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上讲话的函[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0:4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上讲话的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上讲话的函》。

第一篇: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上讲话的函

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上讲话的函

建稽规函[2012]11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规划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现将王早生同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督察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主任 王早生

(2012年2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内容充实,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目的。部领导高度重视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姜伟新部长亲切接见了全体督察员并作了重要讲话,仇保兴副部长作了工作报告,全面部署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各督察组汇报了一年工作情况,交流了经验,提出了建议。大家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认真学习贯彻部领导讲话精神,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督察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1年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成效明显

2011年,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第六批督察员的遴选和派遣工作,新增向18个城市派驻督察员,使派驻城市总数达到89个,督察员总数扩展到102名。同时,还新增35个城市,累计对71个城市开展了卫星遥感辅助督察工作。在部领导的关怀下,在各派驻城市的协助下,在全体督察员的努力下,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取得了新成效。2011年,督察员共参加各类涉及规划督察工作的会议2643次,核查卫星遥感重点图斑350个,约见市政府及规划部门领导287次,向派驻城市政府发出督察文书 61份,遏制违法违规行为苗头300余起,避免了一些因规划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在督察员的推动下,一些城市还理顺了规划管理与执法体制。

(一)努力避免地方政府的规划决策失误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不按法定权限和程序随意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侵占城市发展备用地、限制建设用地和禁止建设用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督察员通过日常工作,及时纠正倾向性问题,避免规划决策失误。

驻某市督察员列席市规委会时敏锐地发现,会上审议的三个建设项目的选址分别侵占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市中心公共绿地、生态隔离绿地和城市水域生态保护区。他立即提出,公共绿地、水源地是城市的公共资源,属于规划强制性内容,不容随意侵占,希望市政府慎重决策。由于事关重大,为确保督察建议判断准确,督察组组长组织督察员赴现场集体研判,同时与省建设厅进行沟通,对违规事实准确定性,形成处理意见后,向部报告。经多方努力,终于促使市政府放弃原来的决策,并正式致函我部,表态将严格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不再占用禁建区进行建设。

驻某市督察员通过群众举报发现,政府有关部门为增加建设用地,拟调整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规划,可能对城市饮水安全造成隐患,即向市领导提出“划定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要以地质勘探数据为依据,调整规划要广泛征求专家及公众意见并按法定程序报批”的督察建议。市领导高度重视,批示:“地下水保护区规划是我市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不能动摇,不能修改,不能犯历史性错误。”目前,有关部门已放弃原方案。

驻某市督察员列席市规委会时发现,该市拟侵占城市公园绿地7万平米,建设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并已开始筹备开工典礼。由于事态紧急,他立即就该项目违规选址问题与市政府和规划局沟通。经多次交换意见,市政府接受督察建议,表态将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选址建设,并着手启动新一轮论证程序。

驻某市督察员列席市规委会时发现,会上审议的某汽车产业文化主题公园项目拟侵占近百公顷城市公共绿地进行建设。督察员提出“根据已经部审查的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要求,严格保护好城市绿地”的督察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采纳了督察建议,明确表态不得侵占城市绿地进行建设。

驻某市督察员在市规划局项目审批会上发现,某商住项目从图纸上看有挤占河道的问题,即提出了“暂缓审批,核实情况后再行决定”的口头建议。随后,他赴现场进行核实,确认该项目违反了《蓝线管理办法》的规定,督促规划局对该项目做出了不予批准的决定。

(二)严格保护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资源

2011年,督察员纠正了一批违反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侵占风景区、拆除历史文化建筑搞商业开发的倾向性问题。

驻某市督察员发现,该市某区文体局正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区范围内修建仿古建筑,即提出督察建议,要求予以拆除。在面对阻力时,他坚持原则,跟踪督察,向区政府明确指出应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在他的坚持下,该市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依法拆除违法建筑,保护了文保单位的历史风貌。

驻某市督察员通过媒体了解到,该市拟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规划绿地上选址建设大型文化设施项目。督察组长快速反应,亲赴现场,核实违规情况,组织集体研判。当时现场已经进行围挡,一些施工机械已经开始进场。鉴于事态紧急,督察员立即向部做了汇报,在征求部有关司局的意见后向市政府发出了督察建议书,及时制止了该项目的不当选址,保护了风景名胜区的整体风貌。

驻某市督察员在参加市规委会时发现,该市古城内的四个建设项目违反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确定的古城建筑限高要求,一旦实施建设将会对古城风貌造成不良后果。经他口头建议,会议当场否决了四个项目,保证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有效执行。

驻某市督察员在参加市规划局案件审理会时发现,某单位拟在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范围内违法建设一栋30层的住宅,违反控规限高20米的要求,已擅自动工建设至3层。他建议立即停工,严格按保护区限高要求确定设计方案。经督察员督促,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了督察建议。

驻某市督察员在现场踏勘时发现,某单位在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范围内违规加建别墅,对历史文化风貌造成不良影响。他提出了关于严格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违规项目进行严肃查处的督察建议。市领导高度重视,专门作出批示,要求规划部门与相关单位协调处理。

(三)坚决维护城乡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大规模城乡建设过程中,各城市违法建设的问题比较普遍,未批先建的行为屡禁不止,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受到了挑战。督察员及时介入,纠正了一批违反规划擅自进行开发建设的行为,在强化规划执行力和树立规划权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驻某市督察员在卫星遥感图斑核查过程中发现,该市管辖的某县房地产开发商占据了大面积的规划道路用地进行开发建设,使规划主干道变成了断头路,即发出督察建议书,阐明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占道建设的严重性,并多次与市领导一起到现场督促整改。在督察员的努力下,县领导提高了规划意识,目前正在拆除占压道路的部分建筑。

驻某市督察员在卫星遥感图斑核查过程中发现,某区政府以会议纪要方式,违规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政设施走廊及防护绿地用地变更为建材物流交易市场用地,致使五万平米的违规建设项目既成事实。督察员向市政府发出了《督察建议书》,指出市政设施和防护绿地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容随意侵占,要求市政府按《督察建议书》要求,对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拆除。经过跟踪督促,市政府作出了行政处罚,并表态督促区政府对违规项目予以拆除。

驻某市督察员在卫星遥感图斑核查过程中发现,某房地产项目一期随意调高容积率,将批准的6栋19层住宅全部加建至33层,超规划建设近13万平方米,且未按规划许可建设相关住宅配套设施,项目二期未办理任何规划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督察员及时将违法情况核实清楚,向市政府发出《督察建议书》。之后,督察员紧紧跟踪,督促市政府对该项目严肃查处,并积极为部调查组提供第一手材料。目前,市政府已对建设单位罚没违法收入,并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责任人及有关部门作出相应处理。

驻某市督察员参加会议时发现,某企业以旧村改造、建设蔬菜批发市场为名,拟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生态绿化走廊中进行房地产开发。督察员认为,如不控制任其蔓延,将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即向市政府提出严格实施总规、先规划后建设的督察建议。市政府采纳督察建议,表态今后生态绿化走廊中的旧村改造,均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并依法报批。

(四)积极营造城乡规划实施的良好环境

一些地方违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之一在于规划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责任不落实。为此,督察员既注重制止违规行为或苗头,又注重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醒地方政府从制度和程序上加以纠正、防范。

一是督促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

驻某市督察组长针对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规划实施问题,及时率督察员约见市政府领导,指出为了避免城市版图扩张给城乡规划实施带来冲击,在行政区划调整期间要继续严格执行原总体规划,不得擅自突破城市规模随意建设,同时要积极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尽早为新一版总规的修编工作做好准备。

驻某市督察组长对组内各城市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非常敏锐,带领全组同志对各市总体规划修编滞后、规划管理和规划执法体制不顺等共性问题,认真研究对策,积极协调改进,督促地方完善规划管理机制。

驻某市督察员提出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督察建议,得到市政府采纳。市政府把2011年列为规划编制年,投入大量经费,做出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安排,目前已经完成三十余项规划编制任务。

二是督促理顺规划管理体制。

驻某市督察员针对该市某大型国有企业多年来封闭运行、企业独立行使辖区范围内的规划审批管理权力的问题,多次调研,向市政府发出督察建议书。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政府文件形式给督察员正式回复,明确表态市政府将与该企业加强沟通,共同维护规划的统一性、严肃性,从而将该企业正式纳入城市统一规划管理的体制之中。

驻某市督察员在巡查中发现,市辖两个区规划管理权下放,且某新区经省编办下发文件确定编制、职责,独立行使规划管理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督察员向市政府发出督察建议书,建议理顺规划管理体制,由市规划局统一行使规划审批许可和监督管理职能。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立即作出批示要求认真落实督察建议并正式致函我部,明确规定规划区范围内的主城区、新区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已下放的审批权收回。

驻某市督察员为抓好《关于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建议书》的落实工作,先后数次联系市政府办公厅询问督察事项办理情况,并约见市政府领导,说明理顺规划管理体制的重要意义,要求市政府切实予以解决。经过多方努力,市政府将统一全市规划管理的问题提交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收回原来区级政府和市一级经济开发区的规划管理权,交由市城乡规划局统一管理。

三是推动地方加强规划执法。

驻某市督察员调研发现,由于规划管理和规划执法相分离,该市在对违法违规案件的处理时,常常出现以罚代管、执法不严的现象。督察员就此发出督察建议书,提出“理顺城乡规划监督检查体制”的督察建议。市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规划执法监察队伍,划清了规划执法责任,增强了规划执法的专业性,加大了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

驻某市督察员针对规划审批和规划执法相脱节问题,与市政府交换意见,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建议。该市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完善规划行政执法体制,重点解决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

驻某市督察员就城市综合执法局处理违反规划案件程序繁琐、节奏慢的问题进行调研,形成《关于如何理顺“事中”规划执法工作的思路》,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

(五)认真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巡查等任务

去年,为了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部开展了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巡查工作。其中,稽查办负责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巡查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办抽调了34名督察员参加了巡查工作。戴永宁、张城、张嵩年、丁有忠、韩汉民、江厥中、区达荣、王泰阶、高恩世和张甦华等同志担任保障房巡查联络员,不辞辛苦,认真负责,克服任务量大、交通不便等困难,冒着酷暑,按要求逐一跑遍了所负责巡查的每个项目。武汉督察组组长张发懋同志积极响应号召,从组内抽调了五名督察员,亲自带队加入到湖南省巡查工作中。刘运琦、王宪宗、汪日东、常江、毛忠文、桂宝启、杜建和、谢树清、张守喜和胡建华等同志也服从安排,投入到保障房巡查工作中,确保圆满地完成了巡查任务,得到了部领导的肯定。

此外,督察员还较好地完成了交办的其他任务。一是驻45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督察员参加了我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检查,督察员提前对当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起草了调研报告提供给检查组,并积极配合开展工作。二是驻57个城市的督察员参与完成2011年第一期规划卫星遥感监测工作,核查涉及督察事项重点图斑,就发现的问题发出督察建议书12份。三是驻89个城市的全体督察员对所驻城市的规划执法体制进行了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全面掌握各地规划执法现状提供了基础材料。四是完成了部交办的共17起媒体反映或群众投诉举报案件的调查任务。如:驻某市督察员对媒体报道中反映的某企业在森林植物园内进行房地产开发,把公共绿地空间变为少数人占有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形成调查报告送部领导。如:驻某市督察员按部领导要求,对国务院领导批示的某世界级文化遗产遭破坏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踏勘现场,调阅资料,约谈当事人等方式,全面掌握有关情况,形成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按照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将继续扩大部派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城市范围,基本覆盖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城市。同时,对89个城市开展利用卫星遥感辅助规划督察工作。

二、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督察工作

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1.27%,这标志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型社会,城镇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这一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多发期,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随着政府换届基本结束,大部分派驻城市政府的领导发生了变化,新任领导新的工作思路和思维方式,有可能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带来变化。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侵占城市公共绿地和风景区搞开发的问题,也有个别的重点工程出现了选址不当的倾向。上述问题都对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一)把握定位,突出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重点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向地方直接派驻督察员,强化规划实施的层级监督和事前事中监督,推进城乡规划严格实施,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实现节约利用土地、保护资源环境、保护公众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以,在座的各位督察员担子重,责任大。总体上说大家都能较好地把握定位,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方面。比如,个别督察员理解较偏,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地方搞好关系上,而没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坚持原则。有的把工作重点放在案件查处上,忽视“事前和事中”监督。还有的比较关注规划部门事权范围内的一些技术性事项,与督察职责不吻合。要做好督察工作,一定要明确工作定位。一是强化监督职责。大家一定要明确,“监督”是督察员的主要职责。要紧扣城乡规划实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三大任务,牢牢守住“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四条底线,加强城市绿地、河湖水系、基础设施、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敏感地区的空间管制,严格监督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的规划审批情况。二是监督关口前移。城乡规划督察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从事后查处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敏感性,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全局性、长远性和公益性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制止,避免重大问题发生。在实践中,要紧紧抓住规划审批关键环节,通过参加业务审批会、抽查规划审批情况等渠道,提早介入,提醒在前,防范在前,监督在前。

(二)努力钻研,提高城乡规划督察文书质量

督察员履行监督职责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通过向地方政府发出督察文书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但是,目前个别督察员在派驻城市实质性工作开展不够,发出的督察文书质量不高,长此以往会贻误督察工作。因此,要不断在提高督察文书的质量上下功夫。一是选好主题。2011年,督察文书的总数为61份,其中督促地方规范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快规划编制工作的督察建议书有37份,占总数的61%;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苗头的督察建议书只有24份,占总数的39%。督察文书还是应把制止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随意调整规划、违反规划强制性内容批准建设的行为作为重点,即使目的是督促地方规范规划管理,也可从具体案件入手,通过个案来指出体制上的弊端。二是注重实效。实践表明,如果督察建议书对违法违规的问题和成因缺乏深入分析,社会危害性阐述不透彻,或者提出的督察建议可操作性不强,就会导致地方政府迟迟不予反馈,影响督察工作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发出督察建议时,要带着发现的问题,深入研习相关法规、政策。所提建议要合法、合理、合情,切实可行,以免地方同志不得要领,无所适从。三是遵守规程。部出台的《督察员工作规程》是规范督察工作的重要文件,对督察文书的体例和程序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之所以要如此严格要求,是因为督察员发出的每一份建议书都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但是,个别督察员没有严格遵守规程中关于督察文书的要求。有的督察员撰写的督察文书篇幅和格式不符合要求,文字也不够严谨。我们将加强督察文书的管理。为进一步规范督察文书体例,近期将形成督察建议书模版供督察员参考。今后发建议书时遇到有争议、拿不准的不妨拿到办里把关,建议书发出后要将正式文件(含电子版文件)报送办里,以便统计工作成果。另外,督察员通过约见、口头提醒等其他方式制止违规行为的,事后也要及时向稽查办汇报,以便部及时掌握督察工作动态。四是跟踪督办。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督促地方政府落实《督察建议书》,形成发现苗头、发建议书、跟踪督办和落实建议的闭合管理。如果我们的工作仅仅停留在提出口头或书面建议,那只能算做了一半。今年我们将对重大疑难问题及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违规项目进行现场督办,请督察员积极配合,督促后续落实,确保处理到位,不再反复。

(三)创新机制,改进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方法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要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一是注重加强集体研判。在遇到重大倾向性问题时,要充分发挥小组作用,以督察组名义开展调查研究、约谈相关人员,开展集体研判,以利妥善解决问题。去年,各位组长在组织小组研判等具体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希望今后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上传下达的工作。二是建立疑难问题会商机制。在遇到疑难个案或政策界限把握不准的时候,要通过稽查办征求业务主管司局的意见,同时重视专家参与。今年,稽查办将适时会同相关司局,邀请部分专家参与对典型案例的会商,提高督察工作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三是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辅助城乡规划督察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周期性地观测城乡建设情况,可以为督察员监督规划执行情况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督察员要提高认识,自觉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手段为督察工作服务,拓展督察线索来源渠道,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苗头。对涉及督察事项的违规图斑线索,一经核实,尽早转入督察程序,向派驻城市政府发出督察文书。四是加大信息报送力度。2011年,我办组织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该系统实现将口头制止违规情况、督察文书、调研报告和工作简报等成果信息,以及考勤、请销假和探亲等后勤管理信息进行电子化管理。希望督察员认真填写我办下发的各类统计报表,及时报送电子版文件。

(四)举一反三,适度延伸规划督察工作效果

督察员在认真履职的同时,要通过及时总结,适度延伸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效果。一是要善于总结。督察员每次在事前制止了一个违规行为苗头后,要注意对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或生态效应等进行定性描述,并尽量进行量化评估,比如保护了多大面积的绿地和风景区,保护了多少条历史街区,避免了多少价值的经济损失等,使规划督察工作的成效更直观、更具说服力。我们今年将在督察工作统计表中增加这一项内容,大家要注意统计分析,为部里总结规划督察工作成效提供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二是要善于举一反三。要从发现的违规苗头出发,分析内在原因,查找共性问题,为制定和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比如,有的督察员发现所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多次出现“以罚代管、以罚代拆”的情况,就进行认真剖析,总结出原因是规划执法责任不落实,规划监督检查不到位。于是他就以此为题目对市政府提出督察建议,督促地方健全规划执法机构,提高规划执法效力,保证规划有效实施。又如,有的督察员针对开发区擅自占用风景区开发建设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发现症结是开发区独立行使规划管理权,就以案说法,督促地方收回了下放给开发区的规划管理权。这种做法就达到了“制止一个违规苗头,规范一类行政行为”的效果。办里也会定期对督察文书和口头制止违规行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规律,并送给各业务主管司局,作为完善政策的参考。三是要注重与行政监管工作的有效衔接。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闭合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经过多年的运作,“决策”和“执行”环节已经较为完备。目前,规划督察作为强化“监督”环节的重要举措,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迫切需要与行政监管紧密有效衔接。今年,根据部领导关于“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做好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实施监督工作”的指示精神,稽查办会同规划司和城建司研究拟定了几点意见:督察员将参加规划司、城建司牵头组织开展的各类有关城乡规划(风景区)管理的相关执法和专项检查工作。参与对申请修改(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规划实施评估工作,重点对当前规划实施情况、规划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并形成专题报告,由稽查办抄送规划司,为审批提供参考。督察员将参与派驻城市的国家级风景区(含涉及世界遗产地)的总体规划修改(或修编)论证、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方案论证、遥感监测核查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由稽查办抄送城建司,为风景区管理提供依据。稽查办每季度汇总督察员的督察意见书和建议书,通报给规划司、城建司。对督察员提交的关于完善城乡规划(风景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督察建议书,我们将征求有关司局意见,并将地方反馈处理结果及时通报规划司、城建司。规划司、城建司支持稽查办组织对督察员业务培训,并根据培训安排派员讲课。昨天,规划司司长孙安军同志已经就每一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城乡规划督察工作政策性和专业性强,督察员作为城乡规划实施监督工作的主体,要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是加强学习。2011年,部出台了《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我们将适时举行一次专题培训,更新督察员的知识结构。督察员也要自觉加强学习,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律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认真学法、善于用法。要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确保公正督察、依法督察。二是遵守规定。今年部将修订出台《城乡规划督察员管理办法》,完善遴选机制,明确组长职责,提高管理水平。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在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三是廉洁自律。姜部长在讲话中明确要求,督察员要做到廉洁自律、警钟长鸣。要按照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自觉加强廉政建设,做到清正廉洁、秉公督察。

督察员都是老同志,远离家乡在异地坚守工作岗位,要格外注意身体。要注意饮食起居,定期体检,部稽查办会进一步做好督察员的后勤保障工作。最后,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第二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管理暂行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管理暂行办法

(建稽[2008]92号 2008年5月2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部派城乡规则督察员(组)的管理,规范城乡规划督察员的行为,保障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出的城乡规划督察员(组)。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督察员(以下简称督察员)是指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至指定城市执行城乡规划督察任务的工作人员。

本办法所称城乡规划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是指由若干督察员组成的工作小组。

第三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以下简称部稽查办)负责督察员(组)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遴选条件

第四条 担任督察员的人选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规划专业水平,熟悉城市总体规划、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规范和实施要求;

(三)具有国家注册规划师资格,或者担任厅级以上领导职务且从事过5年以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四)具有相关行政管理工作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五)具有较强的原则性、组织性和纪律性;

(六)身体健康,能适应异地派驻工作需要。

第三章 聘任、培训与派遣

第五条 督察员的遴选工作程序如下:

(一)推荐督察员名单由有关城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二)初审督察员名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推荐名单基础上汇总审核后报送部稽查办;

(三)候选督察员名单由部稽查办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各地初审名单确定。

第六条 督察员的聘任程序如下:

(一)根据每届派驻督察员工作需要,部稽查办商有关司局后,从候选督察员名单中拟定聘任的督察员人选;

(二)拟聘任的督察员人选经报主管部领导批准后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名义正式聘任。

第七条 督察员每届聘期为二年,聘期届满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可视情况续聘,续聘原则上实行异地交流。在聘期内督察员 职位有空缺时,部稽查办从候选督察员名单中选择合适人选,履行聘任程序填补空缺。

第八条 督察员原则上不得在原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工作,原工作单位为中央或省属单位的督察员可不受此限制。

第九条 督察员在任职前应接受任前培训,任职期间还应接受不定期的相关培训。

第十条 被聘任的督察员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派遣并颁发聘书及监督检查证件。

第四章 组织结构及日常管理

第十一条 督察工作以组为单位开展,每组由派驻若干城市的督察员组成。派驻城市及督察员的分组由部稽查办根据督察工作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 每个督察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本督察组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

(一)组织督察员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定期查阅督察员的督察日志;

(二)组织实施督察组所驻城市之间的巡察工作;

(三)组织起草、报送、签署《督察意见书》等有关督察文件;

(四)报告督察员每月考勤情况;

(五)及时向部稽查办报告督察组工作情况;

(六)承办部交办的其他工作。第十三条 督察员请事假、病假5个工作日以下的报督察组长批准,超过5个工作日的报部稽查办批准,督察组长请假报部稽查办批准。督察员确因健康原因等连续超过2个月不能在岗工作的,部稽查办将另派督察员接替其岗位。

第十四条 督察员除案件线索专门报告外,应每日填写督察日志,并按月向督察组书面报告督察工作情况;督察组长应每季度向部稽查办书面报告督察组日常工作情况;督察组长应组织督察员按时形成本组半年及工作总结报告部稽查办。

第十五条 督察员(组)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专人保管、科学分类、存放有序、完整备查,同时注意保密,需归档管理的文件材料包括:

(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法律、法规,各类规划文本及图册等相关材料;

(二)督察员在工作中取得的案件原始资料、形成的调查报告;

(三)督察员工作日志及定期工作报告、督察组定期工作总结;

(四)督察员(组)联系工作收发的传真、电话记录等其他应归档保存的材料。

第五章 相关待遇

第十六条 督察员工资性补助及相关补贴由部稽查办根据相关财务规定予以支付。第十七条 督察员将获得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包括配备办公室、办公设备、交通设备、专门宿舍和基本生活设施。

第十八条 督察员的休假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探亲假和带薪休假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督察员出差期间差旅费报销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6]313号)中规定的司局级人员标准执行。

第六章 纪律与考核

第二十条 督察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秉公督察、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严格执行规划督察工作的各项规章办法,服从安排,按时出勤;

(三)不得干预妨碍地方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正常工作;

(四)严格执行相关保密规定,不得泄漏涉密信息;

(五)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或者他人谋取利益,不得接受督察对象的馈赠、报酬等,不得向督察对象报销任何费用。

第二十一条 督察员违反第二十条之规定的,由部稽查办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报经部领导批准免去其督察员资格。第二十二条 督察员的考核由部稽查办负责。

督察员的考核分为称职、不称职。考核不称职的,由部稽查办报部领导批准解除聘任。

第七章 离任与交接

第二十三条 督察员在任期内主动提出辞职或因工作关系变动、身体健康等原因不能履行督察职责时,督察组应及时报告部稽查办,经报部领导审定同意后,终止聘任并收回监督检查证件。

督察员任期届满,本人不再申请续聘的,应向部稽查办交回监督检查证件。

第二十四条 督察员离任前应以书面形式向部稽查办总结和报告任期内的主要工作情况,并向下任督察员移交任期内有关督察工作的全部档案文件及固定资产。

新派驻的督察员应于原督察员离任前10个工作日到达派驻岗位,并在原督察员的带领下熟悉和开展督察工作,在此期间的各项督察工作仍由原督察员负责。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20日 实施日期:2008年05月20日(中央法规)

第三篇: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第六届省级建设稽查执法机构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的函

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第六届省级建设稽查执法机构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的函

建稽综函[2012]57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现将王早生同志在第六届省级建设稽查执法机构联席会议上的讲话印发你们,供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2012年10月14日

提升稽查执法工作效能 进一步推进稽查执法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主任 王早生

(2012年10月10日)

同志们:

今天,第六届省级建设稽查执法机构联席会议在厦门召开,我代表部稽查办公室表示祝贺!也向联席会组织和承办单位——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表示感谢!省级稽查执法机构联席会议已经召开了5次,为稽查执法系统构建了交流平台,为增强稽查系统凝聚力、推进稽查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了作用。下面,向大家简要回顾一下部稽查办公室近年来的主要工作,通报近期稽查执法工作试评价的结果,并对如何提升稽查执法效能,进一步推进稽查执法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近年来部稽查办的主要工作

部稽查办自成立以来,在部党组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住房城乡建设中心工作开展稽查执法,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扎实工作,发挥了作用,取得了成效。具体而言,着重抓了七项工作: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推动省级稽查执法机构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至今,全国省级稽查执法机构从17个发展到30个。其中,河北、四川等26个省、自治区设立了综合性的稽查执法机构;北京、天津等4个直辖市分别按部门成立了建设工程、房地产、城乡规划等专门的稽查执法机构。从机构的性质看,80%以上为行政单位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安徽省建设稽查局、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执法监察总队、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执法监察局还高配副厅级。与此同时,一些原有的稽查执法机构也从较为单一的职能发展到覆盖住房城乡建设全领域,并扩展到规划督察等制度。省级稽查执法机构的加强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抓制度建设,规范稽查执法工作行为。制度完备是行为规范的基础,而行为规范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9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印发《关于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稽查工作管理办法》,编撰了《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手册》和《城乡规 1

划督察工作手册》等,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完善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争取每个环节都做到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稽查执法行为。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出台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规范工作行为。

(三)抓案件查处,强化稽查执法工作实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是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法律法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纳入法制轨道的重要手段,也是稽查执法机构的主要职责。近年来,部稽查办案件查处工作注重民生、关注热点,注重以查促改,以查促管,注重运用集体研判、协同预防、警示震慑、预警预报等工作机制,提高了查办案件的综合成效。同时,完善举报受理信息系统建设,扩展案件来源。做好日常举报的受理处理,对可能涉及重大问题的,经领导批准后进行现场督办或实施案件稽查。2008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举报2000余件,查办中央领导及部领导批示的案件130余起,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6起,有力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

(四)抓层级指导监督,推进稽查执法效能提升。2009年起,部已经连续四年召开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座谈会。通过印发文件、工作简报,在部网站稽查执法子站发布各地稽查执法工作动态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各地稽查执法工作的指导,促进稽查执法工作效能提升。同时,举办“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专题培训班”,规模和影响逐步扩大,今年我们举办了两期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人员1170人参加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转发文件、开展考评等方式,强化对下级机构的指导监督。

(五)抓重点稽查执法,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近年来,部里统筹全年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点稽查执法工作,有步骤、有重点的围绕中心开展重点稽查工作,年初印发工作方案,年底进行工作总结,加强对各项决策部署、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稽查办自身也先后参与中央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房地产市场调控检查等和部内专项检查百余项。全系统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房地产市场调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建筑节能与城镇减排、住房公积金、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等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重点稽查执法工作,保障了中心工作的实施。

(六)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稽查执法工作是一项相对较新工作,要做好就必须加强学习;同时,稽查执法工作也是整个行政管理中发现问题,促进工作完善的重要环节,要注重稽查执法对法规完善和政策执行效果的研究与反馈。近年来,部稽查办每年都开展5个课题研究。各级稽查执法机构也都把研究分析问题作为稽查执法工作的助推器,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热、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分析违法违规问题的趋势、原因,举一反三,推动行政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组织案例分析和研讨交流,不断提高稽查执法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

(七)抓城乡规划督察制度和公积金督察制度创新。部从2006年起,陆续选聘具有规划专业和行政领导经验的老同志,派驻到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实地督察城乡规划的执行情况。今年9月,我们又聘用了第七批督察员,派驻到威海等14个城市,督察员总数达到116名,派驻城市达到103个。几年来,督察员在各地及时制止侵占城市公共绿地、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和风景名胜资源等违法违规行为苗头600余起。2010年,为创新住房公积金监管体制,部里会同财政部等六部门建立住房公积金督察员制度,第一批聘任了18名住房公积金督察员。围绕住房公积金政策执行和资金安全情况开展督察,在监督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试点工作以及住房公积金涉险资金专项检查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试点工作扩大后,我们也正在着手聘用第二批住房公积金督察员,增强工作力量。

二、开展省级稽查执法工作试评价有关情况

部领导在2011年、2012年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座谈会上都提出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部将研究制定稽查执法绩效评价办法”、“适时对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进行考评并通报结果”。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我办在2011年组织开展了《建设稽查执法绩效考评办法》课题研究,调研了四川、河北、安徽等省开展稽查执法考评的做法,多次召开研讨会或征求各方意见,形成了《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评价表(试行)》。今年6月份,组织26个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开展了自评工作。8月1日,我办召开了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评价(试行)座谈会,对自评结果进行了复核。这次评价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各地稽查执法工作开展情况。从各地的得分情况来看,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四川、河北、安徽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稽查执法工作位列前三名,分值在95分以上,属一类。他们的工作特点是:

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高度重视稽查执法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省、市、县三级稽查执法体系,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建设监察规定》。率先探索实行城乡规划督察制度和稽查执法工作考核制度等,近两年又开展了乡镇执法试点,推动乡镇稽查执法机构建设,工作深入,为稽查执法工作开拓创新、提升效能发挥了示范作用。

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大力推进稽查执法制度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省、市、县三级稽查执法体系,将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写入了《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并派驻了省派督察员。建立了稽查执法情况报告、定期通报、巡查、重点督查、约谈、考核、责任追究等7项制度,积极推进违法行为记录制度,严肃查办违法违规案件,工作成效显著。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成立了行政机构建设稽查局(副厅级),工作职能覆盖了住房城乡建设所有业务领域。将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写入了《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并派驻了省派督察员。建立了行政处罚专用章、稽查执法专家库和评议考核制度等。紧紧围绕住房城乡建设中心任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认真总结,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山西、黑龙江、贵州、云南、浙江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也取得了比较好的评价结果,分值在90—95分(含90分)之间,属二类。这些省厅稽查执法机构比较健全,具有较高的工作水平。山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查办违法违规案件、建设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等方面表现突出;黑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组织专项检查、指导和推动地市工作等方面表现突出;贵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加强全省稽查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省派城乡规划督察员工作等方面表现突出;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完善稽查执法制度、查办违法违规案件等方面表现突出;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推动市县稽查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省派城乡规划督察员工作等方面表现突出。

(三)三类有8家单位,分值在80—90分(含80分)之间。

(四)四类有8家单位,分值在80分以下。

上述情况我们已向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发文进行了通报。对所有参与评价工作的26个省厅,我们正准备另行发文,分别反馈具体评价结果以及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

通过试行评价工作,我们对各地稽查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促进了相互学习交流,同时也使大家进一步提高了对稽查执法工作的认识,理清稽查执法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明确工作要求和今后改进的方向。总的来看,评价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由于各省厅的稽查执法工作和直辖市各部门的稽查执法工作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这次试评价工作只是将评价表印送直辖市

各部门进行了自评。我们正在研究对直辖市各部门稽查执法工作进行评价的指标和内容,下一步也将开展这项工作。

据了解,四川、河北、安徽、江西、福建等地都制定印发了相关文件,组织对城市一级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开展了考核。大家可以学习借鉴这些地方好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对下级主管部门稽查执法工作开展考核,充分调动市县基层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能,推动稽查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以提升稽查执法工作效能为工作重心,深入推进稽查执法工作

目前,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机构已经基本建立,全国稽查执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在健全机构、强化队伍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开创工作局面,提升工作水平成为部、省两级稽查执法机构面临的新问题。今年召开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工作座谈会前,姜伟新部长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工作很有成效。希望继续强化稽查执法,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创造新的业绩”。近期,部领导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稽查执法工作效能作出批示。我办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在这里也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加大直接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是稽查执法工作的根本。部稽查办将着力增加直接查办案件的数量,做到三个查,一是对领导批示的案件“立即”查。对国务院和部领导批示的案件,第一时间组织查处,报告有关情况。二是对线索明确、影响恶劣的案件“重点”查。认真筛选群众举报、规划卫星遥感监测、城乡规划督察等渠道发现的案源线索,对可能损害群众利益、扰乱市场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案件,报请部领导同意后,作为重点案件进行查处。三是对同类突出问题“集中”查。结合住房城乡建设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突出问题,从案源中梳理出一批案件,适时进行集中查处。各省级稽查执法机构也要加大直接查案的数量,掌握一批典型案例。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群众举报是发现违法违规线索的重要来源,要重视群众举报的受理工作,同时对上一级主管部门转去的每件督办件都要认真对待,按期回复,做到件件有落实,不能按期回复的也要书面说明理由。对转下一级主管部门调查的案件,要认真核实反馈意见,依法研判,不要简单照转照发,特别是要杜绝转给被举报单位处理的现象,切实履行好查办案件的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部稽查办近期将主要完善两项工作制度,一是完善案件稽查工作制度。研究出台集体研判准则,明确集体研判的范围、原则、方式方法、周期、参加部门和人员等,充分发挥集体研判机制在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认定、处罚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案件稽查、群众举报等立案、结案标准,特别是明确结案要件、程序、要求等,使每件案件都能得到妥善处理,经得起检验。二是完善规划卫星遥感监测工作制度。研究出台《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督察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细化问题图斑分类标准,完善问题图斑发现、调查、处置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省厅、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以及执法部门的作用,加大对问题图斑的稽查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继续健全工作机制。《关于加强稽查执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多项工作机制,目前重点是要进一步做好具体落实工作。一是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重点加强与部内其他司局的协同联动,加强在稽查、规划督察、规划卫星遥感监测等工作中的合作。对违规问题依法处理,并将违法违规主体记入诚信档案,限制其评优评奖、申报有关资质资格。同时,利用与监察部、国土资源

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建立的联动机制,及时沟通会商、联合调查、共同惩处,形成执法合力和威慑力。二是健全跟踪督办工作机制。加强对查办案件情况的跟踪督促,在举报件处理中,对于督办件(要求地方限期办结并反馈结果)出现地方调查存在事实不清、处理不到位的,予以警示,并退回重新调查处理,跟踪到底,直至问题调查、处理落实到位。定期对地方按时回复查处情况、案件稽查处理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梳理,在系统内部进行通报,表扬先进单位,鞭策落后单位。对工作不力的,采取现场督办、约谈等方式加大督促力度。同时,将各地查办案件工作的情况列为今后对省级稽查执法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增加分值比重。三是健全警示震慑工作机制。在工作中及时总结典型案例,适时向社会通报和曝光。重大案件也可单独曝光,发挥查办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作用,举一反三,促进市场各方主体回归法制化轨道。四是健全预警预报工作机制。在案件查处中,深入分析违法违规问题的特点、原因和规律,查找监管薄弱环节和漏洞,提出完善制度和改进行政监管工作的建议,供研究制订政策时参考。定期对群众举报、查办案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问题多发地区及时告诫,对问题多发领域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工作建议,强化预警预报作用。

(四)加强层级指导监督。要最大限度发挥稽查执法效能,加强层次指导监督,完善稽查执法工作体系至关重要。只有各级稽查执法机构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才能真正做到对违法违规问题快速反馈、及时处置。今年我们对各省召开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稽查执法会议的情况进行了了解,有10几个地方召开了会议,我们还参加了四川、江西、山东、湖北4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的工作会议。各省会议的召开,有助于在全省进一步深入推进稽查执法工作。市、县一级是稽查执法工作的第一线,省级机构的责任重大,要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对市、县稽查执法工作指导和监督,提高大家对一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及时、快速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

同志们,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也出现许多新问题,这些都需要大家深入思考研究。我们要找准定位,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好稽查执法工作职责,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谢谢大家!

第四篇:王胜同志在全市审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胜同志在全市审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充分肯定我市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市审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突出对经济和社会中的热点、难点和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审计监督,为六安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维护经济秩序、加强廉政建设、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我市审计工作,我个人认为,主要可以概括如下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责、把握规律;关注重点、揭示问题;维护秩序、促进工作。具体工作体现在:

第一,预算执行审计影响进一步扩大。按照审计法规定和市政府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加大对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力度,审计报告得到了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同时,积极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针对同级审反映的问题,去年市政府召开相关部门会议,专题部署整改,有关部门积极制定政策、完善措施,审计整改成效明显。对于今年审计整改,我现在正在组织落实,市政府成立审计整改领导组,下设两个小组,财政局为整改组组长单位、市监察局为监督组组长单位,要求每个月汇报一次整改情况。

第二、专项资金审计成效进一步凸显。全市审计机关对市本级存量土地和重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开展了市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审计、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校安工程等民生工程资金审计。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的,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改进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第三、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进一步深化。全市审计机关本着“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以服务干部监督管理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主线,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深化审计内容,讲究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去年以来,对全市98个经济责任人进行审计,查出违规资金4807万元,其中应负直接责任257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8716万元。市审计局对县委书记、县长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各县区审计局组织开展了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干部的法制意识,推动了依法行政,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第四、审计技术水平有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切实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金审”工程加快推进,硬件设施和网络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全市审计系统联网和信息共享条件基本具备;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住房公积金管理、税收征管、社保基金等项目审计,不断提高计算机审计在总体审计项目中的比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第五、审计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全市审计机关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投资绩效审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完成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审计375项,核减投资1.67亿元,为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规范建设领域管理制度,促进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其他类型审计项目中也注重增加效益审计的内容,既注重揭露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等问题,又突出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和评价,督促帮助有关单位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各级审计机关工作主动、作风扎实、富有成效。审计战线的同志们非常辛苦,是一支值得信赖、能打硬仗的队伍。市委、市政府对审计工作是满意的,人大、政协对审计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也是普遍认可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审计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广大审计干部职工发扬成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我市审计事业的更大发展。

二、审计工作要在全市“十二五”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委二届十六次全会和年初的市“两会”提出了我市今后五年发展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强市富民为主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开放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向农业强市、工业大市、财政富市跨越。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五个翻番、两个接近翻番”,即: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翻番。通过五年发展,达到在全省总量靠前、人均居中、收入趋平的目标。

实现我市“十二五”发展目标,审计机关肩负重要职责。审计监督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把促进发展、服务民生摆到突出位置,把揭露矛盾、查处问题与健全体制机制、促进规范管理融合在一起,继续坚持依法审计,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高度关注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市委、市政府对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审计监督一定要适应这些形势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揭示和反映新情况新问题,促进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关注经济运行结构和质量,不仅要揭示违法违规问题,还要更多地关注财政支出结构是否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如新兴产业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等;要关注资金使用情况,更多地关注资金的分配过程,促进预算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要关注经济安全,尤其是财政安全,为我市跨越发展、富民强市保驾护航。

第二,要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推进财政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转。

各级审计机关要始终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机关第一位的任务,通过加强审计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要围绕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坚持以财政收支真实性为基础,以强化预算约束分配机制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等情况的监督力度,促进有关部门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动预算分配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第三,要加强专项资金审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围绕政府支出的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做好专项审计工作。一要认真开展重点项目审计。在加速崛起的进程中,重点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市出台了六安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三年(2011-2013年)计划,三年共安排城市改造工程、畅通工程等八大类135项,总投资469亿元,对政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市委、市政府很重视,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及时揭露和纠正项目建设中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和改变项目计划等违规问题,确保资金真正发挥投资效益。二要加强对扶贫等涉农资金的审计监督。新农村建设资金量大、涉及部门多、影响面广,是否依法合规使用?使用效益如何?农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对这些问题,各级审计机关要跟踪审计。三要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审计监督,重点审计土地利用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四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今年失业保险将进行市级统筹,审计机关要开展好统筹前审计,同时继续加强对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

第四,要加强民生工程资金审计,保障惠民利民政策得到真正落实。

随着民生工程的深入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管理链条将越来越长,管理复杂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今年计划,重点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等民生工程项目审计,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建立起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实行全过程的监督问效;对审计中发现的截留挪用、损失浪费和跑冒滴漏等违纪违规问题,要依法从严处理。民生工程资金中有不少都要将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上,发放对象要准确,发放手续要规范,发放资金要足额,要按时到位,审计机关要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问题。此外,民生工程中的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都要加强监管。为民办事,就要把好事办好,把钱用好,能否办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其中审计部门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监督职责。

第五,要以贯彻中央两办规定为抓手,着力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2010年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是今后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规定》为契机,推动经济责任任审计进一步深化。一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区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尚未建立组织机构或机构尚不完善的地方,要建立完善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要按照《规定》要求,加强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办公室机构建设,选好配强办公室主任,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权威性。二要进一步创新审计思维方式。要着力推动审计方法由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核实领导干部履责情况、揭示权力运行中的问题、评价权力运用效果等方面转变;推进党务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区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党委书记经济决策、管理、绩效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各县区审计机关要按照省审计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推动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三要逐步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要不断提高审计效能,把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等审计相结合,把任中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积极推进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四要严格依法规范审计内容和审计评价。严禁超越职责和权限进行审计和评价,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信、可靠、可用。五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制定贯彻两办规定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机构、队伍和制度等基础建设,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

三、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加强领导是推动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审计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审计机关承担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县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分管和过问审计工作,经常听取审计工作汇报,高度重视审计部门反映的情况,既要给审计部门交任务、压担子,又要支持审计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市审计局要协助县区党委、政府加强对县区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考核与奖惩。要进一步改善审计工作条件,在经费、设施、人员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切实帮助审计机关解决困难和问题。各个部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理解审计,支持审计,自觉接受和配合审计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审计干部的成长,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审计干部队伍建设。

在新的形势下,审计机关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期望也会越来越高,各级审计机关要立足新起点,着眼新要求,忠诚党的事业,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对审计忠诚、为政府把关;树审计权威、让人民满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自觉养成刚直、廉洁、效率、严谨的优秀品质,努力建设一支公正执法、勤政为民、依法审计、文明审计的干部队伍。要继续坚持把探索创新作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审计工作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一是思想观念要有新境界。针对审计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转变固有的思维定势和思想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审计署强调耍加强“四手”能力建设,即“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折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市、县区审计机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分析研究能力明显不足,要更加注重对审计人员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要将分析研究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二是审计内容要有新拓展。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逐步消灭审计监督空白点,同时在坚持普遍审计基础上,加大对重点行业、部门、专项资金的审计,做到点面结合。要结合当前我市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资金,财政资金投入较大的方面进行审计,围绕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社会保障等加强审计监督,把有限的审计力量投入到重点监督领域,同时创造条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审计,整合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审计效率。

三是审计成果质量要有新提升。强化宏观意识,更加重视分析问题原因与提出审计建议两个环节,把解决具体问题与推动改革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审计结果运用的“二次开发”,加大对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的分析力度,善于从大量个别的审计结果中提炼出宏观层面的审计建议,变事后审计为事前防范,从源头上遏制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要建立完善审计执法责任制和审计问责制,加强与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配合,确保审计决定得到落实。

四是审计管理要有新举措。创新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和审计队伍管理,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的方式方法,完善和落实审计质量控制各项制度,推进国家审计准则的全面贯彻落实,提升审计队伍综合素质,保持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推动审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五篇: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宣贯会上讲话的通知

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宣贯会上讲话的通知

建市监函[2007]39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建设司,总后基建营房部,国资委管理的有关企业,有关行业协会:

2007年6月19日和6月21日,我司分别在贵阳市和长春市召开了《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宣贯会。现将王早生同志在会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供工作中参考。

附件:

1、《规范设计企业资质管理,促进设计行业健康发展》

2、《规范监理企业资质管理,促进监理行业健康发展》

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 二○○七年七月三日

附件 1:

规范设计企业资质管理 促进设计行业健康发展

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王早生

(二○○七年六月十九日)

同志们:

2007年3月,建设部印发了《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该标准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关于颁发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和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的通知》(建设[2001]22号)中“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以下简称“原标准”)同时废止。另外,修订后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部令”)即将颁布实施。为便于大家了解“新部令”和“新标准”的修订情况,下面我从修订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内容以及新旧标准的衔接关系等四个方面做一介绍,供同志们在贯彻和实施“新部令”和“新标准”中参考。

一、修订的目的和意义

原《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93号)(以下简称“原部令”)和“原标准”自2001年发布实施以来,对我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原标准历史性地打破了部门界限,从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类型出发,合并了相关行业、专业,促进了企业业务范围的拓宽和向做大做强方向的发展,推动了统一市场的建立;同时通过专项资质标准的设置,给中小企业做精做专提供了平台,形成了市场上不同层面的竞争态势,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说,“原标准”为我国建立一批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公司和技术先进的专业化设计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勘察设计市场的发展和《行政许可法》的公布实施,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的需要,“原部令”中的有些规定已经不符合市场的实际状况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原标准”中的有些条件设置也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都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修订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贯彻《行政许可法》,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2004年7月1日以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资质申请,应按照合法、效能、规范的原则,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许可事项、程序、期限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的准入条件对企业申请进行核准。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依法设置行政许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准入条件。工程设计资质标准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工程设计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又要简单明了,便于企业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为企业获得市场准入许可创造一个良好的申报环境,要本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宗旨,对现行标准中束缚企业发展和影响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些内容进行修改和适当调整,既促进企业的发展,也便于政府部门依法审批。另外,通过新部令和新标准的实施从政策上培育、扶持一批优势企业,以促进企业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比如综合资质标准的明确以及允许取得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的企业,可以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等业务,使这批企业能够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与国际工程公司进行竞争。同时通过设立专项资质、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使一批专业化性较强的公司能够做精做专,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是加强设计人员执业资格管理,落实个人执业责任的需要。

实行个人注册执业资格制度,是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的重要手段。2001年,建设部和人事部颁发的 [2001]5号文件,已经建立了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个人注册执业资格框架体系,设立了18个专业的注册工程师。目前,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个人注册执业资格已有建筑、结构、土木(岩土)实施了注册制度。土木(港口与航道)、电气、化工、公用设备、环保、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等6个专业实施了全国统一考试。采矿/ 矿物、机械、冶金、石油/天然气等4个专业已经完成了考核认定工作。尚未启动或处于筹备阶段的土木(道路、铁路)、电子工程、材料、海洋等专业也在抓紧进行各项筹备工作。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个人注册执业资格制度的建立正在各个行业全面展开,为把个人注册执业资格作为市场准入条件纳入资质标准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本次标准的调整中,将个人注册执业资格作为考核企业进入市场的重要条件,以逐步强化个人执业资格。我相信,《新标准》的实施将为加快推进个人注册执业资格制度,落实设计质量责任,提高设计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设计市场开放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和行政许可法的施行,迫切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承诺、依法行政、清晰标准,服务企业、强化个人执业资格,落实质量责任等方面对标准进行修订。

为履行承诺,从2006年底开始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独资的工程设计企业,并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原则,即在资历、信誉、业绩、文字使用、个人执业注册等方面均须实行一个标准。工程设计资质标准 既适用内资企业,也适应外资、合资企业;既要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要利于到对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从事设计业务的行为进行规范。

四是解决目前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

1.原标准层次需要完善。比如,原标准中虽然设有综合资质,但没有具体内容,也没有实施。对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工程公司在向其它行业拓展时,要一一申请资质,并且要从乙级做起,对市场拓展有影响。另外,原先设立的主导工艺资质已不适应当前的市场条件,需要进行调整。

2.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定需要调整。一是原标准中对企业的专职技术骨干80人的数量要求太多。随着技术的发展,设计效率大大提高,原先的技术骨干人数要求已不合时宜;二是对注册人员的要求应依行业实际需要来确定。如原标准对21个行业中均要求配备至少2个一级注册建筑师、4个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就不尽合理;三是没有明确对各专业注册执业人员的要求。除对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有要求外,对已经启动的公用设备等10个专业的注册工程师都没有要求,这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及注册工程师注册执业制度的大力推行。

二、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次修订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建立便民、高效、规范、依法行政的建设行政许可管理体制。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推进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力求促进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设计企业共同发展,提高设计行业整体竞争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部令和标准的修订,在考核上突出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大型设计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调整,使大型设计企业向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公司方向发展,对其中一些实力强的大型设计企业达到综合资质条件后,可以承接所有行业的设计业务,增强竞争力。总体上来说,本次修订体现了以下原则:

一是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和水平,使企业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二是促进工程咨询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设计咨询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龙头和骨干作用,具备相应施工、监理条件的设计企业,可以取得相应的施工、监理资质,并在具体的条件上充分考虑设计企业的实际能力,尽可能放宽、拓宽设计企业业务范围,充分发挥设计企业的龙头作用。

三是推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化承包,建立由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等组成的承包服务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与专业型企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队伍结构。

四是整体框架保持不变,尽量保持连贯性。修订后的标准保留了21个行业的划分格局,但对21个行业内的专业类型进行了适当合并。五是量化考核指标,增强了考核的可操作性。如新标准重点考核设计企业信誉、基本技能和内部管理能力;突出考核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注册执业资格、主导专业中非注册人员的个人业绩。同时量化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明确各行业需要的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区分注册人员、非注册人员、主导专业中的非注册人员考核条件等。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新部令修订的主要内容

1、按照行政许可法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明晰审批制度:如将资质审查由以前的定期受理改为随时受理;减少了审查时限,对甲级企业的审批时间从以前的几个月减少到60天;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工程资质申报及变更程序、材料内容、审批方式等内容。简化了企业资质变更等的办理手续和时限,除企业名称外的资质证书的变更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办理,一般变更2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等。

2、下放资质审批权限,加强地方资质审批和市场管理工作内容。实行资质分级审批,将除铁路、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等五个行业以外的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下级别资质的审批权下放省级建设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资质审批及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3、取消了资质年检工作,改为资质动态管理,加强企业后续监管措施。取消年检并非放松市场监管,要全面建立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对企业市场行为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并对资质设立有效期。新的资质标准对资质设立5年有效期,企业有效期满后经考核基本的人员等条件,及企业诚信状况,符合条件的即给予延续。这样处理,既能够解决年检取消后对企业的市场监管,又不会对企业造成大的负担。

(二)“新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资质标准将工程设计资质分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四个序列。取消主导工艺资质的设置,将原来的主导工艺资质归并入修订后的相应专业资质中。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一是完善了综合资质内容。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在考核内容上重点体现鼓励大型设计企业向工程公司方向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企业信誉和技术能力设定考核条件。考核条件中除包含综合工程设计能力的指标外,还增加了企业实力的考核,营业收入或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在行业内的排名情况、具有2个行业甲级资质、具有设计、施工、监理方面的注册人员、具有专利或专有技术、具有获奖工程、参与国家标准编制等。归纳为“资历和信誉、技术条件、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三个方面。综合资质突出强调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按照已经颁布的新标准,企业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将不可能获得综合资质。综合资质的条件不只是考核注册资本、业绩和技术人员,更要考核企业是否拥有专利、专有技术和工艺包,并要求至少有三项;还要考核企业的获得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勘察奖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不少于5项;还要求企业具有参与编写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能力。在管理上要具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从而推进企业重视科技投入,以技术统领设计的发展,更好推进设计行业技术创新,提供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设计作品,提高设计行业总体技术水平。

本着控制数量、稳步发展的原则,对申报企业在资历和信誉方面做了一些规定:包括“近3年年平均工程勘察设计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0万元人民币,且近5年内2次工程勘察设计营业收入排名在全国列前50名以内;或近5年内2次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排名在全国列前50名以内。”这些规定,是根据当前国内设计企业的情况,经过调研形成的。通过这些规定,有条件获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将控制在40家左右。希望这些大型企业能够利用政策的扶持,迅速做大做强,发挥行业的带动作用。

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出台,将对大型工程设计企业从政策上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扶持作用。取得综合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21个行业的设计任务,规模没有限制。为保证设计质量,规范设计企业市场行为,防止转包和挂靠违规行为,规定取得综合资质的企业在承接工程项目设计时,须满足标准中与所承接工程项目对应的设计类型对人员配置的要求。这种合理组合人力资源的方式,将极大推进设计企业向做大做强的工程公司方向发展,推动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突出对注册执业人员的考核。按照注册制度的实施框架,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责任,在主导专业中尽量考核注册人员,并参照注册人员的条件明确了对主导专业非注册人员的考核条件:大专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及10年的设计工作经历。这有利于落实设计责任,也符合设计行业的技术特点,将更好发挥专业人才作用,促进个人执业资格制度的推行。

三是将主导工艺资质调整为专业资质

原设计资质标准序列中设置了一些主导工艺资质。当时设立主导工艺资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2001年资质换证前已经存在的以工艺设计研究为主的科研院所从事工程设计的市场准入问题,主导工艺设计的范围确定为只能从事某行业工程项目的工艺设计。随着工程设计市场的发展,建设单位大多采用整体工程设计或工程总承包方式发包工业设计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具有一定实力的科研院所大部分都配备了公用土建的专业人员,可以领取专业设计资质。因此,不再单独设置主导工艺资质。四是增加了两个专项资质。

根据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对已形成产业的专项技术独立进行设计,在现有建筑装饰、消防设施、建筑智能化、轻型钢结构、建筑幕墙、环境工程这六个专项设计资质的基础上,增加了风景园林和照明工程二个专项资质。并对原先只设甲级的建筑智能化专项资质分为甲、乙两级。

五是增加了设立设计事务所资质的企业形式

为促进建筑设计专业化的发展,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繁荣建筑创作,参照国外对事务所的设立形式的要求,在保留原标准中设立合伙企业形式的事务所的同时,新标准中允许设立有限责任(股份)公司形式的事务所。即建筑事务所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设立合伙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四、新旧标准衔接问题

新的部令和标准颁发后,将本着平稳过渡、稳步实施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新老政策在衔接中的问题。不搞大规模资质重新就位(换证)工作。新部令及标准实施后,拟考虑设定3年的过渡期。在本标准实施前颁发的工程设计资质证书(专项资质除外),在新标准实施后三年内有效。新部令和新标准实施后,新设立的企业、新增项资质的企业,均应按照新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提出资质申请。对原具有设计专项资质的企业,需要按照新标准进行重新核定,重新颁发资质证书;原具有主导工艺和综合事务所资质的企业,也需要按照《新标准》进行重新申请,经审查后,颁发相应资质证书;具有暂定级资质的企业,可按新标准申请转正,也可按原标准申请转正,但按原标准申请转正的,过渡期满后仍需按新标准重新核定;按新标准申请转正的,审查合格的可直接颁发5年有效期证书。由于专项资质一直没有换证,拟考虑设立一年的过渡期,过渡期满后,我们将开展对专项资质的换证工作,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同志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设计资质标准》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工程设计市场准入制度,推动工程设计行业发展,促进工程设计企业体制改革,有着重大意义,希望同志们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法行政,把新部令和新标准的贯彻实施好,不要引起大的波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大家!附件 2:

规范监理企业资质管理,促进监理行业健康发展

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王早生

(二○○七年六月十九日)

同志们:

大家好,今年5月份建设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为了做好新的资质标准的实施工作,我们召开这次宣贯会。下面我就修订《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的有关背景、指导思想和原则、修订的主要内容及过渡期问题等方面,向大家做一介绍。

一、修订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的背景 原《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02号部令)和资质标准是2001年颁布的,随着近几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实施,102号部令和原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需要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适应《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照《行政许可法》,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明确许可期限,但102号部令没有明确工程监理企业许可的期限。102号部令对监理企业实行年检的规定,也与《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不符。另外,资质许可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则,因此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既要科学合理,充分体现工程监理企业的特点,又要简单明了,便于企业准确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许可机关组织专家审查。

二是要适应加强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制度建设的需要。实行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制度,是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重要手段。2006年建设部颁布了《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和法律责任,同时规定注册监理工程师按专业进行注册,监理企业资质标准亟须注册监理工程师制度相衔接。

三是要适应工程监理企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全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会议明确了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方向,即少数有条件的大型监理企业要发展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大多数中小型监理企业要将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作为其主要服务内容,重点做好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理工作,在非强制监理的小型项目中 开展监理事务所的试点。因此,修订时将监理企业资质分为综合类资质、专业类资质和事务所三个序列,这样既可以引导大的监理企业做大做强,也能促使中小监理企业做精做专。

四是要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2003年和2004年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虽然规定了包括工程监理企业在内的工程建设企业可以开展项目管理业务,但在监理企业资质证书和原监理企业资质标准中还没有明确,新修订新的规定和标准对此做了明确规定。

二、修订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修订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以便民、规范、效能为宗旨,建立依法行政的建设行政许可管理体制;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手段,以适应市场竞争为需要,依法修订监理企业资质,引导和扶持大型监理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小监理企业做精做专,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修订的原则是: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依法规范行政许可;资质标准总体框架不变,局部调整、平稳过渡。本着这个原则,在资质标准修订时,一是局部调整现行资质序列,修订部分专业分类标准,调整后不搞重新就位,实现平稳过渡;二是增设综合资质,扩大大型企业的业务范围,扶持其做大做强;三是明确 对相关注册执业人员的考核要求,使考核指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简单明了,便于操作。

三、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了受理、初审、审批的权限和部门。按照行政许可法,对企业资质申请随时受理。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实行两级审批。甲级工程监理资质由建设部负责审批,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申请。乙、丙级工程监理资质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不再委托协会或集团公司对申请材料进行受理。

二是明确了受理和审查的期限。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分别明确了受理、初审、审批的时间。调整了以往定期集中受理的方式,改为随时受理。

三是创新了监管方式,强化后续监管。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取消了企业资质年检,加强对企业资质的日常监管和动态管理,引导企业注重诚信建设;增加了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规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评价机构等方面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评价制度建设。

四是调整了资质证书的内容规定。由于分级审批,企业资质证书也要甲、乙、丙各级分开,不再把各级别资质打印在一本证书上;考虑企业取得资质之后,所谓的主项、增项会发生变化,因此证书上不再分主项和增项;明确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五是增加了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规定。为了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贯彻30号文和200号文精神,在规定中明确具有工程监理资质的企业可以可承担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培育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的接轨。

四、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对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的修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新划分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增设综合资质和事务所资质,将监理企业资质分为综合类资质、专业类资质和事务所三个序列。综合类资质不分等级,企业可承担所有专业工程类别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监理及相应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专业类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划分为若干个专业工程类别,原则上分为甲、乙两个级别;除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公路和市政公用四个专业工程类别设丙级资质外,其它专业工程类别不设丙级资质;事务所不分专业和等级,可承担三级建设工程项目中非强制监理的工程监理业务。各专业工程中相应等级的工程规模范围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完善,除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公路和市政公用四个专业工程类别设立三个等级外,其它专业工程类别只设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

二是调整工程监理市场准入条件,适当提高企业的注册资金等方面的要求。第一,适当提高企业的注册资金,甲级资质由100万元调到300万元,乙级资质由50万元调到100万元,丙级资质由10万元调到50万元。第二,明确了各专业资质要求的注册监理工程师配备人数,按照企业实际取得各专业工程类别注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核定其企业资质。第三,除监理工程师外,新增了对其他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人员、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数量要求,以增强监理企业开展项目管理等综合性工程服务的能力。第四,增加了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必要设备等的要求。

(二)增设综合资质和监理事务所资质的目的。

设立综合类监理企业资质,使大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大型监理企业每年都在申请增加专业资质,有的已申请了12个专业工程类别资质,这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也不利于大型监理企业做大做强。设立 工程监理企业综合资质后,取得综合资质的大型监理企业,就可以开展所有建设工程的监理和项目管理业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其做大做强。

设立监理事务所资质,鼓励中小企业做精做专。设立事务所资质,可以充分发挥监理事务所机制灵活、专而精的特点,以解决目前监理企业机制单一,不适应监理市场需求等问题。

由于目前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实行强制监理的工程项目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对社会 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工程监理工作质量,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生产,对这些工程必须由相应规模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而非强制监理的建设工程,一般是非国有投资建设项目,且投资额较小,市 场竞争充分,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由监理事务所承担非强制性监理项目的监理及其他相关服务,也可以加强对非强制监理的小型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五、新的监理企业资质标准的实施时间及过渡问题 新的监理企业资质标准自《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之日起施行。新的标准实行后,新设立的企业申请监理资质和申请增加其他专业资质的企业,应按照新资质标准的要求提出资质申请,并只能从专业乙级、丙级资质或事务所资质开始申请,但具有甲级设计资质或一级及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申请本专业工程类别甲级资质的除外。

新资质标准设两年过渡期,在新标准印发之前已取得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的,过渡期内有效,但企业有关资质条件仍应符合《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2号)的相关要求。过渡期满后,对达不到新资质标准条件的,要重新核定其监理企业资质等级。

谢谢大家。

下载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上讲话的函[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王早生同志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上讲话的函[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