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2.1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4〕114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12月30日
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诚信江苏建设,加强交通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提高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素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和《关于深入实施江苏文明交通工程的工作意见》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机动车驾驶人和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驾驶人是指持有我省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所有人是指在我省注册登记机动车的自然人。
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在我省发生的交通失信行为参照本办法执行。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由省、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信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会同文明办、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人民银行、保监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记录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交通事故等信息,归集一般、较重、严重交通失信信息。
信用管理部门负责将驾驶人交通失信信息纳入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立个人文明交通信用档案,推进文明交通信用管理的应用。
其他部门依据《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对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交通失信行为实施联动惩戒。
第四条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准确、便利的原则,坚持教育和惩戒相结合,推动驾驶人诚信守法,促进全社会诚信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
信息记录与归集
第五条机动车驾驶人基本信息应当记录姓名、住址、联系电话、驾驶(身份)证号、准驾车型、初次领证时间等信息。
机动车所有人基本信息应当记录姓名、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所属机动车号牌、注册登记时间等信息。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一般交通失信行为:
(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或者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的;
(二)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的;
(三)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四)公路客运、旅游客运、校车、危险品运输车、渣土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驾驶证被记4分以上的;其他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被记满12分,或者除本条第(一)(二)(三)项外的其他交通安全违法记录累计20次以上的;
(五)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每年度闯红灯、超速行驶等交通安全违法记录累计20起以上的。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较重交通失信行为:
(一)因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拘役的;
(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或者驾驶许可的;
(五)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校车标牌、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六)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七)机动车所有人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2次以上没有参加定期安全技术检验的;
(八)汽车所有人在汽车达到强制报废标准1年后仍没有办理注销登记的;
(九)公路客运、旅游客运、校车、危险品运输车、渣土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驾驶证记满12分的;
(十)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十一)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发生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十二)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每年度涉及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严重交通失信行为:
(一)因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
(二)收到追偿通知书后,有能力履行却逾期不履行道路交通事故救助资金偿还义务的;
(三)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发生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四)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每年度涉及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第九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托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归集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交通失信信息,并与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对接。
第十条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依托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整合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基本信息、交通失信信息,生成文明交通信用记录档案。
信息记录的应用
第十一条各级文明办、公安、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银行、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单位应当按规定,将文明交通信用与职业准入、个人信贷、车辆保险、评优评先等挂钩,及时查询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文明交通信用记录,对交通失信行为人实施相应惩戒。
第十二条对有一般交通失信记录的人予以提醒、教育,并督促改正。
第十三条各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工勤人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对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人,按照《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予以禁止报考、应聘等惩戒。
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行业机构在评优评先时,对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人,作为不授予荣誉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公路客运、旅游客运、校车服务、危险品运输、渣土运输企业在招聘营运驾驶人时,可以查询应聘人员文明交通信用记录,对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的人,不予聘用。
对校车、渣土运输车驾驶人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由教育行政、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通报所在单位,建议予以内部处罚、转岗或解除聘用。对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险品运输车驾驶人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由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实施相应惩戒。
第十五条银行在审批发放个人贷款时,对申请人有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作为限制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六条保险公司在承保机动车保险时,对机动车所有人有较重、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依据相关规定,适当上浮保险费率。
异议处理与信用修复
第十七条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对文明交通信用记录有异议的,可以向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提出申请,登录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网站,填写并提交《文明交通信用记录异议申请表》。
对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八条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决定受理的,应当于10个工作日内处理。
第十九条申请人对基本信息有异议的,由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确认有误的,应当及时更正,并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应变更。申请人对交通失信行为有异议的,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及时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复核;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认有误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更正并发送至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更正有误记录。
第二十条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有效期1年;较重交通失信信用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黄名单”,有效期3年;严重交通失信信用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黑名单”,有效期5年,期满系统自动修复。
第二十一条1年内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满60个小时,或因见义勇为被市级以上表彰评为先进个人的,可以对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进行修复;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原处罚被变更或撤销,已不属于交通失信情形的,应当予以修复。
第二十二条除信用记录有效期满系统自动修复外,其他需要修复信用记录的,由当事人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于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核查,符合条件的,通知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修复。
第二十三条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电话、短信、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及时将异议处理结果、信用修复结果等告知当事人。
第二十四条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职能部门和人员处理异议、修复信用。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还应当向社会公布咨询电话、异议处理程序等。
第二十五条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信息系统应用、管理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核实信用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
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监管,严格文明交通信用记录的查询、修复等程序,保障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
附则
第二十六条各地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2015年2月1日起实施。
第二篇: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诚信江苏建设,加强交通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提高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素质,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和《关于深入实施江苏文明交通工程的工作意见》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机动车驾驶人和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驾驶人是指持有我省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所有人是指在我省注册登记机动车的自然人。
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在我省发生的交通失信行为参照本办法执行。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由省、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信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会同文明办、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人民银行、保监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记录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交通事故等信息,归集一般、较重、严重交通失信信息。信用管理部门负责将驾驶人交通失信信息纳入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立个人文明交通信用档案,推进文明交通信用管理的应用。
其他部门依据《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对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交通失信行为实施联动惩戒。
第四条 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准确、便利的原则,坚持教育和惩戒相结合,推动驾驶人诚信守法,促进全社会诚信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
信息记录与归集
第五条 机动车驾驶人基本信息应当记录姓名、住址、联系电话、驾驶(身份)证号、准驾车型、初次领证时间等信息。
机动车所有人基本信息应当记录姓名、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所属机动车号牌、注册登记时间等信息。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一般交通失信行为:
(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或者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的;
(二)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的;
(三)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四)公路客运、旅游客运、校车、危险品运输车、渣土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驾驶证被记4分以上的;其他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被记满12分,或者除本条第(一)
(二)(三)项外的其他交通安全违法记录累计20次以上的;
(五)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每闯红灯、超速行驶等交通安全违法记录累计20起以上的。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较重交通失信行为:
(一)因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拘役的;
(二)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或者驾驶许可的;
(五)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校车标牌、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六)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七)机动车所有人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2次以上没有参加定期安全技术检验的;
(八)汽车所有人在汽车达到强制报废标准1年后仍没有办理注销登记的;
(九)公路客运、旅游客运、校车、危险品运输车、渣土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驾驶证记满12分的;
(十)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十一)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发生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十二)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每涉及一般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严重交通失信行为:
(一)因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
(二)收到追偿通知书后,有能力履行却逾期不履行道路交通事故救助资金偿还义务的;
(三)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发生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四)机动车所有人所属机动车每涉及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的。
第九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托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归集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交通失信信息,并与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对接。
第十条 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依托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整合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基本信息、交通失信信息,生成文明交通信用记录档案。信息记录的应用
第十一条 各级文明办、公安、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银行、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单位应当按规定,将文明交通信用与职业准入、个人信贷、车辆保险、评优评先等挂钩,及时查询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文明交通信用记录,对交通失信行为人实施相应惩戒。
第十二条 对有一般交通失信记录的人予以提醒、教育,并督促改正。
第十三条 各党政机关招录公务员、工勤人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对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人,按照《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予以禁止报考、应聘等惩戒。
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行业机构在评优评先时,对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人,作为不授予荣誉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公路客运、旅游客运、校车服务、危险品运输、渣土运输企业在招聘营运驾驶人时,可以查询应聘人员文明交通信用记录,对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的人,不予聘用。
对校车、渣土运输车驾驶人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由教育行政、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通报所在单位,建议予以内部处罚、转岗或解除聘用。对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危险品运输车驾驶人有较重或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由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实施相应惩戒。
第十五条 银行在审批发放个人贷款时,对申请人有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作为限制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在承保机动车保险时,对机动车所有人有较重、严重交通失信记录的,依据相关规定,适当上浮保险费率。
异议处理与信用修复
第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人、所有人对文明交通信用记录有异议的,可以向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提出申请,登录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网站,填写并提交《文明交通信用记录异议申请表》。
对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八条 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决定受理的,应当于10个工作日内处理。
第十九条 申请人对基本信息有异议的,由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确认有误的,应当及时更正,并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应变更。申请人对交通失信行为有异议的,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及时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复核;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认有误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更正并发送至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更正有误记录。第二十条 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有效期1年;较重交通失信信用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黄名单”,有效期3年;严重交通失信信用记录,列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黑名单”,有效期5年,期满系统自动修复。
第二十一条 1年内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满60个小时,或因见义勇为被市级以上表彰评为先进个人的,可以对一般交通失信信用记录进行修复;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原处罚被变更或撤销,已不属于交通失信情形的,应当予以修复。
第二十二条 除信用记录有效期满系统自动修复外,其他需要修复信用记录的,由当事人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于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核查,符合条件的,通知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修复。
第二十三条 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电话、短信、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及时将异议处理结果、信用修复结果等告知当事人。
第二十四条 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职能部门和人员处理异议、修复信用。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还应当向社会公布咨询电话、异议处理程序等。
第二十五条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信息系统应用、管理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核实信用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
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监管,严格文明交通信用记录的查询、修复等程序,保障文明交通信用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
第二十六条 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八条 附 则
各地可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文明交通信用管理本办法“以上”“以下”均含本数。本办法自2015年2月1日起实施。
第三篇:山西省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管理办法
山西省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管理办法
(2008-12-12 16:20:48)转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省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建设与管理,确保和规范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结合山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机动车驾驶人进行驾驶资格考试以及对交通违法记满12分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场所。
经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在不影响驾驶人考试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下,驾驶人考试场可以对外提供考前适应性训练服务。
第三条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辖区驾驶人考试工作实际需求,建有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驾驶人考试场,以满足社会学驾人员的考试需求。
第四条驾驶人考试场实行等级资质管理,分一、二两个等级。一级驾驶人考试场承担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以及轮式自行机械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等车型的驾驶人考试业务。二级驾驶人考试场承担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等车型的驾驶人考试业务。
对条件具备的二级驾驶人考试场,根据便民利民实际需求,经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承担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等车型的驾驶人考试业务。
第五条地级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有一级驾驶人考试场,县(市、区)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有二级驾驶人考试场。
第六条在必要的情况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利用已获得考试场资格认定合格证书的社会驾驶人培训场所,承担相应车型和科目的驾驶人考试业务。
第七条省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全省驾驶人考试场的建设规划、验收审批和监督管理。地级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驾驶人考试场的承建初审和日常监督管理。
第二章 考试场达标条件
第八条占地面积和建筑使用面积:一级驾驶人考试场占地面积应不小于100亩,建筑使用面积应不小于1000平方米。二级驾驶人考试场占地面积应满足驾驶人考试科目设置要求,建筑使用面积应不小于300平方米。
第九条考试科目基础设施:各驾驶人考试场,均应根据所承担驾驶人考试任务,建有符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所确定标准的,适应辖区驾驶人考试实际需求的科目一室内考试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科目二桩考场地和场内路考项目,科目三考试路段、考试项目和道路标志、标线、标牌。
第十条考试设备:各驾驶人考试场,均应根据所承担的驾驶人考试任务,配齐适应辖区驾驶人考试实际需求的、符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所确定标准的科目一考试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各考位操作部件,配齐科目二考试计算机桩考系统以及牵引车或三轮汽车、摩托车科目二桩考设施。一级驾驶人考试场还应配有科目二计算机路考系统。科目一、二考试计算机控制系统应与全国驾驶证管理系统联网。
第十一条考试车辆:各驾驶人考试场,均应根据所承担驾驶人考试任务实际需求,配有足够数量的符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所确定标准的相应车型考试用车。考试车应当设置明显的考试用车标志,除三轮汽车和摩托车外,考试用车还应当安装供考试员使用的副制动踏板和后视镜装置。
第十二条隔离、封闭设施:各驾驶人考试场,均应在科目一考试场各考位之间设置有效的隔离设施,对科目一、二考试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
第十三条待考人员候考区:一级驾驶人考试场,在科目一、二考试场均应设置室内候考厅,有条件的地方,科目三考试应设置路边候考亭。二级驾驶人考试场,应在科目一、二考试场设置室内候考厅。在候考厅(亭)内,应设置有足够数量的座椅和相应的便民服务设置,设置通知待考人员依次进入考场的音响设备。候考厅内应确保冬暖夏凉。
第十四条视屏监控设备:一级驾驶人考试场,对科目一、二考试,均应在候考厅和监控室,设置视屏监控系统,供待考、监考人员,对考试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对科目三考试,也应逐步探索监控手段,完善监控设施,力求将各科目考试都纳入监控管理,确保各科目考试都能实现公开、公正、透明。二级驾驶人考试场,也应逐步设置、完善对各科目驾驶人考试的视屏监控系统。
第十五条各驾驶人考试场,均应建有对交通违法记满12分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专用教室,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器具和教育读本。
第十六条各驾驶人考试场,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齐全、美观、规范的交通安全警句标语、标志图标、宣传专栏、宣传挂图等。在候考厅、教室配置视屏、录像宣传设备。
第十七条各驾驶人考试场,均应在考试场临街道路设置考试场指路标志,在考试场大门悬挂考试场标牌;在考试场院内设置各科目考试区域分布、考试程序示意、考试事项告知、考试评判标准、考试员工作纪律图板。第十八条在一级驾驶人考试场,还应根据实际需求,建有食堂、宿舍、健身器械等生活服务设施。
第三章 考试场服务保障
第十九条考试场应有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后勤保障人员。车辆管理所应当确定一名所领导,专门分管所属驾驶人考试场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对考试场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应制定健全、完善、严密的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建立工作日志和台帐,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十一条应加强对各科目考试场地、考试设备、考试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出现故障的,应立即检查,及时排除。对已不适应实际工作需求的考试设备和考试用车,要及时申请更换。对考试用车,要按规定严格进行定期安全检验和报废更新。
第二十二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科目考试井然有序、安全进行,尤其对科目三实际道路考试和夜间考试,更要制定紧急情况处置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妥善处置。
第二十三条要按照整体规划要求,有效开展对考试场的绿化、美化和卫生清洁工作,确保考试场始终保持环境幽雅、卫生整洁。
第二十四条搞好后勤管理工作,努力为考试员、待考人员、参加安全教育人员以及进行考前适应性训练人员,提供热情、温馨、便捷的生活服务和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
第四章 考试场建设、审批、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新建驾驶人考试场,要根据辖区驾驶人考试工作实际需求,选择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均有利于场内考试科目的科学设置、有利于与科目三考试实际道路有机衔接、有利于各项配套设施承建、有利于便民服务措施的落实、有利于日后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扩建发展,在广泛调研,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十六条对已不适应驾驶人考试工作实际需求,但尚有相应发展空间,不需要另选址新建的驾驶人考试场,应按照新形势、新法规、新任务要求,有计划、按步骤地适时对现有驾驶人考试场进行改、扩建,对有关基础设施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
第二十七条新建和改、扩建驾驶人考试场,都要逐级上报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批。上报时,应当填写《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申报表》,后附规划书、平面图、设施配置等资料,填写《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考试用车登记表》,经地级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初审后,报省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备案。竣工后,由地级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初步验收,认为合格的,签注意见,报省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为其核发《山西省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资格认定合格证》,准许其承担驾驶人考试等相关业务。
第二十八条对驾驶人考试场要每二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省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一级驾驶人考试场(含承担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考试任务的二级驾驶人考试场)的考试场地、考试设备、考试用车以及考试场管理情况进行检验。对检验合格的,在《山西省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资格认定合格证》的“检验记录栏”内签字,并加盖年检合格印章。对二级驾驶人考试场的年检、签字、盖章,由所属地级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对二级驾驶人考试场的年检情况,省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按比例进行抽查复核。
第二十九条各驾驶人考试场,只负责提供驾驶人考试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和秩序维护保障工作,考试场人员不得介入驾驶人考试工作,不得凭借其便利条件协助待考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并接受其贿赂,实施影响驾驶人考试客观、公正进行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第三十条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驾驶人考试场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定时或不定时地派出有关人员,深入进行明查或暗访,并建立检查台帐,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要在驾驶人考试场醒目位置和候考厅设置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动员待考人员和广大群众对考试场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举报。对检查发现或群众举报的问题特别是违法、违规、违纪问题,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严肃查处。对管理混乱、问题严重的驾驶人考试场,要收回《合格证》,暂停其承担驾驶人考试业务,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整改达标后,方可恢复承担驾驶人考试业务。
第三十一条省、市两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及时发现、总结、交流和推广驾驶人考试场工作经验,对设施一流、管理规范、工作成绩突出的驾驶人考试场,要及时组织各地进行参观学习,以此为样板,引导和带动全省驾驶人考试场管理工作不断实现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二○○八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第四篇: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08年2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把好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准入关,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法治交通进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以下简称执法人员)的录用和管理。
第三条执法人员是指交通主管部门或者接受委托、授权的组织(以下简称交通部门)中在编在岗、持有执法证,从事交通行政管理活动,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就特定的事项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
前款所称执法人员包括港口行政执法人员。
第四条执法人员应当以宪法和法律为履职准则,严格遵守《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十项禁令”》、《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不谋私利、秉公执法;忠于职守、纪律严明;爱岗敬业、优质服务。
第五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动态管理。
第六条执法人员应当接受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交通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社会组织、人民群众、新闻舆论的建议、监督和批评。
第二章录用
第七条交通部门录用执法岗位的人员,应当贯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行政执法岗位的要求,通过公开考试、考
核的程序进行。
第八条报考交通部门执法岗位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五)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
(六)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国民序列教育的大专以上学历;
(七)具有录用主管机关规定的其他条件。
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录用为执法人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第九条新录用上执法岗位的人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录用;
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试用期间,可以报名参加岗前培训,经培训合格的,可以上岗执法。
第三章培训
第十条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计划由省交通厅制定;在岗执法人员更
新知识培训计划由各级交通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各级交通部门应当将培训经费列入支出预算,并保证培训经费的落
实。
第十二条培训主要分为以下类别:
(一)岗前培训。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应当接受岗前培训。学习执法业务知识、基本法律知识、相关交通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并接受军事训练。培训时间不少于36O
学时,其中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执法人员跨门类调换执法岗位的,应当参加新执法门类岗前培训中的业务知识和专
业法律知识的培训。
(二)更新知识培训。执法人员每年应当参加更新知识培训。学习基础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执法业务知识、职业道德规范、计算机知识等,并接受军事训练。具体培训内容由各级交通部门根据本地区、本执法门类执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执法人员每季度学习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40学时,其中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6
学时。
第十三条执法人员学习培训情况实行登记制度。
参加岗前培训的人员以及参加跨执法门类业务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的人员,经培训合格,由省厅发给《岗前培训合格证》。参加更新知识培训,由培训组织单位在《执法人员手册》上登记。执法人员自学的内容,由所属交通主管部门采用季度抽考等形式
进行考试考查,经考试考查合格的在《执法人员手册》上登记。
第十四条执法人员岗前培训由省交通厅组织。
执法人员更新知识培训由所在单位和所属交通主管部门组织。执法单位领导及执法骨干的专项业务培训由省交通厅和省辖市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行业管理机构分级组织。
第四章考评
第十五条执法人员的考评每年12月下旬由所在单位负责实施。考评结果应当于
次年1月底前报所属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执法工作实绩、职业道德、执法业务和理论水平、执法风纪,重点考评执法工作实绩。
第十六条考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
标准是:
优秀:工作实绩突出,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执法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风纪
严明,执法无差错。
合格: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熟悉或者比较熟悉法律、业务知识,执法行为基本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遵章守纪,无执法错案。
基本合格:基本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比较熟悉法律、业务知识,执法行为基本规范,职业道德良好,遵章守纪,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引起的执法错案。
不合格:法律、业务素质差,难以胜任执法工作或者不能完成当年工作任务;职业
道德差,违反第四章行为管理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
第十七条考评等次为优秀的,下一执法证免予审验。
考评等次为不合格的,执法证予以暂扣,并离岗接受培训。连续两年考评等次
为不合格的,吊销执法证件,调离执法岗位。
第十八条执法人员一年内执法证被暂扣二次以上的,可以作考评不合格处
理。
第五章奖惩
第十九条对执法人员的奖励,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各级交通部门每年应当对符合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执法人员,给予评优、表
彰、奖励。
第二十条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在执法中查获重大违法案件,成绩显著的;
(二)执法过程中使国家财产、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三)总结执法实践经验成果突出,对执法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的;
(四)对执法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
(五)执法人员考评等次被确定为优秀的;
(六)有其他显著执法成绩的。
第二十一条执法人员违反《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十项禁令”》、《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等规定的,依照《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若干规定》等
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二十二条执法人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失的,执法人
员所在单位赔偿损失后,应当向该执法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损失。
第二十三条对执法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权限和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执法人员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录用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执法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江苏省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录用办法》和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修订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五篇:江苏省热电联产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热电联产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省热电联产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所具有的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电力供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综合效益,规范热电联产技术改造项目的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和热电企业的生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急计基础[2000]126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各市经贸委(经委)负责热电联产技术改造规划的编制工作,本着“突出供热、以热定电、合理安排、适度规模”的原则,认真编制好热电联产技术改造二年规划(附表一)、并按进行滚动修订,于每年10月底前上报省经贸委。
第三条 报批的热电联产技术改造项目,必须是已列入技术改造规划的项目,并符合有相应级别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有效的供热规划,否则不予立项审批。
第四条 热电联产技术改造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限上项目由省经贸委审批,总投资5000万元(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限上项目由省经贸委转报国家经贸委审批。
第五条 技改工程建设程序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编制和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含接入系统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批准后项目正式立项,初步设计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图设计、工程建设、调试投运、竣工验收等阶段。
第六条 热电联产技改项目的审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以热定电”的原则,项目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热负荷的调查核实工作,对不符合国家政策、热负荷不落实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审批。
第七条 报批项目的热力网工程投资超过1500万元,必须另行编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报省审批。供热范围内,联接作为设计热负荷的热用户的热网管道,应与热电厂主体工程同时审批、同时建设、同时投运。
第八条 热电联产技改项目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单位应积极贯彻国家能源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工程设计,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设计文件应符合《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计基础[2001]26号)、《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
94)、《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55—93)等有关规定和规程、规范的要求。
第九条 预期寿命内的中小凝汽机组,周围有稳定的热负荷,可改造为供热机组,改造后其热电比和热效率必须达到规定指标。
第十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一年内未进行初步设计报批、初步设计批准后一年内未开工建设或对批准的项目内容有重大设计变更,必须重新办理项目报批手续。第十一条 项目的建设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建设规模进行,不得违反建设程序或擅自更改建设规模和内容,否则不允许并网运行。项目建成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产。
第十二条 热电联产企业应在每年1月10日前将上一的企业生产年报(附表
二)上报市经贸委(经委),各市会同市供电公司核实后,于每年1月底前上报省经
-1-
贸委,同时抄送省电力公司。省经贸委根据各企业供热情况于每年2月底前下达发电量计划。上报的年报数据应真实可靠,如发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将扣减其发电量计划。
第十三条 发电量计划的制定充分体现“以热定电”的原则,自备热电厂原则上自发自用,公用热电厂按照供热量与机组总容量的比值(简称热容比,单位GJ/KW)确定利用小时,编制发电量计划。
50MW以下机组:热容比为14以下,利用小时为4500;热容比每增加10,利用小时增加250;热容比为64以上时,利用小时为6000。
50MW及以上机组:热容比为7以下,利用小时为4500;热容比每增加5,利用小时增加250;热容比为32以上时,利用小时为6000。
第十四条 国家或省级以上开发区内的热电厂建成投产三年、新建或扩建热电厂投产一年以及现有热电厂经技术改造后,热电比和热效率应达到《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指标,并按本办法安排其发电量计划。
第十五条 各级电网经营企业应严格执行电量计划,在保证电网安全、满足供热需要和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热电机组的调度及运行方式。除背压机组外,供热机组应根据供热状况参与调峰。
第十六条 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范围内不得再建燃煤小锅炉,已有的燃煤小锅炉应限期拆除。各地经贸委(经委)要积极会同环保、城建、规划、技监等部门,努力做好拆除小锅炉工作。
第十七条 热电企业与电网经营企业和用热单位应本着共同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签订购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供用热合同,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 供热价格以各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指导价为基础,由供用热双方协商确定。热用户应按合同约定及时交纳用汽费。
第十九条 热电企业应配备齐全的供热计量总表和热用户分表。用于商业结算的计量仪表,须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计量结算点原则上设在热用户侧,汽价中适当考虑合理的热网损失。
第二十条 热电企业应积极开拓供热市场,不断扩大供热范围,拓宽供热渠道,推广热、电、冷三联产,发展城市热水供应。要树立为热用户服务的观念,确保稳定、可靠的热力供应。
第二十一条 热电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建立健全技术监督体系和制度,提高设备技术管理水平,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由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解释。
-2-