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第6课《提线纸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6课《提线纸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说说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与前一课《偶戏》形成单元系列。在了解偶戏的历史、欣赏偶戏的种类、尝试布袋偶戏的基础上,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本节课耍而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这一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认识提线木偶这一艺术形式,拓展美术视野和民族情感知识目标: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难点:形象的设计和提线的连接、调节的方法。
二、教法学法
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易于学生接受,通过利用多种材料动手做一做、编个故事演一演的过程,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在编排故事情节、角色分配、偶戏形象制作、布景设计、音乐伴奏、偶戏表演等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的群体力暈,展^每位同学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演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
首先请大家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个片断,就是主人公表演木偶戏的一段视频。通过观看电影,我提出问题:看看影片中的主人公们都在做些什么呀?同学们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自己制作纸偶,编排节目进行表演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提线纸偶。我简单介绍下,提线木偶是木偶中的一种,古时候称“悬丝愧儡”,他源于汉代,兴于唐朝,盛于宋代,现在属泉州提线木偶最有名。
出示课题:提线纸偶
视频的导入能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木偶的表演及形式,比起教师光直接口头的讲解更生动有趣,而且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学习制作打下基础。
2.研究提线纸偶的结构
继续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清晰的提线纸偶,请学生观察,他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同样非常直观和清晰的看到有头、身体、四肢。那么这些部分是怎样连接的呢?提线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些部位进行连接?乂有什么作用呢?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让学生思考,为了研究这些问题,老师还给每组带来了提线纸偶,同学们可以把它们拆开进行研究和讨论,然后再进行交流。讨论完之后,教师加以总结,原来是头和四肢需要提线。通过拆解研究连接的方法,使学生不仅动手,而且更轻松的帮助学生理解提线纸偶的连接方法,也使我的教学难点轻松突破。3.教师示范
接着,学习利用不同纸材来制作木偶,教师示范并讲解制作步骤:先在彩色卡纸上分别独立的画出人物的头、身体、四肢,然后全部剪下来,并在关节与关节相连的地方用铆钉来衔接他们。之后穿上5跟绳子,用筷子提着,最后装饰纸偶,这样纸偶就做好了。
接下来,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纸偶四肢有弹性的方法,对有创意的组进行鼓励,然后再请同学们找一找书中还介绍了哪几种让纸偶四肢有弹性的方法,他们会找到两种,一种是像波浪样的折纸方法,另一种像弹赘一样的折纸方法,我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跟着我演示一下这两种方法,提示学生为了纸偶的各部分设计更巧妙,可以参考应用这两种方法。4.课堂制作
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好听的故事,然后进行角色分工,采用已有的材料设计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
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材质、不同的色彩的造型,给予适当的指导,发现优秀作品随时进行展示和鼓励。相互借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让学生对制作完的纸偶进行美化,再分别请小组上来表演故事。
5.课堂小结
当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意见不统一或者分配不协调的偶发事件,老师在巡回桁导的过程巾,要当个课堂的细心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用小组民主商议,特长分工等方法及时处理。
四、课堂评价
科学精练地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先耍整体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要求学生将制作完成后的作品互相欣赏,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老师的指导要从造形、色彩搭配、制作精细程度的角度来评价作品,这样使得学生的巿美能力确实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表演故事来展示创作成果,从中分别选出提线纸偶做得最精致的小组和故事表演最出色的小组,这样既可以使得评价更加的生动,又不乏激励学生大胆创造的热情。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册第()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 设计.应用领域。(地位与作用)。
二、学情分析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小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六、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
。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展示活动10分钟。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
(精讲演示,直观生动)。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小组合作练习,教师提出明确作业要求)。
。课堂小结 拓展提高
本节学会了什么? 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你会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去美化生活吗?
通过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板书设计:
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强调重点。展示作业 评价交流
(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
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第二篇:第6课提线纸偶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提线纸偶 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沁园春·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克
知识改变命运
第三篇: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提线纸偶》说课稿
提线纸偶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课《提线纸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本课集设计,绘画、装饰、制作、表演、观赏于一体,综合性较强,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设计制作的环境,更为学生搭建了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舞台。本课引导学生在感受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美感和情趣的同时,学习利用纸村进行提线纸偶的设计制作,使其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二、学生情况
通过前一课《偶戏》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偶戏》的历史,和种类,以及戏偶在材料、制作、造型,色彩和表演等方面的特点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做了良好的知识辅垫。五年级学生对设计、造型、绘画等有了一定的能力,这样为本课在综合设计上减小了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感受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
2、情感、太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设计意思,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军训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重点: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感受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难点:形象的设计和提线纸偶的连接、调节方法。
四、教法学法
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易于学生接受,通过利用多种材料动手做一做、编个故事演一演的过程,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在编排故事情节、角色分配、偶戏形象制作、布景设计、音乐伴奏、偶戏表演等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的群体力暈,展^每位同学的个性特点。
三、五、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演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
1、我用布袋木偶和提线纸偶为学生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播放课件:2008年北就奥运会开幕式上,来自泉州的木偶俺艺人表演的《四将开台》 出示课题:提线纸偶
视频的导入能让学生非常直观的看到木偶的表演及形式,比起教师光直接口头的讲解更生动有趣,而且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学习制作打下基础。
(二)探究特色 初识纸偶——玩一玩 各组学生拿出我提供的提线纸偶,边欣赏边玩一玩。
提问:
1、你发现这些提线纸偶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提线板、提线、戏偶)头、躯干、四肢
2、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活泼好动、特征鲜明的提线纸偶? 指导学生探究(1、头部多样。
2、四肢灵活。
3、巧拴提线。)教师示范纸偶身体的制作方法和提线的基本拴法,引导学生巧拴提线,创意制作。
3、如何让戏偶的动作犹如真的一般惟妙惟肖是木偶艺人的一生不懈的追求。播放视频《巡猴》
三、艺术实践
实践提示:以小组为单位编创故事和台词,合理分工,用纸材制作提线纸偶和简单的背景、道具、为大家表演。小组讨论设计设计故事情节。
四、展示评价
展示各组的实践成果。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学会欣赏、善于评价。
五、拓展视野情感延伸
出示不同国家的提线木偶,拓展思维。板书设计 提线纸偶 组成部分 动作灵活生动
第四篇:提线纸偶教案
提线纸偶
教学目标:
1、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利用《论语》、《弟子规》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制作提线纸偶
教学难点:形象设计和提线的连接、调节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引用《论语》)你们还记得偶戏的种类有哪些吗?板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看书观察提线纸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师板书)
(二)、引用《弟子规》中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三)、提线纸偶的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的?提线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些部位进行连接?有什么作用?
(四)、引用汉代刘向的话“耳闻不如眼见”。
(五)、教师出示范作进行演示、讲解。
(六)、引用《论语》中的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七)、看书学习制作方法:书中介绍了两种让纸偶动起来的制作方法。
(八)、作业要求:小组根据传统文化故事内容进行分工制作,并编排表演。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进行设计、制作。
(二)、引用《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五、课堂总结:
(一)、分组以传统文化故事为内容进行提线纸偶的表演。
(二)、评价作品和表演效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课题
天时
支架
地利
不如地利
提线
不如人和
纸偶
第五篇:《提线纸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感受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策划、合作、展示等活动,学习制作提线纸偶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继承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感受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形象的设计和提线的连接、调节方法。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感受体验法、实践练习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木偶艺人表演的《四将开台》,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们知道表演者手中拿的是什么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演者手中的为提线偶,源于我国古老的民间。
教师继续提问:你们想亲手制作一个提线纸偶吗?
教师顺势引出课题——《提线纸偶》。
(二)初始纸偶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将提线纸偶分配到每组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纸偶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
学生赏析回答
教师总结:筷子、彩色纸、丝线
教师继续提问:这些提线纸偶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学生赏析回答
教师总结:提线板、提线、戏偶(头、躯干、四肢)
(三)深入探查
教师演绎小小提线纸偶,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教师演绎了怎样一个情景故事?怎样表演偶戏的?
总结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
提线纸偶是怎样动起来的?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活泼好动、特征鲜明的提线纸偶?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利用提线;有创意地栓提线,可制作出一个形象独特,四肢灵活的纸偶。
(四)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纸偶的制作方法:
头身制作:纸偶的头身可以采用平面的、立体的、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不同方式。其实,它们就是基本形的巧妙组合。
四肢制作:①用两张纸条反复交叉折叠②一张纸条反复上下折叠
提线与纸偶的连接方法:①用线进行捆扎②系好线绳③用纸粘连好
(五)实践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创台词和故事,合理分工,用纸材制作提线纸偶和简单的背景、道具,为大家表演。(辅导要点:活动方法的运用和提线的巧妙连接)
2、教师组织学生评选出最佳编剧、最佳造型、最佳提线、最佳协作、最佳表演奖。
(六)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出示不同国家的提线木偶,拓宽思维。并引导学生课后思考为什么这种古老的艺术能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