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案

时间:2019-05-13 21:3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1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1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案》。

第一篇:5-1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案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2.能力目标:认识情感的丰富性,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握情感的作用,学会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形成更加丰富、健康、稳定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情感的作用。【教学难点】 情感的作用。

一、诗词朗诵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沁园春·雪》——毛泽东 同时插播纯音乐《我爱你,塞北的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师小结:《沁园春·雪》表达了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伟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正处于青春成长的我们,要向古圣先贤学习,培养自己丰富深刻的情感,做情感的主人,绽放青春生命的活力。

二、探究新知(一)丰富的情感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教师职业 【多媒体呈现】

情境一:你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右脚肿痛得厉害,班主任老师及时把你送到医院。情境二:运动会上,你们班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情境三:国庆期间,观看中央电视台《江山多娇》节目,欣赏祖国山河的壮美,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情境四:因为忙于看电视,作业完成得不认真,遭到老师的批评。问题:

1.在以上情境中,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类似的情感体验? 3.情绪和情感是一回事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要求:阅读情境,感悟反思情感体验并在小组分享交流、讨论探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四个情境分别体现了感激和感动、高兴和自豪、热爱和骄傲、羞愧和难过的情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丰富的情感交流,渴望真挚情谊。我们正是通过丰富的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情绪和情感有联系也有区别。比如说早上你对妈妈的唠叨很反感,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你对妈妈的爱。反感是情绪,爱是情感。【多媒体呈现结论】

1.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联系: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情感伴随着情绪积累和发展;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情感。

(2)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图示:

活动二:阅读思考 探究分享~古诗词中寻情感

【多媒体播放】四首古诗词 同时可插播轻音乐《风的呢喃》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问题:1.四首古诗词分别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2.你还可以在古诗词中找到哪些情感呢? 3.结合活动一,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要求:邀请四位学生有感情地分别朗读四首诗词,学生在欣赏中感悟思考并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中华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中华古诗词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表达,传递着社会正能量,赋予我们十分丰富的情感世界。【多媒体呈现结论】 3.情感是复杂的(情感的分类)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其中,有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有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有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有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也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二)情感的作用

活动三:角色朗读 探究分享~爱的呵护 【多媒体呈现】

师爱的魅力

课间十分钟,王杰铅笔盒里的十元钱不翼而飞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我看见刘欣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在教室里,一定是她,她家只靠她妈妈一个人挣钱供姐弟俩上学,可穷了。‛‚搜身,搜身。‛不知谁提出了建议,立即有一些同学也赞成。我当时并没有发火,也没有搜查,只是感到心里沉甸甸的。我把目光一一扫过每一个学生,教室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安静。当我的眼神与刘欣的眼神相碰的一刹那,一种复杂的情感从她的脸上掠过。我马上意识到,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把坏事变成好事。‚同学们,王杰同学准备买钢笔的钱不见了,大家能帮帮他吗?‛‚老师,我们大家每个人给她凑一点钱。‛‚老师,我把这支钢笔送给他。‛同学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王杰非常感动,我也被这一颗颗可爱的童心感染着。我接着说:‚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一定要鼎力相助,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不能断言这十元钱一定被某个同学拿走了,但肯定是咱们班的同学,我猜他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想他心里也很难受。我们班是个优秀的班集体,希望每个学生都做诚实的孩子,不希望再发生这样的事。‛第二天,我在语文书里发现了十元钱和一封信:‚老师,真对不起,我不应该做出这样的事。爸爸去世后,妈妈为供我和姐姐上学累倒了,我想给妈妈买点药……‛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视线。随即我也给她回了一封信,悄悄地放进了她的铅笔盒:‚看了你的信让我很感动。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你的肩头,但人穷不能志短。有困难我和同学们都愿意帮助你。‛在以后的两年学习生活中,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号召大家共同帮助她。在爱的呵护下,她的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问题:

1.面对同学的质疑,老师是如何做的?

2.同学们都纷纷向王杰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3.刘欣最后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4.老师的“爱”对刘欣起到了什么作用?

要求:邀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同学们在欣赏中感悟思考,在小组分享观点后讨论探究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在老师的关爱下,同学之间展示了友爱,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同样在老师爱的包容下,刘欣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并在爱的呵护下,学习进步很大。由此可见,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对我们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呈现结论】

1.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我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我们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我们参与社会事务离不开责任感、胜任感等等。

2.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活动四:阅读感悟 探究分享~心怀感恩之情 【多媒体呈现】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在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后发表演讲时说:‚我感谢父亲,父亲在我出生时为我起名呦呦,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要感谢伟人毛泽东,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成立中医研究院,为我成就一番事业提供了平台;我要感谢东晋时期的科学家葛洪先生,他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问题:

1.屠呦呦的发言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青蒿素的研制过程都有哪些人做出了贡献? 3.屠呦呦的这种情感对青蒿素的研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要求:邀请一位学生模拟角色有感情地发表获奖感言,其他同学在聆听欣赏中感悟思考,并在小组分享、讨论探究达成共识,最后参与班级分享。

教师小结:青蒿素对治疗疟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是对世界药学的重大贡献。正是因为屠呦呦及其团队持之以恒、通力协作的研究,正是因为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的帮助和启示,正是因为非洲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也正是遍布祖国各地的青蒿,才有了青蒿素的温室,也才有了伟大的发明创造。【多媒体呈现结论】

3.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4.情感可以使我们的情怀更加宽广、博大。活动五:拓展提升~欣赏歌曲 【多媒体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歌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活动六:合作总结 梳理知识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分享。

本课小结:情感是丰富复杂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感知未来。希望青春年少的我们,在青春的生命历程中能够把握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做情感的主人,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绽放青春人生的光彩。

第二篇: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五课第1课时《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活动创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认识我们的情感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保持健康、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

升国旗仪式

想一想:

面对国旗、听着国歌你会有什么想法或什么感受?

提示:自豪、激动……

教师讲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品味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丰富的情感

(多媒体显示)

提示: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书上,与同学分享。

活动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活动内容)

问题:(1)你有过以下情感体验吗?在生活中还有那些情感体验?

教师强调:生活中我们因为不同的情境会有着不同的情绪表现。同时作为社会的人,我们需要与他人交往,渴望得到真挚的友谊。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分组讨论:

(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②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3)阅读教材,归纳情感分类

提示:根据不同层面情感要求分类

教师总结:情感的分类

基础性情感:安全感;高级情感:道德感;正面的体验:爱的情感;负面情感:恐惧感;还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目标导学二:情感作用

活动二忆一忆

(1)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情感有哪些?

(2)你现在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你会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要?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例如:我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我们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我们参与社会事务离不开责任感、胜任感。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活动三:情景分析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教数学的张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和一些同学都怕他,可现在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一段时间我生病在家,张老师来看我,给我补课,还给我带来他亲手包的鸡汤,虽然我不喜欢鸡汤,但因为是张老师为我做的,我还是很开心的喝了。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每天放学一定先做数学作业,虽然有的题比较难,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张老师。

(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数学有什么影响?

提示:态度转变、对老师的情绪变化

教师总结:我对张老师有害怕到喜欢,我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等,从而影响我喜欢学习数学。

也就说,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境二

(1)为什么钱学森要感谢他的爱人?这种情感对他有什么影响?

提示:音乐给钱教授帮助,让他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

教师总结:情感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它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情境三

在不同时期我对妈妈的需求

(1)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提示:注意不同时期,我们对妈妈的需要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情感。

教师总结:从小时候对妈妈要求到后来关心妈妈。从需要妈妈的爱,到我们爱妈妈,关心妈妈。

让我们知道,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让我们学习到情感与情绪不是一样的,它们二者是有联系和区别的。在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利用好情感对我们的作用,培养正面的情感体验,克服负面影响。让丰富的情感世界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丰富的情感安全感、道德感、爱的情感、恐惧感、敬畏感

我们的情感世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感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培养宽广、博大情怀

教学反思

学生对情绪有了解但是对于情感了解甚少,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情感是怎么回事。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了情景设置的方式、抽题讨论探究。学生对情感有了初步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多培养学生爱国、责任等方面的情感。

第三篇:书写情感世界

书写情感世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其文学和艺术深深地印含着中国独有的元素。书法艺术这一国粹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追求中的情感的渲染和寄托,不仅书法家用自己的情感灌输着书法艺术,而且历代的书法理论家也认为书法是心与意的交融。

一、扬雄――“书,心画也”

扬雄的《法言》虽本不是专论书法的著述,然其中所表现的论书思想屡屡为后人所征引和推崇,成为中国书论的开山之作。他在《法言?问神》篇中有一段涉及“心”与“言”“书”关系的文字:

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面相之,辞相适,?贾行闹?所欲,通诸人之者,莫如言;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昏昏,传千里之??胝撸?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这段话前一层意思强调了“言”与“书”的社会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交流思想,通过“书”来记载古往今来、天下四方的事物,起到沟通古今、联络远近的效用。后边则是说,“言”和“书”是人们心灵的体现,由此可以窥见人的内心世界。语言文字源乎情感,思想的高低、品德的优劣,在“言”和“书”中都被反映出来,即“君子小人见矣”。两者可以体现不同层次的人的精神品格,是人们用来表达感情心绪的手段。

扬氏这里所说的“书”,非指书法,而是与“言”相对,指的是一切书面文字、书面语言,比如经典著述与文学作品,但是在广义上自然包涵书法这一艺术形式。书面语言与文学作品通过文字的意义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书法则借助作品的艺术形态表现人的情感意趣。然“书”除了表“心”的性质与作用外,更兼有抽象图画的性质与直观表达的效果,因而扬氏的“心画”说便很自然地为后人引发到书法艺术中来,即书法作品是书家心灵的图画,从而成为揭示书法艺术与书家思想情感密切关系的最精要的论断。要想在艺术上有所造诣,首先应该提高艺术家自身的品德修养,这启示了后来的书论研究,并为中国书法“尚意”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书论中注重书家个性品格与书风关系,以人品胸次、道德修养、气质节操为衡量书法品第的祈向即滥觞于此。

二、蔡邕――“书者,散也”

书论发展至东汉,出现了汉代书论的集大成者――蔡邕。继西汉扬雄之后,蔡邕更加深入地指出了书法创作与作者情绪之间的关系。其《笔论》中说: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只一“散”字就揭示出了中国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本质属性。所谓“书者,散也”,也就是说,书法是抒发思想感情的艺术。这一论断意义重大,蔡氏对“书”这一概念做了全新的艺术理解:古代的词书、字书以及经传等对于“书”的训释,都是言其实用的功能,而蔡氏的“散也”,则是抛开文字、书法的实用记事功能来讲书法的表情达性的功能,这是对书法的艺术品格最明确的认定。蔡氏认为书法创作的关键在于“散”,作者的性情散淡,神意舒缓,然后才能使作品风神萧散,不粘不脱。同时他又首次揭示了书法作为一种纯艺术所需要的创作心理,既然书法的追求如此,则书写时首先要抒散怀抱,要放任情感、纵恣性灵,如被它事纠缠而不能做到,书作便不会佳美。就是说书写要有饱满而强烈的创作欲望以及充沛而自由的情感与性灵。在蔡氏看来,书法创作的过程,就是书家性灵情感借笔墨抒发的过程,只有书写中做到了“任情恣性”,才能写出展现书家真情至性的上佳之作。下文又讲创作中要保持虔诚专

一、虚静平和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随意所适”,任凭情感驱驰的保证。蔡氏这一论述成了后世关于书法创作心态的传统观念,后来欧阳询《八诀》中的“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以及唐太宗《笔法诀》中所论及的“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等论断都是与蔡氏的观念一脉相承的。

“书者,散也”的观念,显然是承袭西汉扬雄“书为心画”而来,可是扬氏之论原是指书面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并非论书法。只是后人顺理成章地引发到书法上,遂成了揭示书法艺术功能的名言。然而两相对照,“书为心画”只是客观地说明了书法艺术是怎样的一种事物,而“书者,散也”则道出了书法艺术的根本追求,即它的能动作用,这就比扬氏之论深入了一步。

三、王羲之――“意在笔前”

西晋书论以卫恒的《四体书势》为代表,主要是对以草书、隶书为主的今文字各体的书法形态美的意象描绘与赞颂,同时也提出了书家主观心意的问题。书法表现物象的方式不同于绘画与雕塑,它仅仅通过流动的线条和笔墨技巧来体现物象,因为书法创作不单纯是模仿的艺术,而具有抽象的象征性质,故与人的思想感情、品格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随着文字脱离了早期象形的阶段、加重了表意的成分并且日趋简练,“心”“意”就成了书论家十分重视的范畴了,西晋书论著述中就有这样的趋势。如:

“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成公绥《隶书体》)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卫恒《四体书势》)

“观其措笔缀墨,用心精专,势和体均,发止无间。”(卫恒《四体书势?字势》)

“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同上)

“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索靖《草书势》)

书法是表现“象”的艺术,由“象”可以通“意”,故它又有表意的作用。西晋书论家注意到了书法艺术以物象表现思想意识的作用,因而指出了书法创作中“心”“手”相合的问题。成公绥关于“心”“手”“意”三者关系的论述,开启了后代对此命题讨论的先河,稍后的卫铄、王羲之等人提出“意在笔先”的主张即为这一理论的发展。

东晋书论,虽然都是后代的伪托,但仍体现了东晋士人们书法实践的总体追求。涉及到其尚“意”观念的首先就是卫铄的《笔阵图》,云:

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这是《笔阵图》中最值得注意的“意前笔后”的重要观念,论述了书法创作的立意与书写的主次关系,这一提法继承了前代赵壹的“书之好丑,在心与手”,以及蔡邕“欲书先散怀抱”的思想,明确提出“意”的美学概念,对“心”与“手”“意”与“笔”之间的主次关系做了正确的定位,对创作主体的心意在书法创作中的主导与决定作用做了肯定。

这一观念在题为王羲之撰的《论书》与《题卫夫人后》里被论述得更加淋漓尽致,归结为“意在笔前”,也就是说在下笔书写前先要很好地立意构思,书写时才不至于“心手不齐”。

王羲之的书论体现了晋人尚意重韵的艺术祈尚。随着玄学的兴起,西晋书论中已经出现了重视“心”“意”的倾向,书法不再只是一种具备形态之美的艺术,而且有了表现人们心理意愿的作用。因而,“意”变成了王羲之书论的核心。这里“意”的含义除了指书法的意趣,即后人所谓的“晋人尚韵”的“韵”字之外,更多的是指作书者的情感、心态或是创作前的立意、构思。由此,他强调了书家的意绪和情操,认为书法可以表现人的内心,从而接触到了书法创作中主客观沟通的问题,即所谓书能“称意”,《书论》中说“大抵书须存思”,也是这个意思。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右军《兰亭序》言‘因寄所托’,‘取诸怀抱’,似亦隐寓书旨”,便一语道出了王羲之书论的精核。

“心意者,将军者;本领者,副将也……”(《题卫夫人后》)

“夫欲书者,先乾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养、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同上)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书论》)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同上)

王羲之“尚意”的观念在中国书学理论的发展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切艺术从根本上都是为了表现人之心灵的,中国书法艺术更是这样。王氏把“意”看成是书法艺术的根本追求,这就把握住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真谛,使中国书法理论在“尚象”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并为后代书学理论的健康、深入发展指明了道路。

四、王僧虔――“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南朝齐书法家、王羲之四世孙王僧虔作为当时书坛翘楚,受汉、魏、西晋以来哲学上有关“形”与“神”的探讨以及东晋画论中“传神”观念的启发,借喻于“人”的躯体与精神,把“笔意”升华到了“神采”这一重大的书法美学范畴。《笔意赞》的序文说: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所谓“神采”,即精神风采,本指人的精神品格的外在表现,它是性格、气质、才情、怀抱的总体显现。借用于书法,笼统地说,就是笔墨间的精神意蕴;具体地说,就是作品的风神、气韵、意趣,它是书法家精神气质、个性情怀的笔墨体现,也是书法作品的最精彩动人之处。张怀??曾评汉晋时草书家“精魄超然,神采射人”(《书议》),是说作品之所以呈现光彩照人的神采,是由于书家具有高卓不群的精神特质,这两句话便道出了书家的精神品格与其书作“神采”的关系。

从书法艺术的内涵来说,书法是表“心”的艺术,它可以凭借笔墨形态直接体现创作主体独特的个性精神与特定的情感心绪,即所谓“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张怀??《文字论》)。在这一点上,其他艺术诸如文学、绘画的功能均有所不及。书法的表“心”,主要是体现创作主体大致的精神品格,即主体不同的个性修养决定其书作或庄重、或妍美、或恣肆、或严谨的审美取向,进而形成总体艺术风格,这艺术风格又象征性地反映出主体大致的人格精神。譬如:王羲之风神超迈,其书灵和秀逸;颜真卿厚重刚直,其书正大雄浑;苏轼旷达高致,其书蕴藉丰美;黄庭坚卓荦不群,其书瘦劲奇宕,正所谓“书如其人”。王僧虔看到书法艺术的精神美是书道最精妙之所在,并赋予了与“形质”相对应的“神采”的美学观念,既指明了书法艺术内涵的首要性质,也把传统的“以人喻书”推向了极点。至后代,苏轼提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王澍所论“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必备,都是对王氏之论的补充与发挥。

书法不但是表“心”的艺术,而且是以“手”表“心”的艺术,“心”与“手”在创作中起着决定作用,而“心”又主导“手”,因而人的个性、气质之于书法艺术,关系重大。王氏之论的要点在一“忘”字,即必须做到心手两忘,才能创作出“求之不得,考之即彰”的神采高卓的作品来。如果说“心手相应”是一般创作要领,那么“心忘于笔,手忘于书”的两忘状态,则是艺术创作中的最高精神境界。所谓“忘”,即“心”不为“笔”缚,“手”不为“心”累,而进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所谓释知遗形,物我两忘,使精神获得一种大自在。如此一来,就是因为书法的真谛全在表情达性,只有在这种“忘”的状态下,才能屏除万虑,“书不妄想”做到了无挂碍,而“心手达情”,使书法创作过程成为直抒胸臆、袒露至性、倾泄真情的过程,从而写出灵性满纸、神采射人的作品来。正如清代周星莲所说:“至于熟极巧生,值便化大,并执笔、运笔之法亦皆忘之,所谓心忘手,手忘笔也。”(《临池管见》)

抒发创作主体美好的情感,是一切艺术的本质,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根本特质。王氏继蔡邕的“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后将“情”作为“神采”的内质而提出来,在王氏看来,如不能“心手达情”,则无“神采”可言。而在其另外一篇《书赋》中,一开头就提出“情凭虚而测由,思沿想而图空”,则说明书法就是要把创作主体不可见的情感、思绪化成可视的艺术形态,这就把“情”提到了书法艺术灵魂的高度。

王僧虔的“神采”论是东晋“尚意”书论思想的理论总结和深化,并开启了唐代书论的“风神”说与“表情”说,从而使中国书法的“尚意”理论达到了高峰。

五、张怀??――“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张氏书学思想的核心是对书法“意象”理论的阐发,这是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特质的深刻揭示,也是他对中国书学乃至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贡献。

“意象”问题是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意象”这一概念是由主体的“意”与客体的“象”合成而来的,“意”与“象”关系的阐述最早见于《周易》。《周易?系辞上》说:“圣人立象以尽意。”东汉王充在《论衡》中首次把“意”与“象”合成“意象”,而首先把“意象”引入文学理论,用以表现审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构思的,则是南梁的刘勰。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创作者的头脑中来,与其情意契合,就会产生审美意象;而艺术作品中的意象,则是其心中所营构的意象的外在表现。它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统一体,也是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客体的审美特征相融合的物化形态。意象既然是创作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自然融合着主体精神、情感的意蕴之美。这种意蕴之美不是浮现在书法形态的表面,而是潜藏在其深层。纵观古代书论,从最早的崔瑗《草书势》中的大量意象描绘,蔡邕的“纵横有可象者”(元郑杓《衍极》中作“纵横皆有意象”),到西晋众多书势类著述的无数意象比况,再到孙过庭的“同自然之妙有”,无不是把意象的营构当做书法创作的追求与书法鉴赏的标准。而张怀??的贡献则是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第一次把“意象”这一重要概念引进书法艺术,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全面的阐发,进而又高屋建瓴地拈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一语对书法的意象特质做了精辟的概括。

如果说,南齐王僧虔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论断,还是就书法艺术的本体揭示出其最高审美境界之所在,那么张怀??在其书法批评著述《书议》中明确提出的两条相关的评鉴原则则在中国书法批评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书法创作与鉴赏审美标准,即:“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风神”,张氏书论中或称“神采”“神气”“神情”,即风采神情,它是书家天赋的精神品格、情感心绪的笔墨体现;而“功用”,即工夫,就是书家后天学到的笔墨功力。“骨气”,即骨力气势,它是书作笔墨形态的力度、动态所形成的美感;而“妍美”,则是书法形态缺乏骨力气势的表面、浮华之美。显然,张氏最高的审美追求是光彩照人的精神美与骨力劲健、“生动可奇”的形质美二者的完美融合。

张氏的“风神”说,显然承袭并发展了王僧虔的“神采”论。王氏只是说“神采为上”,而什么是神采,并未说明。张氏则阐发说:“夫草木各务生气,不自埋没,况禽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采各异,书道法此。”(《书议》)意思是说,书法的神采就是书家个性独具的“生气”,即书家与众不同的精神品格、个性才情的体现。他还说:“状貌显而易明,风神隐而难辨,有若贤才君子立行,言则可知,行不可见,自非冥心玄照,闭目深视,则识不尽矣。”指出了神采隐寓于书法性质的深层,就像君子的品德那样不可直观,只能透过其人的形貌、言语去心悟、意会,这就阐明了神采的玄妙形质。

张氏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文字论》)深刻地指出,高层次的书法鉴赏,旨在与创作主体精神层面的交流,而那些神采卓异的书作,其笔墨之精妙自不待言,从而把书法的神采观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绝对高度。

书法作品的构思、布局、变化,是意念感情集中在笔尖上,还未形成实在的形象;而书法的造型,回旋转折,进退往复,严容神姿,笔毫随着作者的意念、感情而动,是已经见诸实在的构思。人欢喜时,心气和谐,写出来的字就舒放;人发怒时,心气粗闷,写来的字就险绝;人悲哀时,心气忧郁,写出来的字就内敛;人高兴时,心气平和,写出来的字就秀丽。总之,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趣、向往追求都会从字的神采、风格上反映出来。

第四篇: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

《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

【核心素养】理性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中的第一课时我们的情感世界,对学生青春期的思想和精神起到引领的作用。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旨在从“情绪—情感—情操”这条完整的发现线索来认识和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成长,以及在道德与价值观层面对其进行引导。通过让学生分别从亲人、朋友、国家等不同的方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觉察自身的情感状态,初步体验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并完成课标的要求“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学情分析】

情感生活是初中学生青春成长的重要领域,与他们的道德修养、法治学习密切关联。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诸种关系获得的安全感、归属感、信任感、有力感、责任感等基础性情感是学生丰富生命体验、获得道德成长、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初中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萌芽阶段,道德发展是由客观责任阶段转向主观责任阶段,情感发展则从单方面的尊敬进入多方面的尊敬。通过学习本课,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学习、价值学习相联系,引导学生在觉察、认识情感的基础上,将青春的创造力与自身的情感经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相融合,积极影响身边环境,传递情感正能量。

【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一是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二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情感体验与体会情感表达的方法,知道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情感对个人成长的价值,从而形成对情感的基本认知。

2、通过我的情感需要提高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觉察能力,增强对生活体验的敏感性,学会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3、通过学习关注自己的情感,形成通过情感积累逐步涵养情怀、陶冶情操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情感对个人成长的价值,从而形成对情感的基本认知。

难点:知道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情感对个人成长的价值,从而形成对情感的基本认知。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通过情境导入:

我想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对此,我想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问题:这里的“情”与“爱”是一种情绪吗?

答:不,它是一种情感。

任务1、通过分享情感体验与体会情感表达的方法,知道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了解情感对个人成长的价值,从而形成对情感的基本认知。

探究活动一

说说在以下这些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情感?

丰富的情感

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探究活动二

你有过以下情感体验吗?

正义感——对公正的体验。当我们看到有人遭受欺辱,并为此感到愤怒时,我们可以体验到正义感。

胜任感——对能力的体验。当我们独立完成某项任务,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赞赏时,我们可以体验到胜任感。

责任感——对职责的体验。当我们承担角色、接受任务时,我们可以体验到责任感。

除了上述情感体验,你在生活中还有过哪些情感体验?

丰富的情感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探究活动三

小羽爸爸在一次朋友聚会之后,迷上了麻将,一有空就扑到麻将桌边,对小羽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当时的小羽对爸爸、对麻将感到愤恨。不久,爸爸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戒掉了麻将,精心照顾小羽的学习和生活,小羽的学习也因此有了明显的好转,他突然发现对爸爸早就又充满了浓浓的爱。可是好景不长,小羽惊讶地发现,他的妈妈竟然迷上了麻将,他又陷入了痛苦之中

……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偶然发现,他的好几个同学和他有着相同的痛苦经历。现在,虽然妈妈也不再迷恋麻将,但小羽一听到有人迷恋麻将仍然会感到愤恨。

(1)小羽对爸爸的愤恨是一种情感还是情绪?为什么?

是情绪。因为: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它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小羽当时对爸爸的愤恨是由当时的特定情境引起的,很快就消失了,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

(2)现在,小羽听到有人迷恋麻将仍然感到愤恨,这是一种情感还是情绪?为什么?

是情感。因为: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小羽对迷恋麻将的愤恨是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累积的,这种感觉相对稳定。

(3)怎样正确认识情感和情绪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2)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区别:(1)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2)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探究活动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一范仲淹《岳阳楼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一王昌龄《从军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上述古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在古诗词中,你还可以找到哪些丰富的情感表达?

丰富的情感

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其中,有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有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有正面的体验,如爱的情感;有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也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任务2、通过我的情感需要提高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觉察能力,增强对生活体验的敏感性,学会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形成通过情感积累逐步涵养情怀、陶冶情操的意识。

探究活动五

(1)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情感有哪些?

(2)你现在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要?

情感的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反应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探究活动六

教数学的张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和一些同学都怕他,可现在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一段时间我生病在家,张老师来看我,给我补课,还给我带来他亲手煲的鸡汤,虽然我不喜欢鸡汤,但因为是张老师为我做的,我还是很开心的喝了。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每天放学一定先做数学作业,虽然有的题比较难,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张老师。

(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对“我”学数学有什么影响?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阅读感悟

在“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授奖仪式上,钱学森说:“我还要利用这个机会表示对我爱人蒋英同志的感激……蒋英是干什么的?她是女高音歌唱家,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正是她给我介绍的音乐艺术以及这些艺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在谈到文艺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作用时,钱学森说:“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探究活动七

(1)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情感的作用

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

拓展空间:

(1)通过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行自我评价。

(2)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人,尝试通过各种合法渠道了解他的情感世界,与同学分享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板书设计】

【随堂训练】

第五篇:《我们遵守规则》教案1

《我们遵守规则》教案

淮南市毛集区花家湖学校

王颖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2、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3、学会遵守规则。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

(1)组织全班学生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做游戏时,注意不强调任何游戏规矩。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谈一谈刚才做游戏的体会。

(2)引导学生共同制定“击鼓传花”的游戏规矩。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遵守这种规则,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3)学生做游戏。

学生按照共同的制定“击鼓传花”的游戏规矩进行比赛,注意这次比赛和之前的比赛有什么不同,并说一说这些不同。

(4)学生发言。我们要遵守规则。新知学习一:什么是规则?

规则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目标或程序,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2、七嘴八舌。’

(1)阅读教材第45页的内容,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规则然后观看视频《学校生活有规则》

(2)老师提出问题:“规则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无处不在,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规则的?”让学生提出大胆的假设,创造一个没有规则的世界。

3、探究活动。

(1)老师:学校里面也有各样的规则,比如小学生守则,它们是由谁制定的?如果让你们来制定,观看视频《定规则的故事》。

新知学习二:规则是怎么来的?

老师总结:游戏规则是由参加游戏的人共同制定的,如果游戏规则没有规则,或者有规则不遵守,游戏就无法进行.(2)老师:社会生活中还有其他的规则,这些规则又是怎么来的呢?大家来说一说。(3)体验活动。

教师引导全班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今天,请同学们为咱们班制定班级规则。先请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学提出具体的条目。

教师指出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则也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规则有大有小,国家法律就是最大的规则。

4、我反思,我承诺。

(1)首先请学生观看ppt图片,说出生活中有哪些不守规则的现象。

(2)请学生阅读课本第48页的表格,反思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是否守规则。(3)学生做出承诺:我要遵守规则。教师总结。

老师: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合理而有秩序,我们需要遵守这些规则,做一个守规则的人。

下载5-1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5-1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我们爱整洁_教案1

    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体会整洁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做到长......

    《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案1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会科学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 能力: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案1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2)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我们的地球教案1

    我们的地球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感受地球的美......

    《我们的学校》教案1

    《我们的学校》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项成绩,激发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萌生“我也要为学校争光”的愿望。 能力:通......

    《我们的学校》参考教案1

    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里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

    1《我们的学校》教案

    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能联......

    《我们都是同龄人》教案1

    《我们都是同龄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同龄人的情况。 2、引导学生关心同龄人。 3、知道不同环境中的儿童有着对健康成长的相同需求。 教学重难点 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