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鼻农村社区文化方面建设的问题与政策
马鼻农村社区文化方面建设的问题与政策
农村社区是指居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地域性共同或区域性社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当今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然产物。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农村城镇化建设就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共同的道路。从根本上说,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内核所在,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所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马鼻镇位于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与罗源县松山镇毗邻,是连江县第二大镇、罗源湾腹部的一个中心集镇,全镇人口4.3万。马鼻镇共辖有15个行政村,各村有村委会进行管理。而文化教育事业日臻完善,镇内建有省一级达标高级中学一所,初级中学2所,6年制完全小学9所,学生实现就近就读。辖区目前两座公园,面积达25亩,绿化、健身设施完善,是群众文化娱乐的中心场所。作为一个拥有历史积淀的农村社区,它在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表现中很强的推进作用。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正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其中农民流动已经成为一种跨世纪的社会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活。马鼻镇也面临着人口大量迁移所带来的文化建设困难。同时,受工业化的影响,马鼻镇大量村民向外务工,并从事建筑业工作。农村社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的利益观日益趋向私利,对公共事业关心较少,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也开始变化,婚姻、养老等问题日益严重,农村人口的大量周期性外流,引发了农村社区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社区的解组和部分功能的丧失。马鼻镇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健康文化生活贫乏。
由于人口大量外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的基本是无生产劳作能力的妇女、老人、小孩。文化生活活动匮乏,人们的精神生活陷入虚无状态,大多数农村妇女在操持家务,抚育小孩,孝顺老人之余的空暇时间,只能靠打麻将,打四色牌来消磨时光,寻求刺激。甚至由于缺乏法律意识,乡村间还涌现了买卖六合彩的非法赌博活动而以前农村所喜爱的乡土文化产品已很少流行于村野,农村茶余饭后谈论少了“口头论足”政谈资。其余的村民除能看几套电视节目以外,基本上无健康的文化生活。休闲时间,要么是谈论风流韵事,要么是通过打小牌,斗斗“小牛”来打发时光,现实的文化娱乐生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不协调。
(二)留守儿童引发的教育问题
虽然随着时代进步,有更多的小孩跟随父母的脚步选择选择到父母工作的地方上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留在马鼻镇读书。这一点可以从马鼻镇九所小学,一所初中人满为患的情景中看出一二。
但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不容忽视。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不由于厌学原因光学逃学辍学。同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马鼻街头就出现了很多小混混,这给马鼻良好的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同时易造成治安问题。
而在传统文化观受到冲击之后,读书无用论渐渐在马鼻镇村民中兴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越发不受到重视,很多少年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便家长带出去务工了,更甚者,还有不少人并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文化建设硬件的不完善
马鼻镇当前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即便是在南门海岸有一个小型公园,但农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大都未能普及,群众没有足够的休闲娱乐场所,缺少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与之相对的是本该作为老年人生活娱乐中心的老人会逐渐沦为村民聚众赌博的场所,老人会里天天人声鼎沸。而相对于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集体经济往往偏重于经济发展投资和修桥铺路、整修街道等硬环境建设,在文化设施的投入上很是匮乏。
(四)政府部门的不重视。政府现有保障资源一般集中在劳动保障、农村低保、合作医疗等基本民生问题上,对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很少形成行之有效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规范体系。马鼻镇有关部门的各类相关活动和活动载体在社区的覆盖面有限,很难产生长效影响。制度约束上偏重于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的治理等,对一些文化活动往往不加制度规范,仅仅停留在群众自发开展上;甚至有的人思想中认为文化建设是“软指标”,不能与经济工作相提并论,导致马鼻镇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重视和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正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具体体现。
农民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文化与文明素质,提高现代化的水平。开展农村居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推进文明乡风民谷建设。农村地区曾是守望相助,民风淳朴的传统社区,也有封建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的挑战。于是,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去除落后习惯,提倡科学健康的新型文明生活方式是一个重要任务。
针对马鼻农村社区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思想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到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领导权和基层政权的巩固,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蓝图的实现。要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从全局的高度来协调。马鼻镇应将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根据农村社区的总体布局、人口密度、文化设施的有效辐射半径,配套建设文教体育服务站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构建起了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强化领导责任,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增强运行活
(二)注重积累社会资本存量,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我们应该意识到马鼻作为农村社区文化它的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娱乐活动也仅限于打牌等,社会资本存量严重不足,阻碍马鼻农村社区的发展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资本也就是一种社会网络资源,农村由于自身的弱势,网络结构资源匮乏,要全面提高马鼻村民的文化素养,首先就是要增加社会资本存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村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争取马鼻政府对农村的专项投入,当然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在马鼻有一大批富裕的农民,他们虽然已经远离家乡,但他们仍然有乡村情结,愿意为家乡奉献。南门海公园,尚德学校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争取他们的资源支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三)选准载体,充分调动群众文明创建积极性。针对当前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倡扬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据马鼻镇农村社区的人文特点,积极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利用锣鼓队、戏剧社、文体活动等载体,寓情于理,寓教于乐。一个个文化团体活跃在社区,一场场文化活动演绎着和谐。针对留守儿童造成的无业青年扰乱治安问题,要组织发动群众,协调有关部门,运用思想政治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解决存在问题,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将他们引回正途。
(四)加强学校、家庭、农村社区间的合作。对于留守儿童问题,要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马鼻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马鼻镇各中小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马鼻各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形成农村社区,多方面关心留守学生。
(五)政府要加大投入,切实提供物质保证。要组建一批业务精、思想纯、作风硬的文化建设工作队伍,提供一定的办公经费,努力打造社区精神文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辟多条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马鼻政府要把文明村、文明社区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使科教文卫体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增加的幅度与财政收入成正比增长;同时引入企业投入、机关单位和个人捐助、社区中心村投入等多元化投资方式,配套图书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棋牌娱乐文化活动室、排练室、展览室、篮球场、门球场、宣传栏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利用这些阵地,经常开展一些有益活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群众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在创新以农村社区化服务为主的政府服务机制、初步构筑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条件下,坚持农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并举,坚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此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条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参考资料】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于燕燕.社区:自治与和谐——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3]潘屹.家园建设: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析——中国社会出版,2009 [4]陈杏利.《浅谈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5] 王淑霞,唐爱华.《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社区文化的构建》,2011 [6]张茂辉.《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2009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农村问题
中国城镇化与农民工问题
摘要:伴随着农民工队伍的日益壮大,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面临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社会,如何解决好中国城镇化和农民工问题,怎么解决好中国城镇化和农民工问题,也越来越关系到我们的社会能否继续保持和谐稳定和能否继续保证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文章对该时期呈现的有关农民工的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并提出了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科学发展关;问题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
7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蓝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城镇化率达46.6%,城镇化规模居世界第一。
农民工已是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这一比重达到50%以上。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过去20多年,如果没有农民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就不会有那么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和开放型经济就不可能迅猛发展
农民工作为城乡流动人口是城镇化进程的主体。由农村到城市,农民工现象是本质上是一种人口流动现象,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深远意义。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农民工在城镇定居下来,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改革,进而促
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城镇化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大潮中,一些基本问题被提了出来: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利好,如何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利益,农民工怎样才能真正受益城镇化?
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社会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决定的,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工积极性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农民工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并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科学判断。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的各项政策。”这些重
要论述和要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感和长期性。
当前,特别要抓紧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的一些带普遍性和最现实的问题。第一,着力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和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一方面,要从制度机制上杜绝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通过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做到农民工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切实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现在,不少地方在这两个方面都做了积极探索,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成熟做法。同时,要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要依法保障农民工的休息权和休假权,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对于延长工时和占用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任何企业都不得压低或变相减少加班时间的工资支付。要多渠道地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保证农民工居住场所符合基本的卫生和安全标准,通过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和公共服务,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
第二,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也是各方面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抓紧建立符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既涉及维护农民工权益,也关系稳定农民工队伍。要根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大的特点,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各地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当前,要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
疗保障问题,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
第三,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要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当前,子女上学是长期在城市工作农民工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列入教育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输入地政府还要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实行以输入地为主、输出地和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管理服务体制,全面搞好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第四,关于农民工转移后的农业生产发展问题。现在外出农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大量相对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外出使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农业劳动力岁数偏大、文化较低、妇女居多的现象比较普遍。目前一些农村已很难找到40岁以下的劳动力,个别地区甚至已经出现农业劳动力绝对短缺现象。为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种粮大户、养殖大户,支持发展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二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培育适合不同产品、不同地域特点的农业机械,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大力推广秧苗栽插、油菜收割等农民迫切需要的农机装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三是抓紧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扶持农资配送、机耕机收、科技推广、农业信息、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户基本上只从事专业生产,各种服务组织围绕着专业化生产,提供全过程的服务。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2%,而为农业配套服务的科研、技术、劳务、营销、加工储运等相关人员则占
15%。
此外,要保护好进城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农民进城稳定下来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建议不要急于收回进城农民工的承包地。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保证农民工进退有路,降低其打工成本,降低社会稳定的风险。
中国的农民工问题是个长期性问题,几亿农民离开土地,走出农村,进入工业,融入城市,并在这一壮丽过程中完成他们自身的蜕变,绝不是三年五载之功,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工总量增加、增量下降的趋势将逐渐明显。
总之,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转变为工人和市民,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打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逐步消失,我国的农民工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农民工终将在现代化中完成其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2、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向春玲 曾业松。中国城市化战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第三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社区文化建设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建设中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不少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使得目前大多数社区的文化建设仍处于社区文化建设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不平衡。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街道、社区,领导比较重视,辖区内有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资助,文化设施较为齐全,文化活动开展得较好,活动质量较高,一些新规划、开发的小区,文化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充分发挥了它的文化功能,而部分老的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则比较落后,配套性差,活动难以开展。
2、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缺乏,文化活动的开展缺少可持续性。尽管各街道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通过调查分析,经费不足仍是影响和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因此造成部分街道、社区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缺乏经常性、持续性及周期性。
3、社区居民对文化活动功能的认识尚不全面,缺乏自主意识。社区文化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具有娱乐休闲功能和宣传教化功能。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使社区成员受到效果显著的教育,而且对促进社区成员的社会交往、强化他们的社区意识、凝聚力及对社区的归属感,促进社会稳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目的仍停留在“丰富业余活动”、“锻炼身体”上。人们对社区文化认识的不到位,造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说明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仍需进一步拓展,涵盖面要进一步扩大。
4、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目前社区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依靠的对象、参与的对象和服务的对象多是老年群体,加上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他们多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社区中的“强势群体”(在职中青年或学生)却参与不多,造成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文化活动的功能未能真正体现。参与群体的单一化成为现阶段社区文化网络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制约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社区文化建设所遇到的问题现象分析,其本质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缺乏相应的规定。在新体制下,对于新出现的社区建设方式没有相应的规定;对社会力量尤其是私营企业主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也缺乏具体规定;社区文化建设的评价,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资源的共享问题,也未能提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予以解决等等,从而造成社区在实际工作中对经费投入及资源的保障方面很难操作,步履维艰。
缺乏发展动力。不少地方对社区文化建设仍存在畏难情绪,以缺资金、缺场馆、缺人才为由,被动观望,消极等待。缺乏锐意改革的意识,缺乏开拓精神,不积极努力去创造新的创建机制,漠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看不到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背离了社区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削弱社区文化的生命力。
认识和宣传不足。社区文化建设在其运作的过程中,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误区,诸如对社区文化内涵的片面理解,认为无非是组织群众说说唱唱、跳跳蹦蹦,重硬件达标,轻软件建设;重物质环境的改造,轻人文环境的营造;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质。由于认识和宣传上的不足,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其已有的成果也难以巩固,必然影响着社区文化网络向成熟方向发展。
社区教育层次不高。社区教育观念还局限于以特殊群体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没有树立以社区成员作为主要角色的全员、全方位的社区大教育观。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还不能达到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的学习型文明社区的目标,不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终身发展的各方面的学习需要。
社区文化人才严重断档。热爱社区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活动,且具有一定文艺专长的文化工作骨干队伍,是繁荣和发展社区文化的关键所在。由于现阶段社区文艺干部的待遇偏低,与专业文艺团体的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之工作任务繁杂,使得人才队伍出现断层,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持续和创新发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1、加强价值引导功能,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发挥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社区文化建设要以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深化作为切入点,以社区道德规范的提倡和养成作为支撑点,以社区精神的提炼和培育作为核心点,以社区良好形象的营造和展示作为关键点。并在内容上要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德体系相适应。在形式上要多种多样,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蕴含其中,使社区居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以文化为纽带,培养共同的社区意识,担负共同的责任,提高居民参与度,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活动空间,多元共处和谐发展。在社区生活中,要让大家接受管理,主要还是靠文化认同,在价值观,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上找到同一的感觉,培养共同的社区意识,担负共同的责任,提高居民参与度,显示社会参与的价值功能。
3、抓好社区文化的队伍建设,为发展社区文化提供人员保证。培育和建立一支具有社区特色、素质较好、文化业务知识较为全面的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的迫切要求。为此,一方面对现有有培养潜力的成员加强在职培训,另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相关院校学生、相关院团的文艺、体育人才投身社区文化建设。
4、应科学利用不同层次的文化设施资源。在合理划分周边行政区域的前提下,街道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模式下,合理地配置文化设施资源,市、区两级政府在文化设施资源配置中应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市级文化设施相对集中的前提下,区级文化设施建设应适度分散,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层次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5、应多渠道筹措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社区文化发展,政府投入固然重要,但社区在经费筹集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如现在很多企业有拓展自己品牌和客户的需求,而社区就是一个很好的场所。另外一些社区内企业有举办文体活动的需求,社区可以在年初制定工作计划之际,和社区内企业充分协商,争取由社区和企业联办运动会或文体娱乐活动,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又增加了社区所在企业员工对社区的认同感。
6、应积极探索文化设施的社会化经营管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相当一部分居民对一些社区文化产品的有偿消费,从观念上经济能力上都能接受,因此对不同的社区文化产品可以分类管理。具体来说,街道对于已有的这类文化设施可以用公开的招投标形式,邀请社会上的个人、企业来经营管理,而街道起协调、监督作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矛盾,而且也可使居民得到专业化服务。如社区健身活动,不仅有场馆设施建设问题,而且也有如何健身的方法问题,需要有专业人才指导,才能使更多的居民参与。
第四篇:关于安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探讨
关于安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探讨
摘要: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目前我省的城市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省农村的文化依然相对落后。新时期,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农村的经济确实也有很大的发展,但与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事业,农村的特色传统文化事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一、安徽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安徽自古山灵水秀,翰墨飘香,人才辈出,安徽桐城更是享有“文都”盛誉。在农村物质文明生活迅速提高的今天,安徽省许多地区的农民虽然脱贫致富,但文化生活却显得十分贫困,农村的社区文化现状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思想落后,农村教育的落后。农村教育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育设施的落后和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设施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农村的贫穷和优秀教师不原因去农村教书。教育观念的落后更是难以解决,受传统的小农意识短期目标的影响,“读书无用”在许多农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农村失学率在许多地方不断上升,很多稚气未脱的孩子拥入“打工”的大潮之中,早早的为生计奔波于忙碌。
2.农村文娱生活匮乏。农村由于受交通和经济的影响,缺乏娱乐设施。而农民受文化水平的局限,也没有看书学习的气氛,赌博文化一直在农村盛行。当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娱生活进不了农村社区时,象聚众赌博、淫荡色情之类的低俗的、无聊的东西便充斥了农村文化的空间。
3.宗教活动盛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的本应该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得更多肯定与投入和对神圣虚幻的宗教与迷信活动的排斥,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村社区却恰恰刮起了一股宗教的热风,缺乏高雅、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农民在致富的同时把空闲的时间交给了宗教,从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于心灵的慰藉。
4.不良风气盛行。婚嫁丧葬的礼金越来越大,排场也越来与气派,甚至出现了送纸扎洋房、轿车“孝敬”已故先人的现象。[2]
二、安徽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按照农村文化建设从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总要求的原则,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变的需求,培养一代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养和专业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根据网络上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民群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近80 % ,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3.1 % ,这一群体的绝大部分缺乏自我文化提升的能力,需要政府的帮助。因此,当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建立健全国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文化市场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的素质,保证农民群体的文化发展权。包括:第一,通过文化的方式提升政治参与能力、经济保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第二,通过文化的途径来构建承接来自社会和国家资源输入的素质基础;第三,通过文化的渠道来提高日常生活需求和权益表达的能力;第四,通过提升文化的价值来重构城乡差距背景下的农村生活意义。[1]
三、安徽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改变农民群众落后的文化观念。“思想决定行动”,要想开展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让农民群众们有接受文化生活的思想。更新思想观念,加强自我教育,“治穷要先治愚,治愚必先重教”,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开展各种培训,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我们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办理文化补习班和扫盲班的方式,扫除文盲,尤其是扫除青少年文盲;建立乡村图书馆,收集各类书籍,供村民在农闲时阅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使整个农村社区形成浓厚的自我教育氛围。此外还需即使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清楚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维权意识。对妇女的培训教育、对老年人的培训教育等,也可以根据个社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让所有村民形成自我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并提高他们对各种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从整体上改普该村的教育现状。
2.加快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加快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解决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基本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如可以在农村社区办阅览室,收藏科技、法律宣传、文化、体育、卫生、农村实用技术、报刊等各类图文资料,免费向村民开放借阅,让文化之“水”解农民之“渴”。农村社区的体育,医疗等设
施也要逐渐完善,增强农户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交往。
3.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塑造农村新风貌。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树立农村新风。每年在农村开展“文明村庄”、“生态村庄”、“文明家庭”、“清洁卫生户”、“计生模范户”和“文明信用农户”、“和谐家庭”等评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农村正气的弘扬,鼓励农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如肥东县就涌现出了青年庐剧团、“夕阳红”艺术团、“秋之韵”舞蹈队、撮镇“十八乐坊”、响导乡唢呐队等一批水平高、阵容强的业余演出团队。
4.弘扬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为方针,塑造农村新风貌。因地制宜,改变观念,充分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树特色,呈亮点。例如安庆市是黄梅戏之乡,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吸引了省内外数十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社会影响广泛。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加强对包氏宗祠、李鸿章家族遗存、曹植墓、六家畈古民居等人文景观和包拯、吴复、李鸿章等历史名人的保护发掘。总投资8亿元的包公故里生态文化园已完成规划设计,将着力打造肥东“包公故里”文化品牌。收集民俗民间文化。加大对各类民俗的挖掘、保护,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3]其中,大邵洋蛇被列为国家级名录,肥东门歌被列为省级名录,庐州旱船、撮镇龙灯等10项被列为市级名录,邵传富被列为国家级传承人,殷光兰被列为省级传承人。
参考文献
[1]李爱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J].党史文苑, 2007
[2]余靖.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新闻世界, 2009
[3]安徽先锋网
第五篇:浅谈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谈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以贵州农村为例
黎 回 举
【内容摘要】:
【关 键 词】:
(参考资料在时事政治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