,Bi lag,Dow,Gharda,Meghmani,Atul,Coromandel,Tagros,United Phosphorus,Atanor,Sinon,Bharat Rasayan,Heranba,Nortox。3 十大杀虫剂展望 3.1 噻虫嗪
噻虫嗪作为第2代烟碱类杀虫剂成为作物保护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品种之一,超越吡虫啉成为该类杀虫剂中最大的品种。扩大混剂的开发是噻虫嗪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由于该品种在世界各国的专利保护陆续到期,生产经营公司将迅速增加,市场销售价格趋于降低,但销售总额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有关机构预测,年增长率将达到20%。3.2 吡虫啉
吡虫啉进入市场已经超过了20年,多年来一直占据着杀虫剂市场龙头位置,在杀虫剂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现由于多年的连续使用,造成了很高的抗性,中国已经建议禁止在水稻上使用。由于担心对蜜蜂可能造成危害,法国已禁止在一些作物上使用。在专利过期后,吡虫啉的市场价格很低。虽然有这些不利因素,但依靠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动物用药新兴市场的开拓,未来几年吡虫啉的市场仍将保持稳定。3.3 氯虫苯甲酰胺
作为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新一代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进入市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害虫抗性治理、环境友好农药的典型代表。开发特定防治对象的专有剂型和开发新的混剂成为该品种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该品种未来10年仍在专利保护期内,杜邦公司将着力拓展新的市场,将在更多的国家登记上市,销售额将继续快速增长。3.4 氟虫腈
氟虫腈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环境毒理学研究发现氟虫腈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特别是对水生生物毒性很大,并且具有慢性神经毒性。自2009年7月起,在中国境内仅限于卫生用药、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使用,在其他市场停止销售和使用含氟虫腈成分的农药制剂。同样的原因,在法国已被暂缓登记。氯虫苯甲酰胺的上市,也替代了部分氟虫腈市场。这些不利因素,使氟虫腈市场增长速度减缓。3.5 毒死蜱
毒死蜱对鱼和水生动物毒性较高,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2000年美国禁止在家庭和庭院内使用毒死蜱杀虫剂,新西兰2005年12月不再将毒死蜱应用于白蚁的防治与控制,南非2011年5月禁止毒死蜱在家居和园艺中使用。牙买加2011年11月正式禁用了用于控制白蚁和蟑螂的毒死蜱。多米尼加2011年禁止毒死蜱在作物上应用。尽管有这些不利影响,毒死蜱作为有着40多年历史的有机磷成熟产品,用于土壤处理的市场潜力还被普遍看好,欧盟/英国正对毒死蜱登记进行复审。虽然在欧洲、北美洲对毒死蜱的市场需求量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提升,但在南美洲的市场前景比较大。预计未来几年,毒死蜱市场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增长。3.6 高效氯氟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昆虫易产生抗性,尤其在连续使用情况下产生抗性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拟除虫菊酯品种间存在交互抗性,长期使用会导致螨类的大发生;同时拟除虫菊酯对鱼毒性大,对蚕有毒性,限制了拟除虫菊酯在稻田中或桑田附近使用;这2个因素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近年来一些新颖杀虫剂的开发也冲击了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市场。这些不利因素延缓了该类杀虫剂的市场增长速度,但得益于在非农作物市场的扩大和替代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市场,从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小幅增长,预计未来几年,高效氯氟氰菊酯仍将有10%以上的年增长率。3.7 噻虫胺
噻虫胺的专利问题使武田农化和先正达公司进行过诉讼,目前专利情况仍存在争议。武田农化和拜耳公司已经联合开发噻虫胺,并与其他公司合作进行了大量混剂的开发。未来市场得益于日本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噻虫胺应用于转基因作物地下害虫的防治,预计未来几年,噻虫胺将有15%以上的年增长率。3.8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作为生物农药杀虫谱相对较窄、药效慢,通过与化学农药如噻虫嗪的混配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同时以阿维菌素为母体对其结构进行半合成改造,得到性质更加优越的伊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拓展了阿维菌素的防治谱,将防治对象拓展到鳞翅目害虫的防治。阿维菌素在种子处理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未来几年,阿维菌素将有10%以上的年增长率。3.9 溴氰菊酯
与高效氯氟氰菊酯类似,溴氰菊酯也受到抗性和鱼毒的影响,但凭借非农市场的需求增加,溴氰菊酯未来几年市场稳定并能够小幅增长。3.10 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未来几年市场稳定并能够期望有5%的年增长率。4 小结
与除草剂开发受到转基因作物的影响不同,杀虫剂一直是各大公司开发的重点,继烟碱类杀虫剂成功进入市场后,一些全新作用机制杀虫剂,特别是以氯虫苯甲酰胺为代表的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陆续入市,带动了杀虫剂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杀虫剂的新兴市场,农产品价格的提升促进了杀虫剂市场的不断扩大。从十大杀虫剂品种的市场变化曲线可以看出,与除草剂的起伏不同,近年来这些杀虫剂品种基本上是在持续上涨。十大杀虫剂在农作物保护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然有些品种存在一些诸如环境问题等不利影响,但在未来几年,这些品种的市场份额都将保持稳定,其中多数品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
第四篇:10年豆类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0年豆类市场回顾与2011年展望
作者:胡波、王… 文章来源:农博网--北京中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4
第一部分 2010年豆类市场走势回顾
一、大豆
(一)美豆——调整中孕育涨势
2010年的美豆走势,前后半年可谓泾渭分明。1‐6月,在南美豆丰产压力压制之下,美豆盘面延续自2008年底以来的长期整理形态,盘面走势波澜不惊,在900‐1050美分区间震荡交投。消化世界大豆丰产压力成为前半年走势中制约盘面上行的重要阻力,但在全球经济复苏大背景之下,美豆下方900美分支撑又显得坚不可摧,盘面延续着胶着的震荡走势。
进入7月,随着拉尼娜气候炒作逐渐升温,加之中国强劲需求拉动,美豆展开连续上攻走势,上破上方重重压力,打破自2008年底以来形成的长期整理形态,展开一轮强势上涨行情。11月,中国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来应对国内通胀局面,这种政策调控影响也间接传导至美盘,引发市场对于中国需求放缓的担忧,美豆进入高位调整期。
(二)连豆——内弱外强,被动跟随外盘震荡走高
受外盘走势影响,连豆市场在1‐6月间亦延续了震荡筑底走势,在3730‐4200区间交投整理。国家3740 元/吨的大豆收储价格为盘面提供了强劲的底部支撑。7月开始,在外盘连续上破重要关口阻力,强劲拉升带动下,连豆市场相继走出一轮趋势性上涨行情,但介于国内庞大港口库存压力及国家临储大豆迟迟待而不出压制,国内豆类市场走势始终弱于外盘。临至岁末,国家为抑制通胀压力,推出一系列调控措施影响之下,国内豆类走势自盘中高位回落,展开整理修正。
二、豆粕
2010年1-6月份间,美豆粕也延续了2008年底以来的震荡筑底走势。进入7月,农产品炒作首先在从俄罗斯天气开始,小麦、玉米、美豆相继开始步入攀涨行情。虽然今年美国大豆仍获丰产,但需求尤其是出口强劲令其足以忽略掉丰产带给豆类市场的压力,且令库存不断趋紧,对市场形成较强支撑,7‐10月美豆粕走出一轮强势攀升行情。直至11月,通胀预期强烈,国家开始频频出招调控市场,11、12月份间豆粕走出高位调整走势。
第二部分 2011年豆类市场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一、世界大豆供需再现拐点,基本面重现利多提振
(一)2010/11美豆丰产难改期末低库存命运
截至12月1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12月大豆供需报告显示,2010/11美豆期末结转库存为1.65亿蒲式耳。
2010/11美豆虽然再度获得丰产,但是在强劲需求带动下,美豆2010/11期末结转库存并未得到有效补充,据12月USDA供需报告显示,期末结转库存或为1.65亿蒲式耳,位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同时期末库存消费比也处于低位。2010/11美豆仍将维持供需趋紧格局。
从美豆价格与美豆期末库存消费比的历史走势对比图不难看出,美豆价格2002-2004年以及2006-2008年两次牛市上涨背后,供需基本面都出现了库存消费比大幅下滑的变化。截至12月美豆供需报告,虽然2010/11美豆期末库存消费比与2009/10相比似乎尚未出现下滑态势,但是在后期南美产量仍不确定的情况下,不排除后期报告在南美减产影响下进一步下调美豆期末库存的可能。南美豆产量一旦下滑,美豆市场将承受更多的大豆供给压力,美豆涨势行情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二)拉尼娜气候令南美减产忧虑挥之不去
拉尼娜气候可以说是今年贯穿整个豆类市场走势并给豆类市场走势带来极大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在美豆种植及生长期间,拉尼娜气候就一度引发市场的紧张情绪,担心拉尼娜气候给美豆播种及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盘面也一直在拉尼娜因素困扰下保持着谨慎的风险升水,但直至美豆顺利完成收割工作,拉尼娜气候也未对美豆产量带来严重的破坏影响,对拉尼娜气候的炒作暂作停歇。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当市场关注焦点向南美产区转移之时,对拉尼娜气候的炒作再度升温。
2010/11美豆期末结转库存处于偏低水平,意味着2010/11世界大豆供应将更多的依赖于南美产量,一旦南美产区出现大幅减产情况,都将引发世界大豆供应格局的转变,但也就在此刻,南美产区却同样面临着拉尼娜气候干燥天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据气象机构预测,拉尼娜气候至少将延续至2011年3、4月间,这意味着南美大豆主产区还要经受着后期严峻气候的考验。在世界大豆供应压力向南美产区偏移的同时,任何对南美豆产量产生威胁的因素都将触动市场敏感的神经,盘面保持着谨慎的升水等待着时间的验证,这种紧张的情绪将继续伴随着南美豆的生长。
2010/11南美豆产量出现下调,导致世界大豆总供应量整体下滑,在供给下滑的同时,大豆需求却依然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导致2010/11世界大豆供需格局从上一的供大于求局面开始向供需平衡转变。截至2010年12月USDA公布的世界大豆供需平衡表来看,2010/11世界大豆总产量预计为257780千吨,总消费量为256240千吨。强劲需求亦再度引发世界大豆库存消费比的进一步下滑,据报告显示,2010/11世界大豆期末库存消费比0.23,位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
目前对于南美大豆的产量依然面临着不确定性,还要经历后期拉尼娜气候的不断考验,为美豆盘面进一步走强埋下利多伏笔。
二、美豆基金期货做多热情持续不减
自美豆7月启动涨势以来,基金期货多单一直在大幅增持美豆期货,成为美豆强劲涨势背后的助推力。截至2010年12月14日CFTC公布持仓报告显示,当周美豆基金期货多单249065手,基金空单37466手,基金净多单211599手,基金多单持仓占比高达38.7%,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基金持续增持大豆期货多单也显示出资金对豆类后期走势的看涨情绪,关注后期南美天气变化能否为市场再度提供利多动能,吸引基金做多热情。
三、中国需求仍是关键因素
(一)美豆周度出口势头强劲
据USDA公布美豆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2月16日,美国2010/11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3431.34万吨,去年同期3069.14万吨;累计出口装船1944万吨,去年同期1714.07万吨。中国累计购买美豆2201.91万吨,去年同期1887.35万吨;累计装船1352.53万吨,去年同期1135.35万吨。美豆强劲出口需求,特别是来自中国的需求一直是支撑美豆上行的重要动力之一。在2010/11美豆期末结转库存再次调低情况下,后期南美产量一旦产量出现下滑,将再次加重美豆供给负担,美豆盘面在低库存及强劲出口支撑下盘面调整空间有限。
(二)中国大豆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2010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量均较历史同期出现大幅攀升,特别是在阿根廷豆油进口禁令影响下,为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油脂消费需求,大豆进口量更是居高不下,保持着强劲的进口势头。
2010年全年中国累计大豆进口量约为5478万吨,较上进口量4255万吨增长28.7%。
(三)豆类需求将不断增长抬升国际豆类价格重心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豆类品种的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0/11中国大豆压榨消费量预计为5700万吨,较上一增加700万吨,增幅达2.3%。中国需求将再度成为世界目光的关注焦点。
近年肉类及饲料产量也不断上行,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养殖行业逐渐由原来传统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化养殖转换,且随着原料波动的剧烈,以前的散养户自配料养殖更倾向于购买配合料,进而使得饲料消耗快速增加,对原料市场构成良性提振,近几年我国饲料类蛋白原料需求增长迅猛。近五年肉类年均增速为2.5%,饲料产量年均增速为7.9%,蛋白原料年均增速为6.9%,尤其以豆粕消费量迅速增长,年均增速10.2%。而中国的油籽及大豆产量却是逐年萎缩的,尤其是大豆产量近年来萎缩严重。目前我国有80%左右的大豆需依赖进口,近年我国大豆进口迅猛,近五年来年均增长14.8%,增长幅度远大于世界大豆贸易量的年均增幅9.3%,也远大于世界大豆产量的年均增幅3.7%。我国大量的大豆进口需求无疑对国际大豆市场形成较好的提振,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近五年来,豆粕消费量年均增长率3.9%,带动大豆压榨量年均增长4.1%。当然除此之外,各国发展生物能源亦增加了一部分大豆需求。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于肉蛋奶的消费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今后几年我国饲料及肉类产量仍有望延续这种增加趋势,进而将继续对国际豆类消费提供需求方面的底部支撑。
(四)国内自身供需宽松,价格上行略显“蹒跚
截至2010年12月28日,国内主要港口进口豆库存约为646万吨,位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庞大的港口库存,加之国家收储的近600万吨大豆库存,使短期国内供需仍将保持着较为宽松的局面,这也是国内豆类市场走势弱于外盘的内在原因之一。
豆粕市场同样也是如此,据USDA 数据,09/10(09年10月到10年9月)我国豆粕需求量在3755 万吨,同比增长18.5%,根据我国海关数据,09/10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5034万吨,较08/09增加22.5%,我国大豆压榨量为4883万吨,同比增加19.0%,按照一吨大豆80%的出粕率计算,我国豆粕产量为3906万吨,再加上10万吨进口豆粕,豆粕供应总计3916万吨,相比3755万吨的需求,09/10 我国国内豆粕供应呈宽松格局,这也是今年连豆粕在外盘强劲上行的情况下出现“震荡”上行的原因。
据预测,10/11(10年10月到11年9月)我国豆粕需求量在4468万吨,同比增长19.0%,大豆进口量为5700万吨,同比增长13.2%,大豆压榨量为5780万吨,同比增加18.4%,折合豆粕供应4624万吨,如果按此计算,豆粕供需和今年差不多,整体仍呈现略宽松态势。
四、大豆价格比价偏低,或将导致下一大豆播种面积挤占下滑
(一)美豆与美麦比价关系
从美豆与美麦历史比价关系走势图中可以看到,美豆与美麦合理比价位于1.5‐2区间,截至2010年12月23日止,美豆指数合约与美麦指数合约价格比值约为1.67,仍然处于合理区间偏低水平。美豆与美麦比价处于偏低水平,将制约美豆大幅下行调整空间。
(二)美豆与美玉米比价关系
截至2010年12月23日,美豆指数合约与美玉米指数合约价格比值约为2.22,处于美豆与美玉米合理比值2‐3区间下沿。美豆与美玉米比价偏低,将意味着在下一的工作中,或有更多大豆播种土地转而播种其他作物。这也将为下一大豆播种面积之争蒙上忧虑气氛。据分析机构Informa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7756.5万英亩,略低于美国农业部预估2010年大豆种植面积为7770万英亩。
五、宏观经济政策对豆类市场走势影响分析
(一)国内宽松货币政策向稳健货币政策转变,难以抑制豆类价格整体上行趋势
随着国内CPI不断高企,国内市场通胀压力不断加剧,2010年年末,国家相继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次调高存贷款利率,来应对国内通胀及游资炒作压力。2011年国内货币政策将逐渐从宽松格局向稳健型货币政策转变。但在全球宽松货币经济环境下,国内单方上调存款利率,或将引发外围热钱的不断涌入,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剧下,商品市场或难改变价格上行趋势。
国内豆类市场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国内的通胀压力,同时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攀涨也将给国内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从而令国内盘面被动跟涨。虽然来自政府的调控政策,特别是对农产品(15.91,0.27,1.73%)物价的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抑制通胀及物价过快上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豆类市场震荡上行的趋势仍难以轻易撼动。
(二)国家调控政策频现,豆类市场外强内弱格局延续
表2‐2:2010年末国家调控措施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北京中期整理
2010年10月至11月初,在外盘市场强劲走势带动下,国内商品市场亦走出大幅攀涨行情,国内豆类市场在11月初相继创出自2008年8月以来的高点。国家为了抑制农产品物价过快上涨,在短时间内密集出台若干调控政策,来确保农产品物价稳定。在国家调控一系列措施影响下,连豆市场应声而落,展开调整走势。
从国家调控措施的密度及强度不难看出国家稳定农产品物价的决心,这也令国内豆类市场在一方面承受输入性通胀压力,被动跟随外盘涨势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承受着来自国家调控政策的压力,豆类市场外强内弱格局或将延续。
(三)国内抛储,不断释放调控信号
表2‐3:2010年四季度临储豆拍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北京中期整理
12月,国家为稳定粮油市场,相继开始大豆拍储工作。12月间共计进行黑龙江省地储大豆抛储5次,国家临储豆抛储3次,除黑龙江地储竞价销售少有成交外,其余均以流拍告终。从流拍的结果看,一方面显现出随着大量到港的进口豆堆积口岸,目前国内油脂企业并不缺少加工原料;另一方面,对于2008的陈豆而言,起拍价再加上相应的出库费、运输费等各项成本后,无论从质量还是价格上都不具备优势,难以得到市场的有效认可。国家临储豆迟迟难以出库,特别是在2008年的陈豆仍面临着轮库压力下,若后期连豆价格再度大幅攀升,或将再度触动国家抛储的神经,不排除国家改变大豆竞拍策略,政策调控影响挥之不去,将伴随着国内豆类市场的上行步伐。第三部分 后期走势展望
一、大豆摆脱调整走势步入牛市上行周期
回顾美豆历史走势图不难发现,美豆运行符合周期规律。从近两次美豆牛市行情启动始末来看,一次发生在2002年2月至2004年3月间,历时25个月,随后行情出现急速回落,从2004年10月行情触底开始,经历了24个月的漫长调整时间,随后在2006年10月开始再次启动一轮牛市行情。2006年10月至2008年7月,21个月时间完成了一轮超级牛市上涨行情,随后行情发生回落,从2008年12月探底开始再度进入调整期。从这两次豆类市场牛市行情的启动与终结走势中,我们不难发现,美豆运行很有周期规律可循,通常是在历经近2年的牛市上涨后,进入约2年的漫长调整期,随后再次进入下一轮牛市行情。技术分析讲求历史重演,如果我们以此为假设,就可以初步推断出本轮在2010年7月份启动的美豆上涨行情短期还难言其见顶。从2008年12月份开始至2010年7月,美豆经历了长达19个月的漫长调整期,可以说从时间周期上而言,为下一轮牛市的启动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调整和时间上的酝酿,从2010年7月以来形成的涨势,截至到2010年12月底,刚刚运行了6个月时间,如果言其结束还为时尚早,这轮上涨行情有望跨入2011年,演变为跨的牛市上涨行情。
从美豆指数合约周线走势图中,可以看到,自2006年至2008年超级牛市结束过后,美豆从2008年底开始进入漫长的底部运行周期,直至2010年7月的一举突破,才打破自2008年12月以来形成的长期三角形整理形态,开始一轮新牛市行情的启动。
2010/11是美豆偏低期末结转库存与世界大豆供需格局从宽松向紧平衡转变双重叠加作用的,是供需基本面从供大于求向供需平衡甚至趋紧转变出现拐点的一年,美豆牛市行情的延续已在基本面变化中得到支持。在涨势向2011年迈进的一年中,此轮涨势有望探至三角形整理形态突破高度1500美分。如果南美豆生长遭遇到拉尼娜气候,给产量带来较大减产影响,不排除美豆上探测试1600美分,甚至前期高点高度。关注南美豆最终产量及下一美豆播种面积情况。
2010年7月以来启动的涨势或将演变为跨入2011年的牛市行情,在美豆强势走势带动下,国内豆类市场亦难以摆脱豆类上行大势,高点有望测试5200元/吨一线压力。但是由于国内供需基本面弱于外盘,加之国内对农产品(15.89,0.25,1.60%)调控措施的不断强化,国内豆类市场走势或仍将延续内弱外强格局。
二、豆粕
国际豆类供需趋紧预期强烈,金融市场推波助澜,对连豆粕形成较强支撑,今年7月底连豆粕冲破三角形整理后,继续上行,但连豆粕自身供需相对宽松令上行略显“蹒跚”,表现在盘面上是“震荡”上行。然11月份中国调控政策频频出台,旨在控制通胀、稳定物价,政策压力下,资金投资热情受限,市场交投清淡,技术上也适遇金融危机以来的黄金分割0.618 压力位,连豆粕承压回落调整。
结合上面的基本面分析,“拉尼娜”天气有望盘踞太平洋(10.68,0.10,0.95%)至明年一季度底,今后几个月南美天气炒作仍然有望继续给力;中国需求依然强劲,而来年南美减产几成定局,明年美豆种植面积可能缩减,来年供需仍有望延续趋紧态势,也继续为豆粕提供基本面支撑;豆粕自身基本面可能仍延续“惯性”宽松态势,但是我国对国际大豆的严重“依赖性”及其自身属下游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其“被动跟盘”的特性,当然,其自身基本面对行情依然起到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故表现在盘面上明年或依旧延续“震荡上行”。
综上,连豆粕经过上升途中的震荡调整后,仍有望配合外盘走出一轮牛市上涨行情。明年豆粕运行区间3200-4000 元/吨,目标位4000 元/吨。
三、套保户操作建议
对于现货企业而言,利用期货市场对商品市场大势走势作出判断,不仅可以指导现货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还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实现企业利润的稳定增长。从豆粕期货价格历年的波动规律来看,春节过后,一、二季度通常为生猪存栏量偏低时节,养殖业进入淡季,豆粕价格也相应会走出季节性低点,三、四季度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逐渐恢复,及四季度消费旺季的到来,豆粕需求回升,也将提振豆粕价格走出季节性高点。这样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时,就可以根据豆粕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套期保值操作。在前半年,豆粕价格易出现季节性低点时,饲料加工厂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买入一定的豆粕期货,进行买入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对应的豆粕虚拟库存,锁定企业成本价格。下半,养殖业逐渐恢复,豆粕价格回升时,油脂油料加工企业则可以在豆粕利润较为可观时进行卖出套期保值,来锁定企业的利润成果。通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有效结合,来实现企业稳健经营,规避现货市场单向波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第五篇:2006年中国彩电市场回顾与展望
2006年中国彩电市场回顾与展望
2006年中国彩电市场回顾与展望
刚刚结束的2006年,是中国彩电行业继续深化产业升级和产业链调整,以新技术、新产品和不断降低的价格来激发需求增长的一年。平板化、数字化、大屏化成为彩电市场的主要成长动力。
2006年的中国彩电市场总体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销量达到3582万台,增长3.2%,销售额为980亿元。虽然总体市场规模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内部结构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技术类型的发展更是大相径庭。此消彼长之间,唯有液晶电视市场全面扩张,CRT电视市场规模首度出现小幅下跌,旗下仅有超薄CRT表现抢眼,等离子电视市场增长趋缓,其规格结构也在快速转变,而背投电视市场则进一步大幅萎缩,本来寄予很大希望的微显电视也在平板电视的竞争压力和超大屏幕需求不足的影响下出现萎缩。纵观2006年的中国彩电市场的走势,主要特征如下: * 市场规模和结构
CRT电视市场总体小幅下跌3%,但仍占整体彩电近87%。超薄CRT电视的迅猛增长成为了亮点,全年销量220万台,增长了6倍多;液晶电视市场继续高速增长200%,销量达到380万台,占总体彩电市场的10.6%。液晶电视市场已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将进入稳定成长阶段,品牌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获利将成为首要问题;等离子电视在大屏幕液晶电视的冲击下市场增长趋缓,销量为60万台,增长率仅13%。随着符合高清标准的42英寸WXGA产品上市以及50英寸价格的大幅下调,等离子依然有望保持持续增长;背投和微显电视则由于平板的竞争压力和超大屏幕需求不足的影响下大幅萎缩,合计销量仅为30万台。类型
销量(万台)结构比重 同比增长 CRT电视 3112 86.9% -3% 液晶电视 380 10.6% 200% 等离子电视 60 1.7% 13% 微显电视 4 0.1% -44% 背投电视 26 0.7% -66% TTL CTV 3582 100% 3.2% * 价格走势
2006年普通CRT电视的价格一如既往的平稳,而超薄CRT电视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其中29英寸超薄价格降幅超过15%;液晶电视价格的平均降幅为最高,这也是刺激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40~46英寸的大屏幕液晶,降幅普遍高达30%左右,而预计2007年在面板供应激增,成本降低的推动下,大屏幕液晶电视的价格还有望继续下调25%左右;等离子电视中42英寸价格已相对稳定,50英寸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销量也增长很快。* 尺寸规格结构
在平板电视的增长带动下,彩电的尺寸规格呈愈来愈大的趋势,20英寸级的比重虽然最大,但已降低了4个百分点至82%,而30英寸级得益于液晶电视的高速增长比重提高至12%,40英寸及以上的销量比重虽然只有5%,但销额比重已超过20%。随着未来平板电视市场的继续成长,30英寸以上的中大屏幕电视的比重将越来越高。* 渠道变化
彩电市场渠道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彩电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二级城市家电大连锁卖场的强势使得“厂商”关系日趋糟糕,家电连锁商的价格话语权和各项收费已经严重影响到彩电制造企业的获利能力。2006年家电连锁商已经占据全国彩电销售额的三成,在一二级城市平板电视的70%以上通过家电连锁上销售,百货和超市等传统渠道仅在CRT电视的销售还保持一定的地位。不少彩电企业已开始在三四级市场尝试渠道改革,力争保持对渠道的控制力,但面对不断高速扩张和实力愈来愈强大的家电连锁商,这个控制力能保持多久,还有待观察。* 市场细分
农村购买力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农村彩电市场的增长,2006年销量规模已经超过城市市场,比重达到58%。而CRT电视虽然总体出现下跌,但在农村市场依然保持不错的增长势头,背投电视更是借助农村市场延续其生命周期。平板电视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始启动,不过整体规模还不大。彩电总体市场除了零售市场外,商用市场也日益受到厂商的重视,尤其是在平板电视价格连续降价后,在商用市场的应用开始快速增长。2006年仅32英寸及以上的大平板电视商用销量近13万台,而加上平板小尺寸、背投电视等所有的商用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20万台。未来彩电在娱乐休闲行业和公共交通、商业系统等行业中的商业应用将愈来愈广泛。2006-2007中国彩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元年,也是承上启下之年,更是彩电行业发展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中国彩电行业步入平板化、数字高清、3C融合的新阶段,产品结构调整、应用技术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稳步推进,表现出显示技术多元化、产品规格趋大化、城乡需求差异化、彩电市场国际化的典型特征。整个行业面临资本、技术、市场、配套、经营等多方面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还面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壁垒。在这种情况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探索差异化的竞争战略,逐渐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通过加强合作来协调优化市场环境,成为中国彩电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
2006年,虽然存在种种挑战,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以平板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彩电产品的不断涌现,在为中国彩电行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推动整个行业在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的制定、优化发展环境和加强联合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事件和动向。数字电视终端标准和地面传输标准正式公布,电子信息产品防污染管理办
法和主要配套标准出台,展开CRT未来几年发展趋势大讨论,平板彩电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7%,加紧制定平板电视售后服务规范和液晶电视主流尺寸规范,彩电企业达成共识联合建立专利实体公司探索知识产权应对体系,加强在国际和国内市场、核心技术和标准方面的协调合作等,不仅反映出整个中国彩电行业的进步和升级,也反映了中国彩电企业的理性和成熟。
一、2006年中国彩电行业规模与结构分析 1、2006年,国内共生产彩电8613万台,比2005年产量增加了10.3%。中国彩电行业正处于上升期,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作为全球重要彩电制造基地的角色被进一步强化。
图1 2006年Q1-Q4中国彩电产量规模与同比增长率
2、国际市场出口量快速增长,出口比例已超过50%,国内外两个市场基本趋于统一,互动显著,出口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国际贸易成为制约行业产销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合理、妥善地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尤为迫切。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彩电的总出货量(注:包括内销出货量和出口量,下同)为2584.3万台,同比增加7.6%;2006年全年彩电的总出货量为8714万台,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8.5%。
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彩电的出口量为1456万台,同比增加37.4%;2006年我国彩电的总出口量为4639万台,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37.8%;从2006年各季度彩电出口量情况看,处于上升趋势。我国彩电的国内市场出货量,2005年达到高峰,在2006年明显回落,以消化存货压力。
3、CRT彩电面临着平板电视的压力,但仍占据着行业产量的七成,出口量与内销量比例接近1:1。
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CRT彩电的总产量为1651万台,同比下降5.6%;出口量916万台,内销量938万台。2006年,CRT彩电产量占整体彩电产量的比例为73.5%,比2005年降低了10.3个百分点。
图2 2005-2006年Q1-Q4中国彩电出口量与内销出货量规模对比
表1 2006年各个季度中国CRT彩电出口量与国内市场出货量对比 单位:万台 2005Q1 2005Q2 2005Q3 2005Q4 2006Q1 2006Q2 2006Q3 2006Q4 出口量 481 601 711 772 577 770 769 916 内销量 1271 1035 778 1219 832 650 1096 938 总出货量 1,752 1,636 1,488 1,991 1,409 1,420 1,864 1,854 出口比例 27.5% 36.7% 47.7% 38.8% 41.0% 54.2% 41.2% 49.4% 内销比例 72.5% 63.3% 52.3% 61.2% 59.0% 45.8% 58.8% 50.6%
4、液晶电视发展迅速,年产量已超过2000万台,7成多份额用于出口,市场国际化特征显著。PDP彩电平稳增长,投影电视(包括CRT背投和MD微显示电视)产量收缩,大屏幕、高清晰的产品特性还须突破 “窄众”市场。
2006年第四季度,国内共生产LCD彩电759万台,同比增加了111.4%;2006年LCD彩电的总产量已达到2037万台,比2005年产量增加了102.5%。出口需求大规模增加是LCD产量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2006年国内LCD彩电的出口量已经由一季度的201万台增加到了四季度的520万台。2006年第四季度,PDP彩电产量为38.6,同比增长8.7%;投影电视产量14.8万台,同比下降5.1%。
图3 2005-2006年各个季度中国LCD彩电出口量变化 5、2006年,TCL、康佳、长虹、创维、海信、海尔等企业的年产量已占到行业总产量的70%多,中国彩电行业制造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年产量超过500万台的大型彩电制造企业,随着平板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行业逐步进入重新洗牌阶段。
二、2007年中国彩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3C融合趋势带动整个行业进入快速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产业重心继续上移,相应带来企业资源配置和技术研发投入的变化,大企业的战略定位趋于明朗。
2、行业供给规模继续扩大,LCD电视量产增加是主要动力;供需均衡性仍表现为结构失衡导致的供大于求,价格竞争形势比较严峻。
3、行业内的企业变革处于活跃期,横纵交叉的重组并购和新企业进入并存,基本成熟的CRT彩电工业体系构筑的进入壁垒对液晶电视制造作用非常弱,转型期的市场混沌和特有的IT特性为新进入者创造了机会。
4、多元化趋势延伸,从显示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向竞争主体、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扩展。显示技术多元化的大趋势下,不同产品加速发展争夺市场定位,LCD量产规模增加最快,PDP和投影电视在大尺寸、全高清市场仍具有较好发展空间,超薄CRT具有性价比优势,在激烈的角逐中共存。
5、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受到大企业重视,但取得显著成功尚需时日,应用技术创新是转型期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降低能耗和提高音响效果是平板电视的共同追求,液晶电视的技术改进重点是改善产品响应时间,解决运动图像拖尾现象,PDP电视的技术改进重点是降低能耗,投影电视重在提高灯泡寿命和平板化,CRT将继续在超薄的方向上提高清晰度,顺应数字电视的要求。
6、彩电市场处于周期性波动的上升期,国际和国内需求旺盛,消费结构升级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平板、高清、大屏幕成为奥运前夕营销和需求的热点;IPTV、数字家庭、接口技术、固体闪存技术等的创新发展,加速彩电向多媒体终端转化。
7、中国彩电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难度加大,国际贸易壁垒更趋复杂化和弹性化。国际市场遭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法规化”知识产权竞争规则,竞争层次比反倾销高,看起来更合理、更强势、影响力更大,对中国彩电行业的杀伤力和打击力强。和环保壁垒和反倾销风险并存,中国彩电行业急需破解对外依存度提高和贸易壁垒风险加大的难题。
8、国内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在摩擦中寻求和谐,彩电制造企业还需加大与连锁渠道商和数字电视运营商的协同发展,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尤为重要;液晶电视主流尺寸规范和电源接口规范的出台,将减轻制造企业成本压力。
9、政府对平板电视产业链建设的支持更趋明朗,重点打造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和推行标准体系、联合投建液晶电视面板厂的“垂直体系”。
10、平板电视售后服务规范及相关行业自律标准陆续出台,免除消费者后顾之忧,提升服务质量,促进需求释放。2006年中国彩电行业大事记(2006年1月—2007年1月)1.三大标准出台 ①AVS国家标准
2006年3月1日,由信息产业部组织制定的《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二部分:视频》正式发布成为国家标准(标准号:GB/T 20090.2-2006),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AVS)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是数字信息传输、存储、播放等环节的前提,是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共性基础标准。②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标准
2006年3月29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数字电视接收设备25项电子行业标准,包括基础标准、接口标准、机顶盒标准、机卡分离标准、显示器标准等,其中有6项显示器标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其它标准于发布之日起实施。③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2006年8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国家标准(标准号:GB 20600-2006),于2007年8月1日实施。
2.《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出台,彩电环保使用期限确定
①2006年2月28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颁布,该办法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制定,于2007年3月1日施行。
②2006年11月6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实施的三个重要配套行业标准:《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标准号SJ/T 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标准号;SJ/T 11364-2006)和《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标准号SJ/T 11365-2006)发布。
③2006年11月以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多次组织国内主力彩电企业,就彩电的环保使用期限制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缜密讨论,并于2007年1月达成共识:彩电环保使用期限为7年。
3.平板电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将液晶彩电和等离子彩电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4.行业联盟相继成立
①2006年7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CVIA)宣布成立中国数字接口产业联盟(CDIA)。
②2006年8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家庭分会正式成立,为国内唯一的数字家庭领域权威组织。
③2006年9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④2006年12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售后服务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5.“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召开,13家彩电厂商发布联合声明驳斥“CRT退市论”
2006年9月20日-21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百家企业和相关机构,举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这是国内数字电视领域集中研讨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全面展示产业链成就的首次盛会。
在会上,13国内骨干彩电企业发表联合声明驳斥不实报道,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平板电视和CRT电视将保持共生并存的格局。6.渠道并购重组频繁
①2006年5月,五星正式对外宣布,与百思买达成协议,五星获得百思买1.8亿美元投资,百思买将收购五星51%的股权。②2006年11月,国美正式对外宣布,国美并购中国永乐成功。中国永乐股票将于11月16日正式开始停牌,并于2007年1月底在香港联交所退市。
7.国内企业进入面板领域,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①2006年12月,四川长虹集团及长虹电器股份公司,顺利启动“造屏计划”,联手彩虹集团、美国MP公司,斥资60亿元在四川绵阳建中国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
②2006年末,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京东方、昆山龙腾已签署意向书,将共同组建专业化公司,使之成为各方TFT-LCD业务的统一平台,并计划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就有关整合事项达成一致。
③2007年1月16日,由彩虹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国内第一条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在咸阳市开工建设。这是国内首家实质性进入玻璃基板领域的企业。彩虹液晶玻璃基板项目总投资为13亿元,分两期建设。④本土LCOS产业链基本形成
中国投影显示企业已在超高压汞灯、背投屏幕、光学引擎等方面获得突破。尤其是在光学引擎方面,2006年南阳中光学集团与美国Syntax-Brillian合资生产三片LCOS光学引擎已经投产,并于2007年1月生产出了采用自产光学引擎的LCOS整机,中光学集团与日本智能泰克合资生产的DLP引擎也准备开始量产;江西鸿源、深圳昂纳明达的三片LCOS光学引擎陆续投产,上海力保自主开发的光学引擎取得巨大进展。
8.彩电企业知识产权合作取得共识和突破
2006年9月20日,在 “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上,13国内骨干彩电企业联合发布共识,加强在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积极推进共同出资成立第三方专业公司开展知识产权研究,吸纳各方优势专利展开中国彩电专利池建设,建立谈判组织进行集体谈判等工作,加强彩电行业在数字电视领域中的竞争力。
9.彩电产业多项技术和产品入选国家投资重点支持目录 2006年12月25日,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制订了《我国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明确指出:国家科技计划和建设投资将对列入目录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予以重点支持。平板显示应用技术和制造技术,大尺寸、高清晰度彩色TFT-LCD和高清晰度彩色PDP的面板和模块及其材料,LCOS等新型显示器件的关键件及系统,基于机卡分离的数字电视接收机顶盒与一体机,以及高清晰平板电视机等入选目录,产业前景朝气蓬勃。
10.数字成就:实现两个50%跨越、保持双100%高速 ①2006年,中国彩电产量超过8600万台,占全球比重50%以上; ②2006年,中国彩电出口量超过4600万台,占中国彩电总产量的50%以上;
③2006年,中国平板电视(LCD和PDP)产量和出货量的年增长率都超过了100%。2006年中国彩电行业十大事件(2006年1月—2007年1月)*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标准出台 *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出台
*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出台,彩电环保使用期限确定为7年 *平板电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 *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成立 * 13家彩电厂商发布联合声明驳斥“CRT退市论”
* 13家国内彩电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出资成立第三方知识产权研究公司,建设中国彩电专利池 * 国美并购永乐
* 中国第一条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上马 * 中国第一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开工 2006年中国彩电市场10大特征 * CRT:超薄成为亮点,整体规模收缩 * LCD: 市场规模扩大,增长速度减缓
* PDP:42英寸高清和50英寸将成新的增长点 * 背投:CRT背投衰退,MD仍有空间 * 前投影:家庭娱乐将成市场新的增长点 * 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获得新突破 * 农村市场:稳中有变,规模超过城市 * 商用市场:五大消费行业各有千秋 * 消费需求:更新换代是第一大需求 * 渠道:大连锁占领全国彩电销额三成 2007年中国彩电行业十大趋势
* 彩电行业转型加速,产业升级与构建完善的平板电视产业链成为迫切需求。
* 多元化趋势延伸,从显示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向竞争主体、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扩展。
*平板电视市场进入规模竞争时期,品牌集中度开始提高,彩电行业开始新一轮洗牌,部分实力较弱品牌面临退市的威胁。
* 三四市场平板电视开始放量增长,市场容量将有望超过120万台,增速大大超过一二级市场。同时三四级市场渠道竞争加剧,渠道商的扩张和整合将进一步提速。*平板电视价格继续下调,行业利润依旧低微。
* 42英寸高清(WXGA)等离子电视的大规模上市及50英寸价格大幅下降,等离子电视市场有望在2007年回暖。* 超薄CRT电视将扮演CRT救市英雄角色,2007年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
* 应用技术创新亮点频出,流媒体、可录电视、倍频技术、背光调节这四大技术为消费者带来切实的附加价值和更完美的视觉效果,2007年将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平板电视售后服务规范确定,国家“三包”规定将正式出台,解除消费者后顾之忧。
* 国际与国内市场趋于统一,互动显著,国际贸易壁垒更趋复杂化和弹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