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闹的民俗节教案完成版
: 《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能够说出对称现象以及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的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3.在操作、观察、判断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并欣赏、感受对称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观。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每组一套平面图形图片,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看一看,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师:同学们,刚过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元宵节,还能看出同学们的脸上还洋溢着一种快乐和兴奋,说说你都看到过哪些好玩的或新鲜的事情? 生:挂灯笼、放烟花、贴对联„„
师:老师还有机会参加了一个民俗艺术节呢!不能带大家到现场
参观,特意把民俗节上拍到的一些照片带来了,同学们一块欣赏一下吧!(屏幕呈现:伴随着一曲民族音乐依次出示民间剪纸-风筝-京剧脸谱-民间工艺品-杂技表演-总情境图)。师解说: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剪出了方寸之间的喜庆与精彩,潍坊的风筝享誉世界,中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是我国戏剧中独有的化妆艺术,一针一线绣出的手工艺品,艺术体操表演和杂技以精湛的技艺,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赞赏和喜爱。
师: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生:这些图片太美了!
师:这些图片不光美丽,在它们身上还蕴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还有没有什么更伟大的发现?
生:它们都是对称的。
师:对称?你是怎样理解对称的? 生: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 同学们真棒,通过观察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数学现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对称”现象。(板书课题)【评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地用好用活教材中提供的中国 “以境生情” 民俗、民风的情境素材,通过学生自己对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解读”,从而使学生体
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和神秘,适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尝试,快乐探究 1.折一折,认识特点。
师:现在老师把上面画面中几样物体的图形拿来了,刚才同学们说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是对称的,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想,那它们的两边是不是真的完全一样,是对称的呢,还需要同学们动手来验证一下。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 1 号信封,里面装的就是这些图形,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看有什么发现?完成后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投入,下面请几个同学汇报一下你的探究成果。
生 1 一边操作一边说:我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一样大。教师播放图片解说:我们先看金鱼图,如果把金鱼图对折,它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如果把燕子风筝图对折,它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把脸谱图对折,也是左右两边一样。
生2:我也是把这些图形对折的,我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形状是相同的。
生3:我发现对折后只能看到这些图形的一半了。师:那说明这个图形的两边怎样了? 生:合在了一起。
:重合了。
师:现在看来,咱们同学已经达成了共识,都认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一样或重合了,(板书:重合)也就是说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出示少一片叶子的一朵小花)。它对折后有没有重合? 生:没有。师:一点也没有吗? 生 1:有一部分。生 2:花朵部分重合了。
师:这儿的重合和你的重合有什么不同? 生:我们的重合是全部重合了,老师的是一部分重合。师:你们的重合是全部重合,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而老师的这朵花只是重合了一部分,那要想让这朵花也能“完全重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 1:在另一边贴上一片叶子。
生 2: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把这片叶子摘掉就可以了。师概括:你的思维太棒了!那像这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操作演示: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3.那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现象,谁起来说一说?(完成自主练习1.2题)
引导学生动一动,做一做,和同伴一起做个轴对称的动作。
【评析: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本环节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即:猜想-验证-发现-交流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地碰撞出火花。为了避免学生对“完全重合”概念建立的太苍白,教师适时地出手,设置了两次对比性的操作:一次是在学生用自己语言描述了对“重合”的理解之后,出示了“少一片叶子的小花”与学生的 “重合”对比,从而学生深刻领悟了这朵小花是“部分重合”,而自己操作的图形是“完全重合”。在解决“如何让这朵小花也能完全重合”这个问题时,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充分展现了学生对“完全重合”理解的程度。通过两次对比操作,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的数学体验牢牢地印在了头脑中。】
三、分组合作,讨论释疑。1.剪一剪,加深理解。
师:刚才我们共同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现在你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图形(心形和五星),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师: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其中的一个图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那双灵巧的小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吧,剪的时候注意别让剪刀划伤你的小手。屏幕展示:请同学们用你那双灵巧的小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剪的时候注意别让剪刀划伤你的小手。剪出来之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剪出来的这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作品展示,让学生说一说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师:下面找几个同学上台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剪的这个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提供的两个图形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原先没有对折再剪的学生心里肯定有动手重新剪一个的想法,于是老师再给学生一次机会,让学生动手剪一剪,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四、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1.辨一辨,内化提升。(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那现在如果给你一些图形,你能很快地判断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大屏幕展示第4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你的2号信封,里面装有屏幕上的这些图形,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说明理由,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汇报一下?
折正方形的学生交流;折正六边形的学生交流;折长方形的学生交流。对于不同的对折方法教师要及时鼓励。
平行四边形的判断不能想当然。
【设计意图:为了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师将常见的平面图形发给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等方法
特别是对于同一个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折法,让学生通过交流,明辨是非。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判断完这些图形,你有什么话要说?你觉得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最关键的?(大屏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最关键的?)
五、清理过关,趣味拓展。
师:下面进入我们的闯关环节,看一看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1.找一找,哪些是对称的?请在□内画“√”。2.猜一猜,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师:下面大家看到的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 3.连一连,下面的图形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
六、欣赏对称,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最后咱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吧:奥运五环,因为对称而显得美轮美奂,中国的古典瓷器,古典家具因为对称而显得古朴雅致,对称的严谨性在科技领域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建筑领域也能体现对称美,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中国的,还是国外的,对称设计永远是主流元素,那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蜻蜓,是多么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啊!中国的汉字,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标志,无处不有轴对称图形的身影!
:欣赏完了,感觉美不美?其实,对称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有一定的科学性呢,比如,眼睛的对称,让我们看物体更准确;耳朵的对称,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
希望同学们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寻找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感受对称美的魅力!
大屏幕展示:做一做,课后搜集一些树叶,设计一幅轴对称的粘贴画。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树叶,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幅轴对称的粘贴画,美化我们的环境,装扮我们的生活!下节课的时候把你的作品带来,我们展评一下看谁做的最美!
【评析: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巩固运用是提高认识水平、促进思维发展的核心。本组练习题的设计,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与练习,通过直接判断或者动手操作对折后再判断,强化认识。二是欣赏创造,通过欣赏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创造美的欲望。通过辨、猜、赏、做四方面的拓展应用,把学生探究过程中零散的、初步的认识加以整理和升华,同时也是对认知过程的再认知,对已获得的数学体验的内化吸收。】
教后反思: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了解对称图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数学”的全过程,建立起真切的数学体验。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开创性的探索:
一、植根现实,激发学习情趣。对称是现实世界中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处处可遇到对称物品,如: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等。本课选取了民俗节活动上很有代表性的风筝、剪纸、民间杂技表演为研究素材,当这些内容丰富的照片在优美的民乐中呈现时,令学生很振奋,为学生找到学习对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学生交流感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对称”的表象。
二、亲历过程,关注学习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在这个动态、立体、开放、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探索、对话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思维被激活,灵感被调动,实现了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和顿悟,享受着独立思考后发表见解的快乐,产生了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拓展应用,完善自主建构。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概念的抽象性,最困难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概念。拓展应用的安排正好帮助学生对自己获得的新经验进行重组,提升知识结构,实现学生学习知识的再创造。本节课求新存异,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整节
课非常活跃,非常开放,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投入,很开心。在此学生收获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敢于实践的精神和探索学习的方法。
第二篇:热闹的民俗节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 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兴奋地):好!师:游戏的名称是“画眼睛”。谁愿意参加这个游戏?生(争先恐后地):我来!师:(指名生1)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你能不能做到?请闭上你的眼睛,可不能偷看哦!生1画:师对生1、2:谢谢两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笑声也带来了思考。【教学过程】
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
游戏结束了,但是这个游戏带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第一位同学画完大家都笑了,第二位同学修改大家也笑了。人的两只眼睛到底该是怎样的? 生:大小一样,位置相对。也就是对称的。
师:生活中对称现象可以说无处不在。谁留心观察见这样的对称现象?
生:蝴蝶的两只翅膀是对称的。生:飞机是对称的。生:花瓣是对称的。生:从正面看人也是对称的。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也搜集了很多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展示课件)师:你怎样理解对称?生:两边一模一样。生:左右一样。生:也可以是上下一样。师:是不是这样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试一试。师:大家通过对折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能够完全重合,像这样的一类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用点划线来表示。板书:点划线 师: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没有这样的轴对称图形呢?
生: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加号、减号、乘号、除号„„师:你找到了很多轴对称的数学符号,真厉害!生:0、8、3、1、100„„师:你换了个角度,发现了轴对称的数字。生: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生:我不同意。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生:我认为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生:我觉得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看来这位同学的观点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与争议。有争鸣就有研究的价值。他勇敢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大胆的数学假设还需要科学的验证。我们分组来归类研究怎么样?
生:好!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我们想研究平行四边形这一类。(第二小组)
师:最喜欢三角形的是哪个小组?(第三小组)师:你们想研究哪种图形?(第一小组梯形)师:圆形由哪个小组来研究?(第五小组)师:我还给最后一小组准备了多边形。你们喜欢吗?(第四小组)(小组讨论: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确定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由组长组织讨论并形成结论)小组交流:
[第一组]汇报:我们研究的是梯形。我们发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对折以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它有1条对称轴。而普通梯形无论怎样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组]汇报: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平行四边形。我们发现长方形对折以后能完全重合,而且有两种方法。它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对折以后也能完全重合,有4种方法。它有4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普通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后变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也能重合,所以也是轴对称图形。
争议:我不同意“普通的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观点。因为它本身无论怎样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而剪、移、拼后变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能重合,是长方形能重合而不是原来 评价:你们的发现真了不起!
[第三组]汇报:我们发现所有的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它有无数条对称轴。椭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评价:谢谢这一小组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数学观点。师: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给我们带来了数学的争辩与成功的享受。你们愿意走进生活研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吗? 人体游戏
请你和同伴一起做个对称的动作造型.现在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做一个对称动作。谁愿意到前面做?(指名表演)做做不对称 师:对称无所不在。
中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或威武或诙谐或正气,无一不是轴对称的杰作;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用对称剪出了方寸之间的喜庆与精彩;世界著名的建筑:故宫、天安门、凯旋门、泰姬陵、伦敦塔桥因为对称而显得更加雄伟壮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观众喜爱节目——千手观音用静默的对称给国人带来了多少震撼!大自然更是用它的鬼斧神工展示了一幅又一幅美妙绝伦的轴对称图形。生(情不自禁发出惊叹声)。
师:看着这么多我们亲手创造的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妙的轴对称图形!生:我喜欢轴对称图形!生:轴对称图形真美呀!(多媒体展示对称的“美”字)
师: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做美的使者,时时发现美、处处欣赏美、人人创造美,让我们的生活明天更美好。
第三篇:《热闹的民俗节》教学设计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
寿光古城街道垒村小学
徐得生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教学难点】
1、确定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位置和条数。
2、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正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剪刀,正方形纸片、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观察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精美的视频材料,请大家欣赏一下,它们美吗?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内合作交流。
3、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
(大屏幕演示“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的动画”)
小结:像这样,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画对称轴要用点划线。(教师演示对称轴的画法)
5、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6、小高潮部分: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3件神秘的礼物,猜中的话就是你的啦。(播放视频动画12)
(二)折一折,剪一剪。
师:同学们,现在请看大屏幕,观察这2个图形是如何做出来的?请同学们思考下,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一起把它们剪出来。
选取3个小组分别展示各自小组的动手操作的成果。
(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轴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大屏幕展示练习)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猜字游戏。
(四)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大屏幕演示)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轴对称图形,陶冶情操,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自我评价: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今天谁表现的很棒?你觉的自己学的怎么样?我们的课即将要结束了,你想和老师说什么吗?(大屏幕演示)(六)课外作业: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还能找到那些对称图形吗?试一试。
第四篇: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学校: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办王铁小学 姓名:王月梅
电子邮箱:1274307481@qq.com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对称现象,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哪些.教学难点:
1、学生对对称现象的感知与理解,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称现象.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对称物体,加深对对称现象的认识.三、教具准备: 课件(包含建筑物,京剧脸谱,风筝等图片)2 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些对称图片 教师制作的不完整的对称图片。
四、学具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彩纸;
2、准备已经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纸片;
3、一张彩纸;
4、一把小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国庆“十·一”假期很快过去,相信同学们在这七天里肯定会有不少收获.谁愿意谈谈你的收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学生畅谈自己在“十·一”期间的经历(如到何地旅游,参观展览,读了一本好书或看了一部什么电影,参加比赛等)
(二)、展开活动
活动1:(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民族特色的音乐出示教师拍摄的民俗节图片)http://wenku.baidu.com/view/eea5e31d10a6f524ccbf8550.html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然后全班学生交流.教师:看到这幅图,你们想到了什么? 教师:你说的真不错,面具是戴在脸上的,而脸谱是化妆师将色彩画在京剧演员的脸上,勾出面部轮廓。
六幅照片全部展示,学生仔细观察,感受美丽的对称现象.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总结:(教师结合情境图中的素材讲述这些都是对称现象,启动新的问题进行拓展)教师归纳并板书----像这些图形,物体左右两边的形状,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的,这些都是对称现象。活动2:教师送礼物 建立对称图形的概念
现在小组同学合作,打开信封,找一找对称的图形。找一找:
找出纸袋中的对称图形,请学生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收到了什么礼物? 看一看:
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两边的形状,大小是一样的?
折一折: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解了对称图形,下面咱们就动手折一折吧。活动3:折纸船
请打开课本29页,按照书上的提示动手折一个纸船。
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先一起把提示看懂,然后试着动手折纸船。教师:谁愿意把你折的纸船展示给大家看看,并说说你的做法?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并介绍。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试着给这个痕迹取个名字吗?
学生会说出多种答案,教师给出正确答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把这张纸从中间对折后会有一个痕迹,我们把这个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老师这里有一个已经剪好的蝴蝶,同学们想不想也得到这样一个美丽的蝴蝶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试吧.剪一剪:
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彩纸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美丽的对称图形.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活动4:人体游戏
请你和同伴一起做个对称的动作造型.现在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身体做一个对称动作。谁愿意到前面做?(指名表演)做做不对称的动作造型.教师展示一枚树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枚树叶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发现这枚树叶是对称的.教师:树叶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拾起一枚树叶时,总会想到秋天就要到了,却并没有对它进行仔细的观察.今天早上我捡到这枚树叶时,仔细的看了看,发现了它是对称的,刚好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一课,于是这枚树叶就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留心身边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数学知识.活动5:进一步研究生活中的对称情况,进行运用:
师:我们生活中不起眼的树叶都有“对称”的情况,那你能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对称?你又准备在哪些地方利用对称的知识? 哪个小组可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 我知道剪纸是对称的.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是对称的.人的鼻子,眼睛,眉毛是对称的.电饭锅,飞机,闹钟是对称的。蝴蝶是对称的.长方形,正方形,七星瓢虫是对称的。老师戴的眼镜是对称的.我可以利用对称的知识剪出对称的图形.同学们说出这么多,看来对称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说出为什么会有对称现象吗?(举个例子介绍一下)小资料: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闹钟,飞机,电扇等,它们的功能,属性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的形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性-----对称性,人们把闹钟,飞机,电扇制造成对称的形状,不仅为了美观,而且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闹钟做得对称保证了时间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是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
你想一想生活中或自然界还有哪些对称现象?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活动6: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对称图片.飞机,古代花瓶,风筝,各式挂毯等.谁能说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到处都有对称现象,只要用心观察,都会发现.活动7: 同学们在这节课学习积极主动,老师有一份小礼物送给大家。
教师只展示图片的一半,学生猜出整幅图片是什么,谁猜对了便送给谁.(三)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对称图形?
2、自己设计画一些对称图形。
3、到生活中进一步寻找、发现、研究有关对称运用的例子,并思考为什么要用,如果不用结果会怎样?
(四)结束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谈自己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对称现象,知道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树叶,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看一看哪些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用这些树叶做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下节课展览。
第五篇:热闹的民俗节教学反思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反思
柏城小学 邱介红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找一找、折一折、猜一猜、连一连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所有的课堂活动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