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差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时间:2019-05-13 22:0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差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差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第一篇:和差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P44--P47

二、教学目标:

1、两个加数同时变化时,和的变化规律。

2、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变化时,差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理解两数同时变化时,和、差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设计:

1、复习上周所学内容,讲解作业。

作业1:计算9+18+27+36+...+261+270.[分析]:这个数列后项和前项的差是9,都相等,所以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我们可以用求和公式计算。

要求这一数列的和,首先要求出项数是多少,用项数公式。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270-9)÷9+1=30;

首项=9,末项=270,项数=30,则由求和公式可得,和=(首项+末项)×项数÷2=﹙9+270﹚×30÷2=4185。

作业2:1+2-3+4+5-6+7+8-9+...+58+59-60

[分析]:原式=(1+2+3+...+59+60)-2×(3+6+9+...+60)

=(1+60)×60÷2-2×[(3+60)×20÷2] = 570。

2、新课内容

I、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和的最基本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加数不变,和随另一个加数的增加(减少)而增加(减少);和与加数增加或减少的数量都是相等的。下面我们要讲的和的变化规律都是以此为基础演变的。

【例题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10,另一个加数增加10,和是否会起变化?

【分析】: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10

+10

+10

和先增加10,后减少10,所以和不变。练习:疯狂操练1(1)、(2)、(3)

总结:两个加数同时变化时,和的变化规律有两种。

两个加数同时增加(或减少),和增加(或减少)的数量等于两个加数增加(或减少)的数量之和;两个加数中,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和的变化量就是较大变化量与较小变化量的差。

【例题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8,要使和增加8,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分析】: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8 → 不变 → +8

和先增加8,后增加8,所以和增加16。那么另一个加数也增加16。练习:疯狂操练2(1)、(2)

总结:两数相加,已知和的变化求加数的变化,可以先使和变化到原来的位置再做解答。

II、学习了和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来看看差的变化规律。我们知道差最基本的变化规律是:如果被减数不变,差随减数的增加(减少)而减少(增加);如果减数不变,差随被减数的增加(减少)而增加(减少);差与减数、被减数增加或减少的数量都是相等的。

那么当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变化时,差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

【例题3】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减少2,减数也减少2,差是否会起变化?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

-2

-2

-2 + 2 差先减少2,后增加2,所以差不变。

练习:疯狂操练3(1)、(2)、(3)

总结: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量,差不变。被减数和减数,一个增加,另一个减少,差的变化量等于被减数和减数的变化量之和。

【例题4】两数相减,被减数增加20,要使差减少16,减数应有什么变化?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

+20

+20

+20 →差不变→-16 要使差减少16,先使差不变,再减少16,所以,差减少20+16=36,则减数增加36。

练习:疯狂操练4(1)、(2)

总结:已知差的变化,要求减数(或被减数)的变化,可以使差先变回原来的位置,再做解答。

3、能力提升。

【例题5】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2076,差是减数的一半。如果被减数不变,差增加42,减数应变为多少?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2076,被减数=减数+差 所以被减数=2076÷2=1038.被减数=减数+差=2×差+差=(2+1)差=1038

差=1038÷(2+1)=346,减数=2×差=2×346=692.当被减数不变,差增加42,则减数减少42,所以减数应变为692-42=650。练习:疯狂操练5(1)

4、作业:

P46疯狂操练2(3)P47疯狂操练4(3)P47疯狂操练5(2)

第二篇:积商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P48--P51

二、教学目标:、两个因数同时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时,商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理解两数同时变化时,积、商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设计:

1、复习上周所学内容,讲解作业(疯狂操练5(2))。

【分析】:被减数+减数+差=90,被减数=减数+差

所以被减数=90÷2=45。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2×减数=(1+2)×差=4

5减数=45÷(1+2)=15,差=2×减数=2×15=30。

当被减数不变,差增加7,则减数减少7,所以减数应变为30-7=23。

2、新课内容

I、我们知道两数相乘,积的最基本的变化规律是:一个因数不变,积随另一个因数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积与因数的扩大或缩小的数量都是相等的。

下面我们要讲的积的变化规律都是以此为基础演变的。

【例题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3倍,要是积扩大9倍,另因数应该怎么变化?

【分析】: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

↑3倍

↑3倍

积:

↑3倍

↑9倍

积先扩大3倍,要使积扩大9倍,只要积再扩大3倍。积扩大3倍,所以另一个因数也扩大3倍。

练习:疯狂操练1(1)、(2)、(3)总结:

【例题2】:两数相乘,积是96。如果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

倍,那么积是多少?

【分析】: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6

↓4倍

↓4倍(96÷4=24)

↑3倍

↑3倍(24×3=72)

积先缩小4倍(96÷4=24),后扩大3倍(24×3=72),积是72。方法二:见书P49(例题2【思路导航】)练习:疯狂操练2(1)、(2)总结:

II、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来看看商的变化规律。我们知道商最基本的变化规律是:如果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的扩大(缩小)而缩小(扩大);如果除数不变,商随被除数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差与除数、被倍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相等。

那么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时,商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

【例题3】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缩小3倍,除数扩大2倍,商将怎么变化?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

↓3倍

↓3倍

↑2倍 ↓2倍

商先缩小3倍,后缩小2倍,所以商将缩小3×2=6倍。练习:疯狂操练3(1)、(2)、(3)总结:

【例题4】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0倍,要使商扩大60倍,除数应该怎样变化?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

↑30倍

↑30倍

商: ↑30倍

↑60倍

商先扩大30倍,要使商扩大60倍,只要使商再扩大2倍即可。商扩大2倍,则除数缩小2倍。

练习:疯狂操练4(1)、(2)总结:

3、能力提升。

【例题5】两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5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分析】: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所以商=4。下面我们看看余数怎么变。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所以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50倍

↑50倍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50倍,即等式右边同时扩大50倍。要使等式成立,则等式左边,即余数,也需要扩大50倍。所以余数=10×50=500。

练习:疯狂操练5(1)

4、总结

加、减、乘、除各算式内部各量的变化关系:

(1)加法:加数部分与和的变化方向是一样的,加数怎么变,和就怎么变。

(2)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变化方向相同,被减数增大或减少,差也会随之增大或减少;减数与差的变化方向相反,减数增大或减少,差反而会减少或增大。

(3)乘法:因数部分与积的变化方向相同。因数扩大或缩小,积随之扩大或缩小。

(4)除法:被除数与商的变化方向相同,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除数与商的变化方向相反,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反而缩小或扩大。

5、作业:

P50疯狂操练2(3)P50疯狂操练3(3)P51疯狂操练4(3)

第三篇:错中求错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P52--P56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错中求错问题的出现。、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加、减、乘、除各算式内部各量的变化关系。

三、教学难点:利用加、减、乘、除各算式内部各量的变化关系进行解题。

四、教学设计:

1、复习上周所学内容,讲解作业。

2、新课内容

I、复习加法的变化规律

加数部分与和的变化方向是一样的,加数怎么变,和就怎么变。【例题1】:小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1,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2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2003,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分析】:我们知道可以根据一个数的位数把它表示成几个数相加,如213=200+10+3。那么,根据题意,由于错写,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1,说明这个加数减少了7-1=6;

把另一加数百位上的2错写成3,说明这个加数增加了300-200=100;

这样加数部分总共增加了100-6=94,所以这时的和比原来正确的和增加了94,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

2003-(100-6)=1909。

练习:疯狂操练1(1)、(2)、(3)总结:

II、复习减法的变化规律

被减数与差的变化方向相同,被减数增大或减少,差也会随之增大或减少;减数与差的变化方向相反,减数增大或减少,差反而会减少或增大。

【例题2】:大明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8,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出的差是200,正确的差是多少?

【分析】:由于错写,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8,被减数增加了8-3=5,十位上的6错写成0,被减数减少了60-0=60,这样错写的被减数比原来少了60-5=55;

因为减数不变,根据差的变化规律,差也减少了55,即错误的差比原来正确的差总共减少了55。

那么,原来正确的差应是200+55=255 练习:疯狂操练2(1)、(2)、(3)

总结:可以先根据加法的变化规律得出被减数和减数的变化,然后由减法的变化规律得出原来正确的差。

III、复习除法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与商的变化方向相同,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除数与商的变化方向相反,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反而缩小或扩大。

【例题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350写成了1305,结果得到商是52,余数是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分析】:被除数被错写,但除数没有变,我们可以根据错误的被除数,求出除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所以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1305-5)÷52=25,这个除数自始至终都没变过,所以正确的商=正确的被除数÷除数=1350÷25=54。

练习:疯狂操练3(1)、(2)、(3)总结:

【例题4】小星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567错写成521,这样商比原来少了2,而余数正好相同。请你算出这道题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分析】: 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比原来少了2,也就是少了2个除数,被除数比原来少了567-521=46,这样我们可以算出除数就是:46÷2=23,余数就是:567÷23=24···15

练习:疯狂操练4(1)、(2)总结:

IV、复习乘法的变化规律

因数部分与积的变化方向相同。因数扩大或缩小,积随之扩大或缩小。【例题5】晓晓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6错写成9,结果得936,实际应为864,这两个因数各是多少?

【分析】:把一个因数个位数6错写成9,所得的结果比原来多了(9-6=3)个另一个因数,导致实际的积比原来的积增加了936-864=72,那么另一个因数就是:72÷3=24。我们也就可以算出这个错写的因数是:864÷24=36。

所以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24。练习:疯狂操练5(1)

总结:解答这类应用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规律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规律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关键是利用加、减、乘、除各算式内部各量的变化关系。

也提醒我们在进行四则运算时,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3、作业:

P54疯狂操练3(3)P55疯狂操练4(3)P56疯狂操练5(1)

第四篇:四年级奥数 找规律(教案含答案)

雅智教育 立德树人 传道解惑 启发思维 成就英才

第一讲:规律性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简单问题入手找规律

2、能够利用数论、几何等专题解周期性问题

3、归纳找规律问题的解题思想

知识点拨

一、知识点说明

同学们在探索某一类事物的性质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经常从观察具体事物入手,通过分析、猜测、验证,找出这类事物的一般属性。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或者称之为找规律,很多人也称之为周期问题。

二、考点总结

找规律问题在小升初考试中几乎每年必考,但考题的分值较低,多以填空题型是出现。这是为了考验我们是否能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数字间的奥秘,即是在考察我们的数感和归纳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我们日常积累分不开的,正所谓见多识广吧。所以找规律这类题目,需要同学们养成细观察、勤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归纳能力。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三、提炼思想

找规律是奥数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很多难题都是靠这种方法解决的,要求我们能够观察数列或数表中每一个数自身的特征(如奇偶性,整除性,是否为质或者合数等等)、相邻数之间的差或商的变化特征(常见的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复合数列等等),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连续多个数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甚至对于某个自然数的余数数列等等,所以同学们要好好的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争取在奥数的学习中能够克服难题,取得进步。

例题精讲

模块

一、数论部分

【例 1】 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

(1)3,5,7,11,15,19,23,„„

(2)6,12,3,27,21,10,15,30,„„(3)2,5,10,16,22,28,32,38,24,„„(4)2,3,5,8,12,16,23,30,„„ 雅智教育 立德树人 传道解惑 启发思维 成就英才

【解析】 这四个与众不同的数依次是:15,10,5,16。因为:(1)除了15其余都是质数;(2)除了10其余都是3的倍数;(3)除了5其余都是偶数;(4)相邻两数之间的差依次是1,2,3,4,5,6,„„,成等差数列。注: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说明白道理就算正确。

【例 2】 在下面的一串数中,从第五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四个数字之和的个位数字,那么在这串数中,能否出现相邻的四个数依次是2,0,0,8 ?

1,9,9,9,8,5,1,3,7,6,7,3,3,9,2,7,1,9,9,6,„„

【解析】 运用奇偶性进行分析,这些数的奇偶性依次是: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四个奇数一个偶数循环出现,而2,0,0,8均为偶数,必定不会出现在相邻的位置上。

【例 3】 数列1,1,2,3,5,8,13,21,34,„„一共2005项,其中共有多少个是6的倍数?

这串数从第三个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所以这是一个菲波那契数列,这串数除以6的余数依次是:1,1,2,3,5,2,1,3,4,1,5,0,5,5,4,3,1,4,5,3,2,5,1,0,1,1,2,3,„„,注意:计算余数的时候不用把原数计算出来,可以直接用菲波那契数列的规律计算余数,如前两个数是5,2,则下一个数是(5+2)÷6的余数为1。余数数列从第一个起,每24个循环一次,每一次循环中有两个数是6的倍数,而2005 =24×83+13,所以这2005个数中一共有2×83+1=167个是6的倍数

模块

二、几何部分

【例 4】 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解析】 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例 5】 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解析】 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巩固】 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1)(2)(3)(4)(5)雅智教育 立德树人 传道解惑 启发思维 成就英才

【解析】 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

【巩固】 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解析】 第一格有8个圆圈,第二格有4个圆圈,第三格有2个圆圈,第四格有1个圆圈,第五格有半个圆圈.由此发现,前一格中的图减少一般,正好是后一格的图.所以第六格的图应该是第五格图的一半,即:

练习1.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5、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方法二)竖着看,圆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圆形按照5、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 “?”处应是圆形.练习2.观察下面由点组成的图形(点群),请回答:

(1)方框内的点群包含多少个点?

(2)第(10)个点群中包含多少个点?(3)前十个点群中,所有点的总数是多少?

【解析】(1)数一数可知:前四个点群中包含的点数分别是:1,4,7,10.可以看出,在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3.因为方框内应是第(5)个点群,它的点数应该是10+3=13(个).(2)列表,依次写出各点群的点数,可知第(10)个点群包含有28个点.雅智教育 立德树人 传道解惑 启发思维 成就英才

(3)前十个点群,所有点的总数是:1+4+7+10+13+16+19+22+25+28=14

5(个)

练习3.下面是两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三角形,请根据规律填上空缺的数: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10 10 5 1 1 6 15 15 6 1(1)

3 6 9 4 8 12 16 5 10 15 25 6 12 18 24 30 36 7 21 28 35 42 49(2)

【解析】(1)这个是著明的“杨辉三角”,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处分别填上5、20。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2)每行第k个数等于该行第一个数的k倍,故上、下空缺的数分别为20和14。

第五篇:等差数列三个公式及其应用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P39--P43

二、教学目标:等差数列三个公式及其应用

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3、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三、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公式。

四、教学设计: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由高斯小故事引入新课

【P41例题3】有这样一个数列: 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分析】:如果我们把1、2、3、4…99、100与列100、99…3、2、1相加,则得到(1+100)+(2+99)+(3+98)+…+(99+2)+(100+1),其中每个小括号内的两个数的和都是101,一共有100个101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求数列的和的2倍,再除以2,就是所求数列的和。

1+2+3+…+99+100=(1+100)×100÷2=5050 总结:上面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经研究发现,所有的等差数列都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和: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这个公式也叫做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叫数列,什么又是等差数列?【P39】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即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关于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我们需要记住三个公式,即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前面我们得出的是求和公式。练习:疯狂操练3:(1)、(2)

3、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另外两个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

I、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题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 【分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是6,所以这是一个以4为首项,以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项数公式即可解答。

由等差数列的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可得,项数=(52-4)÷6+1=9,即这个数列共有9项。

练习:疯狂操练1(1)、(2)、(3)

II、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例题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 【分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等于4,所以这是一个以3为首项,以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解答。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几项=首项+(项数-1)×公差,可得,第100项=3+4×(100-1)=399.练习:疯狂操练2(1)、(2)总结:在等差数列中,只要知道首项、末项、项数、公差这四个量中的三个,就可以利用三个公式求出第四个。

4、综合练习。

【例题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

【分析】仔细观察数列中的特点,相邻两个数都相差2,所以可以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求。

因为首项是2,末项是50,公差是,2,所以,项数=(50-2)÷2+1=25。再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解出

2+4+6+8+…+50=(2+50)×25÷2=650。

练习:疯狂操练4(1)、(2)总结: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公差,求总和时,应先求出项数,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5、能力升级。

【例题5】计算(2+4+6+…+100)-(1+3+5+…+99)

【分析】方法一:仔细观察算式中的被减数与减数,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等差数列相加,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首项、末项和公差,但并没有给出项数,这需要我们求项数,按照这样的思路求得项数后,再运用求和公式即可解答。

被减数的项数=(100-2)÷2+1=50,所以被减数的总和=(2+100)×50÷2=2550;减数的项数=(99-1)÷2+1=50,所以减数的总和=(1+99)×50÷2=2500。所以原式=2550-2500=50。

方法二: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这两个数列其实是把1 ~ 100这100个数分成了奇数与偶数两个等差数列,每个数列都有50个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两个数列中的每一项分别对应相减,可得到50个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

(2+4+6+…+100)-(1+3+5+…+99)

=(2-1)+(4-3)+(6-5)+…+(100-99)=1+1+1+…+1 =50 练习:疯狂操练5(1)

6、作业:

P42疯狂操练4(2)P42疯狂操练4(3)

P43疯狂操练5(2)

下载和差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差的变化规律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奥数:和差问题教案

    三年级奥数和差问题(教稿)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画图线的方法表示倍关系中两个量,以更方便的找到解题的思路。 2:更熟练掌握解答差倍问题的方法,理解差倍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奥数和差问题教案

    五年级奥数第二讲 和差问题 知识点拨: 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

    设数法解题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P44—P48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设数法”解题。 2、理解所设的数只要便于列式计算,它们的大小与解答的结果无关。 三......

    转化单位“1”A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P38--P43 二、教学目标: 通过转化训练,使学生对单位“1”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利用列表的形式理解数量关系的实质......

    奥数:和差问题教案 2

    Abc暑期奥数班课程安排 第六讲 和差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画图线的方法表示倍关系中两个量,以更方便的找到解题的思路。 2:更熟练掌握解答差倍问题的方法,理解差倍问题中各......

    三年级奥数教案 找规律

    找 规 律 (一)竖列规律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

    四年级奥数差倍问题[5篇范文]

    文新教育集团标准化教案 教学主题: 和差问题练习 教学重难点: 更加熟练的运用画图线方法,更准确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 能够更好的理解差倍应用题中各倍数和差倍数的量的关系。......

    四年级奥数

    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1) 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